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摘要:蚌埠方言词缀清晰地表现出北方大部分方言的词缀特点。词缀没有实际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词缀是弱化的语素”。“词缀的丰富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缀从所处位置上看,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下面从语音化、语法化和语用化三个方面对蚌埠方言词缀进行分析,并指出各个词缀的弱化程度。

关键词:蚌埠方言;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

附加式构词是汉语合成词构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词缀正是汉语附加式合成词的附加成分,词缀没有实际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词缀是弱化的语素”[1],是附缀于词根的游离性或半游离性语素,或为显性羡馀成分,或为隐性羡馀成分。“从汉语词汇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词缀的丰富也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2]词缀从所处位置上看,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从词缀的性质而言,大致包括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和语用化词缀。”[3]

语音化词缀,又称语音词缀或音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与原来的读音有所变异。从弱化程度上看,语音化词缀有游离性的,也有半游离性的,因而有的是完全羡馀成分,也有的是半羡馀成分。就普通话而言,音变主要是轻化和儿化,但反过来说读音轻声化的词缀不一定是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在语法方面对由其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具体是指与词根搭配后构成新词,改变了词的性质。语法化词缀中也同样具有游离性或半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或半羡馀成分。语法化后缀读音多为轻声化。语用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在语用方面对其所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体现了方言的表达习惯,在使用时临时粘附在词根上,多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语用化词缀中有些是半虚化词缀,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还有一些后缀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词根加上语用化词缀以后,显现出事物的情状,程度等效果。

有的词缀还存在兼类现象,即可以是语音化词缀,也可以属于语法化词缀。

本文所探讨的蚌埠方言,即蚌埠市及周边所属中原官话地带的方言。“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蚌埠方言至今仍保留一些山西、江浙一带的词语。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淮河中下游,是重要的水运和铁路运输枢纽并作为商埠。皖北及苏北、浙江、豫东、鲁南等地人口大量涌入,在北方“侉腔”与南方“蛮音”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以阜宿方言为基础,融入江淮官话和少量吴语成分的蚌埠方言。”[4]方言的交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人员交流,三个因素构成了蚌埠方言丰富多彩的词缀系统,又由于受北方中原官话影响及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蚌埠方言词缀清晰地表现出北方大部分方言的词缀特点。下面从语音化、语法化和语用化三个方

面对蚌埠方言词缀进行分析,并指出各个词缀的弱化程度。

一、语音化词缀

蚌埠方言的语音系统缺乏卷舌音[er],因而也就没有儿化现象,也就不可能有“儿”缀。语音化词缀没有实在意义,是为了方言的表达需要,存在于词根后面构成双(多)音词,起到一种衍音的效果。较为常见的语音化词缀有后缀“子”、“头”、“个”和前缀“阿”。(一)后缀

1. “子”

“‘子’是从古代汉语中由实词虚化而来的现代汉语词缀。”[5]“子”与词根结合构成双音节词。以下分不同情况来分析蚌埠方言后缀“子”。

(1)蚌埠方言语音系统中没有儿化音,人们习惯把普通话中的儿化词尾读成“子”尾。“子”是轻声化读音。可游离于词根之外,其存在与否不会影响词的性质和意义,是完全羡馀成分。如:

(2)普通话中有些词无需加“子”,而在蚌埠方言中常加上后缀“子”,词根加上“子”之后对词义无影响,与原词没有本质区别,这里的“子”也具有游离性,也是完全羡馀成分。如:

(3)蚌埠方言中由于表达需要,常在量词后加后缀“子”,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其存在与否对词义没有影响,无实义,轻声化。

如:

(4)还有一些子尾词多为贬义,在意义上指代有这一特点的人,读音轻声化,独具蚌埠方言特色。这里的“子”和词缀联系紧密,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

如:

2.“头”

具有双重性质:一部分是游离性的,是羡馀成分,如:

名+头木头砖头石头骨头锄头

一部分是半游离性的,是半羡馀成分,如:

动+头盼头念头说头想头看头

形+头苦头甜头准头

半游离性的“头”可看做语法化词缀,因为跟在动词性与形容词性词根后面能引起词义与词性的变化,使其都变成了名词。

3. “个”

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构成双音节词,无实义,弱读轻声,应该是半游离性的,为半羡馀成分。

如:

(二)前缀

只有“阿”一个。

在蚌埠方言中,习惯在称呼前加上“阿”用来过渡,如:

阿爸阿妈阿奶阿叔阿姨……

这里的“阿”发音短促、轻而弱,很快就过渡到“爸、妈、奶”等词根上。一般认为蚌埠方言中的“阿”[a]与北方话中的“俺”[an]有关系,是在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中[n]韵尾脱落造成的。“阿”没有实义,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二、语法化词缀

一个语法化词缀与词根结合构成复音词时,一般不会发生音变,保留其原有的读音。即使有音变,或只是处在萌芽状态,或只是具有可能产生音变的倾向.语法化词缀的结合能力有的很宽,有的却很窄.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语法比词缀,一定都具有游离性或半游离性。蚌埠方言中的语法化词缀与普通话基本相同。

(一)前缀

“初”“老”“第”

如:初——初一初二初三初四(一般每月的前十天这样表示)

老——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置于单数或复数前表示排行)

第——第一第二第三第十(置于单数或复数前表示序数)

“初”“老”“第”尽管没有实义,都有表序的语法作用。“初”、“老”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在表示时间和排行时却不能少;“第”有游离性,是羡馀成分,“第二层楼”可以说“二楼”。

(二)后缀

⒈“们”

一般都认为“们”是一个表示复数的后缀。具有游离性或半游离性,是个羡馀成分或半羡馀成分,读音轻声化。如:

朋友——朋友们弟兄——弟兄们姐妹——姐妹们

但正如名词或代词可以单复数同形一样,带“们”的词语在蚌埠方言里往往也可以表达

单数概念。如:

哥们姐们娘们

⒉“子”

在语音化词缀里已介绍过“子”,“子”是不能引起词义或词性变化的。但“子”还可以附在动词性词根语素或形容词性词根语素后构成新词,并且引起词义和词性发生变化,因此本人认为此时的“子”应该是语法化词缀,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如:

⒊“头”

在语音化词缀里已顺带介绍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语用化词缀

语用化词缀体现了方言的表达习惯,在使用时临时粘附在词根上,多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词根加上语用化词缀以后,显现出事物的情状,程度等效果。语用化词缀中有些是半虚化词缀,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还有一些后缀语素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语用化词缀既有单音节,还有双音节(包括叠音词缀),及三音节。语用化词缀所形成的语用色彩是极其丰富和耐人寻味的。这类词缀常被称为状态词缀。(状态词缀:一种介于构形词缀和构词词缀之间的词缀,没有实在的语法意义也无词汇意义。)在本文对词缀的三种分类中,蚌埠方言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是语用化词缀,其产生、使用和变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是最能体现蚌埠方言的表达习惯和方言特色的一类词缀。

