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高考备考需关注九大热点问题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政治复习(Xi)备考方案一、学情(Qing)分析2017届高三年级现(Xian)有5个(Ge)文(Wen)科班,近290人,通过月测和各种考试发现学生之间成绩差距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较低。
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较差。
因此,2017届高三政治学科备考复习要重基础,重习惯、重能力培养,力求做到备考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打好整体战。
二、复习备考目标1、系统复习高中政治全部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稔高考考点。
2、紧扣时政热点,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
3、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
4、紧紧抓住课本,关注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5、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
6、落实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试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全组教师的团结协作,争取2017年文综学科的高考成绩,平均分、及格率均在我校2016年基础上明显提升,并且尽量缩小与州平均分、及格率的差距。
三、复习时间安排时间教学内容2016年9月-2017年3月初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2017年3月-2017年5月初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2017年5月-2017年6月初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四、复习备考具体措施1.第一(Yi)轮复习(系统复习):基础能力过关。
①要求: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按章节或单(Dan)元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②注(Zhu)意事项。
第(Di)一,一定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Luo) 。
要求学生复习必须立足于课本,熟练掌握教材所涉及内容,指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串通、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加以强记。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来考去,也不过是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罢了。
如果我们能够对课本上所学的这些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那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遇到什么题都可以从容应对。
近年来,文综考试下的政治试题基础性非常突出,对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的考查有增无减,呈现出回归课本的势态,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必要时,应该采取默写和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教案一、引言本文旨在为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师提供一些关于时事热点的教学素材和课堂活动。
通过引入与政治相关的最新事件和问题,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论,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案内容1. 讲解时事热点选择一些当前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事热点,例如国内外重要的选举、国际关系紧张局势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事件和问题,介绍背后的政治理论和原则。
2. 辩论讨论活动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对某个具体的时事热点进行辩论。
每个小组派出正方和反方代表,展开激烈但有序的辩论交流。
鼓励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吸取他人观点。
3. 角色扮演活动选取几个重要历史事件或政治决策作为素材,要求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模拟情景演绎。
通过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决策过程,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
4. 研讨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时事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其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5. 多媒体资源利用使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新闻报道等来引入课堂内容。
这些资源可以增加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参与。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用合理的逻辑和证据进行辩论。
4.教师可以考察学生参与讨论以及展示辩论技巧等方面来评估他们对时事热点教材的掌握情况。
四、结语通过引入时事热点教学素材,可以使高中政治课程更具实际意义,并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确保他们对时事热点的理解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教学计划引言:在当今社会,了解和关注时事热点事关一个人的思想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高中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详细论述高中政治时事热点教学计划的设计。
一、教学主题设计1. 深入研究时事热点在教学主题设计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时事热点作为教学主题,如环保、社会公平、科技发展等。
这些主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和未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通过教学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使学生了解不同观点,提高他们对时事热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学主题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尊重他人、关注社会进步。
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或写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参与社会的意识。
二、活动安排1. 集体讨论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对话和辩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批判思维。
2. 个人研究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小论文或做一次课堂报告。
通过个人研究,学生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3. 社区参与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环保志愿者、扶贫活动等。
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并通过行动来改善社会。
4. 邀请专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来校内进行讲座或座谈会,让学生了解专业视角下的时事热点问题,拓宽他们的思维和眼界。
三、教材使用1. 时事资讯教材可以收集相关的时事资讯,如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的新闻报道等,用以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代表性的文章或新闻,进行解读和讨论。
2. 观点摘录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或评论,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教学设计概述课程名称:高中热点政治微课适用年级:高中年级教材来源:根据当前时事热点和政治教材内容设计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当前热点政治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时事政治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热点政治事件的核心问题,理解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热点事件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2. 时事热点相关材料3. 教学互动工具(如投票、讨论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微课的主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热点政治事件的了解和看法。
(二)新课讲解1. 背景介绍:教师讲解热点事件的背景信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和机构等。
2. 原因分析: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3. 影响探讨:讨论事件对国内外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4. 应对措施:分析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其效果和不足。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投票、讨论等活动,增强课堂互动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微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分析时事政治方面的不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热点政治事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时事政治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本教案模板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设计热点政治微课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政治社会热点辩论教学计划导语: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政治社会热点问题也日益引起公众关注。
