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摄影测量网格处理关键专业技术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0
航空遥感与摄影测量应用摘要:航空遥感,是从不同的航空高度上,应用各种传感器:航空测量照相机,多波段照相机、多波段扫描仪、红外辐射扫描仪、微波传感器、合成孔径测视雷达、感光胶片及磁带等。
接收和记录传输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类地物的各种电磁波谱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影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的探测的综合技术。
关键词:航空遥感;摄影测量;应用1、前言摄影测量是应用几何光学的理论和精密的光电仪器技术,对航空遥感信息影像进行三维空间的定位定量的测量和制图,它与航空遥感结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航空遥感的前身就是航空摄影测量。
本文论述了目前航空遥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就城市航空遥感应用研究的方向和任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状况航空遥感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近年来,大量专业影像资料的应用,特别是大比例尺航空影像资料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地图产品的种类。
航空遥感资料不仅是测制和更新地形图和影像图的基础数据源,也是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获取原始数据和数据更新的主要信息源。
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社会各部门对于航空遥感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传感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遥感技术已经进入一个能动态、快速、多平台、多时相、高分辨率地提供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市航空遥感数据获取能力不断提高,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逐渐成熟,利用航空摄影测量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在各行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大面积的地理信息采集过程中,航空摄影测量以其工期短、成本低、精度高、信息量丰富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航空遥感技术作为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诸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当前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状况可以概括为:1)数码航空摄影方式逐步普及。
随着大幅面数码航摄像机 DMC、UCD、ADS40 以及国产数码航摄像机SWDC 的出现,基于数码航空摄影的数据获取及应用大幅增长。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与发展研究摘要: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是一门用于测绘地理信息的学科,与生态环境有较大关联,其能够通过分析图片或影像获得所需数据,并完成分析与记录等工作。
在数字化时代,摄影测量逐渐智能化,且具有学科交叉的特征,与计算机科学、多传感器、空间科学等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门新学科——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本文首先针对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技术进行概述,进而着重探讨两大技术的发展应用。
关键词:摄影测量技术;遥感技术;无人机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概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有重大贡献。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从字面含义而言是指从远处感知事物,通过图像分析获取相关数据,比如在进行市容规划时,需要了解土地使用情况,选择人工地面测量方式工程量比较大,如使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则能通过空中拍摄,取得规划区域内的图像信息,通过图片分析能得到有效数据。
一般而言,绿色代表植被,规则长方形或正方形代表建筑物,深色代表河流等,一目了然。
针对遥感技术而言,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遥感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本质是测绘与通信的结合,需要将影像遥感与数字遥感相结合,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探测技术,可理解为在人造卫星或其他飞行器安装功能强大的“摄像机”,通过电磁辐射获得探测对象的信息,围绕这些数据分析物质资源与地面环境,准确了解探测对象空间构造。
技术人员要熟知电磁场理论、遥感原理、数据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技术,要求有扎实的数学与物理技术基础以及动手能力[1]。
遥感技术多用于农业、生态系统、国土、海洋、城市、交通与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应用(一)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以无人机为载体,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理想应用效果,充分满足了经济建设需求。
我国在可见光遥感技术方面缺少探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于高昂,而国外已经尝试结合高精度POS去加载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充分体现出智能化、自动化特征,同时也省去了繁琐的地面控制环节。
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技术的异同与协同应用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是现代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专业技术,它们在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尽管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来源、原理和应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和相互协同作用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通过摄影机和传感器获取地面影像,并利用测量原理和方法来获取地物的空间位置、形状和高程等数据。
摄影测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数据的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空间分辨率。
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形制图和三维建模等领域。
而遥感技术则是通过遥感卫星、航空平台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地物的光谱、纹理和形状等特征。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数据覆盖范围广、获取效率高和信息内容丰富。
它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来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依赖于摄影机和传感器来获取地面影像数据,通常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地面条件下进行拍摄,这对于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而遥感技术则可以通过遥感卫星、航空平台等手段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广泛的数据来源,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灵活调整。
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通过对影像的几何校正、影像配准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生成等步骤来进行数据处理。
这些处理过程需要依赖精确的地面控制点和测量方法,从而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而遥感技术则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信息提取等步骤。
这些处理过程通常依赖于图像处理和遥感分析算法,以提取地球表面的各种特征信息。
尽管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在数据来源、原理和应用范围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和相互协同作用。
