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税典型企业涉税数据采集表
- 格式:xls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4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涉税信息采集表经办人:填报日期: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人:受理日期:年月日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填表说明:1.本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制定。
发生环境保护税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在首次办理环境保护税申报时填报本表,列入本表填报范围的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发生变化时,纳税人在下次办理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时填报其变更信息。
本表包括四个附表,附表一为《大气、水污染物基本信息采集表》,附表二为《固体废物基本信息采集表》,附表三为《噪声基本信息采集表》,附表四为《排污系数基础信息表》。
根据主要污染物类别填写附表一至附表三,采用排污系数法需填报附表四。
纳税人有多个排污许可证信息的,需要完整填报其所有的排污许可信息,排放口及排污许可证无法在单张纸质表填报的,可以按本表格式增加行数填报。
按次申报企业无需填写《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采集表》。
2.表内打*的为必填项,其余全部为非必填项。
其中,排污许可证及排污许可证的相关排放口信息栏次为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纳税人填报。
3.“纳税人名称”:按税务登记证件所记载纳税人的全称填写。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已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5.“行政区划”:填写申报单位所在的行政区划,应具体到县(旗、区)。
6.“是否采用抽样测算法计算”:单项选择项,分为是或否。
按照环境保护税法第十条第四项,属于环境保护税法附表四及所在省级环保部门制定的抽样测算法确定的,纳税人填报“是”。
7.“主要污染物类别”:分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可单选或多选。
8.“纳税人环保联系人”:该纳税人的环保业务主要管理人员。
9.“纳税人环保联系人联系电话”:该纳税人的环保业务主要管理人员联系电话。
10.“是否取得排污许可 ":按照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单项选择,勾选是或者否。
附件3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新增□变更□*纳税人名称 (公章)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是否采用抽样测算法计算是□否□城乡污水集中处理场所□*是否从事海洋工程是□否□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是否取得排污许可证是□否□纳税人环保联系人联系电话*污染物类别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排污许可证编号*生产经营场所地址*有效期起止*排放口大类*税源编号排放口或噪声源编号*排放口名称或噪声源名称*所在区划*所在街乡*排放口位置或噪声源位置排放口地理坐标排放方式排放去向许可证管控要求大气污染物排放口类别*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经度纬度1授权声明如果你已委托代理人申报,请填写下列资料:为代理一切税务事宜,现授权(地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本纳税人的代理申报人,任何与本采集表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寄予此人。
授权人签字:*申报人声明本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写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声明人签字:经办人:填报日期:年月日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人:受理日期:年月日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2填表说明:1.本表为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主表。
表内带*的为必填项。
本表包括四张附表,分别为附表《大气、水污染物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噪声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产排污系数基础信息采集表》。
纳税人根据污染物类别分别填写附表至附表,采用排污系数方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须填报附表。
2.“新增”:首次填报本表或新增排放口(噪声源)的纳税人,须勾选“新增”。
新增排放口(噪声源)的,应填写新增排放口(噪声源)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主表和附表信息。
新增固体废物税源数据项的,须勾选“新增”,并在附表《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同步填写相关新增数据项。
3.“变更”:变更已填报排放口(噪声源)信息的纳税人,须勾选“变更”。
变更排放口(噪声源)的,应填写变更排放口(噪声源)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主表和附表信息;因排放口拆除或噪声源灭失等情形,导致排放口或噪声源不复存在的,应填写变更排放口(噪声源)相关信息并在“有效期起止”栏填写污染物排放口或噪声源的终止日期并注明“灭失”。
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详解及案例
产排污系数基础信息采集表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信息采集。
表内带*的为必填项。
2.“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工艺名称”、“规模等级”: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纳税人适用的产排污系数表中对应的项目填写。
3.“应税污染物类别”:填写“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或“固体废物”。
4.“应税污染物名称”: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纳税人适用的产排污系数表中对应的“污染物指标”填写。
5.“计税基数(产品产量或原料耗用量)单位”: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纳税人适用的产排污系数表中“单位”栏的分母项填写。
6.“污染物单位”: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纳税人适用的产排污系数表中“单位”栏的分子项填写,包括“吨”、“千克”、“克”、“毫克”。
7.“产污系数”:使用产污系数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填写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纳税人适用的产污系数。
8.“末端治理技术名称”: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
纳税人适用的产排污系数表中对应的“末端治理技术名称”填写。
9.“排污系数”:使用排污系数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填写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纳税人适用的排污系数。
当“末端治理技术名称”为空时,排污系数等于产污系数。
