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单元测试七认识时间

课题单元测试七认识时间

课题单元测试七认识时间
课题单元测试七认识时间

第七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一、看钟面写时刻。

二、连一连。

三、写一写。

四、小海读的对不对?对的画“√”,错的改正。

五、想一想,填一填。

六、星期六上午,妈妈准备到商场买衣服,到银行交水电费,去餐馆买早点,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标序号。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按规律画出时针和分针。

2.(拓展题)写出下面的时间和经过时间。

3.(挑战题)把钟面分成3块,使每块有4个数,并且每块4个数的和都相等。

答案:

第七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6时(6:00) 7时15分(?:15) 。

9时55分(9:55) 3时25分(3:25)

12时30分(12:30)

三、3时10分 3:10 2时8分2:08、

6时45分 6:45 7时54分7:54

四、(2:56) (4:35) (1:23) (√)

五、2:30 l:55 9:25 2:50 1:529:40

六、买早点①去银行③去商场②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填空 1.数一数:钟面上有()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个相等的小格,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看一看:钟面上的又细又长的针的针叫()针,又短又粗的针叫()针。 3.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格,也就是()小时。时针走一大格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1时=()分。 4、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5、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走一圈是()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一圈是()分。 6、分针指着10,时针快指向5,这时是()时()分。 7、2∶10再过30分钟后是()时()分。 8、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分是8时正。 9、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是()。 10、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慢要()时() 分从家里出发。 11、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能不能准 时赶上?() 12、生活中的数:早上上课的时间是()时()分;下午上课的时间是() 时()分。 13、时针从“2”走到“5”走了()小时。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钟。 14、()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时整,分针和时针重合。 15、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数

1时=()分 70分=()时()分 180分=()时 80分+40分=()分=()时 1时-8分=()分 50分+40分=()时()分 1时+15分=()分 20分+40分=()时 2时+40分=()分 1时+40分=()分半小时=()分 1个半小时=()分1个半小时-20分=()分 二、连线。 7时10分1时50分3时40分5时35分12时5分 三、下面的钟面各是什么时刻? 时分时分时分时分:::: 四、写出下面的时间。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 单元测试卷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4,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 1、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5 是, 是比的前项,是比的后项,比值是。 2、一个课外科技小组,6人共做了78件模型,这个小组所做模型总数与人数的比是,比值是。 3、某工厂男职工人数与女职工人数的比是8:5,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 倍,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 1的比。 4、写出3个比值都是 3 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6、甲数是乙数的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7、把5克盐放入50水中,盐占盐水的比是。 3=():16= 24 =()÷24 8、 8 9、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4: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 是, 周长比是。 二、判断。(8分) 1、:化简后是2. () 2、如果a:b=6:5,那么a一定等于6,b一定等于5. ()

3、如果a :b=6,那么a 是b 的6倍。 ( ) 4、从学校到电影院,小兰要10分钟,小明要8分钟,小兰与小明的速度比是4:5. ( ) 三、选择。(4分) 1、下面与52:21比值相等的比是( )。 a 、: b 、5:4 c 、20:25 d 、41:51 2、一个比,它的( )。 a 、前项不能是0. b 、后项不能是0 c 、比值不能是0 3、如果m :n=3:2,那么( ) a 、m 比n 多31 b 、m 比n 少31 c 、n 比m 多31 d 、n 比m 少31 4、:20cm 化简后是( ) a 、1:50 b 、50:1 c 、2:1 d 、1:2 四、化简下面各比。(18分) 36:24 32:54 : 1:41 :10 : 五、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5分) 9:36 : 43:169 65:101 1:4 1 六、解决问题。(36分) 1、一个农场计划在15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已知大豆和玉米播种的面积比是2:3,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2、把一批书按4:5的比例分配给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已知六年级分到120本,五年级分到多少本? 3、混凝土是水泥、沙子和石子混合而成的,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要搅拌40吨这样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吨?

