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坡三维建模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1
三维建模技术在坡屋面施工中的应用
引论:我公司一期项目共二十栋建筑物,均采用多坡屋面。
为指导施工,采用了算量软件中的三维建模技术,对坡屋面的柱、梁、板在施工前的交底中进行了三维展示,形象地指导了施工,本文以6#楼为例说明了该技术的应用。
一、设计情况:
如下1-6#楼屋顶平面布置情况:
其特点为多坡屋面、平坡相间、楼梯间部位有升起、有多处不同标高的屋脊线。
建筑物效果图屋顶形状:
采用三维建模方法得到的1-6#楼屋面层的效果图:
二、应用该技术的优点:
(1)可任意角度观察结构形状
(2)可根据需要,显示不同部位的结构
如下为短肢剪力墙的分布情况:
如下为屋面梁的布置情况:
(3)可对指定的局部进行显示
二、模板体系的搭设
坡屋面施工的难点在于梁板的放样,多坡屋面的梁板放样应与合理的支撑搭设方法相结合,放样的过程也是支撑搭设的过程。
从屋面梁的布置图可以看出,梁的支设是整个模板体系支设的关键,梁的位置确定后,板及柱墙的位置及高度即可确定。
在进行施工交底时,通过屋面结构的三维展示,施工人员对屋面梁的结构布置有了大致的认
识。
首先在楼面板上放出屋面投影线,再按以下步骤搭设:
2011-12-1。
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边坡变形是造成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准确预测边坡的变形情况,提前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许多学者和工程师开始研究边坡变形的三维实体预测方法。
边坡变形的三维实体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边坡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调查,获取边坡的地质、地质力学参数等相关数据。
其次,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分析边坡的受力、变形机理等。
最后,结合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和修正,得出准确的边坡变形预测结果。
在地质勘探和调查方面,可以采用钻孔、测斜仪、地震勘探等方法,获取边坡的地质结构、土层厚度、岩性、裂隙状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数学模型建立和计算分析至关重要。
在数学模型建立方面,可以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方法,建立边坡的力学模型。
通过建立合适的边界条件和应力荷载,可以模拟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边坡的非线性特性、土体的本构模型等因素,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在模型验证和修正方面,可以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可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修正。
同时,还可以利用敏感性分析和参数优化等方法,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对于减灾防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预测边坡变形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边坡变形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的合作和交流,提高边坡变形预测方法的研究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和研究,提高边坡变形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边坡变形三维实体预测方法的研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开发出更加准确、可靠的边坡变形预测方法,为减灾防灾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关于边坡三维建模的思考边坡三维建模是针对边坡进行精确建模和分析的一种技术。
通过将地形和边坡的各种参数以三维形式表示,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并评估其中的风险。
在进行边坡三维建模时,首先需要获取边坡的地形数据。
现代技术如微波遥感、激光雷达等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形数据,从而构建真实且精确的模型。
这些地形数据可以包括高程、坡度、坡向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边坡的形状和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
其次,边坡上的岩土信息也是进行三维建模所必需的。
岩土信息包括土壤类型、密度、含水量、强度参数等。
这些参数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在建模过程中进行考虑。
在边坡的三维建模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数据。
有一些商业软件如GeoStudio、FLAC等可以进行边坡的三维建模和稳定性分析。
这些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可视化能力,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边坡行为,并帮助工程师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边坡三维建模,可以对边坡进行不同场景下的分析。
例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模拟边坡的响应情况,评估其可能的破坏和风险。
此外,在规划和设计阶段,边坡三维建模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边坡的形态和特性,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决策。
然而,边坡三维建模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边坡的三维建模需要大量的地形和岩土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可能较为复杂。
其次,对于大规模边坡的建模和分析,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权衡建模的精度和效率,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综上所述,边坡三维建模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预测边坡的稳定性,并评估其中的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获取和处理地形和岩土数据,并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建模和分析。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的权衡和选择,边坡三维建模可以为工程师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
