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考纲.doc
- 格式:doc
- 大小:347.52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力学(一)质点的运动学1.质点的运动学方程(1)质点的位置矢量与运动学方程(2)位移——位置矢量的增量2.瞬时速度矢量与瞬时加速度矢量(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2)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3.质点直线运动——从坐标到速度和加速度(1)运动学方程(2)速度和加速度(3)匀速与匀变速直线运动4.质点直线运动——从加速度到速度和坐标(1)从速度到运动学方程和位移(2)已知加速度求速度和运动学方程5.平面直角坐标系·抛体运动(1)平面直角坐标系(2)抛体运动(3)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6.自然坐标·切向和法向加速度(1)自然坐标(2)速度、法向和切向加速(二)动量·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参考系(1)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参考系2.惯性质量和动量(1)惯性质量(2)动量、动量变化率和力(3)牛顿运动定律(4)伽利略相对性原理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质点的直线运动(2)变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3)质点的曲线运动(4)质点的平衡4.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1)直线加速参考系中的惯性力(2)离心惯性力(3)科里奥利力5.动量定理(1)力的冲量(2)用冲量表述的动量定理6.质点系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1)质点系动量定理(2)质心运动定律(3)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7.动量守恒定律(1)质点系动量守恒定律(2)动量沿某一坐标轴的投影守恒(3)火箭的运动(三)动能和势能1.力的元动,用线积分表示功(1)力的元功和功率(2)利用不同坐标系表示元功(3)力在有限路径上的功2.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1)质点的动能定理(2)质点系内力的功(3)质点系的动能定理3.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1)力场(2)保守力与非保守力(3)势能4.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质点系的功能原理(2)质点系的机械能守恒定律5.对心碰撞(1)对心碰撞的基本公式(2)完全弹性碰撞(3)完全非弹性碰撞(4)非完全弹性碰撞(四)角动量1.质点的角动量(1)质点的角动量(2)力对一参考点的力矩(3)质点对参考点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4)质点对轴的角动量定理和守恒定律2.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1)质点系对参考点的角动量定理及守恒定律(2)质点系对轴的角动量定理及守恒定律(五)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定律(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2)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物理实质2.万有引力定律·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1)万有引力定律(2)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3)引力常量的测量(4)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适应范围3.引力势能(1)引力势能(2)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六)刚体力学1. 刚体运动的描述(1)刚体的平动(2)刚体绕固定轴的转动(3)角速度矢量(4)刚体的平面运动2. 刚体的动量和质心运动定理(1)刚体的质心(2)刚体的动量和质心运动定理3.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转动惯量(1)刚体定轴转动对轴上一点的角动量(2)刚体对一定转轴的转动惯量(3)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4)刚体的重心4.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1)力矩的功(2)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3)刚体的重力势能5. 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动力学方程(1)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动力学方程(2)作用于刚体上的力(3)刚体平面运动的动能6. 刚体的平衡(1)刚体的平衡方程(2)杆的受力特点(七)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1. 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1)外力、内力与应力(2)直杆的线应变(3)胡克定律(八)振动1.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1)线性回复力(2)简谐振动方程2. 简谐振动方程(1)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2)简谐振动的x-t图线和相轨道(3)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3. 简谐振动的合成(1)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2)互相垂直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4. 阻尼振动(1)阻尼振动的动力学方程(2)阻尼振动三种可能的运动状态5. 受迫振动的动力学方程(九)波动和声1. 波的基本概念(1)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2)平面波与球面波2. 平面简谐波方程3. 波动方程与波速(1)波动方程(2)波速、色散现象4. 波的叠加和干涉,驻波(1)波的叠加,群速(2)波的干涉(3)驻波5. 多普勒效应(十)流体力学1. 静止流体的压强(1)静止流体内一点的压强(2)静止流体内不同空间点压强的分布2. 流体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流迹、流线和流管(2)定常流动(3)不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性方程3. 伯努利方程二、热学(一)温度和基本热现象1. 平衡态2. 状态参量3. 温度和温标4. 几种常用的温度计5. 物态方程6.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二)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微观模型2. 理想气体的微观机制3.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4.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功能5. 温度的微观解释6. 分子力(三)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能量的统计分布律1.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律2.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3. 玻尔兹曼分布律4. 重力场中微粒按高度的分布5.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6. 气体的内能7.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热容量(四)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过程2.功和热量3.热传递4.态函数内能5.热力学第一定律6.准静态过程7.热容量,焓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9.循环过程及卡诺循环10.热机和致冷机(五)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2.实际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3.卡诺定律4.热力学温标5.熵与熵增加定理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六)固体1. 晶体,晶体的空间点阵2. 晶体中粒子的结合力合结合能3. 固体的热运动,热容量,热膨胀(七)液体1.液体的微观结构,液晶2.液体的撤体性质3.液体的表面张力4.球形液面内外压强差5.毛细现象(八)相变1.单元系一级相变的普遍特征2.气液相变3.克拉伯龙方程4.范德瓦尔斯等温线,物态方程5.固液相变6.固气相变,三相图三、电磁学(一)静电场的基本规律1. 电荷(1)电荷的物质性(2)电荷的量子性2. 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及其矢量形式(2)静电力的迭加原理(3)静电场(4)电场强度的迭加原理和电场强度的计算3. 高斯定律(1)电通量(2)高斯定理(3)用高斯定律求场强4. 电场线(1)电场线(2)电场线的性质5. 电势(1)静电场的环路定律(2)电势和电势差(3)电势的计算(4)等势面(5)电势与场强的微分关系(二)有导体时的静电场1. 静电场中的导体(1)静电平衡(2)带电导体所受的静电力(3)孤立导体形状对电荷分布的影响(4)导体静电平衡问题的讨论方法2. 封闭金属壳内外的静电场(1)壳内空间的场(2)壳外空间的场(3)静电屏蔽(4)范德格拉夫起电机3. 电容器及其电容(1)孤立导体的电容(2)电容器及其电容(3)电容器的联结4. 静电演示仪器(1)感应起电机(2)静电计5. 带电体系的静电能(1)带电体系的静电能(2)带电导体组的静电能(3)电容器的静电能(三)静电场中的电介质1. 偶极子(1)电介质与偶极子(2)偶极子在外电场中所受的力矩(3)偶极子激发的静电场2. 电介质的极化(1)位移极化和取向极化(2)极化强度(3)极化强度与场强的关系3. 极化电荷(1)极化电荷(2)极化电荷体密度与极化强度的关系(3)极化电荷面密度与极化强度的关系4. 有电介质时的静电场方程(1)电位移矢量(2)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3)有电介质的静电场方程(4)边值关系(四)恒定电流和电路1.稳恒电流(1)电流、电流强度、电流密度(2)连续性方程(3)稳恒电流和电场2.直流电路(1)电路(2)直流电路(3)焦耳定律。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投影表示方法。
