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干预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及应急处置方案范文为了保障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心理教师、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计划,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监督指导各班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问题。
二、干预对象和范围干预对象: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
干预范围: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报告、干预、跟踪和评估。
三、干预原则1. 及时性原则:对心理危机事件要迅速反应,及时进行干预。
2. 保密性原则: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心理危机事件进行保密,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3. 专业性原则: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干预效果。
4. 协同性原则: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干预。
四、干预措施1. 心理危机识别: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日常观察等方式,识别存在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
2. 心理危机报告: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倾向时,及时向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心理危机干预:对存在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由专业心理教师进行个体或团体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4. 心理危机跟踪:对已度过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定期跟踪,了解其心理状况,确保其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5. 心理危机评估: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五、应急处置1. 发生突发事件,如校园暴力、意外伤害等,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措施保护学生安全。
2. 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组织专业心理教师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度过心理危机。
3.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突发事件的事后处理工作,确保学校稳定。
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7篇)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通用7篇)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同时也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篇1】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心理状况,为更好帮助全校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开学复课后的校园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强耐挫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二、活动宗旨通过集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动时间20__年2—6月四、活动内容(一)注重衔接,全面排查分析学生心理状况。
学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的“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增强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日常观察、访谈、心理绘画或其它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全面摸底,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
心理排查应坚持尊重学生隐私、遵循保密原则,关注疫情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可能存在的长期性和隐蔽性。
(二)创新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举办“心理专家心理讲座”、手抄报、同伴互助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坚强的同学学习,促进自我成长。
各学科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
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及工作制度一、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组织结构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心理咨询师、学生代表等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政策、计划和措施,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1 领导小组职责- 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和发展计划;- 管理和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活动;- 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预防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和研讨活动;- 评估和监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
二、工作制度2.1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
此外,领导小组需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2.2 心理咨询制度领导小组应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领导小组应积极协调学校和家庭,及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
2.3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度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2.4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制度领导小组应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工作流程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阶段:预防、干预、跟踪和评估。
预防阶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干预阶段,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早期干预;跟踪阶段,对接受干预的学生进行跟踪,确保干预效果;评估阶段,对心理健康干预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以便不断改进工作。
四、工作要求领导小组应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结合干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
要注重实效,提高干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的"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及工作制度"的基本构架和工作流程,希望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及执行制度一、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一)组织结构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1. 主任:校长2. 副主任:副校长3. 成员: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二)职责1. 制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 组织和协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执行制度(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必修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研究,情绪管理技巧的训练,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等。
2. 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二)心理咨询服务1.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测评等。
2. 鼓励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保证咨询的匿名性和保密性。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形式包括心理剧,心理沙龙,心理讲座等。
2. 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评估1. 学校每学年度至少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心理咨询服务的使用情况等。
2. 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用于改进和完善工作。
三、实施与监督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负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未按照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处理。
对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总结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及执行制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效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执行制度,可以有效地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干预处置机制,确保在发生心理危机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干预和处置。
2. 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 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校稳定和谐。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包括学生、教职工及家属。
四、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心理健康干预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心理健康干预处置工作。
2. 设立心理健康干预处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心理健康干预处置工作。
五、心理健康干预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保密原则,尊重个人隐私。
3. 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4. 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六、心理健康干预处置流程1. 信息收集与报告(1)发现心理危机苗头时,相关人员应立即上报心理健康干预处置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
2. 初步评估与分类(1)对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
(2)根据评估结果,将事件分为一般心理危机事件、较大心理危机事件和重大心理危机事件。
3. 紧急处置(1)一般心理危机事件:由心理健康干预处置工作小组负责,采取心理疏导、心理辅导等措施,帮助当事人恢复正常心理状态。
(2)较大心理危机事件:由心理健康干预处置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干预,必要时可邀请专业心理医生参与。
(3)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由学校领导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干预,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4. 心理危机干预(1)心理疏导:针对当事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缓解其心理压力。
(2)心理辅导: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心理治疗: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当事人,可邀请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学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的工作纪要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率,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
本纪要旨在总结和梳理我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方面的主要措施和经验,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学生科长、心理教师等为成员。
2.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委员,协助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
三、工作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疾病预防等教育活动。
通过讲座、课程、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2. 危机干预: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小组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针对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协同家长及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干预。
3. 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心理咨询服务,包括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
心理教师要定期回访,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确保咨询效果。
4.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开展心理学科研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5.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开展家长讲座、家长学校等活动,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家校共育。
6.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与氛围营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爱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流程1. 信息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健康课程等方式,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收集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相关信息。
2. 风险评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学生心理风险,确定重点关注对象。
一、制度背景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及时干预校园中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制度流程。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德育处、教务处、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集团、班主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等。
