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中型灌区是国内农业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节水改造与管理,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管理进行分析。
一、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大中型灌区是农业灌溉的主要形式,也是耗水量最大的领域之一,因此灌区节水改造势在必行。
首先,节水改造能够有效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其次,节水改造能够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的需求。
再次,节水改造能够减少水资源的开发开采,降低对水资源的压力,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最后,节水改造能够提升农业灌溉系统的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措施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措施包括设施改造、管理创新和技术推广三个方面。
设施改造是指通过升级灌溉设备和基础设施,提高水的利用率。
例如,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如滴灌、微喷等,减少水的损失和浪费。
管理创新是指改变传统的灌溉管理方式,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例如,建立完善的灌溉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价和用水定额制度等。
技术推广是指通过培训和科技创新,提高灌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水平制度,以促进节水改造的实施。
三、灌区节水管理的主要内容灌区节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灌区规划、水资源管理、灌溉调度和监测评估等方面。
灌区规划是指对灌区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包括合理划分灌区的区域和设置主要设施等。
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灌溉调度是指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需求,合理调度水的供应和灌溉。
监测评估是指对灌区的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前,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设施改造方面,成本较高,投入不足,限制了改造的进程。
解决办法是加大政府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大中型灌区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等粮食种植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的集中地,是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过去长期宣传“多大面积、多浇多得”,加上电力急需发展,大中型灌区打了“多开辟荒地、多建水库、多用水泵、多灌溉”的发展思路,使得灌区或水土流失或土地盐碱化或黄河泛滥,浪费了大量的淡水资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大中型灌区更加迫切需要做好节水改造与管理工作。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节水改造(一)加强渠道系统改造1.疏浚淤积物和冲刷防护层,加速像黄河、淮河等母级渠道的和交错灌区内较长的主渠、支渠和其他渠道的流速,不仅可以提高灌区水平分配均匀度,还能降低渠道渗漏量和水资源利用率。
2.重点加强亏损奔涌区渠道防渗治理,对弃水区、溢出区、侧渗区等加强检测监管,及时予以修复。
鉴于这些地区的地质条件特殊,不仅要合理选取防渗材料,而且要设置防渗层,保证防控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二)加强灌溉设备改造农村灌溉设施一直是国家农业水利工程中推广改进的重点。
应及时进行灌溉设施的更新和改造,以提高灌渠输配水能力,采用能耗低、灌溉效率高的灌溉装置,如滴灌、喷灌、微灌等新型灌溉装置代替传统的沟渠灌溉,改进节水灌浇方式。
采用细碎化调水、压力调节、自主调整等智能化技术方式,大幅提高了农业节水效益。
加强节水灌浇技术创新,推广疏浚、保水等技术,采取适当的灌水量、灌水时机和灌水方法,如微喷、滴灌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消耗,提高灌溉效益。
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普,普及新型灌溉设施的使用,引导农民树立朴素良好灌溉和节水意识,在节水灌溉方面有所贡献。
二、节水管理(一)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应结合大中型灌区实际情况,建立配套的现代水利体系,提高监测、检测手段,定期检查监督,做到实时监测,使得水资源合理安排、高效利用、更新换代、利用率提高,杜绝浪费。
(二)加强职业素质提升大中型灌区职务消耗较大,维护公益水源、节约使用水资源的职务使命感更加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素质提升,凸显责任的重要性。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渐凸显。
由此,节水成为了当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大中型灌区的管理和节水改造两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困难挑战。
一、大中型灌区的现状和问题大中型灌区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石,但同时也是我国水资源消耗最大的领域之一。
目前,大中型灌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 水资源过度消耗。
由于灌区面积较大,灌溉需求量巨大,水资源消耗较高,使得灌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影响。
2. 管理体制不合理。
灌区存在不同部门管理交叉、协调不足等问题。
并且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对于区域土地的利用和水资源的分配存在一定的困难。
3. 灌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许多大中型灌区的基础设施滞后,引致有效利用灌溉水和水土保持措施无法落实,且现存灌溉设施运行效率低下,能力不足。
4. 种植结构单一。
农业生产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农业水利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多样化的农业需求。
5.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传统灌溉方式效率低下,水份利用率较低,浪费灌溉水资源严重,且容易引发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问题。
为解决灌区存在的问题,加强大中型灌区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利用已成为非常必要的任务。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节水改造可以减少灌区对于水资源的依存度,可大大增加农业生产的寿命,并且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适当的节水措施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减少因缺水导致的水份短缺的损失,提高灌田利用效率,从而增加产值。
3. 降低对水资源的侵蚀。
通过对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能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开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减缓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和水体污染的问题。
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难点和挑战1. 设施更新的难度很大。
灌区配套设施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而更新设施的难度更大,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容易引起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大中型灌区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灌溉用水也是农业中最大的用水部分之一。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管理成为必要的措施。
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可以改善灌溉设施。
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达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可以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加强灌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壤水分的流失,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农田的灌溉需求。
