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认识及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反思_关峻
- 格式:pdf
- 大小:254.95 KB
- 文档页数:5
复盘2008金融危机教训与反思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无数人因此备受影响。
这场危机不仅改变了金融体系,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如今,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探讨其中的教训与反思。
危机缘起
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房地产
泡沫、金融衍生品乱象、监管不力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最终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崩盘。
这一事件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金融稳定的认知,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教训与启示
1.风险意识至关重要
金融市场的波动无时无刻不在,唯有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2008年的危机彰显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范潜在的风险。
2.监管需更加严密
监管机构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监管的不力往往会导致金融乱象。
从2008年的教训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监管的重要性,应当加强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3.金融产品创新需审慎
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以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但也需要审慎对待。
在推出新产品时,应充分考虑风险控制和市场影响,避免重蹈覆辙。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也是一次宝贵的历练。
让我们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珍惜教训,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直接唯有深刻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不断反思并改进金融体制,才能有效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可持续发展。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摘要:2008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
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
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
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
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
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
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
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
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
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
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
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分析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随着2008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逐步向国外扩散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使得国际金融形势急剧变化,并在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和巨额的债务风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逐渐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向实体经济蔓延,使得我国承受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外部经济冲击,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率不断下滑。
因此,从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趋势和状况的分析结果看来,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负面的影响由于一个国家受金融危机传染的程度通常与这个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稳健程度、市场开放程度、经济实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加深,致使我国在金融、贸易、预期和产业联动等多种传染机制中受到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冲击,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影响以及全球济增长呈下降趋势的影响,我国面临着的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矛盾越来越突出,可以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的多。
2.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投资的影响。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受到金融传染机制和预期传染机制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在面对当前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诸多潜在风险的经济形势下,普遍对经济增长没有信心,加之国内银行放贷更趋谨慎和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等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企业是不是要投资的意愿和能否进行投资的能力存在一定疑虑,这就导致多数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呈不断下滑的趋势。
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在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一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累计增长同比回落达到5.7个百分点,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同比呈增长趋势,但是也降低了3.2个百分点。
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作为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对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对外依存度很高,GDP的2/3左右都来源于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然而受贸易传染机制收入效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价格效应,的影响,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对外需求降低,进口数量萎缩,由于这些我国的主要出口国家经济走向衰退或增速放缓状态,使得我国在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受国内需求不旺和预期收入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内进口数量也开始下降,最终导致我国在对外贸易交易中的出口总值增速呈下降趋势,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和政治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从美国次贷市场的崩溃开始,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本文将围绕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浅谈。
一、起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次贷市场。
长期以来,美国的次贷市场一直在不断地扩张,金融机构通过发放高风险贷款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由于监管不力和贷款审核标准过低,次贷市场中充斥着大量低信用贷款和高杠杆交易,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贷款质量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关注。
当次贷市场出现问题时,一系列连锁反应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危机。
二、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球股市遭受重创,许多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面临破产和倒闭的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下滑,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陷入困境。
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不少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和破产的风险。
