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1.96 MB
- 文档页数:25
八年级实验题汇总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以测量时间的误差。
(填“减小”或“增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填“变大”“不变”“变小”。
)(5)能否将小车放置B点,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来测量小车下半段的行驶时间?为什么?2.如图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选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 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填“相同”或“不同”)。
图(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
(3)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即可)。
(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3.如图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2)通过分析可知,海波的熔点是℃.海波在熔点时的状态为.t/min012345678910111213t/℃2427303336394245484848515457(3)根据以上实验得出结论可知,如图丙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不熔化 D.无法判断.4.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汇总实验一:测力弹簧常数
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即力学中的弹簧常数。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根弹簧,确保它的两端固定。
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记录下弹簧的伸长量和挂在弹簧上的物体质量。
3.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挂在弹簧上的物体质量成正比,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弹簧常数。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为x N/m。
实验二:测力测力板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力测力板,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实验步骤:
1. 将物体放在力测力板上,记录下物体受到的力。
2. 使用多个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下各物体受到的力。
3. 分别计算不同物体使用力测力板受到的力。
实验结果: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物体受到的力不同,这是
由于它们的质量不同所致。
实验三:万能测力计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万能测力计,测量弹簧的拉力。
实验步骤:
1. 将万能测力计连接到弹簧上,并记录下其示数。
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记录下弹簧受到的拉力。
3. 根据测得的示数和力测力计的灵敏度,计算弹簧受到的拉力。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弹簧受到的拉力为x N。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的汇总。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中的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力学的其他实验内容。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汇总1、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F1=F3=F4>F2,拉住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b)、(c)、(d)四种形变.a b c d(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图.(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图.(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图.(4)在上述(a)与(c)图中,控制______和______相同,研究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______法.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m/kg 0.1 0.2 0.3 0.4 0.5 0.6 0.7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和.(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N.(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3、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
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
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5、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再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小卡片所受重力忽略不计)(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如乙图所示,松手小卡片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学实验题汇总
实验一:串联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一组电池、电灯泡、导线和电流表。
2. 将电池、电灯泡和电流表依次串联连接。
3. 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4.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使用不同数量的电池)下的电流表读数。
实验结果: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流表的读数也增加。
实验二:并联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一组电池、电灯泡、导线和电流表。
2. 将电池、电灯泡和电流表并联连接。
3. 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4. 分别记录不同电压(使用不同数量的电池)下的电流表读数。
实验结果:电流表的读数不随电压的变化而改变。
实验三:电阻与电流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和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一组电池、电阻、导线和电流表。
2. 将电池、电阻和电流表串联连接。
3. 调节电池的电压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4. 更换不同大小的电阻,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实验结果:电流表的读数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
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以及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这些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电学原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总结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总结
一、电动势实验
1、使用电池和把手调整两种金属圆棒的距离,完成一座简单的桥,观
察两端桥的电动势变化;
2、使用一节干电池,观察两个灯泡时的电动势变化;
3、借助电压表记录观察细棒上滴下落铁氧化物液体时电动势的变化;
4、对把手来回拨动改变金属圆棒间的距离,观察两端桥的电动势变化。
二、温度变化实验
1、将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仪连接,实验温度变化时的热量流动;
2、实验一段时间内铁块受热断承温度上升的实验;
3、用温度测量仪测量温度变化,观察铝片加热时的温度变化;
4、使用圆形塑料桶装有热水,实验温度变化时的热量传递。
三、压强实验
1、用水可以用来代表某种有形性状物体,把水装入容器,测量容器内
水的压强;
2、用几个玻璃管装水,薄玻璃管压高地可以体现压强的变化;
3、用一个容器,然后用气压计测量容器内的压强;
4、用一个捷脉速表记录水出口处的压强变化。
四、动量实验
1、使用一台车将一组小物体安放在其上,然后观察物体的动量随旋转变化;
2、用动量池完成观察各种力对物体惯性作用的实验;
3、用两个气球,一个空气实验室通过气压改变之间传输动量,完成动量交换经济法实验;
4、使用垂直拉伸系统观察力对动量的影响,并测量物体的动量变化。
五、声学实验
1、使用声源,试验声的稳定性;
2、用来回波完成观测反射声的实验;
3、使用拨片实验,利用多拨片协同产生以及产生波;
4、完成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加入声棒完成实验;
5、改变黑板厚度完成实验,调整声音频率;
6、将水放入容器里,以汆滴音完成实验;