2. 设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干预流程1. 预警阶段(1)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2)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发现心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咨询等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排查阶段(1)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根据预警信息,对疑似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初步排查。
(2)对排查出的学生,由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评估,判断其心理危机程度。
3. 干预阶段(1)根据心理危机程度,采取以下干预措施:①轻度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②中度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联合班主任、家长等共同制定干预方案,进行心理疏导。
③重度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建议学生转介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2)干预过程中,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关注,确保干预措施落实到位。
4. 后续跟踪(1)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2)对已干预学生进行后续跟踪,确保其心理状况稳定。
四、责任与义务1.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干预措施落实到位。
2. 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发现心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 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4. 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应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共同维护学校稳定。
五、附则1. 本制度流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流程由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和应对学生心理危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三、组织机构1.成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学生心理危机的日常咨询、辅导和干预工作。
3.各年级、班级设立心理委员,负责收集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协助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四、工作职责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1)制定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召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例会,分析学生心理状况,研究解决心理危机问题。
(3)协调各部门,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合力。
2.学校心理咨询室:(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对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干预,防止事态扩大。
3.各年级、班级心理委员:(1)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协助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向心理老师报告学生心理危机情况。
五、预防措施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状况。
4.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六、干预措施1.心理辅导:(1)针对学生心理问题,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2)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共同心理问题。
2.心理危机干预:(1)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危机程度。
(2)制定干预方案,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加强与家长、教师的沟通,共同应对学生心理危机。
3.心理危机转介:(1)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同学,及时转介至专业心理机构。
校园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机构、职能一、领导小组简介校园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
领导小组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领导小组机构设置1. 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由学校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担任,负责领导小组的全面工作。
- 副组长: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 成员:由各部门主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负责人组成。
2. 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处(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部署。
- 专业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三、领导小组职能1. 政策制定- 制定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体系和规章制度。
- 研究和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 统筹协调- 统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协调各部门工作。
-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指导和支持。
3. 监督评估- 监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
- 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4. 危机干预-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机制。
- 及时处理和解决学生心理危机问题。
5. 培训与发展-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
- 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
6. 宣传推广-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 提高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素质和意识。
通过以上职能的履行,校园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将有效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及工作原则一、组织结构学校心理健康干预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亲自挂帅,成员包括政教处(处、室)、学生处、卫生保健室、班主任、心理教师等部门或岗位的代表,形成一个具有垂直领导和横向协作的工作机制。
1.1 领导小组任务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各岗位的力量,共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2 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活动,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和评价。
二、工作原则2.1 预防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强调预防为主,旨在尽早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其发展恶化。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抵御心理问题的能力。
2.2 个体差异尊重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干预措施,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
2.3 早发现早干预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尽早发现,尽早进行干预,防止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这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和干预机制,包括定期的心理测评、个案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
2.4 家校合作家庭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心理讲座等方式,增进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三、工作方法3.1 组织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电影欣赏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3.2 定期进行心理测评通过定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3.3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对每个学生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3.4 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对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支持领导小组及工作规定一、总则1. 学校心理健康支持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小组")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学生处理心理困扰,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研究效率,从而达到提升整体校园氛围的目的。
2. 本规定的制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心理咨询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
二、组织机构1. 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负责人等为副组长,由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 小组设秘书处,下设秘书长一名,负责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3. 小组成员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学生代表等组成。
三、工作职责1. 制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年度计划和长期规划,提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建议。
2. 统筹协调学校心理健康资源,推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3. 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4. 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5. 督促和检查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落实情况,处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工作方式1. 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组长主持,研究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大问题。
2. 小组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特定问题的研究和处理。
3. 小组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五、其它1. 本规定由学校心理健康支持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学校心理危机事件,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2. 及时发现、干预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包括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其家属。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工作领导小组(1)组长:校长(2)副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心理辅导教师(3)成员:各学院、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导、监督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工作。
2. 心理辅导教师(1)负责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初步评估和干预。
(2)负责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负责与相关部门、家庭沟通,共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
3. 学生工作部门(1)负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日常监测。
(2)负责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负责协调各部门,共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
4. 教职工(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协助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工作。
五、干预原则1. 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干预。
2. 因人施策,关注个体差异。
3. 协调有序,多方协作。
4. 保护隐私,尊重学生。
六、干预流程1. 初步发现(1)教职工、同学、家长发现学生心理危机情况,应及时向心理辅导教师或学生工作部门报告。
(2)心理辅导教师或学生工作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
2. 初步干预(1)心理辅导教师或学生工作部门根据初步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2)必要时,可邀请专业心理医生进行会诊。
3. 深入干预(1)心理辅导教师或学生工作部门根据初步干预效果,制定详细干预方案。
(2)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干预措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心理健康是每个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大,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中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
因此,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任务:(1)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2)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提供专业的辅导服务;(3)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提供多种途径和平台让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的心理健康;(4)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三、工作内容与方法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课程设置: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编写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出自我认识、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应用课程内容。
2.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1)专业培训:组织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专业指导:设立专门的辅导员岗位,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确保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心理健康活动(1)心理健康周:每年组织心理健康周活动,开展主题演讲、心理测评、主题班会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心理健康社团: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辅导等。