金融危机还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和失业潮,社会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三、应对措施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救市计划,包括提供资金援助、扩大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和信心。
国际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紧急贷款和技术支持,国际清算银行(BIS)加强监管合作等,以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各国政府着力刺激经济增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和扩大内需等,以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
各国政府还加强了金融监管,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风险管理和透明度,以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发生。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次对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的严峻考验,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影响持续深远。
尽管危机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带来了重大冲击,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经济复苏。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引发了许多关于金融市场的讨论,也让人们更加关注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对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以期让读者了解这次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一、危机起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美国次级房贷是指向信用较差的借款人发放的高风险贷款。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住房市场的繁荣和房价的上涨,次级房贷成为了金融机构的主要资产之一。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下滑,导致大量次级房贷无法偿还,金融机构面临了巨大的损失。
次级房贷危机引发了信贷市场的恐慌,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受到了严重损害。
这导致了信贷市场的冻结,银行间的信贷难以获得,金融机构陷入了流动性危机。
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持有大量的次级房贷资产而陷入了资产负债失衡的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崩溃,形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二、危机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金融危机导致了信贷市场的紧缩,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
大量企业面临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危机还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许多人因此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
危机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出口大幅下降,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
由于信贷市场紧缩,许多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导致出口订单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的衰退。
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过度杠杆化、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缺乏监管和监督等。
这些问题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大量的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
三、危机启示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经济影响和启示两个方面来阐述。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表现在我国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出口企业面临严重困境。
同时,金融危机也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减少,汇率波动加剧,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巨大压力。
间接影响则表现在全球需求减弱,对我国进口市场造成冲击,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形成压制。
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松散监管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所致。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需和低端产业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我国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金融危机也提醒我们要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盘。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金融危机也给我们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
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我国开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朝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盘;抓住转型升级的机遇,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危机的教训及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2008年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以来最辉煌的一年。
我们需要认真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找到更好的道路。
金融危机的教训首先,全球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健的金融基础之上。
金融市场是全球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是如果金融市场失去了稳健性,泡沫破灭就会导致全球的经济问题。
其次,要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意味着关注不同部门的经济和金融活动,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
监管机构在金融市场的监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监管机构未能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职责,则会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的积累,并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表明了全球各国之间在金融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因此,各国在金融领域之间必须进行合作,协商和通力合作来共同应对金融市场风险。
金融危机的启示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非常出色,这也说明了中国金融市场转型的潜力。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看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启示。
首先,中国应推进金融市场深化改革。
中国的金融市场要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必须在监管体制和市场机制上持续进行改革。
其次,中国要加强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
金融市场风险的防范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
中国金融机构应该发挥好自我约束,严格控制风险。
第三,要加强金融科技创新的力度。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可以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国际经济的发展。
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交流,共同推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
总之,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平衡。
0引言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科学,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科学。
近年来,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所以,可以利用经济学的数学方法作某些预测,但是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做好实证研究。
缺乏实证研究的经济学无异于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你朝着海市蜃楼的方向前进,你只能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必须指出,经济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迄今尚不完备,其预测结构往往是建筑在某些不完全或是不存在的假设上,所以这些模型的准确性值得商榷。
