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识梳理(高三)知识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259.71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政治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作为今年高考中的重点热点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应该从多个角度对供给侧改革加以分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高考政治供给侧改革,仅供大家参考!高考政治供给侧改革知识点1、从价值规律的角度,供给侧改革就是企业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实现“商品——货币”成功飞跃,为社会提供有效供给,供需实现统一。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需要准确预测市场,更需要不断创新。
2、实现有效供给,需要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需要降低成本,生产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商品,寻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这个结合点需要企业努力降低成本,也需要社会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如降低资金成本(完善金融市场),降低税率(国外奢侈品比国内市场价格低至50%重要原因)3、生产决定消费是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供需错配,错在供,即生产。
居民跑的国外抢购,说明国内生产没有提供合适的消费对象,没有创造消费动力。
因此,发展生产(发展生产力),需要改革(供给侧改革),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生产的改革,实现有效供给。
4、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主体,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承担者。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需要正确的战略决策(对市场准确预测),需要创新、技术进步、科学管理。
生产性价比高的商品,也需要创新、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来降低成本。
5、劳动力是供给侧改革的四大要素之一。
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是实现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
通过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人才管理,劳动者自身努力,解决劳动力质的问题。
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建立全社会的保障体系,解决劳动力量的供给。
6、银行与证券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企业融资创造更便捷的渠道,更低成本的资本。
银行要发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作用。
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借助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
热点一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2017年12月18~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8年的第一项重点工作。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2018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改革,降低物流成本。
1.站在新方位上的中国经济在关注“需求侧”的同时更多将目光对准“供给侧”,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符合这一思路的传导路径是( )A.实行投资驱动战略→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B.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减轻企业税负→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质量和效益C.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居民收入增加→刺激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D.进行临时价格干预→保持物价稳定→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经济发展答案 B解析题目中,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减轻企业税负,增加研发投入从而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故B选项入选。
A选项错误,之所以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不是因为社会总供给少。
C选项是从需求侧的角度而言的。
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实体经济是相对于虚拟经济而言的。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
当前,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是( )①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促进企业产品结构优化②清除涉企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③发展股权融资,使每个企业都成为上市公司,提高企业效益④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支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创新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①项说法错误;企业上市有严格的要求,发展股权融资,并不能使每个企业都成为上市公司,③项说法错误。
解和总结理革结供给侧构性改的一、供给侧改革的含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结构性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的“供给侧改革”,那就是“供给侧+改革”。
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二、实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世界还未走出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金融危机的阴影等因素,年以来,使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挑战。
2015持续低位运行。
与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然而传统经济疲态显露,产能过剩却无法满足需求。
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直接原因根本原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
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
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中国的供给因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此外,中国的供给侧低效率,无法供给出合意的需求。
即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总供给AS进入第三阶段,趋向饱和,继续增加总需求AD进行需求侧的改革已经无法使得总产出继续上升,只会使得物价上升。
只有通过供给侧改AS向右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继续增加,且物价水平得以稳定。
革,使社会总供给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热点专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概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其中,供给和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
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为新常态下“怎么干”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今年高考命题的重要背景。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热点提要】1、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要做到“十个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去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李克强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是“衣领子”、“牛鼻子”,后来又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学习资料(2016年5月)从两个方面看:一、概念的阐释;二、中央的要求。
一、概念的阐释(一)正确认知——供给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学经济学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
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以供给和需求作为一般性研究分析的逻辑起点。
简言之,供给就是出售、需求就是购买。
供给与需求,实质上就是一个卖方与买方的问题。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其包含2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愿望和供应能力。
(与供给相对的“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也包含2个条件:消费者有消费欲望和购买能力。
(从当前现状来看,供给方面愿望没问题、但能力有问题,需求方面能力没问题、但欲望有问题)“侧”,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侧重”于某一个“侧面”。
因此,“供给侧”就是与“需求侧”相对的一个专业术语。
两者的区别在于:以往我们所做的工作多半是加强需求侧管理,重点从结果出发,着眼于保持经济短期内的稳定增长,通过合理调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熨平”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则更多是突出供给侧管理,重点从源头入手,着眼于实现经济中长期的潜在增长,通过科学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四大要素”(也有学者把制度列为第五要素),“弥补”经济结构性的缺陷。
——结构性:简言之,就是经济运行的构成性特征。
结构性问题,是中长期形成供需错位、脱节、失衡的根本原因。
我国新常态下面临的矛盾,面子上是速度问题、里子上是结构问题。
这些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增长动力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能耗排放结构、收入分配结构6个方面。
产业结构问题:一产业仍较粗放,抗风险能力差;二产业传统“三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比重偏大,创新能力不强,处于价值链低端;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发达国家70-80%,中国50-60%,且房地产是拉动主要力量之一)。
供给侧改革高考知识点高考知识点:供给侧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供给侧改革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热门话题。
作为高考知识点,供给侧改革涉及到了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和目标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供给结构来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经济质量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目标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生产和创新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过去经济增长模式下的问题: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供给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在长期内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2)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供给侧结构成为推动经济创新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要求。
3.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1)降低生产成本:包括推动减税降费、简化行政审批、优化企业服务等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2)提升供给质量: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转变。
(3)加强产能优化: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调整供给结构,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4. 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影响(1)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中国经济能够在新的发展阶段保持增长,并提升全球经济竞争力。
