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图(带详细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1
高考地理《地图》经典题型含答案一、选择题[2024·四川绵阳阶段练习]对一幅地图中的部分区域采用变比例尺操作可以增强关键信息的表现效果。
下图示意某地图变比例尺操作前后的差异。
据此完成1~3题。
1.与其他部位相比,变比例尺后的虚线框内()A.比例尺放大,内容更详细B.比例尺缩小,内容更省略C.比例尺缩小,内容更详细D.比例尺放大,内容更省略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虚线框内图幅变大,可知实际范围未变,图幅面积变大,得出比例尺变大,内容显示更加详细。
由此排除B、C、D,故选A。
2.推测该图变比例尺操作的主要原因是虚线框内()①生态环境好②信息点数量多③河湖水系多④道路密度大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相比于周围地区,虚线框内信息点数量较多,含多条道路、聚落,道路密度大,②④正确。
故选C。
3.下列地图类型中,最适合采用变比例尺操作的是()A.世界政治地图B.国家行政区划地图C.山区景点旅游地图D.历史朝代疆域地图答案:C解析:变比例尺操作是为了突出局部地区的详细情况,山区景点旅游地图为了突出图中重点景点的详细情况,可采取此种操作,C正确,由此排除A、B、D。
故选C。
[2024·山东聊城月考]下面左图为小明所在学校到火车站周边的道路交通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学校校门朝向()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向可知下方为北,则上方为南,右侧为西,左侧为东。
结合图中校门朝向可知学校校门朝向为西北。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小明在从火车站回学校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
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答案:C解析:由右图可知,小明位于长江路上,正在朝珠江路前进,且左侧为泰山路,右侧为恒山路,结合地上的导线车道线可知小明即将进入十字路口,故可知其位置应位于③地,C 正确,A、B、D错误。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1讲地球与地图一、单选题1.(2021·浙江)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
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
完成下列小题。
(1)该溪流()A.流向为自南向北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C.晚于白垩纪形成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B【考点】等值线图,化石和地层,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解析】【点评】(1)地球的演化历程:(2)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
(1)A.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选项错误。
B.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选项错误。
C.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选项正确。
D.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2)A.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选项错误。
B.读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
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
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
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选项正确,C.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
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C选项错误。
D.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1·浙江)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
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考点一经纬网和地图三要素中国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
开展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对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及变化预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2.(浙江学考,28,2分)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2.答案 C 本题以北极投影图为基础,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根据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缩小的信息,可知全球气候正处于变暖的趋势。
全球变暖使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使极端天气增多,故A、B错;中国领土并未涵盖北极地区,且当地气候寒冷,不可能发生大量人口迁移现象,故D错;图中显示—间亚洲至欧洲的北部航线全部位于北极冰雪覆盖范围之外,可以正常航行,故C对。
知识拓展近现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①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海岸线变短,沿海低地被淹没。
②对水循环的影响:蒸发加剧,中高纬和热带地区降水增加,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
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光合作用增强(CO2增多)。
④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增多。
⑤对农业的影响:温带北移,利于农作物生长,高纬地区受益;中纬地区“谷物带”变暖及水分亏缺,粮食生产潜力降低。
⑥对工业的影响:减少高纬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低纬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促使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下题。
3.(天津文综,8,4分)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答案 A 本题考查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的关系。
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星的仰角较小,因此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地区。
数字地球(10年江苏卷地理第11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
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1示意图。
回答ll~12题。
1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A解析:第12题,该题主要要了解三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领域。
要想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各馆的人流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到正确的方法。
(10年山东卷文综第7题)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
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
读图回答7~8题。
7.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卫星遥感、我国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1989年时,河流入海口在东南方向,而2009年时,该河流入海口则改道向东北入海,选项A错误。
由图片可以看出,河流改道后,河流故道南部海岸因缺少泥沙淤积,其面积几乎没有变化,选项B错误。
从两幅图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变化不大,这说明该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绿化工作较好,水土流失减少,选项C错误。
显然选项D正确。
(10年福建卷文综第10题)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完成9—10题。
10.应用Gl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的边界D.各行政区的面积【答案】10.A【解析】10.考查GI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由于图乙为2000年的人口增长率图,所以需要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才可以计算出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三年(2018-2020)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地球与地图〖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高考山东卷)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图3),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据此完成7~8题。
7.【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7.A【解析】7.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