还可以通过改善作物品种选择,选用适应灌区水资源特点的抗旱、耐盐碱的作物品种,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还可以加强灌区的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灌溉计划,合理分配灌溉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
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管理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其他用水部门腾出更多的水资源。
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减轻对水环境的压力,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节水改造与管理还可以提高农业的水平和效益,提高农田的灌溉能力,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的收入。
节水改造与管理还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问题。
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
灌区的规模较大,管理工作较为复杂。
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
节水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参与。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水资源意识和节水意识。
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节水改造与管理的监督和管理。
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管理是保护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通过改善灌溉设施、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改善作物品种选择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需要克服一系列问题和难点,需要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农业的发展,用水需求持续增加,导致水资源的紧缺和用水效率的低下。
在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节水改造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管理。
一、节水改造1. 灌溉方式优化: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采用了洪灌和滴灌,但这些方法的水利用效率低,浪费水资源。
现在灌溉方式的优化是一种重要的节水手段。
采用一些新型灌溉技术如喷灌、滚灌和微喷灌将能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采用滚灌和微喷灌可以大幅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目的。
2. 农作物选育:在有限的水资源下,通过选育更耐旱的作物品种,降低灌溉水量,进而达到节水的效果。
目前,利用先进的基因技术,选育能够在干旱和缺水环境下生长的新品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3. 水资源管理:对于灌区来说,水资源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措施包括土壤水分控制、灌溉调度、农村供水管网改善和建立水权交易平台等。
建立科学的农业灌溉管理体系,合理调配土地、水和肥料的资源,将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并节约了水资源的消耗。
二、节水管理1. 训练农民: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管理,人们需要牢记节约用水的理念,加强灌溉技术的培训。
农民要根据作物需水量确定灌溉量和灌溉周期,并学习及掌握科学的灌溉方式,有利于保障作物的生长,提高生产效益。
2. 政策扶持:大中型灌区节水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出台有利于节水管理的政策,如优惠贷款或奖励计划等。
同时,还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并制定必要的标准和规定,同时实施惩罚措施以保障政策有效性。
3. 加强宣传教育:大中型灌区的人们需要理解,保持用水平衡和防止水浪费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进行节水宣传教育,建立节约用水的社会文明,可以加强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节约水资源并保护环境。
结论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管理需要各方合作。
例如,需要政府、科学家、农民,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努力。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中型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域,是实现农业增产、节水增效的关键环节。
由于大中型灌区长期以来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随着我国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灌溉用水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与节水目标的统一。
对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大中型灌区的实际情况,探讨节水改造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分析不同的灌区管理模式对节水效益的影响,评估节水改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提高大中型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2 问题意义大中型灌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灌溉区域,但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灌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
节水改造与管理在大中型灌区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水资源:大中型灌区占据着大量的水资源,但由于灌溉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通过节水改造与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障农业用水的需求。
2. 提高灌区经济效益:节水改造不仅可以减少灌区用水成本,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升灌区的经济效益。
节水改造也能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灌区管理现代化:传统的灌区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信息闭塞、资源浪费等问题。
通过节水改造与管理,可以推动灌区管理现代化进程,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的问题意义重大,不仅关乎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涉及到灌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主要设计思路摘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是指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对原有的节水设施进行再利用,实现节水的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文章从实践出发,论述了大型灌区续建与节水型综合利用的主要设计思想。
关键词: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设计思路一、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1.根据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普遍偏低,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因此,我国的节水潜力很大。
要解决我国农业灌溉的缺水问题,除了在有条件的灌区进行合理的开源节流之外,还应从源头上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2.由于许多乡镇承担着为城镇和农村生活和工业供水的双重职能,因此,灌区的基础设施是水资源的基本配置,因此,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既能满足农业用水的需求,又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对大型灌区进行改造,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21世纪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当前大型灌区的灌溉保障水平普遍较低,抗旱能力较弱。
