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计算(控制测量导线测量_小三角测量_交会定点_高程控制测量_全站仪)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15
工地通路测导线测量、三角高程、支导线计算操作模式分为两种:1、现场联机全站仪现场测量、记录、平差;2、对已经有整理好的内业资料情况,提供数据导入功能,导入测量记录完成平差计算。
一、现场联机全站仪测量、记录、平差操作流程:1、点击主界面导线平差,进入导线平差界面,点击底部按钮创建导线2、输入导线的起终点闭合数据。
起点后视点位起点测站的后视点,终点前视为终点测站的前视点。
3、添加测站,写入测站名称、后视名称、前视名称。
4、点击测站条目弹出测回列表对话框,点击添加测回按钮进入测量界面。
5、输入仪器高、前后视棱镜高。
6、连接全站仪后点击测量完成正镜后视、正镜前视、倒镜前视、倒镜后视测量,软件获取全站仪数据并记录(或者手工输入数据),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本测回测量。
7、逐个完成测站和对应的测回测量。
8、在导线测量界面点击右上角三个点导出测量记录和导线平差计算表。
二、导入已有的导线观测数据:1、导入工地通路测导线观测文件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导入工地通观测文件,弹出导入对话框,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
2、导入附合导线进行平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附合导线平差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附合导线简易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3、导入三角高程数据计算并完成成果表点击导线平差界面右上角三个点,点击三角高程计算按钮,弹出导入对话框,对话框中提示要导入的文件格式的内容,本文件在Excel编辑上按照要求编辑后,选择单元格右键复制,黏贴到一个TXT文件中,将这个TXT文件发送到手机上,在手机存储目录中找到数据文件,点击完成导入,软件同时完成三角高程平差计算,并生成计算表。
全站仪导线测量坐标计算
导线测量是仪器测量中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测量区域内的关键控制点用导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三角测量网,再利用全站仪测量这些控制点的坐标,从而实现对整个区域内其他点的坐标计算。
具体的全站仪导线测量坐标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控制点:根据实际需要,在测量区域内选择几个控制点,并使用导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三角测量网。
控制点应选择地势稳定、易于观测的地方,并尽量避免障碍物的干扰。
2.观测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观测控制点的坐标,包括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信息。
全站仪会自动记录这些数据。
3. 处理观测数据:将观测到的坐标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去除误差、平差和计算等。
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以使用测量软件来实现,如AutoCAD、ArcGIS等。
4.坐标计算:通过三角测量的原理,利用观测到的角度和距离信息,计算控制点之间以及整个测区内其他点的坐标。
计算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弧垂交会法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检查和调整:计算完成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误差进行分析和调整。
6.绘制图纸:根据计算的坐标数据,可以绘制出测量区域的平面图或立体图,用于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
全站仪导线测量坐标计算需要结合测量知识和仪器操作技能,通过准确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坐标数据。
这些坐标数据在工程
测量、地理测量、土地测量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观测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具体使用方法和坐标计算全站仪是用于测量地面上物体和地形特征的一种仪器。
它可以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从而计算出坐标和位置信息。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的具体使用方法和坐标计算过程。
1.全站仪的设置:首先需要将全站仪放置在稳固的三脚架上,并确保其位置水平、稳定。
然后使用调平器进行水平调整,使水平泡在两个刻度之间。
接下来需要将全站仪与计算机或数据记录仪连接起来,并确保通信畅通。
2.观测点的设置:在需要进行测量的地点,选择一个稳固的基准点,并在其上设置一个反光棱镜。
此时需要使用一个金属杆将棱镜架起,使之高度适当,以保证全站仪能够看到它。
3.观测数据的测量:打开全站仪的开关,进入观测模式。
首先对基准点进行定位,即将全站仪对准棱镜,并按下测量按钮进行观测。
通过光电定位系统,全站仪会自动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并将其记录下来。
4.辅助点的测量:在需要进行坐标计算的区域内,选择几个辅助点,并设置相应的反光棱镜。
使用全站仪对这些点进行观测,测量其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数据,并记录下来。
5.数据的处理与计算: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或数据记录仪中,使用相应的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