因此,高中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为此,本文将提出一套高中政治社会热点辩论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
一、教学主题教学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设定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话题,例如“社会公平与个人权利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等。
这些话题都是时下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活动安排1. 辩论主题选择: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选择合适的辩论主题。
辩论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鼓励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 辩论角色分配: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进行辩论角色分配,包括正方和反方。
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辩论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促进他们团队合作。
3. 辩论准备:学生进行辩论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教师可以布置辩论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和辩论论据的准备。
4. 辩论活动:辩论活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组织辩论角逐活动。
学生在辩论时应尽量遵守规则,注重互相尊重和能说服对方。
5. 辩论总结:辩论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让学生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梳理辩论中的亮点和问题,促进学生对辩论活动的反思。
三、教材使用1. 核心教材选择: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文章、报纸杂志、学术论文等作为核心教材。
这些教材可以提供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背景知识和各方观点的参考。
2. 补充教材利用:除了核心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他信息源进行拓展阅读。
学生可以搜索相关的网页、新闻报道等,扩大视野,了解更多观点和案例。
3. 多媒体资源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同时,这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观点。
2023年高考政治热点复习教案(通用2篇)2023年高考政治热点复习篇1就发展中加关系阐述重要主张【热点背景】中新社北京XX年12月3日电 12月3日,中国国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加拿大总理哈珀一行。
表示,中加务实合作富有成效,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双方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合作潜力,进一步拓展经贸和经济技术合作,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深入发展。
要进一步扩大两国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少年交流,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双方应继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哈珀完全同意对发展中加关系的重要主张,表示加中两国有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建交近四十年来,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成就。
加方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尊重中国领土完整,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两国合作关系,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感到高兴。
【考点链接】一.政治学科1.经济常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经济全球化,市场交易的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哲学常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和发展观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价值观;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3.政治常识: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外交政策;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美国政体是总统制共和制。
二.历史学科高中历史教材所涉加拿大国情介绍基本知识:法国、英国、美国在加拿大殖民活动及影响;英国把加拿大沦为其自治领及影响;白求恩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三.地理学科加拿大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国际经济区域合作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加能源消费结构与问题。
【试题设计】1.关于英法美在加拿大的殖民活动叙述,正确的有①17世纪初,法国在北美建立了其第一个块殖民地新法兰西②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占有了新法兰西③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美国占有了新法兰西④1783年英国把加拿大变为其自治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2.在抗战中,对中国抗战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外国友人有①柯棣华大夫②白求恩大夫③斯诺记者④马林将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3.加拿大2名冒险家,XX年9月22日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开始他们横渡大西洋的冒险之旅,于XX年2月24日抵达哥斯达黎加加勒比海沿岸的利蒙港,结束了历时5个月的靠人力划船横渡大西洋的壮举,据此回答3---4题。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三下册思想政治必修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分析(下)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深度分析能力:深化学生对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理解,培养其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时事政治热点分析,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颖见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价值判断与选择:通过时事政治热点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
二、教学重点•深化对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理解,掌握多角度分析方法。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升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提出独到见解。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跨越学科界限,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时事政治热点。
•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避免盲目跟从或片面理解。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三下册思想政治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最新时事政治热点资料,包括国内外重大事件、政策变动、社会现象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时事政治热点案例、数据分析图表等。
•跨学科知识链接材料,如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简要介绍或案例。
五、教学方法•跨学科整合法: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学科知识融入时事政治热点分析,促进知识整合。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时事政治热点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
•小组讨论与辩论法:组织学生就特定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激发思维碰撞。
•角色扮演法:模拟时事政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决策过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时事回顾:简要回顾上节课分析的时事政治热点,引出本节课将要探讨的新话题。
•情境导入:通过一段视频、图片或新闻报道,创设与本节课时事政治热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学跨学科知识铺垫•简要介绍:简要介绍与本节课时事政治热点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点,如经济学原理、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
•知识链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跨学科知识与时事政治热点的联系,为后续分析打下基础。
高三政治备考关注的社会热点1. 引言高三阶段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备考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政治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在备考政治的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政治考试题目与时事紧密相关。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三政治备考中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帮助考生在备考中更好地把握时事动态。
2. 社会热点问题一: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强环境监管等。
在备考中,考生应关注环境保护的最新政策和相关实施情况,了解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
3. 社会热点问题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是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关键议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公平,如新型城镇化建设、扶贫政策等。
