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3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体滑坡抢险专项方案施工方案及工艺

一、施工准备

开工前,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做好施工阶段水、电、原材料等及配套设施的保障工作,方便施工顺利的进行。

二、施工方法及步骤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因第二级边坡的桩基、托梁已施工完成,以及托梁上部挡墙第一层混凝土已基本施工完毕,且雨季即将来临,为防止坡顶土体受雨水浸泡后,增大对支护结构的侧向推力,加大下滑趋势,经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几方代表现场勘察后决定,按如下步骤和方案进行处理:

第一步:先对二级边坡坡顶进行抢险施工,以确保二级平台以上土体的安全。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第一道截水沟开挖→滑坡体堵缝和夯实→第二道截水沟开挖→第三道截水沟开挖→挂网喷浆。

因第二级边坡挡墙至开挖线以外山体出现大量大小不一的裂缝,其中最大裂缝宽度达0.5米,深度达5米左右,为避免坡顶地表水对下面边坡的影响,本方案共设置三道断面尺寸为600*800mm的截水沟,第一道截水沟位于坡面最外侧裂缝与坡顶之间的正中处,主要作用是截住坡顶与本截水沟之间坡面的地表水,减少坡顶地表水对下侧边坡的浸泡。第二道截水沟位于边坡开挖线外侧2米处,主要作用是截住

第一道截水沟与本截水沟之间坡面的地表水。进一步减少两水沟间坡面地表水对下侧边坡的浸泡。第三道截水沟设置在距挡墙墙背2米处,主要作用是对墙背回填坡面上的地表水进行排除,减少雨水对墙背土体的浸泡和土体因自重的增加而产生对挡墙的水平推力。3条截水沟基本与路线呈平行状布置。为更有效的将坡面积水排除,水沟迎水面一侧不能高于原坡面,截水沟沟底应设置不小于2%纵坡,将坡面的地表水通过截水沟引入两侧山谷或自然沟渠中。截水沟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开挖,断面尺寸为600*800mm。为进一步缩短截水沟的施工时间,在截水沟槽开挖成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对水沟两侧壁和沟底采取挂网+喷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强度为M20,厚度为5cm。

为避免雨水对山体裂缝区域的冲刷和浸蚀,造成裂缝进一步的扩大。本方案采用小型挖掘机先将有裂缝处山体表层的杂草、树根以及表层土清除,然后用粘土将裂缝分层填入,用夯实机将其与裂缝土体分层夯打密实。最后用挖机将整个坡面修整平顺和夯实,做到坡面无松散土方或石块。且在墙背处回填土体的表面形成一定的纵坡,使墙背坡面积水能及时流入截水沟排出,以减少地表水对墙后土压力的影响。最后采用锚杆挂钢丝网+喷射水泥砂浆对整个坡面进行防护施工。喷射水泥砂浆厚度为5cm。Φ16mm锚杆长度为1米,布置间距为2000mm*2000mm,钢丝网网格尺寸为:20*20mm。为确保喷射砂浆的厚度,在砂浆喷射施工前应做好厚度标记,确保厚度均匀,无露筋现像。在施工时因天气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施工中断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未施工完毕裸露的坡面用防水彩条布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施工完

毕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砂浆进行养护。

第二步:托梁处下沉土体的施工

因此处边坡土质松散,在第一级边坡桩基冲孔施工过程中,因受到施工震动和雨水天气的影响,造成托梁下侧土体部分下沉。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使托梁下侧土体密实和稳定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经过多方案比选后,此处施工的根本是尽快将第一级边坡的桩基施工完成,以减少钻孔过程中震动对边坡土体下沉的影响,以及边坡长时间暴露受雨水影响土体自重增加产生下沉。同时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尽快进行托梁和混凝土挡墙的施工,即时进行墙背回填和边坡的修整。以减少土体下滑趋势。

对于托梁处下沉土体的施工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式进行施工。先用小型挖掘机在托梁外修筑一条宽度不小于3.5m的临时便道,借助临时施工便道将托梁下外侧土体拍打密实。托梁正下方,机械无法作业的地方采用挖机送土,人工夯实的方式进行施工。个别地方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填充密实。考虑到土体因受自重影响而自然沉降的问题,因此在托梁下方填充密实后,在其外侧需进行超填处理,将托梁外侧埋入土内不小于0.5m,且用人工将其夯实。待回填完成后,再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坡面覆盖好。直至第一级边坡托梁挡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墙背回填前方可拆去薄膜。

第三步:加快第一级平台桩基、托梁、挡墙的施工速度。

因为本抢险工程时间迫性和重要性,对于第一级平台剩余桩基的施工我部计划采用7台冲击钻机,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作业。确保7

天内完成桩基施工, 15天内完成托梁施工,尽快将施工完成的抗滑桩通过托梁连成整体。托梁施工完毕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马上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混凝土挡及台背回填施工。力争20天内完成此边坡的防护施工。

为确保施工安全,在边坡施工过程中,上下两级边坡同一断面上应错开进行施工。为能够尽早发现边坡下滑的发展趋势,我部在第二级平台托梁顶部共设有8个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为30米(具体详见平面布置图)。在第二、三道截水沟之间坡面设置8个监测点,对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纵向位移进行适时监测,监测频率每8小时观测一次,若遇暴雨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加密观测。并定期将监测结果反馈给业主和设计单位。当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 (预警值为监测限值--最大允许值20mm的80%)16mm时,应立即通知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