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模式介绍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或故事来传达作者思想和感情的文体形式。
其结构模式是指记叙文的写作组织方式和结构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记叙文的几种常见的结构模式。
一、直线式结构模式直线式结构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记叙文写作结构方式。
它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事件或故事的发展过程进行清晰地叙述,呈现出一个直线式的结构。
这种结构模式通常包括引子、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等几个基本要素。
引子:引子是记叙文的开端,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事件,激发读者的兴趣。
起因:起因部分介绍事件的起因,描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经过部分是对事件的详细叙述,包括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的行动、对话等。
高潮:高潮是事件或故事的最紧张、扣人心弦的部分,通常是故事的转折点或冲突的发生。
结局:结局是整个故事的结束部分,介绍事件的结果和影响。
回环式结构模式通常包括引子、起因、经过、高潮、回环和结局等几个部分。
引子:引子与直线式结构模式相同,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兴趣。
起因、经过、高潮:这些部分与直线式结构模式中的相同。
回环:回环部分是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对事件进行回顾,给读者一个新的视角。
倒叙式结构模式是对事件或故事进行倒叙叙述的方式。
它将事件的结果或结局作为开头,然后逐渐回溯到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最后呈现出整个故事的完整情节。
这种结构模式可以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
引子:引子是整个故事的结尾,与其他结构模式中的引子相反,这里起到了结束故事的作用。
【参考范文】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原野里成熟的庄稼一片金黄。
想起几十年前我在农村的生活,总会联想到一个让我永远难以忘怀的秋天。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一片蓝天下,农民们正纷纷准备明年的春耕。
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了小麦苗上,苗儿们立即“苏醒”过来,嫩绿的小叶迅速长高,舒展出迷人的青春。
夏天的雨水充足,农民们雨天施肥,晴天除草,庄稼们长得又高又壮,透着满田的生机。
到了初秋,一座座稻田由绿变金,金黄的稻穗垂盈,好似秋的赞歌。
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记叙文,记叙文是把一个事实、事件的发展过程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让读者清楚了解到这个事实或事件的文章。
优秀的记叙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欢迎大家分享。
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篇11、时序顺进式(平铺直叙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例文:鹅与猫的决斗(提要)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
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开头:引出故事。
“罕见”、“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点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
)那天一我刚放学回家,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只母鹅警惕地瞪着一只野猫。
刚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鹅在母鹅的身后惊恐地围成一堆。
地上散布着一些白色的鹅毛。
显然,鹅猫决斗已经开始一会了。
突然,母鹅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贴地面,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将漫不经心地盯着小鹅的野猫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猫毛被母鹅摔在地。
野猫一个翻滚从地上跃起,翘起胡子,双目圆瞪……(描写具体决斗过程)。
母鹅艰难地抵挡着野猫的攻击,笨拙的身体成了幼鹅的掩体。
(故事主体部分:描写鹅猫决斗的情景,突出母鹅舍身护幼的精神,为结尾的议论做准备。
)我被母鹅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赶紧轰开了野猫。
精疲力竭的母鹅趴在地上,用翅膀护住幼鹅。
我来到母鹅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它,安慰着它:一股暖流从我心中冉冉升起……(结尾:扣住“母爱”描写自己的感受或发表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2、平列展开式(画面组合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基本模式是:材料①开头(引出材料)→主体→结尾(抒情、议论)材料②例文:看风筝(提要)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玩。
记叙文的五种结构一、时间 (1)二、空间 (1)三、时空转换 (2)四、情志变化 (2)五、材料性质 (2)一、时间以时间为顺序安排结构。
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按行军时间顺序写的。
第一,下午:动身,在山路转弯处发现一户瑶民。
第二,天黑,来到山脚下的竹林。
第三,黑夜,打火把爬山。
第四,半夜睡在山路上。
第五,翌日凌晨继续走。
第六,下午抵达山顶,然后开始下山。
二、空间以空间位置安排结构。
第一种,假设作者处于某个固定的观察点上,由此推断其他人或物所处的空间位置。
如朱自清的《威尼斯》。
第二种,移步换形。
作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客观事物。
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岱宗坊——虎山水库——七真祠——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长门洞——经石峪——黄岘岭——二天门——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