(一)单音节词缀

⒈前缀

(1)“老”

“老”既是一个表序数的语法化词缀(见上文),又是一个表达各种语用效果的语用化词缀。这类词中的前缀“老”是半虚化词缀。蚌埠方言中“老”的语用化用法与普通话一致。如:①老赵老王老刘老李

②老鼠老鹅老鸭老虎

③老弟老师老婆老公

④老哈老新(假货、赝品)老假老真老比(人厉害、嚣张)

⑤老叔老姨老舅老姑

①中的“老”放在姓氏的前面,用来称呼年纪较大的人。如果直接称呼中老年人的姓,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老”的使用在表达上不仅顺口,同时也具有某一种自然活泼的语用色彩。这一般是年岁较大的人之间所表示的尊称,直呼其名怎么也不如呼“老+姓”来得亲近。“老”具有游离性,是羡馀成分。

②中的“老”仅为一种日常表达习惯,没有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口语中加在词根前面构成双音节词,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③中的“老”在使用上产生一种敬重或亲昵的语用色彩。在这种用法中,“老”的对象都是亲人或自己熟悉了解,关系较好的人。“老”具有游离性,是羡馀成分。

④为蚌埠方言中特有的词,一般都含有贬义。“老”不能去掉,否则就不成词了,所以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

⑤中的“老”在蚌埠方言中表示辈分时与“小”有相同之处,如普通话中说“小叔”“小姨”“小舅”,而在蚌埠话中常称呼“老叔”“老姨”“老舅”,“老”就是表示在辈分中排在最后或年龄最小。这里的“老”是半虚化的语素,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

(2)“大”“小”

“大”“小”在蚌埠方言中作为语用化词缀,是半虚化的语素,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常常出现在熟悉亲昵、年岁较小的人的名字或姓前,表示关系密切。前缀“大”“小”放在姓氏前,在蚌埠方言口语中一般不可以省略。例如:

(3)“瞎”“生”“虚”“溜”“瘟”“恶”

蚌埠方言中在对事物的性状程度进行描述时,常用以上词缀放在单音形容词前面,有加深程度的语用色彩,如:

瞎——瞎轻瞎黑瞎短

生——生硬生疼生冷

虚——虚青虚紫虚绿

溜——溜酸溜圆

瘟——瘟腥瘟臭

稀——稀烂稀碎

齁——齁咸

黢——黢黑

窝——窝苦

迅——迅甜

拧——拧细

这类词缀也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只是构词能力较弱,往往只能构成数量有限的一类形容词,有的只能构成一两个词。

⒉后缀

(1)“腾”

腾——捣腾闹腾摇腾倒腾翻腾折腾

这里的“腾”的使用有一种责备口气的语用色彩,表示一种不太正常的行为。“腾”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读音轻声化。

(2)“娄”“哧”“咕”“悠”“拉”

娄——提娄抖娄划娄

哧——扣哧倒哧抹哧

咕——嘀咕叽咕捣咕

悠——转悠晃悠逛悠

拉——扒拉呼拉沥拉

这类双音词表示动作的随意或幅度小,增强了词语的表现力,具有浓重的蚌埠方言色彩。都是游离性词缀,完全羡馀成分,读音轻声化。

(3)“溜”“乎”

溜——稀溜酸溜滑溜光溜

乎——热乎黏乎邪乎烂乎

“溜”、“乎”都置于形容词后面,在蚌埠方言中具有一致的作用,即与词根搭配使复音词变得形象生动。两者都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溜”、“乎”等还可以构成叠音词缀使用,后面将做具体分析。

①动+巴——眨巴揉巴剁巴撕巴哈巴(吹牛、说假话)

②形+巴——窄巴瘦巴紧巴挤巴

“巴”读音轻声化,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动词中的“巴”有表示动作的迅速、短暂无需过多在意的语用色彩。而形容词中的“巴”则有表达人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多为不满的感情色彩。

上述的这些带后缀的词不少都还可以重叠使用,如:

①带“巴”“娄”“哧”“悠”“拉”等的双音动词都可以连用,表示动作的轻松随意,连续不断。如:

眨巴眨巴揉巴揉巴剁巴剁巴撕巴撕巴

提娄提娄抖娄抖娄倒哧倒哧抹哧抹哧

转悠转悠晃悠晃悠呼拉呼拉沥拉沥拉

②带“乎”“巴”“溜”等的双音形容词可以通过构形,形成以下形式,如:

热热乎乎黏黏乎乎烂烂乎乎

窄窄巴巴瘦瘦巴巴紧紧巴巴

稀稀溜溜酸酸溜溜滑滑溜溜

⒊中缀

(1)“拉”“巴”

拉——布拉条(布条)屋拉牛(田螺)没深拉浅(不知道深浅)

巴——精巴光(不穿衣服)清巴冷(天气寒冷)

“拉”和“巴”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读音轻声化。

(2)“里”

形容词:土里土气糊里糊涂呓里巴症(睡眼惺忪的样子)

胡里捣通花里胡哨罗里巴嗦

拟声词:叽里呱啦稀里哗啦叽里咕噜

“里”没有实义,多出现在贬义词里。读音轻声化,具有游离性,是羡馀成分。

(二)多音节词缀(包括叠音词缀)

多音节词缀均为后缀,附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根后面,但此类词缀同词根的关系不是很紧密,只是后附的拟音词缀或根据语用需要临时粘附上去。

⒈双音节后缀

动+得慌:憋得慌闷得慌闹得慌

形+得慌:重得慌软得慌咸得慌

“得慌”在蚌埠方言中用来表示程度,表现人不安的情绪。“得慌”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2)“咕嘟”“咕囔”“咕囔”

咕嘟——稠咕嘟闷咕嘟热咕嘟

咕咚——黑咕咚热咕咚

咕囔——酸咕囔

(3)“不+B”

酸不唧苦不唧臭不哄傻不乎假不丝甜不嗦

这些词缀的语用效果常常与修辞效果有密切关系。这种表达方式表达出一种通感的效果,加深了词语的附加色彩含义。这类语用化后缀均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⒉三音节后缀

(1)“了+BC”

土了吧唧白了忽拉癔了巴怔软了吧唧

酸了叽歪馊了吧唧苦了吧唧凉了巴叉

(2)“不+ BC”

黑不溜湫凉不唧唧生不拉哜斜不棱登

软不叮当白不呲咧皮不拉塌灰不啦叽

这两类后缀往往表示说话人对事物的不满和厌烦情绪或是对事物情状的描述。这两类语用化后缀均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⒊叠音后缀

一般认为是状态词缀。叠音后缀表示反复和强调。“因为语素反复、音节反复同样是延长语音链的长度,增加语言成分的表达次数,获得特殊的标记提示。形式上的加量带来了表达内容加量。”[6]