7、完成舌头试验,尝试音调和频率的改变。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专项训练1.在同一粗糙水平面固定两个不同斜面,小华同学研究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沿不同的斜面运动,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小球滚动时的不同位置,图上数字为⑴甲图中A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小球B从2位置运动到4位置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s,小球B沿斜面运动过程中的动能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运动到斜面底部时与相同的木块碰撞,碰撞之后图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中木块运动距离较大.2.刘莉同学要探究生活中的声现象,李雯同学告诉她可以利用下面三个实验来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①中的表格填写完整____________②:使一张硬纸片以不同的速度划过锯的齿刃,听它的发声情况.③:在音响上面放一些碎纸屑,调节音响发出声音的大小,观察碎纸屑的跳动情况.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②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与_______ 之间的关系.(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明了发声物体发出声音的不同时,它振动的也不同.3.小明热爱环保,注意到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利用废弃的煤石灰粉制作节能、环保免烧砖,可广泛用于建筑业,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较精确地测出免烧砖的密度.此装置中部是一密封的空心圆筒, 圆筒下端挂着一个小篮,圆筒上有一根刻有标志线的竖直杆,杆顶有一小盘.因为圆筒 是空心的,下面挂的小篮又较重,在水中能保持直立漂浮.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① 从免烧砖上取一小块,用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透明胶带密封好,并将其放在盘内, 结果竖直杆的标志线恰好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② 取出小砖块,在盘内逐渐加眩码,使竖直杆的标志线也与水面线平如图乙所示,记下 眩码的质量如=95g ;③ 拿掉盘中的全部舷码,将小砖块放于篮内,再在盘内加祛码使标志线恢复到与水面相 平如图丙所示,记下盘内舷码的质量憑=50g ;则小砖块的质量为 ___________ g,体积为______ cm,免烧砖的密度为 ________ kg/nt.【拓展】所示装置置于水中,利用眩码可制作成测量物质密度的仪器,通常物质密度等 于 ________ (含如、如的表达式). 4.亲爱的同学: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1)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汇总一、实验,探究题(每空?分,共?分)1、在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利用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记录数据如下:(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天平/弹簧秤/压强计)(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_______成正比。
(3)作出乙图的三个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 和________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
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__。
3、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2)比较图10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小得越;(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初二物理实验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球的半径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球的直径,计算球的半径。
实验材料:测量球的工具(如卷尺或标尺)、不同大小的球。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大小的球,并记录球的直径。
2. 使用测量球的工具测量每个球的直径。
3. 将直径除以2,得到每个球的半径。
4. 计算并记录每个球的半径。
实验结果:记录每个球的直径和计算得到的半径。
实验结论:通过测量不同球的直径,并计算得到的半径,我们可以得知每个球的大小。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称重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材料:各种不同质量的物体、称重器。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质量的物体,并记录物体名称和质量。
2. 将称重器放在水平的表面上,确保称重器的示数为零。
3. 依次将每个物体放在称重器上,并记录显示的质量数值。
4. 汇总记录的质量数据,并计算出每个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记录每个物体的质量和计算得到的质量数值。
实验结论:通过使用称重器测量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准确获得每个物体的质量。
实验三: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阻,了解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验材料:不同大小的电阻、电路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1. 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将电阻接入其中。
2. 使用电路实验仪器测量电阻的阻值。
3. 记录并计算电阻的阻值。
4. 更换不同大小的电阻,重复步骤2和步骤3。
实验结果:记录每个电阻的阻值和计算得到的数值。
实验结论:通过测量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了解电阻的强弱,并得到准确的数值。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称重器、水桶、测量器等。
实验步骤:1. 使用称重器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质量数值。
2. 使用测量器测量物体的不同尺寸(如长、宽、高),并记录尺寸数值。
3. 将物体放入水桶中,记录水桶刻度上升的数值,即为物体的体积。
4. 将质量除以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5. 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其他物体的密度。
物理实验题初二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直线运动的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来确定物体的速度。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尺子。
实验步骤:1. 将直线轨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轨道不会滑动。
2. 将小车放置在轨道上,并与一端的刻度线对齐。
3. 启动计时器,并让小车沿轨道运动。
4. 用尺子测量小车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移,并记录下来。
5. 根据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计算小车的速度。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位移,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运动计时器、绳子、自由落体物体。
实验步骤:1. 将绳子固定在一固定的支点上,并将自由落体物体挂在绳子的另一端。
2. 将自由落体物体从支点处释放,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3. 记录下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时间。
4.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器材:钟表、测距器、扬声器。
实验步骤:1. 将扬声器放置在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2. 启动计时器,并使扬声器发出一个短暂的声音信号。
3. 记录下声音传播到测距器的位置所用的时间。
4. 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和入射角,计算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器材:光源、直尺、半圆筒、角度测量仪。
实验步骤:1. 将半圆筒放置在直尺上,并确保光源位于半圆筒的一侧。
2. 将光线从空气中射向半圆筒,记录下光线的入射角。
3. 调整半圆筒的位置,使光线从半圆筒射向另一侧的介质中,记录下光线的折射角。
4.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介质的折射率。
以上是物理实验题的初二练习题内容,通过这些实验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并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实验,并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和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的实践,相信同学们对物理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和扎实。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一.实验探究题(共40小题)1.物理是一门以观察、为基础的学科,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图中的几个实验,请认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这是物理实验探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称它为法。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空气可以传声。
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3)如图丁所示,停表的读数s。
