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3.44 KB
- 文档页数:10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
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再次,区域经济研究重点转移到区域协调发展。
十八大以来,新时期发展阶段
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十九大提出了新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推进“四大板块”战略和“三个支撑带”战略;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十八大以来:实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特征:
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的重要途径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内在要求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举措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协调以及区域决策。
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
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的自组织能力、区际分工与联系、地域结构演进、政府调控(公平与效率)等。
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基础,
理论与实践统一为基本原则,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空间障碍
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创新能力的区位锁定和技术溢出的局部性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内生力量促使形成区际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总存在要素快速聚集期
区域经济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产业聚集导致的聚集租金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区域经济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思想
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为均衡布局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才能实现区际的均衡发展。同时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布局应是有利于促进工农结合和城乡结合的生产力布局。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一方面,他们强调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城市的出现、城乡分离以及城乡对立的必然性和进步性;另一方面,他们还见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繁荣造成的尖锐的城乡矛盾和对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城乡对立和差别出发,探索消灭城乡对立和差别的一般规律。
对于消灭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计划地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实现城乡统筹的主要途径之一;列宁:促进工农业生产有机联系是实现城乡统筹的主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与协作的思想
区际分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二是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形成工商业与农业的分工,接着形成商业与工业的分工,最后形成不同生产工序上的分工.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的发展必然导致产业部门间、城乡间以及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社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前提条件。任何生产活动都选择某种特定区位进行生产,而在不同区位上组织不同的经济活动,因而就必然存在区际分工问题和协作问题。
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强调了以内地为中心的生产力布局,并在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指导下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中西部开发战略;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又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缺陷:一是重内地轻沿海,抑制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全国总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二是各地片面强调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导下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以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沿海地区适时扶持内陆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内涵的“两个大局”的发展构想。既强调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又强调了区域经济非均衡中的均衡。
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
扭转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必须要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此,提出了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板块”战略;十八大以后,又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形成了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城乡统筹理论39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乡统筹理论体系包含那三个方面:
1首次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路与对策;
2其次提出了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理论的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