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王红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收稿日期:2003-02-25;修回日期:2003-04-10

作者简介:王红云(1973-),女,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

摘 要:阐述了5伤寒论6对针灸学的重要贡献:学术思想上,强调/治未病0、/针灸必脉诊0、/辨证论治0、/针药并用0;治疗法则上,指出/泻实用针、温补用灸0;取穴方法上,倡导/循经取穴0、/局部取穴0、/选取特定穴0;临证禁忌,提出/表实证、阴虚证禁用火灸0。5伤寒论6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的针灸理论,而且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针灸学

中图分类号:R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50(2003)03-0014-03 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所著5伤寒杂病论6,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0,不仅精于汤药,而且善于针灸。书中有关针灸治疗的条文,内容独树一帜,与5内经6、5难经6及后来的针灸

专著5针灸甲乙经6,一并成为我国针灸源流的滥觞。历代医家不乏对其进行研究者,且成果斐然。为求更深刻地认识5伤寒论6对针灸学说的现实价值,学术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整理。笔者仅就

已掌握的资料,从学术思想、治疗法则、取穴方法、临证禁忌四个方面,简述如下:1 学术思想

5伤寒论6一书有关针灸治疗的条文不多,但见解独到,其中蕴含了重要的学术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的针灸理论,而且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阐发/治未病0的防治思想

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6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05难经#七十七难6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0仲景在5伤寒论6中从针灸的角度阐发了这一学术思想。如第8条指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0太阳病不解,邪气有向阳明经传变的趋势,可先针足阳明经穴,使气血流畅,则邪不再传而病解112

。柯琴在5伤寒来苏集6中谓:

/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

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0仲景此条是祖国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未雨绸缪预防思想的具体体现122。

这里所说的/针足阳明0应针足阳明经的下合

穴足三里,此穴有扶正祛邪之功,诸病皆治,/若要安,三里莫要干0,后人常灸足三里以作保健、预防之用,后世盛行的保健灸,如膏肓灸、神阙灸、气海灸等,无不受仲景之针灸可防病保健观点的启发,这一观点是当今预防医学和老年病学的起源之一。

1.2 主张针灸必诊脉的思想

5灵枢#九针十二原6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0仲景也非常重视诊脉识证在针灸治疗上的重要性132。5伤寒论6121条曰:/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以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0脉浮紧,为邪实,可刺期门。292条:/少阳病,吐利,,脉不主者,灸少阴七壮。0脉不主为阳虚,气血无力鼓动,用灸法以温经回阳复脉。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0脉微数为阴血不足,或内热郁伏,故应禁灸。书中许多条文均包含了这一思想,

病种亦仅性欲亢盛一类,如阳强易举、阳强不痿、梦遗、滑精等。据此,朱丹溪所论相火含义,与临床最为密切,当推广应用之。

参考文献:

[1]孙启明.君火相火析.辽宁中医杂志,1986,23(1):7-81[2]丁光迪.金元医学评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郭永洁.明代相火说评议.浙江中医杂志,1995,20(2):367-3691

)

14)

将脉象作为针灸施术的重要辨证依据。

1.3强调辨证论治的思想

5伤寒论6首创辨证论治,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而且也是针灸临床的指导原则。

1.3.1/三阳宜针、三阴宜灸0的原则

5伤寒论6中有关针灸的条文,除误治致变外,用针的有9条,8条用于三阳经,施灸的有7条,6条用于三阴经。5伤寒论6倡六经辨证,首辨阴阳。三阳经统摄六腑,三阴经统摄五脏,阳经受病,大多属实、热;阴经受病,大多属虚、寒。针偏于泻,灸偏于补,故确立了/病在三阳宜针,病在三阴宜灸0的针灸治则,使针灸辨证论治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3.2重视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仲景在指出针灸一般规律的同时,又提示对特殊情况应区别对待。如308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0少阴便脓血,乃阴伤血滞,瘀腐成脓,故刺之可疏通血脉。这体现了仲景在遵循/三阴病宜灸0的一般规律外,根据实际病情,在辨证基础上运用不同治法的思想。5伤寒论6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可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0在病症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病情不解,反而恶化,甚至发生变证,这需要随时审察病情,注意病势的发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治法。这为针灸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既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又不可拘泥,临床应灵活施治。

1.4提倡针药并用的治疗思想

针灸与药治并举,为仲景治病的一大特色。5灵枢#官能6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0仲景继承发扬了这一理论,针灸与药各有所长,两者合用,相得益彰142。

1.4.1疏通经络,先针后药

5伤寒论624条太阳中风,初服桂枝汤,风邪太盛,郁阻经络,病重药轻,单用汤药难以驱邪,故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泄在经之风邪,再服桂枝汤,先针后药,病可痊愈。

