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4上 导学案: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 格式:doc
- 大小:688.00 KB
- 文档页数:5
4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乘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算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指导】1.注意让学生自主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估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
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后,学生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本单元所学知识,属于旧知。
所不同的,仅仅是运算数据由万以内扩充到了亿以内。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在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自行总结出口算、笔算、估算的一般方法。
如,口算乘法中例1,笔算乘法中例1、例2、例5的学习,都应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运算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性的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中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
本单元学习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一种,刻画这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将三者简明逻辑地连成一体。
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3中的具体问题,感悟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4.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
2. 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 新课导入- 介绍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 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具体的计算步骤。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练习。
- 老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 强调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1. 复习-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2. 实际应用- 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计算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实际应用练习。
- 老师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小结- 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实际应用。
- 强调注意事项。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检查学生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优点和不足。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3. 估算在乘法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2. 探究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特点,总结计算方法。
(2) 演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强调计算规则。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提升(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强调估算在乘法计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实践,使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课”和“实践应用”环节。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精选习题(题目版)【本套习题为Word文档,支持在线编辑、下载打印,可用于课堂练习和考试复习。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课后习题1、下面竖式计算正确的是()。
A.①B. ②C. ③2、798×27的积的最高位是()。
A.万位B. 千位C. 百位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15周要用多长时间?A.1690分钟B. 1710分钟C. 684分钟4、四年级(1)班有48人,学校准备为他们更换新的课桌椅,新课桌椅的价钱为118元/套。
这次更换课桌椅要准备多少钱?A. 5664元B. 5000元C. 4664元5.学校每次开学前都要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练习本,学校一共有15个班,每个班144本,还要留下80本备用,学校应该买多少本练习本?A. 2160本B. 2240本C.2300本6.下面这块长方形菜地的宽增加36米,长不变,这块菜地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A.1152平方米B. 1412平方米C.1512平方米7.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米。
A.31374B. 313C. 3148.小明在计算14×这道题时,将14看成了19,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625,请你猜猜代表的数是多少?A.105B.115C.1259.一块长方形草地的周长是320米,宽18米,如果将这块长方形草地的宽增加到24米,长不变。
扩大后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6816平方米B. 3408平方米C. 852平方米10.下面的汉字各代表什么数字?“热爱祖国”代表哪个数?A. 1079B. 1089C.1099。
课题:笔算乘法(例1)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例2)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例3)5×3= 50×3= 500×3= 50×30= 500×30=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比较一下,看有什么规律。
观察前三个算式: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积就扩大倍、倍。
(积扩大的倍数和因数扩大的倍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积就缩小倍、倍。
(积缩小的倍数和因数缩小的倍数相同)谁能将这两条规律合起来说?该怎么说?如果把这三个算式中的3换到前面,结论又是怎样的?这三个算式呈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运用规律。
我们在口算乘法中经常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如算200×60时先算2×6=12,由于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所以积12就应该扩大1000倍,积就是12000。
请你说说口算120×40时该怎样运用规律。
3、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4、在乘法算式A×B=C中,如果因数A扩大(缩小)m倍,因数B扩大(缩小)n倍,积C会怎样变化?(A、B、m、n均不为0)★5、在乘法算式A×B=C中,如果因数A扩大m倍,因数B缩小n倍,积C会怎样变化?(A、B、m、n均不为0)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例4)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5)。
4.4.1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一)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15×6 = 35×2 = 23×3 =415×3= 298×3= 523×3=2.用竖式计算。
24×12= 44×59=二、自主探究1.李叔叔从长春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长春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列式是:145×12请你先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你的估算方法是:我可以用竖式计算。
1 4 5× 1 2先算()与()的乘积再算()与()的乘积最后算()与()的乘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相同数位(),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2.试一试。
1 3 4 1 7 6 42 5 23 7× 1 2 × 4 7 × 3 6 × 8 2回顾反思通过以上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课堂达标】2.3.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
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滞尘多少吨?(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拓展练习】下面的题,你能不写竖式,直接口算出得数吗?13×11 12×33 14×55 15×66自评师评4.4.2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用竖式计算。
708×6= 790×8=二、自主探究1.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算式:160×30= 106×30=计算160×30时可以先口算出()×()=(),再在积的末尾添()个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四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1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 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2×3500×7 15×460×70350×2197×5≈师:大家看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生:估算生:把197看成200来估算,200乘5等于1000,所以197×5约等于1000。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和估算,我知道了大家的口算和估算掌握得很好,我们的笔算掌握提如何,来,做一道吧,请拿出练习本进行笔算。
2笔算:357×6 34×62师:我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做完了,做完的同学请回忆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如何计算的?生: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第一个因数,最后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看来大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都掌握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乘法(板书:乘法)请看大屏幕。
1.引入例1。
(课件出示)例1:李叔叔从北京乘火车去广州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北京到广州多少千米?读题,理解题意。
师:请列出模式,不用计算。
师:列完式的同学想一想今天我们列的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请一个同学告诉我你是怎么列式的?生:145×12(师板书)师:还有不同的列式吗?生:12×145(师板书)师:这两种列式都正确。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提出问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如何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式,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并强调进位问题。
3. 实践演练(1)教师出示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教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5.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及家长检查)教师布置一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家长负责检查。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良好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4.2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
3. 能够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
2.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3.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利用图片、故事等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
3. 探究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发现并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
4. 总结与讲解- 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2. 实例讲解- 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4. 总结与讲解-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总结,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能够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一课时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
(教材第4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你会列式吗?生:145×12。
师:估算一下,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们可以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这样150×10=1500,所以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500千米。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刚才同学们都进行了估算,那么究竟145×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能主动投入到估算中来,让学生通过估算,试图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尝试练习。
(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
(2)列出算式:145×12。
(3)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给学生留有讨论时间。
2.学生讨论。
(1)集体讨论算法。
(2)投影展示学生尝试练习中的几种做法:(3)说一说: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哪里?学生:甲和乙两位同学计算正确,丙同学做错了,因数十位上的1乘145,得数的末位5应与因数的十位对齐。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零的乘法例1》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特别是当乘数或被乘数中间或末尾没有零时的特殊情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和细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当乘数或被乘数中间或末尾没有零时的特殊情况。
难点1.对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情况进行准确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确认学生已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基本乘法计算方法。
•准备好相关教材和练习题。
2.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这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内容。
3. 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并重点强调没有零的特殊情况。
•示范几个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法。
4. 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监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并相互合作。
5. 拓展延伸•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激发思维。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印象。
四、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场合可能用到这种计算方法,写出两个例子。
五、教学反馈•定期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听取学生对这节课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掌握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没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数学不再是一种枯燥的学科,而是充满乐趣与挑战的知识。
第1课时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教学内容:课本P47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二、探索发现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小组讨论并汇报)提问:(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板书:145×12=1740和45×12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三、巩固发散1.P47 做一做134×12 176×47 425×36 237×82322×24 145×27 679×13 286×35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四、评价反馈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