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炭纤维生产线职业病环境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05.22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炭纤维生产线职业病环境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0-08-09T16:47:33.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年第21期供稿作者:尹宁宁 (黑龙江省铁力市环境保护局 152500) [导读] 对该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现场进行监测,用所得监测结果对其进行定量评价。

对炭纤维生产线职业病环境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尹宁宁 (黑龙江省铁力市环境保护局 152500)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155-01

1.内容与方法

1.1内容

对该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对现场进行监测,用所得监测结果对其进行定量评价。

1.2评价鉴定依据及引用标准

1.2.1《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1.2.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2号令。

1.2.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卫生法监发[2002]63号。

1.2.4《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

1.2.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2.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1.3监测方法

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和《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的规定测试。并对该装置连续测试三天,每天上午、下午的不同时间各测一次。对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作业时间较长的重点岗位进行了全日八小时连续监测。

1.4仪器设备

FM--2000便携式气相色谱仪;7230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2209型精密声级计;TY-9700数字温湿度仪;EY3—2A型电子微风仪;ST-92型照度计;空盒压力表。

2.职业卫生学调查

2.1生产工艺流程

炭纤维生产线:放丝加捻-原丝预处理-预氧化-低温炭化-高温炭化-表面处理-收卷落简-产品检测和含氰废气处理。

2.2主要职业危害

根据生产原料及工艺分析,本装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丙烯腈、氰化氢、丙酮、噪声、氨和一氧化碳等。

3.结果与分析

经对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其浓度(强度)除外排室的氰化氢超出国家标准外,其余的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在厂方对外排室重新进行改造后,对外排室的氰化氢浓度再次进行了监测,仍有一个测试点氰化氢浓度超出国家标准。

3.1毒物的测定结果

根据其工艺过程和生产布局,由于生产主车间的空间无间隔,所以生产车间各工作位均进行了氰化氢、一氧化碳、氨、丙烯腈、丙酮等因素的监测,监测布点情况及监测结果。

结果统计分析得知:各岗位一氧化碳、丙烯腈的浓度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在17个工作位中,除外排室的氰化氢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外,其余的工作位的氰化氢平均浓度都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整个主体车间的各个工作位的丙酮的浓度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在浆料槽这个工作位的丙酮浓度接近国家卫生标准。氨的测试结果显示在整个主体车间各工作岗位氨的浓度均远低于国家标准。

3.2噪声测试结果

在对产生噪声的各工作岗位进行的噪声测试结果表明,各岗位噪声强度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外排室和制氮室为巡视岗,一日累计接触时间为一小时,故噪声强度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3.3气象条件测试结果

通过对各主要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的监测结果看,气象条件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4.讨论

此次技改项目所涉及到的车间与设备,在本次评价中,除外排室外,其余岗位的防护是有效的。在今后的运行中,还应加强管理,确保防护设备的有效运行(排风及引风机均应正常开启),防止泄露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确保催化剂在有效的范围内使用。再者应设置浓度报警器,以确保工人及时了解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从而加强工人的个人防护。进入外排室时,工作人员应先观察报警器所显示的浓度,在确保不超标的情况下进入外排室。在设备检修时更应注意工人的个体防护,杜绝中毒事故的发生。

加强工人的职业安全教育工作,上岗前应进行培训,以使工人掌握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