三、时空转换把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结合起来安排结构。
第一种,时空变换完全一致。
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第二种,时空变换并不完全一致。
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全文结构,以时间为主,以空间为辅,两条线索,纵横交错。
四、情志变化按照作者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过程,安排结构。
如杨朔的《荔枝蜜》。
小时候不太喜欢——喝了蜜后动了情——心中不禁一颤,赞美蜜蜂高尚——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五、材料性质按照材料性质的分类,安排记叙文结构。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材料一:松骨峰战斗,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材料二,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国际主义精神;材料三,以雪下炒面,爱国主义精神。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与布局方法记叙文是一种描述事实、经历或故事的文体,通过叙述事件的发生经过、人物的情感变化等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
记叙文的结构和布局方法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记叙文写作的结构和布局方法。
一、结构方法1.引子:记叙文的引子是整篇文章的开场白,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兴趣。
可以通过写一个有趣的开头、描绘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者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2.事件叙述:在引子之后,写作的重点是对事件的详细叙述。
可以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或者根据事件的重要性来组织叙述。
叙述时要注重细节的描写,以便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人物描写:人物在记叙文中非常重要,他们的情感变化和行为举止能够使故事更加生动。
在写人物描写时要注意个性的刻画,通过描写他们的外貌特征、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4.高潮与结尾:写作的高潮是整个故事的重要部分,是故事达到最高点的时刻。
高潮部分一般发生在故事的通过写作的手法来达到情感的高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是整篇记叙文的结束部分,要给读者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人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二、布局方法1.时间顺序布局:根据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来布局,将事件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布局方法比较常见,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2.空间布局:根据事件发生的地点进行布局,将事件按照空间的位置进行叙述。
通过详细描绘场景,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事件发生的环境。
3.主题布局:根据写作的主题来进行布局,将事件按照主题的相关性进行叙述。
这种布局方法可以突出主题,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
4.情感布局: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来进行布局,将事件按照情感的起伏进行叙述。
通过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以上介绍的是记叙文写作的结构和布局方法,通过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能够使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
在写作时还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章节之间的过渡,以及注意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记叙文写作六种结构模式记叙文写作六种结构模式一、冰糖葫芦法葫芦本是一种草本植物的果实,这种果实两头粗,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
小买卖人为了招徕顾客,把冰糖着色加工成葫芦状,并以小棒穿插成串,这种东西既是可吃的食品,也是可供观赏的手工艺品。
借用这个名称用于快速作文的构思,意思是说,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小竹棒),那么众多的材料(葫芦)就能很快串连成章。
这种方法之所以快速,是因为构思时思维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只要找到能贯穿全文的“小竹棒”,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需要多层次、多角度思维,就能把全文的布局安排好。
【例文一】昔日雄风横扫战场的老军人奄奄一息在病床上,耳听着外屋儿女们争家夺产的吵闹声,他无限悲哀,头一歪撒手西去。
儿女们分完家产,对老军人留下的那件破军大衣不屑一顾:“这劳什子怎么还没扔啊?!”理所当然,垃圾箱成了那件军大衣的最好的归宿。
夜里,寒风刺骨,一条野狗颠儿颠儿地四处找食,待垃圾箱里可吃的所有“美味”填入它腹中之后,它发现了“蜷缩”在箱边的军大衣。
它嗅了嗅,大概觉得还算可以御寒吧,它钻到军大衣里做起了美梦。
梦里它被一个贵妇人收养,锦衣玉食,只是它偶尔闯了次祸,被贵妇一顿好打,“啪!啪!”它感觉身上剧痛,一个衣着破烂的女人拎着一只大麻袋,正用她手中的棍敲着军大衣。
冷不防其中蹦出一条野狗,她吓了一跳,野狗看了看她手中的粗棍,觉得不太好惹,于是一抖身,撒腿溜走了。
“一件破大衣.. 兴许能卖几个钱.... ” 捡垃圾的女人嘴里嘀咕着,她捡了起来,掸了掸大衣上的灰,塞进麻袋,蹒跚地走了。
收购站,一个眯着眼的中年人,反复掂量着军大衣的价钱,他指着密密匝匝的补丁,傲慢地说:“这种破烂货,至多值个5块。
”捡垃圾的女人争辩:“你看,多厚实,怎么只值这么多呢?”中年人哼了一声:“太破了,你不愿意就算了,我们还不想要呢。
” 一个考古学者经过,他习惯性地用“瓶底”后的眼睛审视着周围的一切,当他看到收购站柜台上的军大衣时,眼睛发亮。