首先,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都能够提供全面、准确、时效的地理信息数据,满足现代社会对地理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卫星遥感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相关信息。
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是对卫星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更准确和清晰的地球表面信息。
本文将重点探讨卫星遥感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关键技术1.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遥感图像的预处理是卫星遥感图像处理的第一步,包括图像增强、噪声去除、几何校正、辐射校准等。
图像增强技术旨在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视性,常用的增强技术包括直方图均衡化、空间滤波等。
噪声去除技术通过降低图像中的噪声水平,改善图像的质量。
几何校正是为了消除图像中由于地表坡度、地球曲率等因素造成的形变影响,使图像在空间上具有准确的几何性质。
辐射校准是调整图像的辐射亮度,以使其能够反映地表上不同物质的辐射特性。
2. 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特征提取与目标识别是卫星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关键环节。
特征提取是指通过计算和分析图像中的纹理、形状、颜色等特征来描述地物。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灰度共生矩阵、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等。
目标识别是指根据提取到的特征,将图像中的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常见的目标识别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
3. 数据融合与时序分析数据融合是指将多源、多尺度、多时相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地表信息。
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像素级数据融合、特征级数据融合和决策级数据融合。
时序分析是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和监测,以了解地表变化的情况。
常见的时序分析方法包括差异图像法、频域分析法等。
二、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和评估地表水质、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在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中,卫星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供灾害范围、类型和程度等关键信息,为抢救和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论摄影测量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航空航天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动态、多平台、多时相、高分辨率提供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随着国家的投入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我国摄影测量事业与发展将尤为重要。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应用发展趋势一、装备技术更加先进遥感代表着摄影测量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下摄影测量的一项关键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领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
这些年我国研制和发射了50多颗对地观测卫星,组成海洋、风云、资源和环境减灾四大民用观测卫星体系。
这些星载遥感器包括可见光相机(胶片式和传输式)、可见光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多种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微波散射计、微波高度计以及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等。
这些技术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摄影测量数据获取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机载干涉SAR系统”的研制成功,推动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其重要应用领域地形测绘方面的应用。
到21世纪初,我国就已经积累了超过660TB贮容量的影像数据,覆盖全国陆地、海洋及周边国家和地区1500万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
在航天遥感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国航空遥感技术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在航空遥感平台方面,我国逐步实现了由过去引进国外飞机到以国产的“运”系列飞机为主的转变。
当前常用航空测量无人机有WZ-2000,效载荷180公斤,留空时间长达12个小时。
一些国产的机载遥感器,如高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等也进入应用化阶段。
随着风云、海洋和资源等几大民用卫星地面系统的建设,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处理、存储和分发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我国民用卫星系列现已形成四大地面接收系统,国家气象局风云系列卫星有北京东北旺接收站、广州接收站和乌鲁木齐接收站,国家海洋局管辖的海洋监测卫星有北京白石桥接收站和三亚接收站,以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管辖的北京密云接收装置、广州和乌鲁木齐接收装置,其中北京密云卫星地面站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与中科院合作共建。
卫星遥感影像在航空摄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它的应用在相关领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本文主要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字]:卫星遥感航空测量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265 -01引言航空测绘主要是利用大气层内的飞行器对地面进行测绘的一种手段,它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航空拍摄来获得相关的大地坐标,并确定地面物体的之间的位置关系。
它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就是以航空摄影的测量方法进行相关的测算。
航空摄影测量一般利用飞机上的一些航摄仪器对地面目标和物体进行连续地拍摄,并进行地形图的相关的绘制工作。
我国的航空测绘的发展经过了长期的摸索,在一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我国的航测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随着未来的不断发展,可以确信我国测绘行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不断地完善。
一、发展历程就目前而言,国际上的一些高清晰遥感卫星影像可以说是各种各样,它们在大多数的空间的分辨率大约为5~10 m,这些卫星一般在600 km左右的高空与太阳同步运行,所以如果重复搜索到同一地区的时间的间隔很短,几天就可以做到,而且精度也非常的精确,目前它的影像精度应用已经在很多的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比如城市的交通、绿化等,还可以进行一些土地工作的调查,比如土地的规划、测绘研究等,在农业、林业等领域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为农林业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另外对于一些自然灾害的预防与预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ikonos(美国)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分为1 m和4 m 2种,它一般距离地面的高度大约为650 km,1景约为地面11×11 km2的面积。
而俄罗斯的spin-2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2 m。
bhaskara-1、-2(印度)影像:空间分辨率为2 m。
spot 5(法国)影像:空间分辨率分为20 m和10 m 2种,幅宽在60 km。
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与国防建设中的应用与优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与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围绕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与国防建设中的应用与优化展开探讨。
