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考察报告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30.12 KB
- 文档页数:20
安徽宏村写生考察报告篇一:安徽写生考察报告1写生考察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刘ZB环艺131 静2013年安徽写生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13年10月8日-2013年10月18日考察地点:安徽黟县南屏、关麓、木坑竹海、潜口民宅、八卦村、屏山、宏村、西递。
1考察目的:通过采风与写生,对徽派建筑及皖南景观环境特色的印象及总结,分析其对本专业设计的帮助及具体的运用。
正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安徽这片美丽壮阔的土地进行写生实习。
安徽,黟县南屏。
从10月8日到10月18日,历时十天,期间到过周边的一些乡村浏览参观写生,照片有二百多张,速写有近20多张。
颠簸了十多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路上,我们遇到一队在这写生的学生,他们对我们默默的说有一群来受苦的。
我们苦笑。
说实话在还没来之前我们已经在学姐学长做过工作了,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们即将面对的环境。
但我们还是满怀期待:期待写生的一路风光;期待心灵与景色的一次次碰撞;期待画画的时候画纸上出现的最美好的图象。
也在等待在期待以外的东西……写生,最重要的是去感受当地的风情,然后把那种风情抒发在画纸上。
换言之,画纸也只是载体,而真正的感受是存在心里的,捕捉心里的感受是画出好画的前提,而感受又是很难被捕捉到的,所以想要画出好画也决非易事,好在出去写生,当地的风情能带给人大量的自己想要的那种感受,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写生的时候出现的最直接的收获问题了。
2屏山:这次安徽写生的给我影响感触最大的莫过于屏山村和宏村,感觉他们最能代表徽派建筑风格。
先说屏山村。
它地处黟城东北约4公里的屏风山和吉阳山的山麓。
吉阳溪九曲十弯,穿村而过,两岸石磅不时飞来村妇浣洗的锤声,蓄水石磅白花飞溅;青砖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后铺的商铺夹岸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
屏山村又称舒村,这个村子舒姓居多。
舒秀文的故居也坐落在此。
这里与郑州相比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
关于赴安徽学习考察报告关于赴安徽学习考察报告 xx年4月8日至4月19日,根据地委组织部的安排,本人赴安徽合肥学习考察。
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宗教管理、领导干部形象塑造、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管理与沟通、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徽文化,并对合肥市政建设、合肥市博物馆、黄山及沿途旅游发展、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
收获匪浅,体会颇多。
现将赴安徽合肥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安徽印象(一)保护历史古迹,宣传本地人文旅游资源。
安徽是才子辈出、名宦高官代代有人,传统文化积淀厚重的江南地区。
伴随着这些历史名人的古迹比比皆是,轶事广为流传。
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切实保护当地历史古迹和名人故居,收集史料编印成册,丰富了本地人文旅游资源。
安徽黟县西递村民居有数百年历史,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点上,各种资料书籍琳琅满目,可供游客挑选购买。
这些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景区增添了特色和魅力。
(二)旅游文化品种丰富,宣传和服务功能健全。
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加深对旅游地的感性认识。
各地景点上,有关当地的历史古迹、名人事迹等相关书籍,各类文化艺术产品,在小摊或店铺摆售,甚至饮食业也体现当地的特色。
(三)打造文化品牌,激活乡村旅游业。
把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以“福山福水福人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徽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居融为一体,促使文化旅游有了新发展。
当地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深入挖掘、、包装乡村民俗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坚持政府品牌宣传与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推出一批古村落、文化名村,经包装后,成为受游客青睐的新景点,充分展示了“山水为形、生态为体、乡村为依、文化为魂、休闲为魅”的旅游特色。
安徽采风调研报告安徽是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地处华东地区,长江中游。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安徽省政府积极推动采风调研,以了解本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以下是我对安徽采风调研的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采风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安徽省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可行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促进安徽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采风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会等方法。
我们前往了安徽省的多个农村地区,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并与当地农民和政府官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农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完善。
2.存在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
农民缺乏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较低。
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
3.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产业多元化,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交通和电力供应的便利性。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降低农民融资成本,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四、结论通过这次采风调研,我们对安徽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希望安徽省政府能够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合肥考察调研报告合肥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在中国东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合肥的经济发展现状、城市规划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明确合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二、经济发展现状1.工业发展:合肥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许多知名企业和产业园区,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等。