过分依赖和使用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则有可能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误己又害人。
我国的经济学发展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但现在脱离定性研究,迷恋于玩弄数学符号的倾向十分危险。
须知经济学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还原到“做”还是“不做”这两个基本点上,若将该两点考量成各种各样数学变量的分布,则有可能将事情复杂化。
虽然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与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西方经济学的引进,但必须正视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
机械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给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曾经宣布失败了的全国范围的医改就是证明。
因此,我国的经济学发展不能盲目效仿西方。
12008年金融危机的实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是整个国际资本、贸易乃至经济的不平衡性。
西方经济的高需求对应于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经济的强劲生产力;由消费信贷拉动的西方经济对应于由实体产业支撑的东方经济;西方的金融经济对应于东方的产业经济等等,这些均映衬了东西方经济间的不平衡性。
这种前所未有的不均衡性所赋有的应力由种种虚无的金融衍生物所激发,即产生了这次金融危机,但这只是导火索。
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此次金融危机所不同的是,其波及范围和冲击力均是史无前例的。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机会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
“可能还要一两年的时间,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还要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紧日子”。
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
其实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他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
基于这一点,陈东琪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还是非常直接的:“尽管额度好象不是太大,只有几百亿,但是折合成人民币也是好几千亿人民币,而且一定还有一些是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没有披露的损失,所以这方面的损失也不算小”。
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 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
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
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
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牵连的企业数量多范围广,资金困难的美国企业为了解决本国金融危机的困难,在中国的有些资金就不得不套现,比如在房地产市场的套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股市和房地产。
陈东琪认为,这种影响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还将进一步放大。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市场信心层面了。
美国毕竟是一个金融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
各种监管机制发展比较完好,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出现问题,难免让人担心本国的金融体系。
中国的银行体系在国有流通股的条件下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冲击,但是心理影响还是存在的,各国都有自己的金融担心,尤其是对资本投资者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
所以陈东琪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要做全面的评估。
2008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或大或小的经济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而面对这场危机,中国的哪些做法行之有效,又有哪些做法对当前局势不利反弊?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金融危机成因生产过剩中国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一、2008国际金融危机成因1、根本原因——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的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才是生产力的限制”。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因为要卖东西的人卖不出去,想买东西的人没有钱买导致的。
美国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世界银行2010年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
以房屋为代表的价格较高的商品是生活必需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是遗憾的是普通劳动者工资太低,很多人买不起,这就造成了以上提到的“卖不出去”和“想买而没有钱买”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矛盾的尖锐化。
2、主要原因——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通过美元和美国制定的全球贸易规则和体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就感冒。
而现如今,美国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石油、粮食和货币,三大武器的综合使用,使美国几乎控制了全世界。
现在美国通过美元和它制定的全球贸易规则和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所以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就迅速蔓延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3、导火索———次贷危机房地产是美国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带动60多个相关产业。
为了卖出更多的房子,资本家们不仅向信用状况良好的客户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还向信用状况不好、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还款没有保障的消费者提供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年全球金融危机发反思经济全球化的脆弱性需要更好的监管与合作机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使得人们对于全球化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减少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我们需要更好的监管与合作机制。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在危机前,全球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金融机构的风险得不到充分控制,导致了信贷放松、房地产泡沫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建立更加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国际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制定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并对全球金融市场进行跨国监督,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
其次,加强金融合作是守护全球经济稳定的关键。
金融危机时期,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紧密,一国的经济问题很容易对其他国家造成影响。
为了应对全球性危机,各国应加强协作,共同制定应对措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协助和支持,共同推动全球金融稳定。
此外,通过加强经济全球化的治理,也能够降低脆弱性。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繁荣,同时也增加了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度。
然而,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合作受到阻挠。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国际社会应加强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各国应共同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经济合作,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问题。
另外,金融危机也提醒我们,应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脆弱性。
金融危机不仅对发达经济体造成了冲击,也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国际社会应加大援助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金融系统稳定性,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只有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综上所述,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脆弱性提出了警示,我们需要更好的监管与合作机制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合作、加强经济全球化治理以及关注发展中国家经济脆弱性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与反思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金融危机多发,中国也不例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中国也在此次危机中经历了一次重要的金融市场实验,既发现了市场暴风雨中的各种问题,也找到了振兴的策略。
