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

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

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新中国建立不久之后根据统计,一共融合了多大五十六个民族,民族多,也早就了中国的民族特色的繁荣。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精选)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 ---蒙古族

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 ---哈萨克族

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藏族

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壮族

长辈种下树,后代好乘凉。 ---哈萨克族

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壮族

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 ---保安族

阴暗的夜晚别只贪睡,办事的时候别辞劳累。 ---蒙古族

没有干劲的人好吃,没有思想的人好睡。 ---蒙古族

闲时做来急时用,渴了挖井不现成。 ---维吾尔族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藏族

懒媳妇爱打扮自己,勤媳妇爱打扫屋子。 ---哈萨克族

志大的好汉,身心不闲;手巧的妇女,手眼不闲。 --- 蒙古族

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 ---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 ---蒙古族

能在空中高飞,不是羽毛之力;福气全靠劳动,并非土地之功。---维吾尔族

勤劳的人肚子饱,懒汉只说命不好。 ---柯尔克孜族

聪明人事事先动手,愚蠢人事事落人后。 ---哈萨克族

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蒙古族

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朝鲜族

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 ---蒙古族

懒驴总嫌驮子重。 ---维吾尔族

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热门)

话语用道理衡量,行为以实践检验。 ---蒙古族

鹰看高飞,人看行为。 ---蒙古族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哈萨克族

补钉能补洞,却补不了烂。 ---藏族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苗族

宰只羊一瞬间。养只羊得一年。 ---哈萨克族

信心加决心,打开聚宝盆。 ---满族

不敢翻越高山,哪能到达平原。 ---藏族

只要比赛就有一胜,只要肯学就有一成。 ---蒙古族

走千里路,看第一步。 ---仫佬族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塔吉克族

不见,上山看;不懂,问老者。 ---门巴族

不怕不知,就怕不学。 ---土族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壮族

生存的价值在于战斗,青春的可贵在于学习。 ---维吾尔族

只有孜孜以求的人,才能够获得知识。懂得知识的价值者,才是有知识的人。 ---满族

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最新)

功夫到家,石头开花。 ---朝鲜族

好射手不是他的箭出名,而是因为他射得准。 ---苗族

学习不温习,雨过湿地皮。 ---彝族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 ---毛难族

草要经过牛的反复消化,才能变成牛乳。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 ---塔吉克族

滚动的石头,不会长青苔。 ---朝鲜族

聪明的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到一次,实践十次。 ---哈萨克族

骑马不研究马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骑手。 ---藏族

骑马要有缰绳,学习要有机灵。 --- 蒙古族

金子不生锈,智慧不退色。 ---柯尔克孜族

闲聊等于假死,思索等于磨石。 ---蒙古族

雨勤水草好,口勤学问高。 ---蒙古族

大河是安静的,有学问的人是谦虚的。 ---蒙古族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壮族

s版小学语文3-6年级名言格言警句

S版语文3-6年级名言格言警句 ?三年级:? 一、读书学习:?1、知识就是力量。? 2、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3、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5、业精于勤,荒于嬉。?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二、珍惜时间:? 1、?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英国.莎士比亚)?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英国.达尔文)? 3、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苏联.高尔基)? 三、爱国名言? 1、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3、读书不忘报国,报国不忘读书。(苏步青)? 四年级: ?一、气象谚语?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4、东虹日出,西虹雨。? 二、勤奋学习的格言?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勤能补拙是良策,一分辛劳一分才。?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三、成语?

