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地理环境主要指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如气候、山川、植被、地形、地貌、水文等。
它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可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无不受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山川、风物、气候、生态等所影响和决定。
一、地理环境决定了经济生产方式,从而影响了物质文化形态如果把文化看作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心理适应、调节的产物,那么首先产生的是人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因之形成了经济生产方式。
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而这种经济生产方式又往往决定了各民族的物质文化形态,例如,在滇西北横断山区及其边缘地带,海拔一般为1500—3000米,因受地势影响,气温垂直变化较大,日照充足,霜期较长,有许多天然草场。
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藏、纳西、普米等民族,一方面从事耕种,同时拥有规模化的畜牧经济、构成山地耕牧式的经济生产方式。
这种经济模式直接影响了这些民族的物质文化形态:服饰方面都有披毡子和羊皮的习惯,丽江纳西族妇女一年四季都披着羊皮披肩,起护腰、保暖、垫肩的作用,虽气候温暖,亦不更改;房屋多为土木建筑,如藏族的碉楼,彝族的土掌房,普米族的木楞房等;制陶术多不发达,竹木器在生活中广泛使用,木器制作十分精致;火葬习俗普遍存在。
而生活在海拔500米——1000米左右的坝区或河谷地带的傣、布依、水等民族,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较早发展了稻作农业,构成坝区稻作型经济模式。
属于这一经济模式的民族水利灌溉十分普遍,形成了完整的水利整修、分水、节水制度;普遍喜食糯米、水产品和酸性食物;服饰上喜穿筒裙、笼基,喜欢佩戴金银首饰;房屋多为干栏式建筑。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为适应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经济生产方式是决定、影响物质文化形态的根本因素之一。
二、地理环境影响了各民族的心理背景,初创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风尚习俗。
遥远的蛮荒年代,是人类与野兽、森林为伍的世界,原始人类需要不断克服战胜大自然所带来的巨大威胁,常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在惶惑、恐惧、幻想中,便把希望寄托在冥冥神灵身上,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祭祀,求得神灵欢悦,保佑弱小的人类生灵,而与先民们生活、生产关系最直接的事物,往往容易受到尊崇。
[9][12][14]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11] 吴松弟.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18] 胡焕庸.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0,(2).[19] 郭大烈.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21][26] 马曜.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22] 高正文等主编.云南生态情势报告(2004—2005)[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23] 张兴永,周国兴.元谋人及其文化[A].云南人类起源与史前文化[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24] 钱方,周国兴.元谋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25] 方国瑜.滇史论丛[H].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7] 转引自木霁弘.滇川藏大三角文化探秘[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中国古人在议论天下大势时,常常把“天时”(时势与机遇)、“地利”(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人和”(群体团结、人心向背和人的主观努力)并列为争夺天下、巩固天下的三大要素,并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
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天时固然不如地利,地利固然不如人和,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并不是相互孤立可以任意分割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
换句话说,“人和”这一成就大事的最优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天时”和“地利”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里,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实际上,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大理巍山彝族为例班级:地理科学11—2班姓名:***学号:**********日期:2013/12/1摘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生活在云南大理巍山这片热土上的彝族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联系的。
彝族人民为了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形成了独特色的服饰、建筑、饮食、宗教等文化景观以及一条独具特色经济发展路线,这使得彝族生活中贯穿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彝族服饰建筑饮食农作物一、大理巍山自然地理概况大理巍山县地形略似一只平卧的古瓷花瓶,南北两端狭窄而中部宽广;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巍山的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段地区,和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
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
海拔高差悬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
巍山水系属红河和澜沧江两大水系,以境内西部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属澜沧江水系,山脉以东的西河流域属红河水系。
由于巍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
生活在中部地区以回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础的民族文化。
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而这些五彩纷呈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
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地理环境决定彝族人民对种植农作物种类的选择1、居住在半山区的彝族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
形成民族发展的因素
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方面因素,对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历史发展:历史经验和传统文化对民族形成、发展、演变和维持至关重要,历史发展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法律等方面结构,它可以影响民族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4. 移民和迁徙:历史的迁徙和移民对民族形成和扩散产生了很大影响。
5.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往往代表着一定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经济发展过程对民族的形成和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
6.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国家意识、民族文化意识和宗教信仰等都是重要的意识形态因素。
7. 信息传播:媒体、语言、文字、音乐等传播媒介使民族信息得以快速分发、传递和交流,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地理条件对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的影响、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的影响等。
首先,地理条件对民族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不同,包括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策略。
例如,生活在高山地区的藏族人民,由于高寒气候和崎岖的地形,他们发展了独特的畜牧业和农业方式,以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
而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则因为地理环境的优越,发展了丰富多样的农业和手工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
因此,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方式。
