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事类文章怎样教学更有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写人记事类文章怎样教学更有效

写人记事类文章怎样教学更有效小学教材中的课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以写人记事的居多,所以对这类文章的教学进行探讨十分有必要。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写人必定写事,以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等,而写事也往往离不开写人,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那么,写人记事类文章究竟该如何教学才更有效呢?下面就以《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教学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一、以事情为主线,梳清文章条理写人记事类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直白、结构清晰,相对来说,学生也喜欢阅读,容易理解。

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无需对文章结构、层次条理、题材特点等作太多的分析。

完全可以去枝斩杈,在学生自读后并对文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门见山地展开对人物及事情的教学。

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和文本第一次对话,然后以课文重点讲他们的几次见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梳清文章条理。

但要注意,这个环节的教学不是孤立地为分析文章条理而抛下问题的,而是为下面的三次见面作铺垫的。

1 / 5

因为三次见面中有大量的人物描写,可以从他们不同时期的表现来探讨其特点。

这样教学,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所以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更有效的。

二、以人物为中心,解读追求立体写人记事类文章重在对人物的理解,这一点无可厚非。

首先,对人物的理解不能像观看战争片那样,用好人和坏人来定位剧中人物,应该追求立体丰满。

因为很多时候人物是多重的、复杂的,甚至有着阴和阳的双面性。

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他既有伟大的一面,又有平凡的一面。

文章旨在从人文、多元的角度看待这个人物,教育学生既不要盲目崇拜伟人,也不要因为他们有不如常人的地方就鄙视他们,而应该用一种常人的眼光平视他们,接纳和包容他们的不足,将他们当成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来对待。

其次,文本本身的教学也应追求立体丰满。

在处理这篇教材时,不能简单围绕爱因斯坦是伟大的人吗这个问题组织教学,仅仅停留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上。

在课堂结尾,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爱因斯坦为什么愿意与小女孩相处?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讨

---------------------------------------------------------------最新资料推荐------------------------------------------------------ 论,让学生懂得友谊的建立基础,那就是真诚、平等。

这样解读,可以将教材的内涵往纵深处挖掘,使学生的思想更深邃,思维更开阔,也使课堂教学更加饱满、厚实。

三、以对话为重点,朗读训练扎实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对于写人记事类文章,在指导朗读训练时,应该根据文章对人物刻画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千万不能面面俱到。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文章中,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两个人物进行刻画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的语言描写,这是指导学生朗读的闪光处,也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地方。

那么,对于对话朗读训练,我们应该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我认为,不可单纯地靠朗读技巧的传授来指导。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过:

朗读就是说话。

不要朗读一个样,说话又是一个样。

所以,人物对话训练更应生活化,应要求学生像自己说话那样去读人物的说话,把自己融入其中,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文中人物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话,身临其境地读出画面,让文字自然地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四、以学法为目标,读与写相结合记得一位教育家

3 / 5

说过: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表达。

对于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从而在学生自己创作文章时能灵活运用,从文章的立意、语言的表达、人物的刻画等多方面构思,写出较高水准的文章。

当然,我们在指导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地要求学生仿写,而应该截取文章中描写最成功之处,引导学生总结写法。

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就非常成功,简简单单、寥寥几笔,即将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邋邋遢遢的爱因斯坦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设计这样一个训练的环节,让学生抓住特点进行人物外貌的仿写,学生不一定非写不可,也可以动口说说。

假如能这样长期地训练下去,我想学生对这类文章定会把握得当,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总之,写人记事类课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而是要让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即带着某种新的、独特的见解有目的地去阅读。

显然,这种能力不能一步到位,要有个逐步培养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关注作者和书本内容入手,逐步达到关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对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个性化阅读方式。

---------------------------------------------------------------最新资料推荐------------------------------------------------------ (责编刘宇帆)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