上面提到的后缀“溜”“乎”还有“巴”等,重叠使用构成构词形态“溜溜”“乎乎”“巴巴”。这类叠音后缀与单用时一样,均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

如:溜——圆溜溜稀溜溜酸溜溜

乎——热乎乎黏乎乎邪乎乎

巴——干巴巴湿巴巴糊巴巴

有些构形后还可这样表达:稀稀溜溜、热热乎乎、干干巴巴。

有的叠音后缀隐喻某种情态、色彩。这类后缀均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如:

①“绿油油”、“黑黢黢”给颜色以空间,可以成片,可以无边无际;

②“怒冲冲”、“热腾腾”隐喻“怒”、“热”为具体可感的有形物质;

③“硬梆梆”赋予“硬”以实物形象,“梆”使人由木联想到敲击木头的声音;

④“凉冰冰”、“光秃秃”等的喻义就更加明显了。

以上通过对蚌埠方言语用化状态词缀的描述,显示出状态词缀带有某种情态、色彩,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立体感,构成多维表达。状态词缀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形象化的语言特征。这些有浓郁的语体、感情、形象色彩的状态词缀,可以为不同人群、不同语境需要提供多样化的不拘一格的选择,是日常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够表现蚌埠方言的特色的一类词缀。

四、结语

方言词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探究古汉语词缀的发展演变和现代汉语现状有重要的价值。从蚌埠方言的词缀中可以清楚地看见中原官话词缀的特点。希望通过以上对蚌埠方言词缀的介绍能够为皖北方言词缀研究做一些微薄的贡献。

注:[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01第33页

[2].钱曾怡.济南方言词缀研究[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9.03第1页

[3].韩陈其.汉语词汇论稿[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01第357页

[4].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语言文字卷[M].黄山书社,2007年

[5].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M].巴蜀书社,2009.09

参考文献

[1].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08年12月

[3].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M],巴蜀书社,2009年9月

[4].韩陈其.汉语词汇论稿[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5].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语言文字卷[M],黄山书社,2007年

[6].方言词汇调查条目表[M],中国社科院,1991年

[7].郭辉.淮北濉溪方言中的“子尾词”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8月

[8].钱曾怡.济南方言词缀研究[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9].韩陈其.汉语词缀新论[J],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0].马彪.现代汉语状态词缀[J],求实学刊,2008年5月

[11].朱茂汉.名词后缀“子”、“儿”、“头”[J],安师大学报,1982年2月

[12].庞铮.谈“ABB”式形容词中的重叠词缀[J],考试周刊,2009年35期

The Affixes of Bengbu Dialect

Abstract: Bengbu dialect represents most features of the affix of north China dialect clearly. The affix has no meaning, people generally think that “affix is weakening language elements.”“The abundance of affix is an important form that change the Chinese single-syllable words into multi-syllable words. ” In position, the affix can be classified into prefix, infix and suffix. The following essay will try to analyze the affix of Bengbu dialect in phoneticized affix, grammaticalized affix and pragmatic affix and point out the levels of weakening language elements.

Keywords: Bengbu dialect;phoneticized affix; grammaticalized affix; pragmatic affix

安徽蒙城方言

蒙城方言属北方话大方言的淮北话土语群。县境内语音略有差别,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 早在4000年前,夏氏族西迁夏水(今北淝河),本县纪委古老民族的活动地区;夏分天下为九州,本县属豫州,为中原地区的东南部。西晋武帝时侨置蒙县,中原豪族大量的迁徙,带来以河南中北部为腹心地区的中州话。1956年以来,在全县各学校推广普通话,加上历年来,大专毕业生分配本县,干部交流及上海、蚌埠等地知青下放蒙城,本县方言逐渐接近普通话。 声母、韵母 蒙城话属于北方话范畴。有39个韵母、21个声母,与普通话基本相同,但稍有差异。如“药”,普通话读 yaò(要),蒙城话读 yǔe(约)。全境略有差别,县西境常将普通话声母 sh 改换成 f ,如“书”、“水”普通话读 shū、shuǐ ,县西境读 fū 、fěi。县东南境把普通话的声母 f 读作 h ,如“风”,普通话读 fēng ,县东南境读为 hǒng 。1956年推广普通话,蒙城话逐步接近普通话。普通话里声母 z 、c 、s 与韵母 i 连用,叫做整体认读。如 zī(姿)、cī(刺)、sī(私)。蒙城话常把 z 、c 、s 与韵母 i 拼写。如 zì(集)、c ì(齐)、sì(夕)。 声调 蒙城方言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普通话的顺序为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而方言的顺序则是降升调、高平调、中升调、全降调。 方言的调值与普通话悬殊较大。普通话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55、中升调 35 、降升调 214、全降调 51.而方言的调值分别是:高平调 44、中升调 24、降升调 212、全降调 53. 发起声来,普通轻柔高扬,方言则硬重低沉。 蒙城方言与普通话部分汉字读音比较2 词汇 情态用语 可——否定(重声)、肯定(轻声) 擦——戏弄、找茬 乖——小孩听话 旋磨——故意闹人 嗲啦——撒娇(嗲发diě音) 磨牙——小孩打闹 唧喂——叫喊(多形容小孩哭闹) 烧包——过分卖弄 迷瞪——睡一会 呓怔——梦呓 妖野——粗暴、刻毒 左着——抓着 咂摸——品味 腻歪——不耐烦 蒲种——少心眼 不得劲——生病、不舒服 拔豁子——捅了篓子 闲磕牙——闲聊 舍皮赖脸——不知羞耻的乞求 接话把子——插话 时令用语 一门——刚才 早晚?——什么时候 麻似亮——天刚明 麻似眼——天将黑 昨个、今个、明个、后个——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称谓用语 老实头——形容人循规蹈矩 下三滥——无赖 老人精——小孩子像大人一样说话、做事 七叶子、半吊子——差心眼 不上线——不论理、胡扯 砸眼子——死板 搅毛手——蛮不讲理 窝囊废——甘受人欺、不敢抗争 有身子——怀孕 家里人——妇女、妻子 寡汉条子——未婚的成年男子 外头人——成年男子、丈夫 当家的——丈夫 礼盒子——女孩子 泼皮小子、半拉蹶子——男孩 二黄老头(老妈)四、五十岁的男(女) 贱货——人品低下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方言如:

东北话大全

东北话大全 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后入中原。清代鼎盛,人数有数百万。清室灭亡,满族仍存。它先是采用了汉字,后又逐渐采用了汉语。目前,齐齐哈尔北面有个小村子叫“三家子”。据称仍有居民会说满语,小学还有满语课。历史上这里住着计、孟、陶三姓的老百姓,都是满族。不过,现在那里讲满语的年轻人也不多了。我国现存满语档案尚有《满文老档》《满州实录》等上百万件。当前仅有目录。翻译原文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满语有元音音位6个,辅音音位19个。字母40个。另还有拼写外来词的外来音字母。玄烨谕博达礼等人编有满文分类词书,收词一万二千余,按音序排列。黑龙江省有满语研究所。研究满语的出版物有《基础满语概论》、《满语文法会要》等专著。源于满语的汉语词语很多。比如昆虫“蝼蛄”,俗称“喇喇姑”。“嫫嫫”又作“嬷嬷”,指奶娘;“妞妞”又作“妞儿”,指小女孩。老北京人在反驳对方或表示鄙视时,喜用语气叹词——“姥姥”!这个词儿也为源于满语的音译词,词义当然不指外祖母,而表示强烈的“不信、不服”的含意,潜台词是“没门儿、少来这套”。 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还有——啰嗦、喇忽、埋汰、胳肢、

瘆等。例如“啰嗦”指说话、办事不利落。“喇忽”是粗心、疏忽的意思,如“你这个人呐,太喇忽啦!”“骨立”是称赞物品外形精美。东北方言“埋汰”是肮脏的意思。“胳肢”指在别人腋下、脚心等处抓挠,使发痒发笑。“瘆”是害怕、恐怖的意思,如“这个倒霉玩意儿,看着就瘆得慌!” 在清朝时期,呼和浩特的满族全都使用蒙语,而且大都满蒙汉语兼通。辛亥革命后,满族才改说汉语。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以下列举一些,同大家分享。满语蚂螂(蜻蜓,现在依然有人用蚂螂眼来形容眼神不好的人)、懒散(不振作,提不起精神做事)、捅娄子(闯祸)作贱(故意取笑)、埋汰(不干净、脏)胡里巴图(头脑不清楚)、兀里巴图(水不凉不热,比喻办事不利索)、麻利(办事利索干脆)、密得吗德儿(不明不白)、哈喇子(口水)、拉忽(粗心大意)、央计(说好话)、巴不得(盼望以久)、哼多(训斥)、随和(原意劳累现为顺从用来形容好相处)、掰扯(查看、分析)、胳肢(搔腋下)、哈喇味(食物变质有味)、苛答(给人受气)、把仕(匠人)、赤马糊(眼屎)、消停(安静)、糟践(损坏)、折腾(翻来覆去)、瞅(看)、贼呼啦(窃贼,现也常用来形容人不老实,不可信)、汗沓儿(衬衫)、累赘(不利索、负担)勃勒盖(膝盖)、沁(也作`胡沁`意为胡说八道)、姑爷(女婿)、姑娘(女儿)。东北话和北京话中的“满语”对比 东北(满洲)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北京是满人在“关内”的聚

汉语方言全集

汉语诸方言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1)北方方言(即官话) 北方方言占汉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分布在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县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广德县—郎溪县—宣城市—芜湖县北—繁昌县—南陵县东—铜陵县—铜陵市东—青阳县东南—石台县北—彭泽县—湖口县南—九江市南—瑞昌市—长江—黄石市—武汉市南—长江—临湘县—常德市—沅江—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永州—郴州—桂林东—贺州—柳州南—河池南—百色)以北的全部汉族居住区。官话一般分为六大区,即北方官话、秦晋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中部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山东省西部、内蒙古宁城县;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西周分封燕国之前,北京居民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组东胡语支。后来由于黄帝的进入、黄帝之后分封于蓟(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北京开始操天水的陇中方言(黄帝语言);特别是西周建立后,分封宗室于燕(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燕逐渐强大,东胡大部分被驱逐,北京开始操宝鸡的关中方言(周族语言,与炎帝语言类似)。此后,北京也一直是汉族、蒙古语组诸民族(乌桓、鲜卑、契丹)杂居,于是北京官话的东胡烙印逐渐显现,关中色彩则逐渐淡化。辽金元时代,大量少数民族以北京作为首都并驻兵移民,时间长达四百三十年,汉语北京官话加深了与阿尔泰语系的接触,并加强了与东北官话的联系,与汉语中原官话反而在政治上完全分离,处于开放环境中的北京官话发展迅速,成为方言内部分歧最小,语音结构最简单、保留古音最少的汉语方言,时称元大都话,成为现代北京官话的源头。明朝收复北京后,移民一百三十多万各地的汉族人到残破的北京,由于当时汉族人来源不一,汉族移民们都使用已占少数地位的北京汉族土著所使用的元大都话作为通用语言,元大都话与现在的北京官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此后,此后随着元明清三代政治、经济的集中,大量古话文学作品的产生和流传,到了清代中叶,终于使北京语音取代中原雅音的汉语标准音地位。“五四”运动,把白话文的传播和北京语音的推广结合起来,白话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语中的地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东北部分方言及解析 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搁这儿:在这儿。 圪土达:地方。干(gá)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圪土达:这地方。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隔路:性格古怪。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儿:小男孩。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出门子:姑娘出嫁。打八刀:离婚。 老赶:外行。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张三儿:指狼。 麻溜儿的:快点。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来得及。 膈应人:使人觉得烦恼不快活。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老鼻子啦:很多。 丁钯:总是。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 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外屋地:厨房。 喂大罗:水桶(俄语)。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鬼头蛤蟆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贼亮:特别亮。 调理人:骗人 鬼:狡猾 真漆:清楚 呱呱湿:湿透 拽(zhuai三声):装相儿 拉硬:硬撑的意思 大米饭嘎巴:锅巴 皮驴子:摩托车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0、妈妈:妈姨 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你:不明白你的意思。 7、外龙你妈:表示惊讶,并不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 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 12、敲门:靠门! 13、床单:窝单! 14、拖鞋:腮鞋! 15、聊天:郭旦! 16、小孩:侠们! 17、郁闷:搞伤的了! 18、恶心:吐的了! 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 20、漂亮:化的了! 21、爸爸:达答!

22、外公:屋爹 23、外婆:屋奶 24、打架:披架! 25、砸:定! 26、我一脚把你揣死叫:我一板觉给你耸屁的了! 27、我拿个石头砸死你叫:一渣巴订屁你! 28、洗衣服:死嚷 29、厉害:过劲 30、不明事理:不愣 31、换鸡蛋:哄子蛋 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 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 34、太阳:日豆(头) 35、不明事理:不顶龙 36、漂亮:排场 37、干什么:搞红个 38、怎么搞的:讲搞的 39、长一点的:长豪的 40、大哥:大锅 41、大姐:大纪 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 46、有点意思:有好赞!

