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P ( x)——荷载单独作用时,静定基的弯矩;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n次超静定结构: d11 X1 d12 X 2 d1n X n D1P 0 d 21 X1 d 22 X 2 d 2n X n D 2 P 0 d n1 X 1 d n 2 X 2 d nn X n D nP 0 B q 静定基 A ∆B=0 q单独作用下:∆1P X1单独作用下:∆11 X1 q A D1P D11 B B ∆11 +∆1P=∆B=0 ∆11 =δ11X1 3、建立方程: δ11 X1+∆1P=0 1 1 D1 X1 d 11 X1 D1X 2 d12 X 2 D2 X2 d22 X 2 D3 X2 d32 X 2 D1X3 d13 X 3 D2 X3 d23 X3 D3 X3 d33 X 3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的典型方程: dij d ji ——位移互等定理 D1 D1P d11 X 1 d12 X 2 d13 X 3 0 D2 D2 P d 21 X 1 d 22 X 2 d 23 X 3 0 D3 D3P d 31 X 1 d 32 X 2 d 33 X 3 0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定义: δi j:由Xj=1引起的沿Xi方向的位移 力法的典型方程: X C X3 2 X3 X1 X2 P (a) A B P 位置 原因 X1 (b) ∆iP:由外荷载引起的沿Xi方向的位移 由外荷载引起的位移: D 1P D 3P D 2P 原结构 由X1=1引起的位移 d 31 d 21 d 11 静定基 由X2=1引起的位移 d 32 d12 P 由X3=1引起的位移 d 33 d 23 d 13 ' d 33 (c ) d ' d 21 ' 31 d ' 12 d 22 ' d 23 (d) (e ) ' d 32 (f )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δi j:由Xj=1引起的沿Xi方向的位移 位置 原因 d12 ' d12 力法的典型方程: 个约束;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课堂练习: 判定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3 3 3 3 n 12 2 3 1 n6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课堂练习: 判定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1 1 1 n3 3 n3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组成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规则: (1) 两刚片法则: 两个刚片用三根不共点的链杆相连,或者,两刚片用 一铰和一不通过铰心的链杆相连,可组成一个无多余约束 力法的基本思路: 1. 解除多余约束,使之成为静定结构——静定基; 2. 在静定基上施加与多余约束相对应的多余力——基本 未知量; 3. 应用变形条件求解多余约束力。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的基本思路: q 原结构 B 解: 1、确定静定基 2、分析位移条件:B点处 原结构: 静定基: B A l ∆B=0 q单独作用下:∆1P X1单独作用下:∆11 第八章 第八章 主要内容 8-1 8-2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力法和典型方程 8-3 对称性的利用 重点:力法 本节内容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8.1 超静定结构 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结构: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 不能利用静力平衡条件求出结构的全部支座反力 和杆件内力,这种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4)系数、自由项的含义:位移 dii :由X i 1引起的沿X i方向产生的位移 dij :由X j 1引起的沿X i方向产生的位移 DiP :由荷载引起的沿X i方向产生的位移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的解题步骤: 1、确定静定基 2、列力法方程 3、求系数、自由项(画各弯矩图,图乘法) 4、解方程求多余力 5、画内力图 6、校核 X2 X1 X1 X2 X1 X2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解除多余约束的几种情况: 4.去掉一个固定端支座相当于解除三个约束; X3 X1 X2 X1 X2 X3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解除多余约束的几种情况: 5.切断一根梁相当于解除三个约束。 或:切开一个闭合框相当于解除三个约束。 X1 X1 力法的典型方程: 以一封闭刚架为例: C P (a) A B 位移条件: P X1 X1 (b) X2 ∆1=0 ∆2=0 位置 原结构 静定基 ∆3=0 原因 D1 D1P D1 X1 D1 X 2 D1 X 3 0 D 2 D 2 P D 2 X1 D 2 X 2 D 2 X 3 0 D 3 D 3 P D 3 X1 D 3 X 2 D 3 X 3 0 0 0 0 M M P X1 M1 X 2 M2 X 3 M3 6)校核:求得多余约束力后,再按计算静定结构位移的方法,计算一 下超静定结构的位移,看它是否满足巳知的变形条件或连续性条件。如 满足,则结果正确。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解超静定: q 原结构 A l 解: 1、确定静定基 B 2、位移条件:B点处 原结构: 静定基: X1 X1 X2 X2 X 3 X2 X3 X3 X3 X2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解除多余约束的几种情况: 1. 去掉一个支座链杆相当于解除1个约束。 2. 在杆件内添加一个铰,相当于解除1个约束; 3. 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或拆开一个单铰相当于解除 2个约束; 4. 去掉一个固定端支座相当于解除3个约束; 5. 切断一根梁(杆)或切开一个闭合框相当于解除3 8.1Leabharlann Baidu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1.超静定结构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求解内力 必须考虑变形条件。 2.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截面的几何性质有关。 (EI) 3.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温度改变等因素下,会产生内力。 4.超静定结构的局部位移和内力比静定结构小。 F F 力法的要点: 1、基本未知量——多余约束力; 2、位移条件:基本结构在多余约束力和荷载共同作用 下,在去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等于原结构的实际位移。