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
边坡是地质结构特殊的体系,其不平衡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为了研究边坡稳定性问题,综合考虑地质、力学以及环境因素,需要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FEM)进行分
析与评价。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是以极限状态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将复杂的构造系统抽象为一系列有限数量的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个拟合变形的弹性-塑性曲线描述。
基于此模型,可以研究边坡的三维
结构及剪力传播规律,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过程中,应首先建立三维边坡模型,并根据边坡材料特性及应力状态,选定有限元单元及模型参数。
接着,根据自重及外力因素,求取边坡体系的力学参数,它可以表征边坡体系的动力学特性,它的大小关系将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最后,根据计算出的力学参数,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以评估边坡稳定性。
基于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可以准确地模拟边坡的构造结构,反映边坡体系的实际性能,从而有效评价边坡稳定性。
但是,这种方法仍有若干弊端。
首先,由于有限元中所使用的参数均为理论值,无法很好地反映边坡实际情况,无法准确预测边坡的稳定程度。
其次,边坡的三维模型建立过程繁琐,需要大量的计算工作,且耗时较长。
此外,由于边坡体系中的地质环境、力学条件及实际应用施工工艺等等因素,均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完善模型,以便更好地评价边坡稳定性。
综上,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评价边坡稳定性的方法,但仍需遵循科学的方法,完善模型,以便更好地提高分析与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准确性。
三维地质建模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摘要:三维地质建模对于工程来说发挥出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于原理以及一些实例的讲解来分析和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边坡工程;应用分析Abstract: 3 d geological modeling for engineering i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some example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3 d geological modeling technology in the slop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Keywords: 3 d geological modeling; The slop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alysis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进步以及发展,现代工程地质学科正朝着综合的集成化以及数字化的大方向发展,其中三维地质建模是数字化发展方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更为快速和准确的体现出地质的三维信息。
一个更好的三维地质模型,对于工程的前期设计以及中期施工和后期验收工作提高效率都有非常大的意义,本文就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做出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建模的关键步骤分析对于数据的分析和提前处理在一般的情况下,建模需要用到的地质类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钻孔数据资料,其次就是表面的离散点的数据资料以及剖面图的资料。
一般来说钻孔和表现离散点的数据都是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的,剖面图的数据信息是以cad 格式呈现的,所以第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要在建模过程中合理的对这些资料进运用。
在对实际钻孔进行记录的过程中,地层、度那层以及结构面的其他信息等都是在每个钻孔中进行分别编号的,这样做的不好之处就在于每个钻孔中的一个地层到底是否属于同一个,这一点是很难去进行判断的,所以就会给建模带来很多困扰。
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对环境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技术则可更有效地维护边坡稳定性。
本文重点介绍了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分析其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常见应用等内容,并针对有限元分析技术存在的广泛应用、空间技术局限性等问题,提出若干改进的方法和技术。
一、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学术回顾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运用有限元法进行地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的技术,结合有限元求解,分析边坡的稳定性。
其基本原理是:当地质边坡受力时,其受力状态下的变形可以用位移量、应变量或应力量来描述,而每一点受力状态的变形均可用一组局部坐标表示,当受力后的变形状态下的变形强度比受力前的状态还要低时,就可以判断为无滑移状态,也就是稳定。
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迎合了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几何形态复杂、多尺度、考虑材料弹塑性、力学性质复杂等复杂性因素,精确地模拟了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的复杂动力学过程。
二、常见应用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技术有多种应用,主要应用于岩土体结构的受力数值模拟、岩土体的变形和失稳的有限元模拟和分析、及岩土体稳定性的评价。
在岩土体受力数值模拟方面,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化的方法,对边坡受力数值模拟和变形和失稳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受力后的位移、变形和强度,从而更好地评价岩土体结构的受力稳定性。