一、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1. 航拍与遥感技术的融合在航空领域,航拍与遥感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航空影像数据采集更加高效、准确。
通过航空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域等,为飞行员的飞行导航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飞机和航天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修复故障,确保航行安全。
2. 航空航天地理信息系统(GIS)航空航天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遥感、测量、导航、地理信息等多个技术,为航空航天的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通过GIS,航空航天工程师可以根据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优化航线设计,提高航空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航空航天GIS还可以用于对军事设施的布置和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3.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测绘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三维坐标,包括地形、建筑物、道路等,为航空器的飞行和航线规划提供了依据。
在军事领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敌情侦查和监测,为军事作战提供情报支持。
二、测绘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应用与优化1. 边界划定与领土争端解决国防建设中,边界划定与领土争端解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利用测绘技术,可以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确定国家的边界线,避免领土争端的发生。
同时,在解决领土争端时,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为交涉和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2. 海洋领土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领土的开发利用是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测绘技术可以在海洋领土的测量和地图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海洋领土的测绘,可以获取准确的海岸线、水深、地形等信息,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国家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作为现代测绘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详细探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重点分析高精度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要点。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1.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旨在为土地登记、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准确的地籍信息。
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通常采用地面测量技术,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受地形、天气等条件限制较大。
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则可以通过航空或卫星平台获取地面影像,利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影像进行解析和处理,快速、准确地提取出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籍的高效测量。
2.地图修测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地图的更新和修正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为地图修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判读和解析,可以获取地面物体的最新信息,及时反映在地图上,保证地图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同时,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对地图进行精度检测和校正,提高地图的精度和质量。
3.优化设计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充分了解工程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地貌、环境等因素。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工程建设地区的实际情况。
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环保方面的参考意见。
4.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准确的施工进展情况和场地变化信息。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施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图像处理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航空航天领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帮助航空航天领域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更准确的数据分析,为航天飞行提供支持。
本文将探讨图像处理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图像处理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图像获取、图像的增强与恢复、目标检测与识别以及图像的分析与理解等方面。
第一,图像获取是航空航天领域中图像处理的基础。
无人机或者卫星上搭载的高分辨率摄像头能够获取到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图像信息,采集到的图像可以用于航空航天目标的识别和定位。
第二,图像的增强与恢复技术能够对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和修复。
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传感器捕获到的图像往往会受到噪声、振动和光照条件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图像质量。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去噪和增强,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并进行图像纠正来恢复图像的真实效果。
第三,目标检测与识别是航空航天领域中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实现对航空器、航天器或其他目标的检测、定位和识别。
例如,通过对航空器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对目标航空器的自动识别和跟踪,或者对航天器进行图像分析,实现对航天器状态的监测和评估。
第四,图像的分析与理解是航空航天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对航空航天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比如地表覆盖的类型、地貌的特征等。
这些信息对于航空航天任务的规划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图像的分析与理解也可以应用于遥感图像中,通过对地表图像进行分析,可以探索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情况。
虽然航空航天领域中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众多,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航空航天图像的数据量大,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要求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其次,航空航天图像中存在着噪声、遮挡等问题,对图像算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挑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考研参考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考研参考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考研参考书是考生备战考研时需要找到合适教材的重要参考。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应用于地球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领域,为了提高考生的学习效果,选择一本权威且内容全面的参考书是至关重要的。
