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16
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建筑项目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建筑项目概述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分为房屋和土木工程及桥梁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建筑业全年总产值为13.53万亿,较2011年增长16.2%。未来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再加国民经济保持7%的增长势头,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建筑业市场极其广阔,市场前景十分巨大,颇具投资价值。具体来说,我国人口基数大,城镇化人口的不断增多,客观上增加对房屋、基础设施等的需求,其中住宅和交通设施的需求最为庞大。同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另外,建筑也作为国家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必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主观上推动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建筑业还将长期处于发展期。第二章、市场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中国建筑业还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注重数量的增长,忽视产品的质量,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又伴随效率低下,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建筑行业利润低,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严峻,专业化的施工团队匮乏,财务杠杆很大,存在不少风险。第三,配套科技落后,政府过多依赖建筑业发展经济的模式,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大量重复建设,不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建筑业市场政府的干预力量应该减弱,建筑行业企业竞争将更加规范有序。老百姓住房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应该由政府资金支持,以维护国计民生。节能化、智能化应当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资源耗费量大,碳排放量突出;多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低,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数量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第三,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分注册人员执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第四,建筑业人才匾乏。目前, 在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口3400多万中有2300多万是农民工, 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加之,近年来企业效益大多不理想, 人才外流严重, 庸才增多。技术开发资金投人少。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 有的超过10% , 一般企业也达3%。
第五,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例,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贡献率仅为25-35%, 而发达国家为70-80%;国家每年专利受
权6万余件, 但形成生产能力的仅1万多件, 大约有80%的专利技术被闲置。这主要由于目前技术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学和政府机构里, 企业虽说是创新主体, 但却缺乏一流技术创新人才。长期以来, 没有有效机制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层皮的问题, 导致社会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浪费。
第六,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无论是总体还是个体, 无论在技术、管理, 还是在资产规模上,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竞争力都很弱, 这与建筑市场国际化趋势很不适应。我国建筑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走出低利润率的境况。故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 我国公司无论在资产规模、营业收人、劳动生产率, 还有是获利能力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第七,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第三章、市场供需调查分析
近年来,整个行业呈现平稳上升态势。预计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未来几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从消费结构上看,建筑业是最急需发展的产业;从城市化进程来看,社会
对住宅的需求量很大,建筑业的市场空间相当大;建筑业是最富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业,在当前我国面临突出的“就业问题”、“三农问题”新形势下,建筑业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稳定起着无法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第四章、产业发展方向
1、全球化和地域化
建筑, 是人类把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 经过建造活动, 而创造的具有艺术成分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即建筑既包括人的建造活动, 又包括建造活动的成果——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进行的物质生产和艺术创作活动。由于全球信息网的建立和使用, 由于世界交通的高速与便捷, 由于世界经济科技的一体化,往日庞大的地球变成今日的“地球村”, 各国的建筑文化、科技、艺术的交流、合作、渗透、融合、影响、趋同, 从而出现全球化的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这种全球化趋势一方面使我们了解和学到发达国家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而提高我们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也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建筑有极大冲击,使一些地方的建筑失掉民族和地域特色。但由于建筑具有历史性、连续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全球化的浪潮是不可能使它们完全消失的。特别是中国本土建筑有许多具有很高科技和艺术价值的东西,既不可能被全球化浪潮淹没, 我们自己也不能随便抛弃。建筑既有全球化趋势, 又有地域化或本土化趋势, 二者同时存在。不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