此外,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可以运用于地质模型结构的有限元模拟,对模型进行受力和变形分析,验证建模中存在的错误,并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提出具体意见。
三、改进思路物理模拟的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具有计算量大,计算时间较长,技术局限性等缺点,因此,提出若干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提高有限元分析技术的精度和应用效果:(1)布置边坡滑移状态时,尽量采用体单元网格布置,而不是采用梯度布置的网格。
三维边坡稳定分析1.概念三维边坡是指边坡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均存在变化的边坡,即具有多个坡面。
它的稳定性分析相较于二维边坡复杂得多,需要考虑不同方向上的抗滑力和剪切力。
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边坡的最大可行坡度和最终稳定的坡度。
2.方法解析方法是通过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来求解边坡的稳定性。
常用的解析方法有悬臂梁法、影响面法、位移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边坡稳定性方程,结合土体参数和边界条件来计算边坡的稳定性。
数值方法是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来求解边坡的稳定性。
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建立边坡的数值模型,离散化土体的力学特性,以数值的方式求解边坡的稳定性。
3.实例以水电站边坡为例,对其进行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
首先,要获取边坡的地质和土力参数。
通过地质勘探,了解边坡的构造、岩性、断层情况等。
然后,对采样得到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获得重要的土力参数,如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孔隙比等。
接下来,根据边坡的几何形状,建立三维边坡的数学模型。
模型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制,并将边坡分割成许多较小的单元或网格。
然后,对边坡进行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的设定。
边界条件包括边坡表面的支承和自重等。
约束条件包括边坡顶部和底部的约束条件。
接着,进行数值模拟。
将土的本构模型和边界条件输入数值软件中,并设置合适的计算参数。
通过迭代计算,得到边坡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和变形分布。
最后,根据荷载和应力分布结果,使用稳定性评价指标(如安全系数)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
如果边坡的安全系数大于1,则边坡是稳定的;如果小于1,则需要考虑采取稳定措施。
总结起来,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任务。
通过合适的方法和实例分析,可以为边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行性和安全性的评估依据。
三维边坡稳定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评价作为地质现象而持续发展的坡面稳定性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它受人类影响,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坡面稳定性评价应成为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变得更加容易和可行。
其中有一种极具效率的计算机技术是三维边坡弹塑性有限元分析(FiniteElementAnalysis,FEM)。
三维边坡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坡面及其周围的地质结构的有力的工具。
这一分析方法把坡面的空间构造划分为若干相交的有限元,比如三角形和形状尖角四边形,并在每个元素中计算它们的变形、应力和位移。
有限元分析可以详细研究坡面的受力状态,从而对稳定性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评价。
FEM技术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能够模拟坡面的实际变形运动,得出与实际状况一致的结果。
它可以有效地计算每个有限元的变形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模拟每个坡面元素的稳定性及其受力状态,以判断是否发生坍塌等突变性状态。
此外,由于FEM技术可以以计算机记录数据,重复计算时不需要重新完成,它也可以有效地评估每个坡面中受力情况的变化。
三维边坡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技术为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坡面发展初期,可以利用FEM技术对坡面的设计及其施工过程进行相对准确的计算和分析,从而确保坡面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有限元分析还可以帮助在边坡发展后期,提出有效的稳定性评价和加固措施,以降低边坡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因此,三维边坡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高效的坡面稳定性分析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计算坡面的受力及其可能发生突变性状态,并有效地评估坡面稳定性,从而确保坡面稳定性。
