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税收政策解读王思源
- 格式:pptx
- 大小:113.08 KB
- 文档页数:69
2009年12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698号)文(以下简称“698号文”),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企业所得税管理做出规定。
包括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依法申报的义务、如何计算该项应税所得,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企业股权征税的特别处理以及中国税务机关的管辖权等最新税务问题。
笔者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税务问题进行适当解读,并对若干问题作了思考,最后提出投资者初步应对的措施。
一、要点解读(一)适用范围698号文指出,“股权转让所得”,是指非居民企业转让中国居民企业的股权所取得的所得,不包括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并卖出中国居民企业股票的所得。
可见,698号文总体上涵盖了非居民企业直接或间接转让居民企业股权所得的有关税务事项。
但是,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并卖出居民企业的股票所得不适用698号文的规定。
(二)股权转让所得的计算股权转让所得额是指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
股权转让价是指股权转让人就转让的股权所收取的包括括现金、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等形式的金额。
如被持股企业有未分配利润或税后提存的各项基金等,股权转让人随股权一并转让该股东留存收益权的金额,不得从股权转让价中扣除。
股权成本价包含两类“成本价格”。
一则是指股权转让人投资入股时向中国居民企业实际交付的出资资金,二则是购买该项股权时向该股权的原转让人实际支付的股权转让金额。
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应当以非居民企业向被转让股权的中国居民企业投资时或向原投资方购买该股权时的币种计算股权转让价和股权成本价。
如果存在多次投资的,应当以加权平均法计算股权成本价。
如果多次投资时币种不一致的,则应当按照每次投入资本当日的汇率换算成首次投资时的币种。
(三)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事项境外投资方(实际控制方)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如果被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所在国(地区)实际税负低于12.5%或者对其居民境外所得不征所得税的,应自股权转让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被转让股权的中国居民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以下资料:(一)股权转让合同或协议;(二)境外投资方与其所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的关系;(三)境外投资方所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情况;(四)境外投资方所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与中国居民企业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的关系;(五)境外投资方设立被转让的境外控股公司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说明;(六)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相关资料。
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若干税务问题探讨非居民间的股权转让在税务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探讨和解决。
本文将针对非居民间的股权转让相关税务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股权转让的税收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三条等规定,企业股权转让所得应纳税,税率为20%。
对于非居民来说,应纳税款的基数应根据实际取得的所得额为计税基础,采用实际税率征税。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非居民个人往往难以获得资金收据,难以准确计算所得额,这也给税务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针对非居民股权转让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第九条等规定,确定其所得额,应采用财产权变动取得的价款或者应得到的价款与原取得财产权的费用差额的方式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国内股票市场的特殊性,交易价格与实际价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加上难以核实非居民个人的交易凭证,如何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也成为一个难题。
三、税收履行义务的确认对于股权转让所得的应纳税款,非居民个人应当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
但是往往情况并不理想,一些非居民往往不存在固定的居所和注册地,难以及时申报缴纳税款。
如何确保税收履行义务得到确认,也需要税务管理部门进一步探讨。
四、税务监管的难点对于非居民个人的股权转让所得,税务管理部门也存在一定的难点。
首先是如何监控非居民个人的股权转让行为,因为有一些外国投资者并不在中国境内直接进行股权转让行为,如何监管其行为是一个难点。
其次是如何把控好税务管理和数据共享之间的平衡点,防止数据泄露和安全等问题。
总之,非居民间的股权转让在税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对于这些问题,税务管理部门应该深入研究,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障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若干税务问题探讨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是指非居民投资者通过中介机构间接持有境内上市公司股权,在转让该股权后获得的所得涉及到税务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涉及到的税务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个人所得税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中,个人所得税是重要的税务问题之一。
根据中国税法的相关规定,非居民个人因股权转让取得的所得,应纳税。
但是由于非居民个人与中介机构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因此很难确定股权转让产生的实际所得。
因此,中介机构应直接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而非居民个人则不需要进行纳税。
二、企业所得税三、跨国税收协议在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中,涉及到跨国税收协议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按照中国的税法,中国利用特定的税收协议来避免个人或企业在不同国家交重复税。
因此,在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中,中介机构需要和非居民个人或企业协商,以确定在不同国家间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的纳税方式和税率,避免重复缴纳。
四、转让成本及税前扣除在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中,转让成本及税前扣除问题也非常重要。
实际经营中,往往会涉及到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如律师费、保险费等。
有些费用可以在纳税前予以扣除,从而降低所得税的负担。
