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4——课堂现象陈述及原因分析举例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34】课堂现象陈述及原因分析举例

课堂现象1:

现象:在讲解《桂林山水》第二课时,学生很投入,气氛也很活跃。教师出示:“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来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句话,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结果,一个学生从泰山说开去,带动其他同学把话题导向了香山,黄山,甚至洋沙山、九峰山等。

结果:原意是让学生对比泰山、香山来说一说桂林的山的不一样,结果因为一个同学没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问题,将全班的话题带到了谈论所有山的美。显然,这样的课堂局面脱离了原来的设想,导致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不一致。

原因分析:教学问题不明确具体。再好的问题如果用简单、笼统的语言来进行提问,学生的思维就要拐个大弯,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学生不知怎样回答,这不利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的发挥。提问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为了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所以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课堂现象2:

现象:学习“购物”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出示主题图,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到了我喜欢的红色的小书包。

生2:还有一个漂亮的洋娃娃。

生3:还有熊猫玩具。

……

结果:

学生的热情越来越高,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他会一个一个将图上的物品说出来,但是这样的回答达到了我们上课所需要的效果了吗?没有,所有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只是在一遍遍重复物品的名字,浪费了课堂上的时间,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效果还不好。

原因分析:教学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只能让学生更多的被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过去了,而学生对于一些非数学信息的表达,只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根本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改进办法:

重新设置问题,增强问题的指向性:

师:看到以上画面,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书包的价格是35元!

生:我知道了洋娃娃的价格是11元!

生:我知道了书包比铅笔盒要贵得多。

……

瞧,加上“数学”两个字,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学生的思维不再会漫无边际,他们能围绕着数学知识进行观察思考,数学味道会变得越来越浓。这种具有一定指向性教学的方法,才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所需要的。

课堂现象3:

现象:一位教师试教《除法初步认识》,一课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教学片段:

师:请把每张桌子上信封中的10颗花生分给同桌小朋友,看谁分得快!

生:(活动)分花生;

师:请小朋友把你的结果告诉大家好吗?

生1:我2颗,同桌小朋友8颗;

生2:我9颗,同桌小朋友1颗;

生3:我5颗,同桌小朋友5颗;

生4:我4颗,同桌小朋友6颗;

……

师: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有了这么多分法!那请小朋友想想这么多分法中哪一种分法最公平?

生:(齐答)同桌每人5颗的分法最公平。

师:真不错!这种分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

原因分析:教学问题缺乏思维含量。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课堂上如果教师能预设出思维含量高的问题,学生就容易生成更有智慧性的东西,也就更能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否则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效果,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或产生思维惰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上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去思考。提出的数学问题既要让学生有思维方向,但又不能牵制或框住学生的思维角度,尽可能让学生在既有思维方向又有不同思维角度的问题驱使下,敞开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多向思维,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以上环节中提出的“哪种分法最公平”这个问题。指向性十分明确,问题的提出就框住学生的思维角度,学生用不着深层次思考就可以得出“每人分5颗最公平”这唯一的结论。而

“哪种分法与众不同”的提出,学生既获得思考方向,又可以大胆地敞开想象。最后可能生成不同的思维结果:1和9的分法与众不同,理由是这种分法最不公平;2和8的分法与众不同,理由是8里面有4个2;3和7的分法与众不同,理由是他们都是单数;5和5的分法与众不同,理由是这种分法很公平……这就是关注问题开放的指向性的不同,从而引起学生呈现出的思维结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