为此,FEM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在未来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路工程路基边坡稳定性三维模型分析发表时间:2020-06-09T06:54:01.6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5期作者:谭庆振[导读] 路基边坡的稳定安全对公路工程施工及工后安全运营至关重要,路基填筑过高会影响边坡稳定性、安全性,严重时导致滑坡等工程事故,因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很重要,为了研究路基边坡稳定性,以某疏解道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软件建立路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谭庆振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路基边坡的稳定安全对公路工程施工及工后安全运营至关重要,路基填筑过高会影响边坡稳定性、安全性,严重时导致滑坡等工程事故,因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很重要,为了研究路基边坡稳定性,以某疏解道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软件建立路基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疏解道路基边坡稳定性、安全性较好,安全系数Fs=1.47大于1.25,满足规范要求,边坡主、剪应力由基底向上逐渐减小,最大主、剪应力区域位于基底;数值模型网格越密安全系数越小,模拟结果误差越小;随着路基填筑高度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减小,滑坡体逐渐增大,边坡出现滑坡的危险性逐渐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随填筑高度的增加近似呈幂函数关系减小。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FLAC3D软件;安全系数;填筑高度1 引言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宽度长达几十年,导致公路边坡的设计标准参差不齐,如何对大量既有公路高填深挖边坡的稳定状况进行快速评价是个待解决的问题[1]。
许多土建工程中常会遇到土坡的稳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出现施工中的工程事故或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营,所以有必要对边坡的稳定性做出评价[2]。
边坡稳定性分析应用的方法主要有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极限平衡法是边坡稳定性分析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方法,与传统极限平衡法相比,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事先不需要假定滑移面,考虑了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求出岩土体的位移以及真正的滑动面[3-4]。
FLAC3D软件建立边坡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结合FLAC3D软件的优点,以某公路工程的边坡为例,对FLAC3D软件在建立边坡三维数值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FLAC3D软件边坡三维数值模型0前言对于公路工程而言,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工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运用FLAC3D软件,结合相应的岩土勘察参数,可以建立边坡的三维数值模型,从而方便对边坡的应力场分布规律以及最大不平衡力的收敛情况进行分析,以实现对边坡的加固。
1 FLAC3D软件概述FLAC3D是二维的有限差分程序FLAC2D的护展,能够进行土质、岩石和其它材料的三维结构受力特性模拟和塑性流动分析。
FLAC3D采用了显式拉格朗日算法以及混合离散分区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对材料的塑性破坏和流动进行模拟。
由于不需要形成刚度矩阵,可以在较小的内存空间中,求解大氛围的三维问题。
FLAC3D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合离散法的应用,相比于有限元法中常用的离散集成法更加准确,更加合理;(2)采用动态运动方程实现对于静态系统的模拟,在模拟物理上的不稳定过程不存在数值上的障碍;(3)采用了“显式解”方案。
因此,显式解方案对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求解所花费的时间,几乎与线性本构关系相同,而隐式求解方案将会花费较长的时间求解非线性问题。
而且,它没有必要存储刚度矩阵,这就意味着;采用中等容量的内存可以求解多单元结构;模拟大变形问题并不比小变形问题多消耗更多的计算时间,因为没有任何刚度矩阵要被修改。
2 FLAC3D软件建立边坡的三维数值模型2.1工程概况某城乡高速通道全长21km,从山林地区穿行,与该地区的一条河流并行,公路整体边坡呈岩质,部分路段为土质边坡。
受公路自身承载力等因素的影响,边坡工程出现了风化、滑坡等病害,严重影响了公路的行车安全,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研究。
第23卷 第4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4):597~6022004年2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Feb.,20042002年2月6日收到初稿,2002年3月20日收到修改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2090)和国家973项目(2002CB412701)资助课题。
作者 潘 炜 简介:男,27岁,硕士,1999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综合地质信息系统和三维建模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panwei@ 或panwei_cas@ 。
三维地质建模以及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潘 炜1 刘大安1 钟辉亚2 李 珀2 刘新中2 曾钱帮1(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长沙 410014)摘要 三维地质建模对工程决策、地质分析预测及提高制图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详细地阐述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数据的分析和预处理、表面和实体的生成、断层和地层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的其他要素的处理。
最后,利用GemCom 软件平台生成一个适用于实际工程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
另外,提出了使用拉普拉斯插值法和不规则三角网结合的三维表面生成方法,相对于传统的不规则三角网有很大改进。
