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体育课应本着育体、促智、审美、合作、交流的目标进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体育教学;主动参与;合作创新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体现教改本质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观念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中以“讲解─示范─练习─纠正─总结评价”为主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材为中心,以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为模版,试图将学生培养成体育专业人才。忽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忽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贴近素质教育,更加人性化、信息化,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供多元化课堂,适应个性选择;然而,体育教改的本质是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体现体育的育体、促智、审美等功能。
(二)忽视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教学意识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学习的,以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为主,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意识淡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迎合应试教育,没有树立终身体育学习的教学意识,导致了学生对运动的观察、模仿、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不够。
(三)课堂教学形式单调乏味
受应试教育的限制,体育教学程式化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的创造性,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
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普遍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甚至有个别学生逃课。
二、体育教师要调整角色更新理念
(一)从教学主导者走向教学引导者
就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的现状,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教学引导者的观念,教师要从权威者的角色转向与学生平等的朋友角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恰当地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学习、体会,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的情况,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教学促进者的观念,教师要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从心理上和精神上激励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新课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是,要具备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成为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者,体育教师应注重对校内外体育资源、场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场地器材的功能,挖掘现有体育设施的功能,为学生学习服务,成为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三、新课程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培养体育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要学好一门课程,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生的、有趣的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认为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好办法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模仿。如学习了排球的的攻防战术后,先让学生细心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态,让学生模仿尝试。教师加以点拨、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满足,求知的欲望就会增加。
(二)运用激励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的生动、活泼、有实效。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以勉励的口吻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于有过失的同学,批评要适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改过的动机和勇气。
(三)因人施教,各成其才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
学生,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心理素质和性格爱好出发,因人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对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拔高训练,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体育基础教学。
(四)给学生自由创新的机会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教师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实施,将这些活动的组织权交给学生,学生就会主动去收集资料,通过讨论和交流、组织创新,得出一个理想的活动计划并实施,教师可以引导评价使其完美。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会开创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准备活动。由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扬民主、师生关系密切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五)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结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
体育教育学的任务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而且不应忽视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意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在体育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如何重视采用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个性,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强,学习动力就大,学习积极性就高,掌握动作就快,完成动作质量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注重非智力因素对体育教学效果和育人的重要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