4.学校心理健康管理机制(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学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2)建立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机制:定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为制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3)建立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干预机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学校心理健康干预小组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一、引言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我校特成立心理健康干预小组。
本制度旨在明确心理健康干预小组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确保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组织结构1. 小组组成心理健康干预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心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等组成。
2. 小组职责- 制定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
- 组织、协调、指导全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
- 定期分析全校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 组织心理危机干预,制定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计划。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提高小组成员的业务水平。
三、工作制度1.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干预为辅。
- 学生自愿,尊重隐私。
- 专业引领,全员参与。
- 家校合作,社会支持。
2. 工作内容-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心理咨询等活动。
-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管理心理问题学生。
- 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危机,防止心理事件发生。
- 加强与家长、任课教师的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3. 工作流程- 学生心理问题发现: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表现,发现心理问题时及时报告。
- 心理问题评估: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评估,确定干预措施。
- 干预实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由心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共同实施。
- 效果跟踪:对干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调整干预措施。
- 心理危机处理:发生心理危机时,立即启动危机干预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4. 培训与考核-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小组成员的业务能力。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分享工作经验。
- 对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工作效果。
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我校制订了三级心理预防模式,旨在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内容如下:一、学校成立“XXXX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心理老师、各年段长和各班主任组成。
该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二、心理咨询室成立学生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小组,由专职心理老师、兼职心理老师、当事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心理保健员组成。
该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
三、各年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全体教职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
全体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应积极协助学校负责人抓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四、干预对象为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
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五、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3.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6.长期有睡眠障碍者;7.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自我价值感缺失和不安全感者;8.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9.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10.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六、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以上是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难关,健康成长。
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方案背景初中阶段是儿童进入青春期的重要阶段,身心发展较为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初中生应对心理危机,需要制定一套专门针对他们的干预方案。
目标本干预方案的目标是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帮助初中生面对心理困扰和危机,并预防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干预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以下是我们的干预策略:1. 教育与宣传: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及其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普及常见心理问题的知识和解决方法。
2. 心理咨询服务: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定期咨询服务,以协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3. 心理健康俱乐部: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俱乐部,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供学生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情感,并聆听他们的心声。
4. 情感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情感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以预防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5.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正能量,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实施与评估为了确保有效的干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专业培训:为学校教职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2. 监测与评估:定期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收集反馈和评估数据,及时调整干预策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 多元合作:与家长、社会资源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初中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结论通过上述干预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为初中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带来的心理困扰和危机,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学习成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丁嘴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组
织
机
构
2016-2017学年度
丁嘴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徐进
副组长:朱开龙穆彤徐守志柳伟
成员:高修銮王守亮胡小磊倪前吉
各年级主任
二、职责
组长:
负责全校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领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副组长:
负责全校学生健康教育,常见心理疾病的防治,各项卫生工作的落实,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情况。
成员:
1、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落实健康教育教学任务
2、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
3、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对学生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
4、对学生的成长发育情况及心理状况调查,对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综合评价。
丁嘴中心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侵害人们的心灵,造成不良后果。
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而青春期的躁动和感性使他们处理问题容易极端化。
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
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
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诉求。
为此,擢英中学特制定针对本校师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所面临的心理困境,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健康课及怡心小报进行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组织指挥体系
1、领导机构(校处理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徐进
副组长:朱开龙穆彤徐守志柳伟
组员:高修銮王守亮胡小磊倪前吉
各年级主任
2、心理危机干预救援小组
班主任、心理老师、校医、校保安人员、司机、全体教师等。
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
5.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学校其他教师辅助开展工作。
8.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五、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具体包括:
1、重大心理危机事件(Ⅰ级)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精神病人处于急性发作期;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
2、较大心理危机事件(Ⅱ级)
(1)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
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3、一般心理危机事件(Ⅲ级)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异常者。
(3)因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者。
(4)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1、各班班委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并填写《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上交心理咨询中心。
2、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录入制度
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
七、危机报告制度
1、发现有Ⅱ级或Ⅲ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应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与咨询中心报告。
2、Ⅰ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发生心理危机事故的相关班级应立即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机构及心理咨询咨询中心报告。
八、应急响应机制
发生突发心理危机事件时,心理危机领导机构、政教处、保卫科等相关处室应按照分级响应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1、Ⅰ级响应
(1)Ⅰ级响应标准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或者精神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并且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时,启动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I级响应。
(2)I级响应行动
①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领导机构、相关处室在接到重大心理危机事件(I级)发生报告时,立即启动本方案。
②迅速组织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组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现状以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供决策参考;组织和协调心理危机求援小组开展现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展开应急救援行动。
③对发生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目击者、同寝室同学、同班同学,组织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组进行创伤后应激干预。
2、Ⅱ级响应
(1)Ⅱ级响应标准。
发生较大心理危机事故(Ⅱ级)或一般心理危机事故(Ⅲ级)时,启动应急预案的Ⅱ级响应。
(2)Ⅱ级响应行动。
①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机构在重大心理危机事件或较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报告后,立即启动本方案。
②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组对心理危机当事人的现状立即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
③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咨询或到精神卫生医院心理科等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为主,可辅以药物治疗。
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必须在精神卫生医院等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
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至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3、应急结束
特别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响应终止,由校危机干预应急领导小组决定。
重大和一般心理危机事件由心理危机鉴定与干预评估组在分析和论证后作出决定。
九、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
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