首先需要进行误差处理,排除由于仪器精度、环境因素和人为误差等造成的测量误差。
然后根据观测数据,采用三角测量法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计算出各点的坐标和位置信息。
6.坐标的导出与应用:将计算得到的坐标数据导出为CAD或GIS格式,可以将其用于制图、建模和分析等应用。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制作地形图、线路图、工程图或其他专用图纸。
全站仪的坐标计算过程是基于测量原理和几何计算方法的,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等数据,使用三角函数和数学运算进行计算。
坐标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仪器精度、测量环境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因此,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和坐标计算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并进行数据校正和误差分析,以提高测量和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全站仪使用方法及坐标计算讲解大家都知道随着建筑工程和仪器设备的发展,全站仪现已替代了经纬仪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了更好的掌握测量放线知识,今天对全站仪的使用和坐标计算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一下。
全站仪常规注意事项在使用本仪器之前, 要把各种注意事项烂熟于心,务必检查并确认该仪器各项功能运行正常。
1、不要将仪器直接对准太阳将仪器直接对准太阳会严重伤害眼睛。
若仪器的物镜直接对准太阳,也会损坏仪器。
2、将仪器架设到脚架上在架设仪器时,若有可能,请使用木脚架。
使用金属脚架时可能引起的震动会影响测量精度。
3、安装基座若基座安装不正确,也会影响测量精度。
请经常检查基座上的调节螺旋,并确保基座联结照准部的螺杆是锁紧的。
基座上的中心固定螺旋旋紧。
4、使仪器免受震动当搬运仪器时,应进行适当保护,使震动对仪器造成的影响最小。
5、提仪器要点当提仪器时,请务必抓紧仪器的把手。
6、高温环境不要将仪器放在高温环境中的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仪器的性能。
7、温度突变仪器或棱镜的温度突变会引起测程的缩短,如将仪器从热的汽车中取出,这时应将仪器放置一段时间使之适应环境温度,再开始测量。
8、电池检查在作业前请确认电池中所剩容量9、取出电池建议当处于仪器开机状态时不要取下电池。
否则,所有存储的数据可能会丢。
故请仪器关机后取下和安装电池。
测量准备1、仪器安放(1)安放三脚架首先将三脚架三个架腿拉伸到合适位置上,紧固锁紧装置;(2)把仪器放在三脚架上小心地把仪器放在三脚架上,通过拧紧三脚架上的中心螺旋使仪器与三脚架联结紧固。
2、仪器整平(1)用圆水准器粗整平仪器相向转动两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垂直于两只脚螺旋连线的圆水准器线上。
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水泡居于圆水准器中心。
(2)用长水准器精确整平仪器松开水平止动手轮,转动仪器使长水准器与两只脚螺旋连线平行;相向转动脚螺旋,使水泡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松开水平止动手轮,转动仪器90°;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水泡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仪器转动任意位置时,水泡都能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
测量坐标计算方法有哪些在工程测量和地理测量等领域,测量坐标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测量坐标计算,我们可以获得空间点的具体位置,有助于进行工程建设、地图制作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坐标计算方法。
1.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本的测量坐标计算方法。
它利用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来计算未知点的坐标。
三角测量法通常需要在测量现场设置多个控制点,并测量这些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关系来计算未知点的坐标。
2. 平差计算法平差计算法是一种基于误差理论的测量坐标计算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观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会存在误差。
平差计算法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得出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常见的平差计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高斯-马尔可夫模型等。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观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异来获得最优解。
高斯-马尔可夫模型则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3. 应用软件计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测量坐标计算常常依赖于各类测绘软件的支持。
这些软件通常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算法,能够帮助测量工作者进行坐标计算和平差处理。
常见的测量软件包括AutoCAD、ArcGIS、Leica Geo Office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图形界面,可以直观地进行测量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
