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含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优质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魔术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圆的基本特征,学习用圆形物品制作魔术圈,探索圆形的变换和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魔术圈,提高对圆形的感知和创造力。
3. 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探究,分享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学习制作魔术圈。
难点:运用圆形进行创意组合,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品(如瓶盖、硬币等)、魔术圈范例、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学具:每组一份圆形物品、剪刀、胶水、彩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魔术圈,引发幼儿兴趣,讨论魔术圈的形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
2. 教学活动(1)认识圆形教师出示圆形物品,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圆形的特征,如边缘光滑、没有角等。
(2)制作魔术圈a.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步骤。
b. 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探索圆形的变换和组合a.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b. 幼儿动手尝试,将圆形进行变换和组合,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组幼儿作品,讲解如何将圆形变换成其他图形,如半圆、扇形等。
4. 随堂练习幼儿用圆形物品进行创意组合,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圆形2. 板书内容:圆形特征:边缘光滑、没有角魔术圈制作步骤圆形的变换和组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物品制作一个创意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生活中寻找其他形状,探索形状的变换和组合。
b.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共同制作创意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活动中的认识圆形和制作魔术圈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引入环节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需重点关注。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精品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认识圆形,了解圆形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学会用圆形组合出不同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学会用圆形组合出不同图案。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圈、圆形物品、教学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魔术圈展示一个简单的魔术,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魔术圈的特点。
2. 认识圆形(10分钟)(1)教师展示圆形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教师通过课件讲解圆形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
3. 寻找生活中的圆形(5分钟)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圆形物体,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4. 创意组合(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圆形组合出不同的图案。
(2)幼儿动手操作,尝试用圆形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5. 互动交流(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创意,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圆形的特点,圆形组合图案。
2. 《魔术圈》。
3. 配图:魔术圈、圆形物品、创意组合图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组合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并涂上颜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其他形状,尝试用不同形状进行创意组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3. 作业设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让幼儿认识圆形,学会用圆形组合出不同图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魔术圈》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中的第2节《魔术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圆的基本特征,掌握圆的简单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是一种闭合的曲线,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制作圆形。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基本特征及其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以及圆的制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等)、直尺、圆规、剪刀、胶带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等)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圆形。
2. 讲解圆的基本特征(10分钟)讲解圆是一种闭合的曲线,介绍圆的半径和直径,让幼儿通过观察教具,加深对圆的认识。
3. 示范圆的制作方法(10分钟)利用圆规和彩纸,现场演示如何制作一个完美的圆形,同时讲解制作技巧。
4. 课堂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使用学具制作自己的魔术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制作的魔术圈,讲解一个关于圆的简单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圆形图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圆的基本特征2. 圆的半径和直径3. 魔术圈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美丽的圆形图案。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圆的认识和制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教学目标:1. 了解魔术圈的概念,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魔术圈教具一套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3. 计时器教学内容:一、魔术圈的认识(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魔术圈的概念,展示魔术圈教具。
2. 邀请幼儿观察魔术圈的特点,引导幼儿发现魔术圈的奥秘。
二、魔术圈的制作(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魔术圈的制作方法,展示制作过程。
2. 邀请幼儿动手制作魔术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魔术圈的演示(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魔术圈的制作过程,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2. 教师进行魔术圈演示,展示魔术圈的神奇效果。
四、魔术圈的游戏(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魔术圈游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和游戏体验。
2. 邀请幼儿提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小结,强调魔术圈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魔术圈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制作技巧和创意水平。
六、魔术圈的探索(10分钟)1. 教师提出魔术圈探索任务,邀请幼儿分组进行探索。
2. 引导幼儿发现魔术圈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化,鼓励幼儿记录观察结果。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魔术圈的秘密(5分钟)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探索成果,引导幼儿发现魔术圈的秘密。
2. 教师讲解魔术圈的秘密原理,解释魔术圈的变化原因。
3. 邀请幼儿提问,教师解答幼儿的疑问。
八、魔术圈的创意展示(10分钟)1. 教师提出魔术圈创意展示的任务,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创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科学》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魔术圈》。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了解圆的组成部分,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圆的相关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圆的组成部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自信的品质,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基本特征、组成部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难点: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圆的相关实践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圈、圆规、直尺、白板、卡片、磁性贴图。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魔术圈,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邀请幼儿观察魔术圈,引导幼儿发现圆的特征。