大型灌区改造后,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提高两高一优的种植比例,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4.对大型灌区地区实施以节水为主的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可以降低灌溉用水的无效消耗量,达到节约用水、降低灌溉用水、控制地下水过度开采,防止土壤大面积二次盐渍化,节约的水资源可以部分地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防止沙漠化,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
二、建设内容的选择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局部地区出现局部缺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作用,根据当地条件和现有灌区工程综合条件,综合评价灌区水源、效率和环境影响;根据灌区类型,经济水平,水土环境,灌排条件,灌区管理,确定了灌区节水改造的优先顺序和改造方式。
灌区的输水渠道和建筑物的老化诊断技术、防灾和维修技术、管道和建筑物的老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判定和评估指标。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一、背景灌区农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节水农业的一个重要载体。
由于长期以来灌溉水资源的大量使用,以及管理体制和技术条件的滞后,导致了灌区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加快农业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我国开始对大中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与管理,以实现灌溉制度改革和水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二、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1.灌区水资源短缺我国广大农业灌区的灌溉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河流、湖泊和人工水库,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短缺,加上城市工业用水的增加,导致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传统灌溉方式低效传统的灌溉方式以淹溉和地面滴灌为主,存在水分蒸发量大、土壤脱盐困难、浪费水资源等问题。
3.灌区节水改造的政策支持为了提高灌区的水资源利用率,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给予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三、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内容1.灌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通过建立灌区水资源的动态管理系统,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度和合理分配,以满足不同农作物的灌溉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提高灌溉设施和设备的节水性能对灌区的灌溉设施和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采用先进的滴灌、喷灌和微喷灌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水分的流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3.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灌区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及时调整灌溉量和时机,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水。
四、灌区节水改造的管理问题1.技术问题灌区节水改造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员技能,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加强对灌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2.管理体制问题传统的灌区管理体制相对僵化,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的灌区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灌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3.资金问题灌区节水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以及管理体制改革所需的成本,因此需要引入多方资金,并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节水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重要课题。
而在农业领域,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管理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大中型灌区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很大的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进行节水改造已成为当前灌区管理的迫切需要。
灌区节水改造是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而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的节水改造将有助于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实施节水改造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而采用现代化的节水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中盐分的积累,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灌区节水改造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传统的灌溉方式容易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而实施节水改造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是当务之急,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灌溉设施的现代化改造现代化的灌溉设施是实施节水改造的基础。
可以采用滴灌、微喷灌等技术,将水源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地面径流损失,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2. 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水肥资源的节水灌溉技术。
通过在灌溉过程中将肥料与水混合施用到作物根部,可以降低灌水量、增加农作物吸收水肥养分的效率,减少水肥流失,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智能灌溉管理系统智能灌溉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农业灌溉技术。
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和气候环境,自动进行灌溉控制,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灌溉成本。
探究关于水利工程中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水利工程中的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是指通过更新灌溉设施、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灌溉效率等手段,实现在保证农作物需水的情况下减少水资源消耗的一种技术。