附件3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新增□变更□经办人:填报日期:年月日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人:受理日期:年月日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填表说明:1.本表为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主表。
表内带*的为必填项。
本表包括四张附表,分别为附表3.1《大气、水污染物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3.2《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3.3《噪声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3.4《产排污系数基础信息采集表》。
纳税人根据污染物类别分别填写附表3.1至附表3.3,采用排污系数方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须填报附表3.4。
2.“新增”:首次填报本表或新增排放口(噪声源)的纳税人,须勾选“新增”。
新增排放口(噪声源)的,应填写新增排放口(噪声源)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主表和附表信息。
新增固体废物税源数据项的,须勾选“新增”,并在附表3.2《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同步填写相关新增数据项。
3.“变更”:变更已填报排放口(噪声源)信息的纳税人,须勾选“变更”。
变更排放口(噪声源)的,应填写变更排放口(噪声源)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主表和附表信息;因排放口拆除或噪声源灭失等情形,导致排放口或噪声源不复存在的,应填写变更排放口(噪声源)相关信息并在“有效期起止”栏填写污染物排放口或噪声源的终止日期并注明“灭失”。
变更固体废物税源数据项的,须勾选“变更”,并在附表3.2《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同步变更相关数据项。
4.“是否采用抽样测算法计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条第四项方法或适用税法所附《禽畜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水污染物当量值》表计算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纳税人,勾选“是”,其他勾选“否”。
5.“是否取得排污许可证”:已纳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且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勾选“是”;否则勾选“否”。
6.“污染物类别”: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可多选。
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经办人:填报日期:主管税务机关:接收人:接收日期:年月日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填表说明:1.本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制定。
发生环境保护税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在首次办理环境保护税申报时填报本表,列入本表填报范围的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发生变化时,纳税人在下次办理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时填报其变更信息。
本表包括四个附表,附表一为《大气、水污染物基本信息采集表》,附表二为《固体废物基本信息采集表》,附表三为《噪声基本信息采集表》,附表四为《排污系数基础信息表》。
根据主要污染物类别填写附表一至附表三,采用排污系数法需填报附表四。
纳税人有多个排污许可证信息的,需要完整填报其所有的排污许可信息,排放口及排污许可证无法在单张纸质表填报的,可以按本表格式增加行数填报。
2.表内打*的为必填项,其余全部为非必填项。
其中,排污许可证及排污许可证的相关排放口信息栏次为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纳税人填报。
3.“纳税人名称”:按税务登记证件所记载纳税人的全称填写。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已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5.“行政区划”:填写申报单位所在的行政区划,应具体到县(旗、区)。
6.“是否采用抽样测算法计算”:单项选择项,分为是或否。
无法根据环境保护税法第十条前三项计算方法申报,且第十条第四项规定属于本省级行政区划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划定的抽样测算法核定计算的行业范围内的,纳税人填报“是”。
7.“生产经营地址”:是指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县(旗、区)、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在同一行政区划有多个生产经营地址的,按照主要的生产经营地址填写。
8.“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主管该纳税人的环保部门名称。
9.“是否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当纳税人有一项或者多项污染物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时勾选“是”。
附件:
单位纳税人涉税基础信息采集表
1
1、证照名称栏:按批准设立机关证照上的内容填写,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事业法人
登记证,临时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个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等。
2、登记注册类型栏:按批准设立机关证照上的注册类型填写,如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独资企
业,私营合伙企业等。
3、单位性质栏:填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行政机关,其他。
4、注册地址栏:按批准设立机关证照上的地址据实填写。
5、生产经营地址栏:具体写到市、县(区)、镇村街道及门牌号。
6、企业财务制度栏: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运输
企业,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对外经济合作,农业企业,电影新闻出版,行政事业单位,其他。
7、记账方式栏:微机记账,手工记账,代理记账,其他。
8、建帐方式栏:自建复式帐,自建简易帐,委托代建复式帐,委托代建简易帐,无建帐。
9、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栏:其他,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
10、折旧方法栏:直线折旧(平均年限,工作量),加速折旧(双倍余额递减,年数总和),其他。
11、成本核算方法栏:其他,加权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移动平均,个别计价,毛利率。
12、经营模式栏:独立,联营,承包承租,租赁,合作,合资,其他。
13、隶属关系栏:中央,省,地市,区,县市,街,镇,乡,居委会,村委会,其他。
14、没有内容的栏目要填“无”;此表一式两份,上报税务机关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
2。
填表说明:1.表内带*的为必填项。
本表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税源基础信息和申报计算及减免信息。
2.“按次申报”:勾选后无须填写税源基础信息,直接进行申报计算。
3.“污染物类别”: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可多选。
4.“排污许可证编号”:已纳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且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纳税人必填。
具有多张排污许可证的纳税人应全部填写。
