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 格式:docx
- 大小:24.04 KB
- 文档页数:7
古代中药处方中剂量单位的书写及换算古代中药用量,最初以容积为单位,如合、升、斗,与容积相类似的有方寸匕、刀圭、钱匕等。
后来逐渐采用重量法,由斤、两、铢组成。
唐、宋以后,则在单位两之下分为钱、分、厘、毫,一直沿用至改为米制的“克”为止。
以长度为单位的尺、寸、分古今用名相同。
至于古今度、量、衡如何折合“米制”,各家考证不一。
在中医的处方中,历来还有很多种特殊的计量单位,我们搜集一下,以供研讨方剂,调配处方时的参考。
一、剂量单位的书写方式下图为上海铁路医院70年代老中医处方古代医生处方原文二、古代剂量单位的换算方式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现据网上资料整理供参考。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 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汉唐经方】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民间中医校对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录1 石=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汉代度量衡器“权”汉代度量衡器“权”2011-06-09 20:09:36| 分类:中医学-学习 |字号订阅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l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l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l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八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克。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正文:“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
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
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
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今已亡佚。
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
掌握经方的药物用量,特别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与疗效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但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乃汉代张仲景所著,经方所用药量乃是汉制,与现代的度量衡制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及其与今制换算的关系。
1汉代的度量衡制1.1 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载:对出土的汉代各种“权”进行实测,最轻的1斤等于235.8g,最重的1斤等于270g,多数为250g。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正是张仲景在世的年代)按汉代权的量级程序,当是十二斤权,实测为2,996g,一斤为249.7g,约等于250g,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据以上可知: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
1.2 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南京博物馆藏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永平三年(公元60年)制,实容60ml水。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制,实容1990ml水。
山东博物馆藏东汉铜斗,实容小米2,000ml。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制,实容小米20390ml。
汉朝伤寒论中的度量衡同当代换算日期:2020-12-28 21:05:08 来源:倪注伤寒论1 石 =4 钧=29760 克1 钧 =30 斤=7400 克1 引=10 丈=2310 厘米1 丈=10 尺=231 厘米1 斤 = 16两 = 248 克= 液体 250 毫升1 尺=10 寸=23.1 厘米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 2.74 克1 寸=10 分=2.31 厘米1 分=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药末约 2 克蜀椒一升= 50 克= 草木类药末约 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一钱匕= 1.5-1.8 克五味子一升= 50 克一铢 = 0.65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虻虫一升附子大者 1 枚= 16 克= 20-30 克附子中者 1 枚 = 15 克1斛 =10 斗 = 20000 毫升强乌头 1 枚小者 = 3 克1 斗 = 10升 = 2000 毫升强乌头 1 枚大者 = 5-6 克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 = 5 撮 =10 毫升1 撮治=4 圭=2 毫升1 圭=0.5 毫升杏仁大者 10 枚 = 4 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 1 枚 = 46 克枳实 1 枚约 14.4 克石膏鸡蛋大 1 枚约 40克厚朴 1 尺约 30 克竹叶一握约 12 克。
中医汉代计量换算
关于汉代计量
从明朝以后,按汉制1两=3克,一直沿用至今,国家药典也根据1两=3克来规定药剂的用量。
现在从多方考证,和许多老中医的临床实践,证明汉制1两=15.625克是正确的。
对计量的限制是导致中医治病慢,不能治疗重病的根本原因。
汉代度量衡:权与现代剂量关系
斤=250克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蜀椒1升=50克
葶立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蛀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篓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引至《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案例不要被西医的病名所束缚
