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皇帝历代列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5
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
(一)秦朝: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秦三世子婴。
(二)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昭帝刘弗陵。
(三)汉朝(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等。
(四)魏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等。
(五)晋朝:晋武帝司马炎、晋明帝司马绍等。
(六)南北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等。
(七)隋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八)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等。
(九)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高祖石敬瑭等。
(十)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等。
(十一)元朝: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等。
(十二)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
(十三)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等。
以上是中国朝代帝王顺序表的一部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能因历史资料和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顺序表(完整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期间共产生了422位帝王!秦朝(统一后,公元前221——201,共15年,历三帝,嬴姓)1,秦始皇(嬴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12年2,秦二世(胡亥),被赵高所杀,3年3,子缨,斩杀赵高,1年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1,汉高祖(刘邦)——大汉开国皇帝,12年2,汉惠帝(刘盈),7年3,少帝(吕后专政),8年4,汉文帝(刘恒),23年5,汉景帝(刘启),16年6,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建元,54年7,汉昭帝(刘弗陵)——中兴之主,始元,13年8,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本始,25年9,汉元帝(刘奭),初元,16年10,汉成帝(刘骜),建始,26年11,汉哀帝(刘欣),建平,6年12,汉平帝(刘衎),元始,5年13,汉孺子(刘婴),居摄,3年新朝(王莽夺权,公元9年——25年,共17年)1,新始祖(王莽),始建国,15年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东汉(公元25——220,共196年,刘姓,历十四帝)1,光武帝(刘秀),建武,33年2,汉明帝(刘庄),永平,18年3,汉章帝(刘炟),建初,13年4,汉和帝(刘肇),永元,17年5,汉殇帝(刘隆),延平,1年6,汉安帝(刘祜),永初,19年7,汉婴帝(刘懿),即位二百余天后因病去世8,汉顺帝(刘保),永建,19年9,汉冲帝(刘炳),永加,1年10,汉质帝(刘缵),本初,1年11,汉桓帝(刘志),建和,21年12,汉灵帝(刘宏),建宁,22年13,汉少帝(刘辩),光熹,5个月14,汉献帝(刘协),初平,32年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学家是以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魏(公元220年——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注: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建魏国,虽是皇帝,但名义上还是汉臣,后子曹丕追尊为魏武帝1,魏文帝(曹丕),黄初,7年2,魏明帝(曹睿),太和,13年3,魏齐王(曹芳),正始,14年4,高贵乡公(曹髦),正元,7年5,常道乡公(曹奂),景元,6年蜀(公元221——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1,昭烈帝(刘备),章武,3年2,后主(刘禅),建兴,41年吴(公元222——280,共59年,孙姓,历四帝)1,大帝(孙权),黄武,31年2,会稽王(孙亮),建兴,7年3,景帝(孙休),永安,7年4,乌程侯(孙皓),元兴,17年西晋(265——316,共51年,历四帝)1,晋武帝(司马炎),泰始,25年2,晋惠帝(司马衷),永熙,17年3,晋怀帝(司马炽),永加,5年4,晋憨帝(司马业),建兴,4年东晋(317——402,共104年,历十一帝)1,晋元帝(司马睿),建武,6年2,晋明帝(司马绍),太宁,3年3,晋成帝(司马衍),咸和,17年4,晋康帝(司马岳),建元,2年5,晋穆帝(司马聃),永和,17年6,晋哀帝(司马丕),隆和,4年7,废帝(司马奕),太和,6年8,简文帝(司马昱),咸安,2年9,孝武帝(司马曜),宁康,24年10,安帝(司马德宗),隆安,22年11,恭帝(司马德文),元熙,2年十六国(304——439,十六国建立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
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秦汉篇)1.秦朝:(1).秦始皇汉族。
(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赢姓秦氏,又名赵政。
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
)。
秦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
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2)。
秦二世(胡亥)秦二世,汉族,名胡亥(公元前230---前207年)。
秦始皇第26子。
秦始皇死,靠赵高等伪造遗诏继位。
在位3年,又被赵高逼迫自刎而死,终年24岁。
葬于杜南宜春苑(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曲江池南岸)。
秦亡于秦王子婴2 . 汉朝1.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汉族,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字季(一说原名季)。
其父刘煓,字执嘉(刘太公),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又名刘喜),刘邦,刘交。
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
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公元前207年12月,刘邦所率义军率先攻入秦都咸阳,公元前206年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因此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公元前202年称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
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7年。
(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
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
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一)展开全文一、秦(统一后):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01、【始皇帝政】12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
02、【二世胡亥】3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
03、【子婴】四个月(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6年)。
二、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群雄战乱。
三、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称前汉和后汉)。
在两汉之见,有新朝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209年,刘姓,历十五帝,建都:长安。
01、【高祖刘邦】8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02、【惠帝刘盈】7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
03、【少帝刘恭】4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
04、【少帝刘弘】4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0年)。
05、【文帝刘恒】23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06、【景帝刘启】16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07、【武帝刘彻】54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
08、【昭帝刘弗】13年(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
09、【废帝刘贺】27天(公元前74年)。
10、【宣帝刘询】25年(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
11、【元帝刘奭】16年(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
12、【成帝刘骜】26年(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
13、【哀帝刘欣】6年(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
14、【平帝刘衎】5年(公元前1年-公元6年)。
15、【孺子刘婴】2年(公元6年-公元8年)。
新朝:公元9年-公元27年,共19年(与光武帝时期重叠2年),王、刘姓,历三帝,建都:长安。
01、【新帝王莽】15年(公元8年-公元23年)。
02、【更始帝刘玄】2年(公元24年-公元25年)。
03、【建世帝刘盆子】2年(公元25年-公元27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共195年,刘姓,历十四帝,建都:洛阳。
秦国历代皇帝秦国历代君主年表
秦国历代国君,从秦非子建秦国到秦始皇称帝,秦国列代国君共
有 38 位。
秦国在列代国君的共同努力下,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大秦帝国。
秦朝皇帝列表,看秦国如何消灭六国。
秦国历代国君在位年表约公元前900 年东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 ),始建秦国。
秦国历代君王表共有 37 位君主。
秦非子前 900 年 ~前 858 年在位 42 年秦侯前 857 年-前 848 年在位 10 年秦公伯前 846 年~前 844 年在位 2 年秦仲前 845 年~前 822 年在位 23 年秦庄公前 821 年~前 778 年在位 44 年秦襄公
敬仲前 777 年~前 766 年在位 12 年秦文公前 765 年~前 716 年在
位 50 年秦静公(早逝)秦宁公竫公前 715 年~前 698 年在位 18 年秦出公谋杀秦武公前 697 年 ~前 678 年在位 20 年秦德公前 677 年~前 676 年在位 2 年秦宣公前 675年~前 664 年在位
12 年秦成公前663 年~前 660 年在位 4 年秦穆公任好前 659 年~前 621 年在位 39 年秦康公嬴罃前 620 年~前 609 年在位 12 年秦共公嬴和前608 年~前 604 年在位 5 年秦桓公嬴荣前603 年~前577 年在位27 年秦景公嬴后前576 年~前537 年在位40 年秦哀公前 536 年~前501 年在位36 年秦夷公(早逝)秦惠公前500 年-前491 年在位10 年秦悼公前490 年-前 477 年在位 14 年秦厉共公嬴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