此外,它们还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和算法,满足不同测量需求的计算要求。
4.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全球性定位系统。
它利用卫星和地面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差异来计算坐标信息。
GPS在测量坐标计算中具有广泛应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在GPS测量中,接收机通过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自身的位置。
接收机会同时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通过三角测量的方法计算出接收机的坐标。
5. 比例尺计算法在地图制作和平面图绘制等工作中,常常需要将现实世界中的距离转化为图上的长度。
第十讲控制测量概述及坐标计算一控制测量概述根据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测绘地形图或工程放样,都必须先在整体范围内进行控制测量,然后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碎部测量或施工放样。
因此控制测量的目的就是为地形图测绘和各种工程测量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其实质是测定具有较高精度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点位,这些点称为控制点。
控制测量提供了控制点的精确位置,并以控制点的位置来确定碎部点的位置。
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位置的工作称为碎部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某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布设平面控制网,精密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在某地区或全国范围内布设高程控制网,精密测定控制点的高程一、国家控制测量国家测绘部门按照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了一系列控制点,由这些控制点组成全国统一的控制网,用最精密的仪器和最严密的方法测定其坐标和高程构成骨架,而后,先急后缓,分期分区逐级布设低一级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建立的主要方法有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及GPS定位测量。
三角测量是将相邻控制点连接成三角形,组成网状,称平面三角控制网,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如图形5—1(a)所示。
在平面三角控制网中,量出一条边的长度,测出各三角形的内角,然后用三角学中的正弦定理逐一推算出各三角形的边长,再根据起始点的坐标和起始边方位角以及各边的边长,推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这种测量方法称为三角测量。
精密导线测量是将一系列相邻控制点连成折线,如图形5—1(b)所示。
采用精密仪器测角并用测距仪测距,然后根据已知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精确地计算出各点的平面位置,这种测量称为精密导线测量。
精密导线已成为国家高级网的布设形式之一,因为它比三角测量方便、迅速、灵活。
GPS定位是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GPS定位测量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的特点,可同时精确测定点的三维坐标(X,Y,H),与常规控制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相比,有许多优点。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或电气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土地边界以及计算地形的变化等。
在导线测量中,有很多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导线测量计算公式:1.距离计算公式:-垂直平距(垂距):D=SQRT((ΔN)^2+(ΔE)^2)-水平平距:H=SQRT((ΔN)^2+(ΔE)^2+(ΔH)^2)-斜距:L=SQRT((ΔN)^2+(ΔE)^2+(ΔH)^2)- 仰角:A = arctan(ΔH / H)-前视高差:h1=H1-H0-反视高差:h2=H0-H22.坐标计算公式:- 相对平差量:ΔX = (ΔN * cosα) + (ΔE * sinα)- 相对平差量:ΔY = (ΔN * sinα) - (ΔE * cosα)-新坐标X=X0+∑(ΔX)-新坐标Y=Y0+∑(ΔY)3.角度计算公式:- 方位角:I = arctan((ΔE2 - ΔE1) / (ΔN2 - ΔN1))-转角:θ=I2-I1-内角和:∑θ=∑(Ii)-外角和:∑θ=n*180°-∑(Ii)4.高程计算公式:-平均高程:H=(H0+H1+H2)/3-高程改正:ΔHi=Hi-H-净高差:Nh=h1+ΔH5.线性状况计算公式:-输沙率:Q=W/(T*B)其中,Q为输沙率,W为沙子的质量,T为时间,B为河道截面积。
6.面积计算公式:-梯形法计算面积:A={0.5*(a+b)*h}- 辛普森法计算面积:A = {h / 3 * (y0 + 4y1 + 2y2 + 4y3 + ... + yn)}7.建筑斜率计算公式:-百分比斜率:P=(ΔH/L)*100- 度数斜率:s = tan^-1(ΔH / L)这些计算公式是导线测量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地计算测量结果。
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测量文档中的单位和精度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