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20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20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20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总题数:26,分数:52.00)

1.需准备麻醉床的患者是

(分数:2.00)

A.外科新入院的患者

B.行胆囊造影的患者

C.肠梗阻待手术的患者

D.腰椎穿刺术后的患者

E.腹腔镜术后的患者√

解析:铺麻醉床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使其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保护被褥不被呕吐物或血液污染。以上选项中只有E选项是麻醉手术后的患者。

2.对疼痛患者进行护理时,恰当的描述是

(分数:2.00)

A.只使用非药物性止痛

B.立即用药物止痛

C.疼痛出现后给止痛药

D.止痛药开始宜较大剂量√

E.止痛药首选麻醉性止痛药

解析:根据疼痛药物止痛的原则应在疼痛前给药,开始剂量较大,以后改为维持量,可多种止痛剂联合应用,这样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3.护士发现患者缺乏某方面的知识,下列陈述恰当的是

(分数:2.00)

A.知识缺乏(特定的)

B.知识缺乏

C.知识缺乏:与患糖尿病有关

D.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糖尿病健康行为的知识√

E.知识缺乏:与缺乏糖尿病健康行为的知识有关

解析:确定知识缺乏的诊断,应该采用的正确陈述方式是“知识缺乏:缺乏……方面的知识”,只有D符合这一模式。

4.下列不属于Peplau的人际关系模式中的护患关系分期的选项是

(分数:2.00)

A.熟悉期

B.开拓期

C.确定期

D.结束期√

E.解决期

解析:根据Peplau的人际间关系模式,护理被看成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间过程,是帮助患者和需要保健者痊愈的艺术,是有关具有共同目标的两个或多个个体间的互动关系。Peplau将人际间关系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认识期、确认期、进展期和解决期。

5.“我姓王,是您的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您入院后的护理工作”,此种护理日常用语属于

(分数:2.00)

A.招呼用语

B.介绍用语√

C.安慰用语

D.电话用语

E.迎送用语

解析:从题目中所描述的护理人员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是护士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因此是属于介绍用语的范畴之内。

6.王某,男性,体温39.5℃,使用冰袋降温,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分数:2.00)

A.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

B.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

C.若用冷部位皮肤出现苍白、青紫应立即取下冰袋

D.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

E.冰袋使用后1~2小时应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

解析:选项A、B、C、D的操作正确,而选项E错误,应在冰袋使用后30min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而不是1~2小时。

7.需采集静脉血同时进行多项化验检查时,如将血液同时抽出,血液注入各试管的顺序是

(分数:2.00)

A.血常规试管→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

B.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

C.血培养瓶→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常规试管

D.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

E.查电解质的试管→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

解析:静脉血标本分为血清标本、全血标本和血培养标本。全血标本应注入抗凝管;血清标本应注入干燥试管;血培养标本则应注入无菌血培养瓶。同时抽取几项检验血标本,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血常规标本应采集全血标本,查电解质时应采集血清标本。所以注入容器的顺序为:血培养瓶-血常规试管-查电解质的试管。

8.有关“健康”的描述,恰当的是

(分数:2.00)

A.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B.无躯体疾病或不适

C.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D.有完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E.健康与疾病是对立的,不能相互转化

解析:在所有有关健康的描述的选项中,D是符合WTO有关健康的描述。

9.下列有利于保持尿中化学成分不变,防止细菌污染的防腐剂是

(分数:2.00)

A.甲醛

B.甲苯√

C.稀盐酸

D.浓盐酸

E.乙醛

解析:采集12h或24h尿标本做各种定量检查时,常加入各种防腐剂,如40%甲醛、甲苯及浓盐酸。其中甲醛有助于固定尿中有机成分,抑制细菌生长;甲苯有助于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形成一薄膜覆盖尿液表面,防止细菌污染;浓盐酸有助于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

10.应放在有色密盖瓶内的药物是

(分数:2.00)

A.易氧化的药物

B.易挥发的药物

C.易燃烧的药物

D.易潮解的药物

E.易风化的药物√

解析:在药物的保管原则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妥善保存,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应装瓶,盖紧;容易被热破坏的药物应放在冰箱内保存;容易燃烧的药物应放在远离明火处,以防意外。

11.张女士,静脉留置套管针第三天,今晨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液体滴入不畅,局部无肿胀,检查有回血,护士首先应

(分数:2.00)

A.调整针头位置

B.盐水或肝素钠冲管

C.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D.检查管道,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E.减慢输液速度,输液静脉上方热敷

