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9
儿科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在新生儿期,儿科医生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脑瘫、新生儿感染等。
其中,新生儿黄疸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在肝脏中代谢不足导致的。
此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主要是由于肺发育不完全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
第二章: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是儿科医生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生理发育、认知发育等方面。
在体格发育方面,医生需要根据婴幼儿的生长曲线,评估婴幼儿的生长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生长迟缓的问题。
在生理发育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各种生理反射、大运动、小运动、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在认知发育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感知、认知、交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和关怀。
第三章:少年期的身心健康少年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科医生需要关注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
在身体健康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少年期的生理发育、营养状况、运动锻炼等方面,预防少年期的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
在心理健康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少年的情绪、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方面,预防少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残等。
第四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儿科学中,医生需要对儿童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在预防方面,医生需要做好疫苗免疫、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降低儿童患病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医生需要对儿童疾病进行精准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康复情况,指导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促进儿童的康复和发展。
第五章:儿童营养和饮食儿童的营养和饮食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儿科学中,医生需要关注儿童的营养需求、饮食习惯、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
儿科用到的知识点总结一、儿童生长发育1. 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包括生长曲线、生长速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等内容。
2. 儿童的身高体重发育:儿童的身高体重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儿童的生长状况和营养状况。
3. 儿童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或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早熟的性征,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影响,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4. 儿童智力发育: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智力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儿童成长非常重要。
二、儿童营养1. 婴幼儿喂养: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正确的喂养可以保障儿童的营养需求和健康成长。
2. 儿童常见营养不良:儿童常见的营养不良包括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等,对于这些问题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3. 饮食营养指导: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需要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
三、儿童常见疾病1. 儿童传染病:儿童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如水痘、麻疹、流感等,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2. 儿童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荨麻疹、哮喘等,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需要特别留意。
3.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腹泻、便秘、胃炎等,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四、儿童预防接种1. 常规免疫程序: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规定,儿童需要接种相应的预防接种疫苗,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对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 预防接种常见问题:对于预防接种相关的常见问题,如不良反应、接种禁忌症等要有正确的认识。
五、儿童心理健康1. 儿童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并评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干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儿童焦虑抑郁障碍:儿童也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要及时诊断和干预。
3. 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以上所述就是儿科用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儿科医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诊治,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科科目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儿童生长发育1. 婴儿期生长发育婴儿期是指出生后到1岁的时间段,这一阶段的生长发育十分迅猛。
婴儿的体重和身长会迅速增加,头围也会逐渐增大。
婴儿的运动发展也会逐渐成熟,从抬头、翻身、坐、站到走,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特征。
2. 幼儿期生长发育幼儿期是指1岁到6岁的时间段,这一阶段的生长发育主要包括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
幼儿期体重和身高增长缓慢,但头围和四肢长度逐渐增加。
智力方面,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
3. 学龄前期生长发育学龄前期是指6岁到12岁的时间段,这一阶段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体格迅速增长和智力发育进一步成熟。
身高、体重、头围都会有较大的增长,骨骼和器官也会逐渐发育到成年水平。
二、常见儿童疾病1. 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这些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儿科医生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 消化系统疾病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腹泻、呕吐、胃炎、胃肠炎等。
不良饮食习惯、食物中毒等因素都会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儿科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给予及时的处理。
3. 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包括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等传染病。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有较大影响,儿科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所了解。
4. 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儿科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了解。
5.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在儿童中也有发生。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儿科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6. 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尿失禁、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在儿童中也比较常见。
这些疾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儿科医生需要及时对这些疾病给予处理。
7. 血液系统疾病脑膜炎、贫血、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活。
儿科知识重点临床知识点总结一、儿科基础知识1. 儿科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儿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3. 儿科的诊疗特点与诊断思维4. 儿科的预防保健与健康促进二、新生儿健康管理1. 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期高危因素及其诊断与处理2. 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保健和早期干预3.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4. 新生儿喂养与生长发育的监测三、小儿常见传染病1.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与传染性腹泻2. 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3. 儿童结核病和传染性眼病的防控策略4. 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家庭护理四、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 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5. 儿童皮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6.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7. 儿童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五、儿童生长与发育障碍1. 儿童生长异常的诊断与处理2. 儿童发育迟缓的诊断与治疗3. 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的评估与干预六、儿童过敏与免疫疾病1. 儿童过敏原的识别与预防2. 儿童过敏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 儿童过敏病的治疗与预防七、儿童心脏病1. 先心病的分型与诊断2.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与干预3. 儿童风湿热及心肌炎的预防与处理八、儿童肾脏病1. 儿童肾疾病的临床分类2. 儿童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 儿童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与护理九、儿童肿瘤1. 儿童肿瘤的常见类型与发病机制2. 儿童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3. 儿童肿瘤的化疗和护理十、遗传代谢病1.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与筛查2.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饮食与药物治疗3. 儿童遗传代谢病的家庭护理与康复以上是儿科重点临床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儿科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儿科常见疾病诊断及治疗1、呼吸系统疾病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如必要可使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
