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89.50 KB
- 文档页数:278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和扇形统计图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10、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其中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的相互帮助和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图、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三)教学重难点其中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四)各单元教材分析:(1)第一单元分析:百分数(二)在“百分数”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等。
为加强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四个情境呈现:在“百分数的认识”中,主要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在“合格率”中.主要探索如何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以及小数、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在“蛋白质含量”中,主要探索解决“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寅际问题以及百分数怎样化成分数或小数;在“这月我当家”中,主要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百分数问题。
(2)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年第二学期_青岛_版_数学_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所任班级:__六____年级任课教师:______教材内容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扇形统计图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
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回顾与整理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整理。
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学情分析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78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38人。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第七课时(复习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一、回顾旧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你学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估算、笔算、口算、计算器算……教师及时补充或纠正。
教师: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些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想不想试一试?【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计算方法,是对将要展开的学习进行前测,及时了解知识板块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以便为以下解决困惑和疑难做铺垫。
同时教师运用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二、梳理归网,学习内化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王老师买了190本《数学小词典》,每本3.80元,他带了800元钱,)学生自读信息后,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关数学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板书(1)800元钱够吗?(2)应付多少元?(3)如果够了应找回多少元?如果不够应再付多少元?【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提问题,可以了解到学生有效选择计算方法的程度和思维的深度。
2.解决问题,梳理知识全班交流解决问题(1)800元钱够吗?引导得出估算方法。
回答如下几个问题:你是怎样估算的?结果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学生交流不同的估算方法:420042003.8×190≈760;3.8×190≈760;3.8×190≈800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另外对于用笔算、口算、计算器算的同学也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相机讨论得出用估算解决该问题的优势和合理性——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选择估算【设计意图】教师从解决“800元钱够吗?”这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比,使学生明白估算的意义和方法,明确当解决的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时,可以选择估算,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策略性。
(2)承接解决“800元钱够吗?”的过程,顺势提问如何解决“应付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解决过程中思考如下问题:第一,你会选择哪种计算方法?第二,为什么选择这种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主备人姓名:王英伟主备人单位:高新区实验小学教学内容: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二)信息窗1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或等量关系式分析数量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能正确地找到单位“1”。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复习1. 复习概念:什么是百分数?与分数有何区别?2. 互化:把小数或分数改写成百分数0.2 1.4 0.05 0.023 87 103 323. 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
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周选择不同的旅游方式走出家门,你喜欢哪一种旅游方式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伯伯家“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的情况。
出示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择机进行板书。
预设:生1: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生2: 去年自驾游人数比今年少百分之几?······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解决问题1: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百分之几?谈话:今年自驾游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今年比去年增长的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我们可以先算今年的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多多少人,再算今年比去年增长的数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1)A、你能画图帮助自己理解吗?B、同桌讨论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吗?重点交流每步意义,并自由评论质疑。
如,判断单位1的方法。
C、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列式:(540-480)÷480(2)谈话:我们在计算时,假如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3)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先算今年的自驾游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今年自驾游人数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提问:这儿为什么要减去1?引导学生回答得出:540 ÷480求的是今年自驾游的人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而题目要求今年比去年多百分之几,我们把去年客运量看作“1”,所以要减去1。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在编写方面表达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留意突出数学情境。
〔2〕呈现学问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说明与应用“的根本模式。
〔3〕合理支配学问构造,留意学问间的内在联系。
〔4〕细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学问、驾驭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楚、形式新奇。
3、各单元分析与重点、难点及编写特点第一单元百分数〔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根底上进展学习的。
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
难点:解决简洁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现实素材,留意数学与现实的亲密联系。
(2)按部就班地支配学问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严密相连,有利于开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其次单元圆柱与圆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相识了圆,驾驭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外表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根底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根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相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学问,有利于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在单元完毕时,还支配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
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外表积和体积计算。
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外表积和体积计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亲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打破了传统的学问编排依次,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比照和联系。