绑在中医身上的紧箍咒太多,人们对中医的误解也太深,需要大家逐步了解中医,还原古代中医的精神:大道至简,注重人体大循环与能量强弱,只要大循环通畅,能量(气血)起来,人体局部的症状就会好转。
中医不要围绕西医的病名打转转,根据六经辩证,脉症体合参,综合判断出病因病机,也就是证,有是证用是方。
· · · END · · ·
读经锻炼,感悟中华文化之美!“
岐黄治身,道德润心;
身心合一,我命常新。
再谈汉代与现在的计量单位仲景之方神效,我们每用之却不尽如意,直到后来才知道是用量上出现了差错,汉代的计量单位和现在已大相径庭,教科书上的用量过于保守,遂整理了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②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三)今天具体和大家谈谈经方药量的换算方法。
经方中以重量计量的药物,可以直接折算为现代计量(如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的药物,可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
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粳米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今用100毫升半夏称重约50~60克;五味子半升约30克;厚朴1尺,据《医心方》、《小品方》云,当以“厚3分,广1寸半为准”,今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者称重约15克。
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
如有人秤得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25克、大附子1枚=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
通过这样的折算,我们可以看出,经方药量比例虽然和现代用方基本一致,但每剂药的药量有多数远较今天的每剂药的计量为大。
这主要是由于煮服方法古今不同的缘故。
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45克;桂枝二两=20克;甘草一两=15克;杏仁七十个=28克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每次仅服八合药液,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之为“一服”。
桂枝汤方后云:“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麻黄汤方后云:“余如桂枝法将息”。
既然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所以麻黄汤原方三分之一的药量就是一次治疗量。
由于现在采取了一剂药煮一次(指解表药)一次服完的方法,所以今天的一剂药实际应当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
麻黄汤的一次治疗量大约应当是麻黄15克,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9克。
这正是今天在一般情况下所使用的药量。
桂枝汤的一次治疗量是,桂枝、芍药、生姜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4枚,这和今天使用桂枝汤的药量也基本一致。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经方每剂药并不都是含有三次的治疗量,也有顿服者,就是一次全部服下的,如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就是一次治疗量,今天当按原量直接折算为公制。
还有分两次、四次、五次服者,则分别是两个、四个、五个治疗量,今应分别取其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汉代1 石(读 shi,后来读dan)=四钧=29760 克1 钧=三十斤=7440 克1 斤=248 克1 斤=16 两1 斤=液体250 毫升1 两=15.625 克1 两=24 铢1 升=液体200 毫升1 合(音ge)=20 毫升1 圭=0.5 克1 龠(yue )=10 毫升1 撮=2 克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 1 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一钱匕=1.5-1.8 克一铢=0.65 克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3.9-4.2 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 克葶力子一升=60 克吴茱萸一升=50 克五味子一升=50 克半夏一升=130 克虻虫一升=16 克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附子中者 1 枚=15 克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杏仁大者 10 枚=4 克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枳实 1 枚约 14.4 克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厚朴 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 12 克1 斛=10 斗=20000 毫升1 斗=10 升=2000 毫升1 升=10 合=200 毫升1 合=2 龠=20 毫升1 龠=5 撮=10 毫升1 撮=4 圭=2 毫升1 圭=0.5 毫升1 引=10 丈=2310 厘米1 丈=10 尺=231 厘米1 尺=10 寸=23.1 厘米1 寸=10 分=2.31 厘米1 分=0.231 厘米清代1 石=120 斤=70800 克1 斤=16 两=590 克1 两=10 钱=36.9 克1 钱=10 分=3.69 克1 分=0.37 克1 石=2 斛=100000 毫升1 斛=5 斗=50000 毫升1 斗=10 升=10000 毫升1 升=10 合=1000 毫升1 合=100 毫升1 丈=10 尺=355 厘米1 尺=10 寸=35.5 厘米1 寸=10 分=3.55 厘米1.秦汉时计量单位:黍累铢分两斤石钧10黍=1累 10累=1铢 6铢=1分 4分=1两 16两=1斤 30斤=1钧 4钧=1石(1)秦时重量换算:1斤=253g 1两=15.8125g 1分=3.9531g 1铢=0.6589g 1累=0.06589g 1黍=0.006589g1钧=7590g 1石=30360g(2)西汉时重量换算:1斤=248g 1两=15.625g 1分=3.9063g 1铢=0.6510g 1累=0.06510g 1黍=0.006510g1钧=7500g 1石=30000g(3)新朝重量换算:1斤=245g 1两=15.3125g 1分=3.8281g 1铢=0.6380g 1累=0.06380g 1黍=0.006380g1钧=7350g 1石=29400g(4)东汉时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累=0.05729g 1黍=0.005729g1钧=6600g 1石=26400g(5)三国时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累=0.05729g 1黍=0.005729g1钧=6600g 1石=26400g2.