47、没时间:不得手! 48、场面大:排场! 49、脑子不清楚:拨弄 50、现在:张个 51、钥匙:约赤 52、勺子:唰子,挑子 53、簸箕:戳布 54、鼻涕:龙鼻 55、这里:料块 56、那里:啦块 57、一天的时间:天把 58、谁:哈个? 59、什么:横个、轰个 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 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 62、喜欢:泗洪斯烘 63、按不住:然不住 64、知道了:晓得了 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 66、拖鞋:色鞋、撒鞋 67、不睬你:不优你 68、坏事,恶事:拔屁眼事

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

科技信息2012年第35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0引言 众所周知,汉语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影响是最大的,日本原本是个没有文字的国家,现在使用的日本文字(平假名、片假名、汉字)是在隋唐时期从中国引进的。很多词汇也是向中国学习的过程中引入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到了近代和当代,转变为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与此同时,日语词汇开始反向大量流入汉语中来。在对汉语中外来语的研究中,汉日之间的语言接触最为引人注目。中国研究者余又孙早在1934年发表的《日文之康德哲学译著》、《西周之生涯与思想》、1935年发表的《日本学术名词沿革》等一系列论文中就论述了日语词汇流入汉语的情况。中日战争期间,中国方面对日语词汇的研究一度搁浅。从50年代的汉语规范化和文字改革运动开始,日语外来词的研究又被提起。1958年2月出版的第一部这方面的专著《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用了相当篇幅讨论了来自日语的外来词。同时,《中国语文》1958年2月号也刊登了王立达题为《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一文。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学术研究氛围也逐渐自由起来,对汉语中日语词汇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9年出版的刘凡夫、樊慧颖的著作《以汉字为媒介的新词传播—— —近代中日间词汇交流的研究》,2010年出版的沈国威的著作《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2008年廖正刚、孟瑾的论文《东北文化的肌肤—— —从历史及认知角度看东北方言》,2011年季庆芝的论文《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反输入》等。从这些研究之中,笔者发现学者们对于日语词汇流入汉语这一现象,主要围绕在近代与当代,即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改革开放以后两个时期。而对于在中日战争前后大量流入到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的现象却鲜少有人提及。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使人们能够对这一时期日语词汇的流入有所了解。 1日语词汇进入东北方言的时代背景 语言的接触并不是偶然发生的,通常都会受到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现在被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日语词汇大量进入汉语的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也都有其不同的时代背景。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正是中国还沉浸在中央大国的美梦之中固步自封时,日本已通过明治维新成功转变为近代化国家。一些中国有识之士急于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改变中国现状。所以在这一时期拼命地向日本学习,据研究表明中国的近代新词主要是从日语词汇中得来,具有代表性的是社会、哲学、法律、医学等方面的词汇。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大门敞开了,这就为国人了解世界、学习世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日本的先进科技、动漫、时尚等都吸引着中国人的眼球,于是大量日语词汇再次涌入中国。现在青少年之间风靡的流行语中就存在很多日语词汇。 日语词汇大量流入东北方言主要是在中日战争前后即1905年至1945年期间。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得辽东半岛租借权等一系列权益,由此开始了在中国东北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在殖民统治期间,特别是在伪满洲国成立之后,大批的日本移民迁移到中国东北。一方面日本人在各层次机关担任实质领导人。学校里日本人教师也达到了40%以上。另一方面普通的日本移民则与当地的东北人民一起进行着生产生活活动。因此无论在政界、商界、民间,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交流成了当务之急。所以这一时期的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既有使用在公文书报等出版物中的书面语,又有日常生活中的口语。 2日语词汇进入东北方言的原因 语言的接触,是由人类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引起。日语词汇能够大量的进入东北方言,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政治上,日本对东北实施殖民统治开始,为了“皇民化”得以顺利实现,日本政府提出要从文化领域影响中国人。在文化领域中,国语最具有日本精神,所以对东北人大肆进行日语教育。在日语教育政策中,日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最后和汉语一样成为东北地区的国语。甚至日方规定当时的高等学校(相当于现在的职业高中或者高中)学生毕业时候日语必须要过三级翻译级别,否则不允许毕业。即使这样,当时的教育并满足不了当时的实际需要,所以1940年前后,日本方面提出将同文同种的日本汉字使用到公文的里面。1944年,又制定了“满洲假名”政策。这样,不仅在教科书、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中使用日语,而且专有名词和日常会话中也慢慢渗入日语。 生活上,在民间,大批日本移民与东北人民共同生产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商业买卖的需要,当时的东北人也模仿了日本人的日语。 军事上,由于这一时期正好处于中日战争时期,由于时局需要,很多汉语中没有的军队、警察语言也流通起来。 此外,如果单纯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文化圈,语言的借用和融合也相对方便。 3东北方言中日语词汇的意义与使用 通过对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的分析考察,发现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日语词汇在借用方法上既有直接借用汉字文字的词,又有直接音译假名的词。 借用汉字文字词: 便所:日语汉字“便所”,意思是厕所、卫生间。 果子:日语汉字“菓子”,意思是点心、糕点、糖果。东北方言意思稍有变化,是点心、糕点之类,不包括水果。 落花生:日语汉字“落花生”,意思是花生。 满员:日语汉字“満員”,意思是名额已满,满座。 生徒:日语汉字“生徒”,意思是学生、学徒。 水准:日语汉字“水準”,意思是标准。 才:日语汉字“才”,意思是年龄,岁。东北方言中读作“suì”,医院里使用的较多。 音译假名词: 古鲁码(gǔlúmǎ):“くるま”,意思是汽车。 咖细(kǎxi):“かし”,意思是糕点、点心之类的食物。与“果子”同意。 磨机(mòji):“もち”,意思是粘糕、打糕。 榻榻密(tǎtɑmì):“たたみ”,在东北方言中仍然沿用着,表示床垫、蒲苇草垫。 瓦斯(wǎsi/gási):“ガス”,意思是煤气。现在在东北煤气、天然气都被称为“瓦斯”。 晚霞子(wǎn xiázi):“ワイシャツ”,意思是女式衬衫。 邮便(yóu biàn):“ゆうびん”,意思是邮政、邮件等。人们常说“打邮便”。 虽然像“町、番地、出张、主催、急行券、放送局、厚生科、幼稚园、表题、下记、料、”等等一些日语词汇,于解放后,在中国政府下令规范汉字语言文字规范,禁止“协和语”的使用的情形下,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逐渐消失了。但如上文所列它的痕迹则至今依然可以见到,并已深深融入到东北人民的生活生产之中,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和老年人之间。 4结论 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的殖民统治,确实是不堪(下转第778页) 浅析东北方言中的日语词汇 郭晓颖 (东北大学日语系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人类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和融合现象。由于历史原因,东北方言深受当地各民族语言和周边的俄、日、韩等国语言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东北方言中遗留的日语词汇来论述日语与东北方言之间的渊源及其使用情况。 【关键词】语言接触;东北方言;日语词汇 ○高校讲坛○ 677