解析: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液体滴入不畅,局部无肿胀,检查有回血,说明针头仍在血管内,针头未堵塞。引起液体滴入不畅的原因包括输液压力过低,输液的管道反折,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及静脉痉挛等。护士首先应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抬高输液瓶的位置;如不行则可调整针头位置;如输入的为低温的溶液,则可能由于静脉痉挛引起,可在输液静脉上方热敷。

12.行保留灌肠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

(分数:2.00)

A.100ml

B.50ml

C.200ml √

D.500ml

E.1000ml

解析:行保留灌肠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200ml。

13.王某,女性,32岁,体温39.5℃,遵医嘱行乙醇拭浴时,置热水袋于足部,其目的主要是

(分数:2.00)

A.防止脑水肿

B.防止腹泻

C.防止局部冻伤

D.避免患者寒战和不适√

E.防止反射性心律失常

解析:乙醇拭浴时置热水袋于足部目的主要是促进足底末梢血管扩张,防止患者出现寒战和不适。

14.下列关于注射原则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2.00)

A.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B.选择安全注射部位,避开局部的神经和血管

C.肌内注射时如发现回血,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

D.注射的药物应按时抽取

E.注射部位皮肤的消毒直径<5cm √

解析:在注射原则中,注射部位的消毒以注射点为中心,螺旋式从中心向外涂擦,直径应在5厘米以上。

15.输入下列哪种溶液有助于增加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

(分数:2.00)

A.5%葡萄糖

B.50%葡萄糖

C.脂肪乳注射剂

D.11.2%乳酸钠

E.浓缩白蛋白√

解析:输液时常用的溶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三种。晶体溶液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如5%葡萄糖、50%葡萄糖、11.2%乳酸钠,其中5%的葡萄糖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50%葡萄糖用于利尿脱水,有助于减轻脑水肿;11.2%乳酸钠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胶体溶液由于其分子

大,在血管中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如右旋糖酐、代血浆、浓缩白蛋白制剂,其中浓缩白蛋白有助于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脂肪乳注射剂属静脉高营养液能供给患者热能和必要的脂肪酸。

16.下列与输液时滴速调节无关的是

(分数:2.00)

A.患者的年龄

B.药液的性质

C.药物的作用

D.患者的病情

E.患者的性别√

解析:输液的滴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的性质和作用调节。一般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的患者输液速度宜慢;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宜快。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等宜慢。滴速的调节与患者的性别无关。

17.某公司总经理林女士,今因待行右侧乳腺切除术而收入院。从促进舒适角度,护士首要措施应针对(分数:2.00)

A.自尊受损

B.术前焦虑

C.环境陌生√

D.活动受限

E.角色冲突

解析:该题意在考查舒适的影响因素,涉及辨认问题缓急。五个选项均可能影响林女士舒适,但刚入院时的她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环境陌生。

18.王某,患病时出现抵抗的行为反应,如多方咨询、四处求医等,其心理反应属于

(分数:2.00)

A.退化和依赖

B.恐惧

C.否认和怀疑√

D.羞辱和罪恶感

E.卑微和孤独感

解析:患者在患病期间常见的心理社会反应有:焦虑与震惊;否认和怀疑;羞辱和罪恶感;孤独和无能为力;抑郁和情绪波动;愤怒;恐惧等。患者李某,患病时出现抵抗的行为反应,如多方咨询、四处求医等,该心理反应属于否认与怀疑。

19.正常成人的尿比重约为

(分数:2.00)

A.1.005~1.010

B.1.001~1.005

C.1.015~1.025 √

D.1.025~1.030

E.1.030~1.035

解析:正常成人的尿比重约为1.015~1.025。

20.在插胃管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呛咳和呼吸困难,护士应

(分数:2.00)

A.停止片刻,待患者恢复后继续插入

B.嘱患者深呼吸,缓慢插入

C.立即拔出胃管√

D.停止插入,检查胃管是否误插入气管

E.让患者继续吞咽配合

解析:在插胃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和呼吸困难说明胃管误插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以免发生窒息。

21.可使血红蛋白减少而导致缺氧的情况是

(分数:2.00)

A.心功能衰竭

B.休克

C.一氧化碳中毒√

D.安眠药中毒

E.高热

解析: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增加,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导致缺氧。

22.测口温时将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

(分数:2.00)

A.舌根部

B.舌面

C.颊部

D.舌下热窝√

E.上腭

解析:口温的测量部位是舌下热窝。

23.王某,男性,33岁,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住院,护士在收集资料时,资料的最主要来源是

(分数:2.00)

A.患者

B.营养师

C.门诊病历

D.患者家属

E.化验检查√

解析:一般来讲虽然有很多途径可以成为患者资料的来源,但是在患者清醒并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情况时,患者是资料的最主要来源。