秦朝的历代皇帝有哪些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
那么你知道秦朝皇帝经历了几代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秦朝历代皇帝,来欣赏一下吧。
秦朝历代皇帝第1任秦始皇帝嬴政(前259~前210)秦始皇,名赢政(前259~前210),因出生于赵国,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另一说为吕不韦之子)。
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
葬于郦邑(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25里处)。
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位由丞相吕不韦和宣太后的男宠毒专权。
公元前238年亲政,毒乘他外出之机,举兵叛乱,他一举粉碎叛乱,诛杀毒,幽禁太后。
第二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后逼杀吕不韦,任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
接着,嬴政采取李斯等人的策略,以重金收买关东六国权臣,离间其君臣关系,远交近攻,从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定都咸阳。
赢政统一天下后,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幻想秦王朝的统治能延续千秋万代;国家的一切政务都由皇帝裁决,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随后,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
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秦(前221年-前206年)(嬴姓趙氏)趙非子秦侯前857年-前848年秦公伯前847年-前845年秦仲前844年-前822年莊公趙其前821年-前778年襄公趙開前777年-前766年文公前765年-前716年靖公憲公趙立前715年-前704年出公趙曼前703年-前698年武公趙說前697年-前678年德公趙嘉前677年-前676年宣公趙恬前675年-前664年成公趙載前663年-前660年穆公趙任好前659年-前621年康公趙罃前620年-前609年共公趙稻前608年-前605年桓公趙榮前604年-前577年景公趙石前576年-前537年哀公趙籍前536年-前501年夷公惠公趙寧前500年-前492年悼公趙盤前491年-前477年厲共公趙刺前476年-前443年躁公趙欣前442年-前429年懷公趙封前428年-前425年靈公趙肅前424年-前415年簡公趙悼子前414年-前400年惠公趙仁前399年-前387年出子趙昌前386年-前385年獻公趙師隰前384年-前362年孝公趙渠梁前361年-前338年惠文王趙駟前337年-前311年悼武王趙蕩前310年-前307年昭襄王趙則前306年-前251年孝文王趙柱前250年莊襄王趙子楚前249年-前247年始皇帝趙政前246年-前210年二世皇帝趙胡亥前209年-前207年三世皇帝趙子嬰前206年西楚(前206年-前202年)高公項燕太公項梁武公項伯霸王項羽前206年-前202年西漢(前202年-8年)太上皇帝劉執嘉太祖高皇帝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孝惠皇帝劉盈前195年-前188年劉恭前188年-前184年劉弘前184年-前180年太宗孝文皇帝劉恒前180年-前157年孝景皇帝劉啟前157年-前141年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41年-前87年孝昭皇帝劉弗陵前87年-前74年昌邑哀王劉賀前74年戾太子劉據孝悼皇帝劉進中宗孝宣皇帝劉詢前74年-前49年高宗孝元皇帝劉奭前48年-前33年統宗孝成皇帝劉驁前33年-前7年孝恭皇帝劉康孝哀皇帝劉欣前7年-前1年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前1年-6年劉嬰6年-8年新(8年-23年)建興皇帝王莽8年-23年綠林武順皇帝劉玄23年-25年赤眉繼帝劉盆子25年-27年東漢(25年-220年)世祖光武皇帝劉秀25年-57年顯宗孝明皇帝劉莊57年-75年肅宗孝章皇帝劉炟75年-88年穆宗孝和皇帝劉肇88年-105年孝殤皇帝劉隆105年-106年孝德皇帝劉慶恭宗孝安皇帝劉祜106年-125年北鄉侯劉懿125年敬宗孝順皇帝劉保125年-144年孝沖皇帝劉炳144年-145年孝質皇帝劉纘145年-146年孝穆皇帝劉開孝崇皇帝劉翼威宗孝桓皇帝劉志146年-167年孝元皇帝劉淑孝仁皇帝劉萇孝靈皇帝劉宏168年-189年弘農懷王劉辯189年孝獻皇帝劉協189年-220年西漢諸侯國楚國(前201年-前68年)韓信前202年-前201年楚元王劉交前201年-前178年楚夷王劉郢客前178年-前174年劉戊前174年-前153年楚文王劉禮前153年-前150年楚安王劉道前150年-前128年楚襄王劉注前128年-前116年楚節王劉純前116年-前100年劉延壽前100年-前68年楚國(前50年-9年)西漢楚國(前50年-9年)楚孝王劉囂前50年-前24年楚懷王劉文前24年-前23年楚思王劉衍前23年-前2年劉紆前2年-9年荊國(前201年-前195年)劉賈前201年-前195年吳國(前195年-前153年)劉濞前195年-前153年燕國(前202年—前181年)臧荼前202年-前202年盧綰前202年-前195年燕靈王劉建前195年-前181年燕國(前180年—前180年)呂通前180年-前180年燕國(前179年—前127年)燕敬王劉澤前179年-前178年燕康王劉嘉前177年-前151年劉定國前151年-前127年燕國(前117年—前79年)燕剌王劉旦前117年-前80年廣陽國(前73年—9年)廣陽頃王劉建前73年-前44年廣陽穆王劉舜前44年-前23年廣陽思王劉璜前23年-前3年劉嘉前3年-9年齊國(前203年—前125年)韓信前203年-前202年齊悼惠王劉肥前201年-前188年齊哀王劉襄前188年-前178年齊文王劉則前178年-前164年齊孝王劉將閭前164年-前153年齊懿王劉壽前153年-前130年齊厲王劉次昌前130年-前125年齊國(前117年-前110年)齊懷王劉閎前117年-前110年濟北國(前178年—前176年)劉興居前178年-前176年濟北國(前164年—前86年)濟北貞王劉勃前164年-前151年濟北成王劉胡前151年-前97年劉寬前97年-前86年濟南國(前164年—前153年)劉辟光前164年-前153年膠西國(前164年—前106年)劉卬前164年-前153年膠西於王劉端前153年-前106年膠東國(前164年—前1年)劉雄渠前164年-前153年孝武皇帝劉徹前153年-前148年膠東康王劉寄前148年-前120年膠東哀王劉賢前120年-前106年膠東戴王劉通平前106年-前82年膠東頃王劉音前82年-前28年膠東共王劉授前28年-前14年劉殷前14年-前1年菑川國(前164年—9年)劉賢前164年-前153年菑川懿王劉志前153年-前129年菑川靖王劉建前129年-前109年菑川頃王劉遺前109年-前74年菑川思王劉終古前74年-前46年菑川考王劉尚前46年-前40年菑川孝王劉橫前40年-前9年菑川懷王劉友前9年-前3年劉永前3年-9年城陽國(前178年—26年)城陽景王劉章前178年-前176年城陽共王劉喜前176年-前143年城陽頃王劉延前143年-前177年城陽敬王劉義前177年-前108年城陽惠王劉武前108年-前97年城陽荒王劉順前97年-前51年城陽戴王劉恢前51年-前43年城陽孝王劉景前43年-前19年城陽哀王劉雲前19年-前14年劉俚前14年呂國(前187年—前181年)呂肅王呂臺前187年-前186年呂嘉前186年-前182年呂產前182年-前181年劉太前181年-前181年淮南國(前203年—前173年)英布前203年-前196年淮南厲王劉長前196年-前173年淮南國(前164年—前121年)劉安前164年-前121年廬江國(前164年—前153年)劉賜前164年-前153年衡山國(前164年—前122年)濟北貞王劉勃前164年-前153年劉賜前153年-前122年六安國(前121年—9年)六安共王劉慶前121年-前83年六安夷王劉祿前83年-前73年六安繆王劉定前73年-前50年六安頃王劉光前50年-前23年劉育前23年-9年梁國(前202年—前180年)彭越前202年-前196年趙共王劉恢前196年-前181年呂產前181年-前180年劉太前180年-前180年梁國(前178年—3年)梁懷王劉揖前178年-前168年梁孝王劉武前168年-前143年梁共王劉買前143年-前136年梁平王劉襄前136年-前96年梁貞王劉毋傷前96年-前85年梁敬王劉定國前85年-前45年梁夷王劉遂前45年-前39年梁荒王劉嘉前39年-前24年劉立前24年-3年梁國(5年—9年)劉音5年-9年韓國(前205年—前201年)韓信前205年-前201年代國(前200年—前199年)代頃王劉仲前200年—前199年代國(前196年—前65年)孝文皇帝劉恒前196年-前180年梁孝王劉武前178年-前175年代孝王劉參前175年-前161年代共王劉登前161年-前132年代剛王劉義前132年-前94年代頃王劉陽前94年-前69年劉年前69年-前65年太原國(前178年—前175年)代孝王劉參前178年-前175年淮陽國(前187年—前180年)淮陽懷王劉強前187年—前183年劉武前183年—前180年淮陽國(前176年—前168年)梁孝王劉武前176年—前168年淮陽國(前155年-前153年)魯共王劉餘前155年-前153年淮陽國(前63年-9年)淮陽憲王劉欽前63年-前27年淮陽文王劉玄前27年-前1年劉縯前1年-9年魯國(前187年—前180年)張偃前187年-前180年魯國(前155年—前5年)魯共王劉餘前155年-前128年魯安王劉光前128年-前88年魯孝王劉慶忌前88年-前51年魯頃王劉勁前51年-前23年魯文王劉睃前23年-前5年魯國(前4年—9年)劉閔前4年-9年西漢昌邑國(前97年—前74年)昌邑哀王劉髆前97年-前87年劉賀前87年-前74年臨江國(前155年—前152年)臨江哀王劉閼前155年-前152年臨江國(前150年—前147年)臨江湣王劉榮前150年-前147年長沙國(前202年—前156年)長沙文王吳芮前202年-前201年長沙成王吳臣前201年-前193年長沙哀王吳回前193年-前186年長沙共王吳右前186年-前178年長沙靖王吳著前178年-前157年長沙國(前155年—前47年)長沙定王劉發前155年-前127年長沙戴王劉庸前127年-前100年長沙頃王劉鮒鮈前100年-前83年長沙剌王劉建德前83年-前49年長沙煬王劉旦前49年-前47年長沙國(前45年—9年)長沙孝王劉宗前45年-前42年長沙繆王劉魯人前42年-7年劉舜7年-9年趙國(前203年—前153年)趙景王張耳前203年-前201年張敖前201年-前199年趙隱王劉如意前198年-前194年趙幽王劉友前194年-前181年趙共王劉恢前181年-前181年呂祿前181年-前180年劉遂前179年-前153年趙國(前152年—前68年)趙敬肅王劉彭祖前152年-前92年趙頃王劉昌前92年-前73年趙懷王劉尊前73年-前68年趙國(前66年—9年)趙哀王劉高前66年-前65年趙共王劉充前65年-前9年劉隱前9年-9年中山國(前154年—前54年)中山靖王劉勝前154年-前112年中山哀王劉昌前112年-前110年中山康王劉昆侈前110年-前89年中山頃王劉輔前89年-前86年中山憲王劉福前86年-前69年中山懷王劉循前69年-前54年中山國(前47年—前1年)中山哀王劉竟前47年-前34年中山孝王劉興前37年-前7年劉箕子前7年-前1年中山國(1年—9年)劉成都1年-9年河間國(前178年—前164年)河間文王劉辟疆前178年-前165年河間哀王劉福前165年-前164年河間國(前155年—9年)河間獻王劉德前155年-前129年河間共王劉不害前129年-前125年河間剛王劉基前125年-前113年河間頃王劉授前113年-前97年河間孝王劉慶前97年-前54年劉元前54年-前37年河間國(前32年—9年)河間惠王劉良前32年-前5年劉尚前5年-9年清河國(前147年—前135年)清河哀王劉乘前147年-前135年恒山國(前187年—前180年)恒山哀王劉不疑前187年-前186年劉義前186年-前184年劉朝前184年-前180年常山國(前145年—前113年)常山憲王劉舜前145年-前114年劉勃前114年-前113年真定國(前114年—9年)真定頃王劉平前114年-前89年真定烈王劉偃前89年-前71年真定孝王劉由前71年-前49年真定安王劉雍前49年-前22年真定共王劉普前22年-前7年劉陽前7年-9年泗水國(前114年—9年)泗水思王劉商前114年-前103年泗水哀王劉安世前103年-前102年泗水戴王劉賀前102年-前80年泗水勤王劉暖前80年-前41年泗水戾王劉駿前41年-前10年劉靖前10年-9年廣陵國(前117年—前54年)廣陵厲王劉胥前117年-前54年廣陵國(前47年—前17年)廣陵孝王劉霸前47年-前34年廣陵共王劉意前34年-前31年廣陵哀王劉護前31年-前17年廣陵國(前11年—9年)廣陵靖王劉守前11年-7年劉宏7年-9年高密國(前73年—9年)高密哀王劉弘前73年-前65年高密頃王劉章前65年-前31年高密懷王劉寬前31年-前20年劉慎前20年-9年定陶國(前52年—前50年)楚孝王劉囂前52年-前50年定陶國(前41年—前8年)定陶共王劉康前41年-前22年孝哀皇帝劉欣前22年-前8年劉景前8年-前5年廣川國(前155年—前152年)趙敬肅王劉彭祖前155年-前152年廣川國(前148年—前70年)廣川惠王劉越前148年-前136年廣川繆王劉齊前136年-前91年劉去前91年-前70年廣川國(前66年—前50年)廣川戴王劉文前66年-前64年劉海陽前64年-前50年平幹頃王劉偃前91年-前80年平幹繆王劉元前80年-前55年廣平國(前4年-9年)劉廣漢前4年-9年信都國(前37年-前23年)中山孝王劉興前37年-前23年信都國(前5年—9年)劉景前5年-9年東平國(前52年—前4年)東平思王劉宇前52年-前20年東平煬王劉雲前20年-前4年東平國(1年—7年)劉開明1年-6年劉匡6年-7年濟東國(前144年—前115年)劉彭離前144年-前115年江都國(前153年—前121年)江都易王劉非前153年-前127年劉建前127年-前121 山陽國(前144年—前135年)山陽哀王劉定前144年-前135年定陶共王劉康前33年-前25年濟陽國(前41年—前33年)定陶共王劉康前41年—前33年濟陰國(前144年—前142年)濟陰哀王劉不識前144年-前142年汝南國(前155年—前153年)江都易王劉非前155年-前153年濟川國(前181年-前180年)劉太前181年—前180年濟川國(前144年—前138年)劉明前144年—前138年廣德國(前19年—前18年)廣德夷王劉雲客前19年-前18年廣德國(2年-6年)廣德靜王劉榆2年-6年劉赤6年-9年廣宗國(2年—9年)劉如意2年—9年廣世國(2年-9年)劉宮2年-9年東漢諸侯國趙國(26年—?)