关键词 工程地质,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拉普拉斯插值,GemCom分类号 P 6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4)04-0597-06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TO SLOPE ENGINEERINGPan Wei 1,Liu Da ′an 1,Zhong Huiya 2,Li Bo 2,Liu Xinzhong 2,Zeng Qianbang 1(1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29 China )(2South-Central Institute for Design and Survey of Hydroelectric Projects ,State Power Co ., Changsha 410014 China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is important for engineering decision ,geological analyses and predi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artographical efficiency. Throug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including data analysis and pretreatment ,surface and solid creation ,the disposal of the fault ,stratum and other factor concerned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is elaborate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suited for engineering project is produced by using GemCom software platform and is examined at last. In addition ,the method of adopting Laplace interpolation integrated with the irregular triangle net (TIN) to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which has much more progres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rregular triangle net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 ,3D geological model ,modeling ,Laplace interpolation ,GemCom1 引 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地质向着综合集成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1~4]。
基于倾斜摄影的山区高速边坡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说实话基于倾斜摄影的山区高速边坡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倾斜摄影能给咱们弄出好多照片来,然后从这些照片里搞出三维模型,可真到做的时候,那真是状况百出。
我一开始就直接拿拍摄的照片往软件里怼,寻思着这软件肯定自动就给我弄出个完美的山区高速边坡三维模型了。
结果呢,那模型出来简直是个四不像。
后来我才知道,倾斜摄影的照片质量很关键啊。
在山区高速边坡这块,拍摄角度不好把握,一些地方拍不到或者拍糊了,那可不行。
比如说在一些特别陡峭的边坡地方,无人机得调整好几次角度才能拍清楚,而且光线也得考虑,大中午阳光太刺眼照片就发白,阴影重的地方细节也丢了。
所以拍摄的时候,选时间选角度那都是学问。
选好了照片呢,就开始用软件处理。
我试过好多软件,有些就太复杂,参数多到我头都大了,像有一个软件里有个关于点云密度的参数,我都不知道咋调合适,调大了电脑就卡的不行,调小了模型漏洞百出。
后来找到一个相对简单点的软件,那个软件虽说简单,但一开始也不顺利。
它有个影像匹配的功能,我没太在意就随便选了默认设置,结果模型很多地方都错位了。
经过几次尝试我才发现这个影像匹配得根据拍摄区域的大小和地形复杂度设置才行。
就好比做菜的时候放盐,不同的菜量和口味要求不同的盐量。
对于山区高速边坡这种地形复杂的区域,这个影像匹配得更精细。
还有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我发现把边坡周围的一些标志性地物也拍进去会对构建模型有帮助。
比如说边坡旁边有个通信塔或者有个大桥,把它们拍进去了,能帮助软件更好地定位,就像茫茫大海上的灯塔一样,能让模型更精确地构建。
我也是偶然发现这个的,有一次没在意把旁边的一个小房子拍进去了,结果那次的模型反而更准确。
再就是模型的后期处理啦,比如有些地方不平整或者有些多余的东西要去掉。
这就好比给房子装修,要把不整齐的边角修掉一样。
我又得重新学习一些小工具,一个工具不行就换另一个试。
有些工具我都不确定到底是不是这么用,但试多了也就慢慢找到感觉了。
Vol. 30 ! No. 4Apr 2021第30卷第4期2021年4月中国矿业CHINA MINING MAGAZINE基于三维点云建模的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岳西蒙12,伍法权12,沙 鹏12,陈宇坤3(1.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绍兴312000;2.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浙江绍兴312000;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 要: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建立矿山边坡精细模型和C+ +编程实现岩体质量指标空间点云分布,预测边坡岩体稳定性。
首先借助三维点云处理软件对模型裁切、去噪、平滑等处理,其次利用Rhinoceros 曲面实体建模功能将地质体曲面模型实体化,然后结合Rhinoceros 插件Griddle 对三维地质体模型网格体划分,最后以FLAC 3D 软件可识别的*.f3grid 文件导出)以绍兴越城区某矿山边坡为例,将模型导入FLAC^软件计算)结果显示:该矿山岩体受节理影响最大位移位于两矿之间形似“鱼鳍”形状附近,最大位移3.15 cm '鱼鳍”形状附近岩体变形模量为1 GPa,质量分数B*为172.2-263.6,为/〜0 级的岩体质量,该区域岩体最大破环概率达到了 43%,稳定性系数低于10,该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论相吻合,预测了边坡潜在威胁区域,为相关调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地质建模;岩体质量量化;稳定性评价;矿山边坡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21)04-0089-07Stability analy1i1of mine1lopeba1ed on3D point cloud modelingYUE Ximeng 1'2 , WU Faquan 1'2 , SHA Peng 1'2 , CHEN Yukun 3(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 Shaoxing University , Shaoxing 312000, China ; 2. Key Laboratory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 h azards of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312000!China ;3ChinaConstructionSecondEngineeringBureauLtd (Zhengzhou )!