灌区节水改造技术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的意义1. 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灌区节水改造技术通过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渗漏损失、优化调度管理等手段,可以使单位面积农田的用水量减少,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灌区节水改造技术能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成本,减少农田淹溢和干旱等情况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保护生态环境灌区节水改造技术可以减少用水量,减轻水资源压力,从而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减少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4.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更新灌溉设施开展灌区节水改造,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灌溉设施进行更新,包括修复老化设施、更换节水设备、建设智能灌溉系统等,从而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 改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加强对灌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灌溉用水量。
3. 提高灌溉效率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雨水收集等技术手段,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利用效率。
4.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灌区节水改造还需要结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科学施肥、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减少灌溉用水量。
5. 建设水资源保护设施在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还需要建设水资源保护设施,包括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工程、水源涵养林等,以确保水资源的持续供应。
6. 制定国家政策加大对灌区节水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参与节水改造,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1. 现状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灌溉设施大多为老化设备,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灌溉技术陈旧、管理不善、节水设施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灌区节水改造。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问题思考摘要: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今时代,基础建设工作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大型灌区作为水利建设与粮油生产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相应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尤其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现阶段,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规划是每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大型灌区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了其节水改造规划中的问题,并给出适当解决途径,以期为同行业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型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改造前言:大型灌区在我国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我国现有二百余个大型灌区,其中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前到七十年代这段时间中完成修建的,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
而正是由于这段漫长的历史,灌区原本的规划已不能与现今状况相适应,使得灌区中的用水存在相对严重的浪费情况,从而不能与当今供水与用水等各方面要求相适应。
针对这一情况,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规划亟须提上日程,以实现对灌区更为有效地利用。
一、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必要性由于大型灌区普遍建造时间较早,其当初的规划设计由于水源条件与指导思想的制约,灌区所包含的控制面积往往相对较大。
而大型灌区发展到今天,往往存在其配套投入需要庞大的消耗量或水源条件恶化等情况,与此同时,灌区老化且年久失修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此类情况使得大型灌区的实际灌溉面积大幅度缩减,难以达到计划的目标。
因此在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规划时,有较多灌区需要完善其自身的节水工程,以达到提升灌溉水利用率的目标,使水源在维持原有供应量的前提下,能够达到最初设计的灌溉面积,甚至再对灌溉面积进行扩大。
但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日渐加快的新时代中,大型灌溉的发展也随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工化用水与生活用水量大幅度提升,使得灌溉用水出现了被大量占用的现象,大型灌区在此情况下一旦供水量减少则几乎很难逆转。
基于此,在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规划时,应当先对灌区水源进行深入调查,对灌区中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兼顾灌区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以使水源在对工业用水与城市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予以满足后,再推算分配给灌区的实际可用水量,以此明确灌区规模。
探究关于水利工程中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是指在利用灌溉水资源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使得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同时减少浪费,达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从灌区节水改造的概念、技术措施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灌区节水改造的概念灌区节水改造是一种技术手段,它通过对灌区进行调查分析,确定其用水结构、灌溉方式、水源供应等情况,然后选取最适宜的技术模式,对灌区系统进行改造,从而提高水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在灌区节水改造中,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是关键。
在现有灌溉设施基础上,可以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将水直接送到农作物的根部,避免了地面蒸发和流失。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灌溉成本。
2. 推广无极调节技术无极调节技术是一种智能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对灌区的自动检测和控制,连续跟踪农田土壤信息,自动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时间,达到自动化管理灌溉的目的。
这种技术能根据不同作物和气候特点,自动调节灌溉数量和频率,保证作物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
此外,还能节约灌水,提高经济效益。
3. 改进灌溉设备要实现灌区节水改造的目标,需要改进灌溉设备的设计和施工。
目前,市场上的灌溉设备主要分为水平灌排、深沟灌排、移动式喷灌等多种型号。
可以选择适当的类型、增加灌溉系统的密度、优化灌溉设施的结构等措施来提高灌溉效率。
4. 设立水资源管理机制要实现灌区节水改造的目标,需要对灌区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设立水资源管理机制,明确灌区水资源的供应、配置、保护和利用规则,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水资源分配和管理,以促进灌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水利用效率,减少浪费,还能有效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灌区节水改造技术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灌区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思考摘要:灌区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水、输水、配水渠道系统以及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区域。