然而,这些费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和条件,否则不予承认。
因此,在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中,对于转让成本的相关管理和记录,以及税前扣除的申报和审核是非常重要的。
五、税务合规管理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问题是非常复杂和专业的,需要严格地遵守中国的税收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避免出现税收纠纷和税务风险,需要建立完备的税务合规管理机制,并且定期对税务制度进行咨询和更新,提高税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涉及到多个税务问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税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专业人士对于税务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加强税务合规管理,提升公司的责任和形象。
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若干税务问题探讨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跨国投资和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日益频繁,而在这一过程中,非居民之间的股权转让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我国,非居民之间的股权转让所涉及的税务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若干税务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非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以及跨境税收协定等方面的问题,并采取实证分析的方式,结合相关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我国企业所得税对非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的税收规定针对非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问题,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法》)第七条规定了纳税主体,并对其所得进行了界定。
根据该条规定,非居民企业以及非公司企业应当就其在我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非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所得应当纳入我国境内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而对于非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计税的原则。
据此,我国企业所得税对非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所得征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在实际情况中,非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权转让所得一般被纳入我国境内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而具体的税率和计税方法往往由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地方税务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在确定税率和计税方法时,需考虑股权转让所得的来源、性质、金额及交易方式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根据《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于非居民之间的股权转让所得一般适用于与当地公司所得税相同的税率,即25%的税率。
而对于股权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一般采用直接计算的方式进行计税。
结语通过以上探讨可知,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所涉及的税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以及跨境税收协定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处理。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对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问题有所帮助,并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若干税务问题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若干税务问题,包括其定义、相关税务法规、应税收入计算方式、滞纳金及罚款规定以及税务申报流程。
在我们将详细解析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概念和涉及到的税务法规,以及如何计算应税收入、滞纳金和罚款的规定,以及如何进行税务申报流程。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处理方式。
在我们将总结文章内容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问题,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税务法规、应税收入、计算方式、滞纳金、罚款、申报流程、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是指非居民个人或企业通过间接方式转让中国境内企业的股权。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股权交易日益频繁,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涉及的税务问题备受关注。
在国际税收领域,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涉及多个国家税法的适用,涉及的税务法规复杂多样。
如何确定应税收入、计算应缴税款、申报程序等问题是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定义、相关税务法规、应税收入计算方式、滞纳金及罚款规定以及税务申报流程,旨在帮助各界了解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问题,规避税务风险,合法合规开展跨境股权交易活动。
结合实际案例和最新法规,我们将全面分析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要点,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权威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跨境股权转让中的税务挑战。
2. 正文2.1 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定义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是指非居民个人或者企业通过间接方式转让境内企业的股权,即非直接持有境内企业股权,而是通过持有其他国内外企业股权间接控制境内企业的情形。
这种情况下,非居民在进行股权转让时没有直接参与境内企业,而是通过其他企业的控制来实现股权转让。
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的定义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非居民企业间股权转让的税收政策解读-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目前,有的国家(地区)与我国签订了税收协定或安排,而有的国家(地区)并未进入我国双边税收框架下,同时,不同的税收协定或安排对于所得有着不同的税收协定待遇,因此,同一行为将有着巨大的税收待遇差别。
鉴于此,许多非居民企业逐渐在试图通过股权转让、建立导管公司等方式享受某些国家(地区)的税收协定优惠待遇。
那么非居民企业间股权转让税收政策如何,转让中应注意何种问题呢?