史上最强蚌埠方言

史上最强蚌埠方言 一、基本语法: 1.个:“个”这个字在蚌埠话中运用的相当普遍,相当灵活。它不再是普通话中单纯的量词了,已经完全可以当作动词和疑问词使用。 在这句话里“个”相当于“在”。又比如“你个XX(基本上是在骂人)”,“个”相当于“是”。“个起床了?”“个”是一个疑问词,这句话意思是“你起床了没?”想要理解蚌埠话的精髓,“个”这个字很重要! 2.该:“该”不再是动词,而是一个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助词,基本用于问句强调疑问,有了它,我们的蚌埠话会变得更加有感情。 比如“你干啥滴该?”意思是:“你干什么的?”又如,“你个哪来该?”意思是:“你在哪呢?” 3.滴:这个可有可无,基本上相当于“的”,全国很多方言都会用它。 4.熊:蚌埠人对“熊”的感情特深,很多都有“熊”。 I.用于疑问语气:“弄熊来?”意思是:“干什么呢?”PS:这句话一般用于长辈对于晚辈,或者平辈之间,对长辈会觉得不尊重。 II.动词,相当于某些方言中的“凶”,意思是“严厉批评” III.经典词汇:“噎熊”意思是:“拉倒”(含有不尊敬、反感的感情) 关于“噎熊”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传说:据说伟大的茳择明爷爷来蚌埠市视察,到了一个小餐馆门口觉得有点饿了,就问老板娘烧只鸡多少钱。老板娘看都没看,就说一只鸡50。江爷爷觉得有点贵了,就说不吃了。老板娘随口接了一句:“爱吃就吃,不吃噎熊!”江爷爷很纳闷,就问同行的蚌埠地方BOSS:“…噎熊?是什么意思?”地方BOSS不敢说,就说:“…噎熊?是…再见?的意思。”几天后,江爷爷回京了,临行时,他对着车窗外的地方BOSS招手说:“噎熊!噎熊!...” 5.好(读作轻声):也是个助词,没什么意思,相当于南方的“哈、撒”,比如“你别过来好” 6.子(轻声):多用于名词结尾的助词,比如“洋柿子”,“地豆子”(后文有介绍) 7.样(轻声):不太好解释,其中有“样子”的意思,又有句末助词的感觉,但又不完全是,只能举例说明,尽量理解“你看看你跟SB样!” 二、动词:蚌埠话的绝对精髓,特有动词特别得多! 1.kéi:非常country的一个字,MS现在只有乡下和家里的老人家会偶尔提及,但它却是蚌埠话的代表。常用语词组“kéi饭”意思是:“吃饭”。蚌埠人见面打招呼,特别是乡下的,最喜欢说的一句客套话就是:“你可kéi过饭了?”意思是:“你吃过饭了吗?” 2.日摆(有不耐烦的感情):意思是“差遣”。常用例句:“你别没事日摆我!”(如果有人照这样对你说,说明他对你很讨厌了) 3.日厌人:就是“很讨厌,让人厌烦”,没有什么特别的,可以说小孩子,也可以用于对别人的不耐烦。 4.lōu:单个很难解释,但是却运用得很普遍。比如“lōu头打”意思是:“往头上拍”,“lōu脸踢”意思是:“往脸上踢”,“lōu里拐”意思是“往里面拐弯” 5.涛:这个很经典,意思就是用拳头打。经典的例子“lōu脸涛!” 6.迫(pǎi):用脚踹。比如“迫门” 7.乌、夯:用棍子打人。比如“一棍子乌(夯)死他!” 8.呼:I.扇巴掌,比如“别给我热急烧了,惹急了我直接lōu脸呼!” II.用水煮,比如“呼稀饭”,“呼排骨汤” 9.听(tìng):打人(蚌埠人把麻将术语活用到生活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0、妈妈:妈姨 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您:不明白您的意思。 7、外龙您妈:表示惊讶,并不就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 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 12、敲门:靠门! 13、床单:窝单! 14、拖鞋:腮鞋! 15、聊天:郭旦! 16、小孩:侠们! 17、郁闷:搞伤的了! 18、恶心:吐的了! 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 20、漂亮:化的了!

21、爸爸:达答! 22、外公:屋爹 23、外婆:屋奶 24、打架:披架! 25、砸:定! 26、我一脚把您揣死叫:我一板觉给您耸屁的了! 27、我拿个石头砸死您叫:一渣巴订屁您! 28、洗衣服:死嚷 29、厉害:过劲 30、不明事理:不愣 31、换鸡蛋:哄子蛋 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 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 34、太阳:日豆(头) 35、不明事理:不顶龙 36、漂亮:排场 37、干什么:搞红个 38、怎么搞的:讲搞的 39、长一点的:长豪的 40、大哥:大锅 41、大姐:大纪 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

