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茨曾经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发展经济学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经济发展上的创新是由:A.马歇尔提出的B.托达罗提出的C.斯密提出的D.熊彼特提出的2.发展经济学是:A.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D.研究后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科学3.经济发展是:A.工业化过程B.城市化过程C.农村化过程D.手工业发展过程4.隐蔽性失业是:A.失业B.有工作岗位但不愿意就业C.伪装失业D.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愿意工作的时间5.制度构成包括:A.非正式约束B.正式约束C.制度实施机制D.人们的思想6.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收支顺差说B.绝对利益学说C.剩余产品出路学说D.比较利益学说7.不可再生资源包括:A.粮食B.铁矿C.石油D.森林8.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A.家庭经营的农场形式最好B.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最好C.大型股份制公司制企业最好D.国营农场体制最好1二、辨析题(每题6分,共24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2、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3、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小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
4、“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试述两缺口模型是如何论证利用外资的必要性的。
4、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
发展经济学试题一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D 2C 3AB 4ACD 5ABC 6D 7BC 8A二、辨析题(每题6分,共24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答:错误。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
舒尔茨和他的人力资本理论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的是舒尔茨。
他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
同时,他发现工人工资大幅度增长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释。
他将这一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的结果。
于是,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学说,其中心论点就是,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所谓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
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可以交易。
而企业,就是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契约关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一些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把劳动力看做是一种被动的、只能为资本所雇佣的要素,而是提出了劳动同样是资本的看法。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
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减少投资量。
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投资比例。
在二者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必须追加投资量不足的方面。
当前相对于物力投资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量不足,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
舒尔茨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以此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
因此,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的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可以代替部分土地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倡导者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是指凝结于劳动者身上,通过资本的投资费用转化而来,表现为劳动者技能和技巧的资本费用。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就是把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等当成一种投资,就如同对生产资料进行投资一样,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技能、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
它是一种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质量所表示的资本。
换言之,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
由此,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仅限于上面的一个涵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通过对人力资本与其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辨析中来准确把握其正确的含义,以澄清一些模糊认识。
第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联系表现在:第一,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对象;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源的特定组成部分。
第二,人力资源不仅包含复杂劳动力,也包含已不能提升为复杂劳动力的简单劳动力,而人力资本则由复杂劳动力和有可能发展为复杂劳动力的潜在人力资源组成。
第三,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而人力资本属于人力资源的质量问题。
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内涵不同。
第二,研究范畴不同。
人力资源是一种现有资源,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概念,属于资源配置和资源管理的范畴。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
第三,外延不同。
人力资源是一个宏观的、概括性范畴,具有层次性。
包括简单劳动能力和复杂劳动能力的人。
人力资本仅指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
第四,强调重点不同。
人力资源强调劳动者数量和健康状况。
而人力资本强调劳动者非同质性及劳动者素质。
第五,形成途径不同。
人力资源属于自然人力资源,其形成只是维持其体力简单再生产的费用。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苏尔茨是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什么是人力资本?定义:通过教育、培训、保健、劳动力迁移、就业信息等获得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技能、学识、健康状况和水平的总和。
2、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是什么?①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②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③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④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3、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哪些?一、各级正规教育这种投资形式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表现为人力资本构成中的普通教育程度,即用学历来反映人力资本存量。
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劳动者接受学校教育的年限、劳动者的学历构成,清楚的判断和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家庭和劳动者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人力资本存量。
二、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是人们为获得与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技巧所发生的投资支出。
这类投资方式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构成中的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存量。
其表现是人力资本构成中的专业技术等级。
三、健康保健用于健康保健、增进体质的费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这方面的投资效果主要变现为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内容【人力资本理论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一、人力资本理论解读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加里・贝克尔首先创立了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
进入80年代中期,以保罗・罗默、罗伯特・卢卡斯等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学者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该理论对于制定教育投资战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1.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素质的总和。
他将人力资本存量分为五大类:医疗保健、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学习项目、就业迁移。
2.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性的生产要素,它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舒尔茨认为:“把人力资本当作一种稀缺资源,这意味着它具有经济价值,还意味着获得它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3.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舒尔茨认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以及未经过培训的劳动力,对于发展具有高度民主生产力的经济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大量的和各种各样的人的技能,是推动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燃料。
如果缺少了人的技能,经济发展的前景就会暗淡而又萧条。
”4.人的时间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逐步增长。
舒尔茨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类时间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高。
如何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时间,已成为现代经济中获得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如何有效地配置和运用时间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也成为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中的一个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5.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
在诸多人力资本存量中,舒尔茨始终将教育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社会和个人为了接受教育所付出的各项成本,都是为了获得一种存在于人体之内的,可提供未来收益的生产性资本。
”(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1.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资本,而且人力资本投资有不同的类型。
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多种形式。
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和状态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会计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方法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全过程的监督,预测人力资本价值和需求量,分析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决策。