1.4.2表里俱寒,灸药并投

5伤寒论6117条烧针迫汗,腠开汗出,寒邪从针孔侵入,气血凝滞,针处肿大色赤如核,劫汗内损心阳,阳虚阴乘,下焦水寒之气上冲,发为奔豚。故外用艾柱灸针处,散寒邪,内服桂枝加桂汤温心阳,降冲逆,则内外皆平。1.4.3阴寒直中,先灸后药

304条少阴病,口中和,背恶寒,为阴盛阳虚,寒湿凝滞。5内经6云:/人身之阴阳者,背为阳,腹为阴。0少阴直中,阳虚不布,当灸之以助阳消阴,同时予附子汤以温经散寒。后世大量实践证明,在辨证基础上针灸与药配合使用,的确提高了临床疗效。

2针灸治疗法则

2.1泻实用针,宣通清热

2.1.1宣通气血法

5伤寒论6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0此为表邪太甚,郁阻经络,凝滞不通,病重药轻,针刺风池、风府,一则疏通经络,宣通气机,二则两穴为祛风主穴,针刺可奏疏风解表之功。308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0此为阴伤血滞,瘀腐成脓,故刺之以疏通血脉,调畅气机。

2.1.2清泻热邪法

5伤寒论6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0此为病邪由表入里,太、少两经受邪,已有化热之势,刺督脉之大椎,以清热祛表邪,配肺俞、肝俞,通调气机。142条:/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0此为病邪已入少阳经而化热,少阳肝胆之火扰动心神,故谵语不止,刺期门,可清泄肝胆之火。

2.2温补用灸,各有所异

5伤寒论6根据六经辨证,三阴病多危急,性虚寒,注重灸的温补作用,并辨证施治,具体用法,各有不同。

2.2.1助阳抑阴法

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0少阴阳虚阴盛,内服附子汤温经散寒,外用灸法以助阳抑阴。

2.2.2温补肾阳法

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0虚寒吐利,肾阳式微,心气衰竭,而脉不至,急灸足少阴经,温补肾阳以壮心气。

2.2.3回阳救逆法

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0此为厥阴下利,亡阳之征,急用灸法,回阳救逆,后世多灸关元、气海以培补元气。

)

15

)

2.2.4升阳举陷法

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0少阴病下利,阳虚气陷,灸其上。方有执曰:/上、谓顶,百会穴是也。0152

2.2.5通阳达外法

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0手足厥逆而脉促,非阳虚,而是阳郁之热厥,灸之以引阳外出。

3针灸取穴方法

5伤寒论6中明确取穴只有6穴,而施灸只提示了经脉或部位,但这些针灸取穴示范,给后人在针灸取穴方法上不少有益的启示。

3.1循经取穴

在辨证基础上循经取穴,是5伤寒论6针灸取穴的基本方法。循经取穴,是根据病症所属脏腑、经络,选取经脉上的穴位。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0乃肝木乘脾之证;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0实为肝木侮金之证,两者皆属肝强为病,病本在肝,故取肝经募穴期门,泄肝邪162。

在5伤寒论6有些条文中,未指出具体穴位,仅记载了针灸的经脉名称,如第8条/针足阳明0、292条/灸少阴0、343条/灸厥阴0等。这种强调经脉辨证,重经胜于重穴的学术思想,启发并形成了后世倡导的/宁失其穴,勿失其经0的取穴原则172。

3.2特定穴的选取

5伤寒论6选用的6个穴位,风池是手足少阳、阳维之会;风府是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大椎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期门是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肺俞、肝俞为背俞穴。有4个交会穴,2个背俞穴,1个既属交会穴,又是募穴,全部是特定穴182。这充分体现了仲景重视特定穴选取的特点。

3.3善于局部取穴

人体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个机体的一部分。局部取穴也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进行的192。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0误用烧针发汗,针处被寒气侵袭,引起红肿色赤如核,应在核上施用灸法,以祛寒邪,这是直接在病变部位施灸的范例。

4针灸临证禁忌

仲景在有效运用针灸治病的同时,还特别指出了针灸的治疗禁忌。书中有关误用温针、火针、艾灸、熨等火法所致/火逆证0的条文达17条之多,归纳起来,就是实热证、阴虚证禁用火灸。115条: /脉浮,热者,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0热证脉浮者,本应解表清热,反用灸法,则实火更盛,必有动血之象。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0脉微数,为阴虚内热之证,治宜甘寒滋润,清热养阴。若以火灸,就如抱薪救火,导致阴血愈伤,火热更盛,甚至形成焦骨伤筋的严重后果1102。

总之,5伤寒论6对针灸学的贡献是巨大的,示人以规矩,开人以思路,然而其中尚有许多精髓未被发现,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与研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2廖辉.试述5伤寒论6的针灸规律1J2.天津中医,1996,13

(1):35-36.

