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86.50 KB
- 文档页数:15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亲身体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物理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发展能力,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处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
本章整体学习能量知识,前面学习了《机械能》、《内能》。
这一节是将机械能与内能进行结合,学习两种能量的转化及生活应用。
同时本节也是对改变内能的方式的补充,所以学好前三节知识是前提,学好本节知识是对前面知识的提升和应用。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2)、通过视频了解热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知道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方法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社会发展的意义(2)、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本节重点为: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难点是: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例,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会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些问题台阶,帮助学生逐步通过现象分析到本质。
在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分析时(外界对物体做功时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时内能减小)通过实验归类,进行突破。
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突破方法上,我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刺激:有视频、有自主学习课本、有问题引导合作讨论、有模具针对点观察(曲轴的转动情况)。
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机能来主动学习。
5、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法、视频辅助法、指导读书法、问题引导法。
运用实验探究法能更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同时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
个性化教案(内部资料,存档保存,不得外泄)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编号:教案正文:机械能和内能重点: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难点:功和能的联系、能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一、基础知识回顾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2、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和(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而具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4、机械能:和的统称。
5、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6、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
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对同一个物体而言,越高,分子越快,它的内能就越。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8、热容: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水的比热容为,它表示:。
热量的计算:Q = ,(其中c 是,单位是;m是,单位是;△t 是,单位是;Q 是,单位是。
)10、热值(q ):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代表,单位是:;m代表,单位是:; Q放代表,单位是:。
)11、热机是利用内能来的机器。
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分为个冲程即:冲程、冲程、冲程和冲程。
在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二、重点内容分析(一)机械能1、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第1课时§12、1 动能势能机械能 (一)执笔:魏秀芳审核:李爱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的概念(2)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3)能进行动能大小的判断、弹性及弹性势能大小的判断、重力及重力势能大小的判断2、过程和方法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逐步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有关动能势能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判断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器材】1. 锤子、钉子、木板一套、小车及斜面,、木块一套。
2. 弹簧、弹弓、时钟的发条一套。
3. 大、中、小不等的物块各一块, 沙盘,带三只脚的木板一套等。
【教学方法】练习、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由课文中的导图引入二、新授内容:(一)、动能的概念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能对其它物体做功,它们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它物体做的功就越多.反之则越少.物体的动能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表示。
12.1活动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观察实验:1.让同一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的斜面上由静止滑下思考(1). 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大小相同吗?(2). 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相等吗?(3)速度大的小车使木块移动的距离较_____.速度大的小车的动能较_________。
2. 改变小车的质量,让质量不同的小车分别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质量大的小车能使木块移动的距离较大___, 质量大的小车动能较__大.由探究活动可知: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有关,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二)、势能学生回顾第八章中势能的分类及其概念12.2 活动: 卡片为么会跳起来(通过“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学案---------龙09.9.30《课标解读》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一、本章知识网络:二、基本知识点温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物体的_____越大,运动的______越大,动能就________。
2.势能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势能,物体________的越大,被举的_______,重力势能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_______越大,弹性势能就_______。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
动能和_______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机械能与_______之间也能相互转化。
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_________就越大。
5.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_________。
7.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经历四个冲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轴旋转_____圈,活塞往复____次,对外做功_____次;在压缩冲程中,_______转化为________,在做功冲程中,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一、动能 势能 机械能(二)【教学目标】1.理解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重点、难点】1. 理解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1.机械能飞行中的飞机具有______________。
很多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_____________统称机械能。
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因此,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__________。
二、探究活动:活动: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实验方法1、将带细线的小球固定在铁架台上2、用手抓住小球,使小球偏离原来静止位置后自由释放,使小球来回摆动。
实验结果 (1)当小球由A 点向下摆动时,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 ,重力势能越来越 ;当小球到达最低点O ,时,小球的动能最 ,重力势能最 ,在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变成 能;(2)当小球由O ,点向B 点运动时,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动能逐渐转变成 能;当小球到达最高点B 点时,小球的动能为 ,重力势能最 。
实验表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 (可以/不可以)互相转化。