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有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是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以及保障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至关重要的节水措施。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重要意义,并就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灌区;现代化;节水灌溉;水资源引言: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灌区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灌区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与改造措施,推动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1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意义1.1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有助于提升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灌区农业灌溉现状,保障当地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及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灌区的现代化改造,能够提升灌区的节水能力,缓解农业供水矛盾,降低灌溉用水量与灌溉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改善灌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2优化水资源配置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配置不合理,这进一步加剧了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压力。
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借助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统一调配,有助于改善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过程中借助相应的节水措施,能够显著提升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再加之对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为灌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1.3改善生态环境在发展现代化节水型灌区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需要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灌区农业的健康发展,灌区的生态系统也将实现良性循环,再加之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可以为灌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利保障。
关于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思考摘要:目前,世界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生存无法与水分开,水是人类不可替代的资源。
它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农田是为全民提供食物的重要资源。
因此,灌溉农田和灌溉是实现农业增效的好方法,增加收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灌区改造、节水建设、思考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灌区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负责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灌区节水改造是中央政府实施“节水灌溉为革命措施”的具体体现。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1 灌区节水改造的主要措施灌区有许多节水改造措施,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农艺措施和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各灌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大综合配套力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工程措施。
目前,由于项目老化和失修问题,许多灌区输水渠道严重渗漏,另外,建筑设施不完善,田间灌溉技术落后。
全国灌区灌溉用水系数仅为0.4左右,重建水利工程将使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达到0.5。
在充分考虑水资源转换等因素的前提下,灌区节水量将达到200-300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各级渠道的防渗衬砌,以及各级渠系和支护结构的改进。
平整土地,规范g沟规范,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先进的节水措施,逐步推广喷灌,微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缺水地区实施窑式灌溉,膜式灌溉,促进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的扩大和灌溉技术的控制,应以灌溉不足的方式进行旱作农业,根据每个灌区的特点,如薄,浅,湿,洒水等,推广稻谷。
1.2农艺措施。
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调整传统农业种植结构,适当扩大优质优质节水农作物比例,选择抗旱优质品种,合理改良土壤施肥完善机械化种植制度,不断提高秸秆还田和塑料薄膜覆盖率等安全措施,科学灌溉,促进高效农业发展。
浅析灌区供水节水工程改造摘要:灌区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灌区供水工程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牧水和城镇供水,并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灌区。
加强灌区供水管理水平就要由区域管理向渠系管理转变,改变水费征收模式,做好城市供水、节水管理工作。
建设综合节水型的灌区就要抓住农业转型的契机,将权力和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管理。
关键词:灌区供水节水;管理;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导致我国用水紧张。
针对这种情况,灌区供水工程便成为了国家供水工程的首选。
如何加强灌区供水工程改造建设是摆在工程建设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灌区供水节水改造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非常严重的国家,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很少,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目前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的增加、城中村的改造都加剧了水资源的消耗。
目前,普遍存在工业与农业争水、生产与生活争水的现象,尤其是大量的农业用水被挤占,农业生产水资源越来越少,或者水资源环境越来越差,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课持续发展,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因此,采用新技术的灌区节水改造是非常重要的。
二、灌区供水节水改造的主要特征现代信息、计算机、生物、先进制造等技术的领域及新材料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突破,这对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技术发展的进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使节水改造技术科技含量的大幅提升有了新的契机。
基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农业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发展的特征表现主要有:1、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设计理念的亮点及重大举措就是对现代高科技手段加以利用来改造传统产品和技术。
2、重视研究开发农业节水综合产品和技术,强调技术的水平的凝练提升及集成配套。
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认识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认识【摘要】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很快,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大规模节水灌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按照中央的部署,各地正在抓紧进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规划设计。