工业发展始终是合肥经济的支柱。
2.高新技术产业:合肥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拥有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团队。
合肥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硅谷城市之一,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3.城市规划:合肥城市规划相对较新,许多新兴的商业区和住宅区正在建设中。
城市规划注重生态环保和人文景观,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城市规划1.新四季广场:新四季广场是合肥市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商业资源和完善的运输设施而受到赞誉。
广场上有许多高档商店、餐厅和娱乐设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消费者。
2.生态园区:合肥大力发展生态园区,通过种植绿化、建设公园等方式,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户外休闲空间。
生态园区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还提供了机会让市民与自然亲近,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四、人文环境1.教育:合肥拥有许多优秀的高等学府,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
这些高校不仅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还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文化艺术:合肥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设有许多博物馆、画廊和音乐厅等文化场所。
这些场所不仅展示了合肥的文化遗产,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3.生活便利:合肥的交通发达,地铁和公交系统覆盖范围广、节奏快。
此外,购物中心、餐厅和医疗场所等生活设施齐全,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结论通过本次考察调研,我们对合肥的经济发展现状、城市规划及人文环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总体上,合肥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
安徽考察调研报告安徽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也出现了较大的差距。
为了更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潜力,本次考察选择了安徽省作为调研的对象。
安徽省作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报告将围绕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禀赋、产业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二、经济发展状况1.经济总量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安徽省的GDP总量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6.1%。
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列前列,对于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2.产业结构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较为丰富,以制造业为主导。
其中,传统产业如钢铁、化工等在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受制约于资源禀赋和环境保护要求,产业结构正逐渐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转型升级。
三、资源禀赋1.自然资源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为制造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安徽省还拥有大面积的耕地和充足的水资源,为农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人力资源安徽省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人口规模大约为6000万人。
但是,由于教育水平和技能结构相对较低,劳动力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四、产业特点1.先进制造业安徽省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如三一重工、合肥通用机械等,涵盖了机床、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新兴产业安徽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迅猛。
例如,合肥经开区的创新产业园集聚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为安徽省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未来发展趋势1.转型升级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安徽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同时,推动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环境也十分重要。
安徽宏村设计考察报告篇一:安徽黄山市西递宏村考察报告考察报告1.考察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屏山、南屏、呈坎。
2.考察目的:通过对考察地人文符号等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专业意识。
3.考察方向:(1)历史遗留符号考察,历史感的来源。
(2)现代符号与现代历史遗留符号的融入与碰撞。
(3)考察地的历史遗留符号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地区的比较。
10月15日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市。
来到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考察点—屏山。
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
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
我们住在了万春旅店,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行了几千里路了。
吃过早饭,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来到舒秀文故居。
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还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
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