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孜孜以求?全力以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有关理想的格言? 1、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法国---拿破仑)? 2、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3、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中国---吴玉章)? 五、歇后语? 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芝麻开花-----节节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六、时间篇?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4、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 5、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6、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1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1.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七、读书学习:?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读书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4.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6.学然后知不足。? 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少数民族谚语大全

少数民族谚语大全 少数民族谚语大全(一):蒙古族谚语 沟通水渠可以成江河,改邪归正可以成为好人。(蒙古族) 有弊病的人,心虚;长背疮的马,胆怯。(蒙古族) 身染疾病,须请大夫治疗;改正缺点,须请朋友帮助。(蒙古族)松柏纵然长得好,离开了土地只能当柴烧;个人本领虽然大,离开了集体就会成傻瓜。(蒙古族) 大家动手干,赛过英雄汉。(蒙古族) 金子埋得再深不人考锈,伟逝世再久不会磨灭。(蒙古族) 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蒙古族) 天空的美丽是太阳、月亮和星星;群山的美丽是野果和森林;一个国家的美丽就在于人民。(蒙古族) 骑光背的马,对屁股不好;施阴谋的人,对自己不利。(蒙古族)善良人的结局如奶法汁,邪恶者的结局是污血。(蒙古族) 失去良心的人,象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蒙古族) 靠人家的权势来享福,不如随自己心愿受苦。(蒙古族) 在昏君手下当将军,不如沿路向人讨饭。(蒙古族) 白马变不了原色,黄金改不了本色。(蒙古族) 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整心胸。(蒙古族) 心里脏比身上脏更脏。(蒙古族)

坚定的人,不随风摇摆。(蒙古族) 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蒙古族) 船不到岸不松桨。千篙撑船,一篙靠岸。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蒙古族) 要想吃肉先养羊;要想吃饭先种田。(蒙古族) 不知绳短,只怨井深。(蒙古族) 不识真货的傻蛋,把黄金说成粪蛋。(蒙古族) 有本事能玩狮子脑袋,有胆量能摸老虎屁股。(蒙古族) 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蒙古族) 离开了山的老虎无能为力,离开了水的鱼儿难以生存。(蒙古族)如果吝啬箭头,就猎不到野兽。(蒙古族) 帽子小了耳朵冷,靴子小了脚趾痛。(蒙古族) 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蒙古族) 草场好了牛羊肥,墨汁好了字迹美。(蒙古族) 没有神的地方,从来不会有鬼。(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蒙古族) 吃苦味的盼望甜的,受灾难的盼望幸福。(蒙古族)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多施肥料苗儿壮,苗旺自能多打粮。(蒙古族) 说的比谁都聪明,做的比谁都糊涂。(蒙古族) 说的比山高,做的比蛋小。(蒙古族)