虽然水利部明确提出了原则与要求。
但各地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尚有差异。
由于这种全面规划不仅关系到灌区本身的发展,而且将对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使改造后的灌区既能满足节约用水的要求,又能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即最经济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和最有效地进行灌溉,规划设计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不能用传统方法解决的新问题。
结合参加部分规划设计报告评审的体会,对我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及要求谈几点认识。
【关键字】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认识分析中图分类号:TU991.64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工作正在进行紧张地规划设计。
这种规划不仅关系到灌区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节水改造规划的基本任务,才能保证具体节水措施的合理应用。
对节水改造规划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灌区节水灌溉规划的基本任务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
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
节水灌溉的含义甚广.如果仅把它理解为节水条件下的灌溉或节约灌溉用水,就无法理解中央要把节水灌溉当作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要求了:灌溉水从水源到被作物吸收利用.要经过一系列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水量无益损耗:换句话说。
每个环节都存在节水潜力。
凡能在这些环节中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措施.均属于节水灌溉的范畴。
因此,节水灌溉规划不能只围绕工程进行。
在灌区节水灌溉规划设计中,在做好常规的调查、研究、工程规划、经济评价等工作的同时。
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1.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我国大型灌区一般都经过了几十年的运行,经验和教训都很多,各灌区应该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加以升华.并体现在新的规划、设计和今后的管理中。
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1 前言建国以来,淮阴市共兴建了2×104hm2~6.67×104hm2的大型灌区12个,各大型灌区自建立以来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情、工情的变化,农业生产要求的提高,灌区工程在长期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效益衰减。
全市大型灌区平均配套率只有50%~70%,总体工程老化率达80%以上,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0.5,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5~0.45。
(2)工程不能适应水情、工情、农情的不断变化。
灌区水源由原来单一的淮水变成江水淮水并用,随着向北调水增多,用水矛盾逐渐突出,原有工程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
(3)管理粗放,经营水平低,用水浪费严重。
(4)渠道渗漏严重,部分渠道布局不合理。
大型灌区内渠道断面大,输出水线路长,沿途渗漏损失严重。
(5)排涝工程不配套,排涝动力不够等等。
因此,对淮阴市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显得非常必要。
2 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的确定根据淮阴市大型灌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对此次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确定了本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为:“坚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两高一优’农业为目标,为实现现代化农业创造基础条件;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碱、渍综合治理;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推行灌区运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 水资源的平衡分析3. 1 代表年的确定代表年的确定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选定不同的年份作为分析工作的水平年。
根据淮阴市大型灌区现有的降雨、水情等资料情况,选用长系列年法与代表年法相结合较为适宜。
在选择系列年时,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全部选择超过30年的水情雨情资料进行分析。
3. 2 过境水可利用量的确定在对水资源过境水可利用量进行分析时,由于过境水是淮阴市大型灌区的主要灌溉水资源,各种保证率(50%、75%、95%)下的水资源量及可利用水量,一方面受到渠首引水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取水许可证》中取水量的约束,因此我们采用:当引水能力大于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取水许可量;当引水能力小于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实际可引水量;同时结合考虑江苏省水利厅分配给省内各灌区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过境水量,最后得出各灌区过境水可利用总量。
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认识
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认识
【摘要】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很快,创造和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大规模节水灌溉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按照中央的部署,各地正在抓紧进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规划设计。
虽然水利部明确提出了原则与要求。
但各地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尚有差异。
由于这种全面规划不仅关系到灌区本身的发展,而且将对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使改造后的灌区既能满足节约用水的要求,又能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即最经济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和最有效地进行灌溉,规划设计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不能用传统方法解决的新问题。
结合参加部分规划设计报告评审的体会,对我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及要求谈几点认识。
【关键字】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认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1.64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工作正在进行紧张地规划设计。
这种规划不仅关系到灌区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节水改造规划的基本任务,才能保证具体节水措施的合理应用。
对节水改造规划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应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灌区节水灌溉规划的基本任务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
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
节水灌溉的含义甚广.如果仅把它理解为节水条件下的灌溉或节约灌溉用水,就无法理解中央要把节水灌溉当作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要求了:灌溉水从水源到被作物吸收利用.要经过一系列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水量无益损耗:换句话说。
每个环节都存在节水潜力。
凡能在这些环节中提高水分生产率的措施.