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
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
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
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
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
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
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安徽名人馆考察报告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参观了安徽省的名人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在我的考察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在安徽名人馆的见闻和感受。
安徽名人馆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它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建筑。
整个建筑群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场馆,其中包括文物陈列馆、徽州文化展示馆、古代科技馆和民族英雄馆等。
在我的考察中,我主要参观了文物陈列馆和民族英雄馆。
文物陈列馆展出了许多关于安徽省历史和文化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包括石器、青铜器、陶器、金银器、书画和玉器等。
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为我们展示了历史上的辉煌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看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物是安徽省出土的青铜器。
它们的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
此外,文物陈列馆中还有一些历史名人的手迹、书画和著作,并配有详细的解说,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名人的思想、文学和艺术成就。
我发现,这对于我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名称大有裨益。
在民族英雄馆,我看到了许多安徽省的英雄和模范人物。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各种艰苦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比如,陈毅元帅、戴安澜院士、宋庆龄女士等人,他们的事迹不仅是安徽省的骄傲,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荣誉。
民族英雄馆也展示了许多历史照片和真实场景,非常生动地再现了安徽省英雄和模范人物的刻骨铭心的奋斗历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牺牲精神。
总的来说,这次安徽名人馆的考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观察和了解文物,了解名人的故事,我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也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先贤和英雄。
这次考察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国人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应积极发掘和传承中国文化与精神,为推动中国的发展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关于某某同志的政审考察报告
某某,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3年7月出生,安徽蒙城县人,现为管理学院201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
在思想品德方面,某某同志积极追求进步,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大学学习期间,关心政治,能坚持主动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
时刻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学习方面,该同志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方法恰当,善于思考,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专业理论,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知识面,成绩优秀。
通过CET4级和全国计算机三级等级考试,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
在工作能力方面,该同志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担任班级安全委员和学院学生会主席期间,工作表现突出,尽职尽责,组织广大同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获得“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在自律意识方面,该同志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待人诚恳,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校纪校规,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
安徽旅游调研报告安徽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旅游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安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探索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了解旅游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前往安徽的几个主要旅游目的地,包括徽州古城、九华山、黄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
2. 网络调查:我们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调查问卷的发布,收集了大量的游客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安徽旅游资源丰富:安徽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黄山的壮丽山景、徽派建筑的特色等。
这些资源为安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旅游基础设施不足:尽管安徽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交通状况不便利,给游客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足:安徽的旅游产品多以传统的风景名胜区为主,缺乏特色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这使得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可能没有很多的选择。
4.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安徽的旅游服务质量整体上还有待提高。