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设在刚架中央截面C处截开,得两个半刚 架的静定基,超静定次数为3,故加三对多余 约束力X1, X2, X3以取代解除的约束作用; X3 X2 X3 q 静定基 A X1 q A ∆11 +∆1P=∆B=0 D1P D11 B B 3、建立方程: ∆11 =δ11X1 设δ11 :单位多余力作用下,静定基 在去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 A d11 A B X1 δ11 X1+∆1P=0 δ11:系数 ——力法方程 ∆1P:自由项 X1=1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的基本思路: d11 A B △1P =单位多余力产生的弯矩图乘外荷 载弯矩图/EI;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的基本思路: q 原结构 B δ11 X1+∆1P=0 ——力法方程 A l q 静定基 A B 5、解方程求X1 X1 D1P q B X1 d11 3 ql 8 6、求原结构的反力和内力 反力:根据整体平衡求支座反力 内力: M M10 X1 M P M图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次数=多余约束的个数 超静定结构根据解除约束的不同可以有多种静定基。 X1 X1 X 2 X 2 X 3 X 3 n3 X1 X1 X 2 X 2 X 3 X 3 n3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解除多余约束的几种情况: 1. 去掉一个支座链杆相当于解除一个约束。 (c) 4次 ( c ) 1次 (e) 1次 (f) 3次 (g) 3次 (i ) 4次 (h) 9次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以力为未知数求解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求解超静定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力法是最基本、也是历史最 悠久的一种。它是以多余约束力为未知数,列出变形补充方程求 解后,其他未知力和变形等就可按静定结构来计算。 可变体系 X1 X1 X1 静定基不唯一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解除多余约束的几种情况: 2. 在杆件内添加一个铰,相当于解除一个约束; X3 X1 X2 也称:刚结点(刚性联结)变铰结点相当于解除一个约束;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解除多余约束的几种情况: 3.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或拆开一个单铰相当于解除 两个约束; 8.2 力法的解题步骤: 力法和典型方程 1)判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解除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多余约束力Xi,选好静定基; 3)分别求出外荷载和多余约束力在静定基的解除约束处和其约束相 应的位移 D iP , d ij ; 4)将 D iP , d ij 代入典型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Xi; 5) 用叠加法作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后,可进行各种计算。以 作弯矩图为例,本题中的弯矩计算式可写为: D 1P d 11 D 3P D 2P d 31 d 21 d ' d 21 ' 31 d 32 d 33 d 23 d 13 ' d 33 P (c ) d 22 ' d 23 (d) (e) ' d 32 (f ) D1 D1P D1 X1 D1 X 2 D1 X 3 0 D d X D 2 D 2 P D 2 X1 D 2 X 2 D 2 X 3 0 2 X 21 1 D 3 D 3 P D 3 X1 D 3 X 2 D 3 X 3 0 D3 X d31 X1 M10图 M10图 l l q δ11 =单位多余力产生的弯矩图自乘/EI; M P ( x) M 10 ( x) D1P dx l EI 1 1 ql 2 3l ql 4 l EI 3 2 4 8EI A ql2 / 2 MP图 M10图 D1P B l X1=1 A B C A B C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次数=多余约束的个数 确定方法:如果从原结构中去掉 n个约束后,结构成为静 定结构,则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n B B X1 n 1 X 1 ——多余约束力 A A 静定基:超静定结构解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几何不变体,称 为该超静定结构的静定基。 的几何不变体系。 (2) 三刚片法则(三角形法则): 三刚片用不共线的三个铰两两相连,可组成一个无多 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 二元体法则: 在一个体系上增加或拆除二元体,不改变原体系的几 何组成性质。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课堂练习: 判定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1次 (b) 2次 DiP 其中 i i li (8-1) 典型方程 Mi0M P dsi ——由外荷载引起的沿Xi方向的位移 Ei Ii dij 0 0 M i0 M 0 j Ei Ii li dsi i 0 M0 M j i li Ei Ii dsi d ji ——Xj=1由外荷载引起的沿Xi方向的位移 M i ( x)、 M j ( x) ——为单位力X i 1、X j 1单独作用时,静定基的弯矩; 1) 主系数: δi i> 0 ——力法典型方程 (为书写简便省略上划线) 静定基的弯矩图 等于Xi=1产生的弯矩图自乘/EI; 2) 付系数: δi j (i≠j) 可负,可正,零 dij d ji 位移互等定理 等于Xi=1、Xj=1产生的弯矩图互乘/EI; 3) Δ i P :自由项 等于外荷载弯矩图与Xi=1产生的弯矩图互乘/EI; δ11 X1+∆1P=0 ——力法方程 X1=1 X1=1 X1=1 δ11:系数 ∆1P:自由项 4、求系数δ11 和自由项∆1P 2 3 M10 ( x) M 10 ( x) 1 l 2 l l 设 11 :单位多余力作用下,静定基 d11 δ dx l EI EI 2 3 3EI 在去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 A l 3 ql 8 ql2 / 8 ql2 / 8 3 1 2 1 2 M A l ql ql ql (上拉) 8 2 8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力法的思路: 1、去掉多余约束,代以多余约束力,确定静定基; 2、以多余约束力为基本未知量,由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 3、解方程求多余约束力,进而求超静定结构的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