其次,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了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和文化传承。
例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渔民民族,由于长期与大海紧密相连,他们的文化中融入了对海洋的崇拜和尊重。
他们的传统乐器、舞蹈和绘画中都能看到海洋元素的影子。
而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民族,则因为干旱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形成了勤劳朴实、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因此,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塑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民族的语言、宗教、艺术和传统习俗等方面。
此外,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地理条件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方向。
例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可以依靠海洋资源和海上贸易发展渔业、航运和海洋旅游等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而生活在内陆地区的民族,则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更多地依靠农业和畜牧业为生。
因此,地理环境对民族经济的影响是多样化的,直接影响了民族的经济活动和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民族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民族文化的塑造以及民族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民族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自然因素影响民族关系的例子
1、南方的农耕与北方的游牧
中国自秦朝统一起就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在我国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被划分成了地处南方的农耕经济区和北方的游牧经济区,他们建立的政权即‘中原王朝’和‘游牧政权’,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地理位置决定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社会制度。
迁移不断地习惯导致了游牧民族不耐农耕之苦,农耕民族则更加有稳定性。
这些都影响着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2、经济的单一性导致战争
北方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是一种流动性极强的生活,这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单一性很强,这样的生活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让他们像农耕民族一样等待一年的收成季节那是极为困难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品的产出无法满足日常的需要。
这使得他们开始与中原王朝进行物品交换以及进行贸易,形成互市制度。
他们对于农耕民族所生产的物品有着强烈的依附性。
当这种制度被中原王朝用以作为控制游牧民族的一种手段时,它们就南下进行侵略,而中原王朝为了阻止这种侵略,双方便爆发了战争。
3、自然原因导致战争
北方游牧民族这种生活方式可谓‘靠天吃饭’,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
若受到恶劣的自然灾害时,他们的物品产量就大量减少,没有办法与中原王朝去进行物品交换;而牲畜作为它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受到自然灾害的时候也会大量死亡。
这时,游牧民族就需要主动挑动战争,以此来掠夺所需的生活用品。
而气候也是与战争息息相关,当天气相对舒适时,有利于农耕民族的农业发展,导致中原王朝的强盛,同时老百姓也会北上开垦荒地;当极端天气出现时,对农耕文明会给予沉重的打击,中原王朝衰败,游牧民族则趁此大肆南下。
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地理环境与民族性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自古以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的各个方面探讨其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气候对民族性格的影响气候条件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
例如,在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人们倾向于过着悠闲、放松的生活,而在寒冷干燥的寒带地区,人们则更加勤奋、自律。
气候还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如炎热地区的人们普遍喜欢吃辣椒,以驱寒散热。
地形对民族性格的影响地形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通、防御和经济等方面。
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容易形成封闭、保守的民族性格。
而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更容易形成开放、进取的民族性格。
此外,地形还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方式,如游牧民族在草原上过着迁徙的生活,而农耕民族则定居在平原地区。
水文对民族性格的影响水文条件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利用、交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更容易发展农业和渔业,形成勤劳、善于经营的个性。
而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人们则更加珍惜水资源,形成节约、耐苦的民族性格。
生物对民族性格的影响生物因素主要指动植物资源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在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更容易获得食物,形成乐观、宽容的性格。
而在动植物资源匮乏的地区,人们则需要艰苦的劳动才能维持生活,因此更容易形成坚韧、勤奋的性格。
土壤对民族性格的影响土壤条件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使人们更容易获得食物,形成乐观、懈怠的性格。
而贫瘠的土壤则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维持生活,因此更容易形成勤奋、节俭的性格。
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地理环境,包括城市布局、交通网络、经济区域和文化传播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民族与族群关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与族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特殊的民族与族群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血缘观念与宗族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普遍重视血缘观念,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家族和宗族的关系。
宗族制度则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宗族是由同一血统的人组成的共同社会体,起到了维护家族利益和传承家族传统的作用。
家族和宗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古代社会以家族和宗族为基本单位,人们对自己的宗族身份感到自豪,并为之保留了丰富的传统和习俗。
二、中央与各民族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以中央集权为特点,中央政权对各民族的管理和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政权对各民族的统治方式多种多样,采取分封制、任命君主、设立节度使等措施来维护中央的统治权威。
这种统治方式虽然对各民族进行了统一和整合,但也保留了各民族自身的特点和文化传统。
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并不是封闭的,不同民族之间一直存在着交流与融合。
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之间开始逐渐了解和互相影响。
此外,政治婚姻、文化交流等手段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
例如,唐朝时期的亲蕃政策就推动了汉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四、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域的民族关系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北方的少数民族到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种差异使得中国古代的民族与族群关系更加多元化,也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基础。
五、中国古代的政策与行政管理中国古代政府采取了多种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来维护民族与族群之间的关系。
