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练习题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 供个人学习参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练习题

一、 画线段图列算式;

1、500比300多多少?

2、600比900少多少?

500600少?

3、4、

24?人7朵5、黄花二班?倍1同学比音乐组的少6人。参加美术、音乐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2、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乙桶还比甲桶多2千克油。求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3、小明与爸爸的岁数和是40岁,爸爸的岁数是小明的4倍。小明和爸爸各自的岁数是多少?

精心整理

4、李爷爷家养的鸭比鹅多18只,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你知道李爷爷家养的鸭与鹅各多少只吗?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二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利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练 习题 一、画线段图列算式; 1、500比300多多少? 2、600比900少多少? 500 600少? 多? 300 900 9人?个?个?个?个 3、4、 24个 ?人 7朵67人 5、 红花42朵6、一班 黄花?人 二班 ?倍70人 二、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参加美术和音乐组的同学共有72人,其中参加美术组 的同学比音乐组的少6人。参加美术、音乐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2、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乙桶还比甲 桶多2千克油。求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 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

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3、小明与爸爸的岁数和是40岁,爸爸的岁数是小明的4倍。小明和爸爸各自的岁数是多少?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