各少数民族的谚语

哈萨克族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 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 回族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 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 白族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 景颇族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 塔吉克族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维吾尔族无能的猎手总是怪猎枪不好.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大蛇不死,后患无穷. 珍宝中最贵的是金子,语言里最美的是谚语. ---蒙古族最干净的是泉水,最精炼是话是谚语. ---哈萨克族格言是学者智慧的结晶,愚昧的人则难以理解,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猫头鹰则变成了瞎子. ---藏族不受苦,就得不到幸福. ---壮族长辈种下树,后代好乘凉. ---哈萨克族水滞船不走,人懒事难成. ---壮族只怕懒汉不耕,没有黄土不生. ---保安族阴暗的夜晚别只贪睡,办事的时候别辞劳累. ---蒙古族没有干劲的人好吃,没有思想的人好睡. ---蒙古族闲时做来急时用,渴了挖井不现成. ---维吾尔族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藏族懒媳妇爱打扮自己,勤媳妇爱打扫屋子. ---哈萨克族志大的好汉,身心不闲;手巧的妇女,手眼不闲. --- 蒙古族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 ---蒙古族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 ---蒙古族能在空中高飞,不是羽毛之力;福气全靠劳动,并非土地之功. ---维吾尔族 勤劳的人肚子饱,懒汉只说命不好. ---柯尔克孜族聪明人事事先动手,愚蠢人事事落人后. ---哈萨克族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蒙古族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朝鲜族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华版) 第一单元师生 《师恩难忘》体裁:记叙文;作者:刘绍棠;代表作:《青枝绿叶》《峨眉》。本文记述了田老师以巧妙的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的往事,歌颂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孔子和学生》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和孟子并称为“孔孟”,他们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孔孟之道”。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 一、积累有关师生的名言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韩愈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二、抄一抄,仿照句子写一写 例句: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句中划线的部分使我更具体地体会到“恭恭敬敬”的含义)仿写:1、法布尔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昆虫,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好奇地趴在那里观察。 2、无论长多大,我们都要像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得向比我们懂得多的人学习。 三、积累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理解积累 归里:回家。 无心插柳柳成荫:(谚语)比喻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五、《论语》语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六、阅读理解 1.田老师爱编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使我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师恩”一词,一方面反映了(田老师对我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对田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 2.《师恩难忘》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我们不由想起了刘禹锡诗:“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白居易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等赞美老师的诗句。(桃李:比喻弟子众多。)“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启发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 七、开卷有益 《爸爸的老师》体裁:诗歌;作者:任溶溶。 《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体裁:记叙文;作者:(英国)查理?J?罗伯茨 八、作文 《我的老师》 第二单元明月 《古诗二首》鸟鸣涧: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静”是全诗的魂。本诗构思精巧,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的景物,映衬了春山的空寂(花静、山静、夜静、月静、人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 暮江吟:白居易,唐代新乐府诗派的倡导者之一,人称诗王。本诗写了暮江落日和露伴新月的情景,描绘了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本文格调清新,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走月亮》南方习俗,指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体裁:抒情散文。作者:吴然,代表作《歌溪》《一碗水》《飞向月球》本文介绍了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宇航员登月的详细经过(7月19日登上月球)。按照“升空—途中—在月亮上”的顺序记叙。题材介于新闻报道、科学小品之间。 一、词语积累 含有“月”的成语: 月下老人日月无光花好月圆水中捞月

海南黎汉谚语对比

海南黎汉谚语对比 摘要: 1.黎汉两族的简介 2.黎汉谚语的特点和区别 3.黎汉谚语的共性和差异的原因分析 4.结论 正文: 1.黎汉两族的简介 黎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黎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仰原始宗教,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汉人,即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各地,尤其是海南岛,黎汉两族人民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2.黎汉谚语的特点和区别 黎汉谚语是黎族和汉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简洁、形象、含义深刻的民间语言艺术。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黎族谚语以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见长,常常以自然景物作比喻,反映生产生活、道德风尚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乌鸦飞过,有雨来临”等。 汉族谚语则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揭示和道德伦理的教诲,以及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概括。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狗咬狗,一嘴毛”等。 3.黎汉谚语的共性和差异的原因分析

尽管黎汉谚语各具特色,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源于生活实践,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次,它们都具有教育意义,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此外,黎汉谚语都采用了简洁、形象的表现手法,深入人心。 然而,黎汉谚语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源于两个民族在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黎族谚语以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见长,反映了黎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汉族谚语则以哲理深刻、伦理教诲为主,体现了汉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4.结论 黎汉谚语是黎族和汉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它们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通过研究黎汉谚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少数民族的经典谚语俗语精选

少数民族的经典谚语俗语精选 推荐文章 感情谚语大全精选热度:关于二十四节气农谚语精选热度:关于预报天气的生活谚语精选热度:关于动物天气谚语精选热度:关于经典的气象谚语精选热度: 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等民族。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谚语,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少数民族的谚语推荐 早不起能误一天的事,幼不学能误一生的事。――布依族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景颇族 少时易变,青年易错;有错不改,错上加错。――傈僳族 在他偷公鸡的时候,不给一点教训,将来他会偷牛。――珞巴族 三天路强作一天走,走完了至少躺十天。――朝鲜族 蒙古族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有关少数民族的谚语精选 佤族 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 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 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

做完。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朝鲜族 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 用扇子扑不灭火。 经典的谚语 一日三笑,不用吃药。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艺高人胆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 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藏族谚语与民族团结

