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 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 • 要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 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 • 在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 药性强的个体就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 • 一段时间以后,抗生素的效果就会下降.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四)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 物种 定义: 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 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体。 • 隔离 定义: 会阻断基因交流,扩大差异,最终可能形成新 的物种 类型: 主要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四、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 贡献(先进性): • 缺陷:
1.主要内容:
• 过度繁殖
(自然选择的基础) 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手段)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类型? 意义? • 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的内因)
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 累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 的原因。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 中性学说: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 变的逐渐积累
【例7】一个处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假设一对等位基因A、a的频 率为A=0.9,a=0.1,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 、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由0.9降为0.7, 选择后第二代基因型AA、Aa、aa的频率分别为 、 、 。 【例8】 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 人群中AA、Aa、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多少( )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38 【例9】若从某生物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基因型为 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 、基因型为aa的个 体占4% ,则 (1)基因A的频率为 ,a的频率为 。 (2)若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繁殖后代,则该种 群的个体, a.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 b.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