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长三角地区开始逐渐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并逐渐成为经济的龙头。
江苏和浙江两省也相继实施了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贸活动。
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果逐渐显现,各省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三个地区之间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存在差异。
另一方面,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上海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三角地区开始加强合作与协调。
上世纪90年代末,长三角地区开始进行区域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
1995年,上海市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意在通过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实现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
1999年,浙江省提出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重要战略,进一步加大了三个地区合作的力度。
2001年,国家发改委在上海组织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意在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会上,各省市共同认识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和互补性,决定实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区”重要战略。
此后,三个地区开始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2006年,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签署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建设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经济区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此后,三个地区在交通、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了“1+2+5”产业布局(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以苏南、北部沿海地区为支撑的制造业,以周边地区为配套的现代农业、现代渔业、生态循环农业),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得到了实施。
关于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标题: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报告摘要: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本报告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背景、目标、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引言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由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组成。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本章介绍了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分析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
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本章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一体化水平、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流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同时,还分析了当前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衔接不畅等。
三、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本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建议。
其中包括加强政府协调机制,推进产业链融合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才流动,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等方面。
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和影响本章展望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和未来影响。
预计一体化发展将带来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人口流动、资源优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并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结论: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有效的策略和建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各个方面的合作和协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相关各方应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长三角地区的协同效应愈加明显,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为了实现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探索一条有效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调控等方面,提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一、产业发展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中,需要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要通过加强产业链融合,引导各个城市在不同环节形成协同配合,实现产业链的完整闭合。
还要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产业的跨地区合作发展,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提升整体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要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二、城市建设在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优化空间布局。
通过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优化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还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联通,提高交通效率,实现城市之间的快速互联。
在城市环境建设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还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基础设施建设在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实现互联互通。
通过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各个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益。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重节能减排。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还要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四、政策调控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中,需要加强政策调控。
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城市合作共赢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长三角地区日益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的焦点。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份,这些省份汇聚了许多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长三角一体化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城市合作共赢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城市之间拥有各自的特色资源,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比如说,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江苏有着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航空航天产业,浙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经济省份,而安徽则在绿色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城市合作,各城市可以共同提升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城市合作可以带动产业的集聚和转移。
长三角地区可以给予其他地区更多发展机会,并帮助落后地区推动产业的发展。
例如,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可以加强金融合作来支持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浙江的制造业实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其他地区打造创新型产业链;江苏的航空航天业可以帮助提升整个地区的航天产业水平。
通过城市合作,可以实现各城市间的互利互惠,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升级。
第三,城市合作可以推动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
长三角地区交通发达,但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仍然存在短板。
通过城市合作,可以加快交通网络的建设和改善,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减少运输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例如,可以共同建设高速公路和高铁线路,提高区域内的交通便利性;可以推动跨城市的一卡通系统的互联互通,方便市民的出行。
最后,城市合作有助于共同应对环境和资源的挑战。
长三角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环境和资源压力大。
通过城市合作,可以共同制定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政策,推动可持续发展。
例如,可以共同开展环境污染治理,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可以共同推进绿色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充满了发展机遇,城市合作共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为实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需要走出一条适合地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的路径。
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制造业基地和创新资源,应该加速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创新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发展。
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长三角地区有着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但仍然存在交通拥堵等问题。
应该通过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货运和客运的服务质量,加速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和改扩建,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互联互通。