趙孝王劉良26年-42年趙節王劉栩42年-82年趙頃王劉商82年-105年趙靖王劉宏105年-117年趙惠王劉乾117年-165年趙懷王劉豫趙獻王劉赦劉珪齊國(25年—88年)齊哀王劉章25年-46年齊煬王劉石46年-70年劉晃71年-88年齊國(90年—206年)齊惠王劉無忌90年-142年齊頃王劉喜142年-147年劉承147年-206年北海國(26年—88年)北海靖王劉興26年-65年北海敬王劉睦65年-74年北海無王劉基74年-88年劉威90年-97年北海國(107年—206年)北海頃王劉普107年-114年北海恭王劉翼114年-155年北海康王劉?155年-206年泗水國(26年—34年)劉歙26年-34年淄川國劉終中山國劉茂城陽國(26年—35年)城陽恭王劉祉26年-35年東海國(41年—220年)孝明皇帝劉莊41年-43年東海恭王劉強43年-58年東海靖王劉政58年-102年東海頃王劉肅102年-125年東海孝王劉臻125年-156年東海懿王劉祗156年-200年劉羨200年-220年沛獻王劉輔44年-90年沛釐王劉定90年-101年沛節王劉正101年-115年沛孝王劉廣115年-150年沛幽王劉榮150年-170年沛孝王劉琮170年-189年沛恭王劉曜189年-210年劉契210年-220年楚國(39年—70年)楚厲王劉英39年-70年濟南國(41年—154年)濟南安王劉康41年-100年濟南簡王劉錯100年-106年濟南孝王劉香106年-126年濟南釐王劉顯126年-129年濟南悼王劉廣129年-154年東平國(38年—220年)東平憲王劉蒼38年-83年東平懷王劉忠83年-84年東平孝王劉敞84年-132年東平頃王劉端132年-179年劉凱179年-220年阜陵國(41年—206年)阜陵質王劉延41年-92年阜陵殤王劉沖92年-94年阜陵頃王劉魴94年-124年阜陵懷王劉恢124年-134年阜陵節王劉任134年-148年阜陵恭王劉便親148年-161年阜陵孝王劉統161年-169年劉赦169年-206年廣陵國(39年—68年)廣陵思王劉荊39年-68年中山國(38年—?年)中山簡王劉焉38年-90年中山夷王劉憲90年-112年中山教王劉弘112年-140年中山穆王劉暢140年-174年中山節王劉稚174年-琅邪國(41年—217年)琅邪孝王劉京41年-72年琅邪夷王劉宇72年-92年琅邪恭王劉壽92年-109年琅邪貞王劉尊109年-127年琅邪字王劉據127年-174年琅邪順王劉容174年-206年劉熙206年-217年陳國(60年—206年)陳敬王劉羨60年-97年陳思王劉鈞97年-118年陳懷王劉竦118年-120年陳頃王劉崇120年-125年陳孝王劉承125年-160年陳湣王劉寵160年-206年彭城國(72年—220年)彭城靖王劉恭72年-118年彭城孝王劉道118年-146年彭城頃王劉定146年-150年彭城孝王劉和150年-214年劉祗214年-220年樂成國(72年—120年)樂成靖王劉黨72年-97年樂成哀王劉崇97年-97年樂成釐王劉巡97年-112年樂成隱王劉賓112年-120年劉萇120年-120年下邳國(72年—185年)下邳惠王劉衍72年-126年下邳貞王劉成126年-128年下邳湣王劉意128年-185年下邳哀王劉宜185年-185年梁國(72年—220年)梁節王劉暢72年-99年梁恭王劉堅99年-125年梁懷王劉匡125年-136年梁夷王劉成136年-165年梁敬王劉元165年-181年劉彌181年-220年淮陽國(72年—185年)淮陽頃王劉昞72年-90年淮陽殤王劉側90年-103年淮陽靖王劉章103年-128年淮陽頃王劉儀128年-145年淮陽節王劉豹145年-153年劉暠153年-185年千乘國(79年—173年)千乘貞王劉伉79年-94年千乘夷王劉寵94年-122年千乘孝王劉鴻122年-148年劉悝148年-173年清河國(81年—147年)清河孝王劉慶81年-106年清河湣王劉虎威106年-109年清河恭王劉延平109年-144年劉蒜144年-147年濟北國(90年—206年)濟北惠王劉壽90年-121年濟北節王劉登121年-136年濟北哀王劉多136年-139年濟北釐王劉安國139年-146年濟北孝王劉次146年-163年劉鸞163年-198年劉政198年-206年河間國(90年—220年)河間孝王劉開90年-132年河間惠王劉政132年-142年河間貞王劉建142年-152年河間安王劉利152年-180年劉陔180年-220年濟陰國(72年—85年)濟陰悼王劉長72年-85年任城國(84年—220年)任城孝王劉尚84年-102年任城貞王劉安102年-121年任城節王劉崇121年-161年劉博161年-175年劉佗175年-220年安平國(122年—186年)安平孝王劉得122年-152年劉續152年-186年甘陵國(148年—190年)甘陵威王劉理148年-173年甘陵貞王劉定173年-177年甘陵獻王劉忠177年-190年平原國平原懷王劉勝平原哀王劉得劉翼劉碩甌越(前333年-前138年)歐陽宰勳歐陽偉歐陽鴻業歐陽海宇歐陽伯曆歐陽安朱歐陽遙前232年-前214年歐陽遙前192年-前185年歐陽昭襄前185年-前176年歐陽鍵前176年-前163年歐陽臻父前163年-前138年歐陽望前138年-前138年閩越(前333年-前111年)騶玉騶尊騶親騶恒騶朝騶睦騶無諸前232年-前214年騶無諸前202年-前192年騶莫前192年-前176年騶前176年-前163年騶甲前163年-前155年騶郢前155年-前135年騶餘善前135年-前111年騶醜前135年-前120年騶居股前120年-前111年南海(前195年-前178年)騶織前195年-前178年南越(前207年-前111年)武王趙佗前207年-前140年文王趙眜前140年-前124年明王趙嬰齊前124年-前114年哀王趙興前114年-前113年趙建德前113年-前111年。
汉朝36个皇帝列表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共有36个皇帝,具体列表如下: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公元195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188年)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7年-公元157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141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87年)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74年)汉宣帝刘询(公元73年-公元49年)汉元帝刘奭(公元49年-公元33年)汉成帝刘骜(公元32年-公元7年)汉哀帝刘欣(公元6年-公元1年)汉平帝刘衍(公元1年-公元6年)汉王莽(公元6年-公元23年,短暂篡位)汉更始帝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起义领袖)汉孺子婴(公元25年-公元25年,短暂篡位)汉东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6年)汉章帝刘炟(公元76年-公元88年)汉和帝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6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汉明帝刘庄(公元145年-公元146年)汉章帝刘炟(公元146年-公元157年)汉和帝刘肇(公元157年-公元166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66年-公元168年)汉冲帝刘炳(公元168年-公元190年)汉桓帝刘志(公元190年-公元220年)汉灵帝刘宏(公元220年-公元222年)汉献帝刘协(公元223年-公元253年,三国时期)汉安帝刘祜(公元253年-公元260年,三国时期)汉献帝刘义隆(公元260年-公元264年,三国时期)汉元帝刘骏(公元264年-公元290年,西晋时期)汉明帝刘骜(公元290年-公元301年,西晋时期)汉康帝刘宏(公元301年-公元306年,西晋时期)汉穆帝刘聪(公元307年-公元318年,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怀帝刘曜(公元318年-公元329年,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朝共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不断地更迭皇帝,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战争、瘟疫等重大事件。
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7 年——公元前210 年)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 年——公元前207 年)西汉: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 年——公元前195 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 年——公元前188 年)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 年——公元前157 年)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 年——公元前141 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 年——公元前87 年)汉孝昭刘弗陵(公元前87 年——公元前74 年)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 年——公元前48 年)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9 年——公元前33 年)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 年——公元前7 年)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 年——公元1 年)汉平帝刘衎(公元元年——公元5 年)孺子刘婴(公元5 年——公元8 年)新朝:新帝王莽(公元8 年——公元23 年)更始帝刘玄(公元23 年——公元25 年)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5 年——公元27年)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 年——公元57 年)汉明帝刘庄(公元57 年——公元75 年)汉章帝刘炟(公元75 年——公元88 年)汉和帝刘肇(公元88 年——公元105 年)汉殇帝刘隆(公元105 年——公元105 年)汉安帝刘祜(公元106 年——公元125 年)汉顺帝刘保(公元125 年——公元144 年)汉冲帝刘炳(公元144 年——公元145 年)汉质帝刘缵(公元145 年——公元146 年)汉桓帝刘志(公元146 年——公元167 年)汉灵帝刘宏(公元168 年——公元189 年)汉少帝刘辩(公元189 年——公元189 年)汉献帝刘协(公元189 年——公元220年)三国•魏: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一一公元226 年)魏明帝曹睿(公元226 年——公元239 年)魏・齐王曹芳(公元239年一一公元254年)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 年——公元260 年)魏元帝曹奂(公元260年一一公元265年)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一一公元223年)汉•后主刘禅(公元223年一一公元263年)三国•吴:吴大帝孙权(公元229 年——公元252 年)会稽王孙亮(公元252 年——公元257 年)吴景帝孙休(公元257 年——公元264 年)吴末帝孙皓(公元264 年——公元280 年)西晋: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 年——公元290 