藏族谚语与民族团结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谚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传承着古老的智慧,更体现了藏族人民对民族团结的追求和珍视。 民族团结是指各个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相支持,是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藏族谚语中蕴含着民族团结的智慧和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 一、珍惜和平团结 1.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捆筷子却难以折断。”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单独的个体容易被击败,但是众人团结在一起就能够抵御一切困难和挑战。这也是藏族人民一直以来珍视团结和和平的原因。 2. “一只手难以拍响,两只手却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句谚语强调了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各民族之间的合作和团结,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尊重多元文化 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句谚语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重视。藏族人民乐于与其他民族交流和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2. “河水不拒细流,山岳不嫌小石。”这句谚语强调了对各种力量的包容和接纳。不论大小,只要能够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都应该受到尊重和赞赏。 三、团结共建美好家园 1.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只有合作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 “同心协力,事半功倍。”这句谚语强调了团结的力量。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事半功倍,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四、传承优秀文化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文化既是一种力量,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要避免文化的歧视和偏见,让文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2. “新人要从老人学,老人要接纳新人。”这句谚语强调了代际传承和互相尊重。年轻一代要从长辈和前辈那里学习,同时老一辈也要接纳和支持年轻人的创新和发展,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布朗族谚语

布朗族谚语 引言 布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分布在云南省西部的布朗河流域。布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中谚语作为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形式,承载着布朗族人民的智慧和思考。本文将深入探讨布朗族谚语的特点、内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哲理。 布朗族谚语的特点 布朗族谚语是布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深刻的体悟。以下是布朗族谚语的特点: 1. 简洁有力 布朗族谚语以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内涵,以最简单的形式传递人生的智慧。比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谚语用简洁的语言告诉人们要有信心,自信的心态决定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 2. 朴实自然 布朗族谚语的语言朴实、自然,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反映了布朗族人民的真诚和淳朴的生活态度。比如:「姜还是老的辣」,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告诉人们老人的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应该好好借鉴。 3. 寓意深远 布朗族谚语虽然简洁,但寓意深远。在描述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和问题时,布朗族谚语总是能用最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意义深长的观点。比如:「水滴石穿」,这句谚语告诉人们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布朗族谚语的智慧哲理 布朗族谚语是布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的智慧。以下是布朗族谚语中的一些典型例子,解读其背后的智慧哲理: 1. 「和为贵,和无价」 这句谚语告诉人们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在人际关系中,和谐相处能够带来积极的能量,使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和睦相处不仅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2. 「未来属于勤奋者」 这句谚语告诉人们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过不断地努力,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努力不仅是为了人们的个人利益,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吃不香,睡不香」 这句谚语告诉人们物质生活的舒适是幸福的基础。只有拥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人们才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和自由。因此,在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安定。 4. 「问路就在身边」 这句谚语告诉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和答案。身边的人或许能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和找到方向。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敢于向身边的人求助,把握机会尝试去寻找答案。 总结 布朗族谚语以其简洁、朴实和寓意深远的特点,成为布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布朗族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哲理,这些智慧哲理在布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验证,并传承至今。通过研究布朗族谚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布朗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指导我们的生活和思考。

少数民族的歇后语

少数民族的歇后语 少数民族的歇后语 蒙古族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佤族 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 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 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做完。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朝鲜族 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

用扇子扑不灭火。 满族 一人节约三尺布,两人节约一条裤。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藏族 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 一条恶狗的狂叫,弄得全村都喧哗;一个坏人的行为,带来了全村不宁。 苗族 一条虫弄脏一锅汤。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不能把毒蛇当花戴。 水涨船高,柴火多旺。 侗族 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 喝水不忘挖井人。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 山峰不会倒塌,江水不会倒流。 人是铁,饭是钢。 傣族

一群牛进菜园子,总有一个带头的。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水族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饿。 哈萨克族 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 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 回族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 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 白族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 景颇族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