24.小薇,女,3岁,误服灭鼠药物(磷化锌)后,被送至医院抢救,立即实施洗胃。应选择的洗胃溶液是(分数:2.00)

A.3%过氧化氢

B.1%盐水

C.2%~4%碳酸氢钠

D.5%醋酸

E.0.5%~1%硫酸酮√

解析:磷化锌中毒时,口服硫酸铜可使其成为无毒的磷化铜沉淀,阻止吸收,并促进其排出体外。

25.以下需用抗凝管采血的是

(分数:2.00)

A.ESR

B.Ca、K

C.T3、T4

D.C3、C4

E.AFP、CEA √

解析:静脉血标本可分为血清标本、全血标本和血培养标本。采集全血标本时应选用抗凝管;采集采集血清标本时应选用干燥试管;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则应选用无菌密封试管。胎儿甲种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补体C3、C4,甲状腺素,T3、T4及血钙、血钾的测定均需采集血清标本;血沉(ESR)需采集全血标本。

26.失眠的表现不包括

(分数:2.00)

A.入睡困难

B.梦游症√

C.中途觉醒后不易入睡

D.睡眠不深

E.易早醒

解析:该题意在考查睡眠障碍的区别,梦游症属异常睡眠,其他皆为失眠的表现。

二、(总题数:4,分数:26.00)

某患儿,1岁,因支气管肺炎住院,体温38.7℃,脉搏110次/分,呼吸25次/分。口服维生素C 0.2g、枇杷止咳露5ml,每日3次。(分数:6.00)

(1).患儿体温38.7℃,可采用的最佳降温方法是(分数:2.00)

A.冰袋头顶冷敷

B.冰帽头部冷敷

C.70%乙醇拭浴

D.32℃温水拭浴

E.冰囊冷敷血管处√

解析:患儿体温为38.7℃,为中度热(38.1~39.0℃),可酌情给予物理降温。因患儿体温未超过39.5℃,不适合给予乙醇拭浴、温水拭浴以及大动脉处冷敷;而冰帽头部冷敷常用于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细胞的代谢;故最佳的降温方法是采用冰袋头顶冷敷。

(2).青霉素皮试阴性后,肌内注射应选择的最佳部位是(分数:2.00)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上臂外侧肌

C.臀大肌

D.臀中肌、臀小肌√

E.股外侧肌

解析: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为幼儿在未能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尚不完善,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或臀小肌注射。

(3).帮助病儿口服枇杷止咳露的正确方法是(分数:2.00)

A.喂奶前服用,服后少饮水

B.喂奶后服用,服后多饮水

C.睡前喂服,服后多饮水

D.咳嗽时服,服后多饮水

E.在其他药后服,服后不饮水√

解析:枇杷止咳露对呼吸道黏膜起保护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减低疗效,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则应最后服用枇杷止咳露。

患者,男,30岁,高热待查,体温39.8℃,遵医嘱行乙醇拭浴降温。(分数:8.00)

(1).常用的乙醇浓度为(分数:2.00)

A.10%~20%

B.25%~35% √

C.40%~50%

D.60%~70%

E.70%~80%

解析:乙醇拭浴通过蒸发和传导而增加机体散热,用于高热患者的降温,常用25%~35%的乙醇。

(2).错误的操作方法是(分数:2.00)

A.头部先放冰袋,足部放热水袋

B.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

C.腋窝、腹股沟适当延长拍拭时间

D.禁忌拍拭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

E.患者发生寒战、面色苍白时应减慢速度√

解析:选项E乙醇拭浴过程中患者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应立即停止,并及时与医生联系,故减慢速度是错误的。选项A置冰袋于头部,减轻头部充血引起的头痛,并有助于降温;置热水袋于足底,促进足底局部末梢血管扩张,避免患者寒战和不适。选项B乙醇拭浴时以拍拭方式进行,不用摩擦方式,因摩擦易生热。选项C在拍拭腋窝、腹股沟、胭窝等血管丰富处,应适当延长时间,以利于增加散热。选项D乙醇

拭浴禁忌拍拭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故本题选项A、B、C、D均是乙醇拭浴的正确措施,只有选项E措施不妥。

(3).乙醇拭浴后观察降温效果,为患者测体温应在拭浴后(分数:2.00)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解析:乙醇拭浴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以观察降温效果。

(4).体温降至何种程度应取下头部冰袋(分数:2.00)

A.37.5℃以下

B.38℃以下

C.38.5℃以下

D.39℃以下√

E.39.5℃以下

解析:乙醇拭浴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如体温已降至39℃以下,即可取下头部冰袋。