一. 金融危机的冲击金融危机是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仅损及发达经济体,也给发展中国家以无尽挑战,中国当然不例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首先受影响的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市场。
证券、期货市场等市场的股票价格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任意之间大起大落,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趋势。
尤其是2008年10月,A股受到巨大冲击,大盘最低下跌到1664点,相信大部分人还记得当时的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并不仅仅是股票市场的危机,货币市场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在货币市场方面,一方面是全球性资金流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自身的货币政策也受到危机的影响。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看重的是收益,资金流动性太大容易导致国内资本市场的受挫,因此中国的商品和金融市场都显露出了一定的脆弱性。
二. 金融危机的反思中国面对金融危机后的反思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非常脆弱,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当然,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国内企业借贷成本陡增。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感到吃不消,资金链断裂,无法还清短期债务,出现了大量的负债率和现汇不足的中小企业破产现象,农村小贷公司也大受打击。
不排除有些中小型企业虚报利润,应对困难时时候后果更为严重。
第二,金融机构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金融市场上有很多问题,例如市场不够透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风险意识不强等。
今年的新冠疫情,将金融机构要求的高精度和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和传播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更需要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可持续性能力。
第三,去杠杆也在2018年后逐步展开,随着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政府资金也逐渐紧缩。
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所以背负了较高债务的企业相当危险。
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后续影响及反思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界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场被誉为“千年一次的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的经济声誉大大受到了影响。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后续影响及反思意义。
首先,诱因的追溯可以追溯到西方经济体的过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在西方经济体,货币政策允许货币宽松,而这些货币宽松导致资产价格低估,吸引了所有到资产市场的投资者。
它还激发了许多公司和个人投资股市。
结果,股市出现投机热,股票价格尖峰,房地产价格高企。
同时,利率高企和信用难求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金融系统中,利率增加,货币收紧,不仅影响债权人获取借款,导致资金泡沫,而且也导致资产贬值,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
此外,泡沫经济也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在过去几年,整个经济系统缺乏规范,许多企业大搞投机而忽视了财务风险控制,以致于经济泡沫逐渐膨胀,资产价值被高估,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另一方面,互联网革命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
如今,网络投资技术和金融服务技术正在飞速的发展,投资者可以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投资,因此,短期个人投资者受到非理性投资的诱惑,错误的投资也促使金融危机出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其后续影响及反思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它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经济指标严重下滑,如就业率,工资水平,购买力,投资率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美国国民的消费及投资偏好,从而拉低了经济增长率。
其次,金融危机也造成了全球范围的影响,不仅美国,而且欧洲等国家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也更为严重,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也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必须有一些反思意义。
首先应全面反省货币政策的实施,更加加强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出现宽松货币的情况。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场危机瞬间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人们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不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还波及到了整个实体经济,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教训。
我们来看看这场金融危机的起因。
2008年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和信任危机。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银行向信用不佳的借款人发放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这让许多人得以购买远远超出其经济能力的房屋。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借款人开始无法偿还贷款,导致房屋价格暴跌,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
这一连串的事件迅速蔓延到全球,导致了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首先是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危机爆发初期,全球股市迅速下跌,金融机构面临破产和资金流动性危机。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或者被迫接受政府救援,全球的金融市场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次是实体经济的受影响。
随着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许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订单减少等问题,导致了大量的裁员和倒闭。
最后是全球贸易的减缓。
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各国之间的贸易也逐渐减少,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教训。
是监管的不足。
在危机爆发前,全球的金融监管存在着漏洞,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把控不够,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是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投资。
在危机爆发前,很多金融机构过度投资于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使得金融市场更加脆弱,一旦发生问题就会迅速崩溃。
是全球经济的过度依赖金融。
在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面临了巨大的困境,这也提醒我们不能过度依赖金融市场,应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救援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
首先是货币政策的灵活调整。
2010年2008年金融危机的心得体会(5篇)第一篇:2010年2008年金融危机的心得体会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京发表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讲指出,导致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是,“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联储为避免经济衰退放松了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地产消费。
“这就像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伏’,”“终于有一天,令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变成了导致危机发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我们要仔细分析林毅夫这些话。