2. 讲解圆的基本特征(5分钟)(1)教师通过卡片、磁性贴图等形式,讲解圆的组成部分。
3. 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5分钟)(1)教师示范使用圆规和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
(2)幼儿分组操作,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魔术圈》2. 内容:(1)圆的基本特征(2)圆的组成部分(3)圆的周长和面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一个圆,并标注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2)找出生活中的圆,并与同伴分享。
2. 答案:(1)周长: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2)面积: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关注幼儿对圆的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难点:帮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准备:1. 魔术圈教具一套。
2. 记录卡若干张。
3. 彩色笔若干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魔术圈,引发幼儿对魔术圈的兴趣。
2. 探索魔术圈的变化规律:a. 教师演示魔术圈的变化过程,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找出变化规律。
b. 幼儿分组操作魔术圈,观察并记录变化规律。
c.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各自找到的变化规律。
3. 总结魔术圈的变化规律:a.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总结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b. 教师出示记录卡,让幼儿用彩色笔绘制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五、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的魔术现象。
2. 环境创设:教师将魔术圈的教具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自主探索。
3. 教学游戏:教师设计魔术圈主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探索魔术圈变化规律时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能否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3. 关注幼儿在教学延伸活动中是否能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游戏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和时间。
2. 教师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
3. 教学活动是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魔术师到幼儿园进行魔术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魔术的魅力。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让幼儿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
3. 开展家庭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动手操作,增进亲子关系。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魔术圈教具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2. 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波动,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幼儿园大班科学《魔术圈》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魔术圈的玩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3、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魔术圈的弹性和形变,初步了解弹性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幼儿发现魔术圈的多种玩法,理解弹性的概念。
2、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魔术圈的弹性特征。
三、教学准备1、各种颜色和大小的魔术圈若干。
2、相关的实验道具,如木板、夹子等。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神奇的魔术圈,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拿出魔术圈)2、初步探索(7 分钟)(1)将魔术圈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自由地摆弄和观察。
(2)提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魔术圈可以怎么玩?”(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如拉伸、扭转等。
3、深入探究(15 分钟)(1)实验一:用手拉伸魔术圈引导幼儿用手将魔术圈拉长,然后松手,观察魔术圈的变化。
提问:“当我们把魔术圈拉长后,松手会怎么样?”(2)实验二:将魔术圈固定在木板上用夹子将魔术圈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用手拉,然后松手。
让幼儿观察魔术圈的恢复情况。
提问:“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4、理解弹性概念(10 分钟)(1)结合实验,向幼儿讲解弹性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发现魔术圈被拉长或者压缩后,它还能恢复原来的样子,这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就叫做弹性。
”(2)让幼儿寻找身边具有弹性的物品,如橡皮筋、弹簧等。
5、创意玩法(10 分钟)(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魔术圈创造出更多的玩法。
(2)幼儿分组进行创意玩法,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6、总结(5 分钟)(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玩法。
(2)总结本次活动,再次强调魔术圈的弹性特点。
五、活动延伸1、在科学区投放更多的弹性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
2、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具有弹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魔术圈》。
该章节主要介绍圆形的特征和运用,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使幼儿认识圆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特征;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特征;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圆形卡片、绳子、彩笔、画纸等;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圆形卡片、绳子、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圆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然后,教师用绳子围成一个圆形,让幼儿触摸感受圆形的特征。
2. 自主探索(10分钟)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用彩笔在圆形卡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特征,如:圆形的大小、颜色、线条等。
3.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张圆形卡片。
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自己画的图案,共同完成一张具有创意的圆形作品。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和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夸赞作品的创意和圆形特征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圆形特征:大小、颜色、线条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卡片制作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
答案:如制作一个圆形蛋糕、地球等。
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圆形物品,画出它们的特征。
答案:如观察自行车轮子、太阳等,画出它们的大小、颜色、线条等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使幼儿认识了圆形,了解了圆形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流良好品质。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幼儿可以继续观察身边的圆形物品,深入了解圆形的应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第三单元“有趣的图形”,具体内容为“魔术圈”章节。
通过引导幼儿探索魔术圈的奥秘,让幼儿认识圆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圆形的绘制方法,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圆形的绘制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及其绘制方法。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魔术圈、画纸、画笔、剪刀、双面胶等。
2. 学具:每组一套魔术圈、画纸、画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魔术圈,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魔术圈,讨论其形状、特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2)教师示范绘制圆形,讲解绘制方法。