记叙文写作的几种结构模式记叙文是考试中常考的写作文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写作的几种结构模式,希望大家喜欢。
1、线形结构模式所谓“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
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
这种形式的记叙文从小学写到初中,又写到高考考场。
这种形式的记叙文内容很单纯,不容易出彩,在高考考场很难得高分。
要想写出代表高三水平、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的优秀的“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必须至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符合记叙文文体特征——善于描写,有意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表现力,适当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增加文学意蕴。
下面我们就以高考“心灵的选择”话题优秀作文山西考生的《大米饭的洗礼》来谈谈这篇“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得高分的原因。
大米饭的洗礼(高考“心灵的选择”话题优秀作文)幸福如一抹浅浅的雾,淡淡地飘在天涯,飘在村东的路口,与那个破旧的屋子里的大米饭的香味融合,弥漫在我的心窝。
为了它,我曾等了一个夏天,等老了一个童年。
而此刻,它竟像一笛箫音,轻轻回响在我心灵的深处……小时候,家里很穷。
穷人的天空在记忆中是灰白色的,而穷人总是有一双哀伤的眼睛,那是在他的孩子们咕噜咕噜地喝稀饭的时候。
那年,外婆害病了,为了外婆,母亲借了一升大米,细粮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东西。
每天早晨,母亲蒸一碗白稠稠的大米饭,然后一口一口给外婆喂下。
每到此时,我就蹲在墙角咽口水。
孝敬的定义就是把好东西留给外婆吃吗?那时,我常常这样想,直到有一天……那天,天气晴朗得可爱。
早上,照例是一碗大米饭和我们的稀饭,而外婆因身体不舒服没有起来吃饭,母亲急着去地里,临走时叮嘱我喂外婆。
望着端过饭碗的瘦瘦的我,外婆说:“乖囡,外婆不想吃,你去吃了吧,啊?”外婆和蔼地抚着我的头。
“哎!”我满心欢喜,忙不迭地端走了那碗我梦寐以求的大米饭。
但就在这时候,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简单的思维告诉我:“这是外婆的饭,我不能吃!”就这样,我痴痴地盯着那碗大米饭,窗外的阳光,小鸟的鸣啾,全都变成了一碗碗的大米饭,在我眼前晃动。
七年级上语文记叙文常见的结构类型讲解一、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
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又说“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让我们看到了结构之于作文的重要意义。
文章的结构即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它既是内容题材的组织方式,又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化形态,成为评估文章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1.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如果把叙述中的种种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这根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文章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就能组织得井然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感情、人物的某种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还可以是某一悬念,某一矛盾冲突等等。
如第二单元课文《枣核》。
从“带枣核—--枣核的用途—--种枣树以解思乡之情”以枣核为线索连缀全文,凸显主旨,文章就显得纲举目张,眉目清楚。
2.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叙述方式,而是以一种叙述方式为主,结合其他几种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如舒婷名作《真水无香》,主要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抒写了对母亲的热爱,同时又辅之以插叙、倒叙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追忆,行文活泼,选材丰富却又有条不紊。
3.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注意过渡和照应。
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二、记叙文的创新结构所谓创新结构,就是在作文的结构上打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而根据自己文章的特点,采用别人所不常用的结构,如下面列举了几种:1.题记式。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模式介绍
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用来叙述事情的发生、人物的行动和感受。
它是一种叙事
性强、真实感和情感厚重的文体。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可以分为直线式结构、环状结构、并
列结构和倒叙结构等几种。
直线式结构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记叙文结构模式。
它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以时间为
线索,一步一步地叙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这种结构模式能给读者提供清晰明了的故事逻辑,使读者能够逐个事件地了解事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叙述线性的
时间发展,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个事件的发展等。
环状结构是将故事按照一定的环状推进方式进行叙述的结构模式。
它在故事的开始和
结束部分有一个相似或相关的事件或事物。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故事循环展开,给读者
带来一种回环的感觉。
环状结构适合叙述一些具有细腻情感和内在变化的故事,如人物的
心路历程、爱情的发展等。