年)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 年——公元306 年)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6 年——公元311 年)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东晋: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 年——公元322 年)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 年——公元325 年)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 年——公元342 年)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2 年——公元344 年)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4 年——公元361年)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1 年——公元365 年)晋废帝司马奕(公元365 年——公元371 年)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 年——公元372 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 年——公元396 年)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 年——公元418 年)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8年一一公元420年)十六国•汉•前赵:光文帝刘渊(公元308年——公元310 年)昭武帝刘聪(公元310 年——公元318 年)灵帝刘粲(公元318 年——公元318年)秦王刘曜(公元318年一一公元329年)十六国•成汉:武帝刘雄(公元303 年——公元334 年)幽公李期(公元334 年——公元338 年)昭文帝李寿(公元338 年——公元343 年)归义侯李势(公元343 年——公元347 年)十六国•前凉:昭王张寔(公元314 年——公元320 年)成王张茂(公元320 年——公元324 年)文王张骏(公元324 年——公元346 年)桓王张重华(公元346 年——公元353 年)哀公张曜灵(公元353 年公元353 年)威王张祚(公元354 年——公元355 年)冲公张玄靓(公元355 年——公元359 年)归义侯张天锡(公元363 年一一公元376年)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公元319年——公元333 年)海阳王石弘(公元333 年350 年——公元 350 年) 公元394年)十六国•后秦:武昭帝姚苌(公元公元 393 年)文桓帝姚兴(公元 394 年 ——公元 334 年)太祖石虎(公元—公元 349 年) 彭城王石遵(公元 348 年— —公元 348 年) 义阳王石鉴(公元 349 年— —公元 349 年)新兴王石祗(公元 350 年——公元351年)十六国•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公元 350年 ――公元352年)十六国•前燕:文明皇帝慕容皝(公元333 年——公元 348 年)景昭皇帝慕容儁(公元348 年——公元 360 年)幽帝慕容暐(公元360年一一公元370年)十六国•前秦:惠武帝符洪(公元明帝符键(公元 350 历王符生(公元 355 年 宣昭帝苻坚(公元 357 年 哀平帝符丕(公元 385 年 高帝符登(公元 386 年—后主符崇(公元394 年—— 384 年——公元 416 年) 后主姚泓(公元 416 年——公元417年)十六国•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公元 384年 -------------公元 396 年) 惠愍帝慕容宝(公元 396 年— —公元 398 年)昭武帝慕容盛(公元 398 年昭文帝慕容熙(公元 401公元 401 年)年公元407年)十六国•北燕: 惠懿帝高云(公元407年——公元409 年)文成帝冯跋(公元409年——公元430 年)昭成帝冯弘(公元431年——公元437年)十六国•西燕: 济北王慕容泓(公元384年——公元384 年)威帝慕容冲(公元385年——公元386 年)西燕王段随(公元386年——公元386 年)西燕王慕容凯(公元386年——公元386 年)西燕王慕容瑶(公元386年——公元386 年)西燕王慕容忠(公元386年——公元386 年)河东王慕容永(公元386年——公元394年)十六国•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公元385 年——公元388 年)武元王乞伏乾归(公元388 年——公元412 年)文昭王乞伏炽磐(公元412 年——公元428 年)后主乞伏暮末(公元428 年—-公兀430年)十六国后凉:懿武帝吕光(公元386 年——公元399 年)灵帝吕纂(公元399 年——公元401 年)后主吕隆(公元401 年——公元403年)十六国•南凉: 武王秃发乌孤(公元397 年——公元399 年)康王秃发利鹿孤(公元399 年——公元402 年)景王秃发傉檀(公元402年一一公元414年)十六国•北凉:武宣王段业(公元397 年——公元401 年)武宣王沮渠蒙逊(公元401 年——公元433 年)哀王沮渠牧犍(公元433 年——公元439 年)酒泉王沮渠无讳(公元439 年——公兀444 年)河西王沮渠安周(公元444 年—公兀444年)十八国•西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公元407 年——公兀425 年)废主赫连昌(公元425 年——公元428 年)后主赫连定(公元427 年——公元431年)南北朝•南朝•刘宋:宋武帝刘裕(公元420 年——公兀422 年)宋少帝刘义符(公元422 年——公兀424 年)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24 年——公兀453 年)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 年——公兀464 年)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4 年——公兀465 年)宋明帝刘彧(公元466 年——公兀472 年)后废帝刘昱(公元472 年——公兀477 年)宋顺帝刘准(公元477 年—-公兀479年)南北朝•南朝•南齐: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 年——公兀482 年)齐武帝萧赜(公元482 年——公兀493 年)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3 年——公兀494 年)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 年——公兀494 年)齐明帝萧鸾(公元494 年——公兀498 年)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8 年——公兀501 年)齐和帝萧宝融(公元501 年公兀502年)南北朝•南朝•南梁:梁武帝萧衍(公元502 年——公元549 年)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49 年——公元551 年)豫章王萧栋(公元551 年——公元551 年)武陵王萧纪(公元552 年——公元553 年)梁元帝萧绎(公元552 年——公元554 年)贞阳侯萧渊明(公元555 年——公元555 年)梁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一一公元557年)南北朝•南朝•陈朝: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 年——公元559 年)陈文帝陈茜(公元559 年——公元566 年)废帝陈伯宗(公元566 年——公元568 年)陈宣帝陈顼(公元568 年——公元582 年)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2 年——公元589年)南北朝•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 年——公元409 年)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 年——公元423 年)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 年——公元452 年)隐王拓跋余(公元452 年——公元452 年)文成帝拓跋濬(公元452 年——公元465 年)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65 年——公元471 年)孝文帝元宏(公元471 年——公元499 年)宣武帝元恪(公元499 年——公元515 年)孝明帝元诩(公元515 年——公元528 年)孝庄帝元子攸(公元528 年——公元530 年)长广王元晔(公元530 年——公元530 年)节闵帝元 恭( 公元 531 年 —— 公元 531 年) 安定王元 朗(公元 531 年—— 公元 532年)孝武帝元修(公元532年一一公元534年)南北朝•北朝•东 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年一一公元550年)南北朝•北 朝•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 535年一一公元 551年) 废 帝 元 钦 ( 公 元 551 年 — — 公 元554 年 ) 恭帝拓跋廓(公元554年一一公元557年)南北朝•北朝•北齐 • 文宣帝高 洋 ( 公 元 550 年 — —公元 559 年) 废 帝 高 殷( 公元559 年 — — 公 元 560年)孝 昭 帝 高 演 ( 公 元 560 年 — —公 元 561 年) 武 成 帝 高 湛 ( 公 元 561 年 — —公 元 565 年) 后 主 高 纬( 公元565 年 — —公 元 577年)幼主高恒( 公 元 577 年— —公元 577 年)南北 1匕北朝 •北周孝闵帝宇文 觉 ( 公元 557 年—公元557 年)明 帝 宇 文毓( 公 元 557 年 ———公元560 年) 武 帝 宇文邕( 公 元 560 年 ———公元578 年) 宣帝 宇文赟( 公 元 578 年 ———公元579 年) 静帝宇文阐(公元 57 9年 ——公元 581 年)隋朝: 隋文帝杨坚 (元 581 年— —公元 604 年)隋炀帝广( 公元604年——公元 617年) 隋恭帝杨侑(公元 617年——公元 618年)唐朝:唐高祖李渊(公元 618年——公元 626 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 626 年——公元 649 年) 唐高宗李治(公元649 年——公元 683 年) 唐中宗李 显(公元 683 年——公元 684 年)唐睿宗李旦(公元684 年——公元690 年)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公元690 年——公元705 年)唐中宗李显(公元705 年——公元710 年)少帝李重茂(公元710 年——公元710 年)唐睿宗李旦(公元710 年——公元712 年)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 年——公元756 年)唐肃宗李亨(公元756 年——公元762 年)唐代宗李豫(公元762 年——公元779 年)唐德宗李适(公元779 年——公元805 年)唐顺宗李诵(公元805 年——公元805 年)唐宪宗李纯(公元805 年——公元820 年)唐穆宗李恒(公元820 年——公元824 年)唐敬宗李湛(公元824 年——公元826 年)唐文宗李昂(公元826 年——公元840 年)唐武宗李炎(公元840 年——公元846 年)唐宣宗李忱(公元846 年——公元859 年)唐懿宗李漼(公元859 年——公元873 年)唐僖宗李儇(公元873 年——公元888 年)唐昭宗李晔(公元888 年——公元904 年)唐哀宗李柷(公元904年一一公元907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梁:梁太祖朱温(公元907 年——公元912 年)郢王朱友珪(公元912 年——公元913 年)末帝朱友贞(公元913年一一公元923年)五代十国•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公元922 年——公元926 年)明宗李嗣源(公元926 年——公元933 年)闵帝李从厚(公元933 年——公元934 年)末帝李从珂(公元934年一一公元936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 年——公元942 年)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一一公元946年)五代十国•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 年——公元948 年)隐帝刘承祐(公元948年一一公元950 年)五代十国•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 年——公元954 年)世祖柴荣(公元954 年——公元959 