(3)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绘制圆形,加深对圆形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分析。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示范操作。
(3)幼儿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独立完成练习题目。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幼儿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魔术圈2. 板书内容:(1)圆形的基本特征(2)圆形的绘制方法(3)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画纸上绘制一个圆形。
(2)用剪刀剪下圆形,贴在另一张画纸上,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魔术圈的引入,成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魔术圈”的制作与探索。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让他们了解圆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圆形。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圆形的基本特征,学会用词语描述圆形。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魔术圈模型、圆形物品(如瓶盖、硬币等)、彩色笔、剪刀、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魔术圈材料包(包括圆形纸片、胶棒、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魔术圈模型,引起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观察、触摸魔术圈,引导幼儿发现魔术圈的形状是圆形。
2. 例题讲解(1)教师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圆形,如“圆滚滚”、“没有角”等。
(2)让幼儿尝试用词语描述圆形。
3. 随堂练习(1)分发圆形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教师指导幼儿用彩色笔在圆形纸上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
4. 动手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用圆形纸片制作魔术圈。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1)每组展示制作的魔术圈,其他组幼儿评价、欣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魔术圈2. 板书内容:圆形的基本特征描述圆形的词语魔术圈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纸片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魔术圈。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圆形物品,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2)开展“圆形创意画”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圆形进行创作。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魔术圈》。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圆的基本概念,了解圆的特性,探索圆的变换规律,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知道圆是一种闭合的曲线,了解圆的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的变换规律,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概念,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圈模型,圆形物品(如硬币、瓶盖等),白板,圆规。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圆形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魔术圈模型,引发幼儿对圆的兴趣。
讲解魔术圈的特点,引导幼儿发现圆是一种闭合的曲线。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圆形物品,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圆。
讲解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了解圆的特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分享观察结果。
动手操作:用圆规和画笔在画纸上画出圆形,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4. 探索圆的变换规律(10分钟)讲解圆的变换规律,如旋转、缩放等。
5.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讲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轮、地球等。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物品,培养幼儿观察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圆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如何用圆形物品进行创意设计。
六、板书设计1. 《魔术圈》2. 内容:圆的基本概念圆的特性圆的变换规律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物品进行创意设计,要求至少包含三个圆形元素。
2. 答案:示例:设计一个圆形时钟,包含时钟表盘、时针和分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认识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图形》,详细内容为“魔术圈”的制作与探究。
通过该活动,让幼儿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能识别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魔术圈,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同伴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能制作出简单的魔术圈。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物品(如瓶盖、硬币等)、魔术圈模板、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圆形物品、魔术圈模板、剪刀、胶水、彩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 制作魔术圈(10分钟)a. 教师发放魔术圈模板,讲解制作步骤。
b.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制作魔术圈,期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合作。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出示一个完成的魔术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b. 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如何用圆形物品制作出更多有趣的魔术圈。
4. 随堂练习(5分钟)a. 幼儿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魔术圈。
b.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a.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魔术圈2. 内容:圆的基本特征、制作步骤、魔术圈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圆形物品制作一个独特的魔术圈。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明天上课时带来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魔术圈,让幼儿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方面,还需加强。
大班科学优质课优质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环形的基本概念,学会制作魔术圈,并运用其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使其体会到科学的神奇与奥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形的基本概念,魔术圈的制作与探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环形的特点及魔术圈的神奇之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环形模型,魔术圈制作材料(剪刀、彩纸、胶水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环形模型,魔术圈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环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环形物体,激发学生对环形的兴趣。
2. 环形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讲解,让学生理解环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特点。
3. 魔术圈制作(10分钟)分组进行魔术圈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4. 魔术圈探究(10分钟)学生运用自制的魔术圈进行探究,观察其神奇之处,思考原因。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结合魔术圈的特点,讲解相关例题,并进行随堂练习。
7. 拓展延伸(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探究环形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环形的概念与特点2. 魔术圈的制作方法3. 魔术圈的神奇之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魔术圈,思考环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并尝试举例说明。