2掌握从质点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从质点加速度求速度和坐标的方法,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
(二)牛顿运动定律1掌握力、惯性质量、惯性参考系、动量的概念。
2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结合应用微积分,熟悉应用牛顿运动三定律求解简单质点动力学问题。
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3掌握冲量、功、质心的概念,掌握变力功的计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通过质点的平面曲线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
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掌握使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平面运动的力学问题。
5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掌握对心碰撞的基本规律,并能准确用于处理相关力学问题。
掌握火箭运动的基本特点。
6掌握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点系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1掌握引力质量的概念,了解引力常量的测量,理解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
2熟悉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
3掌握有心力作用下,运动质点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特4掌握引力势能的概念,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熟悉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
(四)振动与波动1掌握描述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各物理量(特别是相位)及各量的关系。
理解旋转矢量法。
2掌握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和运动学特征,能建立一维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能根据给定的初始条件写出一维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理解简谐振动的x-t图线和相轨道。
3掌握同方向同频率和互相垂直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振动的规律。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2024年全国中考物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标1、中考物理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学习水平。
2、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参考。
二、考试范围1、物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1 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112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3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114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115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12 物质的属性121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122 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3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24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13 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13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13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133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134 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2、运动和相互作用21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11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12 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22 机械运动和力221 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中考物理考试大纲物理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物理毕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物理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20学校年《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20xx年《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制定的《物理课程标准》《大连市20xx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命题原则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考查,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在背景材料上联系实际,在试题的考点上也突出应用性。
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以引导学校重视实验教学。
试题内容兼顾学生的性别、地域和民族等差异;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无误;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当,难点分散;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
注重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初中毕业升学物理学业考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大连市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考查物理课程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注意学科内各部分内容的合理分布;全面考查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中考查。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一、力和压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计量单位2.力的合成和分解3.平衡和不平衡力,力的效果4.重力和弹力的概念5.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6.惯性和质量的概念7.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8.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9.压力的传递和压力的应用二、机械能和能量转化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3.机械能守恒定律4.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原理5.功和功率的概念6.功和功率的计算方法7.能量转化的应用三、波的性质和光的反射1.波的性质和波的分类2.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比较3.波的传播和波的干涉4.波的反射和波的折射5.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6.镜面反射和镜像的性质7.