年)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一一公元960年)五代十国•十国•南吴:武帝杨行密(公元902 年——公元905 年)景帝杨渥(公元905 年——公元908 年)宣帝杨隆演(公元908 年——公元920 年)睿帝杨溥(公元920年一一公元937年)五代十国•十国•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37 年——公元943 年)元宗李璟(公元943 年——公元961 年)后主李煜(公元961年一一公元975年)五代十国•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镠(公元907 年——公元932 年)文穆王钱元瓘(公元932 年——公元941 年)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41 年——公元947 年)忠逊王钱弘倧(公元947 年——公元947 年)忠懿王钱弘俶(公元947年一一公元978年)五代十国•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公元907年一一公元918年)后主王衍(公元918年------- 公元925年)五代十国・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 年——公元934 年)后主孟昶(公元934年--------------------- 公元965年)五代十国・十国•闽国:太祖王审知(公元909 年——公元926 年)嗣主王延翰(公元926 年——公元927 年)惠宗王延均(公元927 年——公元935 年)康宗王昶(公元935 年——公元939 年)景宗王曦(公元939 年——公元944 年)天德帝王延政(公元943年一一公元945年)五代十国•十国•北汉:世祖刘崇(公元951年---------------------------- 公元954年)睿宗刘承钧(公元954 年——公元968 年)少主刘继恩(公元968 年——公元968 年)英武帝刘继元(公元968年一一公元979年)五代十国•十国•南汉:高祖刘龚(公元916年一一公元942年)殇帝刘玢(公元942 年——公元943 年)中宗刘晟(公元943 年——公元958 年)后主李鋹(公元958年一一公元971年)五代十国・十国•荆南:武兴王高季兴(公元924 年——公元928 年)文献王高从诲(公元928 年——公元948 年)贞懿王高保融(公元948 年——公元960 年)侍中高保勗(公元960 年——公元962 年)侍中高继冲(公元962 年——公元963年)五代十国•十国•楚国:武穆王马殷(公元927 年——公元930 年)衡阳王马希声(公元930 年——公元932 年)文昭王马希范(公元932 年——公元947 年)废王马希广(公元947 年——公元950 年)恭孝王马希萼(公元950 年——公元951 年)后主马希崇(公元951 年—公元951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 年——公元976 年)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76 年——公元997 年)宋真宗赵恒(公元997 年——公元1022 年)宋仁宗赵祯(公元1022 年——公元1063 年)宋英宗赵曙(公元1063 年——公元1067 年)宋神宗赵顼(公元1067 年——公元1085 年)宋哲宗赵煦(公元1085 年——公元1100 年)宋徽宗赵佶(公元1100 年——公元1125 年)宋钦宗赵桓(公元1125 年——公元1127 年)南宋:宋高宗赵构(公元1127 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公元1162 年——公元1189 年)宋光宗赵惇(公元1189年——公元1194 年)宋宁宗赵扩(公元1194 年——公元1224 年)宋理宗赵昀(公元1224 年——公元1264 年)宋度宗赵禥(公元1264 年——公元1274 年)宋恭宗赵显(公元1274 年——公元1276 年)宋端宗赵昰(公元1276 年——公元1278 年)宋末帝赵昺(公元1278 年——公元1279 年)辽朝: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16 年——公元926 年)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 年——公元947 年)世宗耶律阮(公元947 年——公元951 年)穆宗耶律璟(公元951 年——公元969 年)景宗耶律贤(公元969 年——公元982 年)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 年——公元1031 年)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31 年——公元1055 年)道宗耶律洪基(公元1055 年——公元1101 年)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01 年——公元1125 年)金朝: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115 年——公元1123 年)太宗完颜晟(公元1123 年——公元1135 年)熙宗完颜亶(公元1135 年——公元1149 年)海陵王完颜亮(公元1150 年——公元1161年)世宗完颜雍(公元1161年——公元1189 年)章宗完颜璟(公元1189 年——公元1208 年)卫绍王完颜永济(公元1208 ——公元1213 年)宣宗完颜珣(公元1213 年——公元1223 年)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223 年——公元1234 年)末帝完颜承麟(公元1234 年——公元1234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公元1032 年——公元1048 年)毅宗李谅祚(公元1048 年——公元1067 年)惠宗李秉常(公元1067 年——公元1086 年)崇宗李乾顺(公元1086 年——公元1139 年)仁宗李仁孝(公元1139 年——公元1193年)桓宗李纯佑(公元1193 年——公元1206 年)襄宗李安全(公元1206 年——公元1211 年)神宗李遵顼(公元1211 年——公元1223 年)献宗李德旺(公元1223 年——公元1226 年)末帝李睍(公元1226 年——公元1227 年)元朝:太祖铁木真(公元1206 年——公元1127 年)太宗窝阔台(公元1229 年——公元1241 年)定宗贵由(公元1246 年——公元1248 年)宪宗蒙哥(公元1251 年——公元1259 年)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 年——公元1294 年)成宗铁穆儿(公元1294 年——公元1307 年)武宗海山(公元1307 年——公元1311 年)仁宗爱育黎力八达(公元1311 年——公元1320 年)英宗硕德八剌(公元1320 年——公元1323 年)泰宗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323 年——公元1328 年)天顺帝阿速吉八(公元1328 年——公元1328 年)文帝图帖睦尔(公元1328 年——公元1332 年)明宗和世琜(公元1329——公元1329 年)宁宗懿璘质班(公元1332 年——公元1332年)惠宗妥欢贴睦尔(公元1333 年——公元1368 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 年——公元1398 年)明惠帝朱允炆(公元1398 年——公元1402 年)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 年——公元1424 年)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424 年——公元1425 年)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425 年——公元1435 年)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35 年——公元1449 年)明代宗朱祁钰(公元1449 年——公元1457 年)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57 年——公元1464 年)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64 年——公元1487年)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87 年——公元1505 年)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5 年——公元1521 年)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21 年——公元1567 年)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67 年——公元1572 年)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72 年——公元1620 年)明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 年——公元1620 年)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20 年——公元1627 年)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7 年——公元1644 年)南明:明安宗朱由崧(公元1644 年——公元1645 年)明绍宗朱聿键(公元1645 年——公元1646年)明文宗朱聿鐭(公元1646 年——公元1646 年)明昭宗朱由榔(公元1646 年——公元1662 年)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公元1516 年——公元1626 年)清太宗皇太极(公元1626 年——公元1643 年)清世祖福临(公元1643 年——公元1661 年)清圣祖玄烨(公元1661 年——公元1722 年)清世宗胤禛(公元1722 年——公元1735 年)清高宗弘历(公元1735 年——公元1795 年)清仁宗颙琰(公元1795 年——公元1820 年)清宣宗旻宁(公元1820 年——公元1850 年)清文宗奕詝(公元1850 年——公元1861 年)清穆宗载淳(公元1861 年——公元1875 年)清德宗载湉(公元1875 年——公元1908 年)宣统帝溥仪(公元1908 年——公元1911 年)。
秦汉帝王世系一、秦朝1.秦始皇。
秦庄襄王之子。
秦庄襄王(名异人、子楚)继承王位前,在赵国做人质,娶吕不韦的侍妾生秦始皇。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在赵国邯郸出生,取名为政,姓赵。
秦王嬴政(赵政)即秦国国君位时13岁(公元前247年)。
在位第26年时(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兼并天下,称始皇帝。
全国设置36郡,每郡设守、尉、监。
改称百姓为黔首。
认为周朝是火德,秦朝是水德,改黄河为德水。
更改岁首,以十月初一为元旦。
衣服、符节、旗色以黑色为贵。
数目以六为标准(车厢宽六尺,一车驾六马,六尺为一步等)。
第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修筑信宫(极庙)、甬道(通到咸阳)、驰道。
第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到泰山祭天。
第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到达会稽,沿海北上到琅邪,西行到平源津病重,七月死于沙丘平台(51岁),合计在位37年。
2.秦二世皇帝。
名胡亥。
秦始皇之子。
秦始皇去世当年(公元前210年)继位,时年20岁。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造反。
三年(公元前207年)冬,赵高为丞相,杀李斯。
八月,赵高女婿咸阳令阎乐率兵攻入宫内,秦二世自杀。
从秦襄公到秦二世,共610年。
3.子婴。
秦二世之兄的儿子。
公元前207年八月秦二世自杀后,赵高立子婴为帝,子婴在即位前斋戒时车裂赵高,灭其三族。
子婴作秦王46天,楚军将领刘邦率军攻破武关,到灞上,子婴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封好官室府库,驻军灞上。
一个多月后,诸侯兵至,项籍(项羽)为纵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皇族,屠灭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灭秦之后,将秦分成三部分给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
项羽为西楚霸王。
五年后,汉统一天下。
二、西汉1.汉高祖刘邦。
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等人起义。
萧何、曹参、樊哙、刘邦等人在沛县开始造反。
