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辛亥革命》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第15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平遥中学历史教研组王晓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其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表格、材料探究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其深远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认识到民主、法制的来之不易,培养民主法制意识,关心时政,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袖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三、教学策略:对比分析,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材料:“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
世界开化,人智益蒸, 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师:历史与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近……就如老师所站的这个位置,往后是历史,往前是未来,立足的地方就是今天。
19世纪“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之后的一百年年又何尝不是“百年锐于千载”,而我们所处的这一百年同样是“百年锐于千载”,这节课我们以1911年的革命为原点,上下三百年,只希望能得到一些于今天的民主、法制建设有益的启示。
2.授新过渡:材料:从辛亥革命向前翻开一百年,是嘉庆十六年。
这一年,清政府明令严禁西洋人潜住内地。
嘉庆皇帝给岀的理由是f西洋人住居京师,原因他们熟习算法,可以推步天文,备钦天监职官先用。
至于外省地方,本无需用西洋人地方,也就不应有西洋人在境潜住。
”当时实际的世界形势是什么样的呢?(1)“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场现代化的考试(1811-1911)材料一:课本后“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设问:归纳当时的“世界潮流”(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自由化,科学化。
)材料二:P61阅读框,P69“清政府怎样走立宪之路”设问:面对现代化的考试,清政府这个学生前半场睡着了,但被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后,开始应考,这个学生在卷子上写了些什么?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会给清政府这个学生打多少分?并说明评分理由。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崛起第15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我想图片上的人,大家都认得,这是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
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
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孙中山”惯称。
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
1892年7月23日,孙中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师:孙中山先生为什么救国?学生讨论归纳:工业革命期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的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代表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发动洋务运动失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康有为等发动戊戌变法失败,农民阶级再发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危机空前加深,于是便有了孙中山同志的辛亥革命。
一、清末民初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原因)合作探究:材料一: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材料二:1905年,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的相继出现,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1)背景:原因:列强的侵略和清朝的反动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条件: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组织条件: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思想条件:革命派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军事实践:革命党人发动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有利时机:清王朝派兵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出现空虚(2)过程: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②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地点:东京刊物:《民报》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核心内容“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核心是土地问题③1911、4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④1911、10、10熊秉坤、金兆龙武昌起义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⑤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五色旗为国旗,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⑥1912、2宣统帝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3)评价积极:①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②推动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期”到来③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局限:①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知识拓展】1.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成功”的革命①它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临时约法》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④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优质教学设计(6页)《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辛亥革命》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Ⅰ第四单元第15课的内容。
本课上承太平天国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它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同时,它与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是众多考试中考察的一个重点。
因此,学习这一课非常有必要。
2、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的要求,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内涵,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教师汇总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关于《辛亥革命》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感受孙中山的革命决心和历史贡献;体会成立民国、结束帝制的重大意义,认识到要想民主富强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一、革命背景第一步:①展示两张图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形势图与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②思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革命前作了哪些准备呢?提示:阅读课本第一目二三四段从组织、思想、实践等方面归纳。
③展示文字材料:资产阶级的发展情况④对比清政府与革命党人力量论从史出。
培养学生通过图文和教材内容分析史料的能力。
同时教师以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教材,挖掘教材,落实基础。
最新岳麓版必修1《辛亥革命》教案16课辛亥革命一、教材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爆发了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的革命要求,武昌起义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最终这一任务由工人阶级来完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原因。
运用历史辩证法来分析辛亥革命这一重大社会变革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三、学情分析初中时辛亥革命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已经对辛亥革命重大史实及过程有所了解,再学习这课内容时,则要针对高中生的特点展开教学。
高中生思维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已有很大提高,所以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体,理解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开展讨论活动,以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及教训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1、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价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辨证分析法教学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对华的侵略战争和强加给清政府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将独立的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辛亥革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清帝退位。
2、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辛亥革命兴起和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史学评价方法,学生探究评价辛亥革命,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掌握史学评价方法;结合现实,感知历史和现实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革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是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体会辛亥革命的意义,推动当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教材重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评价。
教材难点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一)
海峡两岸分歧多又大,为什么都要纪念辛亥革命?(学生有可能回答,则组织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直接过渡到探究环节)我们该怎样纪念辛亥革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
(播放幻灯片二)
展示课标要求(播放幻灯片三)
二、展示预习成果,师生探究
1、学生通过回答辛亥革命的过程初步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随后提点哪些是辛亥革命背景。
五个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行动
2、师生探究
(探究一)思考: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临时约法
大家在刚才的自学当中基本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现在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本课的重点内容:辛亥革命的成果及其评价。
辛亥革命的最直接的成果是什么?资产阶级是如何维护的?
自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以来,英美法德等主要资产阶级国家纷纷通过制订宪法的方式维护其革命成果。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表格(播放幻灯片四)
师: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国家虽然同属共和政体,但由于各自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共和政体也有差别。
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表格的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更接近于哪个国家的宪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回答)
2. 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性质、意义是什么?(播放幻灯片五)
根据民权主义,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防止帝国主义侵略,规定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根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的自由权利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实行责任内阁制;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
即主要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对于总统的权力作出了如何规定?(播放幻灯片六)(学生回答)这样做是什么?(学生回答)
(探究三)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成败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内容和评价。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辛亥革命成败的评价。
评价是史学的最高层次,学会评价是大家
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要想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必须掌握评价的方法。
(播放幻灯片七):
评价的方法:判断性质积极评价局限性
师:我们结合辛亥革命分析一下。
1、判断性质
2、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的标准: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成功指的是完成了直接目标,失败指的是根本目的没有实现,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虽然没有实现其根本目的,但是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及其革命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不愧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丰碑,我们教材用了整整一段阐述了它的历史功绩,(播放幻灯片八)
老师给大家编了一个小口诀帮助大家记忆。
(播放幻灯片九):口诀记忆法
历史功绩: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专制
建立共和国,自觉是主人
人民得权利,共和入人心
促进资发展,历史新里程
师: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袁世凯就能窃取革命果实呢?大家可能会不约而同地从袁世凯身上找原因,这样思考是对的,但不全面,我们还要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袁世凯是否有能力取?(有实力/帝国主义支持/政治手腕)另一方面还要看资产阶级能否守的住?(软弱妥协/立宪派旧官僚破坏/对袁世凯认识不足,孙中山等人的主观愿望)
师:通过大家的自学和我们共同的探究,完成了本课重点内容的学习,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本课的知识点。
三、本课小结(播放幻灯片十)
一场革命:辛亥革命
二大任务:直接反清间接反帝
三大目的: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四个第一: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
中国第一位选举产生的总统( )
四、巩固练习(见学案和课件11--17)和学生展示。
五、预习《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