晋以后计量单位:黍铢分两斤10黍=1铢 6铢=1分 4分=1两 16两=1斤(1)晋代重量换算: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黍=0.05729g(2)南北朝重量换算:① 南朝重量换算:(包括刘宋、萧齐、萧梁、陈朝)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黍=0.05729g② 北朝重量换算:a、前期:(北魏)1斤=330g 1两=20.625g 1分=5.15625g 1铢=0.8594g 1黍=0.08594gb、中期:(北齐)1斤=440g 1两=27.5g 1分=6.875g 1铢=1.1458g 1黍=0.11458gc、后期:(北周)1斤=660g 1两=41.25g 1分=10.3125g 1铢=1.7188g 1黍=0.17188g(3)隋代重量换算:大制:1斤=660g 1两=41.25g 1分=10.3125g 1铢=1.7188g 1黍=0.17188g小制:1斤=220g 1两=13.75g 1分=3.4375g 1铢=0.5729g 1黍=0.05729g3.唐代计量单位:分厘钱两斤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唐取平均值667g大制:1斤=667g 1两=41.6875g 1钱=4.16875g 1分=0.416875g 1厘=0.0416875g小制:1斤=222.333g 1两=13.8958g 1钱=1.38958g 1分=0.138958g 1厘=0.0138958g4.宋代计量单位:毫厘分钱两斤刀圭撮勺合升10毫=1厘 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1)宋代(包括辽、金):大制:1斤=661g 1两=41.3125g 1钱=4.13125g 1分=0.413125g 1厘=0.0413125g1毫=0.00413125g小制:1斤=220.333g 1两=13.77g 1钱=1.377g 1分=0.1377g 1厘=0.01377g 1毫=0.001377g(2)元代:1斤=610g 1两=38.125g 1钱=3.8125g 1分=0.38125g 1厘=0.038125g1毫=0.0038125g(3)明清:1斤=596.8g 1两=37.3g 1钱=3.73g 1分=0.373g 1厘=0.0373g 1毫=0.00373g5.中华民国:公斤市升1公斤=2市升1斤=500g 1市斤=500g 1两=31.25g。
古代中药处方中剂量单位的书写及换算古代中药用量,最初以容积为单位,如合、升、斗,与容积相类似的有方寸匕、刀圭、钱匕等。
后来逐渐采用重量法,由斤、两、铢组成。
唐、宋以后,则在单位两之下分为钱、分、厘、毫,一直沿用至改为米制的“克”为止。
以长度为单位的尺、寸、分古今用名相同。
至于古今度、量、衡如何折合“米制”,各家考证不一。
在中医的处方中,历来还有很多种特殊的计量单位,我们搜集一下,以供研讨方剂,调配处方时的参考。
一、剂量单位的书写方式上图为上海铁路医院70年代老中医处方古代医生处方原文二、古代剂量单位的换算方式古今中药剂量换算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现据网上资料整理供参考。
仲景时代药量与现代公制药量(约合换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1权=12斤,1斤=16两=250克(液体250毫升),1两=15.625克,约15克“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斗=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 1铢=0.65~0.7克,1两=24铢,一钱匕=5铢钱=1.5~1.8克,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约3-5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梧桐子大(约)黄豆大。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古今剂量换算中医古籍处方剂量换算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我们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人包括柯雪帆、李可、郝万山等)整理如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①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0.5 毫升① “石”:读shí,后来读dàn② “龠”:读yuè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23.1 厘米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经方度量古今对照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汉代度量衡古今折算—、汉代1 石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克1 圭=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克一钱匙 = 克一铢 =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毫升“石”:读shí,后来读dàn “龠”:读yuè圭:读gui 匙:chi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厘米1 寸 = 10 分 = 厘米1 分 =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二、清代1 石 = 120斤 = 70800克1 斤 = 16 两 = 590 克1 两 = 克1 钱=10分= 克1石=2斛=100000毫升1 斛 =5斗 = 5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1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1000 毫升1 合 = 10 毫升1 引 = 10 丈 =355厘米1 丈 = 10 尺 = 厘米1 尺 = 10 寸 = 厘米1 寸 = 10 分 = 厘米附:郝万山老师讲解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古药方里的克数换算汉代的衡重相当于现在的(以下同)1斤 = 250克1两 = 15.625克(最常用)1铢 = 0.65克汉代的容量1合 = 20毫升(常用)1升 = 200毫升(最常用)1斗 = 2000毫升1斛 = 20000毫升汉代的度量1寸 = 23毫米1尺 = 230毫米1丈 = 2300毫米1引 = 23000毫米晋代以后,在铢和两之间加了分6铢 = 1分1分 = 3.9克4分 = 1两快速换算表:梗米1升 = 180克半夏半升 = 50克(常用)五味子半升 = 30克厚朴1尺 = 15克(宽35毫米,长230毫米)杏仁100枚(去尖) = 40克(常用)桃仁100枚 = 30克枳实1枚 = 18克附子1枚 = 20克大附子1枚 = 25克野生乌头1枚 = 5克五苓散一方寸匕 = 5-6克甘遂末一钱匕 = 1-1.5克宋代(含宋代)以后方书的药量折算1厘 = 0.03克1分 = 0.3克1钱 = 3克(常用)1两 = 30克(常用)1斤 =16两 = 500克1合 = 100毫升1升 = 1000毫升1斗 = 10000毫升1寸 = 33毫米1尺 = 330毫米遇到转换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下,就知道了。