例如,朝鲜族、彝族等民族被任命为地方官员,促进了地方政府与少数民族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政府还采取了婚姻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来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初中地理民族知识点总结地理环境对民族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气候、水资源、地形、植被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民族的形成、迁徙和生活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气候对民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
比如,在气候寒冷的北部地区,民族往往以狩猎和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而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民族一般以农耕和畜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同时,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到民族的服饰、住宅建筑、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特征。
其次,水资源对民族的分布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会有较多的居民聚集,形成相对较多的民族聚居区。
例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着较为繁荣的经济活动,因此也有较多的民族聚集。
再次,地形地貌对民族的迁徙和孤立有着重要影响。
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民族迁徙和交流频繁,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互动较为频繁。
而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的地区,民族往往相对孤立,形成相对封闭的文化特征。
最后,植被和土地资源对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地资源条件会影响到不同民族的主要经济活动。
比如,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民族往往以狩猎和木材加工为主要经济活动;而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民族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
民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影响相反,民族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因素,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不同民族的种植方式和养殖方式会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和生态环境。
不同种植方式和养殖方式的差异,会对土地的肥力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一些民族在种植和养殖时采取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和改良了土地和生态环境;而另一些民族则可能由于过度开发或者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其次,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经济活动也会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产生影响。
一些民族在利用水资源时采取了节约和保护的方式,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另一些民族可能由于过度开采,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和污染。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这些民族的分布格局是多种历史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人口迁移、政治制度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对民族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民族差异。
例如,西部地区多山地,适合少数民族的居住和生存;而南部地区气候湿热,适合壮族等人口较多的民族居住。
其次,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对民族分布起到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和商贾,形成了多元的民族分布格局。
二、人口迁移与交流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多次重大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这对民族分布格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各种民族因此在中国迁徙和定居。
汉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也因为历史上的多次迁徙扩张,形成了广泛的分布区域。
三、政策与统治制度历史上的政治统治制度对民族分布格局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封建社会中的土地制度和人口居住制度导致了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边疆地区。
而在近代以来的国家建设过程中,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民族分布格局更加趋于平衡。
四、历史演变的几个重要阶段1. 古代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古代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主要以中原的汉民族为主体,周边周边地区则较多地聚集了少数民族,如辽东地区的满族、云南地区的彝族等。
汉族的文化与语言在这一时期逐渐传播和统一,对周边民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 中世纪以后的民族分布格局随着人口迁徙的不断发展,中世纪以后的中国民族分布格局逐渐形成。
特别是在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下,民族分布开始趋于多样化,各地区的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并形成聚居区。
同时,以汉族为主的中央王朝在政治上对各民族进行统治和管理,使得民族统一和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3. 近现代的民族分布格局近现代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对民族分布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民族地理与民族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地理。
然而,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民族问题,如民族认同、民族关系、民族自治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民族地理和民族问题,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的民族地理中国地域辽阔,涵盖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在中国的40多亿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约占91.6%。
其他的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国内的不同地区,如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藏族分布在西藏、朝鲜族分布在辽宁等。
不同的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
例如,藏族主要居住在高原地区,依靠畜牧业为生;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农业为主;东北地区集中了许多少数民族,包括朝鲜族、蒙古族和满族等。
这些地理特点不仅影响了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还塑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
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二、民族问题的形成原因中国的民族问题主要是由历史、经济和政治因素造成的。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然而,由于汉族的主导地位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化、语言和宗教方面受到了挤压和边缘化。
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较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水平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加剧了民族间的经济差距和社会不公。
政治因素也对民族问题产生了影响。
尽管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和自治权,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权受到了一定限制。
此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分离主义、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三、民族问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民族问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色不断丰富和发扬,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民族地理与民族关系民族地理和民族关系是人类社会研究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民族地理是研究民族分布、迁徙、聚居区划以及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而民族关系则是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交流和共存情况的学科。
