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李贽明清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把儒家经典看做真理的标准,对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表现出了大胆的精神。
他的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中国中国由“中”与“国”组合而成。
“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引申为军事、政治中心地。
“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
其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
其引申义包括:一、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二、国境之内;三、中等之国;四、中央之国。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诸夏列邦之意。
“中国”一词包含地理、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含义。
“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清代则成为正式国名之一。
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文化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
其本质内涵是自然地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
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而作为不停运行的广义文化在观念领域摹本的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与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相联系。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楚文化楚文化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以长江中游为核心地带,造就华夏文化幽丽清奇的区域文化,它影响了整个南中国。
楚文化除了崇凤、拜火、尚东、尊左、尚赤等特点外,显著特色是“信巫鬼,重淫祀”。
楚文化另一显著特色是长于幻想玄思,它孕育了以“虚无”为取向的老庄道家、浪漫主义风格的庄子散文、屈原、宋玉创造的骚体诗歌楚辞。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文化史》是一本由张传燧教授编写的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该教材共分为五个部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
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礼乐制度为主导,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
此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大一统为主导,强调中央集权的统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史记》等文学巨著,以及造纸术等科技发明。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玄学为主导,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世说新语》等文学巨著,以及山水画等艺术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盛世为主导,强调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金刚经》等文学巨著,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理学为主导,强调道德规范和思想统一。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以及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
此外,儒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文化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成就。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中国文化史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历程。
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包括了哲学、宗教、艺术、科技、文学、社会等方面。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中国文化史》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发展历史的著作,它从古代到现代,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思想、艺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中,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描述和分析,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古代的礼乐文化到现代的科技文化,中国文化一直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还涉及到思想、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发展。
在《中国文化史》中,作者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描述和分析,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全貌。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才能够在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和魅力,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
在《中国文化史》中,作者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变革和创新的描述和分析,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变革和创新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正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才能够在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和魅力,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过程。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发祥关键词:史前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体质人类学、蒙古人种、旧石器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学、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大汶口文化、黑陶文化、龙山文化、农业起源、饲养业与农耕业、母系氏族制、父系氏族制、文化人类学、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禅让、自然崇拜、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刻绘符号、巢居、穴居、象形符号、崖刻、岩画、华夏集团(河洛集团)、东夷集团(海岱集团)、苗蛮集团(江汉集团)、大同、小康、古史辨派、疑古思潮、走出疑古时代、三皇五帝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的出现同步,远远早于文明的出现。
在东亚这片土地上,中国人远在一百多万年以前,就开始创造着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样态。
中国的史前时代,先民们以石器、木器和骨器等简陋的生产工具,创造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他们同样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这在近百年来发掘的旧石器和新石器考古文化中均有反映。
一中国人的起源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中国文化史的叙述必须从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说起。
20世纪初叶以来,西方学者如安特生等,从“文化及人种单源说”出发,指认中国人种外来,有西来、南来、东来诸说。
然而,大量考古发现一再有力驳斥了这类论断。
〔图2-1中国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
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两尾相交,常见于汉代的石、砖画像中,后演变为中国人的始祖图像。
〕东亚大陆是古人类化石发现地之一。
自1929年中外学者在北京发现晚期猿人(直立人)头盖骨化石以来,几十年间多有古人类化石出土。
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而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和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文明出现)前后两个阶段,人类在石器时代的生活大约经历了二三百万年。