122周海平.试析张仲景针灸运用特点1J2.中国针灸,1991,

(4):43-45.

132严善余.试论仲景针灸学术思想1J2.福建中医药,1997, 28(2):44-45.

142徐辉.略述5伤寒论6中的针灸施治原则1J2.陕西中医, 1984,5(1):26-27.

152管遵惠.5伤寒论6针灸规律探讨1J2.中医杂志,1984,

(12):45-46.

162马钧阳.5伤寒论6针灸应用浅析1J2.中医文献杂志, 1997,(1):12-14.

172张华梅.张仲景针灸学术观点及对后世影响1J2.针灸临床杂志,1997,13(3):5-6.

182田元生.试论5伤寒论6对灸法的贡献1J2.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2):4-5.

192莫非凡.5伤寒论6针灸学术思想初探1J2.吉林中医药, 1990,(4):4-5.

1102彭荣琛.仲景针灸十一法1J2.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4,6(2):11-12.

)

16 )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 王红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 收稿日期:2003-02-25;修回日期:2003-04-10 作者简介:王红云(1973-),女,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 摘 要:阐述了5伤寒论6对针灸学的重要贡献:学术思想上,强调/治未病0、/针灸必脉诊0、/辨证论治0、/针药并用0;治疗法则上,指出/泻实用针、温补用灸0;取穴方法上,倡导/循经取穴0、/局部取穴0、/选取特定穴0;临证禁忌,提出/表实证、阴虚证禁用火灸0。5伤寒论6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的针灸理论,而且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针灸学 中图分类号:R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50(2003)03-0014-03 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所著5伤寒杂病论6,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0,不仅精于汤药,而且善于针灸。书中有关针灸治疗的条文,内容独树一帜,与5内经6、5难经6及后来的针灸 专著5针灸甲乙经6,一并成为我国针灸源流的滥觞。历代医家不乏对其进行研究者,且成果斐然。为求更深刻地认识5伤寒论6对针灸学说的现实价值,学术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整理。笔者仅就 已掌握的资料,从学术思想、治疗法则、取穴方法、临证禁忌四个方面,简述如下:1 学术思想 5伤寒论6一书有关针灸治疗的条文不多,但见解独到,其中蕴含了重要的学术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的针灸理论,而且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阐发/治未病0的防治思想 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6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05难经#七十七难6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0仲景在5伤寒论6中从针灸的角度阐发了这一学术思想。如第8条指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0太阳病不解,邪气有向阳明经传变的趋势,可先针足阳明经穴,使气血流畅,则邪不再传而病解112 。柯琴在5伤寒来苏集6中谓: /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 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0仲景此条是祖国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未雨绸缪预防思想的具体体现122。 这里所说的/针足阳明0应针足阳明经的下合 穴足三里,此穴有扶正祛邪之功,诸病皆治,/若要安,三里莫要干0,后人常灸足三里以作保健、预防之用,后世盛行的保健灸,如膏肓灸、神阙灸、气海灸等,无不受仲景之针灸可防病保健观点的启发,这一观点是当今预防医学和老年病学的起源之一。 1.2 主张针灸必诊脉的思想 5灵枢#九针十二原6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0仲景也非常重视诊脉识证在针灸治疗上的重要性132。5伤寒论6121条曰:/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以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0脉浮紧,为邪实,可刺期门。292条:/少阳病,吐利,,脉不主者,灸少阴七壮。0脉不主为阳虚,气血无力鼓动,用灸法以温经回阳复脉。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0脉微数为阴血不足,或内热郁伏,故应禁灸。书中许多条文均包含了这一思想, 病种亦仅性欲亢盛一类,如阳强易举、阳强不痿、梦遗、滑精等。据此,朱丹溪所论相火含义,与临床最为密切,当推广应用之。 参考文献: [1]孙启明.君火相火析.辽宁中医杂志,1986,23(1):7-81[2]丁光迪.金元医学评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郭永洁.明代相火说评议.浙江中医杂志,1995,20(2):367-3691 ) 14)