公元前208年,项氏在吴县起兵。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怀王封刘邦为武安侯。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汉(西公元前206-公元9)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3.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4.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5.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7.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8.汉宣帝刘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9.汉元帝刘奭(shi):公元前48-公元前32;10.汉成帝刘鷔(ao):公元前32-公元前6;11.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1;12.汉平帝刘衎(kan):1-6年;13.孺子婴(王莽摄政):6-9年。
东汉(25-220年)1.光武帝刘秀:25-58年;2.汉明帝刘庄:58-76年;3.汉章帝刘炟(da):76-89年;4.汉和帝刘肇:89-106年;5.汉殇帝刘隆:106-107年;6.汉安帝刘祜(hu):107-126年;7.汉顺帝刘保:126-145年;8.汉冲帝刘炳:145-146年;9.汉质帝刘缵(zuan):146-147年;10.汉桓帝刘志:147-168年;11.汉灵帝刘宏:168-190年;12.汉献帝刘协;190-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三国(220-265年)1.魏国魏文帝曹丕:220-227年;魏明帝曹叡(rui):227-240年;魏齐王曹芳:240-254年;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魏元帝曹奂:260-265年2.蜀国昭烈帝刘备:221-223年;后主刘禅(shan):223-263年。
3.吴国大帝孙权:222-252年;会稽王孙亮:252-258年;景帝孙休:258-264年;乌程侯孙皓:264-280年。
西晋(265-317年)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秦国历代帝王一览表时期帝王在位时间备注西周时期臧罗生约公元前897年封号秦王春秋战国时期公子彭城约公元前897年-前887年秦国第一任君主邮干约公元前887年驷文子约公元前887年-前858年秦穆公虢阳君约公元前858年-前822年秦穆公之子公子无知约公元前856年-前821年秦国第三任君主公子勇约公元前821年-前818年秦厉共公驹负刍约公元前818年-前778年秦共公登询约公元前778年-前744年秦景公壬寅约公元前744年-前728年秦悼公郄无忌约公元前728年-前717年秦赵佗秦国统一中国秦始皇前221年-前210年秦朝第一位皇帝胡亥前210年-前207年秦二世,秦始皇之子二世胡亥矶山陵前207年秦国灭亡西周时期秦国帝王臧罗生约公元前897年,秦王臧罗生自称秦王,成为秦国首任君主。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帝王公子彭城约公元前897年-前887年,公子彭城成为秦国第一任君主。
邮干约公元前887年,邮干接替公子彭城成为秦国君主。
驷文子约公元前887年-前858年,驷文子(秦穆公)成为秦国君主。
他是秦国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秦国的开国君主。
虢阳君约公元前858年-前822年,虢阳君继承驷文子成为秦国君主,他是秦穆公之子。
公子无知约公元前856年-前821年,公子无知(秦厉共公)成为秦国第三任君主。
他是秦穆公之孙。
公子勇约公元前821年-前818年,公子勇(秦共公)继承公子无知成为秦国君主。
驹负刍约公元前818年-前778年,驹负刍(秦景公)成为秦国君主。
登询约公元前778年-前744年,登询(秦悼公)继任秦景公成为秦国君主。
他是秦景公之子。
壬寅约公元前744年-前728年,壬寅(秦赵佗)继位为秦国君主。
秦国统一中国的帝王秦始皇前221年-前210年,秦始皇成为秦朝的皇帝,统一了中国,被尊为秦朝的开国皇帝。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统一措施,包括均田制、统一文字和货币等。
胡亥前210年-前207年,胡亥继承秦始皇成为秦朝第二位皇帝。
帝王世系表之三: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表]帝王世系表之三:秦朝、西汉、东汉、三国历代皇帝
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因秦朝王室为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区
分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朝历代皇帝
汉朝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
帝,享国四百零五年。
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
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
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
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
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
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
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中国历代皇帝及年表(全集)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为的皇帝10.汉章帝(刘炬)——“章草”皇帝11.汉桓帝(刘志)——碌碌无为的皇帝12.汉献帝(刘协)——东汉最后一个皇帝13.三国魏武帝(曹操)——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14.三国魏文帝(曹丕)——政坛、文坛双峰并峙的皇帝15.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智慧与魅力并存的皇帝16.三国吴大帝(孙权)——智勇兼备的英雄17.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18.西晋惠帝(司马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19.东晋元帝(司马睿)——东晋的第一代皇帝20.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21.十六国汉光文帝(刘渊)——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国皇帝22.十六国昭武帝(刘聪)——匈奴汉国第二代国君23.十六国前赵皇帝(刘曜)——神射手24.十六国后赵高祖(石勒)——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少数民族皇帝25.十六国后赵国太祖(石虎)——残暴、偏激、猜疑26.十六国前秦宣昭帝(苻坚)——古代三位最杰出的皇帝之一27.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28.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着雄图大略的皇帝29.南北朝南齐高帝(萧道成)——“鱼鳞子”30.南北朝齐废帝(萧宝卷)——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31.南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骄子33.南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历史上最癫狂的皇帝34.隋文帝(杨坚)——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35.隋炀帝(杨广)——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36.唐高祖(李渊)——大唐帝国的奠基人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范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39.唐中宗(李显)——被3个女人左右的皇帝40.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继承大统的皇帝41.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42.唐玄宗(李隆基)——音乐皇帝43.唐肃宗(李亨)——两耳不闻窗外事44.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45.唐德宗(李适)——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46.唐顺宗(李诵)——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47.唐宪宗(李纯)——中兴之主48.唐穆宗(李恒)——纵情享乐终其一生49.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晃)——五代时期的第一个皇帝50.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喜欢唱戏的皇帝51.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52.五代十国后晋出帝(石重贵)——善始未能善终53.五代十国后汉高祖(刘禺)——后汉王朝的开国皇帝54.五代十国后周太祖(郭威)——五代时期后周的建立者55.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帝王56.五代十国吴武帝(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57.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界)——后废吴主自立,建立南唐58.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59.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镏)——“海龙王”60.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国的建立者6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62.宋真宗(赵恒)——信小人、远贤臣63.宋仁宗(赵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64.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民族的英雄65.辽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强盛的人66.辽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67.辽景宗(耶律贤)——辽朝皇帝中比较有作为的皇帝6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69.西夏景宗(李元吴)——中国西夏第一位皇帝70.元太祖(铁木真)——一代天骄71.元太宗(窝阔台)——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国的缔造者73.元成宗(铁穆耳)——守成之君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75.明惠帝(朱允坟)——帝王之旅四年告终76.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77.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平庸老实人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79.明英宗(朱祁镇)——玩童皇帝80.明代宗(朱祁钰)——“代替他人当皇帝”81.明宪宗(朱见深)——糊涂皇帝82.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统84.明穆宗(朱载重)——平平淡淡才是真85.明神宗(朱翊钧)——一代英主却背负千古骂名86.明光宗(朱常洛)——赋予传奇色彩的皇帝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88.明思宗(朱由检)——历史剧中的悲剧人物89.清太祖(努尔哈赤)——开疆扩土、骁勇善战的英雄90.清太宗(皇太极)——血腥人生91.清世祖(顺治)——清人关后的第一位皇帝92.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93.清世宗(雍正)——一位扑朔迷离的皇帝94.清高宗(乾隆)——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95.清仁宗(嘉庆)——励精图治却未能扭转历史96.清宣宗(道光)——满清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帝王97.清文宗(咸丰)——有重整江山之心,却无回天之力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99.清德宗(光绪)——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选而继承大统的皇帝100.末代皇帝(宣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秦汉皇帝列表肖营子高级中学唐友整理1、秦始皇嬴政:中国第一个皇帝,(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汉族(当时称“华夏”),生于赵国首都邯郸。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其中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