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多批属于旧石器文化的人群。
《中国文化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化特点和成就。
3. 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3.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4.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阶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中国文化史》等相关书籍。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
3. 教学PPT:制作相关章节的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第二课时: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阶段。
3. 第三课时: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4. 第四课时: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成就。
5. 第五课时: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成就。
六、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的主要成就。
2. 中国古代宗教和信仰的特点。
3. 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法律文化。
4. 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术传统。
七、教学方法1. 比较法:分析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与其他文明的差异。
2. 举例法:介绍中国古代宗教和信仰的具体案例。
3. 文献法:解读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法律文化的经典文献。
4. 小组讨论法: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术传统的特点和影响。
八、教学准备1. 补充教材或参考资料:收集关于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宗教和信仰、社会制度和法律文化、教育和学术传统的相关资料。
2. 视频或纪录片:准备相关的视频或纪录片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3. 教学道具: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模型、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九、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的主要成就。
2. 第七课时:中国古代宗教和信仰的特点。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一、学习要求:第二章主要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经过。
先秦时期到近代,教材选取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百家争鸣、汉代黄老学说与经学、佛教与道教、宋代理学等知识要点进行分析。
重点掌握:人文主义基调的形成、百家争鸣、汉初儒法之争、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的代表、西方文化在近代的传入。
二、知识点归纳:(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是以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模式形成的。
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
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早期各阶段的遗骸化石,在中国大地上均有发现;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余处。
有学者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划分为几个特色不同的文化区: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
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2、长江中下游两个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指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屈家岭文化等。
长江下游文化区指以太湖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3、燕辽和黄河上游文化区: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等地带的北方文化区。
4、华南文化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两广、闽台、江西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文化。
5、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区:指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等地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
上述考古文化的区域划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基本模式,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区域性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汇聚、冲突、融合而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1)孕育阶段:大体说来,新石器时代,我国南北各地就已存在各种古文化。
这些古文化都属于中国早期的农垦文化。
中国文化史概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中国文化史概论是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梳理和总结,旨在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阐述,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先民开始使用陶器和玉器,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
这一时期的文化表现为原始的宗教祭祀、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等。
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者孔子提出了“仁政”和“中庸”等思想,对中国的政治、伦理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封建礼教得到了极度强化。
文人墨客们纷纷涌现,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格。
随着中国的历史演进,中国文化也不断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
自秦汉以来,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使得中国文化影响力逐渐扩展到周边地区。
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同时,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文化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中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社会的重要议题。
中国的文化自信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总结起来,中国文化史概论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系统总结和梳理。
从中国文化的起源到现代化进程,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和不断的变革。
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内涵,使其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论,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文化史研究内容
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内容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起源:研究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内涵。