故选A。
(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
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
完成17、18题。
图1 图217.【等高线地形图】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17.B【解析】17.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
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
丙为鞍部,C错误。
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
故选B。
【点睛】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地处弯曲凸出为山脊。
(2020年新高考浙江卷)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
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
完成19、20题。
图1 图219.【地球】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19.D【解析】19.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
五年(2018-2022)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1 地球与地图〖2022年高考真题〗(2022年湖南卷)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
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
据此完成6—8题。
6.(洪灾产生的原因)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A.水流汇集快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D.地质条件复杂7.(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A.a处B.b处C.c处D.d处8.(防灾减灾)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①降低暴雨的频率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6.A 7.A 8.C【解析】6.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暴雨时地表径流汇集快,在山谷中水量集中流速大,从而形成山洪,A符合题意;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太行山麓,降水量并不大,如果降水大但不集中,也不引发山洪,排除B;该地河流为山区河流,河道弯曲不是其突出特征,不是易发山洪的主要原因,排除C;地质条件复杂与易发山洪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
故选A。
7.从方便取水的角度来看,聚落应接近河流,图中d区离河流较远,不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D;在a、b、c三个地点中,均接近河流,因此区分应从防洪角度分析,b、c两地临近河谷底部,容易受山洪影响,a地位于山脊之上,受山洪影响较小,因此a地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BC,A符合题意。
故选A。
8.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可以有效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有利于当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且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②、④正确;暴雨主要由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决定,该空间格局不会降低暴雨的频率,①错误;该地起伏大,地下水更新快,地下水位很难接近地表,因此当地土壤盐碱化并不明显,因此该空间格局对抑制土壤盐碱化作用不明显,③错误。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2019年高考真题〗(2019年北京卷)【比例尺】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
图1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
读图,回答第2题。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A.50千米B.200千米C.500千米D.2 000千米(2019年江苏卷)【等高线的应用】图2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B.水C.植被D.坡向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
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
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
近些年,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等高线判读之地形特征】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6分)〖2018年高考真题〗(2018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下题。
5.【地形剖面图】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2018年北京卷)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
读图6,回答下题。
9.【方向的判读】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A.甲B.乙C.丙D.丁〖2017年高考真题〗(2017年江苏卷)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
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9.【等高线图的应用】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A.甲B.乙C.丙D.丁(2017年北京卷·节选)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图1.选择题(09年全国卷文综Ⅰ6~8题)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
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 80MB. 110MC. 170MD. 220M【解析】从题目当中很清楚看出,两地高度分别为260和150,故高差为110 选B答案:B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答案:D【解析】从图可以看出,①水平距离最长,不会是直线,③水平距离最短,两地之间的最高点可达375米左右,排除法,可选D.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道路②和③答案:B【解析】运输重型机械,最好选平坦的道路,故选B.道路①(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6题)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 800米B.1500米C. 1800米D.2100米答案:B(09年天津文综第3题)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 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 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 背靠丘陵缓坡。
滑坡很少答案:C(09年四川文综第1,3题)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答案:B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答案:C(09年广东地理第30题)30.读图11关于欧盟2007年新增电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电增长量大于燃煤发电增长量B.风力发电增长量小于天然气发电增长量C.削减了燃煤和核电发电量D.水电增长量小于燃料油发电增长量答案:CD(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1,2题)图1 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2009--2014年高考真题考点汇编--地形剖面图20015年【2015·上海·24~25】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答案】1.B 2.A【解析】1.该大陆两侧为高大山地,海拔达到5000米,地区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
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
图中乙地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B正确。
2.乙地受赤道低压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
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导致当地降水增多。
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少。
A正确。
【2015·浙江·5~6】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4.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大理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灰岩D.安山岩玄武岩【答案】3.C 4.A【解析】3.图中①——⑧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
读图分析,根据岩层弯曲形态,甲处是向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向斜,外力侵蚀成山;甲位于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向斜,受侵蚀成岭;乙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疏松被侵蚀成谷,C正确。