并列结构是一种将多个事件或描写并列进行叙述的结构模式。
它通过将多个事件或描
写同时展开,给读者呈现出一个多维度、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并列结构常用于叙述一些
具有复杂事件和多个人物的故事,如战争、历史事件等。
通过并列叙述,可以突出各个事
件和人物的重要性,使整个故事更具可读性。
倒叙结构是将故事按照时间的倒序进行叙述的结构模式。
它通过事情的结局开始,然
后逐渐向过去的时间展开,揭示事件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最终将故事推向高潮。
倒叙结构
常用于叙述一些悬疑、推理或有悲剧性的故事,通过倒叙的方式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悬念和
不确定感。
记叙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从考试实际出发,我们需要研究文章的结构模式。
常见的且比较简单有效的记叙文结构方式有如下三种:总分式、并列式和对照式。
一、总分式结构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我们都需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这中心就是记叙文要展现的核心,将核心内容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是总起;而放在写人叙事的结尾处加以强调,是总括。
总分式便因此可以分为三种:总分、分总、总分总。
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人物性格和主题)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二、并列式结构无论是记叙一件事的多个侧面,还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来展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常常需要从多重内容和多个角度来写人叙事,表现人物和主题,这多重内容和多个角度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使文章有了层次感和厚重感,这就是最常见的并列式结构。
如果是写一个人物,我们应该围绕人物的性格选择细节。
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往往有着多个侧面,那么,要展现一个人复杂的性格,就应该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侧面去展现,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立体。
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既有虚荣心极强的一面,也有自尊自爱的一面,作者通过借项链和丢失项链之后的两方面细节对比展开,展现出玛蒂尔德可恨可鄙又可敬可爱的两个侧面,使得人物立体丰满,栩栩如生。
如果记叙文写作中需要围绕一个主题去叙述事实,我们依然可以采用这一章法,即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面的实例加以表现,通过小和大,名人和普通人,文艺界和体育界,物质和精神等等不同的方面的人物或事例,展现相同的主题或者主题的不同深度。
如以“丰收”为主题的一篇作文,一位同学就选择了两位不同的人的事例加以展现,一是选取了自己的舅舅因种植的西瓜又大又好而获得了“瓜王”的称号和后光荣回村的情节,展现新时代的农民物质上的丰收。
接着又用自己在教师节那一天去看望老师,老师书房中满满一面墙上贴满了学生发来的贺卡,展现了辛勤耕耘的教师深受学生爱戴,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丰收。
记叙文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记叙文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人生若只如初见1.逐层递进式文章各个片段的中心之间形成层递关系,使得文章主旨不断升华或深入。
比如写作《感受幸福》,第一个片段可以写幼时母亲给我买一串冰糖葫芦的甜蜜,次写中考前夕父亲给我理解的温馨,最后写不久前“我”在生活中的一次奉献所带来的充实感和自豪感,这里一、二两个片段间构成了“物质——情感”的递进。
2.片断并列式对于记叙性作文来说,可以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也可以是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
比如朱自清的《冬天》,全文四段,首段写幼时父爱,第二段写友谊温馨,第三段写夫妻情深,三个片段都发生于冬天这一季节,但时空变换,成为有序的并列式。
3.一线串珠式即根据内容特点选准恰当线索,串起表现主旨的材料。
一线串珠式的基本框架是由实物引起话题——就实物陈述往事——因实物抒发感情。
如习作《我的视线》以一把蓝色雨伞作为穿越时空的线索,文章构思时截取这代表亲情之爱的雨伞,以母爱和对母亲的爱作为落笔,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情,感人至深。
4.情景交融式即文章中心确定后,以此为辐射点,广泛展开联想,组合材料,让情与景相映成趣。
比如习作《美好的生活》,将今晚月色与盛唐诗歌、星空的浩渺与人脑的精微、小径的幽静安谧与登临送目的瑰丽雄奇、自然界的和谐与亲情的温馨结合起来,让美好之情渗透到生活中的美好之物、美好之事之中,主题突出,意趣盎然。
5.点面结合式找准一个切入点,由点及面组织文章内容。
如毕淑敏的作品《回家去问妈妈》由出游敦煌回来偶然听妈妈忆及往事得出“在我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的感悟,继而写道“我们在悲痛中愕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趁老树虬蚺的枝丫还郁郁葱葱时,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问她对你充满艰辛的诞育,问她独自经受的苦难。
问清你幼小时的模样,问清她对你所有的期冀……”。
点是面的体,面是点的延伸,材料排列有序,思路清晰。
另外,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还有前后比照式、悬念设置式、铺叙点化式、虚实相生式等等。
记叙文的结构记叙文的结构一、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
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一)记叙文的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多收了三五斗》描写的是社会环境:"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船里满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的空隙。
"这段描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船多、米多,暗示了丰收的年景。