一、理论基础类书籍1.《摄影测量学概论》(第四版)熊瑞林、常言,隶属于测绘类教材,覆盖了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该书内容全面详细,适合对摄影测量学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考生参考。
2.《遥感原理与方法》(第四版)朱庆华,详细介绍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和遥感影像的获取与处理方法。
内容全面,图文并茂,配合实例可以更好地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
二、数学基础类书籍1.《数学分析》(上册、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编,数学是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考研中必备的基础学科之一。
这套教材内容全面,讲解详细,可以帮助考生夯实数学基础。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济大学数学系编,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考研需要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该教材详细讲解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对于考生复习数学基础非常有帮助。
三、遥感技术类书籍1.《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冯绍峰,本书主要介绍的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容通俗易懂,配合MATLAB软件的实例演示,有助于学习遥感影像的处理与分析。
2.《微波遥感概论》郭先武、周波编著,介绍了微波遥感原理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对于研究微波遥感的考生来说,本书是一本权威的参考书,内容丰富,适合深入研究。
四、地理信息系统类书籍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四版)朱光勇,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应用方法。
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可帮助考生全面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2.《遥感与GIS技术应用》林超,聚焦于遥感与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和案例。
通过实例的分析和解读,该书有助于考生理解和掌握遥感与GIS技术的应用方法。
浅谈对遥感学科、专业、遥感应用与发展的认识摘要遥感技术是一门建立在空间科学、电子技术、光学、计算机技术、信息论等新的技术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技术,为现代前沿科学技术之一,具有宏观、动态、综合、快速、多层次、多时相的优势。
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遥感技术伴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与完善,服务领域因之而不断扩展,受到普遍重视,显示出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遥感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应用范围引言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遥感技术及其图像信息处理信息技术集合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生物学和地学等科学的最新成就,是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为GIS提供全天候的实时的遥感影像,之后GIS便拿这些数据进行利用和分析。
遥感是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然后经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与监测的综合性技术。
遥感技术从远距离采用高空鸟瞰的形式进行探测,包括多点位、多谱段、多时段和多高度的遥感影像以及多次增强的遥感信息,能提供综合系统性、瞬时或同步性的连续区域性同步信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优越性。
1、遥感学科发展回顾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
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萌芽时期1608年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球。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
1839年第一张摄影像片。
初期发展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信息获取和分析的学科。
它结合了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两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以实现地理信息的提取、分析和应用。
摄影测量是一种测量技术,通过摄影测量仪器记录地面上的图像,并利用测量原理和方法,进行图像的测量和分析。
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图像上的特征点、线段、面等要素,推算出地面上的实际位置、形状、大小等信息。
它广泛应用于地图制图、工程测量、环境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手段,通过接收地球表面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获取图像和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球表面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域、土地利用等。
它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领域。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更全面、更精确的地球表面信息获取和分析。
通过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可以用于遥感图像的几何定位和校正,提高遥感数据的准确性。
而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更大范围、更全面的地球表面信息,为摄影测量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为GIS提供高精度、大范围的地理数据,为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提供基础。
同时,GIS可以将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为各种应用提供支持。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图像和数据,可以监测和评估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变化、水体污染等环境变化,并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同时,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对环境监测中的特定区域进行高精度测量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作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运用摄影测量原理和遥感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观测。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
摄影测量是利用空中或航空摄影测量仪器获取地面特定区域影像的技术。
通过对航空影像进行解译和处理,可以获得地面的几何和形态信息。
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地面的高精度测量,对于测绘、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摄影测量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无人机摄影测量等。
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和处理,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连续的地表信息,具有广覆盖、高效率、多源数据等优势。
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红外遥感等。
光学遥感是利用航天器或卫星携带的光学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记录,可以获取地表的光谱、形态和纹理等信息。
雷达遥感是利用雷达波束对地球表面进行探测和测量,可以获取地表的高程、土壤湿度等信息。