民族地理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人口分布、种植业、牧业、渔业、城市聚居区划、边界问题等。
人口分布是民族地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分布情况,可以探讨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不同民族之间地理环境影响的差异。
种植业、牧业、渔业等生产方式对民族聚居区划也有重要影响,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决定了不同民族的经济活动方式,从而导致了不同民族聚居在不同地区的现象。
边界问题是民族地理中比较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国家边界的划定会影响到不同民族的迁徙和聚居情况,而且在边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张。
民族关系是一门研究跨民族之间互动关系、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常常共存于同一地区,相互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民族关系的研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政治上,民族关系的好坏对国家的统一和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经济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有助于提高整个地区的繁荣程度。
文化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的发展。
但是,民族关系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民族歧视和民族主义是民族关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阻碍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民族地理和民族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民族地理是民族关系形成的基础,它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为研究民族关系提供了依据。
而民族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着民族地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他们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比如,在一个地区,如果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紧张,可能会导致他们趋向于分散居住;而如果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和谐,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倾向于集中居住。
在现代社会中,民族地理和民族关系的研究对于解决民族问题、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地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研究民族地理是指研究不同民族的地理分布、聚居区域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学科,而民族文化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价值观、传统、习俗、艺术和语言等方面的表达和体现。
民族地理与民族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发展。
本文将探讨民族地理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研究。
首先,民族地理对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和地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居住形态和生活习俗等方面。
比如,居住在沿海地区的民族,通常会以渔业和海洋生物资源为生,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而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民族,则会因地理环境的原因,倾向于以畜牧业和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农牧文化。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里,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特点。
其次,民族文化也会影响民族地理的发展和变迁。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认同和方式,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比如,生活在北方的蒙古族,由于其牧业文化和习俗,会在广袤的草原上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牧场;而生活在西南山区的彝族,则会因为其农耕文化的需要,选择山坡地进行梯田的建设。
因此,民族地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理分布和聚居区域。
此外,民族地理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还反映在民族自身的认同和传承中。
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其文化认同的深度和特点。
比如,长江流域的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文化中,形成了一种以农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民族。
他们的地理环境也因此带来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自身发展。
这种认同和传承使得民族文化在地理环境中得以生长和繁荣,并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
然而,民族地理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也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局面。
地理因素能影响民族文化的发展,而民族文化也反过来对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比如,蒙古族生活在草原地区,由于其牧业文化的发展,他们对于草原的维护和保护有着极高的意识,从而保护了大片的草原生态系统。
民族地理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民族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探索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以及这些状况如何影响了民族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是民族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这些民族在发展中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地理环境对资源分布和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于边远山区、高原和草原,这些地区的资源丰富但也相对较为贫困。
民族地理学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多集中在矿产、水力资源和农业生产方面。
这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难题。
其次,地理环境对交通和交流产生了直接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通常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交流困难。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和发展。
然而,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这些障碍正逐渐被克服。
例如,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发展给予了重视,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另外,地理环境也对民族传统和文化产生了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多样,使得各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例如,藏族和蒙古族生活在广袤的高原和草原上,他们以畜牧业为主,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和牧歌艺术。
而彝族和壮族生活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他们依靠农耕和山地经济为生,发展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民间艺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地理学的研究表明,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也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民族地理学的研究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密切相关。
