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沙河南段

南阳段第一施工标段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南阳段一标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十月七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碾压试验目的 (2)

3、碾压试验依据 (2)

4、碾压试验用原材料及填筑层要求 (3)

5、试验主要人员及设备 (4)

6、试验过程及成果 (6)

7、总结优缺点 (8)

8、应注意事项 (8)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南阳-1标段,起点桩号TS87+925,终点桩号TS94+365,标段长度为6440m,均为膨胀土渠段。其中:全挖方段1972m,最大挖深26m;大于6m的高填方3660m,最大填高11m。设计渠道断面形式:填方段渠道采用“金包银”+衬砌砼板,挖方段渠道—过水断面采取边坡换填改性土+衬砌砼板;其余边坡采用换填改性土+浆砌石拱植草。

土方填筑合同工程量310万m3,其中水泥改性土填筑约61.76万m3;施工部位主要包括渠底、渠坡、滑坡体、防洪堤、半挖半填段堤身等。按设计要求改性土材料,水泥改性土土料为弱膨胀土,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试验目的

2.1确定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施工工艺;

2.2检验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生产水泥改性土的适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

2.3参照已批复的土方填筑方案,在虚铺30cm的前提下选定合理的路拌法施工参数:⑴通过稳定土拌和机碎土工艺试验确定碎土工艺是否能满足设计土料粒径相关控制指标,土块粒径不大于10cm,其中10cm~5cm粒径含量不大于5%,5cm~5mm粒径含量不大于50%(不计礓石含量)。⑵通过水泥改性土拌和试验,确定水泥改性土的技术参数:土料含水率范围、水泥掺量控制、拌合均匀性、拌制工艺。

2.4检验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是否满足设计指标,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为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的施工提供依据。

3、碾压试验依据

3.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3.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NSBD-ZXJ-2-01);

3.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填方渠道施工技术规定(试行);

3.4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规定(试行);

3.5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工法(NSBD-ZXJ-4-01);

3.6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道施工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试行);

3.7设计通知《水泥改性土、水泥土补充施工技术要求》(2011)长南河委设技规字第011号;

3.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3.9《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01;

3.1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3.11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纸、南阳一标《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试验方案》等。

4、碾压试验用原材料及填筑层要求

4.1土料

本次试验所用土料选自王营取土场,自由膨胀率31~50%,为弱膨胀土。根据《水泥改性土、水泥土补充施工技术要求》(2011)长南河委设技规字第011号设计通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水泥改性土施工技术规定(试行)中对不同膨胀率的原状土和水泥改性土的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天然土料及水泥改性土使用要求

不同自由膨胀率天然土料改性土水泥掺量室内试验控制指标参考值

4.2水

水采用生活饮用水。

4.3水泥

水泥使用中国水泥联合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袋装水泥,水泥质量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的各项指标。

5、试验主要人员及设备

5.1主要人员及设备配置

试验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表

试验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

主要试验及质检检测仪器表

6、试验过程及成果

6.1室内试验

水泥改性土室内土工试验和相关材料均委托“河南科源水利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验,按照试验依据和试验规程对所取土料、水泥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试验。

6.2室外现场试验

1)本次工艺试验时间为:2012年10月15日~2012年10月16日

2)碾压试验选用土料:

王营土场弱膨胀土掺4%的水泥进行水泥改性

3)试验场地布置:在王营取土场布置20×30m的试验场地,划分成4小块,每块为1个单元。

考虑①拌合完成的水泥改性土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1~3%,②参加水泥后,路拌机拌合时兼有碎土功效且土料含水量降低等因素;通过试验探索:①“直接碎土”与“直接碎土+拌合”二者之间的碎土效果;②土料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碎土功效;③对比参加同一品种水泥,天然土料加水量;④探索适宜的碎土+拌合遍数+行进速度,以使土料级配、拌合完成的水泥改性土均匀性、剂量满足规范要求。拟进行以下4个单元:

注:在以上铺土厚度下若土料级配、水泥剂量及均匀性有任何一项不满足要求时,试验停止;将铺土厚度改为25cm后,重新试验。

5)碾压试验主要试验方法:

(1)水泥改性土的含水率控制:试验所用土料应高出水泥改性土最优含水率+1%~+3%。

(2)水泥改性土的填筑:在碾压试验区土料填筑采用自卸车进占法直接卸料,然后用推土机平整,整平土料后检测其虚铺厚度,铺土厚度控制在30cm,误差±2cm。

(3)试样含水率检测:土样的烘干按照SL237-1999中的酒精燃烧法,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4)依据三方试验室出据的《水泥含量标准曲线》进行水泥剂量检测、并通过标准差控制水泥含量标准差控制均匀度。