圣益经络,纯正古典中医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伤寒论》中剂量热度 1已有 26 次阅读2011/8/26 10:57|个人分类:中医|系统分类:中医知识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经方剂量古今如何换算经方剂量古今如何换算对于经方的学习,剂量换算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经方已历千年,汉以后的两千年来,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晋朝到唐至宋,其变化尤其显著,衡重每斤由250g增至600g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由此造成经方剂量的古今换算一直存不同观点,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而班固《汉书·律历志》明确指出“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一铢一百黍,后世虽有质疑,但大多没有明确纠正,此说实为后世曲解《伤寒论》药物剂量之肇始;明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而与之同时代的张景岳则说:“古之一两为六钱”,二者剂量估算相差竟有六倍;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分之二”;也有考证认为《伤寒论》的“两”应与东汉的“两”分开研究,认为仲景沿用伊尹《汤液经》的计量标准,一两约为10g……,凡此种种,加之经方版本不同,各家运用经方心得各异,以至历代多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慨叹。
目前流行的经方剂量换算大致有三:一是源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也”,自明清以来,此说盛行,渐成官制,换成现代计量单位,即汉制“一两”相当于今3g,目前很多教材即遵此说,如2016年版贾波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即遵此说,明确说明:“宋以前一两折算为3g,宋以后一两折算为30g”,书中经方剂量即按照一两=3g换算。
二是源自唐《新修本草》中所言:“古秤皆复,今南秤是也。
晋称始,后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耳”。
认为东汉时药秤是普通秤的二分之一,1959年出版的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伤寒论语译》据此得出“一两”约合6.969g;朱文惠等也持此说,云“仲景在度量衡上,药物用小秤,煎液用今秤(大秤)”,认为“一两”约合7.8g。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剂量的折算宋代以前的医学著作多为汉制,宋代以后的医学著作多为今制。
参考资料《班固。
汉书律历志》(郝万山视频摘录)一、重量单位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shi)。
注:黍,即汉代的一种谷物。
今日折算:(汉)一斤=(现今)250克;一两=15.625克二、容量单位千二百黍实为龠(yue),合龠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今日折算:(汉)一合=(现今)2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斗=2000毫升三、度量(长度)单位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今日折算:(汉)一寸=(现今)2.3厘米;一尺等于23厘米(如关羽身高八尺,折算后相当于184厘米身高)粳米一升=180克;半夏半升=5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3.5/23厘米=15克;杏仁100粒=40克;桃仁100粒=30克;枳实一枚=18克;附子一枚=20克(大者25克);野乌头一枚=5克;一方寸匕等于5到6克;一钱匕=1到1.5克附1、晋朝后在两与铢之间又加了“分”,6铢=一分;四分=一两宋朝度量衡大涨至:一斤=600克;一升=1000毫升;一尺等于33厘米宋制微调整后一直延用至如今附2、李可著作中对汉代度量衡制的折算参考:(汉)斤=(现今)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半方寸匕=一钱匕=1.5克;一铢=0.7克;一分=3.9到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一升=50克;葶苈子一升=60克;吴茱萸一升=50克;五味子一升=50克;半夏一升=130克;虻虫一升=16克;厚朴一尺=14.4克;石膏鸡蛋大=40克;竹叶一握=12克;枳实一枚=14.4克;杏仁100粒=40克;栀子10枚=15克;瓜蒌平均一枚=46克;附子中者一枚=15克;附子大者一枚=20到30克;乌头小者一枚=3克(大者5到6克)。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1.掌握药物剂量的临床意义经方的药量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如何把”现代用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药量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比方说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如果桂枝汤里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又比方说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应当是3:2:1,如果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又比方说五苓散这个方子,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试验的动物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综上掌握药物的剂量和剂量比例在临床上很重要.2.汉代的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1)关于重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shu)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因为不知道使用北京的黍米,还是用南京的;是用干的,还是用湿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1铢=7.81g。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建议收藏】1981 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意义重大。