6、7的认识和加减法精选习题.doc

每节课的练习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⒈ 填空。 ▲▲▲▲●▲★▲▲ 图上一共有( 7 )个▲。 ★在左起第( 7 )个。 ● 在右起第( 5 )个。 ⒉ 小明有6只气球,分别拿在两只手上,可以怎样拿?小芳有7只气球,分别拿在两只手上,可以怎样拿?谁的气球多?多多少? 小明左手:1、2、3、4、5 右手:5、4、3、2、1 小芳左手:1、2、3、4、5、6 右手:6、5、4、3、2、1 小明的气球多,多1只。 ⒊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 4 )<7 7-( 2 )>4 【第二课时】 用数学 1. 第47页的做一做。 5+2=7 7-2=5 7-5=2 7只 ?只 7只 ?只 ?只

6-3=3 2.练一练:(独立解答)(1) 7-3=4 (2) 6-2=4 (3) 6+1=7 ?个 6个

2018-2019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A ) (北师大版) 一、我会填(共27分,每空1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 最小的合数是 ( ),最小的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 )。 2、根据7×8=56,所以56是7和8的( ),7和8是56的( )。 3、(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一个数既是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 )。 5、把一张画放在桌子上,翻动一次画面朝下,翻动两次画面朝上,翻动12次画面朝( ),翻动53次画面朝( )。 6、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 )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4平方厘米,底是16厘米,高是( )厘米。 8、一个三角形的底是7厘米,高是6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16=( )+( ) 30=( ) ×( ) 10、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 1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每段的长是( )米。 12、 4 3= ()8=()9=()24 13、如果a 是b 倍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14、分母是7的最大真分数是( ), 最小假分数是( )。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共12分,每题2分) 1、3是因数,18是倍数。( ) 2、0.6÷0.2=3,所以0.6是0.2和3的倍数,3和0.2是0.6的因数。( ) 3、自然数分为质数和合数。( ) 4、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 5、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一样。( ) 6、3÷5= 3 5 ( ) 三、点兵点将(共10分,每题2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 ):30=30÷( )=5 3= ) (24 =( )(小数) 2、五(1)班男生36人,女生24人,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最简比是( ). 3、从学校到图书馆,甲用15分,乙用18分,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乙与甲每分所走的路程比是( ). 4、体育课上老师拿出40根跳绳,按3:2分给男、女生,男生分得这些跳绳的) () (,女生分得( )根. 5、山羊只数比绵羊多25%,山羊只数和绵羊只数的比是( ),绵羊比山羊少( )%.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比是7:1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二、计算. 1、化简比. 0.875:1.75 20 7 :43 4厘米:20千米 2、求比值. 0.13:2.6 20 9 :61 2:0.5 三、解答 1、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 :5,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比是2 :5,它的顶角与底角各是多少度? 3、红、黄、蓝三种铅笔支数的比是2:3 :5,红铅笔是12支,黄铅笔、蓝铅笔各有多少支? 四、应用题. 1、在一块铜和锡的合金中,铜和锡的重量比是5:3.已知合金的重量是400千克,其中铜和锡各重多少千克?

2、用18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4.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某校语文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 72,数学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0 3 ,艺术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 1 .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比各是多少?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 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个有多少人? 4、果园里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比是3:2:7.其中苹果树有60棵,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5、饲养场白兔和灰兔的比是5:2,白兔比灰兔多60只,饲养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6、六年级共有学生280人,男生是女生的5 3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三个数的比是1:2:3,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新知。 学习指导: 1、认识时间: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演示分针走1小格)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

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认识: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25) (2)看钟面写时间。(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教后反思:

陈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姓名: 一、计算。 1、化简下列比。 12﹕21 0.25﹕1 2﹕4 1 52﹕4 1 0.3﹕0.4 16﹕20 2、求出下列各比的比值。 12﹕5 0.875﹕8 3 3.6﹕2.4 32﹕4 3 3、解方程。 X ÷43=65 2521 ÷ X=42 X —41X=24 85X —53=5 2 二、填空。 1、正兴小学6(1)班有男生28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占全班 人数的 )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2、把11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水占盐水的 ) ( )( ,盐与水的比是( )﹕( )。 3、甲数比乙数少 3 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甲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 )﹕( ),乙与甲乙两数之差的比是( )﹕( )。 4、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6个月完成,乙队单独修8个月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时间的 比是( )﹕( ),工作效率的比是( )﹕( )。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 2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6、正兴小学今年植树的棵数是去年的1.2倍,正兴小学今年与去年植树棵数的 比是( )﹕( )。 7、长方形的宽比长少 7 2 ,宽与长的比是( )﹕( )。 8、甲乙两数的比是7﹕4,甲比乙多 )()(,乙比甲少) () (。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0、A :B=3﹕7,则S A ﹕S B=( )﹕( )。(S ≠0) 11、甲拿出糖果的 7 1 给乙,则甲乙两人的糖果一样多,原来甲乙两人糖果的 比是( )﹕( )。 1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 比是( )﹕( ),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 )﹕( ),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 面积的比是( )﹕( )。 13、2.25=( )∶( )= 27÷( )=( ) 24 三、判断题。(错的请改过来) 1、 40分:0.6小时化简成最简比是2﹕3。( ) 2、 小明与小丽的年龄比是6﹕7,五年后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 3、 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同小圆周长的比值相等。(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单元测试 一、看钟面写时刻。 二、连一连。 三、想一想,填一填。 二、写出下列钟面表示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向 ( ), 时针指几是几时。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过20分是:______________

半时分针指向(), 时针指在两个数字 的(), 时针过了数字几, 此时就是几时半。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过15分是:_______________ 三、过1小时是几时?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填空。 1、钟面上有()个数字,有()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个小格,所以,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说1时=()分。 4、钟面上的刻度“1”可以表示两种含义:当时针指向刻度“1”的时,表示()时;当分针指向刻度“1”时,表示()分。 五、写出下列钟面表示的时刻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过15分是:___________ 过15分是:___________ 过5分是: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4)--比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 ):30=30÷( )=5 3= ) (24 =( )(小数) 2、五(1)班男生36人,女生24人,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最简比是( )。 3、从学校到图书馆,甲用15分,乙用18分,甲、乙所用时间比是( ),乙与甲每分所走的路程比是( )。 4、体育课上老师拿出40根跳绳,按3:2分给男、女生,男生分得这些跳绳的) () (,女生 分得( )根。 5、山羊只数比绵羊多25%,山羊只数和绵羊只数的比是( ),绵羊比山羊少( )%。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比是7:1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二、计算。 1、化简比。 0.875:1.75 20 7 :43 4厘米:20千米 2、求比值。 0.13:2.6 20 9 :61 2:0.5 三、解答 1、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4 :5,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底角的比是2 :5,它的顶角与底角各是多少度? 3、红、黄、蓝三种铅笔支数的比是2:3 :5,红铅笔是12支,黄铅笔、蓝铅笔各有多少支? 四、应用题。 1、在一块铜和锡的合金中,铜和锡的重量比是5:3.已知合金的重量是400千克,其中铜和锡各重多少千克?