有些旅游景区的服务人员态度不友好,服务效率低下,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问题与建议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提升安徽旅游的竞争力,首先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交通、住宿等方面。
建设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改善游客的出行条件。
2. 创新旅游产品:安徽应该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更多的特色旅游线路和体验项目。
可以结合徽派文化、传统手工艺品等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鼓励旅游景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4. 拓展旅游市场:安徽应该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合作,推动旅游资源共享,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安徽旅游。
五、结论安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
为提升安徽旅游业的竞争力,我们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并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安徽考察研究报告安徽考察研究报告1. 引言本文是根据对安徽省进行的考察研究整理而成。
安徽位于中国的东部,是华东地区的一个省份。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安徽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情况、文化特色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系统地介绍安徽的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2. 自然环境2.1 地理位置和地貌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中部,东临江苏省,南接浙江省和江西省,西邻湖北省,北靠河南省。
全省总面积为13.96万平方公里,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
其中,大别山、黄山是安徽的两个重要山脉。
2.2 气候特点安徽省的气候分布较为复杂,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全年降水充沛,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经济发展3.1 主要产业安徽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安徽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作物。
制造业方面,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涵盖了钢铁、电子、汽车等多个行业。
服务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包括金融、旅游、文化传媒等领域。
3.2 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9年,安徽省的生产总值达到2.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5万元。
安徽的工业化水平较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
同时,安徽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提升经济的综合实力。
3.3 经济发展潜力和挑战尽管安徽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安徽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过度依赖制造业。
其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安徽需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4. 文化特色4.1 历史遗迹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如九华山、庐山等。
其中,黄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另外,安徽还有众多的古村落,如西递、宏村等,这些村落保留了古代建筑风格和传统生活方式。
安徽红色文化考察报告为了深入了解安徽红色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
安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多著名的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分布在这个地区。
我们的考察之旅涵盖了多个地点,这些地点与中国的历史和革命息息相关。
以下是我们的考察报告:首先,我们参观了芜湖市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第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位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和背景。
我们了解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形成和发展,并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通过展览、图片、文件和实物,我们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接着,我们来到黄山市的黄山革命烈士陵园。
这个陵园是为了纪念在中国革命中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重大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
我们看到了许多雕塑和纪念碑,这些纪念碑上刻有革命烈士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并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敬意。
在安庆市,我们参观了安徽安庆根据地纪念馆。
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在安徽安庆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建立的。
我们了解到,在这个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许多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通过展览和多媒体演示,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进行斗争和建设的艰辛和成果。
最后,我们来到宣城市的红色文化广场。
这个广场是为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而建立的。
我们看到了许多红色文化标志,如红星、党旗和毛泽东像。
这个广场是人们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庆祝重要节日的场所。
我们体验到了在这里人们对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崇敬和铭记的情感。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安徽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奉献和牺牲。
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坚守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视察安徽宣讲情况汇报近期,我作为安徽省政府的代表,前往各地进行视察和宣讲工作。