红外遥感是利用红外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记录,可以获取地表的温度、植被状况等信息。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全面观测和测量。
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供地面的几何信息,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地表的光谱和物理信息,二者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多维度观测和分析。
通过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高程、地形、植被、土壤、水体等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形和地貌信息,为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城市的空间分布、建筑物高度、绿地覆盖等信息,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方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植被状况、水体分布、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现代工程测量中一种重要的应用技术,其可以利用航空航天技术获取大范围、连续、快速、精确的测量数据,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大型工程项目、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三维形态。
通过航空摄影或遥感影像,结合摄影测量的方法,可以获取建筑物的坐标、高度、轮廓等信息,进而生成建筑物的三维模型。
这对于建筑设计、规划以及施工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设计师更直观地了解建筑物的形态,规划师进行城市规划的分析和设计,以及施工现场的布置和调度。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用于道路和管线的测量。
通过航空摄影技术或遥感影像,可以获取道路和管线的位置、长度、宽度、坡度等信息,进而进行道路和管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规划。
特别是对于大型工程项目,摄影测量可以大大提高测量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地质环境的测量。
遥感影像可以获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进行地质环境的分析和评估。
这对于工程项目的选址、地质灾害的评估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工程变形监测。
通过摄影测量和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包括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变形,以及地表沉降等现象。
这对于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结构的变形问题。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中不断涌现出新的应用和方法。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更高效、便捷、准确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精确定位与影像处理导语:在测绘领域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广泛。
该技术利用航空、航天平台上的遥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和影像处理。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遥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特定区域的物理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解译的一种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依赖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与传播规律,可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类。
主动遥感是指通过向地面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波,来获取相关物理量信息。
常见的主动遥感技术包括雷达测高、雷达成像等。
被动遥感是指利用地面上自然发射的电磁波,并接收其辐射波来获取相关物理量信息。
常见的被动遥感技术包括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等。
二、精确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定位是测绘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信息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精确定位。
GPS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并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与GPS相结合,提供高精度的地理定位信息,使得测绘工作更加准确。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空间位置数据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综合系统。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与GIS相结合,实现地图绘制、地表特征提取和地理定位等功能。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信息进行地表建筑物的分类和测量,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遥感技术在影像处理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精确定位,还可以进行影像处理。
影像处理是对遥感影像进行增强、配准、融合等操作,提取和分析其中的地物信息。
1. 影像增强遥感影像往往存在云雾、雨水等干扰成分,影响地物信息的提取。
利用影像增强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干扰因素,提高影像的可用性。
例如,通过图像模糊和锐化算法,可以减少高频噪声,使得影像更加清晰。
2. 影像分类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进行地物分类,从而实现地表物体的快速识别和目标提取。
浅析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①【摘要】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摄影和卫星影像获取地面信息,可用于绘制数字高程模型、制图和测量。
遥感技术则通过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面信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
两者结合运用可提升工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数据获取和快速信息更新。
未来发展趋势则是向高分辨率、多样化数据采集和智能化技术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工程测量中的成功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和优化。
【关键词】浅析、摄影测量、遥感、工程测量、应用、优势、结合、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总结1. 引言1.1 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是现代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
摄影测量是利用相机拍摄影像,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地表、建筑物等对象的位置、形状和尺寸等信息的一种测量方法。
而遥感是利用在地面、航空器或卫星上安装的传感器,通过接收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获取地表、地形、环境等信息的技术手段。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工程测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摄影测量技术,工程师可以获得准确的地形图、地貌图、建筑物轮廓等数据,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而遥感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快速调查和监测,为工程项目的选址、环境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持。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工程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工程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勘测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2 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工程测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还是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都离不开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撑。