(2)促进科技创新能力: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改善民生福祉:通过改革供给侧结构,满足人民对于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5. 供给侧改革的挑战和问题(1)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侧改革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政企关系、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关系等问题。
(2)结构性失业风险:供给侧改革可能会导致某些产业的萎缩,进而带来一定的结构性失业风险,需要通过转岗、培训等政策措施来应对。
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级:姓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热点背景】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缩紧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
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
但供给侧同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高层密集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要让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整体谋划。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给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
206年以来,我们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业供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我们的经济导向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充分表明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经受了实践检验,符合实际、富有远见。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
解决这些失衡,仍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始终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通过去除没有需求的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结和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是指通过供给侧的结构和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总体供给水平的一项全面深化。
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来增加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
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的重大,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破除制约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减少政府干预,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措施,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
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提高经济组织效率。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程中要实现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并逐步实现国有资本的市场化配置。
三是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
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创新政策环境等方式,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
通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定外商投资环境等措施,吸引更多外资,加速技术进步和创新。
五是加强人力资本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能力,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体而言,供给侧结构性以供给侧为重点,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来提高需求的适应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首先,它是一种持续的、长期的过程。
供给侧结构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化。
其次,它注重“结构性”。
传统的供给侧往往是对数量的,而供给侧结构性则更加注重质量和结构的。
第三,它强调市场的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
供给侧结构性要实现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这就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它强调创新驱动和开放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要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升级。
2017考研政治新增知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考研政治新增知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7考研政治新增知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今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详细解释:1.供给与需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2.供给侧与需求侧——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本要求(1)基础:“结构性”十分重要——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是这样说的。
“结构性”3个字十分重要,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
(2)重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根本: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4)主攻: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三大问题全方位为你解读打开今日头条,查看视频精彩内容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事实上,它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里,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
尽管这一系统性改革已经深入到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多个方面,但如何理解、推进这一改革,许多人其实还并不清楚。
近日我们财经频道举办的2016央视财经圆桌会议,就专门邀请了多位国内顶尖学者,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话题进行了系统梳理。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将为大家呈现他们的精彩观点,首先,我们不妨听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当下中国意味着什么?专家又是如何定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什么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消除资源有效的流动,生产要素有效地流动,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的障碍,来实现增加有效供给,消除无效供给,提高供给和需求的相配性。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进行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要以需求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在路径上、以市场为导向增加资源配置活力,动力是以改革为引擎增加有效制度供给。
最终形成供求有效对接,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保持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有四项,第一去除无效供给,第二改造传统落后供给,第三增加新供给,第四,不能简单地理解供给仅仅是提供产品和服务,还要用包括强化、有效的新制度供给。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供给侧改革是解决什么问题?是解决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的提升竞争力的问题,不是说供给不足,而是竞争力不行,很多东西也不是说没有需求,是产品的质量不行。
比如说谈的最多的钢铁水泥,好像是产能过剩,仅仅是产能过剩吗?高端的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去购买,还有农产品,奶粉没有需求吗?什么产能过剩?还要去相当去购买。
供应侧改革专项一、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旳理解供应侧——供应方面,即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
需求侧——需求方面,即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理解:供应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联旳两个方面,没有需求,供应就无从实现,新旳需求可以催生新旳供给;没有供应,需求就无法满足,新旳有效供应可以创造新旳需求,扩大总需求。
所谓供应侧改革,就是从供应、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应约束,积极进行供应干预以增进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发明新旳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规定改革现行旳某些克制供应旳体制或政策,例如紧缩旳货币政策和繁琐旳审批制度等。
这有助于增强公司创新能力,提高供应质量和效率,改善供应构造,最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旳因素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旳解决供应与需求旳关系, 就要在适度扩大旳总需求旳同步,着力加强供应侧构造性改革。
(有效供应局限性、产业构造不合理、部分产能过剩等)注意: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旳经济意义:六点①有助于实现“五大发展理念”,增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②有助于改善供应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旳生活需求。
③有助于优化资源配备,解决供需矛盾,实现供求平衡。
④有助于发明新供应,增长新需求,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⑤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构造调节。
⑥有助于化解老式产业产能过剩,加快对老式产业旳改造。
三、供应侧构造性改革旳五大任务12月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继续深化供应侧构造性改革,体现经济构造调节为主线。
第一,进一步推动“三去一降一补”第二,进一步推动农业供应侧构造性改革第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第四,增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推动“三去一降一补”(1)是什么A.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去产能)【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B.扩大有效供应(补短板)【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推动脱贫攻坚工作】C.化解房地产库存(去库存)【重点解决三四线都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D.协助公司减少成本降成本(降成本)【在减税、降费、减少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E.防备化解金融风险(去杠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总结与理解一、供给侧改革得含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得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得适应性与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得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人们口头上所说得“供给侧改革”,那就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含义就是:用改革得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与低端供给,扩大有效与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得适应性与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二、实行供给侧改革得背景与原因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世界还未走出金融危机得阴影等因素,使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挑战。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得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