(3)表达从揣测到验证的学习过程,渗透探讨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第三单元比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学问并驾驭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根底上,学习比例的有关学问及其应用。
就明年数学备课纸数学备课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了一棵高达142米的巨衫。
它的树干上下几乎一样粗,横截面周长约是38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树干的体积会是多大呢?知道了树干横截面的周长,该如何求体积呢?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算法。
4.师生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1)根据周长求出底面的半径。
(2)根据半径求出底面的面积。
(3)根据体积公式求出树干的体积。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1.出示课后练习第10题: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2.交流算法。
3.你能把上面三种图形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吗?引导发现:体积=底面积×高四、当堂检测自主练习3,4题五、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老师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一个表格,看同学们能不能填写出来。
电脑出示表格图形特点体积公式侧面积表面积公式圆柱圆锥5、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建构研究问题的策略。
谈话: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信息窗3中求冰淇淋盒的体积时,大家想到求冰淇淋的体积也就是求圆柱的体积,大家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想办法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的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刚才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回顾整理,比一比看谁在练习中表现的最出色。
1.出示综合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
2.出示综合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仔细读题,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出示“综合练习”第3题教师先简要介绍雨量器的作用和构造。
雨量器的外壳只有一个底面,内部的储水瓶底部是圆柱形的。
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订正。
4.出示“综合练习”第6题这是一道综合应用正方体、圆柱和圆锥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雕成的最大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等于正方体底面内切圆的面积,高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然后计算,再集体订正。
5.出示“综合练习”第7题这是一道求组合图形容积的题目。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成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济南市10月2日客运情况的统计表。
统计表提供了2003年和2004年的10月2日济南市民航、铁路、公路运输游客量的比较情况。
通过解决“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和“10月3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等问题,引入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让学生独立完成:(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人数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我们可以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列式:(0.49-0.47)÷0.47=0.02÷0.47≈0.043=4.3%答: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4.3%。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学校名称:课程(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来源:青岛出版社适用年级:六年级授课时间:72课时【全册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一)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四)综合与实践1.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加深对百分数,所学几何形体体积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2.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五)总复习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使小学段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仍然安排了整理和复习,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提纲携领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理解,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为中学的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整理和复习单元不仅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与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1)在清净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前景。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二、本册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1)结构编排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形成系统的网络体系。
(2)重视数学策略与方法的结构和提升。
(3)采用新型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师引导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4)练习题少而精。
本教材减少了练习题的数量并精心设计每道题,使其都具有代表性。
三、本册教材各单元特点第一单元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内容。
第二单元选取现实素材,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编排顺序,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对比和联系。
第三单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重视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
第四单元关注概念的生成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并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第五单元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
总复习独特的编排结构,使分散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络,用深刻、典型的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综合复习知识。
四、本册教材重点、难点重点:(1)、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
(2)、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理解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4)、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实际)距离。
(5)、认识扇形统计图。
难点:(1)、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w W w .x K b 1.c o M(2)、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3)、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4)、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地表示数据。
五、学习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1)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用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等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六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的相关知识,包括数学运算、几何图形、数据统计等内容。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数据统计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难点:数据统计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教材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册、教学实物3. 学生:提前布置好的课前作业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形式进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讲解(25分钟)1. 通过教学PPT或黑板,讲解本节课的新知识,包括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数据统计的分析与应用。
2. 结合具体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解题方法。
三、练习与训练(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完成相关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六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注重巩固和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1、本册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容的总复习。
2、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在联系。