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测量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步,通过对地面地形、建筑物结构等进行精确测量,可以保证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和技术航空航天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探索未知和拓展人类活动领域的重要手段。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测绘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卫星测绘、航空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论述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和技术。
一、卫星测绘的应用和技术卫星测绘是航空航天领域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测绘技术之一。
卫星测绘利用航天器搭载的遥感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高分辨率影像的获取和数据的收集。
这些影像和数据可以用于制图、地形测量、土地利用变化等许多领域。
卫星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广泛,例如:1. 地球资源调查:卫星测绘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遥感影像数据,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状况,监测自然环境的变化,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防灾减灾:卫星测绘可以监测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及时获取受灾区域的影像数据,提供重要的灾情信息,支持救援工作的决策。
3. 空间导航:卫星测绘在空间导航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卫星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它不仅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服务,还为航空、航海等领域的导航和测量提供了重要支持。
卫星测绘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或飞机上的传感器对地面进行扫描和测量,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分析和解译,得到有关地表特征的信息。
遥感技术包括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等多种形式。
其中,光学遥感是最常用和成熟的技术之一,通过感测地球表面反射、辐射和散射的光信号,获取地面的信息。
微波遥感技术则利用微波的特性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和监测。
二、航空测量的应用和技术航空测量是以飞机或其他航空器为平台,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和数据采集的技术。
航空测量在航空航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测量和制图:航空测量可以获得大范围的地形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生成高精度的地形测量数据和制图产品。
测绘技术在航空与航天领域的应用航空与航天领域一直是测绘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测绘技术在航空与航天领域的应用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地球测量、导航定位和遥感影像处理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测绘技术在航空与航天领域的应用。
地球测量是航空与航天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航天探测任务中,科学家们需要对目标星球的地球测量数据进行获取和处理,以获取准确的地形和地貌信息。
测绘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火星探测为例,科学家们通过航天器携带的测量设备,获取了大量的地球测量数据,并通过测绘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这些数据对于火星地质研究、火星环境监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导航定位是航空与航天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无论是飞机飞行还是航天器发射,准确的导航定位都是至关重要的。
测绘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测绘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服务。
飞机和航天器可以通过测绘技术获取并分析GPS数据,实现精确的导航定位。
这对于保证飞行安全、确保航天任务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影像处理是航空与航天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航空与航天器携带的遥感传感器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大量影像数据。
通过测绘技术的处理和分析,可以从这些影像数据中提取出地物信息、地形信息等。
这对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科学家们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的变化、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等,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测绘技术还在航空与航天领域中的其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航天器发射前需要进行精确的姿态测量和控制,以确保发射过程的稳定和准确。
测绘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姿态测量和控制手段,为航天器的发射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在航空航天器的制造和维修过程中,测绘技术也可以提供精确的空间测量和形状测量手段,为航空航天器的质量控制和性能检测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在航空与航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地球测量、导航定位和遥感影像处理等都是测绘技术在这个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
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航空航天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最具挑战性且最高端的领域之一。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精确的测绘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绘技术通过获取和处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数据,为航空航天工程提供了关键的地理和空间信息。
本文旨在探讨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该领域的贡献。
首先,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被广泛用于地球表面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航空测绘利用航空器和传感器获取地表的影像,通过孕育和解算处理,生成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地球的测绘和建模至关重要。
例如,在航天工程中,研究人员需要准确了解特定地区的地貌和地形,以便选择合适的起飞和降落点。
通过测绘技术,他们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土地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为航天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其次,测绘技术以其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为卫星导航和遥感提供重要支持。
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和GLONASS已经成为现代航空航天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测量和处理卫星信号,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航空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和航迹跟踪。
这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目视障碍的情况下。