(5)颗分试验:按照SL237-1999中筛析法,测定试样的颗粒大小及级配情况。

6)试验过程

(1)土料开采运输:

由于此次试验的规模较小,试验用土料采用挖掘机直接从王营取土场进行取料开采,用自卸车运输至试验场内。

(2)土料摊铺:

采用推土机进行平整,整平后由施工技术人员检测摊铺厚度,虚铺厚度30cm,误差±2cm;并采取晾晒或晒水的方法使土料含水率满足试验要求。

(3)碎土

本次试验采用WB23型稳定土拌和机碎土,根据含水量实际情况,碎土2~3遍。第一遍碎土在土料摊铺后掺水泥之前,第二遍碎土是在土料掺水泥之后的碎土加拌合,第三遍碎土在补水之后的碎土加拌合,碎土完成后,人工剔除土料内粒径大于10cm的土块。并由试验室检测员对已完成碎土工艺的改性土进行颗粒级配试验,检测其是否能够满足规定要求,若不满足要求时,继续进行碎土,直至土料级配满足要求时为止。

行进速度:20~35m/min。

(4)水泥改性土拌制

①铺灰

在已摊铺好的原土上由施工技术人员用白线将整个碾压区画分成多个小单元格(边线由GPS定位控制,内部方格采用卷尺丈量),每个单元格的面积应为一袋50kg袋装水泥按照规定掺量可摊铺的面积为准。50kg水泥可摊铺面积的计算方法为:用50kg除以水泥的掺量得出干土的重量,用干土重量除以(压实厚度×ρmax)即可得出一袋50kg袋装水泥按照规定水泥掺量可摊铺的面积(S=50kg/(h层厚×ρmax)=50/(24.56*1.71)=1.19m2,即单元格大小初设为1m×1m)。

碎好土料经过平整后,采用人工摊撒水泥。在每个单元格内放置一袋50kg袋装水泥,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网格中心,用平头锹将水泥均匀摊开,使每袋水泥均匀地摊铺在整个方格内,使方格内的土料表面没有空白位置且无水泥集中现象;在整个摊铺过程应避免水泥的四处飞扬。施工天气应该避免大风天气施工。

②拌和

水泥改性土拌制采用路拌机进行。拌和后对含水量、粒径大小、水泥含量和均匀性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若不合格则需要重新进行拌和,直至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

行进速度:20~30m/min。

(5)碾压试验成果

由本标段试验室通过对土料破碎拌合数据结果进行整理,最终确定具体的路拌机路拌法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和施工方法;指导坡顶防水层、渠道外包边、防护堤以及桥梁引道水泥改性土施工。

7、总结优缺点

在整个路拌机路拌法的试验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各个施工环节的衔接,并且在各个环节与场拌法相互比较,总结出路拌法施工的优缺点,未来的渠道改性土回填施工采用路拌机路拌法、拌和机场拌法互补施工法提供依据。

8、应注意事项

8.1对参加施工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基本施工要领,同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违章操作;

8.2严格控制路拌机行进速度,不得大于预定速度;

8.3摊铺厚度严格按照预定摊铺厚度进行摊铺;

8.4路拌机拌和遍数不得少于2遍;

8.5路拌机路拌法施工应避免大风雨天施工。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设计

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大名互通连接线增设工程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单 承包单位:合同号:

掺4%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1、概述 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大名互通连接线增设工程全长 7.595Km,路基宽度 24.5m,断面布设为:0.75m(土路肩)+2.5m(硬路肩)+2x3.75m(车行道)+0.5m(左侧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右侧路缘带)+ 2x3.75m(车行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24.5m。 省道 S215 处平交口处所采用的路基加宽渐变方式为拓展两条路外侧硬路肩增加右转车道,完善等级路交叉。其中主线硬路肩由 2.5m 渐变为 6m, 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50m,拓宽段长度 40m;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50m,拓宽段长度80m。被交路硬路肩由 2m 渐变为 5.5m,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40m,拓宽段长度 20m;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 40m,拓宽段长度 55m。 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 项目起点为大名县西环与南环交叉处,终点位于省道邯大公路(S313)。路线走向总体由西向东。沿线主要控制点有:县道 X153、省道临大公路(S215)、省道邯大公路(S313)。 所经过的主要村镇有:老堤北村、张潭村、丘堤村 所经过的主要河流有:超级干渠、引河 2、地形与地质简况 大名县城城区范围内地形较平坦、局部略有起伏。老城区内有多处坑塘。区域底层主要为第三、第四系,由巨厚的松散沉积物组成。根据工程地质钻孔及机井揭露城区范围内浅部地层(自然地表向下 15 米为浅部地层),主要第四纪新近沉积粘性土。有粉土、粘土及亚粘土。此外局部上分布有杂填土及灰褐色含有机质的粘性土。粉土为黄褐色,一般呈可塑状态。属中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一般为 120—130KPa亚粘土及粘土为黄褐色及红褐色。一般呈可塑状态。呈薄层状或层状。其容许承载力为110—120KPa。含有机质的粘性土一般为灰色及灰褐色,含有机质、碎砖及瓦片。其容许承载为 110—120KPa,局部较低为 90—100KPa,局部有杂填土一般有碎砖,杂土等组成。大名中心城区未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随着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加快,一些大型公建的建设,目前已有 15 个钻孔。据邯郸工程勘察处对大名府路北侧,邮电局西侧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表普遍分布有厚 0.5 米左右的

水泥改性土参数确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66770282.html, 水泥改性土参数确定 作者:刘红森 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6年第12期 【摘要】为保护膨胀土地区引水渠道边坡的稳定,采用膨胀土掺加适量水泥加水拌和进 行改性处理,通过渠道边坡换填实际应用,分析总结了水泥改性土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实验区的模拟运行试验,分析其在膨胀土地区换填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水泥改性土 【Abstract】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tability of diversion canal slope in expansive soil area, the expansive soil is mixed with cement and mixed with water to modif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in the expansive soil area were analyzed. 【Key words】Cement modified soil 引言:膨胀土中含有较多的粘粒及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成分,是一种遇水膨胀、强度骤减、失水干缩、坚硬而又常有收缩裂隙的高塑性粘土。膨胀土渠坡易产生溜坍、坍塌、滑坡等严重事故,还会产生收缩开裂、膨胀、松散、剥落等病害,对工程建设潜在着严重的破坏性。通过在膨胀土中加入水泥,使其改变性质,变成常规土,改变膨胀土这种缩胀性质,是水泥改性土膨胀土换填的主要目的。 1. 水泥改性膨胀土作用机理 消除膨胀土的破坏性是膨胀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膨胀土掺加水泥后,二者发生化学及物理作用,包括离子交换、凝硬反应、碳化作用、胶结作用。改变膨胀土的力学性质,其强度和水稳定性大大提高,膨胀性也得到控制。水泥改性土在换填的膨胀土边坡中能改良膨胀性、减少与水接触后剧烈反应,消弱了膨胀土自身因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缩胀应力。 2. 填筑施工碾压控制参数 碾压施工参数如下(表1): 布置宽度为14m,长度为50m的4%水泥掺量改性土、10%水泥掺量水泥土填筑碾压试验场地,在试验场地按铺料厚度30cm和35cm布置两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域内再按碾压遍数、划分为三个小区域,确定试验采样点,试验布置图如图1所示: 3. 试验材料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docx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第 1章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为指导()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b5E2RGbCAP 1.2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 1.3编制依据 1.3.1 ()施工平面图。 1.3.2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 GB/T19000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 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 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 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 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J10436-2004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 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 1.4编制原则 1.4.1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 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p1EanqFDPw 1.4.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 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DXDiTa9E3d 1.4.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 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 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RTCrpUDGiT 第 2 章工程综合说明 2.1工程简介 ()位于()。工程主要内容()。本分部分项工程为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工期()天。 5PCzVD7HxA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为指导()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 编制依据 1.3.1()施工平面图。 1.3.2 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GB/T19000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J10436-2004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天津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 编制原则 1.4.1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 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 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2章工程综合说明 工程简介 ()位于()。工程主要内容()。本分部分项工程为水泥稳定土基层工程施工。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工期()天。 工程项目环境 2.2.1 地形、地貌、地质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枕燕山,

改良土专项施工方案

改良土专项施工方案

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 改良土 专项施工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O一O年一月

