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721.50 KB
  • 文档页数:5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方案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4)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5)

2.1 人才需求环境 (5)

2.2 专业师资队伍 (5)

2.3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 (7)

2.4 学生培养 (9)

2.5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11)

2.6 校外产学研合作培养基地 (11)

3. 试点规模及及培养模式 (13)

4. 本科阶段培养方案 (14)

4.1 培养目标和要求 (14)

4.2 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15)

4.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3+1模式) (17)

5. 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26)

5.1 培养目标 (26)

5.2 企业培养计划 (26)

5.3 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27)

6. 工程硕士阶段培养方案 (29)

6.1 培养目标和要求 (29)

6.2 培养模式 (30)

6.3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1+1模式) (30)

7.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34)

7.1 组织管理 (34)

7.2 条件保障 (35)

7.3 质量保障 (36)

7.4 监控体系 (37)

7.5 建立学院与企业定期沟通的协商机制 (40)

7.6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40)

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42)

附件2: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协议书43附件3: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及标准实现矩阵 (44)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标准及标准实现矩阵 (53)

1. 专业基本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该校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最早院校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已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两个工程硕士领域授予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本、硕、博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与培养体系。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经历了1984年招生的“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演变过程。进入21世纪,信息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引擎。2002年7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著名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之后教育部及各部委关于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大规模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已推出了多方面举措。在这种强烈的软件市场背景和强有力的相关政策支持下,我校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部分学生按照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模式进行培养,于2002年单独设立“软件工程”专业,至今“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已有22届毕业生,软件工程已有5届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的软件产业企业培养了大量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专门人才。

经过几年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专业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建设、人才质量培养、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2.1 人才需求环境

软件产业的发展历史并不漫长,但是行业成长速度却很快,如今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我国软件产业在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基础上规模继续扩大,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进入"十二五"期间,软件服务业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更是工业对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一环。2011年1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并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软件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但我国乃至全球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尚有较大缺口。2004年,国务院6部委联合发文,将软件人才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2010年初,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Nasdaq: JOBS))发布的2010年春季全国人才需求走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人才需求最大的五行业中计算机软件居首位。

因此,做好软件产业的“源头活水”,形成一支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从事软件开发与应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化、创新型、工程化的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为软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百年大计。这正是本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教育的强大需求环境。2.2 专业师资队伍

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37名,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62%,45%的教师有企业

工作经历,30%的教师有曾在国外留学、访问的经历,所有教师有工程实践经历,都熟悉国情、省情,有国际化大视野。同时还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相关学科的教授、IT行业的企业家作为学院的顾问和兼职教授。在专业教学中,已经形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能够为高水平工程教育提供充分知识储备和质量保障的教师队伍。

表1-1 软件工程专业专职教师的基本情况

(上表中上网时部分内容省略)

2.3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

2.3.1 科学研究

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中,以科研引领教学,并通过科研锻炼队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近五年通过与交通工程、材料工程、电子通信等学科的融合与交叉渗透,承担了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项目和一批面向地方服务的重大工程项目5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0万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出版专著6本,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0余篇。

2.3.2 教学研究

本专业现已建立了一批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开展省级、校级教研30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教研项目“面向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009),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创新教育与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009)。近5年编写出版教材30多册,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软件工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