在此,我将对我所到地方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前往合肥市进行了视察和宣讲工作。
在合肥市,我参观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向他们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最新政策和发展规划,并就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些政策进行了讨论。
在宣讲会上,我向当地群众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扶贫政策和环境保护措施,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接着,我前往淮南市进行了视察和宣讲工作。
在淮南市,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与当地企业家和农民代表进行了座谈。
我向他们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产业升级和农村振兴政策,并就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行了交流。
在宣讲会上,我向当地群众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就业政策和教育改革措施,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随后,我前往黄山市进行了视察和宣讲工作。
在黄山市,我参观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与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
我向他们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政策,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当地旅游资源进行了讨论。
在宣讲会上,我向当地群众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文化扶持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支持。
最后,我前往铜陵市进行了视察和宣讲工作。
在铜陵市,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情况,并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
我向他们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工业升级和城市规划政策,并就如何更好地推动当地工业发展进行了讨论。
在宣讲会上,我向当地群众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城市改造政策和社会福利措施,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总的来说,我此次视察和宣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群众的交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各地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并向他们介绍了安徽省政府的政策措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我相信,在安徽省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
安徽蚌埠全域旅游调研报告根据安徽省蚌埠市全域旅游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和实地考察。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一、目前蚌埠市的全域旅游发展状况蚌埠市地处华东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蚌埠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蚌埠博物馆、梁山洲际小镇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蚌埠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全域旅游的发展。
然而,目前全域旅游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亟待提升,整体旅游环境还有待改善。
二、蚌埠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蚌埠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蚌埠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全域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域旅游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为蚌埠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蚌埠市全域旅游发展的规划建议针对蚌埠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二是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投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三是加强对全域旅游市场的调研和分析,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渠道和客源。
总而言之,蚌埠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拥有巨大的全域旅游发展潜力。
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蚌埠市的全域旅游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随着国家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理念,蚌埠市应该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景点的合作,打造更加完整的旅游线路和区域联动效应。
合理规划和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蚌埠市的旅游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另外,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蚌埠市还可以积极借力互联网平台,拓展线上营销和推广渠道,提高蚌埠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与知名旅游平台的合作,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可以扩大蚌埠市的全域旅游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徽州考察调研报告徽州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徽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了解徽州的发展状况和文化特色,我们组织了一次考察调研活动。
本报告旨在对此次调研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徽州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参考。
二、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徽州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促进徽州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