而这种丰收景象与后文农民的遭遇与失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主题。
(4)引人入胜的悬念法。
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做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5)有关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名言开路,就是开头先引用名言、格言或警句,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以所引用的名言、格言、警句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
(一)开头——凤头 1.抒发感情,引起兴趣的开头方法 (俊秀;漂亮) 2.描写肖像,点明人物的开头方法 3.描写景物,烘托环境的开头方法 4.交代要素,了解内容的开头方法 5.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开头方法 6.开门见山,揭示中心的开头方法 7.运用设问,引人思索的开头方法 8.运用比喻,引人联想的开头方法 9.复述标题,扣题铺展的开头方法 10.先写结局,倒叙起笔的开头方法 重点——详写 (二)中心——猪肚 抓住重点,照顾一般
(充实,充满) 一般——略写
1.事情结局,自然结尾的结尾方法
2.总结归纳,概括点题的结尾方法
3.描写景物,衬托主题的结尾方法
(三)结尾——豹尾 4.描写人物,深化主题的结尾方法
5.描写事物,交代结局的结尾方法
(简短、有力) 6.围绕中心,反向收笔的结尾方法
7.运用诗词,概括总结的结尾方法
8.抒发感情,引起共鸣的结尾方法 记叙文的
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古人说“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又说“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让我们看到了结构之于作文的重要意义。
文章的结构即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它既是内容题材的组织方式,又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化形态,成为评估文章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它是写作训练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
高中阶段则应以训练复杂记叙文的写作为主。
所谓复杂记叙文。
相比初中阶段训练的一般记叙文,有如下特点:(1)它通常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件组成,使用的材料相对复杂了点;如果只叙述一件事,那就要求把事情叙述得曲折有致,避免直线性的叙事;(2)它使用的表现手法更为复杂,即要求运用各种描写手段,使人物或者事件生动活泼起来;(3)它在表达方式上复杂了,要求做到记叙、抒情和议论综合运用,即所谓夹叙夹议兼抒情。
一、复杂记叙文结构的基本要求1.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如果把叙述中的种种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这根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文章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就能组织得井然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某个事物,某个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感情、人物的某种精神,也可以是某句话、某种行动,还可以是某一悬念,某一矛盾冲突等等。
如《项链》中(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以项链为线索连缀全文,凸显主旨,文章就显得纲举目张,眉目清楚。
2.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叙述方式,而是以一种叙述方式为主,结合其他几种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如舒婷名作《真水无香》,主要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抒写了对母亲的热爱,同时又辅之以插叙、倒叙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追忆,行文活泼,选材丰富却又有条不紊。
3.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注意过渡和照应。
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二、复杂记叙文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复杂记叙文的结构安排在严密、完整的前提下,当然也应该追求跌宕变化。
但是,“文无定法”却又“行文有法”,掌握一些常见的结构形式对于初学者而言,还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就是复杂记叙文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1.逐层递进式文章各个片段的中心之间形成层递关系,使得文章主旨不断升华或深入。
比如写作《感受幸福》,第一个片段可以写幼时母亲给我买一串冰糖葫芦的甜蜜,次写中考前夕父亲给我理解的温馨,最后写不久前“我”在生活中的一次奉献所带来的充实感和自豪感,这里一、二两个片段间构成了“物质——情感”的递进。
2.片断并列式对于记叙性作文来说,可以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也可以是不同时间、同一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
比如朱自清的《冬天》,全文四段,首段写幼时父爱,第二段写友谊温馨,第三段写夫妻情深,三个片段都发生于冬天这一季节,但时空变换,成为有序的并列式。
3.一线串珠式即根据内容特点选准恰当线索,串起表现主旨的材料。
一线串珠式的基本框架是:由实物引起话题——就实物陈述往事——因实物抒发感情。
如习作《我的视线》以一把蓝色雨伞作为穿越时空的线索,文章构思时截取这代表亲情之爱的雨伞,以母爱和对母亲的爱作为落笔,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情,感人至深。
4.情景交融式即文章中心确定后,以此为辐射点,广泛展开联想,组合材料,让情与景相映成趣。
比如习作《美好的生活》,作者将今晚月色与盛唐诗歌、星空的浩渺与人脑的精微、小径的幽静安谧与登临送目的瑰丽雄奇、自然界的和谐与亲情的温馨结合起来,让美好之情渗透到生活中的美好之物、美好之事之中,主题突出,意趣盎然。
5.点面结合式找准一个切入点,由点及面组织文章内容。