张某,76岁,因大叶性肺炎入院治疗,给予吸氧、抗炎、支持疗法,每日静脉输液量约为1000ml。今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感胸闷,呼吸困难,严重紫绀,查HR 130次/分,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疱音。(分数:6.00)

(1).患者可能发生了(分数:2.00)

A.急性肺水肿

B.哮喘急性发作

C.心力衰竭

D.过敏反应

E.空气栓塞√

解析:发生空气栓塞时,由于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气栓,随血流到右心房,后进入右心室,当空气量大,部分或完全阻塞肺动脉入口时,使入肺的血液减少,气体交换发生障碍,患者会突感胸闷,严重呼吸困难,紫绀,心前区闻及响亮持续的水疱音,这些均是空气栓塞患者的典型症状。

(2).应即刻取(分数:2.00)

A.端坐位,双腿下垂

B.左侧卧位,头高脚低

C.右侧卧位,头高脚低

D.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E.抬高头胸20°~30°

解析:发生空气栓塞时,患者应立即取左侧卧位,头低脚高,以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3).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

A.立即停止输液

B.持续1~2L/min吸氧

C.30%乙醇湿化给氧√

D.安慰患者,减轻恐惧

E.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解析:发生空气栓塞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可给予持续常规吸氧或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但无须乙醇湿化,乙醇湿化吸氧常用于肺水肿患者,便于肺内泡沫的破裂;另外,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减轻患者的恐慌、畏惧,也有利于缓解缺氧,控制病情。

章冰,男,5岁,误服灭鼠药物(磷化锌)后被送至医院抢救,护士立即实施抢救工作。请问(分数:6.00)

(1).应选择的洗胃液是(分数:2.00)

A.蛋清水

B.1%盐水

C.5%醋酸

D.2%~4%碳酸氢钠

E.硫酸铜√

解析:中毒患者在洗胃前须留取毒物标本进行检验,根据毒物性质选用对抗剂洗胃。磷化锌中毒时,使用硫酸铜可使其成为无毒的磷化铜沉淀,阻止吸收,并促进其排出体外。磷化锌易溶于油类,应禁用脂肪类食物,以免促进磷的溶解吸收。

(2).电动吸引洗胃压力应保持在(分数:2.00)

A.5.5kPa

B.7.5kPa

C.9.5kPa

D.11.3kPa

E.13.3kPa √

解析:电动吸引器负压宜保持在133kPa左右,过高易损伤胃黏膜;过低不易吸净胃内容物或灌入的液体。

(3).洗胃过程中若有血性液体流出,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分数:2.00)

A.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医生

B.减低洗胃吸引压力

C.更换洗胃液,重新灌洗

D.灌入止血剂,以止血

E.灌入蛋清水,保护胃黏膜√

解析:为防止洗胃管内负压对胃壁造成损伤,洗胃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有血性液体流出,应立即停止洗胃,并观察生命体征,以掌握病情。

三、(总题数:5,分数:22.00)

? A.5~7cm

? B.7~10cm

? C.10~15cm

? D.15~18cm

? E.18~22cm

(分数:4.00)

(1).清洁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深度为(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大量不保留灌肠、清洁灌肠及小量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均为7~10cm;保留灌肠时,深度为10~15cm,肛管排气时深度为15~18cm。

(2).0.5%新霉素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深度为(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

? A.12h

? B.24h

? C.1天

? D.7天

? E.7~15天

(分数:4.00)

(1).高压蒸汽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其有效保存期为(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无菌溶液打开未用完,有效期为(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 A.病室内光线充足

? B.病室内放花卉

? C.提高病室温度

? D.注意室内通风

? E.注意室内色调

(分数:4.00)

(1).为了使患者舒适、利于观察病情应做到(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2).为了使病室美观、增添生机可以(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 A.俯卧位

? B.侧卧位

? C.去枕仰卧位

? D.屈膝仰卧位

? E.半坐卧位

(分数:4.00)

(1).急性阑尾炎术后2天的患者应采用(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吸收。

(2).昏迷患者应采用(分数:2.00)

A.

B.

C. √

D.

E.

解析:昏迷患者采取去枕仰卧位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肺部感染。

? A.过氧乙酸

? B.甲醛

? C.碘酊

? D.苯扎溴铵

? E.乙醇

(分数:6.00)

(1).可用于深部伤口冲洗的化学消毒剂是(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需加防锈剂的化学消毒剂是(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3).对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性的化学消毒剂是(分数:2.00)

A.

B. √

C.

D.

E.

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