典型例题:例1: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C 、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减小,机械能减小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活动:演示滚摆实验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高度和速度如何变化;上升过程中高度和速度如何变化.分析:当滚摆在最高点时,高度________,速度_________,说明此时滚摆的重力势能_______,动能_______;当滚摆在最低点时,高度________,速度_________,说明此时滚摆的重力势能_______,动能_______;可见: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高度逐渐________,速度逐渐_________,说明滚摆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动能逐渐______;滚摆在上升过程中,高度逐渐________,速度逐渐_________,说明滚摆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动能逐渐______;实验结论:物体的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_能可以相互转化。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12.4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机械能增加;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3.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2.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有关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正在滚动的轮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轮子在滚动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解释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3. 实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让学生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3. 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a. 摩擦生热b. 压缩空气2.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研究内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如电能、光能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内能的概念及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一、内能的概念1. 微观解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物体内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动能;同时,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种相互作用具有势能。
内能就是这两种能量的总和。
2. 生活实例: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取暖、饭菜发热等,让学生感受内能的存在。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学习案【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机械能的单位,通过实例认识机械能;2、知道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3、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能解释一些动能、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物理现象。
【重点难点】1、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2、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课前预习】一、能量的概念1、一个物体如果对另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2、能量的单位是。
二、动能1、叫做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
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大小与、有关。
三、重力势能1、叫做重力势能。
2、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大小与、有关。
四、弹性势能1、叫做弹性势能。
2、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弹性势能大小与有关。
五、机械能1、定义:统称为机械能。
动能2、机械能弹性势能势能重力势能3、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
上升过程:动能变,重力势能变,能转化为能。
4、机械能的转化下降过程:动能变,重力势能变,能转化为能。
5、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合作探究】1、说明下列物体具有哪种形式的机械能:(1)挂在屋顶上的电灯具有;(2)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3)被拉开的弹簧门具有;(4)空中飞行的小鸟具有;(5)正在上坡的汽车具有。
2、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击落于月球丰富海区域。
在嫦娥一号卫星撞向月球的过程中,其动能不断,势能不断,其机械能的总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理由是:两球相等;得出的结论是:。
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④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机械能[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本节内容不多,与实际联系较多,复习过程从实例入手,让学生回忆概念,巩固基本概念,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2)内容较简单,主要由学生在最后将知识框架搭建起来,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联系,从能量问题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2、过程设计:(1)由学生举例理解概念。
(2)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3)由学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4)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含义,并能列举实例说明物体具有何种形式机械能以及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情况。
2、引导学生注重实验设计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教具:斜面、小球、木块、单摆、滚摆[教学重、难点]1、决定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的运用。
2、实验过程如何体验实验方法。
3、联系实际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理解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现象。
[课前复习的问题]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定义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试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将永远作匀速直线运动。
(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教师引导:本节课内容涉及到了能量、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它们的决定因素,请同教师对学生所画的图进行评价,鼓励学生。
[保留板书]机械能1、机械能动能:决定因素是物体质量和物体速度。
势能:重力势能决定因素是物体质量和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弹性势能决定因素是弹性范围内弹性形变大小。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物体具有能,做功实现能量的转化[教学评价]1、本节课改变了教师讲知识点再做题的被动的复习模式,而是以学生回忆知识点为线素,让学生以自己所举的实例来理解概念,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复习方式。
一、教学内容1. 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2.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原理;3. 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4. 生活中的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 掌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原理,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3.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能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热机工作原理及效率的计算;2. 教学重点: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作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梯下落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滑梯下落过程中,其机械能是如何变化的?2. 概念讲解:(1)讲解机械能的概念,介绍其包括动能和势能;(2)讲解内能的概念,介绍其与物体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3)阐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3. 原理探究:(1)讲解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原理,通过示例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4. 热机工作原理:(1)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示例进行讲解;(2)讲解热机效率的概念,介绍其计算方法;(3)分析实际问题,如汽车、空调等的热机效率。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个滑翔机起飞的过程,判断其机械能的变化;(2)让学生计算一个热机的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概念:机械能:动能 + 势能内能:物体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W = Q热机:工作原理:热能→ 机械能效率:η = W / Q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滑翔机起飞过程中的机械能变化。
答案:滑翔机起飞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2. 题目:计算一个热机的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
教案:2019年苏科版《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2.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19年苏科版《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3. 学习常见的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现象,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有关的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现象。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 能量守恒定律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难点:1. 能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投影片、黑板、粉笔。
2. 实验器材:如滑轮组、小车、气球等。
学具:1. 课本、练习册。
2. 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滑轮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机械能的转化,引发学生对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现象,如摩擦生热、压缩空气等,让学生学会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这些现象。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机械能和内能转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 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在机械能和内能转化中的应用。