4.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与周围岩石不同。
读图,丙处岩层按顺序形成较晚,且没有侵入或切断的形态,是在地表沉积形成,可能是石灰岩等沉积岩,或是石灰岩变质成的大理岩,A正确。
【2015·山东·11~12】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
世界地理(10年上海卷地理)(三)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交化景现.6.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崇扬儒家思想的文化圈是A 南亚文化圈B .伊斯兰文化圈C .太平洋文化圈D .东亚文化圈答案:D7.具有南亚文化圈独特风情的服饰是A .和服B .纱丽C .阿拉伯长袍D .旗袍答案:B8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该宗教是A .基督教 B.天主教 C .伊斯兰教D .佛教答案:C(10年上海卷地理)(二)亚洲某地(约027N ,086E ),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3.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 .高原山地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地中海气候答案:B4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南彻 B.德干高原北部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答案:A5.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A.中亚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答案:B(10年海南卷地理)读图3。
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 B.热量C.水 D.光照【答案】C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A(10年浙江文综第5题)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解析:主要了解世界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有点难度的话就是要关注主要经纬线:120°E、30°E、90°W、0°、23.5°N、30°N、45°N以及海陆轮廓和河流形状。
甘蔗、橡胶、咖啡、黄麻、可可等为热带作物,柑橘、茶叶等为亚热带作物、大豆为温带作物。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城市(安徽卷)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下列问题。
25、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6、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25.D 26.C考点: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九)(上海卷)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
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
19、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答案】19、A 20、A考点: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重庆卷)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B.30%-40%C.40%-50%D.60%-70%5.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答案】4.B 5.A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问题,涵盖城市化率(乡村人口比重)计算、城市化的动力等。
(北京卷)图1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2009--2015年高考真题考点汇编--等高线地形图2015年【2015·上海·15~16】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 2.A【解析】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
D正确。
2.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
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
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
A正确。
【2015·广东·1】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下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3.C【解析】3.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2015·四川·11~12】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回答4~5题。
4.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5.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答案】4.D 5.C【解析】4.读图,根据纬度判断,贝加尔湖结冰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低,A错。
湖面中心水深,受陆地影响小,结冰晚于边缘,B错。
(一)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0年浙江文综第6题)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5~6题。
6.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答案 D 解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迷惑度大就是究竟是混合农业还是集约农业问题。
混合农业主要以是种养结合为主要特点。
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是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6-8题)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完成6~8题。
6.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答案 A 解析:果酱的生产是以柑橘为原来,农产品的加工为了保持柑橘的新鲜,应该布局在原料产地,而选A。
7.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果酱集中在S洲的原因与大型港口的建设和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有关,故选D。
8.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故选C。
(10年广东卷文综第1题)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 改善局地气候B. 综合利用资源C. 防止水土流失D. 保护农田作物【答案】B解析:农区是指“耕作区”,水土流失一般不太严重;以“圈养”方式进行的农区畜牧业可以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为饲料,并为耕作业提供肥料故选B。
高三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6分)(1)A处地形为,(1分)判断理由(2分)(2)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选出最佳坝址(1分)。
(3)图中a、b、c、d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1分);(2分)(4)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哪一条?为什么?(1分);(2分)(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1分);(2分)(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1分),理由是(2分)【答案】(1)、盆地,等高线四周数值大,中间低,所以为盆地(3分)(2)、G(1分)(3)、C,C位于山脊处,为分水线不能发育为河流(3分)(4)、a, 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流速较快(3分)(5)、①,可自流引水(3分)(6)、④,坡度小,施工难度小,有利于安全行车(3分)【解析】(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判断,等高线四周数值大,中间低,所以为盆地。
A为盆地地形。
(2)水电站适宜建在盆地的出口处,该处施工量小,且便于蓄水。
G处合理。
(3)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图中a、b、c、d中,c位于山脊部位,不属于河流的支流。
(4)读图,a、b两条支流中,a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水流较急。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路线①更合理。
①线顺着地势引水,可以实现自流引水。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坡度缓和。
②线是从低处向高处引水,不能自流引水。
(6)在山区修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线多次穿越等高线,工程量大,行车不安全。
④线路穿越等高线少,坡度小,施工难度小,有利于安全行车所以较合理的是④。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水库、公路的修建条件及原则。
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图中④地与丙地之间有山脊阻挡,所以④地不能看到丙村,其他三地有没有阻挡,都可以看见。
专题1 地球与地图【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湖南卷)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