2、用18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4.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某校语文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72,数学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0 3 ,艺术教师占教师总人数 的5 1 。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比各是多少?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个有多少人? 4、果园里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比是3:2:7.其中苹果树有60棵,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 5、饲养场白兔和灰兔的比是5:2,白兔比灰兔多60只,饲养场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子? 6、六年级共有学生280人,男生是女生的 5 3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7、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三个数的比是1:2:3,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8、一条路已经修好了80千米,已经修的与铁路总长的比是1:8,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单元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单元测试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中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走一圈是()。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4、分针指着 8,时针走过5,这时是( )。 5、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6、分针走一小格是(),走一圈是()。 7、小明每天睡 10(),上一节数学课时 35()。 二、读一读,写一写X Kb 1.C om 三、根据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9:10 4:05 12:00 5:25 3:35 9:50 6:40 9:45 7:30 10:15 6:20 4:55 四、想一想、看一看、填一填。 1、小明从上午8:00到12:00在学校,共经过了 ()。 2、妈妈从上午11:00开始做饭,12:10做好,共用了 ()。 3、老师下午从2:30上班,到5:30分下班,共上了 ()。

4、小丽从晚上6:20到晚上7:00做完作业,共做了 ()。 5、体育课从2:30到3:10,共上了()。 6、妈妈乘车去上班,早上7:25从家出发,路上用了35分,妈妈是() 时()分开始上班的。 7、一天有()小时,15:00也就是()午()时。 五、我会比大小 3 刻○40 分 40 分○1 小时 1 刻○15 分 100 分○1 小时 1 时 20 分○90 分 1 时 10 分○70 分六、我会解决问题 (1)小红 8:00 坐车去学校,经过 16 分到达,她到学校是几点? (2)现在时 9:00,已经上课 5 分钟,你知道几点上课吗? (3)小明 5:30 放学,它 5:55 到家,他在路上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4)小兰从家到学校用 25 分,学校 8:00 上课,她 7:45 从家走会迟到吗? 七、能力提高 1、你能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2、你能在钟表模型上画出这些时刻吗? (1)早晨6时起床;(2)下午5时半下课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6和7解决问题》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6和7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知道大括号、小问号的意义。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一年级的学生二十

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但一年级学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很难作出正确的回答,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的策略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 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次来到这个教室,你们高兴吗?教室变大了,我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就要更加的响亮,对吗?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数字朋友6和7,今天我们接着和它们一起去数学王国中探索奥秘。 板书 明确目标 师:今天的课上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同学们想认识他们,那得先闯过老师这关。看大屏幕。 关:快速抢答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备课组长:审查人: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及数学乐园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认识钟表》地内容有认识钟表、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认识钟表》属于准备性课,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地知识如二年级地时、分、秒,三年级学习地时计时法做了铺垫.本单元地编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地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地素材,关注学生地经验和兴趣.第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三、强调学生地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地数感和符号感.第四、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地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地数描述现实世界中地简单现象,学会数学思考.第五:适时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地思想教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和半时地时刻. 、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地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地乐趣,提高学习数学地兴趣,建立学好数学地信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地精神以及初步地观察、分析、推理地能力.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地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地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整时 教学难点:“快到”或“刚过”某个整时来表达一个大概地时间 教学关键: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地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地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课时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地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地方法;知道表示时间地两种形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地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地良好习惯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学背景:根据一年级学生地年龄、心理特点,使学生具备自主性,就要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地情境与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地机会,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地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地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地整时,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地好习惯. 教学准备:钟面,多媒体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检测(4)

《比的认识》单元检测一、填空题。 1.一个比的后项是15,比值是2 3,这个比的前项是()。如果把这个比的前 项除以1 5,后项乘5,比值是()。 2.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多1 8,黄花朵数与红花朵数的比是(),红花朵数占 总朵数的()。 3.按盐和水的比为1:19配制一种盐水,现有20g盐,可配制这种盐水()g。 4.甲数是乙数的1.6倍,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如果乙数比甲数少45,则甲、乙两数的和是()。 5.已知A:B=3:2,若A=150,则B=();若A+B=150,则B=()。 6.如图,一面装饰墙的墙面是由两种颜色的瓷砖贴成的。灰、白两种瓷砖的面积比是():()。 (第6题)(第7题) 7.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cm2,图中甲内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是(),三角形乙的面积比是()cm2。 8.在一道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60,减数与差的比是3:1,减数是(),差是()。 9.如图,已知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4dm,它是由4个完全相同的 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的,AC:CB=1:2,其中一个小 三角形的面积是()dm2,小正方形的面积是()dm2。