葬于郦邑(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25里处)。
2、秦二世胡亥: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二世祖(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第十八子,扶苏之弟,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自幼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
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李斯的帮助下,逼死扶苏,继而又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从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其墓,很简单,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称胡亥墓。
..3、秦末王嬴子婴,即秦三世(?―前206年),嬴姓,名子婴,或单名婴。
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在位仅46日。
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西汉皇帝列表汉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共12年。
汉朝开国皇帝终年62岁,葬于长陵。
朝代故事:垓下之战、白登之围。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共7年。
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
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
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
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在位,共4年。
被吕后所杀,时年12。
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共4年。
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吕后死后和兄帝梁阳、常山王同时被大臣所杀。
吕后(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0年执政,共16年。
高祖皇后,高祖死后执政,病死,终年62岁,葬于高祖长陵的西园(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秦漢三國年表(附圖)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0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2、二世胡亥 3年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
在两汉之际,还有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l3年。
8、宣帝询本始,25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10、成帝骜建始,26年。
11、哀帝欣建平, 6年。
12、平帝珩元始, 5年。
l3、孺子婴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建武 33年。
3、章帝炟建初 l3年。
4、和帝肇永元 17年。
5、殇帝隆延平 1年。
6、安帝佑永初 19年。
7、顺帝保永建 l9年。
8、冲帝炳永加 l年。
9、质帝钻本初 l年。
l0、桓帝志建和 2l年。
ll、灵帝宏建宁 22年。
12、少帝辨光熹 1年。
l3、献帝协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
但史家往往以l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黄初 7年。
2、明帝睿太和 13年。
3、齐王芳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章武 3年。
2、后主禅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0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秦国历史帝王表及简介1、秦非子,嬴非(秦嬴),公元前888年—公元前858年。
2、秦侯,未详其名,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
3、秦公伯,嬴公伯,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
4、秦仲,嬴秦仲,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
5、秦庄公,嬴其,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
扩展资料6、秦襄公(立为诸侯),嬴秦开,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
7、秦文公,名未详。
8、秦静公(秦竫公),未即位。
9、秦宪公(秦宁公),嬴立,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
10、秦出子,嬴曼,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
11、秦武公,嬴说,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
12、秦德公,嬴嘉,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
13、秦宣公,嬴恬,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
14、秦成公,嬴载,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
15、秦穆公(秦缪公),嬴任好,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
16、秦康公,嬴罃,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
17、秦共公,嬴稻/嬴貑,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
18、秦桓公,嬴荣,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
19、秦景公,嬴石,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
20、秦哀公(秦毕公/秦公),嬴稷,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
21、秦夷公,未即位。
22、秦惠公,嬴宁,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2年。
23、秦悼公,嬴盘,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77年。
24、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嬴刺,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
25、秦躁公(秦趮公),嬴欣,公元前442年—公元前429年。
26、秦怀公,嬴封,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
27、秦灵公(秦肃灵公),嬴肃,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15年。
28、秦简公,嬴悼子,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0年。
29、秦惠公,嬴仁,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
30、秦出公(秦少主),嬴昌,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5年。
31、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嬴师隰/嬴连,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
中国所有朝代及皇帝在位时间中国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3.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4.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5.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7.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8.汉宣帝刘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9.汉元帝刘奭(shi):公元前48-公元前32;10.汉成帝刘鷔(ao):公元前32-公元前6;11.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1;12.汉平帝刘衎(kan):1-6年;13.孺子婴(王莽摄政):6-9年。
东汉(25-220年)1.光武帝刘秀:25-58年;2.汉明帝刘庄:58-76年;3.汉章帝刘炟(da):76-89年;4.汉和帝刘肇:89-106年;5.汉殇帝刘隆:106-107年;6.汉安帝刘祜(hu):107-126年7.汉顺帝刘保:126-145年;8.汉冲帝刘炳:145-146年;9.汉质帝刘缵(zuan):146-147年;10.汉桓帝刘志:147-168年;11.汉灵帝刘宏:168-190年;12.汉献帝刘协;190-22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三国(220-265年)1.魏国魏文帝曹丕:220-227年;魏明帝曹叡(rui):227-240年;魏齐王曹芳:240-254年;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魏元帝曹奂:260-265年2.蜀国昭烈帝刘备:221-223年;后主刘禅(shan):223-263年。
3.吴国大帝孙权:222-252年;会稽王孙亮:252-258年;景帝孙休:258-264年;乌程侯孙皓:264-280年。
西晋(265-317年)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约公元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秦非子秦公伯秦仲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秦静公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在位12年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秦康公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秦共公前608年-前604年在位5年秦桓公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秦哀公前536-前501年在位36年秦夷公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秦厉共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秦惠文王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秦庄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22年秦朝皇帝列表前221年赢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