中医治疗消渴症

中医治疗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症,在中国历代的医籍中都有论述,其内容十分丰富。如:《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藏柔弱者,善病消瘅”即消渴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又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指明此病因与嗜食肥甘有关。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肾气丸主之”。另有高士宗语:按平脉篇云: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上入胸膈,盖精血少,则气逆往上奔,故曰柔弱者必有刚强,谓五脏之精质柔弱而气反刚强,就是柔者愈弱,而刚者愈刚强,刚柔之不与也。朱永年也说过:有五脏之消瘅,有肌肉之消瘅。五脏之消瘅,津液内消而消渴也。肌肉之消瘅也,肌肉外消而消瘦也,盖因内者必及于外,因于外者必及于内也,形体为五脏外内之相合也。以上所举沧海一粟,但已经为消渴症奠定的完整的理论基础,而在治疗上常用的中药就有百味之多。以上简述只就是为了说明中医治疗消渴症(包括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就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而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糖尿病不就是消渴症,而消渴症包括糖尿病。 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实际上这种认识就是错误的,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在此不做论述。 辨证论治就是中医治疗消渴症的精髓,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即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别。“三消”分治大体如下: 一,上消: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用:黄连、生地黄、花粉、天冬、麦冬、藕汁、姜汁、知母、甘草、人参。 二,中消: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用:石膏、知母、元参或玄参、麦门冬、大黄、芒硝、生地、熟地、牛膝。 三,下消:治宜滋阴固肾。方药用:山药、山萸肉、生地、仙灵脾、黄芪、地骨皮、人参、鹿茸、肉苁蓉、鸡内金、五味子、黄柏、泽泻、 栀子、茯苓。 四,若伴有血瘀者可加用丹参、山楂、桃仁等。 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学对消渴症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辨证的理论所代替,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分三期论治: 一期,为消渴病前期。消渴病尚未形成,但有可能发展为消渴病。该期的主要病机特点就是“阴虚”。形成阴虚的原因主要就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过度安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一期病人多有形体肥胖、头昏乏力、口甜等症状,但因尚未化热,所以往往没有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 二期,为消渴病期。此期消渴病已经形成,但尚未出现并发症。此期的病机特征就是“阴虚化热”,即病人在一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加之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外邪侵袭,或因过食辛辣燥热,或因劳累过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618291841.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

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张仲景故里位于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 张仲景疑案 作者:张功耀 200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一个课题组进行了一项“中国公民中医药素质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一位偏远农村大字不识的老农民中医药素质最高。这个结果令国人惊讶,令中医信徒感叹。惊讶者认为,要得我国国民中医药素质的提高,首先就得倒退到大字不识,否则,中国人的中医药素质无法提高。感叹者认为,要得国民中医药素质提高,还得率先把通行于全世界的医学科学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强行普及他们自以为是的“东方科学”。 这个课题组设计了一个问卷,试图测试受试者是否知道“医圣张仲景”。若将这个问卷拿给我回答,我是绝不承认张仲景的医圣地位的。原因很简单,张仲景没有可信的行医经历。把张仲景说成医生尚且勉强,更何况升格为“医圣”! 最近,我综合研判了有关张仲景的史料。我发现,不用说要我承认张仲景为医圣十分困难,就连历史上是否真有张仲景其人,我也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与张仲景有关的文献疑窦 按照我国“后朝修前朝的历史”的修史习惯,南朝范晔先生费时13年,考订众家之说,著成《后汉书》一部,为后汉史研究保存了一份难得的史料。这部最

张仲景的针灸特色

张仲景的针灸特色 作者:王家骜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针灸特色 张仲景不仅是一位擅长外感杂病的内科医生,还是位具有相当造指的针灸专家,整部《伤寒杂病论》涉及到针灸的条文共有69条。张仲景针灸法直接继承了《内经》的思想方法,并开创了后代针灸学的广阔道路。他的针灸法和他的整部著作一样,实用性强,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张仲景的针灸特色,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重视预防,截断病情 针灸的作用之一是预防保健。《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开宗明义指出:“上工治未病”。所谓治未病,有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层意思。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在正虚邪盛的情况下,经络又是传注病邪的途径。《素问·五藏生成篇》云:“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大谷”即经脉,“小溪”即经穴,卫气健旺而运行于经络、穴道,发挥卫外的生理功能。若是卫外功能失调,则邪气乘虚而入,首先客于经络,针刺即