一、股权转让涉及主要税种
1、营业税
《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明确规定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2、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转让其在中国境内拥有企业的股权取得的收入属于来源于中
国境内收入,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应在中国境内申报缴纳所得税(具体参见第二部分)。
3、印花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二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说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受中国法律保护的凭证。
上述凭证无论在中国境内或者境外书立,均应依照条例法规贴花。
关于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征缴企业所得税的分析作者:刘蓉凡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7期摘要现行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因转让股权取得收益的,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于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不完善及有关部门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非居民企业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往往面临一定的困难。
本文在分析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修订企业所得税法及完善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非居民企业转让股权企业所得税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127-02一、向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征缴企业所得税时的问题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①。
根据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非居民企业因转让股权取得收益的,应缴纳企业所得税②。
近年来,税务部门查处了一部分在转让股权时偷漏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不可否认,有一些非居民企业确实存在利用我国税法的不完善之处故意少缴或不缴企业所得税的行为,但同时,我们也应承认,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确实给非居民企业在转让股权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具体情形如下:(一)法规分散、难以掌握我国关于转让股权缴纳所得税的规定散见于不同时期的多个法规中,而且解释都不尽相同,并且其中只有部分适用于非居民企业转让股权缴纳所得税,因此,非居民企业纳税人需要系统了解这些法规并且判断其适用性,才能准确地计算及缴纳有关的企业所得税。
实践中,对于同一项非居民企业的股权转让,可能出现两个以上的税务部门同时主张税收管辖权③。
由于各地税务部门对现行税法的理解不一致,在税率的适用、股权转让收益的计算、汇率的适用等方面往往做出不同的解释,导致非居民企业纳税人进退维谷,并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
(二)有关部门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通常,非居民企业转让股权除了办理纳税申报事宜外,还需协助有关各方(股权受让人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向外资管理部门办理股权转让的审批手续,向工商部门办理工商变更手续,及向外汇管理部门办理股权转让款的用汇手续等,实践中,由于现行管理制度的缺陷,税务部门难以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及合作,这也导致了税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非居民企业转让股权的进展情况,并对其纳税事项实施有效监督。
非居民企业境内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政策解析一、股权转让征税依据与适用税率《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来确定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一)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被投资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其股权转让所得自然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其取得所得适用税率为25%。
但国税函[2009]698号却明确规定,“本通知所称股权转让所得是指非居民企业转让中国居民企业的股权(不包括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买入并卖出中国居民企业的股票)所取得的所得”。
因此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转让我国境内居民企业股权(不包括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买入并卖出中国居民企业的股票)取得的所得应按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如果该非居民企业是属于与我国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或安排的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企业,还应考虑税收协定的执行。
实务中非居民企业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应按照国税发〔2009〕124号规定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凡未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的,不得享受有关税收协定待遇。
(二)未设立机构、场所或有机构、场所但所得无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被投资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其股权转让所得自然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其取得所得适用税率为20%,实施细则第九十一条则明确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因此非居民企业转让我国境内居民企业股权(不包括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买入并卖出中国居民企业的股票),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实际执行10%的优惠税率。
[2013.7]五家渠国际税务学会成员交流论文从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探析跨境税源管理内容提要:本文从辖区一起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业务入手,借鉴全国公开报道的部分税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当前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征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从个案的梳理中探寻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跨境税源管理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税收管理具有隐蔽性强、核算难度大、单笔税额高,直接关系税收主权等特点,是当前跨境税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和税源国际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重组与合并十分活跃,通过设立各种复杂的关联关系操纵利润,管理难度大,要求高。