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长三角地区由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省市组成,各地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要加强跨省市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动。
第四,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要保护好长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长江的水资源。
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控制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
第五,要提高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人才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核心资源,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要加大科研投入,培养更多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作者:陈雯来源:《群众》2018年第12期2018年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年份。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凝心聚力,推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随后,韩正副总理对长三角一体化调研报告进行批示,要求三省一市拿出更具体的举措。
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再谋划、再深化,取得了丰硕而务实的成果。
可以说,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正在翻开一个更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不断深化:长三角一体化的进展脉络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地区,一体化发展举足轻重。
由于地域相邻、文化相通,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分分合合过程后,经济社会已经形成了天然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国家计划调拨为主,城市间自发性合作较少。
1961年,华东局在上海设立,作为长三角省市合作协调机构,当时实质上形成了上海领导江苏、浙江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区域合作需求不断增强。
1983年国务院成立上海经济区,协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五省区域合作;1992年,国务院召开“长三角及沿江地区规划座谈会”;同年,长三角城市协作部门(经协委)主任联席会议召开,开展城市间合作的商讨与初步实践;1996年上海发起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1997年召开第一次长三角城市市长联席会,以城市间合作先行开展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序幕就此拉开;2003年长三角16个城市市长峰会召开,并发表了以“城市联动发展”为主题的《南京宣言》。
2007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长三角一体化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仅仅一年之后,国务院就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展情况汇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将向大家汇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
长三角一体化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旨在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
自2013年国家发改委提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来,我们省市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
首先,经济合作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之间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产业集群。
特别是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例如,在上海、苏州和杭州等城市,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和高科技人才。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缩短了各个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了人员的流动和货物的运输。
其次,社会合作方面,长三角地区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交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在教育方面,上海的高等院校与江苏和浙江的一些高校签订了协议,开展教学合作与科研项目,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医疗合作,建立了跨地区的医疗协作机制,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文化方面,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推广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
最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
政府通过加大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投资力度,提供各种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企业也积极响应,积极参与各项合作项目,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的进展情况是良好的。
我们取得的成绩显示了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潜力和发展空间。
但是也需要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体化进程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政府之间的合作需要不断加强,要统一政策标准,消除行政障碍;企业之间的协调需要更加紧密,要加强合作共赢的意识。
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
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这一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带,具有极高的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
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举希望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实力,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例如,杭州至上海高铁的修建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距离,促进了互联互通。
此外,中央政府还鼓励各地方政府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可以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的整体经济水平。
其次,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政策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的特点和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布局的协调。
例如,在上海打造金融中心,苏州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杭州打造新材料行业等等。
优化产业布局有利于加强区域内企业的互补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三,强化市场监管也是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之一。
市场监管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基本保障。
长三角地区涉及到多个省市,其市场监管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企业市场行为的监管力度。
各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的工作,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而企业本身也需要遵守市场规则,保持公平竞争,维护自身的信誉。
第四,优化人才政策也是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作为经济的核心要素,人才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人才流动的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例如,人才引进计划、就业创业扶持、高层次人才计划等等。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下面将以全面、生动的方式,回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开始逐渐走向市场经济,各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开放沿海经济开发区,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由于信息传输和交通不便,三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还有待加强。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开始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
上海自贸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设,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各地区逐渐形成了分工合作的产业布局,上海发展金融、金融服务业,江苏发展制造业,浙江发展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
三地区的经济互补性逐渐显现,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长三角地区开展合作试验,确定了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
在此基础上,长三角地区推动了更加密切的合作,加强了政策沟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等方面的合作。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如沪宁杭高铁、苏州轨道交通等的建设,进一步缩短了各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此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也为企业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
如今,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海作为经济中心,拥有世界级的金融、贸易、航运等产业集群。
江苏和浙江也分别在制造业和互联网经济方面有着重要地位。
三地区紧密合作,形成了全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经济体系。
同时,长三角地区还在社会文化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长三角地区还需加强政策协同机制的建设,消除行政壁垒,进一步深化产业协同发展。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还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效益。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刘文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乃至消除各国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
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1.2.1关税同盟理论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
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
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
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面临的新挑战(一)国家区域政策导向转变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区域政策的“空间干预”倾向日益淡化,代之以“空间中性”为主、“空间干预”为辅的政策导向。