可疏通经络,使卫外功能正常,以预防疾病、抗御外邪。正因为经络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张仲景对经络的作用颇为重视,认为:如果人能养生防病,邪气就不得侵犯经络,如果一时不慎,外邪侵犯了经络,应及时治疗,以冀邪气不得入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比如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之,勿令九窍闭塞。”所谓“四肢才觉重滞”,就是外邪已侵入人体经络,经络之气阻滞不通,这时如及时使用以上诸法,以疏通经络之气血,祛邪外出,疾病便不得深入了。 《伤寒杂病论》中,针灸还用于防止疾病的转化,即利用针灸截断疾病的发展方向,使病情停止传变,而趋向痊愈,如“太阳病……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对于经久不愈,有可能传向阳明经的太阳病证,使用针刺调动阳明经的经气,阻断其传,就可以防止变化发生了。 三阳宜针,三阴宜灸 整部《伤寒杂病论》,应用针刺的绝大多数为“三阳经疾病”,应用灸法的(包括烧针、熏、熨等)绝大多数为“三阴经疾病”。我们知道,针法和灸法虽然各有其补泻手法的不同,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消渴;中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加,中医对糖尿病认识较早,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已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有了详细的描述。其后历代医家的记载更是浩如烟海,本文以年代为序,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 本病在《内经》称“消瘅”,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内经》对消渴的记载,散见于约十四篇之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做了论述。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素同·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与热,热则消肌,故为消瘅”。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在病理方面,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机理。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

谓之消。”书中对消渴的主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形瘦等已有明确记载。《素问·气厥论》谓:“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膏粱厚味和芳草、石药等燥热伤津之品。如《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并指出可用性味甘寒能生津止渴的兰草治疗。《素问·奇病论》曰:“治之以美,除陈气也”。在预后方面,已有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谓:“清瘫……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内经》对消渴的认识,是后世消渴理论发展的渊源,至今对消渴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西汉淳于意的诊籍中,有“肺清瘅”一案记载,是消渴病最早的医案。案中不仅记载了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而且更以“形弊”、“尸夺”形象地描述了消渴重症患者形体消瘦的典型症状(《史记·扁鹊仓公创传》)。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消渴作为篇名,篇中对本病的阐述,有论有治,认为胃热肾虚是导致消渴主要机理,并提出治法,首创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治疗为剂,至今仍为治疗消渴的有效方药,为临床医家所推崇。 后世在《内经》和《金匮》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特别是治疗,都有所补充和发展。 隋代巢元方根据消渴症候表现、兼证、预后的不同,在《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中,将消渴归纳为消渴候、渴病候、渴后虚乏候、渴利候、渴利后损候、渴利后发疮候、内消候、强中候等八种证候类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内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文章编号:1001-6910(2009)10-0008-02·学术探讨·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张凤岭1,蒋士卿2 (1.新乡市中医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关键词:张仲景 不寐/中医药疗法 养血安神 滋肾清心 益气养心 补肾温阳 和胃化滞 舒肝化郁 中图分类号:R249.1 文献标志码:A 《伤寒杂病论》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由多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组成,即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临床中须按照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将多种辨证方法合理运用,才能明显提高辨治疾病的疗效。多种论治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疾病的精华。现探析张仲景辨治不寐六法如下。 1 养血安神法 年老之人,气虚血少,劳心过度,伤心耗血;或女子崩漏,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无以奉养心神,导致虚烦、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心悸、怔忡等。《景岳全书·不寐》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心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故可见面色少华而萎黄、舌淡、脉细弱等血少气亏之证。虚烦者,热而不实,心中扰乱,郁而不宁,津液亏虚,五内枯燥,乃荣血不足、阴盛阳微所致。其病机在于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故治宜养血安神[1-2],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之酸枣仁汤。方中酸枣仁甘酸而平,重用先煎,甘平养血宁心,酸平敛阴柔肝;知母甘寒,清热润燥除烦;茯苓甘平,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川芎辛散,行气活血,配酸枣仁酸收辛散以调肝理血安神。诸药配伍,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2 滋肾清心法 先天不足,房劳过度,易导致肾阴亏损,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阴,心阳失潜,独亢于上,扰乱心神,夜不安睡。徐东皋云:“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眠者。”心阴亏虚,不能制阳,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可导致失眠心烦;阴液不足,肾府失养,可见腰膝酸软;阴虚津液不能内守,可见盗汗、咽干;舌红、脉细,均为阴精不足之象[3]。治宜滋肾清心,方选《伤寒论》第303条黄连阿胶汤。方中阿胶、芍药、鸡子黄补阴液、敛阴气,内护真阴;黄芩配黄连,直泻心火而内坚真阴。诸药配伍,心肾交会,水升火降,共奏滋阴和阳之效。3 益气养心法 大吐、大泻、大下、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伤及脾胃,久则致脾虚不运,胃气不和,食少纳呆,气血生化乏源,无以上奉于心,导致心神不安,从而发生失眠、多梦、心悸。脾气亏虚,则神疲气短,饮食无味;胃气虚弱,胃失和降,则腹痛隐隐。舌淡、脉弦细,均为气虚之证。治宜益气养心,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载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建中汤温中补虚;黄芪为补气要药,得饴糖甘温益气,配桂枝则温阳以化气,伍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之效。 4 补肾温阳法 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阳渐衰,不能蒸腾肾阴上济于心,心阳独亢,导致失眠多梦,夜寐早醒,心神不安。《征治要寥·虚损门》曰:“年高人阳衰不寐。”肾阳虚衰,下元不固,小便淋沥,膀胱气化无权,故见溺不得出;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亏虚,故腰脊酸软无力;阳虚不能温养形体,故兼形寒肢冷、精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细等一派阳气虚弱之证。治宜补肾温阳,方选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虽阴阳并补,但侧重补阳。方中以附子、桂枝为君,温补肾阳;配地黄、山茱萸、山药为臣,补益肾阴以摄阳,并防附子、桂枝之辛燥伤阴;茯苓、泽泻、牡丹皮利湿泻火,以泻肾浊。诸药相配,阴阳相济,共奏温补肾气之效。 5 和胃化滞法 饮食不节,宿食停滞;或肠中燥屎累累,导致胃气不和,升降失常,以致睡卧不安。《素问》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嗳腐吞酸;燥结大肠,故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则腹中胀痛;舌苔腻、脉滑,为胃肠积滞之象。治宜和胃化滞,方选调胃承气汤。方中芒硝、大黄去胃家之糟粕,使气得以下;甘草生胃家之津液,使气得以上。三药配伍,攻补兼施,使胃气得和,腑气得通,夜寐自安。 6 疏肝化郁法 五志过极,情志失调,久则郁怒伤肝。肝藏血,血舍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热邪内扰, ·8 · 中医研究 2009年10月 第22卷 第10期 T C M R e s.O c t o b e r2009V o l.22N o.10