做好跨境税源的管理,对于加强“走进来”企业管理,增加税收收入,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香港某公司股权转让案例情况简介2011年9月21日,香港某投资有限公司与辖区某居民企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其100%控股子公司新疆某子公司,转让价格为7000万港币,股权转让成本((即新疆子公司注册资本)7000万港币,平进平出,股权转让所得为零。
五家渠国税局对股权转让的价格如何确定、股权转让成本是否真实、平进平出是否另附条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在交易完成后对收购企业采取了跟踪管理措施。
此案中,受让方收购非居民企业股权主要是为了获取资源储备,获取真实的股权转让合同,采取科学、纳税人认可的方式来确定资源类产品的公允价值,成为能否征收到预提所得税的关键,也是当前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业务中的难点问题。
二、全国报道的部分股权转让税收案例启示近几年,各地国税部门注重收集信息,深入开展调查,创新计算方法,成功破解疑难案例。
这些精品案例征收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手段有力,不但充分保护征税权,而且实现足额入库,对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安阳税案:2006年6月,安阳市国税局对香港C公司转让境内A公司股权给巴巴多斯E公司的行为,及时介入调查,排除A 公司眼花缭乱的股权变更操作,对C公司“一次转让三期付款”的行为,按照“股权走税款留”的方法,依法征收了预提所得税。
解读国税函2009年698号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所得税处理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9]698号,以下简称698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加强非居民企业转让股权所得税管理的相关措施。
特别是该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针对非居民企业通过境外控股公司间接转让境内企业股权的反避税新规,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一、准确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的性质对于698号文,我们首先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文件规范的是非居民企业而不是居民企业的股权转让行为。
因此,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性质的区分很关键。
对于这个问题,《企业所得法》早有明确规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但是,这里提醒要特别关注《关于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依据实际管理机构标准认定为居民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2号,以下简称82号文)。
根据82号文的规定,对于由中国境内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主要控股投资者,在境外依据外国(地区)法律注册成立的企业(简称“境外中资企业”),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二款和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应判定其为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企业(以下称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一)企业负责实施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运作的高层管理人员及其高层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场所主要位于中国境内;(二)企业的财务决策(如借款、放款、融资、财务风险管理等)和人事决策(如任命、解聘和薪酬等)由位于中国境内的机构或人员决定,或需要得到位于中国境内的机构或人员批准;(三)企业的主要财产、会计账簿、公司印章、董事会和股东会议纪要档案等位于或存放于中国境内;(四)企业1/2(含1/2)以上有投票权的董事或高层管理人员经常居住于中国境内。
非居民间接股权转让若干税务问题探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跨境间接股权转让已经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对于非居民涉及的跨境间接股权转让,税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非居民涉及的跨境间接股权转让的税务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跨境间接股权转让。
跨境间接股权转让是指非居民通过转让持有的境外公司股权(或者其他权益),以此来实现对境外公司的控制或者参与经济利益。
非居民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来实施间接股权转让,例如直接转让、股权交易、资产置换等等。
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税务问题涉及到多个税种和多个国家的税收法律,因此非常复杂。
对于非居民参与的跨境间接股权转让,最主要的税务问题包括了资本利得税、增值税、跨境支付、利息扣除等等。
首先是资本利得税的问题。
在跨境间接股权转让中,非居民转让所持有的境外公司股权获得的收益可能会被视为资本利得,需要缴纳相应的资本利得税。
这个税种的确定和缴纳,要根据相关国家的法律和双边税收协定来进行规定,并且可能存在各种减免和豁免的情况。
其次是增值税的问题。
跨境间接股权转让中涉及的交易往往会受到增值税的影响,需要根据各国的法律规定进行计税和缴纳。
这一方面可能会增加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仔细考虑如何避免增值税重复征税的问题。
跨境间接股权转让还涉及到跨境支付和利息扣除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涉及到非居民向境外公司支付股权转让款项、跨境借款支付利息等问题,这些支付的方式和税务处理也是非常复杂的。
以上只是对非居民参与的跨境间接股权转让涉及到的一些主要税务问题的简单介绍。
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国家的法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在这一过程中,非居民需要全面了解相关国家的税收法律,寻求专业的税务顾问的帮助,以便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税务成本。
在跨境间接股权转让涉及的复杂税务问题中,合理规划、精准布局至关重要。
非居民在跨境间接股权转让前应充分了解相关国家税法政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税务筹划。
我国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涉税问题浅析一、非居民企业转让居民企业股权的大体形式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进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向外资开放了愈来愈多的投资领域,流向我国的国际投资规模不断增大,非居民企业税收来源不断增多。
最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一大量非居民企业转让境内股权的行为,其股权转让方式及成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一)“外转内”“外转内”即非居民企业将其拥有的境内企业的部份(或全数)股权转让给境内居民企业,减少非居民企业在境内企业的持股比例或将原外商投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