46、有点意思:有好赞! 47、没时间:不得手! 48、场面大:排场! 49、脑子不清楚:拨弄 50、现在:张个 51、钥匙:约赤 52、勺子:唰子,挑子 53、簸箕:戳布 54、鼻涕:龙鼻 55、这里:料块 56、那里:啦块 57、一天的时间:天把 58、谁:哈个? 59、什么:横个、轰个 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 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 62、喜欢:泗洪斯烘 63、按不住:然不住 64、知道了:晓得了 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 66、拖鞋:色鞋、撒鞋 67、不睬您:不优您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初稿)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 绪论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每个地方的方言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经济在变化,生活环境在变化,地方方言也会有所变化。有的地方语音的变化比较大,比如吴方言,“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语音在近年来发生了更多变化,即使是没有受过专门语音训练的苏州人,也能较明显感受到苏州新老派方言发音的区别。”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比较小,普通人能够通过语调感受到区别。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语调判断出说话者是东北人。30~40年代的老人与我们80年代后的年轻人用词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一个纯粹的并且受普通话影响不大的南方老人,几乎是很难听懂东北的老年人所说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东北方言;相反,如果听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后的人说话就会很容易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就是80年代后的年轻人已经把很多古老的比较生僻的地方方言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自觉地排斥了。不过语音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的变化紧密联系着的。”日常生活词汇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最明显。不同类的词汇变化是不同的,变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东北方言的变化方式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词语用法的扩大或缩小;意义的扩大或缩小;词语的消亡;新生的词;词义的转移。 随着东北俗文化的推广,东北小品频频出镜,这也让各个地方的人熟悉了东北方言。但是很多人只是能从语调和句调中听出东北方言的特点,如果从历史经济学角度研究,东北方言的日常词汇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变化尤其明显。词汇的变化以60年代左右的人为一个过渡,他们既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词,也掌握很多新生于八十年代以后的流行语,他们的词汇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很多词已经逐渐消失,这些词大部分都是表现一些日常用品和具体实物的词语,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有些已经被淘汰,比如:巴锯子、电匣子、柪子等,这些事物的淘汰使得相应的词也随之消失。新的科技也引进了新的生活用品,比如:电脑、空调、手机等等。新事物的产生,也伴随地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在东北方言词汇变化中是最为明显的现象。 “词义的演变是指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东北方言的演变也与这个大方向相同:一是城市里面的语言,影响了乡下方言。城市的发展较农村快,接触的新生事物也相对较多。语言的流通性很大,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比农村要高;二是经济发展地区的流行语影响了城市语言。一般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其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就会很多,这样就会带动一个地方词汇的更新。三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蚌埠方言词缀浅析 摘要:蚌埠方言词缀清晰地表现出北方大部分方言的词缀特点。词缀没有实际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词缀是弱化的语素”。“词缀的丰富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缀从所处位置上看,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下面从语音化、语法化和语用化三个方面对蚌埠方言词缀进行分析,并指出各个词缀的弱化程度。 关键词:蚌埠方言;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 附加式构词是汉语合成词构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词缀正是汉语附加式合成词的附加成分,词缀没有实际意义,人们普遍认为“词缀是弱化的语素”[1],是附缀于词根的游离性或半游离性语素,或为显性羡馀成分,或为隐性羡馀成分。“从汉语词汇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词缀的丰富也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转化的一种重要形式。”[2]词缀从所处位置上看,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从词缀的性质而言,大致包括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和语用化词缀。”[3] 语音化词缀,又称语音词缀或音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与原来的读音有所变异。从弱化程度上看,语音化词缀有游离性的,也有半游离性的,因而有的是完全羡馀成分,也有的是半羡馀成分。就普通话而言,音变主要是轻化和儿化,但反过来说读音轻声化的词缀不一定是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在语法方面对由其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具体是指与词根搭配后构成新词,改变了词的性质。语法化词缀中也同样具有游离性或半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或半羡馀成分。语法化后缀读音多为轻声化。语用化词缀是指充当词缀的语素在语用方面对其所构成的派生式复音词产生作用,体现了方言的表达习惯,在使用时临时粘附在词根上,多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语用化词缀中有些是半虚化词缀,具有半游离性,是半羡馀成分,还有一些后缀具有游离性,是完全羡馀成分。词根加上语用化词缀以后,显现出事物的情状,程度等效果。 有的词缀还存在兼类现象,即可以是语音化词缀,也可以属于语法化词缀。 本文所探讨的蚌埠方言,即蚌埠市及周边所属中原官话地带的方言。“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蚌埠方言至今仍保留一些山西、江浙一带的词语。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淮河中下游,是重要的水运和铁路运输枢纽并作为商埠。皖北及苏北、浙江、豫东、鲁南等地人口大量涌入,在北方“侉腔”与南方“蛮音”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以阜宿方言为基础,融入江淮官话和少量吴语成分的蚌埠方言。”[4]方言的交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人员交流,三个因素构成了蚌埠方言丰富多彩的词缀系统,又由于受北方中原官话影响及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蚌埠方言词缀清晰地表现出北方大部分方言的词缀特点。下面从语音化、语法化和语用化三个方

东北话大全

【巴巴儿的】bā bā r 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 【白呲拉骨】bái cī 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 【半潮乱架】bàn cháo làn jià发傻而鲁莽。 【半拉不落】bàn lǎ bù lu?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拉不落,哪有时间出去玩呀。【半拉囫片】bàn lǎ hú piàn ①物体破碎不整或未完全弄碎的状态。②(言语、文章等)不系统、不完整。 【半拉架儿】bàn lǎ jià r 粗通某种技艺;不熟练。车修不太好,我是半拉儿架。 【暴土狼烟】bào tǔ lánɡ yān 尘土飞扬的样子。土道不好,汽车一过暴土狼烟。 【彪楞】biāo lenɡ缺心眼而莽撞。 【破头齿烂】p? tou chǐ làn 破烂不堪,乱七八槽。 【飘轻儿】piāo qīnɡ r (重量)很轻。 【瓢】piáo 平或圆的物体弯曲变形。 【麻爪儿】má zhuǎ r 形容因害怕、惊慌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忙颠儿的】mánɡ diān r di 非常匆忙的。老贱骨头,孙子一要啥,忙颠儿的就买去。【抹不丢儿的】mǒ bu diū r di 害羞,不好意思的样子。 【磨唧】m? ji ①说话啰嗦;②办事不利索,拖泥带水。他那人磨唧,什么干不了。 【没冒儿】m?i mào r 表示有把握;没问题。瞧好吧,没冒儿了,这场球我们准赢。 【蒙登】mēnɡ dēnɡ头脑错乱,不知所措。接到电话我就蒙登了,急忙就往医院跑。 【明睁眼露】mínɡ zhēnɡ yǎn l?u 易见;非常明显。 【木个张的】mùɡe zhānɡ di 形容麻酥酥的感觉。手砸疼了吧?没大事,就是木个张的。【费劲巴力】fai jìn bā lì很费力的;非常不容易。托人费劲巴力给你找份工作,你还不去。 【浮溜浮溜儿的】fū liū fū liū r di 非常满的。他把缸的水挑的浮溜浮溜儿的。 【达称】dá chan 相称(多指人体的各部位之间,人的长相、身份与穿着相适合的情况)。【大头小尾儿】dà t?u xiǎo yǐ r 物体一头儿大,一头儿小。 【胆儿憷的】dǎn r chū di 胆怯;害怕。我不知咋回事,一瞅着官就胆儿憷的。 【得】děi 悠闲自在。干这活可真得,一点都不累。 【掉腰子】diào yāo zi 调皮捣蛋;品行不端;缺德。你这人真掉腰子,是他妈的差劲。【顶壳儿】dǐnɡ k? r 因质量好,能力强而顶用。买南孚电池好,顶壳儿。 【对撇子】duì piě zi 适合心意。我俩对撇子,我俩一组。 【态和】tāi he 态度温和慈祥。 【嘡啷】tānɡ lɑnɡ脏乱;不整洁(多指穿的)。也说“啷嘡”。我单位“春阳”特别嘡啷,但文章写的好。【脦肋】tē le 不修边幅,衣冠不整。 【舔嘴巴舌儿】tiǎn zuǐ bā sh? r 馋诞欲滴,想吃好东西的样子。也说“馋嘴巴舌 儿”。我带着儿了去市场买菜,我发现他看着香肠舔嘴巴舌儿的,但他还不要,虽然我没钱可我一定给他买。 【懊糟】nāo zɑo 懊丧;愁闷;不痛快。真懊糟,看场戏丢400元钱。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 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东北方言更是绚烂多彩。富于传情达意,展现东北人民彪悍、热情、开朗的性格,可以说东北话就是东北人性格的一种外在展现。今天,先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东北方言词汇,供各位鉴赏和学习,将来在到东北旅游,也就不需要翻译啦。昨天还有朋友说,除了照片以外什么都没看懂,这回不要紧了,有以下词汇垫底,再多的东北话也能看懂和听懂啦。 四级东北话词汇: 1,喇子:塑料水桶 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人参,引申指能力差的人。 4,苞米:玉米 5,被垛: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陡峭的石头山 8,喝咧:唱歌 9,喇忽:遇事疏忽 10,列巴:面包 11,母们:我们 12,那嘎哒:那个地方 13,干哈:干啥 14,稀罕:喜欢 15,贼:非常和特别,很 16,犊子:混蛋 17,扯犊子:闲扯、不干正经事 18,埋汰:脏 19,的瑟:不务正业或臭美XX免费论文大全20,整个浪儿:全部 21,随份子:随礼,随人情 22,松明子:含松脂的木柈儿 23,水筲: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24,双棒儿:双胞胎 25,甩剂子:发脾气 26,上外头:上厕所 27,上赶着:主动 28,善茬子:指软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痴呆的样子 30,傻拉吧唧: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31,扫帚疙瘩:磨残的扫帚 32,赛脸:小孩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3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胳应:讨厌 36,嘎咕: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38,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39,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40,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玻凌儿盖:膝盖 42,做喔:立刻 43,麻溜:快点 44,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拨弄45,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46,得意:喜欢。 47,掰扯:理论、研究,分析,计算,说道理48,白唬: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4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50,刺挠:身上痒。