支气管哮喘:治疗包括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发作,以及儿童哮喘教育及家长指导。
肺炎: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对于合并呼吸衰竭或休克的患儿,需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2、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炎:主要是支持性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重症患儿,需要静脉补液及营养支持。
胃食管反流病:提倡非药物治疗,如改变喂养姿势,避免加压食物,提高床头等。
对于合并食管狭窄、溃疡等并发症的患儿,需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胆囊炎、胰腺炎: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及支持性治疗。
3、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对于合并肾盂肾炎、败血症的患儿,需静脉使用抗生素。
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或手术治疗。
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尿失禁:首先需了解病因,对于合并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的患儿,需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4、皮肤及皮肤附属器疾病湿疹:主要进行皮肤护理,饮食调理,避免接触致敏原。
对于重度患儿,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
疱疹: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口服或局部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复发率高的患儿,可选择口服长效抗病毒药物。
寻常疣: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冰冻治疗、手术切除或局部使用药物治疗。
5、感染性疾病水痘:对于轻症患儿进行对症治疗,严重病例需使用口服或静脉抗病毒药物治疗。
麻疹:主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合并呼吸衰竭、脑炎、肺炎等并发症需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猩红热: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
6、神经系统疾病癫痫: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对于难治性癫痫的患儿,可选择手术治疗。
脑膜炎:及时使用针对病原体的抗生素治疗,对于脑炎、脑出血等并发症需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主要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训练及药物治疗。
儿科学第一章绪论【各年龄分期】最初8周为胚胎期胎儿期精卵结合→小儿出生,约40周新生儿期出生→28天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围生期:胎龄28周→7天死亡率最高婴儿期出生→一周岁生长发育迅速幼儿期1→3周岁智能发育较快学龄前期3-6→7岁易患免疫性疾病学龄期6-7岁→青春期青春期男孩:13~14→18~20岁女孩:11~12→17~18岁第二章生长发育生长发育的规律·是连续过程:两个高峰(出生后前半年和青春期)·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最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先快后慢·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存在个体差异体格生长【常用指标】1.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3-4日达到最低,7-10日内恢复;下降3%-9%·体重计算公式:3~12月:(月龄+10)/21~12岁:月龄*2+8·正常体重:出生(3kg)、3个月(6kg)、12个月(9kg)、24个月(12kg);波动10%异常2.身高:·身高计算公式:2-12岁:年龄*7+70·正常身高:出生(50cm)、12个月(75cm)、24个月(86cm);低于30%异常·生后第一年头部最快·初生婴儿上部量>下部量;2岁中点在脐下;12岁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3.头围(&胸围):·出生33-34cm(比胸围小1-2cm)·1岁时43cm(头围=胸围)·胸围(>1岁):头围+(年龄-1)【各系统的生长发育】1.骨骼发育:·颅骨:前囟闭合:1-1.5岁;后囟闭合:6-8周·脊柱:三个生理弯曲(头、胸、腰):3、6、12月时形成·骨化中心:10岁时出全,共10个;1~9岁=年龄+12.牙齿发育:·乳牙:4~10月萌出、30个月内出齐;月龄-(4~6)·恒牙:6岁出第一颗【神经心理发育】1.神经系统发育:·出生时脑重370g;占体重的1/9;占成人脑重1/4;7岁时脑重接近成人·吸吮反射: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生后2周左右出现·拥抱反射:3~4个月消失·3~4个月:兴奋、抑制性条件反射形成·1岁以前巴氏征(+)2.感觉发育:3个月听声转头、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3.运动发育:·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5个月可以伸手取物·11-12个月可指自己的手、眼等部位4.语言发育:·8个月会叫爸爸妈妈·12个月可懂得一些物体的名称5.应人能、应物能:18个月会表示大小便第三章: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计划免疫·卡介苗:生后·脊髓灰质炎疫苗:2、3、4月·乙肝:1天、1月、6月·百白破:3-6月、1.5-2岁、7岁·麻疹:8月、7岁体格检查1.生命体征:·新生儿期呼吸:脉搏=1:3·37-37.5℃;肛温<35℃为体温不升、>39.5为高热初生十天内、体重1kg的早产儿中性温度为35℃2.消化系统:·婴儿腹部可见蠕动波和肠型·肋下1-2cm可扪及肝脏·肠道较长,易套叠小儿液体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液体平衡特点】1.液体重量和分布:·血浆约占5%·新生儿液体总量80%,一岁时70%2.电解质组成:出生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血钠、钙、碳酸氢盐偏低3.水代谢特点:每日需水120-150ml/100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脱水:·轻度脱水<5%、中度5-10%、重度>10%·低渗性脱水易休克、口渴明显;高渗性循坏障碍的脱水症状较轻、口渴明显【小儿液体疗法特点】1.等张液:0.9%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混合液:生理盐水:葡萄糖:含钠液3.口服补液盐:WHO推荐ORS配方为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液体疗法】1.补充累积损失量:·等渗性补1/2张、高渗性补1/3张、低渗性补2/3张·末梢循环障碍、休克应补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30-60min内输入·8-12h内2.补充继续损失量:12-16h内3.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损失量一起在12-16h内均匀补给4.原则:·定量、定性、定速·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抽搐补钙镁第四章小儿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小儿营养基础【能量】·糖类供能4kcal/g、蛋白质供能4cal/g、脂肪供能9cal/g·供能比:蛋白质15%、脂肪35%糖类50%·小儿所需能量特点:基础代谢占比最高(60%)、有生长发育所需能量·3岁以内需110kcal/(kg·d),以后每增加三岁减少10 kcal/(kg·d);15岁时60 kcal/(kg·d) 【矿物质及维生素】·微量元素:占体重<1/10000·缺乏V A易导致夜盲、干眼、脱皮(鸡皮)婴儿喂养【母乳喂养】·全母乳喂养:生后4-6个月·母乳100ml产热70kcal1.母乳成分:·初乳:4天以内;脂肪少蛋白质多(SIgA)·过渡乳:5-10天;含脂肪最多·成熟乳:11天-9月;量最多·酪蛋白含量少;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利于脑发育·糖类以乙型乳糖为主(β-双糖);利于乳酸菌生长·蛋白质:脂肪:糖=1.2:3.8:6.8(牛乳为3.5:3.7:4.6);钙磷比例2:1·乳铁蛋白多,非特异性防御因子3.要点:·生后半小时开奶;4-5个月添加辅食;10-12个月断奶·需另补充V C、V D【部分母乳喂养】·每日喂母乳≥3次【人工喂养】1.牛乳特点:·首选牛乳·乳糖含量低、主要为甲型乳糖,利于大肠杆菌生长·满月前应稀释,满月后可用全奶2.常用乳制品和代乳品:·全脂奶粉:按照重量1:8、体积1:4加开水冲调·酸奶:鲜牛乳加乳酸杆菌或稀盐酸、乳酸制成·婴儿配方奶粉:加入植物油代替牛乳脂肪·羊乳:叶酸、V B12含量少【辅食添加】1.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2.添加步骤:·生后就添加V C、V D·1-3个月:鱼肝油·4-6个月:米糊、蛋黄、菜泥·7-9个月:肉末营养性V D缺乏性佝偻病·体内V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主要特征是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VD的来源和代谢】·内源性:VD3,即胆骨化醇;外源性:VD2,即麦角固醇·评估VD状况的畅通检测指标:25-羟胆骨化醇【临床表现】常见于3个月-2岁的婴幼儿1.初期:主要是精神症状,常无骨骼改变;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升高2.激期:·6个月以内以颅骨改变为主,5-9个月有方颅·6个月以上可出现四肢畸形(手足镯)·1岁左右可出现鸡胸、哈氏沟和肋骨串珠·1岁以后可出现X、O型腿·活动期可见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毛刷样、杯口样改变3.恢复期【诊断】·早期诊断:血清25-(OH)2D·鉴别诊断:·VD依赖性佝偻病:Ⅰ型可有高氨基酸尿症;Ⅱ有脱发【治疗】1.VD制剂:·每日2000-4000U,持续一个月后改预防量400U·大剂量冲击:20w~30wVD一次肌注;2-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2.适当补充钙剂【预防】·2周-2岁补充VD营养性V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多见于<6月婴儿【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原因为血清钙离子降低;且甲状旁腺反应迟钝,不能代偿性分泌【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惊厥为最常见症状,多为无热性抽搐且无意识障碍·可有面神经征、腓反射和打气征(陶氏征)·主要死因为喉痉挛,但相对少见【诊断】·血清钙低于1.75-1.88mmol/L(正常2.5)【治疗】1.控制惊厥和喉痉挛:安定、保持呼吸道通畅2.钙剂治疗,严重者静注3.补充VD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水盐代谢异常:脂肪消耗→总水分↑、细胞外液容量↑、外液相对低渗→低渗性脱水,可伴低钾、低钙、低镁和代酸·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最早出现皮下脂肪减少:分度重要指标;二度<0.4;减少顺序为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并发症:以VA缺乏最常见·治疗:调整饮食:轻度每日60-80kcal;中重度40-60kcal药物: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持续2-3周第五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分类·足月儿:37-42周·正常出生体重儿:2.5-4kg·适于月龄儿:体重在10%-90%之间新生儿窒息【临床表现】1.胎儿缺氧:·兴奋期:胎动增加,胎心率≥160次/min·抑制期:胎动减少,胎心率<100次/min甚至消失;羊水混有胎粪2.程度判定:Apgar评分·体征:-皮肤颜色(全身红、四肢青紫、全身青紫苍白);-心率(>100、<100、无);-反射(哭或喷嚏、有些动作或皱眉、无);-肌张力(四肢活动、四肢略微屈曲、无);-呼吸(正常、慢、无)·1min反应严重程度,5min、10min还反映抢救效果及预后【治疗】复苏:1.清理呼吸道:吸出口腔、鼻腔粘液2.建立呼吸:指征:<100次或无规律呼吸时正压通气,频率40-60次/min;吸呼比1:2;压力20-40mmH2030s内无改善需插管正压通气3.