境外的非居民企业A将其直接持有的境内居民企业B的股权转让给境内居民企业C。
外转内“外转内”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1.《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取消了原有的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 企业上市的需要;(暑期课程中老师简单提到的案例)3. 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4. 各部门的管理力度慢慢从“宽松”走向“规范”,致使一些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的外资企业宁可选择“外转内”。
(二)“外转外”“外转外”即非居民企业将其拥有的境内企业的部份(或全数)股权转让给境外其他非居民企业,使境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变更及其相应的持股比例改变。
情形一是A将B的股权转让给另一家境外非居民企业C。
情形一与“外转内”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到B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地位从而涉及到B企业某些特定政策(不限于税收政策)的适用,因此A转让股权的交易对手是选择居民企业仍是非居民企业需要综合考虑。
情形一情形二属于非居民企业A间接转让居民企业B股权的情形。
非居民企业A通过子公司非居民企业D间接持有居民企业B的股权。
出于某种需要,B的股权被转让,现在能够选择由D转让其持有的B的股权,这种情形可归属到上文的“外转内”或情形一;也能够选择由A把D的股权转让给另一家非居民企业C,D和B的股权关系不变,B的实际控制人发生改变从而间接转让B。
这种方式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影响是,交易的发生和交易两边都在境外,境内居民企业B不需要做股东变更记录,因此我国税务机关难和时获取交易信息,避税、逃税的操作空间大,是目前我国税务机关最关注的非居民企业转让股权的模式。
非居民企业间股权转让的税收政策说明(2)因此,可见国家已打算将未分配利润或税后提存的各项基金等股东留存收益囊括进股权转让所得概念。
因此,需要提醒的是在严格的政策下,有些程序能够走足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损失显得格外重要。
(2)财产净值的判定财产净值则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如上述,股权成本价是指股东(投资者)投资入股时向企业实际支付的出资金额,或购买该项股权时向该股权的原转让人实际支付的股权转让金额。
而实际支付资金都为外汇,鉴于近年来汇率波动较大,采用何种汇率来换算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成本直接影响到转让所得的金额。
根据《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币业务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07号)企业已收到的资本金,并已按规定的记账汇率记入有关资本账户的,不得因汇率并轨或波动调整资本账户账面余额。
因此,可以理解为计算投资成本以投入时的汇率为准。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此举仅为了财务核算的统一,而由于汇率变动的资本溢价也应缴纳所得税。
笔者倾向认为,采用原汇率标准,在许多的税收征管实践中均采用当时汇率的办法,比如,汇算清缴时已经进行季度申报的外币计价利润折合人民币的汇率等。
3、适用税率《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所得适用税率为20%。
实施细则第九十一条则明确,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也就是说,一般境外企业转让我国企业股权或者取得我国企业的股息分配,均需要缴纳10%的企业所得税。
如果中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通过双边税收协定或者税收安排有确定优惠税率,则适用该优惠税率。
比如,中港税收安排中规定,如果股息受益所有人是另一方的居民,且受益所有人直接拥有支付股息公司至少25%资本,则一方所征税款不应超过股息总额的5%。
因此,适用税率应遵循我国税法与协定(安排)税率孰低原则确定。
4、税收征管《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17]3号)第五条规定:股权转让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在依法变更税务登记时,应将股权转让合同复印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所得税处理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加,非居民企业参与股权转让活动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非居民企业在转让股权所得方面也需要遵守相关的税务规定。
本文将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所得税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税务登记、税款计算、税务申报和税务支付等方面。
第一部分:税务登记非居民企业在进行股权转让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在所得税局进行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非居民企业获得纳税人身份的重要手续,它可以确认非居民企业是否符合纳税人的资格,并为其提供纳税人的相应权利和义务。
第二部分:税款计算对于非居民企业来说,股权转让所得的税款计算是一个关键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应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和计税方法来计算转让股权所得的税款。
在计算过程中,非居民企业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和税务申报表。
第三部分:税务申报税务申报是非居民企业在股权转让所得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非居民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税务局申报转让股权所得。
在申报过程中,非居民企业需要填写完整的申报表和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第四部分:税务支付完成税务申报后,非居民企业需要按照税务局的要求进行税款支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可以选择一次性缴纳全部税款,也可以选择分期支付税款。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非居民企业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税务局支付应缴纳的税款。
第五部分:税务优惠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非居民企业可以享受税务优惠政策。
例如,如果非居民企业在股权转让活动中发生了损失,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将损失金额抵减到以后的所得中。
此外,一些国家还可能根据双边税收协议的规定,给予非居民企业一定的税务优惠。
结论:非居民企业参与股权转让活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其中所得税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本文通过对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的所得税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非居民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的税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