2. 思想文化: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演变和影响,以及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思想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 制度文化:研究中国制度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等,探讨这些制度如何影响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4. 物质文化:研究中国物质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科技、工艺、建筑、绘画、音乐、舞蹈等,探讨这些物质文化如何反映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5. 民俗文化: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民间信仰、节庆习俗、民间艺术等,探讨这些民俗文化如何体现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6. 文化交流: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包括贸易、宗教、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探讨这些交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7. 文化转型与现代化:研究中国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的挑战和机遇,探讨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总之,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及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文化史考研真题中国文化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考研中,中国文化史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考生熟悉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中国文化史考研真题展开讨论,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夏、商、周,并延续至秦汉、魏晋、唐宋等朝代。
每个朝代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经籍、史书、诗词、艺术等。
1. 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思想体系、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科技发展等方面。
思想体系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学派。
政治制度则包括君主制、官僚制等。
经济形态由农业社会逐渐向商业社会过渡。
科技发展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造纸术、火药等方面。
2. 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品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品包括《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
此外,古代文化还有大量的诗词、戏剧、绘画等艺术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白描山水》等。
第二部分: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与现代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面貌。
这种融合既体现在文化符号的改变,也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1. 文化符号的改变现代社会中的文化符号与传统文化的符号存在一定的变化。
例如,传统的纸质书籍逐渐被电子书籍所替代;传统的中国结、剪纸等手工艺品逐渐衍生出各种时尚产品,如手机壳、T恤等。
2. 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迁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家族观念开始弱化,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同时,传统的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留,但在现代社会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三部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中国文化的传播涉及到语言、艺术、文学、电影等多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文化史期末知识整理概述中国文化史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的学科,包括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内容和变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史进行整理和总结。
古代中国文化- 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注重孝道、仁爱、道德教化等价值观念;- 道家文化: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与道德的关系,推崇无为而治、相对主义等理念;- 文化:是古代中国从外来的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了、等不同流派;- 诗词文化:古代中国的诗词是重要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诗词在表达情感和表达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典文化:《尚书》、《诗经》、《史记》等经典对古代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对象。
中世纪中国文化- 唐宋文化:唐朝和宋朝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艺术作品;- 文人雅士:文人雅士是中世纪中国的一类文化群体,主要注重文学创作和学问修养,代表人物有苏轼、黄庭坚等;- 中国画:中国画是中世纪中国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强调意境和笔墨的表现,代表画家有李唐、贾文德等;- 词曲艺术:中世纪的词曲是以音乐和歌词结合的艺术形式,流行于宫廷和民间,代表作家有辛弃疾、李清照等。
近代中国文化-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许多文化变革,包括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从传统文化到西方文化的接触与融合;- 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了许多思想家和文艺家,推动了文学、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的崛起,对传统文化提出了许多批判和反思;- 中国电影:近代中国的电影产业逐渐兴起,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电影导演和作品,如张艺谋的《活着》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
现代中国文化- 文化多元化:现代中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当代流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元素;- 互联网文化: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对现代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了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等新媒体形式;- 中国艺术:现代中国艺术包括了传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如中国现代舞蹈、中国当代艺术等;- 电影与电视剧:现代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产业迅速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导演,国内外影响力逐渐增强。
中国文化史观【原创版】目录1.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2.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3.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4.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正文【中国文化史观的概念与意义】中国文化史观,是指对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系统性观察和研究。
它涉及到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中国文化的演变轨迹、内在逻辑和基本特征。
研究中国文化史观,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史观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1.古代:自先秦诸子百家开始,就有关于文化史的零星论述。
如孔子关注礼乐文化的传承,老子关注道家文化的发展等。
2.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学者开始运用西方史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化史,如梁启超、章太炎等人。