恢复循坏:指征:心率<60次或60-80次无增加者120次;按压通气比3: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病因为PS缺乏:10-20周产生,35周迅速增加【临床表现】·多在6h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呼吸呻吟常最早出现·泡沫实验+·PS测定:卵磷脂/鞘磷脂<2提示可疑;<1.5提示肺未成熟·X线检查:-毛玻璃样改变:两肺透过性普遍↓,可见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影-支气管充气征-白肺·血气分析常见混合性酸中毒(呼酸+代酸)【治疗】·持续气道正压:4-6cmH20;压力过大会导致PaCO2↑,发生肺气肿和气漏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胆红素代谢】1.生成过多:·红细胞数量多、破坏多·红细胞寿命短2.联结胆红素能力不足3.肝细胞处理能力差:·摄取胆红素能力差,受体Y、Z蛋白含量低·转化胆红素能力差: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含量和活性均↓·特殊的肠肝循坏:肠腔特有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新生儿黄疸分类】1.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2-3天;高峰时间为4-6天;最迟2w消退·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dl·d)2.病理性黄疸:·病因:溶血、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出现早:生后24h之内出现·程度重:足月儿>222μmol/d l,早产儿>257μmol/dl·加重快:升高>85μmol/(dl·d)·持续长:足月儿>2w;早产儿>4w·质变: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dl·d)·退而复现新生儿溶血病1.ABO溶血:·我国常见,我国新生儿溶血病应首先考虑·多在2-3天内出现2.Rh溶血:·抗原强弱一次为D>E>C>c>e·指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多在24h内出现,越早病情越重【治疗】1.产前治疗:孕妇预产期前口服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2.新生儿治疗:·光照:波长425-475的蓝光;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μmol/L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改变、惊厥和颅高压的神经症状新生儿颅内缺血·常见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B超诊断灵敏·常用辅助检查为CT新生儿寒冷综合征(硬肿症)【病因】·体温调节不成熟·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寒冷耐受差·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易凝固·严重感染和颅脑疾病耗能·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反应低下:拒乳不哭不动·低体温:<35℃;轻症30-35℃;重症<30℃·皮肤硬肿:下肢(小腿外侧)→臀部→面颊→上肢→全身·重症可并发休克、DIC、急性肾衰和肺出血【诊断】·重度硬肿:低温<30℃、硬肿范围>50%新生儿败血症·我国常见金葡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无特异性症状(常有精神萎靡、不吃不哭)·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黄疸:有时可为唯一表现·肝脾肿大、休克、呼吸窘迫及暂停·常合并脑膜炎【治疗】·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有耳毒性故不宜使用新生儿破伤风·破伤风杆菌:G+菌;抵抗力强,煮沸30min可消灭·潜伏期多为4-7天第六章遗传代谢性疾病21-三体综合征【临床表现】·智能低下:最突出、最严重的表现·特殊面容:头小圆、表情呆滞、陆丰款、前囟大、眼距宽、鼻梁低、张口伸舌等·生长发育迟缓·多发畸形:先天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皮肤纹理学改变:贯通手苯丙酮尿症·典型机制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乏第七章小儿免疫与免疫性疾病小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及特点·补体系统胎儿期即存在·IgG:唯一可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脐血中≥母体水平支气管哮喘·小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阵发性的喘息发作,发作时咳嗽咳痰伴呼气性的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可见吸气性三凹征,满肺哮鸣音;重症时寂静胸·治疗:一经确诊立刻使用糖皮;可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风湿热·风湿热性心肌炎心电图变化:最常见Ⅰ度房室传导阻滞,ST下移和T波平坦倒置·抗链球菌抗体:大多数ASO(抗透明质酸)和ASK(抗链球菌激酶)>500U·风湿热活动期实验室指标: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和黏蛋白↑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为主,可有关节肿痛和腹痛·紫癜多见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可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突发恶心呕吐、腹泻便血·可有肾脏症状,程度决定预后川崎病(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影响中动脉·可有发热;皮肤黏膜麻疹→水肿→脱屑;草莓舌→杨梅舌;冠状动脉炎等·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常因冠状动脉和动脉瘤发生心梗猝死【诊断】·持续发热·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手足硬肿、多形红斑、皮疹颈淋巴结肿大【治疗】·阿司匹林:首选药物,与血沉恢复后停药第八章感染性疾病麻疹【流行病学】·高峰在2-5月份·出疹前后五天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临床表现】·潜伏期6-18天·前驱期可见Koplik斑(早期确诊)·出疹顺序为头→躯干→四肢;为不伴痒感的玫瑰色斑丘疹;出疹期发热加重·恢复期疹退后可见糠麸状脱屑和色素沉着·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预防】·麻疹疫苗:8个月、7岁时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意识障碍、谵妄躁动,可有频繁抽搐和惊厥持续状态神志昏迷·肠道症状不明显,可无腹痛腹泻·外周血象示白细胞10-20*108/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核左移猩红热·有溶血链球菌(产红疹毒素A族)引起结核病·迟发型变态反应:4-8W发病·结核菌素试验:皮内注射5单位PPD后48-72h观察结果<5mm(-);[5,10)(+);[10,20)(++);≥20(+++);还伴其他症状(++++)迟发变态反应前期(4-8W内)可阴性【治疗】异烟肼肝毒性全杀菌药利福平肝肾毒性链霉素耳神经损伤半杀菌药丙嗪酰胺肝毒性、高尿酸血症乙胺丁醇视神经炎抑菌药【预防】·卡介苗:灭毒活牛型·预防性化疗:异烟肼6~9个月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原发综合征=肺部原发灶+淋巴管炎+局部淋巴结病变【临床表现】·有结核中毒症状(特点)·高敏小儿可见眼部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和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结核脑膜炎·脑底部结合结节常明显:炎性渗出物易在脑底池聚集·糖和氯化物均降低为典型改变·集合酶联反应可准确检测出脑脊液中的结核菌DN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难治者可用要穿减压及鞘内注药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水的排空时间为1.5-2h;母乳2-3h;牛乳3-4h·小儿胃略水平位,开始行走后变为垂直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临床表现】·喂奶后立即或不久吐,逐渐变为喷射状;吐出物为带凝块的奶汁·胃蠕动波:左季肋下到右上腹部移动·右上腹可触及枣核-橄榄大小肿物·可伴黄疸肠套叠·3个月-6岁见引起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小儿腹泻【病因】1.易感因素:·发育不成熟,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少、活性低·生长发育迅速,胃肠负担重·胃内酸度、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型IgA均较低·尚未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2.感染因素:感染因素肠内感染细菌: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肠外感染肠胃蠕动↑、消化酶分泌↓非感染因素饮食因素:过多过少、换食气候因素:冷、热·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常见,主要侵犯婴幼儿的近端小肠上皮细胞,破坏微绒毛【临床表现】·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轮状病毒秋冬易发;婴幼儿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长并发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产毒性菌蛋花汤或水样便侵袭性菌粘液脓血便,有腥臭出血性菌稀便、水样便→血水便抗生素诱发金葡菌黄色或暗绿色海水样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也称伪膜性小肠结肠炎真菌带粘液的黄色稀便,可见豆腐渣样的菌落稀块隐孢子虫【治疗】1.饮食:由米汤、粥、面条等过渡到正常饮食2.补液:·第一天补液:-总量(包括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种类、速度-第一阶段-改善循环:中重度脱水现予等张含钠液(2:1)20ml/kg、30-60min滴入-第二阶段-继续纠正:8-10ml/kg、8-12h-第三阶段-维持输液:5ml/(kg·h)、12-16h·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3.对症治疗:·一般不用止泻剂·腹胀:常与缺钾有关,可补充钾盐;可用肛管排气或肌注新斯的明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呼吸生理特点·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小儿鼻咽腔:鼻道狭窄,无鼻毛·新生儿呼吸:40-44次/min,年龄越小频率越快·小儿肺活量50-70ml/hg;潮气量10-15ml/kg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腺病毒(咽腺结膜热)、柯萨奇A病毒(咽峡炎) ·常有SIgA和IgA↓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常表现为伴哮鸣音及少量粗湿罗音·镇咳药少用异丙嗪(非那根),可使痰液干燥不易排出支气管肺炎·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肺炎·基本改变为低氧血症,可在缺氧的基础上发生CO2潴留和呼衰·代谢紊乱可有混合性酸中毒及低钠血症·重症肺炎的表现:常伴其他系统的障碍;常为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还可呕吐咖啡渣样物·抗生素治疗:一般症状体征消失后3日停药;支原体总疗程至少2-3周;葡球菌正常后至少2-3周停药第十一章循坏系统疾病小儿循环系统的生理·心尖搏动:正常范围不超过2-3cm2·心脏发育:胚胎时期第2-8w完成四腔心·胎儿血液循坏出生后改变:胎儿期血氧浓度最高的器官是肝脏(脐静脉→门脉血流)出生后呼吸建立→肺循环阻力下降脐血管在血流停止后6-8周闭锁,形成韧带卵圆孔闭合时间5-7个月;动脉导管闭合时间不超过12月【先心病分类】·左向右分流:左右心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肺循环血量↑时诱发青紫;如室缺房缺·右向左分流:左右心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及分流,临床上持续青紫;如法四·不分流:左右心之间无异常通道及分流,如肺狭主缩【手术】·指征:动力性肺高压前(左向右分流)·禁忌症:梗阻性肺高压·时机:学龄前常见先心病房缺·右心血流量↑→右房右室增大、肺血增多→梗阻性肺高压·右房含氧量常较上下腔静脉高1.9%以上·听诊可见肺动脉段听诊区轻柔、喷射状、收缩期杂音;P2亢进,可有固定分裂室缺·肺动脉扩张、左房左室扩大→右室扩大(以左右心室扩大为主)·听诊可见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粗糙、Ⅲ级、全收缩期杂音,P2亢进动脉导管未闭·听诊可见胸骨左缘第二肋间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有股动脉枪击声法四·特征表现为持续性青紫和蹲踞·可有阵发性缺氧发作:活动+肺狭加重缺氧导致肺动脉肌部痉挛,出现一过性肺动脉梗阻·听诊可建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Ⅱ-Ⅲ级、粗糙喷射状、收缩期杂音,P2减弱·常见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常见柯萨奇B组(和A组)感染【临床表现】·肌肉痛(有提示作用)·心脏受累症状:胸闷乏力、面色苍白、心电图异常等·早搏为常见后遗症【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LDH1):LDH1>LDH2>LDH3>LDH4>LDH5特异性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充血性心衰·诊断依据:呼吸加快>60次/min、安静无缓解心率增快,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肝肿大至肋下3cm以上心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和发灰;少尿或下肢浮肿·治疗:洋地黄类地高辛<0.05-0.06mg/kg;西地兰<0.03-0.04mg/kg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肾脏:位置低(L1-4),分叶状·输尿管:长、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差·膀胱:位置高、容积小·尿道:女婴尿道短,约1cm、靠近肛门【生理特点】·出生时肾小球平均直径仅为成人的1/2·肾小球滤过率低;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正常尿量】·婴儿每日排尿400-500ml;每日15-16次·最初数月表现为反射性排尿【肾功检查】·肾小管功能:常用酚红排泄实验(P.S.P.