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肯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肯定影响。
探讨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小海坨山及旁边地形。
据此究成1—3题。
1.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在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2.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A.暖干B.暖湿C.冷干D.冷湿3.为了赛事的顺当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①相对湿度②气压变更③气温水平分布④气温垂直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及解析】1.B 依据题意,半山腰置出现肯定厚度的低云是因为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从图上来看,位于北京的小海坨山在冬季受到西北季风影响较大,而东南侧靠近渤海,有较多的水汽,所以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东南侧为西北季风的背风坡,下沉气流简单与爬坡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半山腰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 图中位置的半山腰云主要是在小海坨山主峰和山脊的东南侧,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是潮湿气流,上部是冬季风的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干气团下沉增温,故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暖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C 半山腰云是水汽凝聚形成,只有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才有可能成云,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相对湿度,①符合题意;当地云停留在半山腰,往往是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此时云不向上升,此时应出现逆温现象,因此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滑雪场旁边的气温垂直分布,④符合题意;半山腰云出现时当地的气压和气温水平分布没有明显特征,因此不是气象部门预报半山腰云最须要精准观测的数据,②、③不符合题意。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5地图(一)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二)图表变化趋势及计算(10年海南卷地理)图5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
据此完成14~15题。
14.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②① D.③①②【答案】B15.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A.1个月 B.3个月C.6个月 D.12个月【答案】C(10年北京卷文综第9题)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读能力。
难度容易。
【解题思路】由题图,尤其是图4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
而据图示的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判断选项B正确。
从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选项C错误。
从题图看出,从1963-2001年间,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湖泊的东南,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选项D错误。
(三)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0年重庆卷文综第11题)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如图5中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能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图5、表1,回答11题。
11.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 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 D. 黄河下游【答案】11.D解析: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区河流的海拔高于两岸,为地上“悬河”,因此可以判断此地位于黄河下游。
(四)等高(深)线、等值线和地形图(10年上海卷地理)(二十)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2024年高考地理地图题解析[正文]2024年高考地理科目中的地图题是考察考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通过地图题的解析,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掌握解题方法,提高答题水平。
下面将对2024年高考地理地图题进行解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道2024年高考地理地图题:[题目描述]请参考下图,回答问题。
[地图展示][问题一]根据地图,列举出亚洲国家中的五个沙漠名称。
[解析一]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在地图上找出亚洲国家中的五个沙漠名称。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地图上标有沙漠的部分,这些区域代表着亚洲国家中的沙漠。
根据地图上的图例,我们可以确定以下五个沙漠的名称:(1)塔里木沙漠,(2)莫高黎丘陵-库克努尔沙漠,(3)阿尔泰沙漠,(4)贝加尔湖沙漠,(5)沙特阿拉伯沙漠。
[问题二]根据地图,判断非洲国家中最多的河流是哪一个?[解析二]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根据地图判断非洲国家中最多的河流是哪一个。
通过观察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地图上有一些标注了河流的箭头,并伴随着标注的名称。
在非洲地区,我们可以看到标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多条河流。
通过仔细观察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尼罗河流域中有最多的河流,因此答案是尼罗河。
[问题三]根据地图,判断南美洲中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是哪一个?[解析三]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根据地图判断南美洲中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是哪一个。
通过观察地图,我们可以找到南美洲的海岸线,并且对比各个国家的海岸线长度。
在南美洲地区,我们可以发现巴西的海岸线最长,因此答案是巴西。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在解答地理地图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地图的细节,包括图例、标注、箭头等等。
这些细节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其次,我们要注意题目中的具体要求,例如列举、判断、比较等。
只有充分理解题目要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熟悉地理知识,包括各个国家、河流、湖泊、山脉、沙漠等等。
只有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解答地理地图题。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5地图(一)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二)图表变化趋势及计算(10年海南卷地理)图5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
据此完成14~15题。
14.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②① D.③①②【答案】B15.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A.1个月 B.3个月C.6个月 D.12个月【答案】C(10年北京卷文综第9题)图4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第8、9题。
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读能力。
难度容易。
【解题思路】由题图,尤其是图4中的上图,很容易根据图中标注的不同时期的湖岸线的变化及湖泊所在流域情况,该湖泊所在流域几乎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湖泊实际蓄水水域范围,显然选项A错误。
而据图示的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情况,很容易判断选项B正确。
从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选项C错误。
从题图看出,从1963-2001年间,水体最深地区都是在湖泊的东南,所以判断出该湖底是西北高东南低,选项D错误。
(三)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0年重庆卷文综第11题)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
如图5中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能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根据图5、表1,回答11题。