简谈彝族尔比

简谈彝族尔比 摘要:少数民族谚语是中华民族谚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彝族也有自己独特的 谚语,叫做彝族尔比。彝族尔比最能体现彝族语言的特色,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本文通过对彝族尔比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彝族尔比进行了相应的概念解读 和寓意分析,就彝族尔比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和部分举例,指出了彝族尔比 的几大特点,是对彝族尔比进行的简单介绍和相应分析。 关键词:彝族;谚语;尔比 一、引言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词句精炼、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 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具体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广大百姓通过口口相传 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概括来说,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 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 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1]]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有为本民族 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并经久传唱的谚语。 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彝族也有自己的谚语。彝族的谚语彝语称为“ꇐꀳ”,音译过来便是“尔比”。彝族尔比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是彝族民间文学 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2]]彝族尔比在彝区社会 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式和场合中,彝族尔比更是不可缺 少的东西。在过去,几乎彝族地区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能吟诵几句抒发心情、 表达思想感情的尔比,彝族尔比是彝族人日常生产生活和具体社会交际中必不可 少的东西。 二、什么叫尔比 尔比是彝语“ꇐꀳ”的音译,彝族尔比由于词句精练、短小精悍,具有好读、好听、好记等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灵活轻巧,听起来通俗易懂。尔比

尔吉言简意赅,有其固定格式、具体结构,句式精简、毫无杂糅。彝族尔比句子字数一般为单数,大多表现为五字句、七字句、九字句,一句尔比主要讲述一段故事或一件事情,以此来告诉人们某个道理或阐释一种智慧之道,继而向尔比的传承和聆听者传递某种人生哲学以及生活智慧。 尔比(ꇐꀳ)也叫尔比尔吉(ꇐꀳꇐꏢ),因为尔(ꇐ)的彝文字“ꇐ”有龙的意思,加之彝族普遍有龙图腾崇拜。尔比(ꇐꀳ)的初始含义,有说是“龙的语言”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彝族的图腾崇拜中有龙这一图腾,如凉山彝族对龙图腾的崇拜表现在多个方面,彝族人奉支格阿鲁(也有译成支格阿龙)为再造自然的英雄。在凉山彝族地区,如壮美的山川河流等凡是社会认为庄严、崇高以及美好的事物和行为,彝族人都用“尔里”(ꇐꑌ:有龙居之意)来称呼。比如:一个人的言论准确并且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且言必有中,大家就会恭维、称赞他“科尔里”(ꈌꇐꑌ:谈吐有道、如有龙口之意),即长了一张龙口;另外,尔(ꇐ)也有“斯尔”(ꌧꇐ:意为学识、文化)之意,所以对于那些富有学识、知书达理之人,人们也会称赞“这个人有斯尔”(ꊿꋋꂷꌧꇐꐥ:这个人有斯尔,即有文化、有学识、懂道理之意)。 由于尔(ꇐ)可以理解为一切庄严神圣和富含哲理及应验的话语,因此根据尔比(ꇐꀳ)内容的包罗万象以及寓意性极强的特性并结合“尔比”一词中的“比”(“ꀳ”)的彝文字“ꀳ”变调前的彝文字“ꀵ”的“背负、承载”之本意,尔比(ꇐꀳ)的比(ꀳ)字应有“背负”和“承载”之意。因此,尔比的大意应该是承载着丰富的生活哲理、社会知识、前人社会生活经验的具有应验的内容的精妙的话语,即谚语。 三、尔比的内容 彝族尔比内容丰富,它涉及到彝区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和知识,因其口口相传的口头性这一特点,可以算得上是彝区社会的口头百科全书。尔比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不同的笔者根据自身研究需求对其分类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无论何种分类,具体的内容都始终围绕着人转,以人为本始终是尔比的主题。从彝区百姓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相应分类,彝族尔比有关于自然科学、社会法纪、生活哲理、社交礼仪、思想道德、社会教育、交际准则、勤劳自强等方面的内容。