以下将互联网上流传的资料整理如下: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 药末约2 克 =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 1.5 克一钱匕 = 1.5-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 3.9-4.2 克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56 克厚朴1 尺约15克竹叶一握约12 克特附录一些药物的药房称重量,以供学者参考:水蛭30个,约40克虻虫30个,约10克虻虫一升,约16克蛴螬一升,蛰虫半升,约25克桃仁50个,约15克酸枣仁二升,约150克桃仁一升,约100克,桃仁50枚,约12.5克杏仁一升,约100克,杏仁70枚,约27克赤小豆三升,约360克麻子仁半升,约53克半夏半升,55到79克麦冬半升,约45克五味子半升,约38克小麦一升,约132克薤白半升,约45克竹叶两把,约60克栀子十四枚,约15克石膏如鸡子大,约56克代赭石如弹丸大,约20克鳖甲手指大一片,约15克川乌五枚约12克乌头大者五枚,枳实五枚,约40克,枳实四枚,约30克枳壳一枚,约15克栝楼实(即全瓜蒌)一枚,约35克,其中全瓜蒌包括瓜蒌仁和瓜蒌皮。
汉代度量衡与今制(公制)的折算
汉代今制
1斤250克
1两15克
1分 3.75克
1铢0.625克
1刀圭0.5克
注:1两=4分=24铢。
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1尺23cm
1寸 2.3cm
《伤寒论》中出现的药物当代剂量
五味子半升约合30克
半夏半升约合50克
粳米1升约合180克
虻虫1升约合16克
吴茱萸1升约合50克葶苈子1升约合60克厚朴1尺约合15克
1方寸匕约合5~6克杏仁100粒约合40克桃仁100粒约合30克枳实1枚(中等)约合18克附子1枚约合20克附子1枚(大的)约合25克乌头1枚(小的)约合3克
乌头1枚(大的)约合5~6克瓜蒌1枚(平均)约合46克栀子10枚约合15克石膏1枚(鸡蛋大)约合40克竹叶1握约合12克
清代度量衡今量
1斤约合600克1两约合37.5克1钱约合3.75克。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1.掌握药物剂量的临床意义经方的药量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如何把”现代用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药量联系起来”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比方说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如果桂枝汤里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又比方说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应当是3:2:1,如果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又比方说五苓散这个方子,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试验的动物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综上掌握药物的剂量和剂量比例在临床上很重要.2.汉代的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1)关于重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shu)重十二铢,两铢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因为不知道使用北京的黍米,还是用南京的;是用干的,还是用湿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1铢=7.81g。
(2)关于容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合升斗斛是十进位)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3)关于度量,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通过文物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基本计量单位均为黍米,反应了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的社会现象。
3、度量衡制历代变迁史医药书宋朝以前用汉制,宋朝以后用宋制或者今制(1)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
6铢=1分,4分=1两。
①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
②伤寒论中有的方剂,分通份,是指药物之间的计量比例。
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如四逆散中各十分。
(2)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
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度度量衡了。
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货币计量的制度),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
为什么后面这一千年没有随意扩大呢?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食,而靠货币的流通.所以从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随着货币的流通,度量衡再发生什么变化,就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了.因此度量衡制就稳定下来了.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是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稳定的.但晋朝、唐朝、宋朝,国家规定:“天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而社会上一般的商业那就用新制”.所以宋以前的中药书,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剂量仍然是保留的汉制.(3)宋朝至清朝的度量衡制。
宋朝国家在中药的服用方法和计量上进行了改革。