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应用四、电和磁1.电荷和电场的概念2.电场的性质和电场的计算方法3.电流和电路的概念4.电流的性质和电流的计算方法5.电压和电阻的概念6.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7.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8.电磁感应的概念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9.磁场和磁力的概念与计算10.电和磁的应用五、定向运动和力学运动1.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3.初速度、末速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4.牛顿第二定律和斜抛运动5.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6.力学运动的应用六、温度和热量1.温度和热量的概念2.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温度的测量3.热量的传递和热平衡4.相变和热量的计算5.热量和温度的应用七、学科交叉1.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物理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3.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上为初中物理总复习的提纲,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可以全面地回顾和巩固初中物理的知识点,帮助更好地应对考试。
中考物理复习大纲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一、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了解声音与发声的区别)2.声音的传播:介质(真空的考察与航天航空事业的结合;回声定位的三种题型)3.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乐音的描述:响度:振幅注意生活中常用的含有“大、小、响、高、低”音调:频率的成语,话语等音色:判断声源5.噪音的防治:声源处传播途中与环保的的结合(植树造林)人耳处二、物质三态1.常见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校正2.水循环(雨雪霜雾路,白气,窗花等的形成;以及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100度的水蒸气为什么比同温度的开水烫伤更严重)3.了解掌握沸腾与蒸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4.会分析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图三、光现象1.给出生活实例会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2.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会根据其做简单计算(对称)四、折射及透镜成像1.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重点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距、成像特点、应用实例一一对应起来)五、物体的运动1.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2.会秒表、直尺等的读数六、物质的属性1.了解一些物质的属性(如:导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等)2.了解质量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3.会通过实验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重点考察托盘天平的使用)4.了解分子的球壳模型5.掌握分子的运动(区别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6.了解物质的大体尺度(估测)7.新材料(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的作为)七、运动和相互作用1.通过生活实例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关内容(力的作用效果、特点、要素)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会用惯性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掌握利用二力平衡求相关力的大小及判断方向4.会使用弹簧测力计5.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压强;掌握生活中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流体压强与流体流速之间的关系以及会用此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6.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沉浮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7.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①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②根据二力平衡③阿基米德原理④沉浮条件8.电和磁的相互作用a.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探究通电螺线管外的方向b.会判断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以及影响因素c.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发电机)八、能量1.机械能a.知道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以及相互转化b.掌握功和功率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会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中的力的做功情况c.理解机械效率并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意义2.内能a.了解能、热量、热传递的概念b.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c.会应用比热容、热值解释生活中的现象d.掌握有关比热容和热值的计算e.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3.电磁能a.会看、会画、会设计简单的电路图;并能够准确的进行实物图的连接b.通过实验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c.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公式、分压定律、分流定律、会测未知电阻或小灯泡的电阻和功率)d.会计算电功和电功率e.理解掌握焦耳定律f.知道家用电路的常识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a.知道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b.了解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仪表的考查1.托盘天平2.弹簧测力计3.秒表4.尺子5.电压表6.电流表7.家用电表第三部分作图的考查1.光学作图: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作图;光的折射2.力学作图:杠杆的力臂示意图;物体的受力分析图;滑轮组的绕线3.电学作图:电路图与实物图;家庭电路第四部分实验的考查1.测量物体的速度2.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3.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4.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5.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6.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方法7.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实验8.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实验9.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第五部分计算的考查1.回声定位(利用光速也可以)2.有关密度的计算3.有关浮力压强的计算4.有关滑轮组的计算(功、功率、效率、滑轮重、n)5.有关比热容和热值的计算6.有关电路的计算(重点分析电路中的串并联和短路情况)。
初中物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力学(一)质点运动学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投影表示方法。
2.掌握从质点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从质点加速度求速度和坐标的方法,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方向加速度。
3.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
(二)牛顿运动定律1.掌握力、惯性质量、惯性参考系、动量的概念。
2.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结合应用微积分、熟悉应用牛顿运动三定律求解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