针灸巧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个人总结)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 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导语:防微杜渐治未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 防微杜渐治未病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养生大法,它非常重视“治未病”。他在《金匮要略》开篇第一句就直陈“上工治未病,何也?”接着他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例,阐述了预防疾病的方法。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大自然的支配。是能动的顺从大自然的变化,还是被动的接受大自然的约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张仲景认为人的能动性应当占主导地位。他形象地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人怎样才能象轻舟那样自由地在水上遨游呢?他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与《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保持身心健康或防治疾病恶化的关键在于“养慎”。所谓“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御病邪。他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张仲景防重于治的养生思想。文中所说的“不令”,“适中即医治之”,“才觉即导引”等,都包含有早期防治的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张仲景把“导引吐纳”放在首位,这不是偶然的。导引是以肢体运动、自摩自捏、伸缩手足为特点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

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名老中医秦亮甫的五则验案。1.老年便秘案。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原理。针刺泻肺经的尺泽、鱼际、以润肠通腑。2.术后呃逆案。此证属肝气犯胃,故针取肝经的行间、太冲二穴、加足三里、内关以取平肝降逆止呃之功。3.月经不调案。此案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故取内关、公孙、列缺等穴调补肝肾,调和冲任。4.三叉神经痛案。根据不同的分支循经取穴,以温针法治疗,同时配合祛风通络的中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5.慢性胃炎案。本案属虚实夹杂。脾胃虚损为本,气滞湿热蕴阻为标,针刺取穴局部配远道,如中脘、梁门、足三里等,同时配合中药炙海螵蛸、浙贝母等,针药结合,疗效良。 秦亮甫教授是上海市名老中医,擅用针灸或针药结合,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综合治疗疾病。 经络理论临床上广泛用于辨证和取穴用药,是针灸和其他各科理论基础。不论内外妇儿各科,都可用以指导实践,而非针灸所专用。秦师认为经络学说包含着哲理、物质、现象、实践等内容,如同脏腑学说。历代名医如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非常熟谙经络学说。明代喻嘉言说:“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历代医书中经络学说贯穿在辨证论治中,指导临床实践,例如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分证论治。 老年便秘案 马××,男,75岁。主诉:便秘数月,长期服用水果、甜杏仁、蜂蜜,大便仍觉困难。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舌苔薄白,舌边齿痕,舌质正常,寸脉浮弦滑,关尺软滑。诊断:老年便秘。辨证:肺气失于肃降,肺阴失于润肠。治则:清肺养阴,使肺气得以肃降,阴液可以润肠。针刺取穴:尺泽(双)、鱼际(双)。此2穴均用泻法,每天针刺1次,连续2次后大便已通;3次大便正常。仍嘱服杏仁、蜂蜜。 按: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也。”从脏腑病机的角度来说,便秘之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肾。秦师在治疗时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泻肺经的尺泽穴、鱼际穴,是因为肺气壅塞,当泻其子,肺属金,金之子为水,尺泽是肺经的合水穴,鱼际是肺经的荥火穴,以清肺经的内热,使肺气得到肃降,使阴液得以润肠,以达到通腑的作用。术后呃逆案 马××,男,65岁。主诉:呃逆10天。因心脏手术后引起血胸,再次手术止血,发生呃逆不止,不能入睡,不能进食,用镇静药无效,靠补液维持,已有10天。他医针刺内关、足三里,加耳针:膈、神门,呃逆未止。呃逆时头胀痛,口苦。苔淡黄腻偏干,脉弦滑数。诊断:心脏术后呃逆。辨证:肝气犯胃,胃有湿热。治则:平肝和胃,降逆化湿。针刺取穴:行间(双)、太冲(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均用泻法,用电针留针20分钟,呃逆突然停止,30分钟后起针。呃逆停止6小时,至夜间呃逆又出现,但程度较前减轻,已能稍进流质。以后每天针一次,治法按原,共针4次而愈。 按: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灵枢·口问篇》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秦师在治疗时根据症状,认为此病属肝气犯胃,由于肝气偏盛见脉弦;肝气上逆见头痛、呕吐;口苦、苔淡黄腻,为胃中湿热。肝气犯胃是肝之经脉夹胃故也,此病人当用平肝和胃,降逆止呃,针取足厥阴肝经荥火穴行间,及肝经原穴太冲,该2穴以挫肝气横逆之势,泻足三里以清胃中湿热,加内关以降逆,理气宽胸。 月经不调案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 (2011-11-04 19:52:11) 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