我们先后到访了黄山市徽州区的各个景点和特色街区,与当地政府官员、旅游企业代表和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访谈。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问卷调查,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徽州的历史文化徽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观了徽州古城、土楼以及徽州博物馆等景点后,我们了解到徽州的建筑风格独特,艺术品种繁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四、徽州的旅游资源徽州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然而,我们发现其中一些建筑物的保护和管理存在不足之处,导致部分景点的观光体验受到影响。
我们建议加强对徽州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管理,并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徽州的经济发展徽州的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徽州的旅游业发展尚未充分挖掘,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发展策略。
另一方面,徽州的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徽州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徽州经济的全面发展。
六、徽州的可持续发展徽州作为一个文化名城,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弘扬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建议加强对徽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推动徽州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另外,我们还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黄山等自然景点的保护。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环境教育,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徽州的自然生态得以保护和继续发展。
安徽黄山调研报告安徽黄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安徽黄山的自然风景及旅游资源,以及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提出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对黄山风景区、松阳风景区和宏村古村落的考察;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相关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三、调研结果1.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在黄山风景区和松阳风景区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黄山山峰巍峨壮丽,云海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松阳风景区的森林湖泊景色优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其成为一处理想的休闲度假之地。
2.古村落保护有待加强宏村古村落作为中国四大古村之一,在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然而,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古建筑存在着维修不及时和保护不力的问题,对于宏村的保护需要加强。
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黄山风景区和松阳风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主要包括交通、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
这些设施不仅方便了游客的出行,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体验。
4.旅游业发展仍有潜力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大部分游客对黄山旅游体验较为满意,表示愿意再次光顾。
同时,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率也相对较高。
这说明黄山的旅游业仍有发展潜力,并且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建议和措施1.加强自然风景保护对于黄山风景区和松阳风景区等自然风景资源,应加强保护工作,合理规划游览线路,避免过度开发和滥建,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
2.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对于宏村古村落等古建筑,要加强维修和修缮工作,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保护工作,保护古建筑的同时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3.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改善旅游配套设施,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4.促进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的深度融合发掘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民增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安徽艺术考察报告篇一:安徽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1X年3月20日—4月1 日考察地点:宏村.西递.南屏姓名:杜建华班级:零九级装潢艺术设计五班学号:201X070405030指导老师:潇静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2.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3.锻炼自己的速写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造型掌握能力;4.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5.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专业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现代设计公司的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考察内容:速写写生十多天来对徽派建筑的触摸、受徽州古文化的熏陶,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之福地产生了种浓厚的依恋之情。
它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古巷,粉墙青砖黑瓦的古民居,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极具魅力的明清家具,无不令人徘徊踟躇、流连忘返。
3月20日早上六点多,天还未亮,我们漯职院装潢班6个班和环艺动漫专业坐上了学校包的汽车向宏村出发,路上大约走了9个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宏村。