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3.掌握冲量、功、质心的概念,掌握变心力功的计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4.掌握质点的动能和动量定理。
通过质点的平面曲线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
掌握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平面运动的力学问题。
5.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律、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掌握对心碰撞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用于处理有关力学问题。
掌握火箭运动的基本特点。
6.掌握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点系对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1.掌握引力质量的概念,了解引力常量的测量,理解地球自转对质量的影响。
2.熟悉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
3.掌握有心力作用下,运动质点角动能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特点。
4.掌握引力势能的概念,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熟悉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
(四)刚体力学1.掌握刚体运动的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描述方法和运动特点;掌握刚体质心的计算方法及质心运动定理。
2.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及其应用、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掌握刚体重力势能的计算。
初中物理知识总复习提纲1.物理基本概念1.物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物质的分类与性质3.物理量、单位及其测量4.物理实验与观测方法2.运动学1.位移、速度与加速度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3.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4.合成运动及合速度3.力与运动1.力的概念与性质2.弹簧的弹性力与胡克定律3.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4.牛顿定律与力的合成5.平衡力与力的分解6.重力与万有引力定律4.压强与浮力1.压力与压力计2.大气压力与气压变化3.浮力与浮力原理4.水中物体的浮沉5.力学的工作与能量1.力的做功2.功和能量3.动能与势能4.能量守恒定律5.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6.机械波动1.波动的概念和性质2.机械波的传播与速度3.声波的特性与传播4.声音的产生与接受5.光的传播与速度7.光的反射与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与像的成因3.光的折射定律与像的成因4.光的折射现象8.光的色散与光学仪器1.光的色散与光谱2.光的成像原理与应用3.眼睛的调节与视力9.电学基础1.电荷与电场2.电流与电路3.电阻与电压4.欧姆定律与电功率5.并联与串联电路10.磁学基础1.磁性材料与磁场2.磁感应强度与磁力3.线圈磁场与电磁感应4.电磁感应定律5.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1.物理光学1.干涉现象与干涉定律2.衍射现象与衍射定律3.原子与光谱分析4.激光与光通信技术12.热学基础1.温度与热量2.热能与功3.热传导与热对流4.热辐射与黑体辐射13.热学中的气体1.理想气体定律2.气体状态方程3.理想气体的压力与温度4.气体的压强与密度5.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压过程14.热力学中的功与功率1.功的概念与计算2.功率的概念与计算3.水的蒸发与沸腾4.平衡与稳定15.题型总结1.选择题专项训练2.填空题专项训练3.解答题专项训练。
初中学业物理考试大纲(物理)一、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渗透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
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对探究的考查应从过程与方法入手,侧重于对科学知识、方法的理解和内化上,立意于能力之中,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
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
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三、适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物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物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要求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考查的内容分科学探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四个部分。
对于各部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根据课程标准对各部分内容要求的层次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中用字母A、B、C、D标出,他们的含义如下:A:了解和认识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或识别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的内容。
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九年级物理大纲一、第十三章:内能。
1. 分子热运动。
- 物质的构成: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分子热运动:通过扩散现象认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能识别扩散现象,如闻到花香、墨水在水中扩散等。
- 分子间的作用力:了解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例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 内能。
- 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理解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还与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通过实例(如钻木取火、压缩空气引火等)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 热传递: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3. 比热容。
- 比热容的概念:理解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
- 比热容的单位:J/(kg·℃)。
-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用水做冷却剂、暖气片中用水做传热介质等。
- 热量的计算:掌握热量计算公式Q = cmΔ t(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容,m 表示质量,Δ 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 热机。
- 热机的概念:了解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喷气发动机等。
-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知道汽油机的构造(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等),掌握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工作特点,其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初中物理期末考试大纲一、总体要求物理期末考试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覆盖初中物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考察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实验题等。
二、考试范围本次考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物理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运动与力、热学、电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物理实验技能: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
3. 知识应用能力:学生需要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机械原理的应用、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等。
4. 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