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

张仲景与糖尿病

张仲景与糖尿病〔上〕 【解说】糖尿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传统中医称这种病为消渴症。90年前,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糖尿病人血糖高是由于人体内分解血液中葡萄糖的胰岛素缺乏所导致的,因此寻找胰岛素成了治疗糖尿病的关键。1928年人工合成胰岛素被研制出来以后,医生们认为治愈糖尿病成为了可能。但到了二十世纪末,医生们又发现,90%的糖尿病人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并不缺乏,但他们的血糖却居高不下,为此一些医家又开始寻找新的治疗思路。 【林中鹏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 因为胰岛素所在的人体的内环境有了变化,不适合于胰岛素充分发挥作用,那么你真正要治好糖尿病,肯定你要调整你的内环境,那这是谁的拿手好戏,就是中医的拿手好戏。 【解说】由于临床上出现的一些变化,使一些研究人员又重新开始把目光注视到了中医药的古方上,结果他们发现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以及由此派生的六味地黄系列等方剂都有很不错的降糖效果。 【夏军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种成药也在药理研究证实了,它对高血糖峰值有30%-10%的下降,而且中药降糖,它很少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它降糖还是比较平缓的。 【解说】医生们经过研究终于认识到,注射胰岛素可以分解人体内的葡萄糖,利用中药调节病人脏腑的平衡也同样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特别是当糖尿病出现高血糖,高胰岛素的“抵抗”时,中药的治疗就会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林中鹏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 现代西方医学的控制血糖的办法把它合理的用起来,把现在我们中医药学里面,这种调整内环境的办法也合理用起来,两种好,一个好,两种好,加起来不是好上加好吗。 【解说】医生们认为,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特点是药物并不直接促使病人的血糖下降,而是激发病人本身的自我调节功能,使病人的脏腑逐渐恢复正常的状态,因此,现在一些医生把1800年前张仲景的方剂和现代降血糖的药物共同用于临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张仲景与糖尿病〔下〕 【解说】糖尿病的很大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为了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含量,医生们经常会告诫病人要控制饮食。但在临床中一些病人虽然遵照了医生的嘱托,也还是避免不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林中鹏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 结果发现这么样低糖饮食要控制这个血糖最后导致的结果反而使他的并发症更严重,也就是糖尿病的晚期患者,你看吧都是因为营养缺乏。

