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地质学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工程地质学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质学和工程地质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是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以便从地质上保证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运行顺利。我国工程地质学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知之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理论体系和一套技术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实际问题的应用科学。简要诠释了工程地质学,希望不了解该学科的人看本文后,有初步深入渗透思想了解工程地质学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望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对未来的发展作以展望,更好为人民的工程建设服务。
标签:工程地质学工程建筑理论体系科研成就
1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60年代,工程地质的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料和一定的实际经验,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各建设部门制定自己的勘察规范,以山区工程建设为主,对工程地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岩土测试技术提高,定量评价有所发展。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年代,各方面的建设蓬勃发展,工程地质在以往在基础上取得了重大发展。
勘察质量提高,新的勘测规范制定,向着工程领域拓展,承担勘测,工程处理的系统工作。新型、巨型工程向工程地质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创立了自己新的理论,引入有关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2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建设方面提供了更全面的技术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近二十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在仪器、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的为工程地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工程地质来说是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从外业资料和内业资料整理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程项目成果、质量标准等等对工程地质技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的任务就在于为工程建筑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认识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的位址选择和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是:任何工程建设不进行勘察工作就不准设计,没有设计不准施工。这就赋予了工程地质重大而光荣的职责,避免了不顾地质条件是否适宜而盲目兴建工程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建筑设计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等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也随之分阶段进行,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愈来愈深入,这是完全
符合认识规律的。建筑位址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起着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不利条件的作用。位址选得好,不但能保证工程的安全,而且工程处理也较简单,经济上合理。位址的地质选择只是一个方面,还有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最后综合考虑选定。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是通过工程地质勘查来实现的,通过勘察和分析研究,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并解决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以至使用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它的主要任务是: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计的评价,做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职配段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力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5、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顶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工程建筑的类型很多,如工业民用建筑物、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建筑、矿山建筑、海港工程和近海石油开采以及国防工程等。每一类型建筑又有一系列建筑物群体组成,如高楼大厦、工业厂房、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运河、海港、堤坝、电站、矿井、巷道、油库、飞机场等。这些建筑物有些位于地面上,有的埋于地下,都脱离不开地壳,无不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他们的形式不同、规模各异,对地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复杂。
我国的各类工程、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城乡建设、工业、国防、矿山、港口等建筑,尤其是大型建筑,都是先做了反复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才进行设计、施工、修建完成的,因而基本上没有因为地质问题而失败的。
4我国工程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地质问题是可以预测的,只要查清工程地质条件,又有了规划设计部门所提供的有关工程建筑的类型和规模,尤其是建筑物作用力的大小和性质,就可以建立二者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进而建立计算模型,做出问题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建筑场地给予工程地质评价,指出问题的严重,哪些地质因素不利,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应当采取何种措施予以补救,是减小建筑物的规模以适应地质条件,还是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改善条件,以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消除不良影响。这要从技术条件上和经济合理性上进行比较才能确定。由上述可知,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目标在于协调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关系,既保证工程建筑造福人类,又避免它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工程地质的科研成就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建立与岩体力学研究与土力学相比,岩体力学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是知之甚少。在治淮工程、武汉和南京长江大桥以及三峡工程等
一系列工程地质勘察中发现岩体中的裂隙发育情况不同对岩体的力学性质与行为影响很大,而岩体的变形破坏实际上是受其中的软弱结构面的控制,包括层面、断层面、裂隙、片理、劈理等,也称不连续面,使岩体成为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不联系介质。结构面之间的岩石体称为结构体。总体上来说岩体就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合而成的。结构面按其延续的长短可以分级,但其形成则受岩石的成因和后期地质构造变动的控制,因而其分布规律和形状、宽度等可以通过地质力学加以分析。这样他们就把地质力学与岩石力学结合起来对岩体结构加以分析,创立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把岩体结构分为块状结构,镶嵌结构,破碎结构、层状构造,层状碎裂结构、散体结构等类型。不同结构类型的岩体其力学性质和变形破坏规律也不同。我国在软弱、破碎岩体的研究方面也取得较大发展,例如断层岩的分类及其物理力学特性和稳定性评价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我国开展环境工程地质的研究。几十年来在一些重点地区和大型工程地区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以工程建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研究为主,包括对人类生存和生产造成损失和威胁的各种地质灾害、诸如地面沉降、地面裂缝、滑坡、坍塌、泥石流、水库诱发地震、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6总结
每一次人类的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虽然人类的的进步与发展在大自然界取得了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发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中国工程地质学从建国初期的一片空白,发展到今天成为一门内容丰富、理论体系严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发展之迅速是惊人的。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形势大好,新世纪的到来,经济建设任务更为艰巨,新型城镇、新型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黄河的治理、西南水电资源的开发、南水北调工程、海峡通道等等,为工程地质学研究开拓了美好前景。让我们加倍努力,把我国工程地质学结合工程建设的硕果推向世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