实验)判断近端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和肾血流量·肾活检:禁忌症有囊肿、脓肿、孤立肾、肾盂积水、肾肿瘤及全身状况低下等【肾小球病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孤立性血尿/蛋白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紫癜性、狼疮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改变】·弥漫性毛细血管内渗出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特征性改变:电镜下可见肾小球上皮细胞下方电子致密物”驼峰样”沉积【临床表现】·多见于3-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高血压·血尿:最常见、最晚消失;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水肿:先累及颜面部,晨起明显·重症病例可见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肾衰【实验室检查】·血尿、蛋白尿、管型尿(透明、颗粒、RBC管型)·早期即出现总补体和C3↓【治疗】·自限性疾病,对症治疗·抗生素:主要目的为清除体内的感染灶肾病综合征·包括微小病变肾病(常见)、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差)、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生理】·选择性蛋白尿:微小型中由于滤膜静电屏障的破坏导致小蛋白进入原尿·非选择性蛋白尿:其他类型肾病中,滤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诊断】·大量蛋白尿;定量每日>50mg/kg,定性3+~4+·白蛋白<30g/L·胆固醇>5.72mmol/L·血沉增快·不同程度的水肿【治疗】·首选糖皮:激素敏感服用8周内尿蛋白转阴激素耐药服用8周内尿蛋白无减少或减少未转阴激素依赖减量过程或停药2周后尿蛋白再次转阳维持阶段:隔日顿服,以减轻肾上腺抑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同时注意碱化和水化,以防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统感染·小儿尿感常见大肠杆菌·尿培养中菌落计数≥105/ml者可诊断尿感·急性尿感的抗菌治疗疗程约为1~2W第十三章造血系统疾病小儿造血系统特点·髓外造血:小儿造血代偿不足,可出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如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故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幼稚红细胞·生理性贫血:因适应外界环境,生后2-3月出现的轻度贫血·小儿白细胞较高,约8岁以后降至成人水平·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数目相等两次:4-6天和4-6岁;婴儿期淋巴细胞始终占多·小儿血小板与成人想死·小儿出生时血红蛋白HbF占0.70;HbA占0.30;一岁时HbF不超过0.05·小儿血容量较成人多,约占体重的10%(300ml)小儿贫血轻度中度重度小儿Hb <90 <60 <30新生儿Hb <120 <90 <6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正常男性总铁量50mg/kg(女性35mg/kg);新生儿75mg/kg·缺铁过程:骨髓铁↓→血清铁↓→小细胞低色素贫血→RBC↓·游离缘铁卟啉增高(>0.9μmol/l)为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的典型表现·铁剂治疗可在两餐之间同服V C,可减少肠粘膜的刺激且利于吸收·预防:足月儿3-4月开始;早产儿1-2月开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于脾脏破坏)·多见于2-8岁小儿·慢性病程超过6个月,多见于学龄期年长儿·治疗可用大剂量丙球,0.4g/kg持续5天急性白血病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常见·中危急淋:外周白细胞≥50*109/L,但<100*109/L·重危急淋:外周白细胞>100*109/L;小于12个月;染色体核型t(9:22);激素诱导不佳。
儿科知识点总结归纳儿科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专门研究和治疗儿童的健康问题。
儿科的知识点涉及儿童的生长发育、常见疾病、预防接种、营养保健等方面。
以下将对儿科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加深对儿科知识的理解。
一、儿童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的评估生长发育是儿科医生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时,医生通常会考虑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以及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2.营养与生长发育营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营养不良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因此,家长在孩子的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素。
3.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睾丸增大。
性早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就诊和治疗。
4.其他生长发育问题除了上述常见的生长发育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低体重儿、巨大儿、小儿佝偻病、小儿肥胖等,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儿童常见疾病1.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如各类呼吸道感染、胃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
家长应该注意保持儿童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
2.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等。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家长需要重视儿童的过敏史,避免接触过敏原。
3.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是指儿童在出生时就患有的疾病,如唇裂、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等。
这些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以防止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其他常见疾病儿科还常见其他一些疾病,如小儿哮喘、小儿湿疹、小儿腹泻、小儿肺炎等。
家长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三、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重要途径。
根据中国疫苗规划,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
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合作,按照规定接种时间和剂次进行接种。
四、小儿保健1.儿童营养合理的营养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家长需要注意儿童的膳食搭配,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儿科知识点总结归纳1. 儿科基础知识1.1 儿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和健康问题。
•儿科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形成专门的儿科学科。
1.2 儿科医生的职责与技能要求•儿科医生需要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地判断和诊断儿童疾病。
•儿科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儿童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1.3 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儿科常见疾病包括感冒、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饮食调理等。
2. 儿童生长发育2.1 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与特点•儿童生长发育分为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儿童的生长速度、身高、体重等特点都不同。
2.2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与监测方法•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体格发育评估、生理发育评估和心理发育评估。
•监测方法包括生长曲线和发育里程碑的观察。
2.3 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与促进措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等。
•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营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3. 儿童常见疾病3.1 儿童感冒与呼吸道疾病•儿童感冒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儿童呼吸道疾病包括哮喘、肺炎、支气管炎等。
3.2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腹泻、呕吐、便秘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消化功能等有关。
3.3 儿童皮肤疾病•儿童常见的皮肤疾病包括湿疹、水痘、疱疹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皮肤的发育和外界刺激有关。
3.4 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包括过敏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有关。
4. 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4.1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与特点•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都有所不同。
儿科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发育与生长
1. 新生儿期的特点及护理
2. 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规律
3. 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二、儿童传染病
1.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 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 儿童常见病毒性感染
三、婴幼儿膳食与营养
1. 妈妈为宝宝选择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膳食
2. 婴幼儿辅食的添加时机和方式
3.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调理
四、儿童常见疾病
1.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2. 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3. 儿童的皮肤病
4. 儿童的过敏性疾病