当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下车后,我们环顾四周,落日的余辉打在村口古桥上,给古桥晕上了淡淡的一抹胭脂。
看着这个我们陌生的村落,脸上洋溢着微笑,这个神秘的村落会带给我们怎样神秘的十天呢!我们很是期待!这里川媚山秀,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独领神韵。
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
恰似巨幅长卷,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仿佛身处蓬莱仙境之中。
马头墙、青石板路、各色的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中,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
好一个文化村落。
8号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刚进村,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绿幽幽的林荫小道和一汪碧蓝的湖水,导游说那就是南湖。
安徽历史考察报告800字安徽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在这个方圆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代中原文化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安徽文化。
安徽文化崛起于南宋,发展于元代,繁荣鼎盛于明清,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安徽人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谓流派纷呈,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成果辉煌。
安徽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文化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这次的外出安徽写生我有幸能来领略这古老的徽文化。
从广州出发历经二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才到目的地。
在这个将近二十天的写生日子里,我去过了让人陶醉的宏村;去过了让人流连忘返的卢村;去过了让人有种世外桃源的西递村;去过了雄伟壮观的齐云山;去过了繁华热闹的屯溪老街;去过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屏山村;去过了祠堂成群的南屏村;还有那黄山脚下的影视城——秀里影视城。
去了这么多地方,这里浓厚的地域文化熏陶着我这外地人。
下面我从几方面来介绍这里的历史文化:说起这里的村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我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村落是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是中国古代依据仿生建造的,具有独特造型的牛型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社会,中国古代村落,主要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制为基础而形成的。
浏览了这些古村落你不难发现这里聚族而居。
宏村以“汪”性为主,西递以“胡”性为主,屏山以“土家人”为主,南屏以“叶,程,李”性为主,卢村以“卢”性为主。
黟县自古是个宗法社会,聚族而居。
清朝沈奎在《黟县杂咏》中写道:“朱陈聚族古风存,一姓从来住一村。
野老今年交八十,生来不识县衙门。
”写的就是乡村聚族而居,与外交往不多的景况。
安徽民居讲究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房屋布局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自古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
安徽考察报告范文自从我选择了环境艺术这个专业后,我就对自己有了些新的认识。
做事要注重效率这个没错,但有些事情并不是光花时间就能见成效的,就拿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来说吧,它就是一个科学与艺术兼容的新兴学科。
而没有立意新颖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是无法在此专业上有太大成就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就从如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训练好扎实的美术功底;其次,守住一颗宁静的心,排除杂念,着力提高自身对艺术的修养及审美鉴赏力;再次,着眼长远,多多浏览名家名作,兼顾现实,学好环境艺术设计相关基础。
此次考察屏山、西递、宏村、南屏之行,让我获益不少,收获颇多。
早日就对安徽世界文化遗产地——屏山、西递、宏村、南屏怀有一种美好向往,很想见识一番它的无限魅力之处。
当然,对一种美好事物的欣赏,光用眼睛去观看,用现代数码技术去记录是远远不够的。
某学者为徽州题词:“想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生活,到北京去;想了解中国明清百姓生活,到屏山、西递、宏村、南屏去。
”这足以体现了这里民居建筑的艺术魅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屏山、西递、宏村、南屏的历史背景。
我们的第一站——屏山。
经过了两个小时汽车的颠簸,终于到了这次考察的目的地——黟县屏山。
到达之后稍做安顿就参观村落,那么的古朴,小桥、流水、人家,最原始古朴的村落。
北靠如屏青山、地处黟县盆地一角的屏山村,兼有山乡小镇与江南水乡的风景特色: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十几座单孔石拱古桥又弯腰弓背地跨河将它们紧紧相连。
这里秀丽的湖光山色、对比强烈的青瓦白墙、坚挺厚实的老砖古房,还有处处氤氲的文化气息,都让我的目光难以离弃。
只要到过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这里的美景的,这个被称作“桃花源里人家”的地方。
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作为极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徽州的老房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胸中小五岳,足底大九州”的徽州人,他们服贾四方,或成巨富荣归故里,将域外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广侈华丽以明得志,构筑起一幢幢精巧别致的民居建筑。
故此,早在晚明时期,“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就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景观。
我真正领略徽派建筑是在屏山村。
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遗忘的旧梦。
现代的阳光还没有照耀在它青灰的屋瓦上,在都市的喧哗这之外,它抱残守缺,在皖南的清澈中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生活。
屏山村在黟县,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徽派建筑群。
远处望去,屏山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屏山古称长宁里,为舒氏聚族而居之地。
屏山舒氏始祖德舆原居庐江,唐朝僖宗年间公元833年为避战乱,携家南逃。
相传途中梦见仙人指点道:“逢长则止。
”德舆一路跋山涉水,几经辗转,进入黟县盆地,来到了长宁里。
只见这里北倚屏风山,东边则有困睡尖、吉阳山、三姑峰诸峰挺立;在屏风山与吉阳山之间由北向南流来的吉阳溪,和源于三姑峰的一股细流在村子东南角汇合,绕村西流,在不远处汇入龙川河。