11.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 长江下游C.东北平原 D. 黄河下游【答案】11.D解析: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区河流的海拔高于两岸,为地上“悬河”,因此可以判断此地位于黄河下游。
(四)等高(深)线、等值线和地形图(10年上海卷地理)(二十)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6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6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6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6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答案:(二十)(本题10分)6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1分);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位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1分)。
6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2分)。
63.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1分)。
此事,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1分)。
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1分)。
64.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球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1分)。
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1分)。
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1分)。
(10年江苏卷地理第9-10题)图6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9~I0题。
9.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B.KMOP线C.KMNQ线D.KRQ线10.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A.KRQFF线B.KMNQPT线C.KLOPT线D.KST线答案:9B 10D解析:等高线判读是等值线中最经常考的知识点。
第9题,分水(脊)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往往是山脉或高低,从微地貌来说又是以山脊。
第10题,按照“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的要求选择等高线分布比较系数的线路。
(10年山东卷文综第1题)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以及读图判断能力。
难度低。
【解题思路】由题图,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获取经济效益,二可以绿化,同时对保持水土具有积极意义。
再往上,坡度更陡、土层较薄的地方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所以,本题很直观地就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题眼】据图示的山地地形陡缓及布局情况判读。
(10年北京卷文综第1题)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回答第1、2题。
图1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答案】D解析:【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地形的认识与判读。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山脊和山谷:如图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
因此,由题图,可以判断出①是鞍部、②是山坡、③是山脊、④是山脊、⑤是山谷,选项D正确。
(10年安徽卷文综第23题)《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完成23--24题。
23.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答案】D解析:23.考查读图判读分析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均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的。
升高了1°C多。
(10年重庆卷文综第5题)图3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
读图3,回答5--7题。
5.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5.A【解析】5.考查读图判断分析能力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美国西海岸,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所以水温线应该向南弯曲,A选项正确。
(10年全国卷I文综第6-8题)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 B.12 C. 16℃ D. 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答案】6.C7.B8.C【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图,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C选项16℃正确。
7.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由题图,白天时,因是晴天,气温高;而夜晚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温度低,故白天晴天时,昼夜温差大。
而白天是多云天气的,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温度低,而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差小,故选项B正确。
8.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一天中最高温度的形成原因,也就是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图。
9日是晴天,一天中的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时,而太阳辐射能量传递给地面,需要一个过程,故地面辐射最大值是13时,而地面辐射在把它所获得的热量逐层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及高层大气,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通过读图,很容易发现,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图示区域右侧的15时左右,选C。
(10年全国卷I第9题)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
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答案】9.D【解析】9.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图及下左图所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那应该从纬线m所以的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看下去,故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下右图)。
(10年福建卷文综第3题)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3—4题。
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答案】3.D3.本题重在读图分析,左图显示的经度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从东西方向来讲是从东向西逐渐增高的;同样读右图分析,右图展示的是纬度上的变化,也就是南北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由南向北逐渐增高。
由此得出结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增高。
(五)地形剖面图(10年浙江文综第7-8题)图4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
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7~8题。
7.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①B.乙、甲;②C.甲、乙;②D.乙、甲;①解析:主要对地形剖面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考查。
读剖面图分析高低起伏,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判清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特征。
水库建设在“口小肚大”的区域,同时适当考虑河流等因素。
8.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解析:本小题涉及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知识;温室大棚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农民增收角度来命题的,大棚要建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且气候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山地上,种植反季节蔬菜,满足市场需求。
污水处理厂建在聚落河流的下游。
(10年天津卷文综第4题)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和作用以及比例尺的含义。
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