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化史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学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开始关注文化史的内在逻辑。
4.当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史观研究更加注重学术创新和现实意义,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史观。
【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化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自远古时期至今,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2.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
4.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史观强调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
【中国文化史观的现实意义】研究中国文化史观,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文化史的心得体会大全(17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做出评估。
中国文化史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中国文化史属于自设专业(自设专业是指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没有,而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的专业),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中国文化史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一个历史学的分支学科。
这门学科的对象和任务是,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而又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规律;研究文化整体内部诸形式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研究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因素及其历史过程;研究文化整体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及其历史实践过程。
这是一个以认识中国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国民性格为最终目标的重要学科。
2.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方向有:01 中国制度文化史02 中国地域文化史03 中国学术文化史04 中日文化交流史(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3.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中国近现代史②史学概论(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武汉大学为例)二.专业培养目标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在中国文化史专业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文献有较好的功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了解本专业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较好地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有较强的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四.招收此自设专业的院校及开设年份武汉大学(2003年)五.就业方向毕业后能从事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到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及国家行政单位、企业等从事工作。
六.就业前景虽然历史学类专业比较好考,但是就业不是很广,以后大多走研究这条道路或进学校当老师,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职业发展空间不大。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中国“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军事、政治中心地。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及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
引申义:①“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的拓宽;②“中国”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出文化中心;③以“中国”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④“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⑤中国成为正式国名;⑥“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现代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2.宗法制度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前提,以父权和族权为维系力量,将同姓同氏者结为一个共同经济政治利益的族群。
宗法制度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在商代晚期,宗法制度初成;西周经一步完善,包括立子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其核心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
3.大一统“大一统”,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谓“大”,就是重视﹑尊重;所谓“一统”,即“方物之本皆归于一”。
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经解也借此以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全国皆现“六合同凡,九州共贯”的“混一”局面。
4.河姆渡文化1973年首次发掘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距今六七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骨耜,狩猎用骨镞。
陶器为黑陶;有大量稻谷遗迹和猪狗等家畜遗骨;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
这是长江流域的原始文化。
5.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多年的一种文化。
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与黄河中下游。
生产工具为石镰和蚌镰,陶器为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开始用轮制。
出现卜骨。
以农耕为主,畜牧业发达,属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遗址发现黑陶,又称“黑陶文化”6.屈家岭文化1954年发现于湖北的京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
以小型2彩陶,彩陶纺轮,长颈圈足壶为只要特征。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粳稻,饲养猪狗家畜。
年代晚于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
7.家族制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之一。
家权,族权与政权结合,族权在宣扬纲要名教、执行礼法、维护宗法制度秩序方面,与国家政权目标一致,国家政权以家族精神统驭臣民;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是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渊源,是封建时代的一种社会政治模式。
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根深蒂固。
8.农耕文化指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风俗文化,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自身为中心,集合了儒家等文化,包括各类宗教文化。
形成了适合农业生产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文化集合,主体包括语言、戏曲、民歌、风俗及与之相关的祭祀活动,男耕女织是其显著特点,是我国存在最广泛的文化类型,至近代开始衰落。
9.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结论:推定武王伐纣的精确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
10.钟鼎文古代称铜为金,铸刻在铜器上的铭文称“金文”因此类文字大多铸刻在礼器“鼎”和乐器“钟”上,故又称“钟鼎文”。
金文是王室大事和贵族社会生活的铭记,内容有祭典、征伐、册命、训诰、追孝、约剂等,其程式化的词句,大多颂扬周王室和公侯祖先歌功颂德的文字。