五、儿童的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
1. 儿童自闭症及其早期干预
2. 儿童智力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3. 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及其早期干预
六、儿童的心理问题
1. 儿童焦虑、恐惧、烦躁及其干预
2. 儿童多动症及其干预
3. 儿童抑郁症及其干预
七、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1. 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2. 儿童烫伤、烧伤的急救处理
3. 儿童溺水事故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八、儿童安全教育
1.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2. 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3. 儿童网络安全教育
以上为儿科期末考试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了儿童的发育与生长、传染病、膳食与营养、常见疾病、发育障碍及早期干预、心理问题、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以及安全教育等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考试顺利!。
儿科各类知识点总结一、儿童生长发育1. 婴幼儿体格发育婴幼儿体格发育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婴幼儿期是孩子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身高、体重、头围等各项生理数据都在飞速增长。
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生长曲线,对于身高、体重增长不良的儿童要及时进行营养干预,保证其健康发育。
2. 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发育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发育与其身体器官的正常发育息息相关。
医生需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大肌肉发育、小肌肉协调性、精细动作等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行动不便、运动技能不足等问题,促进其运动能力的发展。
3. 青少年的生殖发育青少年的生殖发育是儿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医生需要关注青少年男女性特征的发育情况,及时了解其月经初潮、月经周期、性早熟等问题,对于性发育异常的青少年要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二、儿童疾病防治1. 儿童常见疾病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常见疾病。
比如,婴儿期的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的水痘、麻疹;青春期的青少年痤疮等。
医生需要对各类疾病的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提供儿童全面的医疗服务。
2. 儿童预防接种儿童预防接种是儿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儿童各个年龄段的预防接种计划和接种时间,对于常规接种疫苗如乙肝、麻风、白喉等疫苗要及时接种,同时要了解新生代的疫苗接种情况。
3. 儿童营养保健儿童营养保健是儿科医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医生需要关注儿童的饮食结构、饮食特点,对于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要进行适时的干预。
此外,医生还需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习惯、睡眠质量等问题,对于常见的生活习惯不良要及时纠正。
三、儿童心理问题1. 儿童心理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医生的关注。
医生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育,对于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此外,医生还需要在儿童的教育和家庭环境中扮演一种指导角色,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
2. 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期是儿科医生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儿科必考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医学生,特别是准备从事儿科医疗工作的同学,对于儿科的必考知识点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掌握意义。
儿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需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儿科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备考。
一、新生儿期1.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能迅速呼吸,导致氧缺乏和生命危险。
学习者需要了解窒息的原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包括人工正压呼吸、气管插管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2.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不良而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
学习者需要了解黄疸的原因、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治疗黄疸的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
3.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脓毒症、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感染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脑损伤是指新生儿由于缺氧、颅内出血或外伤等原因造成的脑组织损伤。
学习者需要了解脑损伤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婴幼儿期1. 婴幼儿常见疾病: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幼儿期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发热惊厥、喷射性呕吐等。
2. 婴儿生长发育: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儿的生长曲线、发育阶段和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生长迟缓、发育迟缓、早产儿的管理等。
3. 婴幼儿饮食营养: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幼儿期的合理营养需求、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进食障碍的处理等。
4. 婴幼儿行为心理:学习者需要了解婴幼儿期的正常行为心理发展,以及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
三、幼儿期1. 幼儿常见疾病:学习者需要了解幼儿期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腹泻等。
2. 幼儿生长发育:学习者需要了解幼儿的生长曲线、发育阶段和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肥胖、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
3. 幼儿饮食营养:学习者需要了解幼儿期的合理营养需求、饮食结构建议、进食障碍的处理等。
儿科学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身高体重增长神经系统发育运动能力发展2、儿童常见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传染性疾病3、儿童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饮食均衡原则4、儿童心理健康情绪发展特点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11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111 身高体重增长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是评估其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高增长迅速,通常约为 25 厘米,体重可增加至出生时的三倍。
随后,每年的身高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体重增长与身高增长相匹配,受到营养、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12 神经系统发育儿童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发育迅速。
从出生时的反射动作到逐渐发展出自主控制的运动和认知能力。
大脑皮层的发育对于儿童的语言、思维和记忆等高级功能的形成至关重要。
113 运动能力发展儿童的运动能力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如先学会抬头、翻身,然后独坐、爬行、站立和行走。
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也逐步完善,从抓握大物体到能够用手指捏取小物品。
12 儿童常见疾病121 呼吸道感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咳嗽、肺炎等。
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症状包括咳嗽、流涕、发热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加强营养和适当的锻炼。
122 消化道疾病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等消化道问题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或过敏等引起。
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处理方法。
123 传染性疾病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在儿童群体中易传播。
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13 儿童营养需求131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儿童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和豆类。
脂肪对于提供能量和维持神经系统健康也很重要,但应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应保证适量摄入。
132 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维生素 A、D、C 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可或缺。