2.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实验装置如图乙.(1)实验时,组装器材要(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不直接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2)图甲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段(用字母表示),熔化过程经历了min,第5min时海波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由该图象知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4)若实验中小明发现海波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写出一种方法即可)3.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20℃﹣120℃)、酒精温度计(﹣80℃﹣60℃)、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3)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4.如图所示,小明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八年级物理实验题汇总(总2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1.刻度尺是测量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
(3)记录:数据包括和。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2.用停表测量,请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
甲乙丙(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
3.利用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和。
(1)在图中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4.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在;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部分在;由此,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答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热学、电学、光学和力学。
下面将对这些实验题进行分类和答案解析。
一、热学实验题1. 实验题:如何确定物体的比热容?答案解析:可以使用热容计(也称为量热器)来测量物体的比热容。
方法是先将热容计内装满水,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入热容计中,加热并搅拌均匀,直到温度升高一定值(例如10℃)。
通过测量加热前后水的质量和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比热容。
2. 实验题:针对不同材料,如何比较它们的导热性?答案解析:可以利用热传导实验来比较材料的导热性。
首先,取两块不同材料的样品板,将它们分别固定在两个同样温度的热源上。
然后,在另一端用热电偶测量两个样品板的温度差。
通过测得的温度差和时间之比,可以计算出各材料的导热系数,从而比较它们的导热性能。
二、电学实验题1. 实验题:如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答案解析: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电路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首先,将电池与一个已知电阻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并接上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一个安培计。
然后,通过调节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一个合适的数值。
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得到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2. 实验题:如何验证欧姆定律?答案解析:可以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组成的电路,来验证欧姆定律。
首先,将一个电阻和电流表串联,将电源与电阻并联,并将电压表连接在电阻两端。
然后,通过改变电源的电压,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根据欧姆定律的公式I = U/R,可以验证欧姆定律的成立。
三、光学实验题1. 实验题:如何测量光的折射率?答案解析:可以利用折射计来测量光的折射率。
首先,将待测液体注入到折射计中,然后将一个点光源照射在折射计表面上。
通过旋转折射计,使入射光线通过液体,测量折射后的光线的偏转角度。
根据折射定律和公式n = tan[(α+β)/2],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
2. 实验题:如何验证光的反射定律?答案解析:可以通过一个光线箱和一块平面镜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题归纳一、测平均速度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2、实验原理:s v t1、 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慢方便计时。
2、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例题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给你的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_.(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二、熔化、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①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3)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例:1、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 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AB :固态(吸热升温)BC :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CD :液态(吸热升温)DE :液态(放热降温)EF :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FG :固态(放热降温)该图说明:① 该物质是晶体。
一、力的作用效果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3)分析与结论: . 二、弹簧测力计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四、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1、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下图22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
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分别叙述。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图22五、二力平衡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 (答出一条即可).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声学部分1、(5分)请你对下面物理实验情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2)图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 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能折叠的纸板的作用是:。
(3)图丙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2、(5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理由:。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
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判断方法:。
3、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物质三态部分1、(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冰和烛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初二物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测量长度的工具?A. 温度计B. 刻度尺C. 弹簧秤D. 天平2. 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是:A. 1B. 10C. 9.8 N/kgD. 1003.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透镜成像C. 镜面反射D. 光的色散4. 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B. 安培C. 欧姆D. 瓦特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质量B. 速度C. 密度D. 压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物体所受的重力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
7.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km/s。
8.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之一是电流表要_________在电路中。