因为,一方面我们不可避免会遭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只是受伤的轻重问题。
因此,某些行业出现经济不景气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大气候,不必过于忧虑。
也不要匆忙出击,答错了题。
另一方面,我们务必记取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强力刺激房地产消费,埋下经济危机隐患的教训。
世界经济滑坡,我国股市大跌,房地产也不景气,这是事实,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们要理性分析楼市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楼市问题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有的开发商贪大求洋,把网撒得太宽,在世界经济危机大潮中率先倒下,完全是被贪心所害,没有丝毫抵抗力,人为造成资金紧张。
二是面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股市大跌,物价暴跌,很多人在徘徊观望,期待有一个更适合的价格。
三是房价本身太高,居民的购买力太弱。
即高房价与居民的购买力不匹配仍然楼市的主要矛盾。
所以,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楼市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楼市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脱离了居民的消费水平,价格虚高,虚火太旺,需要降温,需要降价。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楼市不能倒下,但是,救楼市得讲究科学,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科学分析楼市的主要矛盾。
就目前而言,楼市危机的矛盾不是供需矛盾,而是价格矛盾,是因为房价远远超出居民的购买力,高位运行。
所以,救楼市关键是要开发商自救,把房价降到一个与居民购买力相匹配的水平,使居认为价格合理。
这样,楼市才不会滞销,开发商的资金链才不会断裂。
相反,如果把救楼市理解为救价格,理解为“什么都可以跌,房价不能跌”,那么,不仅救不了楼市,而且,还会给楼市包括整个社会经济埋下祸根。
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来势猛,扩散和蔓延的速度快,规模大,破坏力强。
面对这场似乎是突如其来的社会灾难,很多人就像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飓风、海啸、地震和瘟疫等自然灾难一样,深感恐惧。
因而,“金融风暴”、“金融飓风”、“金融海啸”、“金融地震”和“金融瘟疫”等现在成了国内外媒体和人们口头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但是,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来势、扩散和蔓延的速度、规模、破坏力等,有人看来还没有足够的估计和认识。
有人甚至似乎还没有注意到金融危机已经发展成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一基本事实,在说到当前的危机时,还只说金融危机,而不说经济危机。
考察当前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必然要研究和分析危机的起因、危机的发展、危机的根源、危机的救助和危机的前景等一系列问题,必然要思考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
这么多问题在一篇短文中是不易说清楚的,本文只考察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其他相关问题随后将陆续讨论。
这里说的危机的起因是指危机的初始原因,不是指危机的根源。
一、克林顿—布什的“美国梦”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起始于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反过来又加深了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美国经营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照借款人经济状况划分信用等级。
例如,发放给信誉记录好、有固定工作、有稳定收入、债务轻、风险小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列为优级贷款。
相反,发放给信誉记录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债务重、风险大的借款人的住房抵押贷款,被列为次级贷款,简称次贷。
在各类贷款中,抵押贷款的利率高,偿还条件严。
在抵押贷款中,次级贷款利率更高,偿还条件更严。
在美国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的金融安全,完全可以只发放优级贷款,而不发放次级贷款。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第一篇: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摘要: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成上世界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样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其造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对由美国次贷爆发而引起的金融危机做出了分析和总结,以及各方面的深入研讨.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世界货币体系预防攻击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他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
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7%。
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
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
放缓甚至衰退。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1.美国的消费习惯:原因:收入轨道模式。
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
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
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
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
要消费,只能靠借钱。
2.经济管理思想: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 1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
论2008年金融危机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引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该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本文将对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 贸易受挫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大量国际订单取消或减少,中国的出口受到重创。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金融危机造成世界各地需求下降,国际贸易额大幅度下滑,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压力。
2. 投资减少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波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
外国投资者纷纷撤出中国市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
此外,国内企业也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投资意愿减弱,导致国内投资规模减少。
3. 就业压力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压力,裁员现象频发。
在中国,大量的企业关闭或裁员,就业形势严峻。
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增加,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4. 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冲击。
以前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开始放缓。
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增长速度低于预期。
这一减速对于一个大规模生产型国家来说是不容忽视的,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挑战。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1. 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
政府还推出了减税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
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2. 稳定金融体系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的弱点和风险,中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努力稳定金融体系。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危机,被称为“2008年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让人们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将从背景、危机原因、影响和教训四个方面来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一、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在2000年前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高涨,因此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向不符合传统信贷标准的人们发放房屋抵押贷款,这就是所谓的次级抵押贷款。