(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3、各单元分析与重点、难点及编写特点第一单元百分数(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
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难点: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本单元的主要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
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2)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编排顺序,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对比和联系。
(3)体现从猜想到验证的学习过程,渗透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第三单元比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数学下册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围绕数学下册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单元:1. 分数的加减法2. 小数的加减法3. 分数和小数的乘法4. 分数和小数的除法5. 三角形的面积6. 四边形的面积7. 时、分、秒的换算8. 体积的计算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2. 知识讲解:通过示范、解释和举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3.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4. 拓展与应用:通过拓展性的问题和实际应用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归纳: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模拟和实际应用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与作业评估:通过批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能力。
3. 个性化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 教材: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习.2、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3、各单元分析与重点、难点及编写特点第一单元百分数(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百分数的应用;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成数、税率、折扣、利息.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难点: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2)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内容.(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2)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编排顺序;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对比和联系.(3)体现从猜想到验证的学习过程;渗透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第三单元比例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是: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难点: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贴近生活.(2)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3)重视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第四单元比例尺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重点: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难点: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实际.(2)关注概念的生成过程;发展学生思维.(3)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4)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第五单元统计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知识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本单元主要内容:认识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难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表示数据.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2)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3)注重统计知识的综合应用.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独特的编排结构;使分散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络.(2)用深刻、典型的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综合复习知识.(3)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凸显数学思维的严谨与周密.(4)对小学阶段学习的策略与方法等进行系统梳理.(5)赋予练习题多个功能.(6)纯粹的语言提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4、教材重、难点: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5、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认真落实三环节教学;合理使用预习提纲及限时作业.精心进行二次备课;限时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批阅;及时反馈并纠正.(2)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异质小组;建立“一帮一”互助模式;这样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同时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以促进培养更多的优秀生;鼓励提高学困生.(3)面向全体学生、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错误及时订正;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努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学困生;提高优生率.(4)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5)认真阅读、研究自主练习题;并合理使用练习题;练习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读题、自悟题、自做题;让练习真正落到实处.(6)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6、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合作交流.(4)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迁移、类推能力.(5)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使数学知识系统化.(6)要实现多元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二、学情分析我们班自上学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平时学习中主动、努力;每组中的优生对学困生的帮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这部分学困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小学升初中做好了准备.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会比例应用题.3、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锥、圆柱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统计表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2、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做出推断、发展统计观念.4、经历观察、类比和猜想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5、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六年级下第二单元信息窗一:圆柱和圆锥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5、16页信息窗1。
教学简析:该信息窗呈现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引发学生提出“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入对圆柱、圆锥的认识。
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认识圆柱、圆锥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
二、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圆锥的高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茶筒或一个圆锥形实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的实物图片(茶筒、铅笔、烟囱、圆木、冰淇凌盒、沙堆、铅锤、牙膏盒、化妆品盒)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名称吗2、教师:这么多物品,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形状吗指名学生分别说。
谈话:回忆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谈话:不论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它们都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你知道茶筒是什么形状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柱铅锤是什么形状板书:圆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实物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圆柱、圆锥,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二、主动探究,认知特征(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自主提出问题谈话:对于圆柱和圆锥,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①:我想知道圆柱有几个面②:我想知道圆锥有几个面③:我想知道圆柱的高在哪儿④:我想知道圆柱、圆锥每个面的是什么形状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谈话: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圆柱、圆锥的特点,其它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欲望。