5. 模型建立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物理模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1. 选择题:共40道选择题,每题2分,涵盖了物理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
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各个知识点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正确运用。
2. 填空题:共10个填空题,每题3分,测试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题目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解答题:共4道解答题,每题10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题目涉及机械功率、电路分析、光的折射等方面的内容。
4. 实验题:共2道实验题,每题15分,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实验技能解决问题。
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考试要点1. 对于选择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清楚题意后再选择答案。
注意各个选项之间的区别,仔细斟酌后做出选择。
2. 对于填空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个物理概念和计算公式,注意填写单位和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
3. 对于解答题,学生要注意系统性的进行思考和分析,合理组织答题结构,清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物理考点大纲物理学是人们对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和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
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视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间接认识物质内部组成建立在的基础上。
今天作者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物理考点大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初中物理考点大纲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特别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6、安稳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安稳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遭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安稳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遭到,只能说物体由于具有惯性。
9、受力分析的步骤:肯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定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10、物体受安稳力与物体处于安稳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相互推断。
物体受非安稳力时,若非安稳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安稳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物理考纲八年级物理1、考点共做题部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生活中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选做题部分选做1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的强弱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选做2质量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2、考察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探究与实验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题型设置、共做题部分:选择题填空及实验探究题计算及论述题选做题部分:实验探究或计算论述4、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2小时九年级物理1、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的利用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生活中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质量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的强弱电压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变阻器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能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与热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生活用电常识弹力弹簧测力计重力摩擦力杠杆其他简单机械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力浮力的利用功机械效率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考察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探究与实验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题型设置、选择题填空及实验探究题计算及论述题4、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2小时高一物理1、考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学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初中全部物理知识2、考察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探究与实验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题型设置、选择题填空及实验探究题计算及论述题4、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2小时高二物理1、考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学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曲线运动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行星的运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宇宙航行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功功率重力势能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静电现象的应用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电源和电流电动势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焦耳定律电阻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多用电表磁现象和磁场磁感应强度几种常见的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2、考察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探究与实验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题型设置、选择题填空及实验探究题计算及论述题4、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2小时。