由于很多借款人负担不起高额的房贷,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将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金融衍生产品,再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出售给全球的投资者。
这些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率并不高,因此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开始飙升,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遭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二、危机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
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次级抵押贷款的盲目发放,将风险进一步放大。
金融市场的过度杠杆化也是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长期繁荣时期,金融机构借贷和投资的杠杆比例过高,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监管不力也是危机的原因之一。
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不够严格,导致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时忽视了风险管理。
三、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危机导致了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许多金融机构破产或者陷入困境,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信贷紧缩,企业融资困难。
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在危机期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飙升,国际贸易减少,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危机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财政赤字加剧,国家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2008年金融危机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经济衰退之下,人们的家庭财富受到了损失,投资收益减少,购买力下降,这让许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各国的经济毫无疑问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场经济风暴中也未能幸免。
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的关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主要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扩散到了全球。
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重要产物,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经济萎缩。
技术上讲,金融危机的本质是流动性危机,缺乏流动性往往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全球金融市场的崩盘导致银行信贷越来越难获取,企业投资和消费意愿下降,最终导致了全球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减速。
对于中国而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方面,中国作为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国家,出口因全球经济下行而受到冲击,主要出口市场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需求逐步减少,出口同比下降。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令中国的A股市场在2008年下半年蒸发了20万亿元市值。
此外,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的大幅萎缩,中国短期内无法继续依靠出口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出现了一定的经济困难。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经过这场金融危机,我们也应该对于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启示。
首先,金融危机告诉我们,金融创新的风险无处不在,金融监管必须落实到位。
我们需要对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公正性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加强金融新产品的审核和管理,避免新的金融危机的发生。
其次,金融危机也告诉我们,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依靠出口来带动经济的增长策略已经难以持续,我们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提升国民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多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金融危机也告诉我们,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大量跨国资本流动,分散化的资产配置,中国也需要加强自身的金融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加强监管政策和风险防控能力,以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对策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的对策和措施。
0引言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科学,它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科学。
近年来,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一方面提高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所以,可以利用经济学的数学方法作某些预测,但是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做好实证研究。
缺乏实证研究的经济学无异于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更为可怕的是,如果你朝着海市蜃楼的方向前进,你只能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必须指出,经济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迄今尚不完备,其预测结构往往是建筑在某些不完全或是不存在的假设上,所以这些模型的准确性值得商榷。
过分依赖和使用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则有可能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误己又害人。
我国的经济学发展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但现在脱离定性研究,迷恋于玩弄数学符号的倾向十分危险。
须知经济学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还原到“做”还是“不做”这两个基本点上,若将该两点考量成各种各样数学变量的分布,则有可能将事情复杂化。
虽然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与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西方经济学的引进,但必须正视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
机械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给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曾经宣布失败了的全国范围的医改就是证明。
因此,我国的经济学发展不能盲目效仿西方。
12008年金融危机的实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是整个国际资本、贸易乃至经济的不平衡性。
西方经济的高需求对应于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经济的强劲生产力;由消费信贷拉动的西方经济对应于由实体产业支撑的东方经济;西方的金融经济对应于东方的产业经济等等,这些均映衬了东西方经济间的不平衡性。
这种前所未有的不均衡性所赋有的应力由种种虚无的金融衍生物所激发,即产生了这次金融危机,但这只是导火索。
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此次金融危机所不同的是,其波及范围和冲击力均是史无前例的。
造成这种外在表现的原因是当今世界所津津乐道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经历了1997年、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诸如亚洲那些具备稳定的基本经济条件以及相当平衡的外贸和政府预算,而仅仅缺乏必要的外汇储备的国家经济实体,还是如同美国这般具备超额双赤字而经济基本面相当差的国家经济实体,在受到强大的外力扰动下,都是弱不禁风的。
这种强大的外力扰动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史无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认识及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反思关峻,李京文(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22)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给世界和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此次危机形成的背景是世界资本和贸易的不平衡性,而原因则是各种金融工具的滥用和信用的缺失。
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指出,我国经济学必须加强针对基础理论特别是原则性问题的研究、加强风险控制的教学与研究、树立良好的人才导向机制。