少数民族谚语大全

少数民族谚语大全 导语:少数民族谚语大全(一):蒙古族谚语 沟通水渠可以成江河,改邪归正可以成为好人。(蒙古族) 有弊病的人,心虚;长背疮的马,胆怯。(蒙古族) 身染疾病,须请大夫治疗;改正缺点,须请朋友帮助。(蒙古族) 松柏纵然长得好,离开了土地只能当柴烧;个人本领虽然大,离开了集体就会成傻瓜。(蒙古族) 大家动手干,赛过英雄汉。(蒙古族) 金子埋得再深不人考锈,伟逝世再久不会磨灭。(蒙古族) 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蒙古族) 天空的美丽是太阳、月亮和星星;群山的美丽是野果和森林;一个国家的美丽就在于人民。(蒙古族) 骑光背的马,对屁股不好;施阴谋的人,对自己不利。(蒙古族) 善良人的结局如奶法汁,邪恶者的结局是污血。(蒙古族) 失去良心的人,象泥神一样,空有一副架子。(蒙古族) 靠人家的权势来享福,不如随自己心愿受苦。(蒙古族) 在昏君手下当将军,不如沿路向人讨饭。(蒙古族) 白马变不了原色,黄金改不了本色。(蒙古族) 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整心胸。(蒙古族) 心里脏比身上脏更脏。(蒙古族) 坚定的人,不随风摇摆。(蒙古族) 好马登程奔到头,好汉做事做到头。(蒙古族)

船不到岸不松桨。千篙撑船,一篙靠岸。说了的话不要推翻,做了的事不要中断。(蒙古族) 要想吃肉先养羊;要想吃饭先种田。(蒙古族) 不知绳短,只怨井深。(蒙古族) 不识真货的傻蛋,把黄金说成粪蛋。(蒙古族) 有本事能玩狮子脑袋,有胆量能摸老虎屁股。(蒙古族) 羊嫌草场掉肥膘,人嫌饭食必瘦弱。(蒙古族) 离开了山的老虎无能为力,离开了水的鱼儿难以生存。(蒙古族) 如果吝啬箭头,就猎不到野兽。(蒙古族) 帽子小了耳朵冷,靴子小了脚趾痛。(蒙古族) 针往哪里钻,线往哪里穿。(蒙古族) 草场好了牛羊肥,墨汁好了字迹美。(蒙古族) 没有神的地方,从来不会有鬼。(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蒙古族) 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蒙古族) 吃苦味的盼望甜的,受灾难的盼望幸福。(蒙古族)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多施肥料苗儿壮,苗旺自能多打粮。(蒙古族) 说的比谁都聪明,做的比谁都糊涂。(蒙古族) 说的比山高,做的比蛋小。(蒙古族) 嘴头的空话连篇,不如用劳动实践。(蒙古族)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