5.“生产经营所在区划”:填写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所在行政区,应具体到县(旗、区)。
一、税源基础信息1.“新增”:首次填报本表或新增排放口(噪声源)、固体废物的纳税人须勾选“新增”。
新增排放口(噪声源)和固体废物的,应填写新增排放口(噪声源)和固体废物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信息。
“变更”:变更已填报排放口(噪声源)、固体废物信息的纳税人,须勾选“变更”。
变更排放口(噪声源)和固体废物的,应填写变更排放口(噪声源)和固体废物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信息。
“删除”:因排放口拆除、噪声源灭失、无固体废物产生等情形,导致排放口、噪声源、固体废物不存在的,应删除排放口(噪声源)和固体废物的相关信息。
2.第1栏“税源编号”:该项由税务机关通过征管系统根据纳税人的排放口信息或者贮存、处置或综合利用固体废物情况赋予编号。
纳税人首次申报或新增排放口(噪声源)、固体废物来源的无须填写。
当纳税人发生税源变更情形时须填写该项。
3.第2栏“排放口编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须按排污许可证载明的大气、水污染物排放口编号填写。
4.第3栏“排放口名称或噪声源名称”:纳税人可结合排放口位置、噪声源位置或施工项目名称等自行命名每一个排放口名称或噪声源等的名称。
5.第4栏“生产经营所在街乡”:填写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所在街道乡镇。
6.第5栏“经度”: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纳税人,须按照排污许可证载明的经度填写。
7.第6栏“纬度”: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纳税人,须按照排污许可证载明的纬度填写。
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附件3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新增□变更□经办人:填报日期:年月日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人:受理日期:年月日本表一式两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税务机关留存。
填表说明:1.本表为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主表。
表内带*的为必填项。
本表包括四张附表,分别为附表3.1《大气、水污染物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3.2《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3.3《噪声基础信息采集表》、附表3.4《产排污系数基础信息采集表》。
纳税人根据污染物类别分别填写附表3.1至附表3.3,采用排污系数方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须填报附表3.4。
2.“新增”:首次填报本表或新增排放口(噪声源)的纳税人,须勾选“新增”。
新增排放口(噪声源)的,应填写新增排放口(噪声源)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主表和附表信息。
新增固体废物税源数据项的,须勾选“新增”,并在附表3.2《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同步填写相关新增数据项。
3.“变更”:变更已填报排放口(噪声源)信息的纳税人,须勾选“变更”。
变更排放口(噪声源)的,应填写变更排放口(噪声源)及其对应的全部应税污染物主表和附表信息;因排放口拆除或噪声源灭失等情形,导致排放口或噪声源不复存在的,应填写变更排放口(噪声源)相关信息并在“有效期起止”栏填写污染物排放口或噪声源的终止日期并注明“灭失”。
变更固体废物税源数据项的,须勾选“变更”,并在附表3.2《固体废物基础信息采集表》中同步变更相关数据项。
4.“是否采用抽样测算法计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条第四项方法或适用税法所附《禽畜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水污染物当量值》表计算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纳税人,勾选“是”,其他勾选“否”。
5.“是否取得排污许可证”:已纳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布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且取得排污许可证的,勾选“是”;否则勾选“否”。
6.“污染物类别”: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可多选。
排污系数基础信息采集表
填表说明:
1。
适用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计算方法采用排污系数的基础信息采集。
2.同一企业生产涉及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原料、不同工艺及不同规模时,企业的产排污系数应该根据不同产品分行填写.
3.“产品名称”:指主要产成品的名称。
4.“原料名称”: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原料名称”填写。
5.“工艺名称":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工艺名称"填写。
6.“规模等级”: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规模等级"填写。
7.“污染物名称”: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污染物指标”填写,本表填写范围为应税污染物指标。
8.“计税基数(产品产量或原料耗用量)单位”: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单位”的分母项填写,即填写《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产品产量或原材料耗用量单位。
9。
“污染物单位":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单位”的分子项填写,即填写《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产生的污染物单位。
10.“产污系数”: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填写。
11.“末端治理技术名称":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的名称,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中的名称填写。
12.“排污系数":按《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查找填写,当“末端治理技术名称”为空时,排污系数等于产污系数。
环境保护税典型企业涉税数据采集表
及的则不填。
7.“污染治理设施原值”指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设备的购置、安装、建造成本,按照污染治理设施投入使用时的固定资产原值填写。
8.“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成本”指统计期间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所耗费的物料、电力、人员、设备折旧等各类费用。
9.“自动监测设施原值”指企业购置、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成本,按照该设施设备投入使用时的固定资产原值填写。
10.“污染物监测成本”指统计期间企业为监测污染物排放所支付的相关成本,包括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的人员、物资、电力、折旧等成本,委托监测机构监测所支付的费用等。
11.“主要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排放量”指企业排放大气、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中排放量最大的明细污染物的排放量,如“二氧化硫”。
12.本表中“资产总额”、“污染治理设施原值”、“自动监测设施原值”按所属季度末的时点值填写,其他指标填报所属季度的发生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