二、选择题。 1.六(2)班有48名学生,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2:1 B.3:2 C.5:3 2.与a:b比值相等的比是()。 A.2a:b 2 B.3b:3a C. a 3: b 3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3:1,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把一筐苹果按1:2:4或按3:5:8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在这两种不同的分配中,丙分得苹果的质量() A.第一次多 B.第二次多 C.两次同样多 5.故事书与童话书本数的比是3:2,童话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 5,()的本数 最多。 A.故事书 B.童话书 C.科技书 6.如图,两个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比是3:1,则空白部分的面积比是()。 A.9:1 B.12:1 C.15:1 三、计算题。 4.2:0.63 7 10: 8 15 四、化简比。 4 9:16 27 5 12:0.125 五、操作题。 1.在下面的方格上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cm,长与宽的比是3:2。再把所画长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比是1:2。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

(试卷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单元测试 卷(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时针指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5,这时的时间是()。 A. 5:25 B. 6:25 C. 5:30 2.从7:00到7:30,分针旋转了()。 A. 30° B. 90° C. 180° 3.从12点到12点15,分针转了()度。 A. 60 B. 180 C. 90 4.分针从3走到9,走了()。 A. 15分 B. 6分 C. 30分 5.钟面上的时间过5分是()。 A. 5:45 B. 6:50 C. 5:50 6.星球六上午阿姨准备在家做早点,午饭前赶到电影院,其余的时间要到商场买衣服。阿姨可能在下面的()时间到达商场。 A. B. C. 7.洋洋8:20吃早餐,然后去图书馆看书,9:50去兴趣班弹钢琴,()可能是洋洋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 A. B. C. 8.演讲比赛从下午3:10开始,到4:05结束,共进行了()分钟。 A. 45 B. 50 C. 55 9.分针在钟面上走了1圈是() A. 1分 B. 5分 C. 1时 10.你认为1分钟可以完成下面那件事?()

A. 一场排球赛 B. 步行1千米 C. 连续跳绳30次11.1时50分等于()分. A. 150 B. 110 C. 650 12.12分=()小时 A. 0.12 B. 0.2 C. 1.2 D. 120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面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我会认时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看图填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解决问题》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能借助形象、直观的情境图正确理解题意,并能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 2借助生活情境,通过学生观察、表述,尝试、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大括号、问号这样的数学符号的意义,能正确分析情境图的题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今天用学过的一些数学知道去解决一些问题好不好?课件出示. 师:看来学生对加法掌握地很好,老师知道你们都是一些乐于助人的一些好孩子,今天小兔子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帮它解决一下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看图解决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 1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①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用数学眼光认真观察这副图,说说图里有什么?(兔子) 随着学生的观察提出问题: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师:引导学生认识大括号、问号,并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总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问号在大括号的下面且说出求一共有多少只。 师说明大括号和问号连起来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 ④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幅图的意思表达出来呢? 配合课件出示引导学生逐步把题意表达完整。(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大括号和问号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请同学配合手势说一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图意。 (2)引导学生怎样解决问题 ①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师:同学们明白这幅图表示的意思了吗?那么求一共有多少只,要把两部分怎么样?(合起来)怎么计算呢? 师:独自尝试写出算式,汇报。 ②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提问:a)算式中的4、2、6分别表示什么意思?b)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c)你是怎样算出得数是6的? (4表示左边有4只,2表示右边有2只,6表示一共有6只;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解答正确吗? 师:同学们解答正确了吗?计算是否正确呢? ①小组讨论说说是从哪方面进行检查的? ②小组汇报。并完成46页的填空。 (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2、先独立完成46页的做一做,后说一说图里有什么?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和要求 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单元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单元测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中有()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走一圈是()。分针走一小格是()分,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4、分针指着 8,时针走过 5,这时是( )。 5、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6、分针走一小格是(),走一圈是()。 7、小明每天睡 10(),上一节数学课时 35()。 二、读一读,写一写X Kb om 三、根据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9:10 4:05 12:00 5:25 3:35 9:50 6:40 9:45 7:30 10:15 6:20 4:55 四、想一想、看一看、填一填。 1、小明从上午8:00到12:00在学校,共经过了()。 2、妈妈从上午11:00开始做饭,12:10做好,共用了()。 3、老师下午从2:30上班,到5:30分下班,共上了()。 4、小丽从晚上6:20到晚上7:00做完作业,共做了()。 5、体育课从2:30到3:10,共上了()。