少数民族谚语二层

少数民族谚语二层

土家族谚语浅谈 在浩如烟海的土家族民间语言和口头文学宝库中,有许多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语言精炼、脍炙人口的谚语,它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活动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艺术珍品。 地理环境谚:土家族地处山区,境内山峦重叠、奇峰峻秀。这种抬头见山、山外有山的地理环境,在土家谚语中表现出来,如:“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上山雾里钻,下山到潭边”;“望见屋,走得哭”;“山高一丈,大不一样;阴坡阳坡,差得很多”。 预测气候谚:土家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了许多预测气候的谚语,如:“立春雨水早,早起晚睡觉”;“惊蛰不动风,冷到五月中”;“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冬前不见冰,冬后冻死人”。 观察晴雨谚:主要用于夏季观云色、雷雨、雾象等,如:“天上有云丝,晴天便可知”;“早上薄薄云,中午晒死人”;“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抹腰”;“石头出汗,大雨连线”;“盐罐回潮,大雨难逃”;“蚂蚁搬家雨必淋,蜘蛛结网天必晴”;“狗子吃草干死草,狗子喝水雨滔滔”。 耕作施肥谚:“春耕扯断犁,愁收不愁吃”;“深耕加一寸,顶上一瓢粪”;“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小孩缺奶不胖,庄稼缺肥不壮”。 管理收获谚:“种在犁上,收在锄上”;“苗内一棵草,赛过毒蛇咬”;“种田不理沟,好比强盗偷”;“只种不管,打破饭碗”;“宁收一成青,不收十成黄”;“不怕不丰收,只怕地里丢”。勤劳节俭谚:“薄地怕勤汉,肥地怕懒蛋”;“晴天多打柴,雨天不湿鞋”;“出门不勾腰,进门无柴烧”;“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团结互助谚:“众人一条心,石山变成金”;“单丝不成线,单竹不成排”;“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独桥难走路,独筷难夹肉”;“人到难处要人帮,柴到山上要人扛”。 为人处世谚:土家人自古以来纯朴善良、重情尚义,土家谚语云:“人要忠心,火要空心”;“交人交心,浇树浇根”;“宁和直人动刀,不和刁人相交”;“只要朋友情义好,酸菜当得海参席”;“人不爱财,鬼怕三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教子学习谚:土家族是一个受汉文化影响较早的民族,十分注重对子孙后代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养成热爱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如:“宠儿不孝,宠狗上灶”;“娇女泪多,娇儿祸多”;“养儿不读书,等于养个猪”;“天不下雨则旱,人不读书则愚”;“读书全靠自用功,老师不过领路人”。 节日生活谚:土家族同其它少数民族一样,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在土家谚语中表现的有:“正月大摆手,家家有肉酒”;“腊月过大年,土家人上前”;“六月六,谷早熟,姑娘麻妈接进屋”;“七月半,接祖先,家家户户洒稀饭”。 健身防病谚:土家人在生活中总结了许多健身防病的谚语,如:“饭要细嚼,酒要慢饮”;“酒多伤身,气大伤心”;“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干不净,吃了生病”;“不忧不愁,能活白头”;“不说不笑,死了阎王都不要”。 此外,还有表现土家人喜唱山歌和情歌的谚语,如:“出门一声喊”;“无粮无曲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表现土家薅草锣鼓的谚语,如:“一锣一鼓吹三工”;“锣鼓不出乡,各有各的腔”等等。还有一些表现改土归流前土家人“安土重迁”、“重农轻商”等自我封闭心态的谚语,如:“老死不出门,万事不求人”;“宁愿守土死,不愿离土生”;“坐贾行商,不如开荒”等等,清代诗人描绘土家人的这种心态为“风无淫靡政无苛,鸡犬桑麻尽太和,问是桃源君信否,出山人少进山多”。这种消极心理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往往起着一种负向作用。 总之,土家谚语不仅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了土家族的现实生活,充满着真知灼见,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而且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教诲的意蕴,是土家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结晶。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精华 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精华版) 第一单元师生 《师恩难忘》体裁:记叙文;作者:XXX;代表作:《青枝绿叶》《峨眉》。本文记述了XXX以巧妙的讲故事的方式教授孩子研究古典诗词、培养孩子成长的往事,歌颂了老师的敬业精神,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孔子和学生》XXX名丘,字XXX,是我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和XXX并称为“XXX”,他们的教育思想被称为“XXX之道”。他“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XXX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 一、积累有关师生的名言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唐)XXX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XXX 二、抄一抄,仿照句子写一写

例句: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 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 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句中划线的局部使我更具体 地体会到“恭恭敬敬”的含义) 仿写:1、XXX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昆虫,就会像小孩 子一样,好奇地趴在那里观察。2、无论长多大,我们都要像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得向比我们懂得多的人研究。 三、积累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4、理解积聚 归里:回家。 XXX插XXX:(谚语)比喻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五、《论语》语录 XXX:“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