五河方言

五河话四级考试———★——中国标准话语言研究中心五河命题组准考证号___ 姓名__ ____ 座位号____ 本份试卷分为选择题,简答题两部分.本试卷共有30 道小题,总分150 分,标准答题时间15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A、B、C三个供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根据题目选择意思最近的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4分) 1.许清()A.形容河水清澈 B.形容女孩长的漂亮 C.说明一个人清白2.不吱生拉() A. 夹生饭 B.不说话 C.表示行动一点声响都没有 3.格斯() A.跳蚤的别称B.骚别人的痒痒处 C.跳舞 4.我的孩类() A.胎儿 B.男孩 C.女孩 D.语气助词 5.掉毛灰() A.聪明 B.很脏 C.掉毛了6.皮脸磨牙() A.做鬼脸 B.长的怪样子子 C.形容人调皮捣蛋D.嘻闹7.稀里斜歪() A.形容人不正经 B.形容人长的丑 C.形容东西没放正8.闷屁塞炕()A.形容生病大样子B.身体缺陷 C.形容垂头丧气的样子9.灰浪土起() A.形容吸烟时的烟气B.空气中灰尘飞舞的样子 C.狼狈不堪的样子10.刀菜() A.用刀切菜B.用筷子夹菜 C.一种野菜11.雀癍() A.一种小鸟 B.麻雀 C.黑痣12.咕尺咕尺()A.活动活动 B.喝水的声音 C.用胶水粘东西13.麻狼带()A.形容人很厉害 B.很结实的带子C.口袋D.快坏了的带子14.不择食()A.饿了 B.心里不舒服 C.不挑剔15.耳不丝脏()A.很脏 B.一点也不脏 C.西面很干净16.脚达车()A.上车 B.自行车 C.刚刚才做17.尖雀( A.一种小鸟B.捕杀鸟 C.形容人老奸巨猾18.溜门子() A.走进屋里B.到别人家玩 C.向屋里跑19.显的活嚎() A.和人比赛吼叫 B.惨烈的叫声 C.讽刺一个人没本事还乱显派20.生人盖() A.形容一个人硬充好汉 B.不认识的人 C.形容人的脸很圆21.布楼() A.用嘴咬一个物体 B.用脚踢一个物体C来回拨动一个物体22.赶爽代? ()A.赶路快 B.形容非常快乐 C.做啥23.烧少世道() A.不正劲 B.少了点什么 C.在干什么24.张及() A.人名 B.形容伸开双手C.关系好25.张倒()A.形容人滑倒了 B.不正常 C.人名二.简答题(请根据具体语境回答下列问题,共计3小题,前两题每小题10分,个、第三题30分。) 1.请根据所给五河口语单词填出所对应的普通话游戏(10分) (1)摔皮卡_____ (2)摔炮肠_____ (3)干老瓦______ (4)大刀砍______ (5)藏老梦梦________ 2.请根据所给五河口语单词造句,要有创意(10分) (1).也雄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倒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磨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所给五河口语短文用普通话表述出来,100字以内(30分) (1).早清起来,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 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完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15分)(2).五河一中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月(月读三声).于是, 我去他们锅屋瞅瞅, 心恍哪个少熊孩子脏盐脏地这么舍种?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 个脸又呼又pai,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 我一咂混:"上" ,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 是五河地, 于是, 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 把他揍地合嚎拉显,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 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 …… 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 未来十年内将要消失的词: 勒特:le-3 te 不利索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二椅子:不男不女 扒瞎:说谎 呲哒: ci-1 da训斥

安徽方言

安徽方言“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之一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家话。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作畲话。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所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 1、皖北中原官话:阜宿方言。 分布在准河以北和沿准南岸的一部分市县,淮河以北只有怀远属江准官区,其他县市都属中原官话区。它们是;砀山、萧县、毫州市、涡阳、界首市、太和、利辛、蒙城、临泉、阜阳(颍东、颍泉、颍州)、阜南、颍上、淮北市、濉溪、宿县、宿州市、灵壁,金寨城关及北部,霍邱,凤台、寿县、蚌埠市、固镇、凤阳、五河、泗县(县东部除外) 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和长丰县下塘集以北地区。 其语言特点:声母n与L不混,韵母和普通话韵类关系对应较为一致,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语法上普通话的“不知道”说成“知不道”。 2、皖中江准官话 江淮官话。其语音特点:n与L不分,en和eng不分,in和ing不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5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选择疑问句如“你去不去”在境内说成“你可去”? 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部。淮北的怀远话,沿江南岸的城市,以及皖南少数县市的城区,了属于这个方言区。它通行于怀远(城区))、淮南市、长丰、定远、嘉山、天长、来安、滁州市、全椒、肥东、合肥市、肥西、六安市、霍山、舒城、巢湖、含山、和县、无为、庐江、桐城、枞阳、安庆市、马鞍市、当涂、芜湖市、繁昌(荻港镇)、铜陵(市区)、铜陵县(安平、董店、大通)、池州市、东至(大渡口、姜坝)、南陵(城区)、青阳、广德(城区)、郎溪(城区)、宣州市(市区)、芜湖县(湾址)、泾县(童疃)、旌德(蔡家桥)等地。 这此地区的江淮话统属于江淮官话的洪(泽湖)巢(湖)片方言。 3、皖西赣语:潜怀方言。 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等地的话。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以岳西话为代表,通行于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西部及东南角)等地。传说境内先民系明朝初年从江西吉安地区迁来。其语音特点:古全浊声母今已清化、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都读送气声母;古寒、桓两韵见溪声母的字今音韵母相同;古咸、衔两韵的端系声母字的韵母今音也相同。有阴平、阳平、阴去、阳去、上声和入声6个声调。语法上普通话的“给我报纸”说成“把报纸我”。它们统属于赣语中的怀(宁)彭(泽)片方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