2、认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教师出示圆柱实物并将三角尺的直角边靠在圆柱实物边上,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的圆柱上下粗细相同,叫直圆柱。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指名学生说几个圆柱形物体。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茶筒,观察手中的圆柱形物体。
①先看一看,你认为它有几个面②再摸一摸每个面有什么特征③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④最后讨论一下你的发现正确吗教师巡视指导汇报观察结果:谈话: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还有谁再来试一试指名学生拿着实物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师生及时共同进行评价、质疑。
谈话:你是怎么知道上下2个面大小相同的指名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解决的办法有:①将茶筒盖拿下与底面重合②将茶筒底面放在纸上描下来,然后将另一个面放在上边,完全重合。
③侧圆的直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圆形,是个平面,大小相等,叫圆柱的底面,中间有一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底面底面侧面课件随时演示,将茶筒的底面和侧面抽象出的圆柱立体图形板书:底面 2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 1个曲面3、认识圆柱的高教师出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圆柱为什么会有粗有细使学生明确圆柱的底面大就粗。
圆柱为什么有高有矮使学生知道圆柱的高不同。
出示圆柱实物,谈话:那是圆柱的高,谁来指一指出示圆柱形塑料牙签筒谈话:里面的牙签是不是牙签筒的高每个牙签的长度怎样想象一下,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想一想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谈话:你知道你的圆柱形茶筒有多高吗同桌合作动手量一量圆柱的高,记下测量数据,多量几条,你能发现什么教师巡视指导高汇报测量结果:谈话: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指名一组到讲台前演示,使学生明确:测量边上的高最方便,圆柱的高长度相等,有无数条。
侧面高高提问:什么是圆柱的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上下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圆柱的高板书:高无数条4、同桌相互交流对圆柱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量一量、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整体感知圆柱,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茶筒、牙签筒等实物,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动手测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认识圆锥1、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锥形物体,观察圆锥体,你能发现什么它与圆柱有什么不同把你看到的、摸到的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底面是圆形,有一个侧面是曲面。
圆锥是尖的有一个顶点。
教师出示圆锥实物课件随着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将实物图象移走,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质疑:圆锥有几条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藏在圆锥中的高平移出来测量,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动手测量圆锥模形的高。
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明确圆锥有一个顶点,只有一条高。
板书:底面 1个圆形侧面 1个曲面高 1条2、讨论比较圆柱与圆锥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3、同桌交流对圆锥的认识4、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是圆锥形的5、学生阅读课本15、16页的内容。
【设计意图】:前面有了对圆柱的特点的学习,圆锥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建立对圆锥的表象认识,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1、课本自主练习17页第1题。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为什么(课本P17页第2题)3、写出下面图形各部分的名称4、课堂游戏,猜猜看,可以抢答。
我这儿有一个物体,它有两个完全相同圆形底面,一个侧面,有无数条高,它是谁……【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不同层次的练习,目地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体现数学知识“有用”。
四、课堂小结回顾新知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使学生巩固圆柱与圆锥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回顾、梳理所学新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2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7-18页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它们区别的认识。
2.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3. 发展空间观念,为下面学习表面积和体积做准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圆柱圆锥,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知识,再来做些练习。
1、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点名让学生回答)2、圆柱和圆锥的区别是什么(点名让学生回答)3、动手操作延伸上节课内容,让学生拿出用纸做的圆柱和圆锥,然后沿着圆柱侧面的一条高剪开,沿着圆锥侧面的一条直线剪开,看看得到什么形状学生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延伸,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便于学生更准确的进行下面的练习。
二、巩固练习:1、填空。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它们是( )的两个圆。
(2)圆柱有一个()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底之间的()叫做高。
一个圆柱有()条高。
(3)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它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宽等于圆柱的( )。
(4)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形。
(5)圆锥的底面是个(),侧面是个()。
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一个圆锥有()条高。
2、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长方形。
()(2)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连线叫作圆柱的高。
()(3)如果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它的底面周长和高一定相等。
()(4)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都是长方形。
()(5)圆柱和圆锥的高都有无数条。
()【设计意图】以上练习是认识圆柱圆锥的基本练习,不同的题型,旨在拓宽学生的练习广度,使学生能灵活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会很快的区分他们,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这部分知识。
三、综合练习1、17页第3题。
“连一连”。
学生自主连线,全班交流。
2、17页第4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卷成圆柱直筒,观察后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3、18页第5题。
学生读题后先想象一下,用手比划一下,然后再连线,最后全班交流。
4、18页第6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弄明白丝带的长度与蛋糕盒的哪几部分有关系,然后再认真思考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是课本自主练习的题目,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较全面的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圆锥的全面特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通过今天的课,大家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像这节课一样这么认真、这么仔细学好以后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P18课外实践: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
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
填入课本上的表中。
六年级下第二单元信息窗二信息窗2: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19—20页。
教材简析:圆柱表面积包括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概念,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已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又制作过圆柱模型,所以对圆柱表面积理解并不困难。
因此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对于表面积的计算,由于空间想像力有限,学生往往不能将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及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长、宽建立起联系。
因此,教材加强了操作,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接着引导学生再借助表面展开图,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 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剪刀、直尺、一些容易剪开的圆柱形纸筒。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感知情境,收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