改良土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北起甘肃省兰州市枢纽兰州东站,经榆中县、渭源县、岷县、宕昌县、陇南市(武都区),然后向东经四川省的广元市、苍溪县、南充阆中市、南部县到南充市(顺庆区),在南充分线(高坪区),一条经武胜县到重庆市,另一条经广安市、三汇坝到重庆市。 LYS-12标起讫里程: DIK754+000~DIK792+474.137,DK811+500~DK881+500,全长108.342公里,南充地区相关联络线长度28.991公里。 第三分部施工范围: DK815+350~DK851+047正线里程35.697公里,线路经过南充市嘉陵区、广安市武胜县。 根据本标段目前施工图到位情况以及征地拆迁、取土场、现场交通、水电情况等综合分析比较。 工作内容:路基土石方,软基处理,边坡防护,绿化工程。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拆迁及征地、临建、路基施工等。 二、编制依据 (1) 兰渝铁路公司相关文件; (2)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LYS-12施工图、通用图(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有关合同文件; (4)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路基设计图; (5)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线路平面图和线路详细纵断面图

(LYS-12); (6) 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广元至重庆段LYS-12标工程现场踏勘调查 (7) 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8) 中交一局LYS-12标项目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三、编制原则 (1)符合性原则 遵守合同文件要求,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等要求。 (2)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树立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分配各专业工程的工期,搞好专业衔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线路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综合管理,合理调配,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整个工程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运用网络施工管理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四、施工方法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沙河南段 南阳段第一施工标段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南阳段一标项目部 二〇一五年十月七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碾压试验目的 (2) 3、碾压试验依据 (2) 4、碾压试验用原材料及填筑层要求 (3) 5、试验主要人员及设备 (4) 6、试验过程及成果 (6) 7、总结优缺点 (8) 8、应注意事项 (8)

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 路拌法试验方案 1、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南阳-1标段,起点桩号TS87+925,终点桩号TS94+365,标段长度为6440m,均为膨胀土渠段。其中:全挖方段1972m,最大挖深26m;大于6m的高填方3660m,最大填高11m。设计渠道断面形式:填方段渠道采用“金包银”+衬砌砼板,挖方段渠道—过水断面采取边坡换填改性土+衬砌砼板;其余边坡采用换填改性土+浆砌石拱植草。 土方填筑合同工程量310万m3,其中水泥改性土填筑约61.76万m3;施工部位主要包括渠底、渠坡、滑坡体、防洪堤、半挖半填段堤身等。按设计要求改性土材料,水泥改性土土料为弱膨胀土,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试验目的 2.1确定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施工工艺; 2.2检验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生产水泥改性土的适用性及其性能的可靠性; 2.3参照已批复的土方填筑方案,在虚铺30cm的前提下选定合理的路拌法施工参数:⑴通过稳定土拌和机碎土工艺试验确定碎土工艺是否能满足设计土料粒径相关控制指标,土块粒径不大于10cm,其中10cm~5cm粒径含量不大于5%,5cm~5mm粒径含量不大于50%(不计礓石含量)。⑵通过水泥改性土拌和试验,确定水泥改性土的技术参数:土料含水率范围、水泥掺量控制、拌合均匀性、拌制工艺。 2.4检验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是否满足设计指标,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为水泥改性土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的施工提供依据。 3、碾压试验依据 3.1《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3.2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NSBD-ZXJ-2-01); 3.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填方渠道施工技术规定(试行);

石灰改良土施工方案(最新)

石灰改良土施工施工 为更好地指导施工生产,规范现场施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并达到规定的技术质量标准。特编制本交底来规范本标段内路基填筑石灰改良土施工作业,请遵照执行。 一、施工准备 1、基底处理 在填筑段清淤换填后,进行片石填筑施工,并进行填隙碎石,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石灰改良土施工。 2、测量放线 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线和施工边线,每20m钉设中桩和边桩。为保证路基边坡的压实度等指标满足设计及验标要求,路基施工边线比设计路基边线宽50cm,(左右两侧设计路基挡土墙则以挡土墙为路基边线)。用水准仪精确测出路基各断面点的标高,根据路基填筑高度算出路基填筑层数,以控制路基填筑。并便于计算路基填层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以换算松铺系数,每10m在路基两侧用钢筋插设标杆,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 3、路基填筑 该试验段属于路堤段,需采用横断面全宽或纵向分段分层填筑、碾压成型。通过对路基填筑材料掺入6%、8%灰土施工。路基填筑两侧各超宽50cm,(左右两侧设计路基挡土墙则以挡土墙为路基边线)。路基与路基、路基与过渡段的纵向接头部位每层预留不小于2m的接头台阶,在进行接头施工时先将预留的台阶部位的表层洒水湿润,并晾晒3小时,使其含水量调整至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范围内,然后与后施工的段落同步碾压成型。