6、妈妈乘车去上班,早上7:25从家出发,路上用了35分,妈妈是()时()分开始 上班的。 7、一天有()小时,15:00也就是()午()时。 五、我会比大小 3 刻○40 分 40 分○1 小时 1 刻○15 分 100 分○1 小时 1 时 20 分○90 分 1 时 10 分○70 分 六、我会解决问题 (1)小红 8:00 坐车去学校,经过 16 分到达,她到学校是几点 (2)现在时 9:00,已经上课 5 分钟,你知道几点上课吗? (3)小明 5:30 放学,它 5:55 到家,他在路上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4)小兰从家到学校用 25 分,学校 8:00 上课,她 7:45 从家走会迟到吗? 七、能力提高 1、你能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吗? ? 2、你能在钟表模型上画出这些时刻吗?

6和7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6和7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加法)》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属于对6和7认识的一部分。本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6和7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后续学习8和9,以及10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图回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教会学生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予以验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

在解决问题中,应注意的某些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A、图里有什么? B、怎样解答? C、解答正确嘛? ②对“大括号”和“?”的理解。 难点:①理解符号“大括号”和“?”。 ②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和讨论法。以学生为我的课堂主体,因此我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块:(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看图说说图的意思,怎样解答? 生:左边有两只螃蟹,右边有三只螃蟹…… 师:我们该如何列式子?

二年级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二年级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一、填空 1 .钟面上有()大格,()小格。 2 .时针走 1 大格是()时;分针走 1 大格是()分;分针走 1 小格是()分。 3 .分针从 12 走一圈回到 12 是()分,也就是()。 4 .分针从 2 走到 6 ,走了()分;时针从 2 走到 6 ,走了()时。 5 . 新闻联播晚上()时整开始,要播放 30 分,()时()分结束。 二、选择 1 .一堂课的时间是()。 A.40 小时 B.4 分钟 C.40 分钟 2 .钟面上的时间读作()。 A.7 时 45 分 B.8 时 45 分 C.8 时 15 分 3 .如图,

钟面显示的时间用电子钟计时法表示是()。 A.4 : 5 B.4 : 05 C.5 : 05 4 .现在是 6 时 30 分,过一刻后是()。 A.7 时 B.6 时 45 分 C.6 时 15 分 5 .时针只在 5 和 6 之间,分针指着 5 ,这时的时间是()。 A.5 : 25 B.6 : 25 C.5 : 30 三、解答 1 .填一填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分针。 考查目的:能通过前面 3 个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位置及所表示时间的观察和分析 , 发现规律并根据规律画出下一个钟面的分针。 答案: 3 : 20 3 : 40 4 : 00 4 : 20 。 2 .算一算。

4 .快乐的周末。 军军可能什么时间在图书馆?圈一圈。 考查目的:借助推理解决关于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缺点:不仅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5 .下面是小刚周日下午的活动安排表。 二、问答题:时间17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 “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 和保护环境。科学家也正在 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 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1 : 00 ~ 2 : 00 二、问答: 2 : 10 ~ 3 : 30 3 : 40 ~ 4 : 40 4 : 50 ~ 6 : 00 活动11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2 、昆虫种类 繁多,分布很 5 、减少垃圾的 数量是从源头上 踢足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9分) 4,、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15是比的后项,比值是。是比的前项, 件模型,这个小组所做模型总数与人人共做了782、一个课外科技小组,6 。数的比是,比值是 ,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3、某工厂男职工人数与女职工人数的比是8:5 。倍,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1个比值都是4、写出3的比。3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5 。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甲数是乙数的1.5。7、把5克盐放入50水中,盐占盐水的比是324 =()÷24 16= 、8=():89、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4: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 周长比是。 二、判断。(8分) 1、0.2:0.1化简后是2.