9.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
10. 物体的浮沉条件中,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将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描述一下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12. 解释为什么水在冬天会结冰,而在夏天则不会。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20分)13.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下滑时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
实验步骤:a. 将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b. 将小车放置在斜面的顶端。
c. 测量小车从顶端滑到斜面底端的距离和时间。
d. 根据公式计算加速度。
请写出计算加速度的公式。
14. 实验目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流表、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a. 连接电路,将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b. 闭合开关,读取电流表的读数。
c. 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步骤b。
请描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求其重力。
16. 已知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12V,电阻为3Ω,求通过电阻的电流。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B5. B二、填空题6. 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7. 3×10^58. 串联9. V=IR10. 上浮三、简答题11. 牛顿第三定律指的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一. 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题
1. 用热和冷水调温验证对质量不变的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也随之增大
实验步骤:
(1)准备一瓶玻璃容器,和一把准确的计量秤。
(2)倒入相同量的温水到玻璃容器中,取出容器容积数据;
(3)用热水加热原来的温水,直到温度稳定;
(4)用冷水冷却温水,直到温度稳定;
(5)重复2-4步若干次,记录下容器及温水的容积数据。
实验结论:当温度升高时,体积也会相应增大,反之亦然,从而验证对质量不变的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也随之增大。
2.用测力计验证拉力与牵引棒长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1)拿出测力计,拉力传感器及牵引棒;
(2)将牵引棒放到测力计上;
(3)使用传感器下压拉力;
(4)记录下牵引棒的拉力和长度;
(5)改变牵引棒的长度,重复实验,记录数据;
(6)画出拉力与牵引棒长度的变化曲线。
实验结论:在一定力矩条件下,牵引棒被拉伸时,拉力与牵引棒长度成正比。
3. 用钢丝验证Amonton-Coulomb定律
实验步骤:
(1)准备一根称重的钢丝,一把重力器;
(2)把重力器的轴插入钢丝的一端;
(3)把钢丝的另一端用测毛巾吸上;
(4)把重力器的重量增大,记录下两端的角度;
(5)重复第四步,记录数据;
(6)由记录的角度数据和重量计算出tension;
(7)画出tension与重量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tension和重量成正比,符合Amonton-Coulomb定律。
一、力学部分(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示例]在一次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老师让同学们设计测量方案,其中小星和小王分别设计出下列方案: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3)将量筒内的牛奶倒入烧杯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________.(用m1、m2、V表示)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A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方案B中,牛奶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牛奶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大”或“相等”或“小”).(二)测滑动磨擦力[示例]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沿水平方向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_______.这种测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法.(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三)探究浮力大小[示例]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实验时,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1)验数据可知,金属块重N,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N,物体的体积是m3,物体的密度是kg/m3.(2)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表中第4次和第5次实验数据,说明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深度(填“有关”或“无关”).(4)图中能正确反映F和h关系的图象是().(四)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示例]某小组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1)猜想:他们分别在粗细不同、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薄膜,并在管内注入不同液体,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下凸出,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小华根据图(a)和(b)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小明根据图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小红根据图(b)和(c)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2)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分别在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不同液体,仔细观察并比较橡皮薄膜向下凸出的情况,并分别用h1、h2、h3、h4、h5和h6表示凸出程度,且h1<①各位同学分析了本人的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得出:当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由此可验证的猜想是正确的.②三位同学互动交流、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4与6的数据和现象后得出:(五)测量大气压[示例]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1)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①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②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 .(2)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①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②图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③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④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⑤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六)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八年级物理重点实验题汇总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填“大”或“小”),以_________测量时间的误差。
(填“减小”或“增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υAC偏_________。
(填“大”或“小”)(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
(5)能否将小车放置B点,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来测量小车下半段的行驶时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图________(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
(3)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即可)。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汇总1.刻度尺是测量的工具,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和。
(1)使用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2)读数: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
(3)记录:数据包括和。