二、填料的拌合、运输与填筑 1、石灰的选择 石灰掺入比拟选定分别为6%、8%灰土层。采用的掺灰比的控制性标准为:改良土强度满足路基填筑质量要求;无荷膨胀率<1%;浸水72h无明显崩解。石灰应充分消解,并尽快使用,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干飞扬,但也不能过湿成团。 2、取土场的规划 在取土场内进行规划,将其分为石灰储备区、消解区、取土晾晒区、闷拌初拌区。取土晾晒区和闷料初拌区循环交替使用。取土区内分层取土,每层约0.5~0.6m,保持每层所取土质一致。 3、石灰改良土施工工艺流程 生石灰消解→按6%(采用5~6%比例)、8%(采用7~8%比例),取土场内挖掘机翻拌3~5遍、闷料)→运输到填筑段→摊铺平整→挖掘机拌和→试验检测合格→精平碾压→洒水养生。 4、石灰消解 根据生石灰用量,按不小于30%比例加水消解5~7天。掺灰、闷料6%改良土施工时:生石灰消解后按6%比例掺灰,即一平方米面积上土厚为1米时,布石灰约为15cm厚(或6铲土掺1铲石灰)。8%改良土施工时:生石灰消解后按8%比例掺灰,即一平方米面积上土厚为1米时,布石灰约为20cm厚(或9铲土掺2铲石灰)。然后挖掘机翻拌3-5遍,目测拌和比较均匀,石灰无堆积现象,而后进行打堆闷料。 5、运输

路床水泥土施工方案

郑民高速公路TJ-3标合同段 路床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郑民高速开封段TJ-3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11月1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水泥土路床处理范围----------------------------------2 三、施工总体安排----------------------------------------2 1、工期安排-----------------------------------------2 2、主要进场设备-------------------------------------2 3、主要人员配备-------------------------------------3 4、检测仪器-----------------------------------------3 四、水泥土施工方案--------------------------------------4 1、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4 2、下承层准备---------------------------------------4 3、测量放样-----------------------------------------5 4、备料---------------------------------------------5 5、摊铺集料-----------------------------------------6 6、整平---------------------------------------------6 7、摆放和摊铺水泥-----------------------------------6 8、拌和---------------------------------------------7 9、整形---------------------------------------------8 10、碾压--------------------------------------------8 11、接缝处理----------------------------------------9 12、养生--------------------------------------------9 五、质量检测--------------------------------------------9 六、质量控制--------------------------------------------10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原设计区间路基基床表层为三七灰土,经调查本地区石灰产量少且造价较高,经工程建设办公室、监理站共同商议,将三七灰土变更为水泥改良土,并报经设计院批准。 本施工方案将通过试验段明确水泥改良土施工工艺及控制流程,同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和规范工程施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 二、编制依据 济南化工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招标文件和有关设计资料等。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 10202-2002 施工区域自然因素、沿线交通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及相关说明等设计文件 工程变更单(附后)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济南化同产业园区铁路专用线水泥改良土工程 四、水泥改良土工程施工计划 根据项目整体施工计划,2009年7月-8月,试验段确定为DK5+500-DK5+560。 五、主要工程数量

区间水泥改良土工程量为16886m3. 六、人员及机械配置 1、人员配置 项目总工:技术总负责 项目副经理:施工总调度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5人 试验室主任: 试验员:1人 测量组组长: 测量员:1人 2、主要机械设备 名称型号数量 挖掘机CAT220 1台 挖掘机三一225 1台 自卸车30台 推土机山推160 1台 路拌机1台 平地机1台 压路机徐工18t 1台 洒水车2台 平板载荷仪K30 1台

核子密度仪1台 全站仪索佳SET210 1台 水准仪3台 七、水泥改良土工程施工方案 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土方,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水泥,稳定土路拌机拌和,洒水车补充洒水,压路机碾压成型的方案。 1、施工准备 在下承层施工完成后,经过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即可进行水泥改良土的施工。 2、施工放样 利用全站仪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根据路基设计高程、下承层的实测高程和路基边缘确保压实度的超宽值,进行宽度放样,确定出路基的填筑边线,撒上灰线。 3、材料选择 土:采用设计文件中给定的大桥取土场和大漠刘取土场的土。 水泥:采用山东金石水泥厂生产的PC32.5缓凝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3小时。