此外,遥感技术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影像和数据,为环境监测、资源勘探和灾害管理等航空航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测绘技术还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数据集成和分析作用。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研究人员需要整合大量的地理和空间数据,以便对现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测绘技术通过提供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为这种数据集成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开展的天体物理研究需要分析地球外行星的特征和组成。
通过测绘技术,研究人员可以获取地球外行星的高分辨率影像,并对其进行地貌和地球科学特征的研究。
此外,测绘技术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太空探索和航天器设计。
例如,目前有人正在研究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月球和火星的精确测量和建模,以便为未来的空间探索任务提供支持。
一、项目名称: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摄影测量网格处理关键技术与应用
二、推荐单位意见(推荐单位: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要求。
我单位和该项目完成单位对拟推荐项目进行了公示,无异议。
首次提出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创新思想,突破了高可靠性影像匹配、公众地理信息辅助的多星联合处理及超大范围平面平差、正射影像智能镶嵌及匀光匀色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完整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智能处理技术体系。
研制出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系统,其中摄影测量网格并行处理、高可靠性影像匹配、无人机影像全自动处理、稀疏控制智能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影像准实时拼接等核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曾获2015年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35项,发表SCI/EI论文120余篇。
项目核心技术是我国测绘遥感领域唯一实现技术出口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许可给国际权威的地理信息研究和应用机构美国ESRI公司进行全球化推广应用,标志着国产研发成果正式全面走向国际市场。
软件系统被国内150多家单位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及各类地理信息产品生产项目,并在汶川特大地震、雅安地震及余姚水灾等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航空航天遥感在大范围空间信息快速获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及国家安全等突发性事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应急响应情况下有很高的时效性要求。
传统的摄影测量处理技术采用单人单机交互式生产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国家重大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对快速处理能力的迫切需求,因此突破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自动化准实时处理核心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
针对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数据处理精度和效率无法同时满足需求的问题,从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准实时并行处理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软件系统研制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
首次提出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的创新思想,突破了高可靠性影像匹配、多源数据联合区域网平差、高性能并行计算及应急遥感制图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了三个主要技术创新:
1) 提出基于广义点摄影测量理论的中低空影像智能处理技术,独创性地采用多特征多测度解决高可靠性匹配和特殊困难条件下区域网平差精度和稳定性问题;同名点的误匹配率降低到传统技术的1/4 ~1/30。
2) 提出基于严格成像模型的多源国产卫星影像协同处理技术,首次采用公众地理信息进行在轨几何检校及逆向定轨定姿,并以高程数据辅助超大范围多源
卫星影像平面区域网平差;多星多轨联合逆向定轨定姿精度优于3米,超大范围正射影像接边精度优于1像素。
3) 提出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的地理信息产品准实时生产技术,突破了正射影像智能镶嵌及匀光匀色等难题,并采用CPU/GPU集群并行处理实现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的全自动准实时处理;单台计算机5分钟内可完成200幅无人机影像的全自动数字影像图生产。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35项,发表SCI论文45篇、EI论文 76篇。
项目核心技术被ISPRS JPRS、PERS等国际权威期刊文章评价为全新的方法、非常重要、解决难题的方法。
研制出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航天影像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系统DPGrid,以刘先林院士及周成虎院士为主任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摄影测量网格并行处理、影像匹配、无人机影像一键式处理、稀疏控制智能空中三角测量及数字影像图准实时拼接等核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获得2015年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
作为我国测绘遥感领域唯一核心技术出口国外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成果,已授权许可美国ESRI公司进行全球化推广应用。
国际合作创新开辟了摄影测量到GIS之门,大大降低了用户技术门槛要求,可为ESRI公司全球35万个用户机构的近百万套ArcGIS软件提供遥感影像的智能处理与地理信息服务。
研究成果已在国内推广应用150余套,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及突发灾害应急响应。
四、客观性评价
2007年,由刘先林院士、宁津生士、刘经南院士、金振民院士等10位专家对《数字摄影测量网格 DPGrid》成果进行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系统研究思想新颖、研究成果先进,将为数字摄影测量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为建立大规模的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奠定基础。
项目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创新思想,成功研制了新一代摄影测量系统——DPGrid,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并行处理技术、影像匹配技术和网络无缝测图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4年,由周成虎院士、郭仁忠院士等7位专家对《中低空遥感影像准实时智能处理关键技术与系统》成果进行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提出多基线摄影测量的影像匹配理论与方法,成功突破自由飞行模式下区域网稳定构建的局限;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无需任何先验位置姿态信息的全自动处理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套中低空遥感影像准实时智能处理软件系统。
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无需任何先验信息的全自动测区恢复、稀疏控制智能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影像图准实时拼接等核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863计划项目“遥感影像自动匹配”于201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专家组认为在影像匹配基础理论与算法、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自动匹配、高精度区域网平差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低空自由飞行遥感影像智能处理系统”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