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药物做成了粗散,然后煮散,连药渣一块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块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这样药量一减少,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宋朝的度量衡制,它衡重的计量单位上,用了斤.两.钱.分.厘.毫.所以当我们看到一本中药书上有斤.有两.有钱.有分.有厘.有毫这样的计量单位来计量的时候,那我们就知道这是宋朝以后的计量单位.由于宋到清的计量单位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宋到清的医书基本用的是宋代的这种度量衡制.综上,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却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4)解放后的度量衡制。
把一斤变成了500克,为了换算方便.实际上,在中药计量上变化不大.过去老大夫开药3钱,1钱就是3克,3钱今天我们折合成9克。
折合成9克,药房师傅嫌计算不方便,开9克也按10克算。
医生干脆就把9克的药都改成10克。
有个别的地方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大多数地方不一样。
黑龙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就把1两当成50克,1钱按5克来算。
5.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1)重量的折算:包括精确折算方法和简便方法其中:精确地折算方法: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30g、15g、28g 经方三次的治疗量折算过来就是:15g、10g、5g、9g 现在一次的治疗量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
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折算过来就是:45g、45g、45g、30g、12枚经方三次的治疗量折算过来就是:15g、15g、15g、10g、4枚经方三次的治疗量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
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有点麻烦。
其中: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
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
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2)《伤寒论》中容量的折算:①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
②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粳米。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
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
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称重大概是15g。
五苓散用一方寸匕,称重大概是5-6g。
(3)《伤寒论》中数量的折算: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
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
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
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
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 在伤寒论中,大陷胸汤里,用甘遂末一钱匕。
甘遂是有毒的,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情况,一钱匕大约一克左右,量是很小的。
也有的书说一钱匕是1克到1.5克,这只是供大家参考。
4. 药量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但比例不能错)(1)因人制宜:实际上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后世医家,他们都是因人,因时,因地来随时调整药量。
以后我们学原文的时候会提到“强人用大附子一”,那就是说身高比较高、重量比较多的人用附子的话要用大个的。
一般体质的人用附子的话就用一般大小的。
这不就是因人制宜吗?(2)因时制宜:包括了因季节气候的变化,因时代的变化。
比方说,汉代的时候,人们的医药条件比较差,又没有那么多的西医西药,病通常很重,自己不能好的时候才找大夫。
所以显然仲景有些药物的用量就比我们今天要多一些,特别是一些辛温的药。
我们今天用茵陈的剂量显然要比张仲景那个茵陈蒿汤中的量用得要多。
这就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经验的不断更新,人们对药物药量的运用发生了变化。
(3)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人的体质不一样,气候不一样,水土不一样,所以在药量的应用上也有差异。
我举过黑龙江的例子,那用的药量都很大。
我们在座的一的同学,原来是黑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他说我们那里都是5克,10克,15克,20克,50克,100克,150克,200克,甚至有的人还用上500克。
来到这里(北京)怎么是3克,6克,10克,这就是因地制宜。
同样的道理,我第一次在韩国给人开方的时候,有一个记者,她是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
我看她舌红,有五心烦热。
我就用了养阴清热,镇静安眠的药。
过了几天,他的丈夫给我打电话说,你的药有问题,我的妻子原来晚上虽然睡不好觉,白天还能够上班。
吃了你的药以后,晚上也困,白天也困,现在她不能上班了,这是什么问题?我问"你的药是自己煮的,还是你在什么地方煮的呀?"他说"就在你工作的那个医院煮的"我刚到那里,对医院的煮药设备不怎么了解,他们煮药使用一个密封的大罐子,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这东西了.煮完药以后,把药渣放到一个机器里,既可以挤压,又可以离心,药渣拿出来时非常干燥,药汁浓度高.另外,韩国很多中药是进口的,都选最好的品种.韩国人皮肤的腠理比较疏松,对中药的耐药量不如北京人,因此按照北京人的药量吃完以后,晚上也困,白天也困.我知道这种情况后就告诉她,把你煮的一盒药(韩国煮的药不是装在塑料袋里,而是装在纸盒里)分成两次吃,看看怎么样.结果她就白天精神很好,晚上睡得很好.从此我在给韩国人开放子的时候,就按北京人的二分之一量或三分之二量.这就叫因地制宜.原文来自《郝万山讲伤寒杂病论》第18讲。
因为觉得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有用的,发上来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