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生长发育1. 出生后体重下降5-10%2. 3个月内体重恢复出生体重,6个月体重加倍,1岁体重增加至3倍3. 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特别关注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4. 生长曲线可用于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5. 骨骼发育包括软骨骨化和骨化两阶段二、喂养与营养1. 奶嘴可导致婴儿乳头深陷,应使用适合的奶嘴和奶瓶2. 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儿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3. 固体食物首次添加时间以6个月为宜4. 营养不良表现包括:体重增长不良、生长迟缓、消瘦、发育迟缓等5. 食物过敏常见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大豆、麦类、花生、坚果等三、传染病预防1.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2. 预防传染病可采取隔离、消毒、禁止外游等措施3. 儿童传染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行性感冒等4. 发热是传染病常见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5. 手足口病的首发征兆为嘴角疮,潜伏期为3-7天,传染性强四、呼吸系统疾病1. 婴幼儿遭感冒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 支气管炎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3. 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需避免接触气体刺激4. 婴幼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症状包括气短、呼吸困难等5. 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发热等五、消化系统疾病1. 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2. 小腹部压痛是典型的阑尾炎症状3.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肠梗阻疾病,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等4. 胃食管反流是食物和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症状,需避免过饱和仰卧5. 慢性肝炎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需连续治疗六、心血管系统疾病1. 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2.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3. 结缔组织疾病可引起心包炎和心肌炎4. 应注意避免二尖瓣脱垂、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诱因5. 心肌炎可导致心脏功能损害,需及时就医治疗七、泌尿系统疾病1. 先天性肾脏疾病包括肾积水、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梗阻等2. 小儿尿道感染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3. 包皮过长可导致包茎和包皮炎,需及时治疗4. 小儿膀胱上皮瘤是常见的尿道出血原因5. 过度饮水可导致尿崩症,需注意饮水量控制八、神经系统疾病1. 婴幼儿脑炎多见于夏秋季节,表现为发热、昏迷、抽搐等2. 小儿痉挛性癫痫是最常见的癫痫类型3. 癫痫药物治疗应遵医生嘱咐服用,不得自行停药4.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多动症5. 自闭症的早期症状包括社交能力差、语言发育迟缓等九、免疫性疾病1. 儿童风湿热是风湿热病变的特殊类型,表现为高热、关节炎2.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表现为面部蝶形红斑、关节炎等症状3. 儿童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源包括尘螨、农药、抗生素等4. 免疫缺陷症状包括反复感染、发育迟缓、消瘦等5. 霍奇金病是多个淋巴结肿胀病变,需规范治疗及随访十、皮肤疾病1. 婴幼儿尿布皮炎常见于女婴,男婴的尿道口部也易发生皮炎2. 儿童湿疹多见于面部、颈部、手掌、足底、外阴周围等3. 皮肤瘙痒可引起强迫性搔抓,导致皮肤感染4. 生理性色素斑(雀斑、黄褐斑)不需要治疗5. 毛发白斑需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以上为儿科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儿科常考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系统疾病1、支气管炎: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鼻塞、流涕,严重时可出现喘息、呼吸困难。
治疗一般为抗炎药物、祛痰药物和药物支持治疗。
2、哮喘: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咳嗽、气急,严重时可出现喘息和喉头痉挛。
治疗一般为激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物和预防药物。
3、肺炎:症状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等。
治疗一般为抗生素、退热镇痛药和药物支持治疗。
4、哭声嘶哑:多见于婴幼儿,病因多为声带炎症造成,治疗一般为休息、清淡饮食和声带保护。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典型症状为夜间出现反复呼吸停止,导致孩子白天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治疗一般为手术干预或使用持续正压呼吸机。
二、消化系统疾病1、胃肠炎:典型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食欲不振,治疗一般为口服补液盐和抗生素。
2、胃炎:多见于食欲不振、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治疗一般为饮食调理、口服抗生素等。
3、便秘:常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便秘以及大便干结等,治疗一般为饮食调理和口服润肠药。
4、肠炎: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消化不良等,治疗一般为口服抗生素和肠道调理。
5、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状为吐奶、哭闹不安、食欲不振等,治疗一般为抗酸药物和饮食调理。
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1、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为心悸、呼吸困难、发绀、体重增长缓慢等,治疗一般为手术干预和药物治疗。
2、高血压:症状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常见于青少年期,治疗一般为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
3、脑炎:典型症状为发热、昏睡、惊厥、肌张力增强等,治疗一般为抗炎、退热、镇痛药物治疗。
4、小儿癫痫:主要症状为意识丧失、抽搐、肌肉痉挛等,治疗一般为抗癫痫药物治疗。
5、脑瘫: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精细动作障碍等,治疗一般为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四、免疫系统疾病1、过敏性鼻炎:症状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治疗一般为抗过敏药物和局部鼻腔治疗。
2、哮喘:症状为咳嗽、气急、胸闷、喘息等,治疗一般为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扩张药物。
中医儿科重点知识点整理汇总一、中医儿科学基础。
1. 小儿生理特点。
-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处在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
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方向发展。
2. 小儿病理特点。
-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被外邪所伤,感邪之后又易于传变,病情变化迅速。
-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对药物反应灵敏,病情好转的速度较成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也较成人高。
3. 年龄分期。
-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
-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
此期小儿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 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这一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 幼儿期:1周岁至3周岁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智能发育较快,但易发生意外事故。
- 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 - 7岁)为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体格发育速度减慢,但智力发育更趋完善。
-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 - 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学龄期。
此期儿童的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
- 青春期:女孩从11 - 12岁开始到17 - 18岁,男孩从13 - 14岁开始到18 - 20岁。
此期生殖系统迅速发育,体格生长也明显加速。
二、儿科诊法概要。
1. 望诊。
- 望神色:- 神:小儿精神状态的好坏直接反映病情的轻重。
有神表现为精神振作,目光有神,反应灵敏等;无神则表现为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等。
- 色:主要观察面部气色。
正常小儿面色红润光泽。
面色红赤多为热证;面色苍白多为虚寒证或失血证;面色萎黄多为脾虚证;面色青灰多为惊风或寒证;面色晦暗多为病重。
儿科知识点医生总结儿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
儿科医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儿科知识,对各种儿童疾病有着深入的了解。
下面将从新生儿健康、常见儿童疾病、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等方面总结儿科知识点。
一、新生儿健康1.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和心律紊乱的情况。
处理窒息的基本步骤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输氧等。
2.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病症,多数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
严重的黄疸会导致 Kernicterus(核黄疸),儿科医生需要及时诊断并治疗。
3.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可能危及生命。
常见的新生儿感染包括脓毒症、败血症等。
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4. 新生儿护理:包括科学的喂养、洗浴、睡眠、预防接种等方面的知识。
医生需要指导孩子的家长合理地照顾新生儿。
二、常见儿童疾病1. 儿童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儿科医生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呼吸道感染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2. 儿童生殖器官疾病:例如包皮过长、生殖器炎症、遗尿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综合分析,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3. 儿童传染病:例如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
医生需要对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充分的了解。
4. 儿童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等。
医生需要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的了解。
5.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胃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等。
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深入的了解。
6. 其他常见疾病:包括糖尿病、癫痫、多动症、唐氏综合症等。
医生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三、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1. 儿童营养需求:不同年龄的儿童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医生需要指导家长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
2.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生长迟缓。
儿科的知识点总结儿科是专门研究婴幼儿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各种疾病的学科领域。
儿科医生通过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进行评估和监测,为他们提供综合的医疗保健服务,以确保其健康和幸福。
本文将对儿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常见儿童疾病、预防接种、儿童营养和儿科医师的职责等方面。
一、儿童生长发育1.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营养、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儿科医生的工作中,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以及头围等指标,以了解儿童的发育水平是否正常。
2. 儿童的生长发育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