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及质量控制

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及质量控制 摘要:水泥改性土是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掺入膨胀土之中用以改善膨胀土的性质或结构,使膨胀土丧失膨胀潜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体强度或承载力的改性土料。水泥改性土广泛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渠道工程的填筑中,本文立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叶县段内渠道的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保证膨胀土渠段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为后续膨胀土渠段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水泥改性土;水泥掺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0-0020-02 1、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叶县段工程施工3标位于河南省叶县境内,渠段起点桩号201+500,终点桩号209+270,全长7.77km。包括长7.42km的渠道及沿线布置的各类建筑物18座。 本标段渠道均为明渠,总长7.42km,其中桩号201+500~201+681(坡比1:2)、203+255~204+235(坡比1:3.5)、206+850~207+065(坡比一级马道以上为1:2.75,一级马道以下为1:3)段分别位于弱膨胀和中膨胀岩区,左右岸坡面须进行水泥改性土换填加以保护,以防止渠道坡面遇水产生膨胀破坏。半挖半填段的挖方坡面、全挖方段的渠顶及一级马道以上坡面换填厚度为垂直坡面0.5~

1m,全挖方段一级马道以下坡面换填厚度为垂直坡面1.2m。水泥改性土拌制须采用厂拌设备。 2、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 2.1 材料 土料:一、二、三、四工区土料来源为渠道可利用土,自由膨胀率≤35%。水泥:水泥采用“大地”牌强度等级为42.5mpa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水泥掺量3%。 2.2 施工方法 (1)备料 渠道改性换填土料备料来源为渠道可利用土和取土场的土料,拌和站内应存有满足填筑强度的土料。 (2)旋耕晾晒碎土 目前由于原料土含水量较高,需要晾晒和粗碎后才能进入拌和设备。晾晒和粗碎结合在一起进行,用推土机将开挖原状土方摊铺在旋耕场内,摊铺厚度约为40cm,农用拖拉机带旋耕耙在摊铺的土料上来回行走,将较大土块破碎至较小土块。并进行晾晒,待表层稍干后继续用旋耕耙旋耕破碎,然后继续晾晒。如此反复,直至含水率降低到略高于施工控制含水率范围为止。破碎后的土块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5~10cm粒径含量不大于5%,5mm~5cm粒径含量不大于50%(不计姜石含量)。 (3)晾晒后存料

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所以在施工时应做延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土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两种。 1.路拌法施工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与石灰稳定土的施工相似,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水泥稳定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 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都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 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则必须作如下处理: ①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③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④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以便排出路基积水。 (2)测量 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

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3标 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 我单位于2015年3月12日~3月27日在改DK87+ ~改DK87+500段路基进行了改良土填筑的工艺性试验。该工艺性试验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现将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 1.工程概况 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3标段第一分部所管路基施工里程为改DK83+~改DK90+,全长。 改DK87+ ~改DK87+500段,全长,宽度。地基处理采用CFG桩,CFG桩桩帽顶部设厚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中间夹铺一层100KN/m的高强度土工格栅;路堤基床表层厚,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底层厚,采用改良土填筑,基床以下采用改良土填筑;路堤两侧边坡水平宽度范围内,自坡脚至基床表层下每隔铺设一层抗拉强度为30KN/m的双向土工格栅,路堤边坡坡度为1:。 2.试验目的 在大规模填筑改良土施工之前,通过现场工艺性试验,以确定以下工艺参数:①确定松铺厚度,计算松铺系数。②确定压路机碾压遍数。③确定压路机行进速度。④确定压路机的类型。⑤确定最佳含水量。⑥确定最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 3.工艺性试验段总体安排 3.1.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 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由中铁十九局集团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第一分部路基架子队组织施工,配备队长1名、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员1名、试验员2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量员1名、资料员1名、领工员1名、工班长1名;下设路基填筑工班1个。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人员及任务分工见表。 表一分部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人员及任务分工表

路基填筑工班主要包括工班长1名,挖掘机司机1人,推土机司机1人,平地机司机1人,压路机司机1人,装载机司机2人,洒水车司机1人,自卸汽车司机4人,施工配合人员8人。 3.2.施工机械设备和测量、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试验段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查仪器设备见表、。 表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 表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