备考政治时,考生需要关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了解相关政策和阐释,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
4. 社会热点问题三: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
政府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监管,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网络安全。
备考政治时,考生可以关注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的相关政策和最新动态,了解政府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努力以及社会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
5. 社会热点问题四: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面临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等诸多挑战。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如推进智慧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等。
最新整理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热点问题关键知识归纳高考政治四:热点问题关键知识归纳一、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一)经济常识:1、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经济效益3、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法制性4、诚实信用原则5、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6、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政治常识:1、国家性质、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职能和职责,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国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2、党的性质、宗旨,地位,xxx、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哲学常识:1、一切从实际出发2、联系的观点(因果联系)3、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4、人民群众的观点。
二、价格问题经济常识:1、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2、价格的作用(生产上);A.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B.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市场经济的法制性4、价格是竞争手段之一;市场秩序5、公平的原则,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6、物价是影响家庭消费的一个具体因素。
三、科技问题、文化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一)经济常识:1、优化结构,提高数量、质量和效益2、与管理并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能力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职业技能)5、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6、国际竞争力(二)政治常识:1、国家文化职能,文化软实力2、党的思想领导,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国际竞争的实质(三)哲学常识: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3、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4、创造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要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认识上会取得惊人的成果。
高中政治热点话题教案主题:人民政治参与热点话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效果;2.掌握人民政治参与形式和途径;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人民政治参与?2.人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3.人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效果;4.如何积极参与政治?三、教学重点1.人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2.人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如何积极参与政治?五、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法;2.小组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从社会热点话题入手,以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人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环节(20分钟)介绍人民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以及重要性和效果,建议通过PPT演示多媒体形式。
3.案例分析环节(25分钟)老师可以以“现代化建设中你的建议”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政治参与的过程和方式,并着重讲述政治建议的提交和意见反馈的过程。
4.小组讨论环节(25分钟)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如“是否应该公开官员财产”,“网上举报是否侵权”等。
5.总结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出如何积极参与政治的方法和途径。
七、教学评估1.课后布置参与政治方面的作业;2.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政治参与的态度和愿望。
八、教学资源1.PPT演示多媒体;2.案例分析资料;3.小组讨论资料。
九、教学反思1.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关心事项,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实际政治事务;2.通过本课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政治的热爱,并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意识。
高中政治热点问题讨论教学计划1.引言高中政治热点问题讨论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方式。
通过让学生探讨和讨论当今社会上的重要政治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时事政治的敏锐观察力。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详细论述高中政治热点问题讨论教学计划。
2.教学主题政治热点问题的选取是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取当下热门的政治问题作为教学主题。
例如,国际贸易战、环保问题、人权问题等都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选取这些政治热点问题作为教学主题,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3.活动安排(1)小组讨论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分别选择一个具体的政治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由3到4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组织和引导讨论。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相关的分析材料和指导问题,引导他们在讨论中深入思考和提出观点。
(2)辩论赛辩论赛是另一个活动安排的方式。
在辩论赛中,学生们可以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团队,就某个具体的政治问题展开辩论。
辩论要求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和论证能力,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论技巧。
同时,辩论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实地考察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政治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例如,对于环保问题,可以安排学生们到当地的环保组织进行参观,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对策。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们可以直接接触到实际情况,加深他们对于政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教材使用选取合适的教材是高中政治热点问题讨论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权威性和深度的政治类书籍作为主要教材。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的政治文章作为辅助材料,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政治问题。
除了传统教材,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和视频呈现给学生,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原因及影响,掌握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
2. 教学难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2. 案例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地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授1.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轴倾斜等。
- 人类活动:工业生产、能源消耗、森林砍伐等。
2.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干旱、洪涝等。
- 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破坏等。
- 经济社会: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类健康等。
3.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措施- 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等。