() 2、如果a:b=6:5,那么a一定等于6,b一定等于5. () 3、如果a:b=6,那么a是b的6倍。() 4、从学校到电影院,小兰要10分钟,小明要8分钟,小兰与小 明的速度比是4:5. () 三、选择。(4分) 21)。1、下面与:比值相等的比是(2511、:、 a、0.5:0.4 b、5:4 c20:25 d54。、一个比,它的() 20 0 c、后项不能是、比值不能是a、前项不能是0. b )、如果m:n=3:2,那么(31111少m比n c、n比mm 少 d、n比多、na、m比多 b3333、0.4m:20cm 化简后是()41:2 2:1 d50:1 c、、1:50 ba、、 18分)(四、化简下面各比。124 0.2:10 1.5:0.03 8.4:1.6 1::36:24 435 (五、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5分)15391 1::9:36 0.12:2.4 :4106164 (六、解决问题。36分)已知大豆和玉米播种的公顷的地里播 种大豆和玉米,150一个农场计划在、1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 公顷?面积比是2:3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20200623202147)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 使学生知道 1 时 =60 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 习时、 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 教材分 两个层次编排: 第 一层次是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并通过实际的操作, 知道 1 时=60 分。第二层次是在 5 分 5 分 数的基础上, 再用 1 分 1 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与一年级上册的 内容联系起来看, 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 照从特殊到一般、 从简单到复杂的 顺序编排的, 这 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 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知道 1时=60 分。 教学难点: 1. 通过 1 分 1 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2. 推算经过的时间 四、 本单元评价要点 1、 读、写几时几分( 5 分 5 分数的方法和 1 分 1 分数的方法) 2、 1 时=60 分 第一课时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 p90、 91 例 1 、例 2 及练习二十三 1 、 2 教学目标 1 .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 使学生知道 1 时 =60 分。 3.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 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 用 8: 10 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师: 同学们,你们 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 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 题) 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 说一说。 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 、认识时间: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 、 分针指着 1 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 B 、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 C 、 分针指着 7 是几分?为什么? D 、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 60分)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 时呢? ( 1 时) 帮手”。这是什 教师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都 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 1 )、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 1 小格) 师:分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分 5 小格,所以是 5 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2017年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2017年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2化简比是______ ,比值是______ . 【答案】1:6; 【解析】解::2 : :6 :2 所以::2化简比是1:6,比值是. 故答案为:1:6,.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 此题考查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注意: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 2.:的比值是______ ,化简比是______ . 【答案】2;2:1 【解析】解:: : : : :3 :1 所以::的比值是2,化简比是2:1.

故答案为:2,2:1.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此题考查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注意: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 3.吨:400千克的比值是______ ,化简比是______ . 【答案】;3:2 【解析】解:吨:400千克 千克:400千克 吨:400千克 千克:400千克 :400 :4 :2 答:吨:400千克的比值是,化简比是3:2. 故答案为:,3:2. 先换算单位,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 先换算单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此题考查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注意: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为______ 、______ 、 ______ ,它是一个______ 三角形. 【答案】40度;60度;80度;锐角 【解析】解:, 度, 度, 度, 答: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为40度,60度,80度,它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40度,60度,80度,锐角.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依据按比例分配方法分别求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根据最大角的度数即可解答. 依据本题首先要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依据是按比例分配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