水泥稳定土施工工艺

————————————————————————————————作者:————————————————————————————————日期: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 1.施工方法 1.1施工准备 1.1.1准备下承层 用12~15吨的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一般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则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措施进行处理。对底基层还要进行弯沉测定,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符合平整度要求和具有规定的路拱。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1.1.2施工放样 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1.1.3备料 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制成混合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1.2施工工艺及要求 1.2.1路拌法 1.2.1.1铺土:用平地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料过程中,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1.2.1.2洒水闷料:如土过干,则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1.2.1.3整平和轻压:在人工摊铺的集料层上,整平后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实度。 1.2.1.4摆放和摊铺水泥:按计算好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卸置水泥,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并用刮将水泥均匀摊开。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

水泥改良土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 .1.. 2 编制目的 ............................................................ 1.. 3 改良土填料要求 ...................................................... 1. 4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 2. 5 检验 ................................................................ 4.. 6 注意事项 ............................................................ 5.. 7 安全措施 ............................................................ 6.. 8 环保措施 ............................................................ 6.. 水泥改良土填筑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新建铁路郑州至焦作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2编制目的 选取K0+000—K0+739.6 段为水泥改良土路基填筑。路床采用5% 水泥改良土采

论渠道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工法

论渠道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工法 摘要:水泥改性土,是指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掺入膨胀土土料之中以改善膨胀土的性质或结构,使膨胀土丧失膨胀潜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体强度或承载力。本文主要介绍在渠道施工中采用水泥改性土进行换填施工的工法。 关键词:渠道;水泥改性土;换填;施工工法; abstract: cement modified soil is to mix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cement with expansive soil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r structure of expansive soils to make it loss the expansive potential and improve the the soil strength or bearing capacity in an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placemen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cement modified soil in the can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canal; cement modified soil; replacement; constru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v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南水北调南阳段工程特点,土质结构是膨胀土,在施工过程中要消除膨胀土的膨胀特性,提高其土体强度和承载力。 水泥改性土,是指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掺入膨胀土土料之中以改善膨胀土的性质或结构,使膨胀土丧失膨胀潜能,并在一定程度上

水泥稳定土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 1.施工方法 1.1施工准备 1.1.1准备下承层 用12~15吨的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一般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则采取挖干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措施进行处理。对底基层还要进行弯沉测定,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符合平整度要求和具有规定的路拱。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交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 1.1.2施工放样 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平面曲线每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1.1.3备料 在所定料场中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及塑性指数、相对密度、重型击实等试验,必要时进行有机质含量、硫酸盐含量试验,土样经试验证明符合要求后才能采用。选用不同的水泥剂量制成混合料试件,养生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后选出合适的水泥剂量。

1.2施工工艺及要求 1.2.1路拌法 1.2.1.1铺土:用平地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摊料过程中,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1.2.1.2洒水闷料:如土过干,则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1.2.1.3整平和轻压:在人工摊铺的集料层上,整平后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密实度。 1.2.1.4摆放和摊铺水泥:按计算好的每袋水泥的纵横间距卸置水泥,打开水泥袋,将水泥倒在集料层上,并用刮将水泥均匀摊开。 1.2.1.5拌合: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拌合深度达到稳定层底部。拌合过程中有专人跟随拌合机检查拌合深度。 1.2.1.6补充洒水和拌合:用喷管式撒水车洒水后,再次进行拌合,混合料拌合均匀后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1.2.1.7整型:混合料拌合均匀后,用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平和整型。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对于局部低洼处,人工用齿耙将其表面5厘米以上耙松,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

(完整版)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土施工方案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当水泥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准备底基层;当水泥 稳定土用作底基层时,要准备土基。无论底基层还是土基,都必须 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 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土层。如底基层或土基已遭破坏,则必 须作如下处理: ①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 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 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 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③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达到平整。底基层 上的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④逐一断面检查土基或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 实度、路拱是否符合规定,且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应注意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m)应交 错开挖泄水沟或做盲沟,以便排出路基积水。 (2)测量首先是在底基层或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 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其次是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土层边 缘的设计高。 (3)确定合理的作业长度确定路拌法施工每一作业段的合理长度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实度和抗 压强度的影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的熟练程度;尽量减少接缝;施工季节和气候条件。一般宽7~8m的稳定层, 每一流水作业段以200m为宜。但每天的第一个作业段宜稍短些,可 为150m。如稳定层较宽,则作业段应该再缩短。 (4)备料在采备集料前,应先将料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和杂土清 除干净。采集集料时,应在预定采料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进行,不 应分层采集,不应将不合格的集料采集一起。在集料中超尺寸颗粒 应予筛除。对于粘性土,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土是否需要过筛。(5)计算材料用量方法同石灰稳定土。 1)集料运输与摊铺方法与石灰稳定土施工基本相同。