2. 答案:例如,自行车的轮子、手表的表盘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分享等环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环形的基本概念及魔术圈的神奇之处。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环形概念讲解3. 魔术圈制作4. 魔术圈探究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6.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环形物体的共同特征,为理解环形概念打下基础。
2024年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魔术圈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魔术圈的玩法和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魔术圈中的科学奥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具:魔术圈、视频演示、PPT课件。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魔术圈。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魔术圈,引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上前尝试操作魔术圈,感受其变化。
2.探索魔术圈(1)教师演示魔术圈的基本玩法,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
(2)幼儿分组操作,探索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3.发现规律4.拓展延伸(1)教师展示魔术圈的高级玩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幼儿尝试创意玩法,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幼儿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6.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课后继续探索。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魔术圈这一趣味性教具,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实录1.导入环节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魔术圈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魔术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吧!2.探索魔术圈环节师:请大家观察一下,魔术圈有哪些特点?谁能上来示范一下魔术圈的基本玩法?3.发现规律环节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魔术圈有什么规律吗?请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4.拓展延伸环节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魔术圈的基本玩法,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尝试一下创意玩法。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魔术圈,大家表现得都很棒。
现在请大家互相评价一下,分享一下学习心得。
6.课堂小结环节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魔术圈的基本玩法和变化规律,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探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有趣的玩法。
大班科学魔术圈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科学教材《魔术圈》。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魔术圈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以及相关的科学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魔术圈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其能够发现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出自己的魔术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魔术圈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难点:发现魔术圈的变化规律,创造出自己的魔术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圈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绳子。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魔术圈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神秘的魔术圈,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魔术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剪裁、拼接、绑绳等步骤。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
4. 动手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自己动手制作魔术圈。
5. 观察与发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魔术圈的变化规律,鼓励幼儿发现并表达出来。
6. 创意展示:幼儿用自己的魔术圈进行创意表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魔术圈的制作步骤:1. 剪裁彩纸2. 拼接魔术圈3. 绑绳子魔术圈的变化规律:1. 观察变化2. 发现规律3. 表达出来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本关于魔术圈的画册,记录下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和变化规律。
答案:画册中应包括魔术圈的制作步骤、变化规律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2. 回家后,向家长展示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和表演,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
答案:家长应在幼儿的引导下观看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和表演,并在结束后给予鼓励和肯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魔术圈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魔术圈技巧。
2024年大班科学魔术圈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单元“有趣的魔术圈”,主要围绕魔术圈的制作与探究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二节“魔术圈的奥秘”,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魔术圈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魔术圈的奥秘,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魔术圈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魔术圈模型、彩纸、剪刀、双面胶、记号笔等。
2. 学具:每组一套魔术圈材料,包括彩纸、剪刀、双面胶、记号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魔术圈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操作,让其他幼儿观察并思考魔术圈的奥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魔术圈的制作过程,强调重点步骤。
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魔术圈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魔术圈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完成后,邀请一组上台展示并分享制作经验。
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魔术圈的原理2. 魔术圈的制作过程3. 魔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魔术圈,并思考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魔术圈的原理和制作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魔术圈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其他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同时,组织一次魔术圈制作比赛,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魔术圈的原理及其应用。
2024年大班科学魔术圈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魔术圈》,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魔术圈的基本结构,学习通过简单的操作将魔术圈变成不同的形状,探索魔术圈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魔术圈的基本结构,知道魔术圈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变成不同的形状。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感受科学魔术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操作魔术圈,探索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认识魔术圈的结构,学会将魔术圈变成不同的形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魔术圈、展示图、教学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魔术圈、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看一个有趣的魔术表演,展示魔术圈变成不同的形状,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大家觉得这个魔术圈神奇吗?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2. 讲解魔术圈的结构与操作方法(10分钟)展示魔术圈,讲解其结构,引导幼儿观察。
分步骤讲解如何将魔术圈变成不同的形状,并示范操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魔术圈形状为例,引导幼儿分析如何操作才能变成另一个形状。