略论张仲景运用白术之特色

略论张仲景运用白术之特色 关键词白术药性用药特色张仲景中医学术发掘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现代中医临床公认其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效。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多首方剂中使用了白术,其特色是运用了白术的相反性能。即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予以相应的不同配伍,发挥白术升与降、浮与沉、补与消等相反属性的治疗功效。本文拟就有关内容整理论述如下。 1 仲景运用白术的五大相反性能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含性味、归经、作用趋向(升降浮沉)、补泻等内容。大多数中药仅有性能的同一性而不具备相反性。仲景对白术的运用体现出五大相反性能。 1.1 升散发表与渗下利尿:白术苦温,具有发汗除湿功效,主治肌表寒湿证。其使用每与麻黄配伍。如《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烦疼”,以“发其汗为宜”。方中麻黄汤发散风寒,白术发表除湿,以微微汗出而解。此性能以升、散为作用趋向。与此相反,仲景制五苓散治太阳蓄水证,症见“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伤寒论》161条),病由邪入膀胱,膀胱气化失司,水气内停所致。方中桂枝通阳化气行水,并外散肌表之邪;白术配猪苓、茯苓、泽泻,利尿燥湿,导水下行。共奏化气行水、表里同治之功。此白术的功能特点是主降趋下。再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泽泻汤、泽泻汤等均属此类。 1.2 生津通便与燥湿止泻:白术具有生津润燥和燥湿健脾的相反属性。前者可用于津亏致燥的便秘、口干等症;后者可治疗脾虚湿盛的腹泻便溏。 如《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此因风湿之邪痹阻肌表肢节,津液受损,故去桂枝辛温伤津,既用附子配白术祛肌表风湿,又取白术生津润燥,以润肠通便。又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里水者,……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用越婢汤发汗行水,兼清内热,加白术生津止渴。再有《伤寒论》385条理中丸方后加减曰:“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重用白术意在健脾生津。笔者对一些习惯性便秘患者,累用滋阴润肠不应时,运用验方生白术60g,生地30g,升麻5g投之,每能获得良效,究其原理,是取生白术生津润肠、动而不守之功。

消渴理论参考资料

消渴理论参考资料 1.关于病名及临床表现: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本病的研究又有进展。如《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提出消渴病有多尿、多饮、多食等典型症状,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渴欲饮水不止”,“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诸病源候论》根据消渴临床表现不同,对消渴提出了新的证候概念,认为:“内消者,不渴而小便多是也”,有别于“渴利”,所谓“渴利者,随饮小小便是也。”唐?孙思邈发展了“内消”的概念,如在《千金方?消渴》中说:“消渴之为病,当由热中所致,小便多于所饮,令人虚急短气。内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也”。《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篇引《古今验案》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麦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卫生宝鉴》也说:“夫消渴者,……小便频数其色如脓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认识到了消渴可以出现“小便甜”的症状。 2.关于分类:隋代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中,将消渴归纳为八种证候类型,可以说是分型辨治的基础;外台秘要》分消渴病有尿甜与不甜者;而立论比较简明扼要者,首推《简易方》,该书从三消论治的学术观点,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如:“渴疾有三,曰消渴,曰消中,曰消肾,分上中下焦而言之。……”尽管对消渴的描述仅仅局限于上消,但其对三消的证候描述极为详尽,其后医家对此多加赞同。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的“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正式提出了本证分为上、中、下三消的观点,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三痟论”一卷指出:“三痟者,一名渴,二名痟中,三名痟肾”,“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痟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黄赤者,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痟肾也”。《河间六书?消渴总论》将消渴病分为三消,云:“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证治准绳?消瘅》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肌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3.关于病因病机《金匮要略》中设专篇论述了消渴病,指出了胃热、肾虚及肺胃津伤等三个方面的病机变化,均为临床上所常见,为后世辨治消渴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指明了方向。汉、唐以来的医学家们多认为消渴病是由肾虚而致。如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云:“夫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到了明清时期,对肾虚的研究成为当时突出特点,从肾虚论消渴者甚多,如赵献可、张景岳、陈士铎等,不过,众多医家对于肾虚之中肾阳虚和肾阴虚,都有不同见解。如《石室秘录?消渴证治》指出“消渴之症,虽有上中下之分,实皆肾水不足也。”张景岳则认为无论肾阳虚或肾阴虚皆能致消渴。如《景岳全书》有“有阳不化气,则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是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涸枯者,是皆真阳不足,火亏于下之消症也”;“凡水亏症固能为消为渴,而火亏症亦能为消为渴”。除肾虚的认识以外,后世医家也根据《内经》中的相关认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诸如从脾、从肝、从脾论消渴的观点,补充和丰富了对消渴的认识,并对消渴的治疗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代医家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认为消渴病多因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以及劳欲过度,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4.关于辨证治疗《素问?奇病论》中“……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与《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消瘅、仆击、偏枯、痿厥……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中饮食失调与肥胖发病之发病因素的提出,加上唐代《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提出消渴可以出现“小便甜”,与“食物消作小便”的观点后,从而产生了饮食控制疗法的基本思想。如《千金方?消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可疗,不自爱惜,死不旋踵,……其所慎有三,一饮食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指出一些患者只要节制饮食,无需服药亦可渐瘥。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中说“趺阳脉浮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