(4)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为()A.2.36cmB.2.357cmC.2.35cmD.2.4cm2.用停表测量,请观察如图甲机械停表的表盘,大表盘指针走一圈等于,使用停表测量时,用手握住停表,按一下按钮,表针立即走动,按第二下,表针走动,按下归零按钮时,秒针和分针都回到零点。
甲乙丙(1)图乙停表的读数为。
(2)图丙秒表的读数为 s3.利用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因此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和,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和。
(1)在图中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让小车由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由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对吗?。
理由是。
4.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到橡皮筋在;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部分在;由此,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1)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我们听到声音__________________,再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到,声音又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而___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2)用一张桌子做实验。
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到桌面上,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敲击声。
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固体中和空气中哪个传播速度更快?__________________(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_敲打的声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时,将钢质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使它振动发声,显著改变钢质刻度尺______________,比较改变前后钢尺振动的____________和声音的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频率与单调之间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如下器材: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声波传感器,计算机等。
当在声波传感器附近敲击甲、乙两个音叉时,观察到甲、乙两个音叉产生声波的波形分别发图a、b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①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发声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相同(填声音的特性),你是通过观察图中声波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②由图可知, ____________音叉的音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我们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当用小锤以更大的力敲击音叉的时候,会发现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较轻触时音叉弹开的幅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产生的声音的响度越大。
这表明响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7.下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的波形图,发出的都是C调|(do)。
从上面的声音波形可知道,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的___________是相同的,即频率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即___________不同;波形的___________反映了响度大小。
(1)能分辨出琴声和笛声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2)“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8.如图,同不们的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9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水瓶琴9.在筷子上捆上一些棉花和碎布,做一个活塞。
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往上推“活塞”,音调会变_______,往下拉“活塞”,音调会变_______。
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因为____________在振动,用大小不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听到的声音的_______不同。
10.如图,将杨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我们能看到____________,这说明取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
11.观察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器声的波形,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现噪声,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盒中,声音会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取出后,分别用塑料袋、报纸、海绵绵等不同材料包住正在响铃的闹钟,再放入盒中的同一位置,我们会听到声音在__________中最小,__________中最大,由此说明,____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好,__________的隔音性能最差。
13.如图所示,为一自制温度计。
(1)将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把小瓶放入冷水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___。
(2)自制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1)下图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2)读数时,温度计的__________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__________,如右图__________(“A”或“B”或“C”)正确。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后再读数。
(4)如图中所示的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15.小军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这个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在7min处于__________态。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通规律 B. 减小实验误差(4)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固体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16.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_____min。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17.如图所示,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从热水中命出塑料袋,过一会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他在大烧杯上加了一个盖子,是为了__________。
(2)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时间/min ……6 7 8 91111213141516温度/℃……9293949596979898989898(3)实验时,当看到水中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4)该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19.纸锅中盛满了水,将盛满水的纸锅在火的上方(不让火苗碰到水面以上的纸)水沸腾了,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普通煤炉的火焰温度约600℃,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20.(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感觉__________.。
》。
..,原因是酒精在__________过程中,会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果温度计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会__________。
21.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会发现固态的碘变为紫色的_________并充满试管,迪种物质从__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这时再把试管放入冷水中,试管中又出现了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我们能观察到光在水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