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UAV photogrammetry technology , the fine model of mine slope is established , and C++ programming is used to realize the spatial point cloud distribution of rock massqualityindexandpredictthestabilityofsloperockmass Firstlythe3Dpointcloudprocessingsoftwareisusedtocutdenoiseandsmooththe model Secondly the Rhinocerossurfacesolid modelingfunctionisusedto materializethe geologicalbodysurfacemodel Then !combined with the rhinoceros plug-in griddle the 3D geological bodymodelmeshisdivided Fina l y the . f3grid file recognizable by FLAC 3D software is exported Takinga mine slope in Shaoxing Yueche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the model is imported into FLAC 3D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of the rock mass affected by the joint is near the “fish fin" shapebetweenthetwo minesand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s 3. 15 cm. The dePormation modulusoPtherock mass near the “fish fin " shape is 1 GPa,B* is 172. 2-263. 6,which is about the quality of rock mass ofgrade V-IV. The maximum failure probability of rock mass in this area is 43 % ,and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is收稿日期:2020-11-22责任编辑:刘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编号= 41831290);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资助(编号:2020C03093)第一作者简介:岳西蒙(1990 —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体力学及岩土工程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yueximeng@126. com 。
关于边坡三维建模的思考通过学习对锦屏一级水电枢纽区右岸边坡的三维建模分析,对三维建模在边坡方面的应用有了一定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也充分体会到了三维建模的先进性以及易用性。
在工程的设计、施工控制等方面均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对边坡三维建模的一些思考。
一、边坡三维建模的现状传统的地质信息的模拟与表达主要采用平面图和剖面图,其实质是将三维空间中的地层、构造、地貌及其它地质现象投影到某一平面上进行表达。
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间信息的损失与失真、制图过程繁杂及信息更新困难。
三维地质建模正是针对传统的地质信息模拟与表达方法的缺陷,借助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直接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地质体与地质环境。
所谓三维建模,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三维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并用于地质分析的技术,它是随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地质勘探、数学地质、地球物理、矿山测量、矿井地质 IS、图形图像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等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的Simon W Houlding于 1993年提出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三维地质体的数值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的各个领域得到及其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是当前地质学中前沿课题之一,是许多地质学家和计算机专家一直探索的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来模拟分析复杂的地质结构,使得这方面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例如:Vistelius(1989)提出基于地质概念模型的数学方法重建地质体;Yfantis(1988)运用分形技术对地质体表面进行模拟;张菊明(1996)建立了各种空间曲面拟合函数来模拟三维地质曲面,并与陈昌彦合作(1998)将其应用于三峡船闸边坡工1程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毛善军等人(1996)提出利用网格插值法建立地质信息的三维网格化模型;Mallet(1997)所提出的离散光滑插值(DSI)几何建模方法已在GOCAD地质建模中得到广泛应用;de Kemp(1999)采用三维Bézier 工具对复杂地质结构进行可视化建模,并与Sprague(2003, 2005)进一步合作发展了Bézier- NURBS混合曲面来进行解译拟合三维地质结构面;柴贺军等人(2001)利用有限个测量点构建地质结构面的计算机三维扩展模型;Marschallinger(2001)、张煜等人(2002)则引入体视化技术进行三维地质建模;Saini-Eidukat等人(2002)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尝试在Internet上进行地质分析等;Wu和Xu(2003, 2005)则提出了断层模拟的滞后插入、局部重构方法和有效耦合多源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Lemon等人(2003)直接根据钻孔和定义横剖面采用地层-实体算法构建三维地层实体模型;钟登华、李明超等人(2004,2005,2007)则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NURBS混合数据结构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和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布置优化、动态仿真分析、滑坡体稳定分析;Brandel等人(2005)展示了一个“地质领航”的原型系统,能实现石油、天然气开采中使用的三维地质模型的自动构建和更新;曾闽山等人(2006)提出基于TIN 的三维地质模型栅状图的司视化方法;潘冬,李向东利用Surpac