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以“互联网+”为依托得新经济生机勃勃,然而传统经济疲态显露,产能过剩却无法满足需求。
直接原因就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得速度。
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得严重失衡。
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许多产业得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中国得供给体系与需求侧严重不配套,总体上就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此外,中国得供给侧低效率,无法供给出合意得需求。
从宏观经济学得角度瞧,总供给AS进入第三阶段,趋向饱与,继续增加总需求AD即进行需求侧得改革已经无法使得总产出继续上升,只会使得物价上升。
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使社会总供给AS向右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继续增加,且物价水平得以稳定。
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当前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供给侧结构性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
传统的需求侧经济政策已经难以为继,需要转变思路,从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具体来说,供给侧结构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淘汰过剩产能。
正因为长期以来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导致许多行业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严重。
供给侧结构性提出要通过减少产能过剩行业、淘汰低效产能,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利润能力。
这需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其次,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企业创新等举措,提高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推动结构性。
经济结构性问题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如农业农村问题、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等。
供给侧结构性提出要通过推动农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措施,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最后,供给侧结构性还包括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劳动者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降低企业成本可以通过减税降费、降低政府收费等途径来实现,提高劳动者就业可以通过灵活就业、职业培训等手段来实现。
总而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当前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供给侧改革与高考第一篇:供给侧改革与高考2016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之——时政热点专题二时政热点剖析:供给侧改革一、提出背景1、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需求侧改革实现,重点强调扩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即“三驾马车”,但一味地刺激需求导致了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和债务高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就需要用新的动力对冲下行风险。
供给侧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推出更能满足需求的好产品,以解决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问题。
前段时间,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被海淘族哄抢,难道中国没有这些产品吗?有,但品质不太好。
国内消费增速不断下降,但中国居民在海外却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
这种消费领域中呈现出的供需错配现象表明: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长期供给。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
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的条件下能实现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当前,我国供给侧存在六大问题:一是供给体系总体上具有外向型;二是供给体系未及时跟上国内中收入群体迅速扩大的消费结构;三是现在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较差;四是部分产业产能已达到峰值,产能难以消化,部分产业达到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的峰值;五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六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
2、“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对应的,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
供给侧改革专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
供给侧——供给方面,即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
需求侧——需求方面,即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理解: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联的两个方面,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有效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扩大总需求。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除供给约束,积极进行供给干预以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求改革现行的一些抑制供给的体制或政策,比如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繁琐的审批制度等。
这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在目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正确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就要在适度扩大的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效供给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产能过剩等)
注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意义:六点
①有利于实现“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②有利于改善供给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③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解决供需矛盾,实现供求平衡。
④有利于创造新供给,增加新需求,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⑤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
⑥有利于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
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
第一,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第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第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1)是什么
A.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去产能)【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
B.扩大有效供给(补短板)【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
制度短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C.化解房地产库存(去库存)【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
D.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降成本(降成本)【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
E.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去杠杆)。
【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2.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1)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2)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要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大企业素质,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4.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2)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3)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等。
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
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
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
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
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四、教材链接: 三个模块
(一)经济生活
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供求与价格、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税收)与货币政策、企业经营与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等。
(二)政治生活
公民与政府互相动、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政府职能、政府坚持基本原则、政府依法行政、政府的三大决策、党的地位与三大政治方式等。
(三)哲学生活
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辩证法否定与创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教材链接论题】
例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
1.生产决定消费,改革有利于改善供给品质,提高消费水平。
(3/4课)
2.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改革有利于培育新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课)
3.有利于促进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10课)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0课)
5.有利于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11课)
6.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竞争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时政观点)
例2:从经济生活角度,思考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1.价格变动影响生产,通过价格机制改革,引导生产者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2课)
2.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
(5课)
3.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6课)
4.加强对企业的财税支持,减轻企业财税负担。
(8课)
5.完善宏观调控,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