均属于节水灌溉的范畴。
因此,节水灌溉规划不能只围绕工程进行。
在灌区节水灌溉规划设计中,在做好常规的调查、研究、工程规划、经济评价等工作的同时。
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型灌区一般都经过了几十年的运行,经验和教训都很多,各灌区应该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加以升华.并体现在新的规划、设计和今后的管理中。
另一方面.无论是工程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也无论是现实问题,还是潜在的问题.都应通过这次规划和灌区改造尽可能加以解决。
2.恰当定位,研究节水策略
依据灌区现状、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恰当定位本灌区的发展目标,分析节水潜力。
研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最优的节水策略。
由于每个灌区的条件不同,每个灌区的节水策略也应各有特点。
3.算清水账,优化配置资源
可供水量的分析一般可按传统理论进行,但满足高效用水要求的需水分析则应按节水灌溉理论和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进行,并成为整个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仅要分析农业用水,也要分析工业、生活、发电、航运、环保、养殖等用水要求;不仅要分析高峰期用水量,也要分析用水过程,以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合理利用水资源。
4.做好环境影响评价
灌区节水灌溉环境影响评价既包括发展节水灌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包括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既包括积极有利的影响,也包括消极不利的影响。
灌区节水改造规划中对灌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体现,主要应以此评价为基础。
三.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及其运用
1.强调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
任何先进的节水设备,只有在合理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作用.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衬砌渠道若不按计划输、配水,其结果是减少了渗水、增加了弃水,要在田间推行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供水有保障;欲使渠系配水适时、适量,需要有较高的灌溉管理水平;要促使农民采用先进的灌水方法与技术,需要在灌溉水管理体制与机
制上下功夫。
因此,节水灌溉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
事实上,灌溉与农业技术措施的有机结合不只是节水灌溉的需要,实践中早就有灌溉结合杀虫、施肥、耕作等的经验、其中,稻田泡田期边耕边泡的方法正是为了减少渗漏量。
因此,各种节水技术措施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满足“高效”、“优质”的要求。
发展节水灌溉需要投入,但资金的投入只是必要条件之一,不是充分条件:知识的投人、精力的投人也十分迫切
2.强调节水技术措施的灵活运用
对于某一种或某一类节水技术措施,也只有灵活运用,才能满足经济、合理的要求。
例如,在山丘区灌区,干渠防渗可能应优先于田间渠系防渗,但在南方平原地区,许多干渠为灌排两用,在地下水位很高时,干渠渗漏损失小;另一方面,干渠纵坡很缓,水头十分宝贵,干渠衬砌在技术上、经济上均不合理。
在灌区内部,优先衬砌上游、还是优先衬砌下游,都需要进行论证:不同的作物品种,其灌水方法与技术不同;对于同一种作物,不同的地形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田间灌水技术也应不同:
四.有关问题的讨论
由于这次灌区节水灌溉规划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值得讨论,并应引起相关部门和灌区的重视。
1.应加强协调与指导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不仅关系到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也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灌区的规划是以水资源分配为核心的,因此、流域内的灌区规划应统一进行。
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流域之间也应有很好的协调。
局部最优,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节水农业所面临的挑战,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国在节水灌溉方面人才缺乏。
知识不足、远不能满足这场以节水、高产、优质、高效为核心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我国的水利规划设计部门过去以工程设计为主,几乎不涉及节水灌溉理论,无法承担起节水灌溉规划设计任务;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虽对节水灌溉有较多研究,但大多缺乏宏观研究,也缺乏灌区工程规划设
计经验。
因此,在进行灌区节水灌溉规划时,灌区之间应相互沟通:流域机构及省、国家水利部门应加强协调与指导。
2.转变观念,避免重工程、争投资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
发展节水灌溉的阻力在灌区本身,这些灌区仍然是千方百计增加“放水量”,以便收取较多水费:有些灌区还对为何要节水、节约的水如何利用认识不足。
有些灌区积极参与这次节水改造规划设计的目的只是为了争取投资:虽然良好的工程条件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但兴建工程本身不是目的,工程是为资源的利用服务的。
工程的兴建与改造均应围绕优质农业进行,不能为了节水而节水,为了争取工程而采用某些节水技术措施。
只有充分论证节水的潜力、途径,兴建或改造工程才有针对性,投资才有意义: 3.应突出高效用水
有些灌区水资源不是十分紧缺,而浪费又很严重,则节水灌溉规划应突出高效用水二灌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应在农民投工投劳、抽水耗能等多方面进行经济分析,真正使单位水量的使用成本降低、产值增加:另一方面,灌区节水改造的性质属于“内部挖潜”,灌区应通过提高水分生产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扩大灌溉面积、提高保证率等目的,尽可能避免扩大引水量。
五.结束语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要逐步实现水土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任务十分艰巨,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关键。
既要加强领导,又要加强指导;既要加速发展,又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好大型灌区节水灌溉规划设计与改造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从柱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07-03-01硕士
[2]许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兰州大学
2011-10-01硕士
[3]齐青青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后评估方法研究及评估软件开发西安理工大学2009-03-01硕士
[4]李英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的几个问题中国水利学会
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06-30中国会议------------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