“空间干预”是指针对特定地方的干预政策,在国外通常以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为主要目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普遍应用于培育空间增长极和激励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快速发展方面。
“空间中性”的观点则强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一体化互动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体化的基石应该是不考虑空间因素的制度。
“空间中性”政策也被视为基于人员的政策,该政策代表了一种最有效地增强效率、保证享有平等发展机会以及改善个人生活水平的最优方法。
尽管关于两类政策的优劣始终存在着争议,但是充分和客观考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审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给区域经济关系带来的影响,是政策取舍的关键所在。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演进中,“空间中性”的政策转向有迹可循,在局部的、外缘空间的“点”和开放的、全局空间中都有所体现。
在“点”的层面,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安徽在2010年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被纳入泛长三角的广域范围,符合长三角区域整体商务成本上升的产业外迁需求,同时安徽省的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也能够就近得到充分利用。
相较于“空间干预”政策,“空间中性”的区域政策更加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泛长三角区域经历了由空间发展不平衡到趋平衡的态势。
如何顺应这种趋平衡态势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实施“空间中性”区域政策的初衷。
当然,即便是在“空间中性”的政策导向下,也不排除更小的地理尺度仍然可能追求效率优先,采取“空间干预”的发展策略,在特定的地区集聚有限的资源、承担特定的任务。
例如,在被纳入泛长三角区域范围的第二年(即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印发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园区发展规划纲要》。
某种程度上讲,“空间干预”的区域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恰恰为逐步落实“空间中性”的区域政策,提供了相对优选的策略和方案。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既出于现实需要,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依据和基础。
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大致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
长三角地区是江南的核心区域。
江南作为一个区域概念,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变过程。
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包括了长江中下游以南、岭南以北的广阔地域。
长江下游南部地区虽然也属江南范围,但更多时候被称作江东或江左。
这是因为,长江在安徽芜湖与江苏南京之间骤然改变流向,呈西南—东北状,而历史上的芜湖曾是两岸往来的主要渡口,北方人视渡江为向东,而非向南。
所以以这一段长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周振鹤:《释江南》,《中华文史论丛》第49辑,1992年)。
隋唐以后,江南地区的概念逐渐明朗化,大致包括自今湖南西部东至大海的长江南部地区。
由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几个区域亚块。
以今天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中心的太湖周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大致相近,气候温润,水网密布,鱼米丰饶,经济发展最为迅速,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加上山川秀丽、风物清嘉,备受瞩目,江南的内涵随之变化。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范围大致包括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今上海)、常州、嘉兴、湖州、杭州六府以及太仓州,或加进江宁((今南京)、镇江二府,成八府一州之地((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这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但笔者认为,这八府一州应是江南的核心区域,从经济、文化联系角度而言,其边缘区域应该包括浙东地区、苏中地区、皖南区域。
而这一划分就基本与现今所说的长三角地区重合了。
所以,尽管长三角内部也存在地理情况、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但相对于中国的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别而言,这种内部差异就不明显了。
历史发展的共同基础。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具有共同源头。
大致而言,浙东地区的原始文化一般可追溯至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而差不多同一时期在太湖流域则有马家浜文化。
这两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尽管存在不少差别,但由于地理环境相近,表现出的文化面貌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联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推进逻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长三角地区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五个省市组成,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旨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竞争力。
当前,长三角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乡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过去,政府主导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需要转向多元联动的机制。
在新时代,长三角地区需要通过创新机制和路径规划,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联动的角度,探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推进逻辑,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支持。
1.2 问题提出当下,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推进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面临的挑战包括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政策协调不畅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推动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联动的模式。
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问题的提出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实现各个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协调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日益加剧,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合作,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通过多元联动的方式弥补短板,实现优势互补,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还需要解决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政策执行难题,如何通过多元联动机制实现政策的衔接协调,是当前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
1.3 研究意义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其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长三角地区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联动的推进逻辑,不仅可以深化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现状的理解,还可以为其他地区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长三角一体化是指以上海为核心,与浙江、江苏形成紧密合作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
这一战略的目标是推进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为这一地区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机遇。
根据统计数据,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GDP已超过法国、英国和韩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一体化将加强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集群化。
这将大大提升长三角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和人才流动,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
其次,长三角一体化为区域间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一体化将促进城市间的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强城市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发展潜力。
这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进入该区域,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长三角一体化还为区域间的人才流动带来了新机遇。
一体化将促进人员的跨地区流动和交流,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壁垒,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人才流动将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创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
然而,长三角一体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区域间发展差异的挑战。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存在差异。
一体化需要解决这些差异,促进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协同发展,以确保区域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长三角一体化还需要解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也是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一体化需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还需要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和管理的挑战。
一体化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和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和统筹,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解决政策衔接、资源共享等问题,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7年第8期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西起镇江,东临大海,北至通扬运河,南达杭州湾北岸,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而经济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起初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单纯的地理位置原因而产生的城市集聚现象。
随后,这一概念被扩大到制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但经济一体化仍旧被认为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多元一体化的基础。
