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科教文史委

根据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工作分工,科教文史委牵头筹备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协商活动。通过本地观摩,外出参观,听部门情况介绍,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传承人来完成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市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比如的传承人,的传承人等。这些人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非遗项目的损坏或者消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文字资料库,以供将来教学、研究时使用。一要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全面完成所有非遗项目的影音采录工作,包括传承人口述史、技艺流程、剧目或者节目、仪式规程等等。要让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每一种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个项目的所有细节,都以最完整的形式原汁原味保留、记录下来。二要整理好历史非遗资料。许多历史非遗资料,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记录、录音带、录像带等难免出现发霉、老化现象,建议用数字化手段重新翻新保存。三要做好非遗资料的挖掘工作。对一些缺失的或者仍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及项目,要及时进行挖掘和收集,查漏补缺,比如要及时收集散落民间的剪纸老纹样等,使档案库更加完善。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传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解决其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和被动保护相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讲堂,同时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让普通群众、下一代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甚至愿意传承非遗文化,是保护非遗文化的更加长远、高效之计。一要做好对“下一代”的传播,推动合适的非遗项目进课堂,使学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建议有关部门联手,让等武术类项目进入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体育课程;让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手工课,让民俗、非遗类音乐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音乐课。二要做好对机关干部、教师、大企业等集中性群体的传播,推动相关非遗项目进各种讲堂。比如,等同志,既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又有着丰富的民俗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建议有关部门让他走进学校、机关、老年大学等讲堂,宣讲等传说。三要做好在全社会的普及性传播,让非遗专栏进入报纸、电视台、电台。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更多的非遗文化和项目做成喜闻乐见的动漫、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使之真正在生根发芽。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青州的农民画产业现在正在兴起,其题材和内容大多来自于当地人的吃穿住行,很具乡土气息。比如当地的特产水果银瓜就是农民画的热门题材,许多福禄寿喜画作就是用银瓜排列组合而成的,很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也能够引导非遗传承人借鉴这种经验,不断拓展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将之和我市经济、社会、文化、旅

游等各层面相互融合,创造出具有地域特点的非遗文化产品,使非遗产品为经济发展助力,为政府重点工作助力,为文化旅游事业助力。比如,在政府重点工作层面,可以把作为等创作内容;在文化层面,可以把等内容融和进去;在经济层面,可以把等形象融合进去;在旅游层面,可以把等旅游景点、标志物融合进去。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非遗”单打独斗的局面,一方面可以获得政府部门、企业、百姓的更多关注,另一方面,也能获得相关企业的支持和资金赞助,既传播了非遗文化,又助推了非遗项目和本地经济社会等的发展。

四、开发特色非遗文化产品。淄博的蹴鞠、刻瓷等非遗产品,都曾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客人,极大提高了当地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产品销量。我们的非遗文化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是也应该凝聚合力,在产品开发上动脑筋。建议广开财路,多渠道筹集与吸纳社会资金,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及外商人士资助和参与产品研发。比如,把我们的小型化、精致化,把品种多样化,然后用创作出适合群众需要的喜庆文字和花纹,将之结合在一起,开发出特色,供游客和群众婚宴、生日宴等使用。同时,希望有关部门一同努力,开发出展示特色的产品,作为政府部门对外交流时的礼品,比如等,或者可以将等作为外包装,以我市等特色品牌为创作内容,让非遗产品成为展示文化和对外形象的纽带。

五、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一是建立健全专门领导机构。涉及

非遗保护的职能部门较多,如文广新局、规划、旅游、宗教、镇政府等,建议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一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企业、民众共同参与的非遗文化保护领导体系。二是场地和平台支持。青州市政府为了支持当地农民画产业发展,出资翻新改造了当地一所旧学校,无偿提供给当地农民创作农民画。该市还将范公亭公园建设成为非遗博览园,将具有表演性质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等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动态展示,打造集展演、互动、传承、经营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建议借鉴外地经验,在旅游景点,新建文化、体育场馆,或者暂时闲置的学校等场地,为我市非遗文化项目提供集中展示、交流、交易场所。同时,建议将非遗产品和一同列入电子商务宣传销售平台,扩大非遗产品的网上销量。三是人员支持。目前,青州市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8人,专门负责全市非遗挖掘、申报、传承、保护工作。建议我市结合实际,完善机构设置,尽可能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单独列编。同时,加强对专业人才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引导民间艺术社团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研究和实践。四是资金支持。我市现有的非遗、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场所是由个人出资提供的,没有专人管理,每年的租金和管理经费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建议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一定量的专项经费,用于非遗的普查、发掘、整理、评审、保护、利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