最后,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相关问题的探讨,指出我国需要建立和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学,改善经济结构,加强投资管理和对货币流动性的监管,努力提升我国经济的风险抵御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学;金融衍生产品;经济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09)08-0001-05收稿日期:2008-11-20作者简介:关峻(1967-),男,高级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决策管理;李京文(1933-),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数量经济学。
第26卷%第8期2009年4月科技进步与对策Science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Vol.26No.8%Apr.2009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前例的释放。
这种超强的产能使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在此基础上,市场、组织和文化的全球一体化,促使许多国家的多个社会经济单元,如金融、投资、产业制造、运输和通讯等,都已经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融为一体,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体系正在形成。
在这一点上,我国是受益者,它使得我国经济得以在30多年里保持强劲增长,同时全球经济也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美国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的扩散型冲击都是明证。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生产、消费倾向、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参与者将其生产和市场要素在三维空间里的开放。
此刻,经济全球化所涵盖的生产要素和市场的总量是恒定的,且每个参与者所得到的平均份额与参与者的总数成反比,因此,合作是表象的,竞争是永恒的。
而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经济虚拟化,却将这种开放引入到了更深远的四维空间。
这种发展的态势必然会将任何程度的经济扰动,通过以上所描述的方式,几何倍数地扩大为任何局部国家经济实体,甚至是世界的整体经济都难以承受的冲击。
就以目前这次金融危机为例,它首先由美国引发,然后扩张到全球,致使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或危机。
此外,将目标锁定于套利的世界整体经济的余量通过这个四维空间,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地自由游走于各个国家经济实体之间,必将加剧所有国家经济实体的周期性波动,使得我们所面临的经济或金融危机,都有可能造成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灾害。
回想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均被要求放松对资金的监管,以利于市场的自由配置,达到产出最优化的目标。
而这些措施对今年的这次金融危机带来了很坏的影响,而且,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实体的品质不同,全球各地受到影响的程度也大相径庭。
有一些诸如冰岛这种小国面临国家整体破产,其它国家还都没有严重到崩溃的程度。
整体上而言,世界金融体系都受到严重的伤害,但基本上还是可以恢复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具备较强的金融监管措施的国家经济实体,均能较好地抗御各种冲击,并有可能利用这种良好的自愈能力,得到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
22008年金融危机对经济学的影响应该明确看到经济学与一般自然科学间的区别: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积累性的知识,而经济学却不尽然。
显然,纯理论的经济学研究也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然而经济学的天赋确定了其应用不能机械地脱离商业应用,正是这种旨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商业应用型研究,缺乏应有的知识积累。
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骨架是严格的逻辑关系和严密的科学论证。
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经济关系,这往往成了应用型经济学研究缺乏必要逻辑关系和严谨论证的最方便的借口。
一旦经济学的研究缺乏了支撑其科学性和客观性的逻辑关系和必要论证,其商业应用的理论基础就会变得松散无力,自然也就会出现针对同一问题的经济学研究结果南辕北撤,又无相应说服力的现象。
2.1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应该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和对广大干部职工培训中经济学的课程设置,基础理论部分应该加强,特别是针对应用经济学,必须针对经济学的各种应用,建立应有的客观科学的评判标准。
经济学理论认为事物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间,有可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理论也应该延伸到针对经济学本身的科学研究。
作为一名经济学研究人员,只有在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认真探寻人类社会的经济真谛之所在。
如若追寻短期利益最大化,则必然会淡漠对真理的向往,且有意无意地把经济学当作某种游戏,将经济学的商业化过程当作某种游戏规则的制定,片面地利用某些经济学的理论,混淆视听以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
更为恶劣的是,甚至有可能利用自身与政府和公众相比对某些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的不对称性,改变政府的法律条文,为自己和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争得更大的“游戏空间”。
要想在经济学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是必须脚踏实地地从事理论性研究。
缺乏坚实理论基础的应用性研究绝对不是任何创新,只能是虚无的自说自话。
这一点必须成为所有经济学研究和从业人员的共同信仰。
2.2理论基础性的问题不可回避反观我国高校近年来经济学院的招生情况,可以给人以另样的启迪。
目前,我国高考中分数最高的那一部分学生多数到各名校进行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学习,其中尤为热门的是金融学领域。
为什么金融或经济学成了高智商或具备较高治学能力孩子们争相选择的专业,这的确令人深思。
这些年来,经济界特别是金融界“热”钱涌动,从业人员薪酬和工作条件都明显优于其它行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稀缺的优秀人才资源向着回报最高的行业流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其市场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但深层次地讨论这个问题,必然会回到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冷静下来想一想,以金融业为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服务业。
虽然金融业过手的钱最多,但是那正是其服务的手段。
单纯从追逐利益的“经济人”的角度考虑,金融业所能创造的利润是最为虚无的,因为制造业中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产出是一个增值的过程,而金融业中资本作为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产出必须借助于制造业方能实现其增值过程,其自身是不具备这个功能的,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零和博弈过程。
所谓“钱生钱”是马克思早已批判过的东西。
金融业的功能是转移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这一点在初中的课本里已经写明了。
如果能在财富的转移过程中套取巨额利润,这在经济学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它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活动中“公平、公正”的原则,且其后果也必然是严重的和毁灭性的。
经济学界也有一些人在鼓噪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批判性继承”,但应该注意到,认定金融业中财富转移的过程可以创造价值,是违背剩余价值理论的,也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中最为根本的经济理论基石。
这已经不2··第8期再是所谓的“批判性继承”,而是完全的修正甚至颠覆。
如果理论界能切实地回答诸如“服务业是否能创造价值?”这类基础理论问题,则完全有可能撼动金融衍生产品存在的意义,甚至有可能为规避这次金融危机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的经济学还是应该植根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好高骛远地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应用型问题会使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
2.3加强风险控制的教学和研究另外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金融衍生产品。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生机盎然。
但凡研究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就需要研究过去一二十年间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金融衍生产品研究人员,而且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
在1990-1997年,这个精英团队中先后有4人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90年,米勒(Merton ler)和马可维兹(Harry M.Markowitz)因在金融经济学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获此桂冠;其后,索拉斯(Myron S.Sc-holes)和莫顿(Robert C.Merton),又于1997年因其在金融衍生产品定价方面的突出贡献得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