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蛋宝宝’主题墙设计策划活动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蛋宝宝’主题墙设计策划活动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蛋宝宝’主题墙设计策划活动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蛋宝宝’主题墙设计策划活动

幼儿园中班——“可爱的蛋宝宝’主题墙设计

策划活动

一、说设计意图在班缓环境创设中,过去从确定主题到具体布置,几乎都由教师一办。学期初和每个主题更替时,都是教师最忙绿的时候,他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精心布置环境和装饰墙面,目的虽然是“为了孩子”,可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纲要》与《指南》后,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活动室内的环境布置开始有了孩子的痕迹。如教师在布置环境时,会有意识地留空一些地方让孩子去装饰,也开始考虑到用孩子的作品替代成品。但大到环境规划和背制作,小到材料选择或粘贴、悬挂的位置等,仍是教师说了算,类似于美工作业中的添画,重视的仍是装饰作用与整体效果。这实质上还是“教师为主,幼儿为辅;教师设计,幼儿点缀”,仍是“师本位”的表现。基于此我在环境创设的教研中,设计并展示了此活动,希望借此带给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触动和启发。

二、幼儿心理分析中班孩子个性强、思维活跃、好奇爱问,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美工活动兴趣浓厚,喜创新,但在合作与分享方面稍有欠缺。本班这学期的主题是“蛋蛋一族”。孩子在开学初就已完成了师生共同设计主题活动网络的工作,搭

建起基本的主题网络。由于主题活动的建构充分尊重了孩子们的意愿,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兴趣与日俱增,这为师生共同布置班级主题墙莫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活动目标

1、学习分工与合作,体验同伴合作、分享交流的快乐

2、学习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大胆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难点)

3、老师共同完成主题墙的基本创设与布置。(重点)

4、进一步了解卵生动物的特点,能正确辨别卵生动

四、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 (1)已开展了“蛋蛋一族”主题活动,幼儿对动物繁殖、分娩有初步了解,知道动物分胎生和卵生,蛋为卵生。(2)幼儿有参与班级小区角环境布置的经验。

2、环境设置(1)

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了有关蛋的结构、有趣的蛋、会生蛋的动物图片或实物等资料,布置了“蛋宝宝大秀场”的区角环境。

(2)

教师布置好工作坊,分“手工制作”“涂涂画画”“半成品加工”三大区域,把各种工具与相应的操作指引放在一起。

3、物质材料:各种制作工具,包括各种颜料、蜡笔、糨糊、白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布、乳胶等常用工具;工具书、

废旧材料等;各种工具的使用说明与操作指引图示;“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分析:以上操作与认知经验对规划和设计主题墙起着关键性作用。把工具使用说明和操作要领都物化到环境中,一目了然,便于孩子操作。

五、活动过程

1、以“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引入“可爱的蛋宝宝”的话题,探讨有哪些动物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分析:激发幼儿共同制作“蛋宝宝”的愿望。

2、教师出示“惊喜蛋”:“属于卵生动物的妈妈们在生蛋宝宝的时候,会选择一个适合宝宝的生长环境来下蛋和产卵。那么,鸟妈妈会把鸟蛋下在什么地方?鸡妈妈、鸭妈妈、鹅妈妈、乌龟妈妈、鳄鱼妈妈、青蛙妈妈、蟒蛇妈妈又会把蛋或卵下到哪里呢?”分析:帮助孩子回忆和提取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同伴学习。

3、师幼共同进行墙面规划,确定主题墙的表现内容和不同层次。师:“不同的蛋宝宝在不同的地方孵化,在一个画面上该如何分配呢墙面需要分为哪几部分?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河流?还可以添加哪些东西方便卵生动物妈妈们下蛋和产卵呢?师:“除了‘惊喜蛋’的制作方法,还能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做成蛋宝宝?蛋宝宝做好后,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固定在墙面上呢?分析:师幼共同规划和做设计方案,先计划再行动,便于统筹与分工帮助孩子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4、分工与合作。(1)

师幼商量如何分工,然后自由分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负责该组的策划与分工。(2)

幼儿根据分工各自到“工作坊”自选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教师负责制作背景,幼儿制作“可爱的蛋宝宝”。(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分析:幼儿先分工再合作,提高了协调与沟通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

5、布置墙面:分组把画好和做好的蛋宝宝按其生长环境固定在相应的墙面上。师:“蛋宝宝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我们要小心地把蛋宝宝送回家,注意不要送错地方,要让宝宝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分析:正确找到卵生动物的孵化环境。

6、互动分享: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进行小结,推荐一名组员介的作品,说清楚“都做了哪些蛋宝宝?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蛋宝活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蛋宝宝,为什么?”分析:帮助孩子总结和提炼经验,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延伸根据主题教学的进度,设计更多适合其他蛋宝宝生长的环境,不断丰富题墙。

五、活动反思墙饰完成后,以成人的眼光看或许它并不美,甚至有点乱,可在孩子眼里它却是最美的。孩子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只因这是他们共同创作的。和孩子一起制作的过程,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我们深刻感受到环境创设中孩

子作为主体的教育意义。孩子们除加深了对卵生动物如何繁殖后代的认识外,在其他领域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如数学方面的分类、统计、点数、心算等;美术方面的初步规划、布局等审美能力;社会领域的分工、合作、分享、大胆自信的表现力等。他们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如剪刀、戒刀、尺子、双面胶、透明胶布、程糊、乳胶等,进一步巩固了对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性能的了解;同时认识了各种装饰材料,掌握了各种粘贴技术……在平时需要经过多次教学才能完成的目标,在半天的主题墙制作中就实现了。而且孩子们兴趣浓厚,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尽情释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解放了孩子,又为自己“松绑”,再也无须为活动室的布置煞费苦心甚至加班加点,而孩子却对这些作品视而不见。我们深刻体会到在环境创设中,孩子的主体性是如何得到展现与被尊重的,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环境创设过程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与教育性。环境是隐性课程,而环境创设本身却是极有价值的显性课程。教育真是无处不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