Vision软件建立了某矿山的矿山三维地质模型;王李管等人(2006)利用TIN建立了某矿的地形表面模型、主要岩层模型和矿体模型;屈红刚等(2006,2007)利用网格细分技术和剖面中空间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提出生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文学东等(2007)以三棱柱作为基本体元进行建模,解决了工程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朱良峰等(2007)提出了线框架模型,并基于该数据模型构建了三维断层结构模型;范孝锋等(2007)利用GOCAD软件,最终建立网格/实体模型形式的水电工程地质模型;汤华等(2007)基于Kriging插值解决了地下厂房工程中三维地质建模一些问题;陈国良等(2007)基于空间三角网切割算法TriCut,提出了单个块体的平面剖面生成算法, 实现了剖切、开挖等分析处理;慎国强,王玉梅(2008)建立三维多断层精细约束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地震反演方法进行了多种地层参数反演;韩峻(2008)在参考国外主流地质建模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格架网格模型的角点网格生成技术等等。
关于边坡三维建模的思考通过学习对锦屏一级水电枢纽区右岸边坡的三维建模分析,对三维建模在边坡方面的应用有了一定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也充分体会到了三维建模的先进性以及易用性。
在工程的设计、施工控制等方面均有很大帮助。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对边坡三维建模的一些思考。
一、边坡三维建模的现状传统的地质信息的模拟与表达主要采用平面图和剖面图,其实质是将三维空间中的地层、构造、地貌及其它地质现象投影到某一平面上进行表达。
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空间信息的损失与失真、制图过程繁杂及信息更新困难。
三维地质建模正是针对传统的地质信息模拟与表达方法的缺陷,借助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直接从三维空间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地质体与地质环境。
所谓三维建模,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三维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并用于地质分析的技术,它是随着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地质勘探、数学地质、地球物理、矿山测量、矿井地质 IS、图形图像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等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的Simon W Houlding于 1993年提出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各类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三维地质体的数值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的各个领域得到及其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是当前地质学中前沿课题之一,是许多地质学家和计算机专家一直探索的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来模拟分析复杂的地质结构,使得这方面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例如:Vistelius(1989)提出基于地质概念模型的数学方法重建地质体;Yfantis(1988)运用分形技术对地质体表面进行模拟;张菊明(1996)建立了各种空间曲面拟合函数来模拟三维地质曲面,并与陈昌彦合作(1998)将其应用于三峡船闸边坡工1程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毛善军等人(1996)提出利用网格插值法建立地质信息的三维网格化模型;Mallet(1997)所提出的离散光滑插值(DSI)几何建模方法已在GOCAD地质建模中得到广泛应用;de Kemp(1999)采用三维Bézier 工具对复杂地质结构进行可视化建模,并与Sprague(2003, 2005)进一步合作发展了Bézier- NURBS混合曲面来进行解译拟合三维地质结构面;柴贺军等人(2001)利用有限个测量点构建地质结构面的计算机三维扩展模型;Marschallinger(2001)、张煜等人(2002)则引入体视化技术进行三维地质建模;Saini-Eidukat等人(2002)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尝试在Internet上进行地质分析等;Wu和Xu(2003, 2005)则提出了断层模拟的滞后插入、局部重构方法和有效耦合多源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Lemon等人(2003)直接根据钻孔和定义横剖面采用地层-实体算法构建三维地层实体模型;钟登华、李明超等人(2004,2005,2007)则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NURBS混合数据结构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和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布置优化、动态仿真分析、滑坡体稳定分析;Brandel等人(2005)展示了一个“地质领航”的原型系统,能实现石油、天然气开采中使用的三维地质模型的自动构建和更新;曾闽山等人(2006)提出基于TIN 的三维地质模型栅状图的司视化方法;潘冬,李向东利用Surpac Vision软件建立了某矿山的矿山三维地质模型;王李管等人(2006)利用TIN建立了某矿的地形表面模型、主要岩层模型和矿体模型;屈红刚等(2006,2007)利用网格细分技术和剖面中空间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提出生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文学东等(2007)以三棱柱作为基本体元进行建模,解决了工程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朱良峰等(2007)提出了线框架模型,并基于该数据模型构建了三维断层结构模型;范孝锋等(2007)利用GOCAD软件,最终建立网格/实体模型形式的水电工程地质模型;汤华等(2007)基于Kriging插值解决了地下厂房工程中三维地质建模一些问题;陈国良等(2007)基于空间三角网切割算法TriCut,提出了单个块体的平面剖面生成算法, 实现了剖切、开挖等分析处理;慎国强,王玉梅(2008)建立三维多断层精细约束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地震反演方法进行了多种地层参数反演;韩峻(2008)在参考国外主流地质建模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格架网格模型的角点网格生成技术等等。