水泥稳定土工程施工方案

5%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法施工专项方案 1、材料要求 土采用塑性指数为15-27的粘性土,不用膨胀土,粉碎后土块粒径基本上小于15mm。并对大于5cm粒径的土块人工打碎。石灰采用淮南产的生石灰,各项技术指标能满足规范要求。在施工中作出如下控制: (1)石灰符合Ⅲ级以上标准,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并过筛(10mm筛孔); (2)消石灰存放时间控制在2个月以内; (3)一个作业段内采用土质相同的土(击实标准和灰剂量相同),以便对压实度进行准确控制。 2、准备下承层 (1)石灰土施工前,对路槽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弯沉、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即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路槽上,用18-21T压路机连续碾压2遍,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继续碾压;如土过湿、发生翻浆、软弹现象,则采用挖开晾晒、换土、外掺剂等措施处理。路基必须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平整、整齐。 (2)按设计要求设置路面施工控制桩。 3、备土、铺土 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草根等杂物。备土前要用土培好路肩,路肩应同结构层等厚。 备、铺土方法: 用汽车直接堆方备土:按照每平米的松土用量及每车的运

土量,用石灰粉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划出方格),直接整齐地 卸土于路槽上。备土时纵向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准确,同一作 业段内土质基本均匀一致。铺土时,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土,然后 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4、备灰、铺灰 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 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备灰前根据10%的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密 度及10%石灰土最大干密度计算出每延米的石灰用量。并根据计算 出的每延米石灰的松方用量,分两条成梯形状均匀地码条备灰,并 用卡尺逐段验收数量,不准用汽车直接大堆备灰。 备灰前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 铺灰前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标线,然后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 范围内,铺灰用人工撒铺。 5、拌和 采用灰土拌和机拌和,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拌和。 (1)土的含水量小,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 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考虑 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根据气候及拌 和整平时间长短确定),如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晾晒。 (2)含水量适中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 拌和时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 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

改良土(路拌法)施工方案

路基石灰改良土路拌法施工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新建工程**车站地基处理路基施工图(**客专施ZQ2标(路)-F037~F039)。 (2)现场调查报告;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3)**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ZT25-GZ/SC-200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ZT25-GZ/CX-200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4)**局集团有限公司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5)采用的施工规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J283-200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二、工程概况 1、本施工段为**客运专线**车站线下工程,施工起点为DK119+395,终点为DK123+029,全长3.63公里,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其中路堤填筑石灰改良土61万m3,基底换填三七灰土20万m3,填普通土15万m3,桥涵两侧过渡段及基床表层填级配碎石8万m3,路堑挖方41.5万m3,路堤填筑高度为2.6m~8.7m;其地质情况为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客运专线路基工程工后15mm沉降设计要求;采用沉管CFG桩与水泥土挤密桩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加固地基后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2、根据**公司8月份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加快全线改良土路基填筑、确保**客专的总体工期目标,**公司决定改良土的填筑可采用现场路拌法施工。 结合我施工段现场施工进度情况及改良土填筑数量(87万m3),为加快改良土填筑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决定采用取土场集中厂拌和现场路拌两种改良土拌和施工法进行改良土填筑。 3、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选择DK119+400~DK119+500、DK120+600~DK120+700两段作为路拌法施工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施工获取最佳试验数据、取得施工工艺的有效技术参数,以更好的指导下一步路拌法施工的路基填筑。 三、施工准备 1、施工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路基施工由项目经理部统筹管理,施工技术部、计划统计部、安全质量部、试验室、物资设备部、综合部统一协调工作,现场设立临时办公室,成立施工调度保障组,下设2个路基施工作业组。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及《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 施工组织机构图(略) 主要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略) 2、取土场、石灰的选定及试验 本施工段填方大于挖方,需要外借土方约60万m3,为减少占用耕地,本施工段取土场选在距施工现场5Km处既有王山取土场。石灰选用Ⅲ级以上新鲜块灰,使用前4~7天浇水充分消解并过筛,颗粒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