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答案。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分组操作魔术圈,尝试将其变成不同的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强调操作时要细心、耐心,注意观察。
六、板书设计1. 魔术圈结构图2. 魔术圈变形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魔术圈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并画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魔术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变形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科学魔术表演活动,邀请家长参加,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科学魔术技能。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魔术圈,探索背后的科学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科学探索》第四章第二节《魔术圈》。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魔术圈的活动,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发现圆圈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操作魔术圈,发现圆圈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魔术圈的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到魔术圈的变化规律,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圈教具一套、彩笔、画纸。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魔术圈教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魔术圈教具,引导幼儿观察魔术圈的变化。
2. 观察与操作: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操作魔术圈,让幼儿自己发现魔术圈的变化规律。
3. 探索与发现: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魔术圈的变化过程,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变化规律。
5. 合作与创作: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合作创作,让幼儿用自己的魔术圈教具创作出不同的变化图案。
六、板书设计魔术圈的变化规律1. 圆圈变大变小2. 圆圈变多变少3. 圆圈变出不规则形状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魔术圈的变化规律,并尝试与家长一起创作魔术圈图案。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相机记录下幼儿创作魔术圈的过程和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魔术圈的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在操作和探索中发现了魔术圈的变化规律,并在合作创作中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创作魔术圈,如用纸折、用线串等,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魔术圈的变化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观察与操作环节1. 教师在展示魔术圈教具时,应尽量放慢速度,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仔细观察。
大班科学魔术圈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魔术圈教材第四章《探索神奇的圈》,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魔术圈的结构特点,探索魔术圈的神奇现象,动手制作简单的魔术圈,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魔术圈的结构特点,掌握其基本原理。
2. 学会制作简单的魔术圈,并能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魔术圈的原理理解,动手制作和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认识魔术圈的结构特点,掌握基本原理,学会制作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术圈模型,实验器材(绳子、尺子、剪刀等)。
学具:学生用书,实验材料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已完成的魔术圈,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其功能。
(2)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验证魔术圈的神奇现象。
2. 例题讲解(1)讲解魔术圈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其原理。
(2)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解释魔术圈的神奇现象。
3. 动手制作(1)发放实验材料包,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魔术圈。
(2)在制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魔术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结果。
(2)分享实验成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魔术圈,使其具有更多功能?六、板书设计1. 魔术圈的结构特点2. 魔术圈的神奇现象3. 魔术圈的原理4. 魔术圈的制作步骤5.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新功能的魔术圈,并记录实验过程。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给予评价和建议。
2. 作业题目:思考魔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
答案:根据学生的短文内容,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魔术圈的制作原理,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2)鼓励学生将魔术圈与其他科学知识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含反思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操作,初步了解莫比乌丝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魔术圈》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莫比乌丝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2、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3、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一把剪刀、一个有一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个有两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张没有线的莫比乌丝圈、记号笔2、视频仪、PPT课件、二张长方形纸(两面不同颜色)、双面胶、剪刀、记录卡、有三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块布。
活动过程:一、导入:纸圈变魔术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变魔术,你们愿意吗?这是一张纸,请你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幼1:是个长方形的纸条(恩,回答的真好,是从纸条的外形来说的)幼2:是一面白色,一面彩色的纸条。
(真棒,是从纸条的颜色来说的)幼3:纸条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线。
师:请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滑滑的)2、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纸。
现在我就要来变魔术了,你们看仔细了哦。
(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彩色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彩色纸盖在上面,变成一个普通的圈,展示给幼儿看)3、师: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啊?幼1:一个圆圈圈。
幼2:像个汽车轮胎。
(恩,回答的真形象,像个轮胎,也是圆圈圈)4、师:那如果我们用剪刀沿着圈上面的黑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呢?幼1:变成一个长方形的纸。
幼2:变成两个圈。
5、师:好的,那你们来看老师剪一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利用视屏仪,教师一边操作,一边告诉幼儿怎样沿着黑线剪纸圈)我们先把纸圈接口的地方叠起来,沿着黑线剪一个小口子,然后把小剪刀张开,伸进小口子沿着黑线慢慢地剪,剪得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剪刀手,你们看变成什么了呀?教师出示剪下的两个圈。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含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操作,初步了解莫比乌丝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了解莫比乌丝圈的特点,感受其神奇的变化
2、在操作活动中能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魔术圈》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把剪刀、一个有一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个有两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张没有线的莫比乌丝圈、记号笔
2、视频仪、PPT课件、二张长方形纸(两面不同颜色)、双
面胶、剪刀、记录卡、有三条等分线的莫比乌丝圈、一块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纸圈变魔术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陈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变魔术,你们愿意吗?