目前数值模拟技术大跨越的发展,一些三维地学模拟软件(如GOCAD、AutoCAD、迈达斯等) 以及数值模拟软件( 如ANSYS、FLAC3D、UGS等) 广泛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中。
而且软件之间有了很好的兼容。
随着科技发展,工程地质向着综合集成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三维地质建模是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快速、适时地再现地质体的三维信息。
一个好的三维地质模型对工作决策、地质分析预测及提高制图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为进一步的岩石力学分析打下基础。
目前,国内对三维地质建模做了很多研究。
但是在工程方向上,特别是在边坡方面的三维建模研究较少。
此次所讲的锦屏一级水电枢纽区边坡的三维建模是对这方面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二、建模方法首先在AutoCAD中,通过三维建模的方法建立模型。
AutoCAD(Auto Computer Aided Design)是美国Autodesk公司首次于1982年生产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
AutoCAD具有以下特点: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二次开发或用户定制;可以进行多种图形格式的转换,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支持多种硬件设备。
AutoCAD三维建模比较灵活而且准确,速度快,软件本身可再次开发,提供了多种图形图像数据交换格式及相应命令。
在锦屏一级水电枢纽边坡建模中利用AutoCAD建模然后进行导出使用的。
复杂地质体是一种特殊且专业的图形对象,信息量极大。
由于地质体通常位于地表以下,地质工作者不可能直接全面地观察到地质对象的各种特征,而只能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获得地质对象的部分特征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解释来推断出整个地质对象的三维基本特征。
这种分析、解释和推断通常是在一系列二维剖面上进行的。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和资料的增多,对地质对象特征的认识会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目前,直接对地质对象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交互式编辑比较困难,但在二维环境中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地质剖面的可视化和交互式编辑。
因此,进行三维地质建模要求能够使用户在二维环境中对地质剖面进行交互式操作以达到表达、分析、解释、推断和修改的目的。
只要交互式地取得了地质对象的剖面特征,那么就可以设法将这些剖面连接起来,从而得到地质对象的三维特征。
因此,基于二维剖面进行交互式表达、分析、解释和推断是重建三维地质模型的一项基本要求和较好途径。
通常一个三维地质模型需要表达地形、地层、岩性、断层、结构面、风化线、地下水位线、覆盖层与基岩分界线等要素。
把各种要素按照其几何形态分为2类:(1) 面状要素,如地形、断层、结构面、风化线、地下水位线、覆盖层与基岩分界线等;(2) 体状要素,如地层、岩性等。
面状要素通常可抽象为一个三维表面,可用规则网格或不规则三角网格来描述;而体状要素通常可抽象为一个三维实体,用实体模型进行描述。
地质建模第一步是对地形平面的描绘。
通过对现场分散的点的高程的测量,点连成线来得到等高线。
或者直接得到地区的等高线地图。
把等高线绘制在AutoCAD中,对等高线进行平移来表现高程。
对点的测量越密集,高程得到的也越精细,所得到的地形平面也越准确。
但是一般来说,较大的工程的精细程度可以适当的放宽。
通常情况下,建模所需的地质资料主要有:钻孔数据,表面离散点数据和剖面图数据。
一般钻孔数据和表面离散点数据是以表格形式给出的,而剖面图是以AutoCAD格式给出的,这就要求在建模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这些资料。
在锦屏一级水电枢纽边坡建模中的高程之间相差5米。
通过对等高线放样来得到地形平面。
第二步是对地层和断层的表现。
在工程中要对地层、断层进行调查,通过对岩层进行钻孔得到底层的分布、地层的厚度、断层的分布等信息。
这时我们得到的只是钻孔数据,是一组离散点的数据。
在实际钻孔的记录过程中,地层、断层、结构面和其他信息是在各个钻孔分别编号的,这样很难判断各个钻孔中的摸一个地层或者断层是否属于同一个地层或断层,给建模带了很大困难。
这时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各个钻孔进行统一的编号,尽量保证同一地层或断层在各个钻孔中的编号是相同的;建立数据库;抽取出编号相同的地层或断层的数据点,未下一步建模做准备。
在建模过程中,方面根据统一编号建立三维模型,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建好的三维地质模型检验和修正统一编号。
对于断层和结构面仅通过钻孔资料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平面图和剖面图进行辅助控制。
为了利用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含有的大量地质信息,需要对他们进行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几何变换,并给等高线赋予高程,使他们在三维空间内和钻孔数据配准,这样在建模是时候就可以利用各个剖面图中的地层边界线、断层边界线等对模型中的地层、断层进行控制。
在实际建模中,通过剖面图的辅助控制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比只用钻孔数据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信度,而且剖面图对钻孔数据较少的区域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断层是最常见的地质现象之一,它破坏了地质体的连续性,改变了数据的原始分布格局。
因此,在存在断层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断层对有关层状地质体的影响。
有关断层的数据来源有两个:钻孔数据,可作为点数据,通过插值形成层面以及某些断层的空间的变化;剖面图,可以确定断层面以及地层面的形态以及相关参数。
断层面的模拟是一个复杂的交互过程。
一般情况下,应利用不同剖面上的断层线来形成相应的面,因为同一条断层在不同剖面上的表现形式不同,有时不能确定哪条线应该属于哪一个断层,应根据已有的证据来进行合理的解释,并运用以上提到的技术,进行断层面的拟合,形成合理的断层面形态。
在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如断层较少,切断层面的数据丰富,可直接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拟合。
在有多条断层时,根据多条断层之间有无切割关系可分为2种情况:断层之间不存在切割关系,可用以上提到的方法对各条断层分别处理;断层之间存在切割关系,这就不能简单地按单条断层的方法处理。
断层之间的切割关系存在时间递进序列,实质上是一个优先级的问题,晚期形成的断层切割先期形成的断层,其优先级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