- 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履行国际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展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成功案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成功的原因,探讨如何在我国推广类似案例。
四、课堂小结1. 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我国应对策略。
2. 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五、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数据和资料,撰写一篇短文,分析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2. 设计一项节能减排活动,提高班级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政治:高考备考需关注九大热门问题1 、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构造。
进入后危机时代的 XX年,关于中国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今年经济的主基调。
关于这个转变,命题者不会不惹起重视,所以复习时应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构造的调整、民生问题、天气问题、宏观调控等问题相联合。
2、提升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安稳较快发展。
宏观调控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
XX年国家重要事件多,改革力度大,民生方面投入多,要点工程建设规模大,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发挥得特别突出。
XX年高考在有关本专题的题目设计上,一般会以重要事件或图表为背景资料,重视于考察国家如何扩大内需,促使经济增加。
在内容上, XX年高考可能会与经济发展方式、天气问题、对外贸易、民生问题等热门相联合,考察宏观调控的目标和详细手段;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国家职能及国家机构活动原则等骨干知识。
3、加大兼顾城乡发展力度,加强农业乡村发展基础。
展望 XX年高考依旧会关注三农问题。
在命题背景上,要特别关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兼顾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构造;别的推动城镇化进度;粮食安全;扩大乡村花费需求;农业基础设备的建设;踊跃发显现代农业;党在乡村的领导等也要注意。
4、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耗费的经济,推行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效应,成立洁净能源构造和洁净能源体制,其中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根本改变。
展望 XX年高考会以此为背景,将发展低碳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天气变化问题等热门相联合。
复习时要联合课本中的公司的经济效益、正确的花费观、国家宏观调控、主观能动性与尊敬客观规律、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活动原则等知识。
5、关注民生,促使社会公正正义。
有关社会公正正义的话题极有可能在XX年高考取出现。
在备考取要注意以下二个问题:一是保护社会公正正义的重要性。
政治:高考备考需关注九大热点问题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进入后危机时代的2010年,对于中国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今年经济的主基调。
对于这个转变,命题者不会不引起重视,因此复习时应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民生问题、气候问题、宏观调控等问题相结合。
2、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宏观调控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
2009年国家重大事件多,改革力度大,民生方面投入多,重点工程建设规模大,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发挥得特别突出。
2010年高考在有关本专题的题目设计上,一般会以重大事件或图表为背景材料,侧重于考查国家如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在内容上,2010年高考可能会与经济发展方式、气候问题、对外贸易、民生问题等热点相结合,考查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具体手段;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国家职能及国家机构活动原则等主干知识。
3、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预测2010年高考依然会关注三农问题。
在命题背景上,要特别关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此外推进城镇化进程;粮食安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党在农村的领导等也要注意。
4、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实行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效应,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根本改变。
预测2010年高考会以此为背景,将发展低碳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气候变化问题等热点相结合。
复习时要结合课本中的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确的消费观、国家宏观调控、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活动原则等知识。
5、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有关社会公平正义的话题极有可能在2010年高考中出现。
在备考中要注意以下二个问题:一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掌握这个问题要帮助学生理清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公平正义的理念和制度的关系、公平正义同经济发展的关系、公平正义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公平正义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等。
二是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要从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强化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为维护公平正义而奋斗等方面掌握。
6、上海世博会。
预测2010年高考会以此为背景切入点,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对外贸易方式等热点,以学科间出题的可能性较大。
7、珍惜民族团结维护人民利益。
预测2010年高考会隐性考查民族团结相关的知识,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矛盾的普遍性、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政策、国家职能与国家机构活动原则、民族凝聚力与综合国力等主干知识。
8、建设服务型政府。
在我国,各级政府拥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大量公共资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主要责任。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既要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物质基础;更要履行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和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而后一方面恰恰是当前政府职能的薄弱环节,因此迫切要求通过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来改善和加强。
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正。
当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政府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繁琐的行政审批带来的效率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部门职能交叉、不能依法行政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尽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1)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
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2)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该取消的审批项目坚决取消,该下放的项目尽快下放。
(3)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预防和化解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
(4)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
(5)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和机制。
当前,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均等化的原则,既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向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又着力优化公共服
务的结构和布局,努力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解决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
(6)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7)完善法制,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人民关系的前提。
9、世界气候问题。
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次气候变化峰会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召开的,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今年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卢旺达、瑞典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本国立场。
此次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给全球组织气候变暖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而发达国家只会下降30%-40%。
中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