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
秦始皇帝(前221年-前210年)秦二世皇帝(前209年-前207年)秦末王(前207年)秦灭六国年表: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
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
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军王贲率领10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
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
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
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
燕、赵彻底灭亡,秦始皇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
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
汉朝历代帝王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西汉自高祖刘邦创建以来,使中国一度成为强盛、富饶的大帝国。
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1)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前206年---前195年在位,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
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2)惠帝刘盈(前211--前188)前195---188年在位,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
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
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3)吕后吕雉(前241--前180)前188---前180年在位,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
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
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
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
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4)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前180---前157年在位,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
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
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
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缇萦救父,文景之治,(5)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前157---前141年在位,景帝,文帝的儿子。
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
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
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文景之治,七国之乱,(6)武帝刘彻(前157--前87年)前141---前87年在位,武帝,景帝第九子。
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
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
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
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
张骞出西域,独尊儒术,漠北之战,霍去病之死,苏武牧羊,司马迁与史记。
(7)昭帝刘弗陵(前95--前74年)前87---钱74年在位,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
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
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8)宣帝刘病已(前91--前49年)前74---前49在位,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
昭帝无子,刘病已立。
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
史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
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
宣帝中兴。
(9)元帝刘奭(前75--前33年)前49---前33年在位,元帝刘奭,宣帝子。
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
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
元帝死于前33年,时年43岁。
昭君出塞。
(10)成帝刘骜(前52--前7年)前33---前7年在位,成帝刘骜,元帝子。
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成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11)哀帝刘欣(前26--前1)前7---前1年在位,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
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
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
断袖之癖.(12)平帝刘衎(前9--公元5年)公元0---公元5年在位,平帝刘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
即位时9岁。
王莽掌权。
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
时年14岁。
(13)孺子刘婴(5--25年)5---8年在位,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
即位时才2岁。
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
王莽代汉。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史称“新朝”。
年号为“始建国”。
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帝王莽(前15--23年)9---23年在位,始初元年(前8年)刘婴「禅让」于王莽,莽即皇帝位,次年改国号为「新」。
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
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在位15年,死时68岁。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更始帝刘玄(?-25年)23—25年在位3年,更始帝刘玄(卒于25年),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中国两汉之际绿林军建立年号更始的政权的皇帝。
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祖父为苍梧太守刘利,父刘子张,母何氏,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刘秀,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
(1)光武帝刘秀(前6--57年)25---57年在位,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
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
25年刘秀称帝。
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马革裹尸。
(2)明帝刘庄(28--75年)57---75年在位,明帝,刘秀的第四子。
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
死于75年,时年48岁。
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至今仍存. 班超出使西域。
(3)章帝刘炟(58--88年)75---88年在位,章帝,明帝第五子。
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
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
死于88年,时年31岁。
(4)和帝刘肇(79--105年)88---105在位,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
后杀窦宪掌权。
在位18年,死于105年。
时年27岁。
(5)殇帝刘隆(105--106年)105---106年在位,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6)安帝刘祜(94--125)106---125在位,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
太后死后掌权。
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
死于125年,时年32岁。
蔡伦造纸。
婴帝刘懿汉安帝去世后,太后阎姬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
少帝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
但少帝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汉安帝的儿子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7)顺帝刘保(114--144年)125---144年在位,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
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
政治日益腐败。
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张衡和地动仪。
(8)冲帝刘炳(143--145年)144---145年在位,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9)质帝刘缵(138--146年)145---146年在位,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
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
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
时年9岁。
(10)桓帝刘志(132--167年)146---167年在位,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
蠡吾侯刘异的儿子。
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
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
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