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 格式:ppt
- 大小:960.00 KB
- 文档页数:2
学科讲义·初三数学 上数学课时,必须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专心听讲,一旦走神,就再也融不进数学老师的世界里了1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节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判断满足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重点)2.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代数式的值。
3.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难点)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如果一个方程通过移项可以使右边为0,而左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①方程是整式方程。
②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同时还要注意在判断时,需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知识点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02=++c bx ax (a ,b ,c 是已知数,0≠a )。
其中a ,b ,c 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注意:(1)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时要按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排列,并一般首项为正,化分为整;(2)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若没有出现一次项bx ,则b =0;若没有出现常数项,则c =0.(3)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4)要准确找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把它先化为一般形式。
知识点解析学科讲义·初三数学 数学老师以4G 的速度讲课,学霸以WiFi 的速度听着,学神以3G 的速度记着,而学渣当场掉线,And you? 2 (5)形如02=++c bx ax 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当且仅当0≠a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当2=x 时,0232=+-x x 所以2=x 是0232=+-x x 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一元二次方程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高中阶段数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方程的根,即方程等式两侧相等的值。
而本文将聚焦于探讨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这一特定概念。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正文、解释两根和的计算方法、应用举例分析与证明以及结论。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的概述、结构以及目的;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以及两根和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会解释计算两根和的方法,并讨论特殊情况;随后,我们会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分析和数学上的证明方法应用举例解析来展示该理论的实际意义和有效性;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一元二次方程中两根和这一概念对于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学会如何计算两根和以及探寻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本文还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鼓励更多深入探索与发现。
2. 正文:2.1 一元二次方程介绍: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2 + bx + c = 0 的方程,其中a, b 和c 是实数且a ≠0。
它是数学中重要的代数方程之一,常被用于描述各种现象和问题。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指的是满足该方程的变量值。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如果存在实数解,则称其为实根;如果存在复数解,则称其为复根。
通过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变量x 的特定值来满足等式。
2.3 两根和的重要性:"两根和"指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之和。
计算两根和有助于研究方程性质、解析曲线、确定函数最值等问题。
在应用中,例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学问题或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等领域,计算两根和也具有重要意义。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一元一次方程1.1 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变量),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1.2 形式:ax + b = 0,其中a、b为常数,且a≠0。
1.3 解法:(1)移项法: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未知数项留在等号一边。
(2)因式分解法: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找出方程的解。
(3)直接开平方法:对于形如x² = a的方程,直接开平方求解。
(4)公式法: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公式x = -b/a求解。
二、一元二次方程2.1 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变量),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
2.2 形式:ax² + bx + c = 0,其中a、b、c为常数,且a≠0。
2.3 解法:(1)因式分解法: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找出方程的解。
(2)公式法: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公式x = [-b ± √(b² - 4ac)] / (2a)求解。
(3)配方法:将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进而求解。
(4)图像法:利用方程的图像(抛物线)求解。
三、方程的解3.1 定义:方程的解是指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2 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判别式Δ = b² - 4ac可以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1)Δ >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
(2)Δ =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
(3)Δ < 0:方程没有实数解。
四、实际应用4.1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计算购物时打折、计算利息、测量等方面都会用到方程求解的方法。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例如,在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公式往往是一元二次方程;在化学中,计算反应物质量比等也会用到方程求解的方法。
习题及方法:1.习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3x - 7 = 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一元二次方程是初等代数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而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范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进行求解,还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给出合理有效的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范围相关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对于问题求解和图像理解的重要性。
具体来说,文章将分为引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范围、根的范围的说明与解释以及结论四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文研究内容并对文章结构做简要说明,为读者提供整体了解和阅读指南。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范围及其意义,向读者展示一元二次方程根相关知识,并强调其在实际问题求解和图像理解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总结部分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对学习和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提供指导和启示。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全面理解并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范围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思维水平。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范围:2.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形式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2+bx+c=0的方程,其中a、b、c为常数且a≠0。
2.2 根的概念与相关术语根是指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有两个根,分别称为实数根和复数根。
- 实数根:若一个实数能够满足给定的一元二次方程,则其被称为实数根。
实数根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情况:a) 当判别式(b^2-4ac)大于等于零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b) 当判别式等于零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当判别式小于零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 复数根:当判别式小于零时,即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时,在复数范围内可以解出两个复数根。
复数通常使用虚部单位i(i^2=-1)表示。
2.3 根的范围的计算方法要确定一元二次方程中根的范围,需要通过计算判别式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