如毕淑敏的作品《回家去问妈妈》由出游敦煌回来偶然听妈妈忆及往事得出“在我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的感悟,继而写道“我们在悲痛中愕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趁老树虬蚺的枝丫还郁郁葱葱时,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问她对你充满艰辛的诞育,问她独自经受的苦难。
问清你幼小时的模样,问清她对你所有的期冀……”。
点是面的载体,面是点的延伸,材料排列有序,思路清晰。
另外,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还有前后比照式、悬念设置式、铺叙点化式、虚实相生式等等。
三、记叙文的创新结构所谓创新结构,就是在作文的结构上打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而根据自己文章的特点,采用别人所不常用的结构。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还有少数考生采用了下面的一些结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小标题式。
即把全文的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以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加以统帅与凸显,让读者对全文的整体内容先睹为快。
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
如《我最喜欢的学校》这篇作文有三个小标题,依次是:课堂笑语、师生浓情、节日欢歌。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扣住了中心,而且层次清晰。
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2.日记式。
即有意识地选用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来组成全文的主体部分。
这样以点带面,选取有典型意义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中心。
当然,既然是日记,就要注意必须写明时间,必须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以独白方式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可用来叙事。
3.书信式。
要符合书信体裁,无论生活事件、经历以及感情都要表达得真实、具体、形象,不说空话、套话、以及太过抽象笼统的话,也就是文章要有写真实的生活经历,要表达真实的生活感受,而且感受要敏锐细腻。
俗话说“巧匠施工,不露斤斧”,但对高中生来说,还处在借鉴学习阶段,了解复杂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形式对于掌握规律,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还是大有裨益的。
【例文评鉴】冬天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
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
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
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象新砑的银子。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
我渐渐地快睡着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
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
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
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
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
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
我们住在山脚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冬天也并不冷。
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
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
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
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
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
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路是月的痕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
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
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
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
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
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
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
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
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
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
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
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
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
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
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
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
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
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
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