11.楚文化东周时期中国南方的一支高度发达且风格独特的区域文化。
先秦时期以长江中下游为核心地带,具有崇风、拜火、尊左、尚赤等特点,以及“信巫鬼、重淫祀”和长于幻想玄思的特色。
有浪漫主义风格,其中骚体楚辞是楚文化的瑰宝。
艺术独步古今,其文化成就灿烂辉煌,举世瞩目。
12.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13.今文经学指今文经和古文经的合称。
西汉初年,重修文治,发掘整理古籍,然而秦火使先秦典籍遭到浩劫,已无旧本,只是战国秦代以来的老儒凭借记忆背诵,口耳相授,由弟子们用当时流行的隶书文字抄写,整理而成,这部分儒家经典被称为“今文经”;古文经指相刘向予受命校理秘书发现并整理《周易》、《左传》等一批古书,这些旧籍均用先秦古籍文写成,与隶书今文经不同。
今古经学在文学版体取向、学风等都不相同,并导致了经今古文之争,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致远。
14.玄学(见思考题)15.魏晋风度这是个放诞不羁、个性解放的时代。
士人藐视礼法,笑傲王侯,追求感官刺激。
妇女一反“妇德”,游山玩水,饮酒谈玄。
美酒佳肴,长醉不醒,也是士人们追求物我两忘。
这些狂羁怪诞的行为风尚,就是史上所谓的“魏晋风度”。
它既是士人们宣泄个性、抗争社会的生命体现,也是他们动乱岁月里避祸求生的手段。
16.科举制度(见思考题)17.文官政治(见思考题)18.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运用哲学范畴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用“气”来说明“理”相对应的物质世界。
朱熹将“理”推译为政治哲学。
在朱熹努力下,一个以伦常秩序为哲学本位的新儒家体系得以最终建立,该体系吸收了释道的宇宙发生论及个体修炼说,孔孟学说被重新诠释并又一次获得了理论权威的神圣地位。
19.元曲元代新兴的一种韵文文学,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
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曲词都按曲调谱写,都能合乐合唱,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为乐府。
有北曲、南曲之分,角色分正末、正旦、外末、外旦、净等。
是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融合了唐宋大曲、宋词、金元音乐等,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立为中国古代韵文文学创作三大最高成就。
元曲繁荣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耶稣会士明世宗嘉靖三十年,耶稣会教士方济各由印度到达广东,这是西方传教士直接进入中国的开始。
耶稣会士深知孔子在中国的影响,于是他们联合儒教、反对道教和佛教。
耶稣会士还在中国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21.西学东渐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这里指明末清初的西方科技文化传入过程。
从明嘉靖朝开始,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传入西方文化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主要是传教士和中国文人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为主,涉及天文、数学、地图学、武器军火等,为部分上层大夫和皇帝接受,但没有触及传统思想层面。
二、简答题1.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①大海、沙漠、高山等自然屏障,为板块的东亚大陆提供了一种隔绝机制,中国文化由此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并减缓了异域力量的致命袭击。
这种地理环境提供的隔绝机制在古代能够长期保持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成为世界上罕见的连续性文化范例,它在护卫、保护文化的同时,也滋长了封闭的意识。
②大漠、高山围护的东亚大陆,腹地辽阔,提供了较为开阔的回旋余地。
中国文化最终能够在融合百家所长,兼收并蓄,得以形成。
2.中国文化的特质及其世界影响。
特质:①人文传统:要义不在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进类群,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构成一种宗法集体注意的人学。
②伦理中心: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有子啊文明时代得到发展的宗法传统,使得中国一向高度重视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从而形成“求善重德”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
③尊君重民:尊君传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④中庸协和:崇尚中庸,是安居一处,以稳定和平为旨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培育的人群心态。
⑤掩面坚韧:中国文化是从农业宗法社会的土壤生长的伦理型文化。
农业宗教社会提供一种坚韧的传统力量,伦理型范式造成顽强的习惯定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影响:①中国文化的辐射传播主导了肘腋之内的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例如汉字的传播②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茅,中国的物质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化提供了某些诱发因子。
③在思想上,中国的伦理观、哲学观、政治理想,尤其是实用理性对欧洲的启蒙主义运动产生过影响。
④选官制度推荐给欧洲,西方国家文官制度参考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等文物典章。
3.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①猿人到大禹传子是中国文化的前文明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祥时期。
原始农业与畜牧业产业,存在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祖先崇拜,出现言语与记事符号,出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萌生天文历法,数学建筑技术,百草成药,尧舜时期实行军事民主制度。
②夏朝至战国是中国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期。
称为“元典时代”,公元前2000年左右普遍出现文字、青铜器、宫殿,中国文化跨入文明门槛天地人三大祭祀发达,主要在黄河长江流域。
形成《诗》、《书》、《礼》等中华元典,系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坚理念。
③秦汉是统一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中国文化很多面貌定下来,如度量衡、户籍、官吏考核等。
儒家思想成为统一帝国意识形态,皇权更替、朝代循环的基本模式也固定下来。
④魏晋至唐中叶是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时期。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冲突与融合,佛教文化和中土文化交融,文化中心逐步南移。
⑤唐中叶到明中叶是近古文化定型期,地主自耕农经济定型,赋税制发生变化,货币大量流通,城市职能增加。
宋明理学兴盛,文化分治。
⑥明末迄今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明中后期以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晚清中西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开始向西方学习。
4.什么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其结论是什么?中国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结论:推定武王伐纣的精确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
5.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有哪些?①春秋战国去古未远,保有较多原始民主的遗存。
②政治多元化为文化多元化提供了条件。
③士子普遍富于批判精神。
6.先秦名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哪些?①肯认识民的地位和作用。
②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
③进而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
7.什么叫“大一统”?它在秦朝和汉朝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大一统”:“大”就是尊重、重视。
“一统”即“万物之本皆归于一”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借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全国实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混一”格局。
也被视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表现形式:①宏阔的文化精神:一是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的主旋律;二是注重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