文章从人力资源会计的角度,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标签: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历了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的一项深刻的变革后,已充分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大了投资力度。
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人力资本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式是投资的结果,只有通过一定的投资方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概括为5个方面:医疗和保健支出;在职人员脱产、不脱产培训支出;学校教育支出,它包括学生直接用于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费用和学生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企业以外的组织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个人和家庭为适应就业机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的支出。
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从微观分析入手,在明塞尔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他结合事实,提出人与人之间在才能和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事实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差异性,贝克尔的重要贡献在于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结合起来。
许多研究者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对教育经费的猛增,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相应地,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为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本所进行的投资,它可分为企业对人力资本的原始投资和人力资本重置投资两种。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及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收益评价分析(一)从投资主体看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考虑,从而就有着不同的投资动机与投资行为,并具有以下不同的效益内容。
经济科学·1998年第4期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述评刘 雯 唐绍欣(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250100) 60年代以前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强调资本的作用,认为资本存量的规模,尤其是资本积累的快慢,是促进或限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批判了这种片面性的观点,作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的分析。
以科斯(R.Coase)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重视制度因素,认为制度创新决定经济增长。
舒尔茨(T.W.Schultz)等人则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从劳动力要素的角度,探讨人在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认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刺激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异的根本所在。
80所代以来,罗默(P.M.Romer)、卢卡斯(R.E.Lucas)等从新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了“新增长理论”。
深入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口众多、资源稀缺和资金短缺的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有特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背景 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
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如果不相应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就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
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告诉人们,必须摒弃单纯重视物质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的传统观念和作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和日本的工厂、铁路、港口等物质资本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城市也都毁于战火之中。
战后,在外资援助下,这些国家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其程度之快完全出乎人们的预料。
发展中国家战后也同样接受了大量国外的物资财政援助,但其经济发展速度却不尽人意。
同样利用外资,何以有如此不同之结果?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类国家在人力资本上存在着重大差异。
西欧和日本在战火中毁坏的只是物质设备,而具有较高文化和技术技能的人力资源,虽有伤亡,但仍然存在,一旦有了大量物资可供利用,它们的经济就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发展经济学》学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C5、A6、D7、B8、B 9、A10、A11、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3、BD4、BCD5、ABD6、ABC7、ABCD8、ACD9、ABCD 10、AC三、辨析题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错误。
经挤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投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
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
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错误。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错误。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的增加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错误。
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是指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不仅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产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
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
错误。
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
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正确。
没有技术进步,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出仍会增长。
但当新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之上时,每个劳动者便只能有较少的土地与之发生作用,从而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错误。
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新增单位资本投入所能增加的产出将越来越少,资本与产出之比将不断上升,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
舒尔茨和他的人力资本理论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的是舒尔茨。
他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力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
同时,他发现工人工资大幅度增长中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解释。
他将这一部分归功于人力投资的结果。
于是,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学说,其中心论点就是,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所谓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
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人力资源天然属于个人,可以交易。
而企业,就是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契约关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人力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一些经济学家不再满足于把劳动力看做是一种被动的、只能为资本所雇佣的要素,而是提出了劳动同样是资本的看法。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有相互关系的,认为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
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减少投资量。
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投资比例。
在二者还没有处于最佳状态时,就必须追加投资量不足的方面。
当前相对于物力投资来说,人力资本投资量不足,必须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其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
舒尔茨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生产中必须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成分,以此来代替原有的生产要素。
因此,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对农民的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可以代替部分土地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增长。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思想派别,或称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沃尔什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和学说,并对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基本概念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
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及其它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第二,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第三,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第四,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渊源(一)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早在17世纪,威廉.配弟(William.Petty)就已经提出了人力资本思想。
在1676年的《赋税论》中,他把作战中军人武器和其他军械的损失与人的生命损失做了比较,他提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这一著名论断即便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极强的人力资本含义,他认为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与其所拥有的人口数量和人的体质与技能有关。
他主张加大在提高人口素质上的投入,尤其是在普及教育和选拔技术人才方面。
此外,他还在《政治算术》(1690年)中对当时英国人口的货币价值进行了测算。
舒尔茨曾经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 其一, 医疗和保健。
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耐力、精力等方面的所有费用, 保健活动既有数量要求又有质量要求, 其结果
必然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其二, 在职人员训练, 它包括企业的旧式学徒制。
在职人员训练
支出是相当可观的, 由此产生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谁来负担这笔费用? 加里. S. 贝克尔( G.
S. Becker) 曾就此提出过一个观点, 在竞争的市场上, 受雇者自己支付全部训练费用, 最初可能
使其净收入减少, 随后则会使之大幅度增加。
其三, 学校教育。
它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
教育成本是指学生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和学生上学期间所放弃的收入。
其四, 企业以外的组织
为成年人举办学习项目, 包括农业中常见的技术推广项目。
其五, 个人和家庭为适应于就业机
会的变化而进行的迁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