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书本重点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47 KB
- 文档页数:4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
2皮肤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3表皮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4表皮细胞通过时间:由基底层到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到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由需14天,共28天。
5表皮层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6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
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7.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
8. 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两层之间并无界限。
9. 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蒂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
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10. 皮脂腺是一种可以产生脂质的器官,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较短的导管构成。
11 Padnian小体感受压力;Meissner小体感受触觉
12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毛囊,皮脂腺,汗腺。
13.皮肤的功能: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
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
14皮肤的吸收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和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和通透性有关。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吸收强弱: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
15. 皮肤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有VADEK
16. 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蒸发实现。
环境温度过高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为:汗液蒸发
17. 瘙痒是皮肤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特有感觉。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麻木感常见麻风患者。
18. 皮损(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
19.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
20. 斑疹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斑疹直径<1cm;斑片直径>1cm出血斑直径小于2mm寸称瘀点,大于2mm寸称为瘀斑
21.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形态介于斑疹和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的皮损称为斑丘疹。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为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为丘脓疱疹。
22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23.水疱为局限性的,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为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为血疱。
24 .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糜烂,
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25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
26. 角质促成剂的作用:促进表皮角质层正常化,收缩血管,减轻渗出和浸润。
27. 角质剥脱剂的作用: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弛脱落。
28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
洗剂:也称震荡剂,是粉剂(30%~50%与水的混合物,两者不相溶。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29. 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H1受体拮抗剂:与组胺争夺相应靶细胞上的H1受体,
产生抗组胺作用。分为两代,第一代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乏力好多并发症。第二代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副作用少,运用广泛。H2受体拮抗剂:拮抗组胺引起
的胃酸分泌。(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30.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抗增生。
31.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原则:①足量开始②逐渐减量③减量过程中如出现反跳现象,应加大剂量④长期用药患者应寻找最合适最小维持量。
32.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①升高血糖,降低白蛋白,脂质重分布,保钠排钾, ②消化道溃疡,满月脸,座疮加重感染③停药后,出现肾上腺素危象。
33.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
34. 带状疱疹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所致,表现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显著的神经痛。
35. Ramsay-Hunt综合征: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37. 带状疱疹的治疗:1•系统药物治疗①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②镇静止痛(消炎痛,阿米替林)
③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2•外用药物①外用药(干燥、消炎为主,疱未破时用炉甘石洗剂,破溃时用新霉
素软膏)
②眼部处理。(外用阿昔洛韦滴眼液)
3.物理疗法(如紫外线,红外线)
38. 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粘膜所导致的良性赘生物。
39. 扁平疣: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多由HPV-3所致,好发于颜面部、手背及前臂。
40. Koebner现象:即自体接种反应,搔抓后皮损呈串珠状排列。
41.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传染性软疣典型皮损为直径
3~5mn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42. 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征)的特征表现:在大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褶皱部位明显。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
43. 大疱性脓疱疮包内可见半月状积脓
44. 脓藓:是由亲动物性皮肤藓菌引起的头皮严重超敏反应。可破坏毛囊,留下永
久性秃发和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