位居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破茧而生促合作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
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得到兴旺发展。
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锡山县、武进县创造出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温台地区的个体私营开始蓬勃发展。
民间自发型的要素流动引发了长三角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同时,政府间的推动也是促成长三角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
这是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最早雏形。
1985年起,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组成了“上海经济区办公室”,负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管理协调工作。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
长三角一体化走出新路自从2019年3月5日国务院印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长三角一体化是指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三地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和发展一体化的区域经济。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包括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等各个方面,旨在进一步提高区域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是将这三个省份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创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被采用,这些新的做法为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着重讨论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创新措施,使长三角一体化获得更大的发展。
1. 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它拥有多个国际化、创新型的城市,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
这些城市拥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高科技产业、强大的现代服务业和人才资源,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企业投资。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8%,是中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长江三角洲畔的长三角地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里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大量的自然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同时,长三角地区也能够方便地连接内陆地区和中国其他一些重要地区,包括山东和福建省等。
2. 面临的挑战长三角一体化的成功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分工模式的改变。
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但这些企业现在需要转向更多的服务型经济和创新型经济。
这需要投资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同时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协调不同城市的利益。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和需求,这可能会导致城市之间竞争加剧。
需要将这些不同的城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互相支持的整体。
3. 创新措施为了应对上述的挑战,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些创新的措施。
多元一体,长三角崛起之路
作者:
来源:《中华儿女》2017年第08期
长三角城市群
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城市群,只包括上海和浙江、江苏等16个核心城市。
2016年最新的规划将合肥等10个城市扩容进来,长三角扩大到26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定位是到2030年,成为“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西起镇江,东临大海,北至通扬运河,南达杭州湾北岸,面积近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
而经济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根据201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起初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区域经济合作”,由单纯的地理位置原因而产生的城市集聚现象。
随后,这一概念被扩大到制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但经济一体化仍旧被认为是推动长三角地区实现多元一体化的基础。
位居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破茧而生促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
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得到兴旺发展。
华西成为天下第一村,锡山县、武进县创造出名噪一时的“苏南模式”,温台地区的个体私营开始蓬勃发展。
民间自发型的要素流动引发了长三角第一波经济合作浪潮,同时,政府间的推动也是促成长三角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
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
这是长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最早雏形。
1985年起,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组成了“上海经济区办公室”,负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管理协调工作。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
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经济迅速摆脱长期形成的旧体制约束,带来了经济的快
速增长。
同时,江苏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浙江的民营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
这一阶段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高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由内向型开始转向外向型发展。
新的长三角经济圈计划又逐渐形成。
1993年上海正式提出推动长三角大都市圈发展的构想,新的长三角经济圈实行强强联手,由两省一市组成,即江苏、浙江、上海。
配合这一战略构想,不仅在“软件”方面加强了地方政府协调制度建设,在90年代后期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二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而且也加强了“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
进入21世纪,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浪潮有力地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联动发展的进程。
这一阶段,长三角多层次多内容的一体化机制形成、社会资本整合大幅提升。
骤然升温焕新机
2003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赴上海、南京考察学习,作为此行的重要成果,浙江与上海、江苏分别签署进一步推进经济合作、技术交流的协议拉开三省市高层频繁互访的序幕,长三角区域合作骤然升温,2003年因此被视为“长三角元年”。
2007年的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于11月底在上海召开,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区域协调机制,推进长三角的合作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打造辐射作用更大的世界级城市群,充分发挥长三角作为经济增长极和发动机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2008年对长三角来说又是关键年份。
这年,安徽省党政负责人首次参加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9月中旬,《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第42条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这是“泛长三角”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意味着“泛长三角”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
2008年12月,在宁波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首次邀请安徽省委书记、省长出席。
此次会议讨论通过了《长三角地区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共同推进若干重要事项的意见》,确定安徽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有关活动,积极探索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机制和内容。
至此,长三角合作形成“3+1”的新局。
规划发展新蓝图
2010年6月,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出台,要求建立健全泛长三角合作机制,并首次明确“长三角周边的安徽等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直接辐射区”。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提到沿江五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其中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并指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
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
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2015年12月3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
全面总结了“十二五”以来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情况,深入交流了三省一市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建设,推进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的政策举措和经验做法,综合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情况,重点围绕“共同谋划‘十三五’长三角协同发展新篇章”的主题,就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重点专题合作、完善合作发展机制等事项进行了深入讨论。
2016年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安徽合肥城市群纳入新版规划图,长三角城市群范围也从原来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一市两省”扩展到目前的“一市三省”,由沪苏浙皖四地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城市群阵列正式亮相。
长三角城市群指向了“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新目标。
下一步,长三角城市群将携手打造改革新高地,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成熟的改革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金融、土地、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开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合作。
责任编辑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