表1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模块必考内容选考内容八年级上册测量和机械运动光现象和声现象透镜及其运用质量与密度物态变化望远镜与显微镜八年级下册运动和力压强和浮力功和机械嫩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简单机械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内能和内能利用电流和电路电压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生活用电电和磁焦耳定律信息,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信息的传递能源家庭电路的组成表2 力学必考范围及要求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和能量ⅠⅡⅢ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观点的折射ⅠⅡu>2f f<v<2f 倒缩小实照相机f<u<2f v>2f 倒放大实幻灯机u<f 放大正虚放大镜测量和机械运动长度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ⅠⅡ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质量和密度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密度只是的运用ⅠⅡⅢ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力力和运动力的认识运动和力ⅠⅡ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压强压力和压强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ⅠⅡ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浮力认识浮力Ⅰ浮力计算公式:F浮浮沉条件Ⅱ=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简单机械功和功率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ⅠⅡ杠杆平衡条件动滑轮和定滑轮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温度T热传递条件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内能和热量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ⅠⅡⅢ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
电路电流和电压串,并联电路ⅠⅡ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欧姆定律电阻和变阻器欧姆定律ⅠⅡ公式:I=U/R U=IR R=U/I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 1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必考内容选考内容
测量和机械运动
光现象和声现象物态变化
八年级上册
透镜及其运用望远镜与显微镜
质量与密度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
压强和浮力特点
八年级下册功和机械嫩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
内能和内能利用
电流和电路
电压与电阻
信息,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欧姆定律
信息的传递
九年级全一册电功和电功率
能源
生活用电
家庭电路的组成
电和磁
焦耳定律
表 2 力学必考范围及要求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Ⅰ15° C 空气中声速声现象
340 米/秒
声音的特性Ⅱ
噪声和能量Ⅲ
u>2f f<v<2f 倒缩小
实照相机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Ⅰf<u<2f v>2f 倒放大光现象
观点的折射Ⅱ实幻灯机
u<f 放大正虚放大
镜
长度时间的测量Ⅰ机械运动:物体位置
测量和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Ⅱ发生变化的运动。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
质量,密度是物质的
质量和密度的概念Ⅰ
一种特性。
公式: m= 质量和密度质量和密度的测量Ⅱ
ρ V 国际单位:千克
密度只是的运用Ⅲ
/米3,常用单位:
克/厘米3。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
力的认识Ⅰ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力力和运动
运动和力Ⅱ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一直线上。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
压力和压强Ⅰ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压强
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Ⅱ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有关。
浮力计算公式: F 浮=
认识浮力Ⅰ
浮力G-T=ρ液 gV 排= F
浮沉条件Ⅱ
上、下压力差
简单机械简单机械Ⅰ杠杆平衡条件
功和功率功,功率,机械效率Ⅱ动滑轮和定滑轮
温度 T
热现象温度和物态变化
热传递条件
机械能Ⅰ①作用在物体上的
机械能和内能内能和热量Ⅱ力;②物体在力方向
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Ⅲ上通过距离。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电流和电压Ⅰ
电路串联:电流不分叉,
串,并联电路Ⅱ
并联:电流有分叉。
公式:I = U/R U=IR R
= U/ I 导体中的电流
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
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欧姆定律电阻和变阻器Ⅰ
成反比。
欧姆定律Ⅱ
导体电阻 R= U/ I 。
对
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
变化、电流也发生变
化,但电阻值不变。
电功和电能Ⅰ
电功和电功率W=Pt=UIt
电功率电热Ⅱ
家庭电路的组成Ⅰ
家庭电路测电笔的使用
安全用电及故障排除Ⅱ
磁现象和磁场Ⅰ
安培定测判断磁场方电和磁电流的磁场Ⅱ
向
电磁感应Ⅲ
信息,材料,能信息和材料Ⅰ
源和可持续发展能源Ⅱ
表 3 电学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⒈量 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Ⅰ
仑。
⒉电流 I : Q=It 电流单位:安培 (A) 1
安培 =1000 毫安正电荷定向移动的
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综合串联电路和并联电流定律
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做题。
⒉电压 U:电压单位:伏特 (V) 。
测Ⅱ
量电压用电压表 ( 伏特表 ) ,并联在电
路
⒊电阻 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Ⅲ
用。
符号: 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1.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
件组成。
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
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电路
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
路等现象
电路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如金属、酸、
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
绝缘体。
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
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I=I 1=I 2
U= U1+U2
R= R1+R2
串联电路U 1/ R1= U2/ 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
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
阻较小。
1 2
U= U = U
I=I1 + I 2
并联电路
1/R =1/R 1+1/R2
I 1R1= I 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大的通过
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大的导体电阻小。
公式: I =U/R U= IR R=U/I 导体中的欧姆定律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 。
Ⅰ
用于观察家庭电路的
Ⅱ组成部分和安全用电
及故障排查部分。
Ⅲ
Ⅰ
Ⅱ
Ⅰ串联分压与电阻成正
Ⅱ比。
Ⅲ
Ⅰ
并联分流与电阻成反
比。
Ⅱ
Ⅰ电阻不会随电压和电
流的改变而改变,电
Ⅱ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
表 4 单位制和实验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kg m Ⅰ
定的单位符号
s h N J 等
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Ⅰ
律
实验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Ⅱ
实验三: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影响的Ⅲ
因素。
实验四: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Ⅰ
实验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Ⅱ
实验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Ⅲ注意:以控制变量法实验
实验七:测量液体的密度。
Ⅰ为核心。
实验八: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Ⅱ
实验九: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Ⅲ
实验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Ⅰ
实验十一: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Ⅱ
系。
实验十二:伏安法测电阻。
Ⅲ
实验十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