在不同阶段,儿童的生长速度、生理特征和心理行为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儿科医生需要对不同阶段的儿童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干预。
二、常见儿童疾病1. 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
这些疾病对儿童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儿科医生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及行为干预等。
2. 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腹泻、胃炎、胃肠炎等。
这些疾病往往与儿童的饮食习惯和环境有关,儿科医生需要通过对病因的分析和治疗,来帮助儿童恢复健康。
3. 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等。
儿科医生需要对这些传染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并进行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疫情传播。
三、预防接种1. 预防接种是儿科医生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过对儿童进行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接种前需要对儿童的接种史进行详细了解,以免重复接种或错漏接。
2. 儿童接种需要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和时间表进行,按照年龄和疫苗种类分类进行接种。
在接种前需要对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禁忌症进行排查,然后进行接种。
接种后要进行观察,及时处理接种不良反应。
四、儿童营养1. 儿童的营养需要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儿科医生需要对儿童的饮食习惯进行评估,指导家长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确保儿童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儿科相关知识点总结1. 儿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儿科学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就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正式立项为一个独立的医学学科是在19世纪。
20世纪以来,随着儿科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儿童健康的深入研究,儿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医学学科领域。
2. 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儿科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儿童时期,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是非常迅速的。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儿童的生长规律,及时发现和干预生长和发育障碍问题。
3. 儿童常见疾病儿科医生需要熟悉和掌握儿童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发烧、腹泻、呼吸道疾病、传染病等。
对于这些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儿科医生需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干预,尽快帮助儿童恢复健康。
4. 儿童心理健康儿科医生也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儿科医生需要及时发现和干预这些心理问题,帮助儿童获得心理健康。
5.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儿科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科医生需要了解不同疫苗的接种时间和剂量,制定合理的接种计划,帮助儿童建立免疫保护。
6. 重症监护儿科医生也需要熟悉和掌握重症监护技术。
儿童患上重症疾病或意外伤害后,需要进行及时的重症监护和抢救。
儿科医生需要掌握儿童重症监护的各项技术,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7. 儿科专科医生儿科医生需要接受系统的儿科医学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儿科医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长,选择不同的儿科专业,如儿科内分泌、儿科心脏病学、儿科肾脏学等,成为专科医生,为儿童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8. 家庭医生和儿科医生合作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家庭医生和儿科医生需要合作共同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负责儿童日常的健康管理和常见疾病的治疗,对于复杂的疾病病例需要转诊给儿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9. 家长的角色家长在儿童健康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家长需要了解婴幼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学会正确的喂养、照顾和保健,及时带儿童接种疫苗,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等,成为儿童健康的守护者。
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
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欢迎来参考!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最低峰出现在生后3-4天;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时婴儿期和青春期;学龄期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智力发育更为成熟,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事指个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12谁;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乳牙出齐的时间是2.5岁;小儿开始出现恒牙的时间是6岁;小儿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的月龄是12个月;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1-1.5岁;听觉发育完善的年龄是4岁;训练小儿定时小便的习惯开始的时间宜为3个月;小儿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阶段是幼儿期;婴儿输液常选择头皮静脉;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低于2500g者;早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是40-45次/分;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胎便的时间是出生后12小时内;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原因是葡萄球菌;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新生儿肺炎中最严重病死率最高的是胎粪吸入性肺炎;引起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毒是巨细胞病毒;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营养不良是指缺乏热量和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不包括先天不足;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小儿肥胖称为成人多种疾病的诱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痛风;可引起手足抽搐的'血钙数值时1.75-1.88mmol/l(7-7.5mg/dl);维生素D缺乏引起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儿科重点知识点总结21、大肠杆菌败血症首选氨比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2、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
3、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
普儿科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儿童生长发育1、儿童生长曲线:儿童的生长曲线是人们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
生长曲线一般分为身高曲线和体重曲线,通过生长曲线可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偏离正常生长的问题。
2、生长发育异常:生长发育异常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或异常,包括生长停滞、肥胖等问题。
家长要定期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并比对生长曲线,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3、饮食与营养:儿童的饮食营养对于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家长需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搭配和膳食均衡,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常见疾病预防与保健1、预防接种:儿童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可以预防一系列严重传染病,包括麻疹、流感、百日咳等。
家长要按照免疫规划表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
2、常见传染病: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水痘、手足口病、麻疹、流感等,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避免孩子接触传染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3、健康保健:儿童的健康保健包括日常生活起居、环境卫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日常保健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常见疾病诊疗1、发热:儿童发热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家长需要及时测量孩子的体温并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发现孩子有高热、呕吐、意识模糊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2、感冒:儿童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孩子的抵抗力,合理饮食,给予适当的护理。
3、儿童呼吸道疾病:儿童呼吸道疾病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呼吸情况,避免环境中的烟雾、粉尘等刺激,定期就医进行治疗。
四、儿童常见心理问题1、焦虑与抑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心态。
2、行为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包括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孤独症等,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1 序论围生期:妊娠28周到产后1周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婴儿期:出生后到1岁幼儿期:1岁到3岁学龄前期:3岁到6-7岁学龄期: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生长的时期。
女(11、12-17、18),男(13、14-18、20)2 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1、体重增长出生后一周:生理性体重下降前半年:600-800g/月前3月:700-800 g/月后3月:500-600 g/月后半年:300-400 g/月1-2岁:3kg/年2-青春期:2 kg/年公式计算小于6月月龄×0、7+出生体重6-12月月龄×0、25+62岁—青春期年龄×2+82、身高年龄×7+703、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一周岁时头围与胸围相等,46cm;以后则超过头围。
4、前囟门:12-18月闭合。