看到这样的地形,德舆满心欢喜,实在是一块难得的 __:有山环绕以挡风,又有水环抱以聚气,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的风水定律,于是便决计在此地定居下来,更何况这个地方的地名中还含有“长”字呢风水学论中有“山主贵,水主财”的说法,有意思的是,屏山舒氏家族的发展史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山主贵”,贵在旧时指业儒入仕做官。
屏山村自古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确实从这里走出了达官贵人。
族人舒荣都,明万历乙未公元1595年进士,授职中书舍人,后因政绩突出擢为御史。
舒斯笏,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士,钦点主事,签分兵部。
除了他们之外,其他名流,代不乏人。
“水主财”,财即财富家产。
屏山人也有不少经商有成者,他们取财有道,理财有方。
村中至今仍存在的众多民居祠堂等古建筑,不正在显示着当年屏山舒氏财力的雄厚吗?屏山村整个村落的布局也是有讲究的。
村中的古民居、祠堂,密密匝匝,鳞次栉比。
尽管吉阳溪穿村而过,但是这些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吉阳溪的西畔。
为什么不沿着溪流大体上呈对称分布呢?其实,“河右为吉,河左为凶”,这是经验之谈。
“河右为吉,河左为凶”中的左、右分法是以人横跨河流,水从背后流向前方,此时左手为河左,右手为河右。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河右为吉,河左为凶”的记载颇多。
因此屏山舒氏在做房屋特别是建造族祠时,一定也会考虑到这一点。
屏山舒氏非常看重风水,认为风水与人生祸福、家族兴衰息息相关。
所以,他们的村落布局和住宅基地,力求遵循风水定律,甚至墓地选择,也郑重其事,丝毫不敷衍。
在胡时滨、舒育龄编著的《屏山旅游诗话》一书中,载有“调包计堪得好风水,朱娘子热葬发屏山”的传说故事,说的是嫁到舒家的朱娘子依据风水先生所言,在一块神牛宝地“热葬”,数十年之后,舒氏家族果然兴旺发达起来了。
故事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
在这块风水吉地上,屏山舒氏世代致力耕读,勤俭持家,民风淳朴。
明清之际,不少人外出经商,以诚待客,以义取利。
致富后,热心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济困,行善积德。
古人云:“好风水必以德求之。
”千百年来,风水的神奇魅力在屏山的展现,无疑与舒氏家族一贯重视读书修身、行善立德分不开。
现在,屏山村正在大力开发古村落旅游,以显示自身的特色与价值,因为风水在该村确有一种神妙和玄乎。
在屏山住下一星期后我们就去了附近的一个古村落——南屏。
南屏是那种还没开发完全的小村,民风淳朴,没有浓厚的世俗气。
村落里只有一些出售小吃和古董的小店,其他什么都没有,村民生活得安逸,差不多与世隔绝。
徽派建筑大体相同,比较引人注意的是做工很精细的木雕和石雕。
南屏虽深居山第,却也是各家各户门第井然,等级森严。
古时的比较富贵的人家门楣高挑,做工细致;而一般人家就平淡无奇了。
贯穿村落的还有小溪,不止江南古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这边也不缺,而且更胜一筹,这边的水都是山间的水顺流而下流进村落,自然清冽洁净。
村民们就在家门口的小溪里洗菜洗衣,考察时听着敲衣棒敲出的嘟嘟的声音,很是惬意。
村中家中大都养些小猫小狗,我们进去的时候也是异常的热情,围绕着我们转了又转。
安徽村落中的小路大都蜿蜒曲折,像迷宫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走迷路,对于我这个毫无方向感的人自然是很困难,所以便迷路了好几次,只能向村上的人打听去路,村民也是热情周到,有两次还亲自将我送到村口。
老徽州的两大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我对其历史背景有了如下一些了解。
西递——位于黟县城东8公里处,属于黄山市,黄山脚下,它是一处典型地,以宗族关系为纽带,经数十年的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
相传,历史上我负盛名的唐太宗的后代,流落到皖南山区,并形成了胡氏聚居村落,并在此土地上创造了辉煌。
这就是西递?高墙夹着深巷,这般沉寂,如此安详,我们所想见的帝王之村的风范呢?穿过巷子时,仿佛进入了中世纪的古堡,始终没有一丝光亮。
幽幽的高墙并着沈沈的石板路,淡淡的星辉稀疏地游离在遥远无边的暗空。
我们完全进入另一个时代了。
兴奋让我们半夜难眠,马的嘶鸣,透过清澈的夜风传了过来,明天,会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呢?我们都在想着,不知不觉,古村迎来了它的平常的朝阳了。
我们却惊奇于这千百年如一的平常了。
这里的雾气很平常,淡淡的游丝般飘浮在空气中,无处不在。
我早早地起了床,站在招待所房顶上。
这是一个比较陈旧开阔的两层楼的屋顶,带队的卢老师比我们还早地在那里画画。
四周是比较矮而连绵起伏的山脉,把西递装在碗里,但又不是很压抑的那种。
天空还只是灰蒙蒙的一片,古老的西递像裹在纱帐里酣睡的帝王。
高高的马头墙被勾勒出浅浅而威武的轮廓仰天长啸。
灰白的房屋辉映出变化多姿的色彩,分不清哪里是真,哪里是假,哪里是实,哪里是虚,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几个词儿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雾气缓缓地像是虔诚的朝圣者,轻盈又如超凡脱俗的绝色舞女。
那么自然却又无序整齐,理论中所有的矛盾,似乎都在这里相互拥抱,和平共处了。
相信处在这样的朝雾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暂时地忘却尘世所有的烦忧。
一会儿,同学们都来了,有的背了相机,有的拿了速写本,都惊叹于眼前的超脱,忘了手中记录的工具,只好相互安慰,还有机会,反正还有几天时间。
那雾却是要走了,恋恋不舍地还回头望了望,终于一丝丝地不知消失到了哪里。
太阳从树梢探出头来,柔柔睁开惺忪的睡眼,微笑地看着朝圣者远去,宣告了人间的到来。
西递的夜是美的,那种古老的美,没有车水马龙的烦杂,也没有霓虹闪烁的艳丽,就那样古朴的,不加修饰地存在着。
如果要说有修饰,那便是这相宜的建筑和脚下别有情致的石板路。
白天要参观和画画、照相,晚上的时间全是我们自己的,一路逛过去,一些制作精巧的小玩艺和服饰别开生面地摆在店铺里,让人禁不住诱惑。
还有不少的风味小吃,就在宗祠门口,我想在以前,这可能是大逆不道的,但现在谁也不会管了,只要白天不挡道也就足够了,何况,这些小吃,真的让旅途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有时候,也喜欢几个人一起走一走小巷子。
让脚步击打着石板的节奏在夜的静谧里传得悠扬。
那天我们走到水边的时候,听到一声猫叫,同学突然讲出一句,猫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吓得我们一个个毛骨悚然,拔腿就跑。
尽管还没有看到猫的影子。
要是在白天就不同了,我拍了许多以古墙为背景的猫,有晒太阳的、奔跑的,捉鱼的。
毕竟,猫这东西,还是暗夜的精灵。
有月光的晚上,整个村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古树摇曳着阴影,斑驳的墙壁更显得古老和神秘。
有人说西递的形状像一艘扬帆待航的船,而此刻,真的感觉到心在波涛里畅游。
周围的山,都如同海中的巨浪,余下的,只有无尽的剌激了。
溪水的流响在夜里更为清晰,清脆的声音像是合着节拍的舞步。
水并不深,但镶嵌在西递这样的村子里是恰合时宜的,使它不会喧宾夺主,映衬着主体的完美。
月光投在水面泛起的粼粼微波,游动着在石壁上投下若隐若现的影像。
村子的周围是一大片的土地,收了庄稼的稻田已长满了青草,可以养马、养牛,晚上的时候,马的嘶鸣划破夜的空气,雄浑而清亮。
远处的山也在阴影中沉寂地睡着了。
只有星星,还在满空地乱跑,像是顽皮的孩子,我们是不行的了,一天的劳累,爬到床上刚聊不到几句,就都甜甜地进入梦乡了。
在西递的一段日子,浅略地了解了徽州的一些文化,徽州保存了太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村落,历经了这么多的年代,那里的人们似乎连生活上的作息都一并从祖辈上继承了下来,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而时间在那里,似乎也捎不走更多的东西,于是我们才能看到,错过时光的流转,看到从前。
徽州,有“一世婚姻三年半”的说法,男人们长年在外谋生计,即便成了家,也是三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在家中只能待上一个月,然后又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