这是一张纸,请你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幼1:是个长方形的纸条(恩,回答的真好,是从纸条的外形来说的)幼2:是一面白色,一面彩色的纸条。
(真棒,是从纸条的颜色来说的)幼3:纸条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线。
师:请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滑滑的)
2、师: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纸。
现在我就要来变魔术了,你们看仔细了哦。
(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彩色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彩色纸盖在上面,变成一个普通的圈,展示给幼儿看)
3、师:小朋友来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啊?
幼1:一个圆圈圈。
幼2:像个汽车轮胎。
(恩,回答的真形象,像个轮胎,也是圆圈圈)
4、师:那如果我们用剪刀沿着圈上面的黑线剪开会变成什么呢?
幼1:变成一个长方形的纸。
幼2 :变成两个圈。
5、师:好的,那你们来看老师剪一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利用视屏仪,教师一边操作,一边告诉幼儿怎样沿着黑线剪纸圈)我们先把纸圈接口的地方叠起来,沿着黑线剪一个小口子,然后把小剪刀张开,伸进小口子沿着黑线慢慢地剪,剪得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剪刀手,你们看变成什么了呀?
教师出示剪下的两个圈。
幼:变成了两个圈。
6、师:恩,变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圈。
二、感受莫比乌丝圈的不同
1、师:陈老师这次还要变一个圈,这是和刚才一样的包装纸,仔细观察,这次我是怎么做的!看看这个圈和刚才那个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教师在视屏仪下演示,一头粘上双面胶,另一头扭一下,白色一面盖在彩色一头的上面,展示给幼儿看)幼1:现在这个圈扭了一下,刚才那个没有。
幼2:现在这个圈接口的颜色不一样的。
(回答的真棒!)三、变化莫比乌丝圈
(一)两等分的莫比乌丝圈
1、师:如果我还是用方才的方法用剪刀沿着中间的黑线剪开纸圈,会变成什么样子?
2、师:我我这里有一张记录卡,?表示小朋友猜想的,剪刀形状是我们实验的结果,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幼1:变成两个圈幼2:变成一个大圈那到底会变成什么呢?等一会小朋友可以用陈老师刚才教你的方法去剪一剪,然后看一看,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哦,现在请开始!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并嘱咐幼儿该这样来剪这个圈。
(播放音乐)3、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1:还是一个圈师:那我们比较一下,比原来的大还是小啊?
幼2:要比原来的大。
教师在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的结果:变成了一个大圈。
小结:这个圈真神奇,沿着中线剪开,变成了一个卷着的大圈,这个圈比原来的圈要细一点,有两个接头,颜色交替。
(二)三等分的莫比乌丝圈教师出示一个三等分的纸圈
1、师:我们来看看,这个纸圈上有几条黑线啊?
幼:两条
2、师:那如果我们也沿着黑线把纸圈剪开,猜一猜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幼1:变成3个圈圈幼2:变成4个圈圈教师把幼儿的猜想记录在记录表中,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嘱咐幼儿如何来沿着线剪。
师:小朋友都猜了那么多,请你们用刚才的方法沿着一条黑线剪开,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3、师:小朋友看看自己剪的纸圈变成什么了呀?
幼1:两个圈圈师:什么样的两个圈圈啊?一样大小吗?
幼2:不一样大小的,而且是两个圈圈连在一起的。
师:恩,变成了一大一小连着的2个圈。
四、感受莫比乌丝圈的原理
1、师:这个魔术圈真神奇,我们都是用剪刀沿着黑线剪开,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呢?(引导幼儿观察黑线)答案真的是在黑线上,那这个黑线又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找一找?
2、提出要求: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魔术圈,等一会请你们任意找一个地方为起点在纸圈上开始画线,最后还要回到起点,画完以后请你看一看,这两个圈上的线有什么不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反馈操作结果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幼:普通的圈上只有彩色的上面有线,魔术圈上彩色和白色的上面都有线。
小结:对,这个就是魔术圈的秘密,普通圈有彩色和白色两个面,所以我们从起点到终点只能画在白色面或者是彩色面上,而魔术圈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彩色和白色上面都能画到。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
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
而且,在教学活
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
更简单地说,它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魔术是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巧妙综合视觉传达、心理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刑侦学、表演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的高智慧的表演艺术。
抓住人们好奇、求知心理的特点,制造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现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