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就东西关系而言,云南作为横跨东西两大文化区而又以东部经济文化为主的地区,省内及跨省区东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优长互补的关系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了。
云南被划归西部经济文化区的滇西北一隅今天居住着藏、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再往西北,就是西藏自治区。
在古代,这些民族都属于氐羌民族集团,以游牧为生;今天,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均早已完成游牧向农耕的转变,藏族则发展为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
牧民以肉、乳为主食,要靠饮茶去油腻、净膻腥、助消化,并补充身体因缺少蔬菜而所需的各种养分。
藏区不产茶,与藏区临近的西北几省也不产茶,藏族人民对茶叶的需求便只能依靠盛产茶叶的川、滇两省,特别是云南。
故早在古代,就有商贾不畏山高路险将滇茶和川茶贩运至藏区,以后便逐渐形成从云南普洱经磨黑、南涧、大理、丽江、中甸、德钦,翻越梅里雪山到西藏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再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及红海沿岸各国的“茶马古道”。
由这一古道所承载的东西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商贸交往直到民国年间仍然盛行不衰。
据谭方之的《滇茶藏销》统计,民国年间,滇茶入藏一年至少有一万担。
他描述这一交易盛况云:“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春冬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
自拉萨而阿墩子(今德钦县升平镇),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
[27](P2-3)在这里,他已经将茶马古道对于加强民族联系的意义阐述得很清楚了。
这就是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第三个基本方面。
(四)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所谓“边内结构”,指的是地理区位上边疆与内地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
就全国范围来说,云南全省都属于边疆地区,但就云南省内而言,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与外国接壤的边疆区和不与外国接壤的内地区。
因此,这里所说的“边内结构”,包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作为边疆地区的云南与祖国内地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如前所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就像满天星斗一样遍布中华大地,与此同时,
中原地区由于天赋环境的优越,率先在中华大地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相互交流竞争和不平衡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远古中国最先进、最发达的核心地区。
随着这一先进核心文化向四周的辐射与扩散,包括云南在内的全国边疆地区都形成了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汇聚的发展态势。
秦汉以后,随着凝聚核心汉族向周边多民族地区的深入与扩展,包括云南在内的全国边疆地区便逐渐成为大一统中华帝国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边疆各民族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成员。
这就是全国范围内“边内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
二是云南省内的“边内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早在新石器时代,属于内地的滇中地区特别是其中的滇池和洱海区域,由于自然条件较好,地处多条国内外和省内外交通古道枢纽等原因,其经济文化发展便已从全省各地新石器文化中脱颖而出,跃居全省前列。
云南各民族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从此肇始。
以后,随着庄蹻开滇和历代汉族移民的进入并落籍于滇中地区,云南内地与边疆发展的不平衡日趋加剧,由此便对云南民族关系造成正反两方面的深刻影响:其正面影响是,比较先进的滇中地区和农耕文化比较发达的汉族,成为全省各地和各民族的凝聚核心,这一核心以其较高的经济文化优势向边疆各族辐射,将边疆地区牢牢地凝结在中国的版图之内,将边疆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中华民族之中。
其负面影响是,内地汉族移民在落籍滇中并向全省扩展的过程中,将少数民族挤到边远寒苦地区,造成了较深的民族隔阂并进一步加剧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所谓“山坝结构”,指的是自然环境中山区与坝区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
如前所述,云南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山多平地少。
如果从空中俯瞰云南大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茫茫群山中镶嵌着无数个平坝的画面;如果在云南旅行,从一个坝子到另一个坝子就得翻越无数高山与河流。
因此,一块平坝及其所辐射的四周山区便往往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一个小自然生态系统和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下,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常常受阻于高山大河形成的天然屏障,因而使云南众多分散的小社区小民族文化特点得以长期保存下来。
因此,历史上云南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完成对云南的民族统一,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没有发展壮大到足以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从而使云南长期保持了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特点。
也正因为如此,云南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某些北方民族那样集中连片的
大片民族聚居区,而是分散居住在众多的小型社区中,因而同一民族由于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文化特点。
而在每一个特定的小型社区中,又由于山坝之间地形、海拔、气候的不同而呈现出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立体农业生产和立体民族分布的特点。
主要居住于坝区的有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1个民族,坝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常有河流蜿蜒其中,因而是稻作农业和古代城镇以至近代工商业发达的地区。
山区又可分为半山区和高山区。
居住在半山区的主要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半山区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
居住在高山区的主要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民族和部分彝族,高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坡度较陡,农业生产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荞子为主,并兼营畜牧业,盛产山货药材,其经济发展水平比前两类地区都更为落后。
这种立体的多民族分布状况和立体多样的生产方式,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一是在客观上形成了云南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即在一个坝子辐射周围山区而形成的山坝结构社区内,杂居着多种民族,而每一个民族又大多以村寨为单位聚族而居。
这样既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与互助,又使每一个民族都能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不易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二是在不同生产方式的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优长互补、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三是由于山坝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坝区民族在政治上对山区民族的统治和压迫。
四是由于山河阻隔所造成的封闭状态和生产方式上的优长互补,往往使一个个山坝结构的社区形成一个个相对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从而使云南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部落林立、土司遍野、互不统属、极端分散的“小国寡民”状态之中。
于是,“山坝结构”和“边内结构”相结合,就使云南各民族在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鲜明的多民族特点;使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既表现为占主导地位的相互吸收、相互依存、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又表现为不占主导地位的相互矛盾、相互排斥、隔阂冲突以至武力争斗。
这就是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四个基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