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填砂砾计算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1 砂垫层厚度的计算
实际上砂垫层厚度的计算就是垫层底部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计算方法有多种,目前我国常用的方法是按应力扩散角进行计算,即认为砂垫层以“θ”角向下扩散基底应力,到砂垫层底面(下卧层顶面)处的压应力σh与砂垫层的自重应力之和σH应小于或等于该处下卧层顶面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即:
σH≤(σ)H。①
在施工中,涵洞、挡土墙等构造物多为矩形基础,在基底的平均附加应力σ作用下,压应力按扩散角θ通过砂垫层向下扩散到下卧层顶面,假定此处产生的压应力平面呈梯形分部,如图所示。
图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lbσ=((b+hstgθ)l+bhstgθ+4/3*(hstgθ)2)σh
则该处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为:σh=lbσ/
[lb+(l+b+4/3* hstgθ)hstgθ]②
式中:l—基础的长度(m);b—基础的宽度(m);hs—砂垫层的厚度(m);σ—基底处的附加应力(KPa);θ—砂垫层的压应力扩散角,一般取35~45°,根据垫层材料选用。σh是由基础传来的附加应力,而砂垫层底面下卧层同时还受到垫层本身及回填土的重力,因此
σH=σh+rshs+rh ③
式中:rs—砂垫层的容重(kN/m3);r—回填土的容重(kN/m3);h—基坑回填土的厚度(m)。
由①、②、③式即可求得砂垫层所需厚度(m)。
2 砂垫层平面尺寸的计算
如上图,根据几何关系得砂垫层底部平面尺寸为:
L=l+2hstgθ④
B=b+2hstgθ⑤
式中:L—砂垫层底平面的长度(m); B—砂垫层底平面的宽度(m)。
为防止砂垫层受力后向两侧软土挤动,大多数情况下砂垫层顶面尺寸也按④、⑤两式确定。
3 示例
某座小桥桥台为刚性扩大基础,尺寸为8m(长)×2m(宽)×1m(厚),基础埋置深度1m,地基土为流塑性粘性土,IL=1,e=0.8,r=18kN/m3,基底平均加应力为160KPa,现采用砂垫层(rs=20kN/m3)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请确定砂垫层厚度及平面尺寸。计算过程如下:
⑴计算砂垫层厚度hs。由资料可知,l=8m,b=2m,h=1m,r=18kN/m,rs=20kN/m3,σ=160KPa,根据IL=1,e=0.8,从一般粘性土地基容许承载力(σ0)(KPa)表查得σH=150KPa,
将数据代入②式σh=lbσ/[lb+(l+b+4/3*hstgθ)hstgθ]中得到150=8*2*160/(8*2+(8+2+1.33*hs*tgθ)*hstgθ)
取θ=45°,整理得:19.95hs2+150hs-16=0 由上式可得:hs=0.46(m)
⑵计算砂垫层长度L、宽度B。
L=l+2hstgθ=8+0.46=8.46(m)
B=b+2hstgθ=2+0.46=2.46(m)
4 结束语
确定好垫层材料厚度及平面尺寸后,施工时保证垫层材料的密实度,确定最佳含水量,换填材料粘土含量不应大于3~5%,粉料含量不应大于25%,粒径宜小于5cm;尽量避免挖好的基坑长时间暴露,以免被雨水冲刷,浸泡,以及其它外因破坏,造成基坑强度下降,使换填垫层达不到理想施工效果。由于挡土墙、小桥涵等构造物的基坑往往较窄,对垫层材料的压实一般采用重锤、冲击夯等便于施工操作的机具进行分层压实。如果地基土又软又厚,或者基底压应力较大时,在施工时应选择其他软基加固办法,比如可采用排水固结法、振动水冲法、搅拌桩法等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