12.4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到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其他形式能向内能的转化过程;
2、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
3、借助模型或挂图等媒体,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4、通过阅读“热机的发展历程”,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通过探究,知道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会查热值表,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燃料的热值概念的形成,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
在上述图片中,物体增加的内能是从何而来的?这些过程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
课题:动能势能机械能课型:新授课时间:执笔:赵永锁审核:姜佑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方法与过程:(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学习重点] (1)能量概念的建立;(2)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建立[学习难点](1)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2)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学法指导]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学习过程]一、导入谈话:自然界的物体和能量是分不开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研究一下。
二、自学自测: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1)、江河里流动的水具有能。
如果在江河上修筑拦河坝,抬高坝内水位就能增大坝内水的能。
当这些水流下带动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能。
(2)、“跳高”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助跑是为了()A.增大运动员的惯性B.增强运动员表演的观赏性C.增大运动员的动能D.避免运动员受伤(3)一游客在乘缆车匀速上山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
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
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
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
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
进而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课本图1-1实验,实验可分三步:①将同一个钢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
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钢球的动能越大。
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②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
那么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时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
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
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
实验表明从高处滚下的钢球速度大。
从而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③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
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演示实验之后,总结实验结果: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具有能量。
例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
同样拉弯的弓,压缩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解释弹性形变: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状变化,叫做形变。
如果外力撤消,物体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弹性形变。
如:拉长的弹簧,压扁的皮球,弯曲的钢锯条,上紧的钟表发条等。
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
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木桩打入地里。
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如:举起同样高度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落下时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势能大。
铅球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引导学生讨论树上结的苹果是否具有重力势能?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
能够做功只是说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做了功。
树上结的苹果虽然没有做功,但只要它从树上掉下来就能做功,所以我们说它具有重力势能。
(3)机械能:让学生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势能)继而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通过分析得知滚动的钢球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
(4)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因此,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四、导学导练:①、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②、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
以下有关于弹簧门被推开后自行关闭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B.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C.门的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动能D.弹簧的动能转化为门的势能③、如图所示,是小朋友坐滑梯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道表面很光滑.是为了增大摩擦B.小朋友下滑过程中速度增大,机械能增大:C.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后,由于惯性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一段距离D.下滑过程中重力对小朋友不做功④、如图,人骑自行车从坡上下来时,速度会越来越大,在这运动过程中()A.人和车的动能增大B.人和车的动能减小c.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D.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⑤、汶川地震后的5月14日,我空降兵15勇士不畏牺牲,勇敢地从4999m的高空跳伞执行侦查营救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组织大规模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跳伞勇士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A.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⑥、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⑦、“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而做减速运动。
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五、课堂小结六、教学反思课题:内能热量(一)课型:新授课时间:执笔:赵永锁审核:姜佑祥[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通过类比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3.结合实例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4.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会进行关于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5.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 目标1、5[学习难点]目标2、4[学法指导]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学习过程]一、导入谈话:让同学们看一段视频,了解扩散现象。
二、自学自测: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1.如图1,看见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1、内能如同运动着的物体具有动能一样,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如同弹簧相互联系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一样,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因此也具有_______。
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
思考:0℃的物体没有内能?结论: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能。
2、实验探究: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别在两个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玻璃杯中个滴入以滴墨水,观察哪杯中的墨水扩散的快?⑴温度高—扩散_________—分子运动__________—分子动能_________—内能_________;⑵温度低—扩散_________—分子运动__________—分子动能_________—内能_________。
实验结论:物体的温度______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的总和就_______,物体的内能就________。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运动。
物体的内能也叫做_______能。
想一想:(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中①存在着_______温物体和_______温物体(或同一物体存在着_______部分和_______部分);②由于热传递,高温物体温度______,内能______;低温物体温度_______,内能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