闭合过早:见于头小畸形闭合过晚:见于佝偻病、克汀病、脑积水。
前囟饱满:见于脑膜炎、脑积水。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患儿。
后囟门:6-8周闭合。
5、腕骨骨化中心共10个,10岁出齐。
1-9岁的数目为:岁数+16、牙齿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67、克氏征(+)——3-4月以前正常巴氏征(+)——2岁以前正常。
小儿出现的第一个条件反射:吸吮反射(生后2周出现)8、2个月——抬头6个月——独坐一会7个月——会翻身,独坐很久,“爸爸、妈妈”9个月——试独站,能听懂再见,不能模仿成人的动作,但瞧到熟人会伸手要人抱。
1-1、5岁——能说出物品与自己的名字,认识身体的部位9、克汀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不成比例,上身大于下身。
10、身长中点2岁——脐下6岁——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耻骨联合上缘3 儿童保健卡介苗生后2天——2月(﹥2月首次接种前需作结核菌素试验) 乙肝0、1、6月生后2月脊髓灰质炎生后3、4、5月白百破生后8月麻疹4 营养性疾病1、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的部位——锁中线平脐处皮下脂肪消减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2、营养不良消瘦——缺能量水肿——缺蛋白质皮下脂肪厚度轻度:0、8-0、4中度:0、4以下重度:消失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体重不增。
重症营养不良的体液改变:总液体量增多,细胞外液呈低渗性。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皮肤合成的内源性D3病因:①日光照射不足:冬春季易发病②维生素D摄入不足③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故人工喂养者易发病。
④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生长过快。
⑤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导致1、25-(OH)2D3不足。
临床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
枕秃。
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大致正常。
激期:骨骼改变①颅骨软化:多见于3-6月婴儿。
②方颅:多见于8-9月以上婴儿。
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④出牙延迟胸廓①肋骨串珠(好发于1岁左右,因骨样堆积所致,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瞧到钝圆形隆起,以7-10肋最明显。
)②肋膈沟③鸡胸或漏斗胸四肢①腕踝畸形:手镯或脚镯②O形腿或X形腿生化检查: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骨骺软骨增宽。
X线: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
恢复期:X线——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
治疗:口腹维生素D 早期:0、5-1万IU/d激期:1-2万IU/d(1个月后改预防量)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临床表现:①惊厥②手足抽搐:幼儿与儿童期的典型表现。
③喉痉挛④隐性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面神经征:用叩诊锤轻叩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出现眼睑与口角抽动为阳性,新生儿可呈假阳性。
治疗:止惊——补钙——维生素D止惊:苯巴比妥,水合氯醛补钙:10%葡萄糖酸钙5-10ml ,加入到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稀释,缓慢静脉注射。
惊厥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2-3次。
小结:发病机制佝偻病——甲状旁腺代偿功能升高。
V D缺乏性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不足。
5、体重6kg ——每日8%糖牛奶量660ml,水240ml﹤4岁蛋白质 15%脂肪 35%糖 50%﹥4岁 10% 30% 60%5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足月儿: 胎龄﹥28周,﹤42周早产儿: 胎龄﹥28周,﹤37周过期产儿:胎龄﹥42周2、新生儿: 指出生后到生后28天婴儿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G出生后抱至母亲给予吸吮的时间:生后半小时足月儿出生体重:2500g—3999g出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率:60-80次/分睡眠时平均心率:120次/分血压:9、3/6、7kPa(70/50mmHg)3、新生儿神经系统反射: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
病理反射——克氏征、巴氏征均阳性。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不稳定。
4、新生儿消化系统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达——溢奶肠壁较薄,通透性高,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5、新生儿胎便生后24h内排出,3-4天排完由肠粘膜脱落上皮细胞、羊水及消化液组成,呈墨绿色6、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足月儿14天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05mol/l早产儿﹤257mol/l 病理性黄疸: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05mol/l早产儿﹥257mol/l血清结核胆红素﹥25mol/l 母乳性黄疸:生后4-7天出现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可降至正常。
不影响生长发育,患儿胃纳良好,体重增加正常。
新生儿黄疸的加重因素:饥饿、便秘、缺氧、酸中毒、颅内出血。
7、新生儿溶血病:ABO溶血:指母亲为O型,婴儿为A或B型临床表现:胎儿水肿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
贫血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生后2-7天出现诊断:ABO溶血:血型抗体(游离-释放试验)阳性Rh溶血 :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治疗:产后治疗光照疗法常用(光照12-24小时)第一关(生后1天内):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禁用白蛋白(清蛋白)—加重血容量,加重心衰。
第二关(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
(光照疗法) 第三关(2周-2月):纠正贫血。
**ABO溶血换血时最适合的血液:O型血细胞与AB型血浆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嗜睡,肌张力减退,瞳孔缩小,惊厥轻度: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中度:出生24-72小时最明显重度:出生至72小时或以上症状最明显治疗: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20mg /kg)新生儿缺氧缺血性闹病多见于足月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所致的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9、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葡萄球菌(我国)感染途径:产后感染最常见。
早发型:生后1周尤其3天内发病迟发型:出生7天后发病10、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生后1分钟内)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弹足底0分无无青紫or 苍白松弛无反应1分慢,不规则﹤100 身体红,四肢青紫四肢略屈曲皱眉2分正常,哭声响﹥100 全身红四肢活动哭,喷嚏新生儿窒息轻度:评分为4-7分重度: 0-3分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保暖,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
摆好体位,肩部垫高,使颈部微伸仰。
立即吸干呼吸道黏液——最重要触觉刺激:拍打足底与摩擦后背,促使呼吸出现。
如心率小于80次/分时,可胸外心脏按压30秒。
11、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上皮珠与“马牙”、乳腺肿大、假月经。
6 遗传性疾病1、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常染色体畸变临床表现: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眼距宽,眼裂小,眼外侧上斜,鼻跟低平,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
韧带松弛,通贯手。
诊断:染色体检查核型:标准型47,XX(XY),+21异位型D/G易位46,XX(XY),-14,+t(14q21q)G/G易位t (21q 21q) 或t (21q 22q) 发病率:母亲D/G易位每一胎10%风险率父亲D/G易位每一胎4%风险率大多数G/G易位为散发,父母核型大多正常21/21易位下一代100%发病2、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因因肝脏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临床表现生后3-6个月初现症状。
智力发育落后为主,可有行为异常、多动、肌痉挛、癫痫小发作、惊厥、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尿有鼠尿臭。
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
治疗低苯丙氨酸饮食每日30-50mg/kg7 免疫性疾病1、T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胸腺3-4岁时胸腺影在X线上消失,青春期后胸腺开始萎缩。
T细胞细胞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骨髓与淋巴结B细胞免疫球蛋白唯一能通过胎盘IgGIgA含量增高提示宫内感染的可能。
2、免疫缺陷病(1)抗体缺陷病发病率最高①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常见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中耳炎、疖。
扁桃体与外周淋巴结发育不良。
②选择性IgA缺陷:反复呼吸道感染,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过敏性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体液免疫缺陷的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白喉毒素试验同族血型凝集素测定淋巴结活检,查找浆细胞(2)细胞免疫缺陷病胸腺发育不全:生后不久出现不易纠正的低钙抽搐,常伴有畸形,如食道闭锁、悬雍垂裂、先心病、人中短、眼距宽、下颌发育不良、耳位低等。
细胞免疫的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植物血凝素(-)末梢血淋巴细胞﹤1、2×109/LL淋巴细胞转化率﹤60%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治疗:输血—只能输经X照射过的血,不能输新鲜血。
否则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3)抗体与细胞免疫联合缺陷病3、小儿扁桃体发育规律2岁后扁桃体增大,6-7岁达到顶峰。
4、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抗体缺陷病。
选择性IgA缺陷禁忌输血或学制品。
支气管哮喘1、诊断标准喘息发作≥3次肺部出现哮鸣音喘息症状突然发作其她特异性病史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2、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半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诊断本病的基本条件)有个人或家庭过敏史怀疑支气管哮喘患者——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助于诊断。
急性风湿热病原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心肌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风湿热病史血沉加快、CRP阳性、周围血白细胞升高PR间期延长(分项简述)心肌炎体征: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尖部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1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
心包炎体征:一般积液量少,临床很难发现,有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